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探索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水平思维

单位:北京第四十三中学

姓名:朱霞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探索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水平思维摘要:从口耳相传到现代教育媒体的产生,使得教育也步入了新时代。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忽略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的目的,即促进学生的高水平

的思维,有了活跃的思维才能把物理学得懂,学以致用。本文从理论及实践

两个角度论述了信息技术怎样促进高水平思维,列举的课堂实践案例融合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而使信息技术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滥用。伴随着新课

改的日益深入,对“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高水平思维”这一现代教育技

术研究课题将不断地进行探索下去。

关键词:现代教育媒体多媒体教学高水平思维信息技术建构性学习

一、从口耳相传到现代教育媒体

在文字未出现之前,人类进行交流最早是使用口耳相传的方式,利用口头语语言将信息由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这种传播由于不能将信息有效记录下来,最终导致信息无法准确的传承和保留,从而致使很多远古历史之谜至今仍然无法解开。

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信息技术革命,它使人们不仅能将信息以符号的形式记录下来,而且给教育带来了一个真正脱离教学双方的独立存在“媒体”,为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规模的扩充打下了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电子化和数字化的现代媒体开始逐渐渗入各种教育和传播领域,现代媒体的社会使用使信息传播的更多、更快、更远,人类从此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现代媒体在教育中的运用也带来了教育的又一次新的革命——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

二、滥用多媒体出现的问题

在高新技术密集时代借助高科技实行多媒体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趋势而且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而时下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俨然成了“时尚”,一旦有公开课、实验课、教研课、评比课等,非多媒体不能登“大雅之堂”。在这种“时尚”的影响下,有的教师缺乏现代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作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把教材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简单的再现出来,许多物理课堂演示实验也全部借助于课件、图片,多媒体仅仅起到“投影”、“幻灯”的作用,缺乏鲜活性、灵活性及知识的完整性。以下是我在近几年教学工作中总结的几点电教使用容易出现的问题:

1、忽视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许多中青年教师利用其电脑知识的优势,不重视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比如有些教师依赖利用从互联网上下载下来的课件,在课前不再注重教学内容的演练,导致课堂上出现较多的教学错误或口误。有些教师一整节课只见鼠标在大屏幕上飞舞,学生坐在下面被指得云里雾里不知所谓,然而在物理教学中突然的解题灵感和心得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它往往无法预先制作进课件,也绝不能在课堂上被一笔带过,此时板书就是必不可少的,它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的增删。实验技能也是物理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有些物理教师视电教手段为万能,完全摒弃了直观的课堂可操作实验,甚至一个学期不组织学生走进实验室进行实验。

2、喧宾夺主,掩盖教学内容

片面追求课件漂亮的外观和动感的媒体表现形式是存在的另一个普遍问题。在课件中过多的使用不必要的音视频材料,对课件界面做过分的渲染——这种将电教特点发挥到“极致”的作法过分强调了课件制作技巧和课件表面形式的浮华,其结果是形式掩盖了内容、喧宾夺主。经常会出现,学生上了一堂课好像是看了一部没有主体的娱乐片,有趣,但没有学到该学的东西。课件的制作也得讲究一切从实际出发,赵本山有句著名的广告词叫“不看广告看疗效”,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也应该“不看‘花活’看实效”,这样才能使多媒体教学健康的发展。

3、教师充当“解说员”,教学双方缺乏互动与交流

很多教师使用电教媒体教学时,经常埋头操作电教设备,演示课件,口中念念有词,如同解说员,无暇顾及学生的反馈,学生只闻教师其声,不见教师其人。教学过程由于没有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而变得枯燥乏味。

三、信息技术整合于高中物理教学的理论探索

步入新课改,我们拥有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我们不断深化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但不可否认学校中的物理教学至今还没有因为使用技术而产生根本变革,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信息技术未能整合于物理教学之中。整合势在必行,且要注重实效。下面我就结合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自身的一些实践经验粗略谈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潜力,设计有效的学习环境,支持和促进学习者的思维尤其是高水平思维活动的。

(一)高水平思维活动

物理教学的活力源于活跃的思维。许多学生抱怨物理太难理解,许多教师埋怨学生思维不够活跃。其实这是同一个问题,也是由于传统教学而必然体现的一个问题。如果你认为学生听了,记下了教师所讲的概念、规律和方法策略,便可以自然而然的理解这些内容了,那么你错了。例如,学生学习牛顿三定律以后能默写相应的概念公式,能运用公式演算简单书本例题,或能用这个定律揭示生活中的现象,亦或解决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但是这些思维活动所体现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是有一定差异的,因而表现出了不同的水平,从较低水平的思维到高水平的思维。我们可以参考布卢姆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来分析思维活动的水平。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分为从低到高六个层次:

①知道:指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

②领会:指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可以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对内容的领会,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不同于原先表达方式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二是理解,即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括;三是推断,即对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了最低水平的理解。

③应用:指将所学材料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包括对概念、规则、方法、规律和理论的迁移应用。解决例如:如何使用你已学过的惯性定律解释这个实验现象等问题。应用反映了较高水平的理解。

④分析,指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各个构成成分、并理解其组织结构,包括对要素的分析、关系的分析和组织原理的分析。分析代表了比应用更高的认知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⑤综合:指将所学的零碎知识整合为知识系统。包括三个水平: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时表现出的综合(如对章节知识系统的总结);处理事物时表现的综合(如设计一个实验报告);推演抽象关系时表现出的综合(如概括出概念间的抽象关系)。综合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

⑥评价:指对所学材料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包括按材料的内在标准(如课文内在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