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上编综述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 上篇综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 上篇综述
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 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 颇大的作用,但发展缓慢,力量软弱, 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 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个基本特征:
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 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
第六个基本特征:
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 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 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为什么说封建的中国逐步变 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列强在华经济势力加强 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 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一 个质的概念而不是量化的 概念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 个基本特征: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
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 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 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为什么说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 半殖民地的中国?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
为什么说封建的中国逐步变 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洋纱、洋布等商
品在中国大量倾销,逐渐使中国的农业与手 工业分离,从而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 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资 本主义的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破产的 农民、手工业者流入城市,成了产业工人的 后备军。一批中国官僚、买办、地主、商人 开始投资兴办新式工业。中国开始出现了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国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 社会了。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灿烂的古代文明
1.古代的物质文明 四千多年前,是传说中的黄帝、盐帝、尧、舜、 禹时代。公元前21世纪开始形成王朝国家,早期的 王朝是夏、商、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 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后经历秦、汉、三 国、晋、南北朝、 秦 隋、唐、五代、宋夏辽 始 轩 皇 辕 金、元、明、清等朝代。

中国近代史导论上编综述.ppt

中国近代史导论上编综述.ppt
会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4、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建立
1905年在日本东京
纲领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 民国,平均地权
意义: 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确
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标志着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 阶段.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 阶级共和国方案
三民主义内容 1905年11月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孙中山领袖地位的确立 具有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
孙中山开始的。孙中山为什么会成为民主革 命的先行者? ⑴阶级基础——家庭身世 ⑵思想基础——教育经历
⑶思想转变—— 由医人到医国
由改良到革命
家庭身世

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
亨村。父亲孙达成在外国人开办的鞋铺做工匠,闲
第二”。
教育经历
1875年5月—1882年7月檀香山读中学。异国熏陶
是他萌生改良社会、报效国家的愿望。
1883年7月回国。 1883年11月到香港拔萃书院、中央书院读书。他
如饥似渴学习西学。 1886 —1892年7月南华医校、雅丽士医校。期间
结交尤列、杨鹤龄、陈少白等人,号称“四大寇”。
具体内容是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人民
认同并效忠国家及中央政府。

2、民权主义: “建立民国”,夺取政
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基本人权的保障、
全民政治的参与、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 以及实现建国的程序。
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
●把宪政作为民主政治的基础; ●真正的民权就是要扩大人民直接参与政 治的权力;
●引进介绍西方政治文化的思想基础——
2、革命固然会有牺牲,但革命可以挽救中华 民族,免除中国人民长期遭受的苦难,故革 命是疗治社会的捷径。

近代史PPT课件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述

近代史PPT课件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述

人口的增加造成社会困顿
二千万
三亿
四亿
旧中国的地下社会 洪门 青帮
郑成功
史可法
陈近南
顾 炎 武
瞿秋白
黄 金 荣
杜月笙
张啸林
秋瑾 徐锡麟
恩格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李自成
英国使臣三次出使中国 卡斯卡特 1787年 马嘎尔尼 1792年 阿美士得 1816年
罂 粟
烟土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1840—1919)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中国封建社会
公元前五世纪战国时代到1840年鸦片战争
中国的传统社会பைடு நூலகம்(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二)、君权专制下的官僚制度 (三)、家族和行会制度
中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主讲教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聂长久
中国近代史: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 中国现代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
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 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 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林则徐
南京条约 鸦 片 战 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甲 午 战 争
李鸿章 伊藤博文 马 关 条 约
辛丑条约
张 謇
荣 宗 敬
洪秀全 太平天国
康有为
梁启超
孙中山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言与上编综述ppt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言与上编综述ppt课件
中编:新民主主义革命30年:从五四运动到解 放战争的胜利。下设四个专题:(一)开天辟地的大 事变;(二)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三)中华民族的 抗日战争;(四)为新中国而奋斗。
下编:社会主义建设60多年: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下设三个专题:(一)社会 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 索中曲折发展;(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
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鸦片战争后, 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临 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 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 裕。前一个任务是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 造必要的前提。”
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以 及“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 任务而斗争,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
东汉(公元25-220)
三国:魏(公元220-265);蜀(公元221-263);
吴(公元222-280)
西晋(公元265-316);东晋(公元317-420)
十六国(公元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公元420-479);齐(公元479-
502)梁(公元502-557);陈(公元557-589)
二.让学生领会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 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使学生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 社会主义的信心。
三.增强学生的历史洞察力,培养学生珍惜历史、 尊重历史的意识,从中感悟历史的魅力,汲取历史的 智慧。
第三,正误。
◆ 消除“左”的指导思想的 影响:过去由于“左”倾思想的干扰 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对一些历史事件 和历史人物评价过于简单化、片面化 (如义和团运动、抗日战争、彭德怀 指挥的百团大战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综述(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综述(精)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据时人记载:“松、太利在梭布,较稻田倍 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 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 市,消减大半。” • “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 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门运入各府销变, 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 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 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 口”。
•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重视治史的优良传统。历史悠 久、史书浩瀚、历史意识强烈。历史剧拍得好, 很受海外欢迎。周朝就设史官,“左记言右记 事”。研究、总结历史的目的——以史为鉴,知 往鉴来。历史是不能割断的;读史使人聪慧。 • 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 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 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 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 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两 个了解、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3、秦以后,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高度的中央集权实施 重农抑商政策。 4、儒家重义轻利思想,不利于资本主义产生。 5、科学技术落后。 6、清朝入关对江南经济的破坏 7、闭关锁国政策。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坐标轴——纵向、横向看中国
从纵向看,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即清 朝,且处于清朝晚期或衰落时期,努尔哈赤、皇 太极、顺治福临、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 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从横向看,世界上一些国家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英国1640年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后来又进行技术 革命;1644年中国进入清朝。到1840年,中国已 落后英国200年。 这种大势决定了近代中国命运。
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长期延续、发展迟滞?(中国为什么没 有出现资本主义?)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综述共31页文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综述共31页文档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综述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中国近代史纲要PPT参考课件

中国近代史纲要PPT参考课件

1001—1500 年 67 38 57 29 43
1501—1840 年 472 19 4
453 96
2021/3/10
授课:XXX
15
直接原因2:西方的 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思 想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 的思想,促进了社会的 发展。而清王朝的高压 专制的文化体制严重禁 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 了社会进步。



2021/3/10
明 授课:XXX
4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2021/3/10
授课:XXX
5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思考:到1840年,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 历史有多长?
2021/3/10
授课:XXX
6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2021/3/10
授课:XXX
33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六,在资本—帝国 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 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 僚资本主义,形成“三 座大山”),中国的广 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 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 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 治权利的生活。
2021/3/10
授课:XXX
34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2021/3/10
授课:XXX
VS
视屏: 莎士16比 亚剧院
直接原因3:闭关锁国、拒绝交流的对 外政策,使中国自绝于世界潮流;西方国 家向全世界的殖民扩张,确立了资产阶级 对世界的统治。
2021/3/10
授课:XXX
17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思考: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落伍与西方 的崛起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中国近代史纲要(上)PPT课件

中国近代史纲要(上)PPT课件
社,1997年版。
讨论题目
• 1、中国近代社会为什么会由昌盛转向衰落? • 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
什么? • 3、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
义?
两个历史落差的转换与中国 近代历史的开端
第一讲
两个历史落差的转换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一、古代中国的辉煌文明 二、清朝中国的衰落与欧洲的崛起 三、鸦片泛滥与虎门销烟 四、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影响 五 、启示与思考
一、为什么要开设“纲要”课
沙健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 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 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及实施方案的精神而新 设置的一门公共思想政 治理论课程。
一、为什么要开设“纲要” 课
(一)帮助大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全过 程,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学会全面地分 析矛盾,解决问题。
咸丰元年 43610 (1851)
4.2 7716254 1.77
人口数据源于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页831;耕 地面积参考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页60。
(二)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
1.14至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包买商 文艺复兴运动 地理大发现 原始积累
2.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制 度逐渐确立
(二)中世纪欧洲的落后
• 1、先进罗马文明的沉沦 • 2、基督教对精神的笼罩 • 3、城堡限制了对外联系 • 4、频繁战争的破坏
德国科隆大教堂
•西方学者论中国文化:
“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 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发达、更先进。”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保持了一个西 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上编综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上编综述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两个根本性变化 、
(1)独立的中国逐步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
(2)封建的中国逐渐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逐步操纵和控制中国的财政,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逐步操纵和控制中国的财政, 经济命脉,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经济命脉,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衰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衰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 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者依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成为 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风 云 变 幻 的 八 十 年
鸦片战争前 的中国与世 界 西方列强入 侵与近代中 国社会的半 殖民地半封 建性质 近代中国的 主要矛盾和 历史任务
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弱 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弱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关系 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主要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1、两大历史任务 、
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互相区别 紧密联系
2、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 、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 3、通过革命争得民族独立 、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 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 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 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 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 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有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
(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现代思想文 化并存; 经济政治的变化: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封 建专制统治与外国殖民统治并存。)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 1、中国社会两对主要矛盾: 中华民族与外国帝国主义的矛盾。 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
2、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3)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三)中外交往
马戛尔尼
南怀仁
二、 西方列强的入侵与近代中国 社会的性质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842年8月29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中国割香港岛;赔款 2100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 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在通商口岸设领事 馆,派驻领事;中国海关关税和英国“秉公 议定”,即“协定关税”;取消中国口岸的 “公行”制度,允许英商自由同中国商人做 生意。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1)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 纵了中国的政治,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力量。
(2)封建势力与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是帝国主 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具和社会基础。
(3)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封建 剥削制度依然占优势,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 化的重要障碍。
(4)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中 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
(5)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极端不平衡;由于列强 瓜分势力范围,中国处于长期的不统一, 。
(6)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经 济贫困、政治无权 是世界上少见的。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1、地主阶级 继续占有大量的土地,掌握国家的政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历史概述
从1840年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 社会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也是中华民族苦难 屈辱的八十年。在这80年中,一方面由于西 方列强一次又一次的侵略,使中国社会由一 个主权完全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中国人民为了 民族的独立、国家的解放,进行了不屈不饶 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虽然旧 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取得最终胜利,但毕竟结 束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也 粉碎了西方列强灭亡中国的狂妄野心。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思考题: P19
《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 国待遇;英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及 房屋。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威权,迫使天 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 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 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 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 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 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
“半野蛮人维护道德原则,而文明人却以发 财的原则来对抗。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 之一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 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一场殊死 的决斗中死去,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 是激于道义原则,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 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
英国工业革命 后的棉纺厂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 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 我们家庭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 民族国家吗?能的界上,一切的国家 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 遭惨败,毫无例外。”
------马克思
(二)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1、独立的中国
半殖民地的中国。
主权丧失 : 领土主权; 领海主权; 司法主权
关税主权; 贸易主权。
2、封建的中国
半封建的中国
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 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
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给中 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
权。大多数地主仍主要依靠地租剥削生活,一 部分地主投资于资本主义工商业。
2、农民阶级 失去土地,向贫农或雇农转化;破产或
失去土地的农民向城市流动,成为产业工人的 后备军。
3、工人阶级 来源于城乡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
贫民,最早出现在`19世纪四十年代的外资企 业中。 4、资产阶级
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近代 新式企业。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政治上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康熙
雍正
乾隆
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
文化上的专制主义统治
封建统治的危机
政治腐败 军力衰败 矛盾激化
(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1) 资本主义制度先后在欧美主要国家 确立。
(2)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法美工业革命 正在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