萧的吹奏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法训练的目的是使每个手指既能独立活动,又能相互配合,使手指动作灵活、迅速、持久。
第一,持箫的动作:双臂向前,两手持箫,手指自然保持弯曲,要求肩部、臂部、手部及手指一定要放松,不能僵硬。这样,才能做到手指动作灵活、均匀、迅速、持久。
第二,手指要有弹性,并保持一定力度,这样按闭音孔时才能严密不漏气。手指抬起时,则需要迅速放松。
第三,开放音孔时,手指一般不宜抬得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手指肚和音孔的距离会加大,动作不能迅速完成,会影响演奏速度;过低则影响发音的音准和音量。一般来说,手指抬起时,距离音孔二至三公分为宜。如果演奏速度较快,音符时值较短因而音符变化较快较多的乐句时,手指抬得应稍低;而演奏速度较慢,音符时值较长的乐句时,手指则应适当抬高。
查看文章
箫的演奏技巧
2009-11-14 16:40
箫的技巧按演奏的部位来区分可以分为手指技巧、舌头技巧等方面。
手指技巧又可以分为颤音、叠音、打音等,它们都是通过手指的动作,对乐音起到装饰的作用。手指技巧要求每个手指灵活而有弹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训练。平常也可进行手指各关节的放松和击打动作的训练,频率由慢渐快,练习时要保持松驰和弹性。在按孔手指中,无名指、小指一般最不灵活,更要加强训练。这样在以后吹奏各种技巧时,就能轻松流畅,运用自如。
舌头技巧可以分为:单吐、双吐、三吐。某些演奏家将吐音分为“内吐”,“外吐”以及“碎吐”等,只不过是在进行吐音时舌头着力点及速度的不同,要吹奏“内吐”“外吐”,在学会了单吐、双吐、三吐后,作相应的调整即可,所以,为了避免使初学者被多种概念所模糊,本教材仅作主要的单吐、双吐、三吐练习。
还有一些综合技巧,需要气息、手指、是、是、舌头相配合才能完成,如滑音、循环换气等。不管是什么技巧,都是建立在第二张的发音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声音,再多的技巧也不好听,技巧大多是起到装饰作用的,要注意运用得自然而没有做作的痕迹,不可以为了技巧而技巧,更不可喧宾夺主,忽视箫演奏的意境和层次。
指颤音
指颤音即在本位音吹响后,依靠手指在上方二度孔上快速开闭,形成本位音与上方二度音的快速均匀的交替,最后落在本位音上。指颤音的标记为“tr”,如果在该标记后有波浪线,表示颤音一直持续到波浪线结束为止。指颤音一般为二度颤音,如果在标记的上方标有非二度的其它音符,在演奏时则要使用该音符与本位音交替形成的颤音。指颤音的频率与气颤音一样,可以渐慢或渐快。
练习指颤音时,手指要处于放松自然的状态,才能使指颤音达到快速、均匀的要求,手指在开闭音孔时,高低距离要适当。
在吹音阶长音练习时,可以加上手指的颤音,练习带颤音的长音练习。
叠音
叠音的标记是“又”它是一种快速的装饰音。即在本位音出现的同时,上方的手指快速地进行一次开闭,和倚音相比,它要更加迅速,好象是给本位音加了一个音头,起到突出或稳定本位音的作用。演奏叠音时,可以是上方的一个手指进行开闭,也可以是几个手指有次序地开闭。一般来说,叠音在同音反复时运用,且多用在反复的第二个音上。有时候,叠音也被称作“唤音”。
打音的标记是“丁”,即手指在本位音孔上快速地打一次,与叠音不同的是,叠音是本位音上方音起装饰作用,而打音是本位音下方的音作装饰。和叠音一样,打音也可以用来分开相同的音。在演奏打音的时候要注意开闭的动作必须有力。
赠音
赠音也被称作为“送音”,即在本位音快结束时,利用余气带出一个时值极短的小装饰音。它一般用于句尾的装饰。赠音没有专门的记号,一般记作后倚音的标记,注意:因为赠音是利用余气演奏出来的,它的时值应该比后倚音短。在演奏时也要把握好力度与时间,不要吹奏得太长、太重。
单吐
单吐的标记为“T”,在标有顿音记号或跳音记号的地方均可使用单吐。吹奏单吐,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发“吐”字音(或“兔、秃”都可以),体会舌头在发音时候的状态。2、不震动声带,默念“吐”字。3、保持吹笛子的口型,体会舌头运动状态,在笛子上吹奏,就可以奏出单吐。吐音要求发音短促、清晰、结实、富有弹性。单吐一般用于跳跃、轻快的乐句中。
双吐
演奏密集的跳跃音符时,使用单吐演奏,速度难以达到要求,这时候需要使用双吐。双吐的练习步骤和单吐一样,只不过增加了一个舌头的动作,单吐时念“吐”,双吐需要念“吐库”两个字。双吐标记为“TK”,和单吐一样,在标有跳音、顿音标记时也可使用。双吐比单吐更为灵活方便,是竹笛的常用技巧。
在练习双吐时,应遵循由慢到快的原则,否则容易出现无节奏、无控制的情况。平时可以通过默念“吐库吐库”来练习双吐,初学者经过一周的练习,一般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为了、避免“T”音和“K”音力度、音色不均衡的现象,可以将二者反过来练习,即将“TKTK”变成“KTKT”。
三吐
三吐是单吐与双吐的结合,在以一拍为单位的节奏型中,如果是前面两个十六分音符加后面一个八分音符(前十六后八)的节奏,或者是三连音的节奏,就使用双吐在前,单吐在后的三吐模式;如果是前面一个八分音,后面两个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就使用单吐在前,双吐在后的三吐模式。和单吐、双吐一样,三吐也需要吹得短促、清晰、结实、富有弹性。
在连续出现的三吐中,还要学会“抢气”,即将三吐中的单吐吹得很短促,留下换气的时值。
滑音的演奏需要气息和手指的配合才能完成。民间又称为“抹音”。它是指在气息口风的配合下,利用手指渐开或渐闭的动作,使由下到上或由上到下的两个音进行得十分连贯。音符由下至上滑称为“上滑音”,反之则称为“下滑音”,演奏滑音时要求气息、手指衔接连贯。
循环换气
循环换气是吹管乐器上的一项高难度技巧。它是指演奏者在吹奏的过程中,用鼻子迅速地吸气,而在鼻子吸气的同时,将口腔中保留的余气挤出,以达到演奏者吹出的气流在吸气时不中断的目的。因为这一技巧在演奏时可以无限延长音的时值,所以也有人称其为“特长音”在长笛、唢呐、双簧管、大管、萨克管等乐器上,均可以使用这一技巧。
训练前的要求:
人的生理构造告诉我们:呼与吸是相互对立的,不能同时进行。但是,循环换气时却可以在口腔气流不停止的情况下,用鼻子吸进空气。这是因为循环换气的过程,实际上是鼻腔、肺吸气,口腔挤气的过程。要想清楚地了解这一过程,我们首先要了解人的呼吸器官的结构以及它们在进行循环换气时所处的状态。人们吸气时,空气由鼻腔进入通过喉头到达气管,然后由气管送入到肺部,在肺部里完成空气交换,再通过气管、喉头、口腔排出体外。这种“呼”与“吸”的原理十分简单:人们的胸廓在吸气时发生扩张,带动了紧靠在胸腔壁上的肺,肺部的扩张,使肺部空气的压力小于大气压,大气被吸入肺里。与之相反的过程,就产生了呼气。循环换气的原理是在口腔挤气的同时吸气,“吸”是为主的,“呼”为辅。由此可知,进行循环换气有两个最基本的先提条件:1、从鼻腔至肺部的呼吸器官要保持畅通。2、胸腔肌肉在吸气时主动扩张,以保证肺部的最大容量。
箫的循环换气不同于唢呐的循环换气,唢呐在换气时可以将腮部鼓起,扩大口腔内的空间,这样贮存的空气量较多,使鼻子有充足的吸气时间,而箫演奏时不能鼓腮。其次,唢呐是簧鸣乐器,演奏时嘴唇紧闭,气流全部进入乐器内。箫是气鸣乐器,它的气流和发音要嘴唇支撑,在演奏时要保持住“风门”,这样的口形给循环换气带来了困难。克服不能鼓腮,以及口形上的困难,需要我们做到以下两点:1、在平时练习长音时主动将口腔后部及喉头打开,能贮存较多的空气给口腔“挤”,用民间艺人的话就是“含着一口气吹”。2、保持良好的“风门”及“嘴劲”。良好的“风门”可以使循环换气的训练中有固定的口形,良好的“嘴劲”可以在循环换气的训练中起到支撑嘴唇的作用,并且可以使嘴唇不易有疲劳感。
以上对鼻、口腔、嘴唇、喉头、肺等器官的要求,是一个具有良好演奏习惯的竹笛演奏者所应具备及掌握的,也是进入循环换气练习的先决条件。
初学者在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后,才可以开始循环换气训练的具体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