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节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句顶一万句(节选)
作者:刘震云
来源:《作文·初中版》2017年第12期
《一句顶一万句》是河南作家刘震云的作品,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小说分为《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两部分。
这部小说讲述了以杨百顺为首的众多小人物的命运。
在主要人物之外,刘震云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简笔勾勒了一个个鲜活的次要人物,如剃头的老裴、教书的老汪、卖豆腐的老杨等。
这部小说的叙事也颇有特色,用一个人物引出另一个人物出场的方式,将全书用一条条线穿起来。
一件事后面往往藏着八件事;一件事中间,又得拐好几道弯,由此引出“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的感慨。
由“走出”到“回归”,组成了一个圆圈。
(魏金梅)
杨百顺十岁到十五岁,在镇上老汪的私塾读过五年《论语》。
老汪大号汪梦溪,字子美。
老汪他爹是县城一个箍盆箍桶的箍桶匠,外加焊洋铁壶。
汪家箍桶铺子西边,挨着一个当铺叫“天和号”。
“天和号”的掌柜姓熊。
老熊他爷是山西人,五十年前,一路要饭来到延津。
一开始在县城卖菜,后来在街头钉鞋;顾住家小之后,仍改不了要饭的习惯;过年时,家里包饺子,仍打发几个孩子出去要饭。
节俭自有节俭的好处,到了老熊他爹,开了一家当铺。
这时就不要饭了。
一开始当个衣衫帽子、灯台瓦罐,但山西人会做生意,到老熊手上,大多是当房子、当地的主顾,每天能有几十两银子的流水。
老熊想扩大门面,老汪他爹的箍桶铺子,正好在老熊家前后院的东北角,使老熊家的院落成了刀把形,前窄后阔。
老熊便去与老汪他爹商量,如老汪他爹把箍桶的铺面让出来,他情愿另买一处地方,给老汪他爹新盖个铺面。
原来的门面有三间,他情愿盖五间。
门面大了,可以接着箍桶,也可以做别的生意。
这事对于老汪家也合算,但老汪他爹却打死不愿意,宁肯在现有的三间屋里箍桶,不愿去新盖的五间屋里做别的生意。
不让铺面不是跟老熊家有啥过节,而是老汪他爹处事与人不同,同样一件事情,对自己有利没利他不管,看到对别人有利,他就觉得吃了亏。
老熊见老汪他爹一句话封了口,没个商量处,也就作罢。
老汪的箍桶铺面的东边,是一家粮栈“隆昌号”,“隆昌号”的掌柜叫老廉。
这年秋天,汪家修屋顶,房檐出得长些,下雨时,雨顺着房檐,滴洒在廉家的西墙上。
廉家的房檐也不短,已滴洒了汪家东墙十几年。
但世上西北风多,东南风少,廉家就觉得吃了亏。
为房檐滴雨,两家吵了一架。
“隆昌号”的掌柜老廉,不同于“天和号”的掌柜老熊,老熊性子温和,遇事可商可量;老廉性子躁,遇事吃不得亏,两家吵架的当天晚上,他指使自己的伙计,爬到汪家房顶,不但拆了汪家的房檐,还揭了汪家半间瓦。
两家从此打起了官司。
老汪他爹不知打官司的深浅,也是与老廉赌着一口气,官司一打两年,老汪他爹也顾不上箍桶。
老廉上下使钱,老汪他爹也跟着上下使钱。
但汪家的家底,哪里随得上廉家?廉家的粮栈“隆昌号”,每天有几十石粮食的进出。
延津的县官老胡又是个糊涂人,两年官司打下来,也没打出个所以然,老汪他爹已经把三间铺子折了进去。
“天和号”的掌柜老熊,又花钱从别人手上把三间铺子买了过来。
老汪
他爹在县城东关另租一间小屋,重新箍桶。
这时他不恨跟自己打官司的“隆昌号”的掌柜老廉,单恨买自己铺子的“天和号”的掌柜老熊。
他认为表面上是与廉家打官司,廉家背后,肯定有熊家的指使。
但这时再与老熊家理论,也无理论处,老汪他爹另做主张。
那年老汪十二岁,便把老汪送到开封读书,希冀老汪十年寒窗能做官,一放官放到延津,那时再与熊家和廉家理论。
也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意思。
但种一绺麦子,从撒种到收割,也得经秋、冬、春、夏四个季节,待老汪长大成人,又成才做官,更得耐得住性子。
性子老汪他爹倒耐得住,但一个箍桶匠,每天箍几个盆桶,哪里供得起一个学生在学府的花销?硬撑了七年,终于把老汪他爹累吐了血,桶也箍不成了。
在病床上躺了三个月,眼看快不行了,正准备打发人去开封叫老汪,老汪自己背着铺盖卷从开封回来了。
老汪回来不是听说爹病了,而是他在开封被人打了。
而且打得不轻,回到延津还鼻青脸肿,拖着半条腿。
问谁打了他,为啥打他,他也不说。
只说宁肯在家里箍桶,再也不去开封上学了。
老汪他爹见老汪这个样子,连病带气,三天就没了。
临死时叹了一口气:“事情从根上起就坏了。
”
老汪知道他爹说的不是他挨打的事,而是和熊家廉家的事,问:“当初不该打官司?”
老汪他爹看着鼻青脸肿的老汪:“当初不该让你上学,该让你去当杀人放火的强盗,一来你也不挨打了,二来家里的仇早报了。
”
说这话已经晚了。
但老汪能在开封上七年学,在延津也算有学问了。
在县衙门口写诉状的老曹,也只上过六年学。
老汪他爹死后,老汪流落乡间,以教书为生。
这一教就是十几年。
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
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一样,倒不出来。
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
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
人:“有,咋说不出来呢?”
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
但不管辞之多寡,在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
“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
”
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东家老范家落下了脚。
这时老汪已经娶妻生子,人也发胖了。
东家老范请老汪时,人皆说他请错了先生,除了老汪,别的流落乡间的识字人也有,如乐家庄的老乐,陈家庄的老陈,嘴都比老汪利落。
但老范不请老乐和老陈,单请老汪。
大家认为老范犯了迷糊,其实老范不迷糊,因为他有个小儿子叫范钦臣,脑子有些慢,说傻也不傻,说灵光也不灵光。
吃饭时有人说一笑话,别人笑了,他没笑;饭吃完了,他突然笑了。
老汪嘴笨,范钦臣脑子慢,脑与嘴恰好能跟上,于是请了老汪。
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
学堂过去是牛屋,放几张桌子进去,就成了学堂。
老汪亲题了一块匾,叫“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
匾很厚,拆了马槽一块槽帮。
范钦臣虽然脑子慢,但喜欢热闹,一个学生对一个先生,他觉得寂寞,死活不读这书。
老范又想出一个办法,自家设私塾,允许别家的孩子来随听。
随听的人不用交束脩,单自带干粮就行了。
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
杨家庄卖豆腐的老杨,本不打算让儿子们识字,但听说去范家的私塾不用出学费,只带干粮,觉得是个便宜,便一口气送来两个儿子:二儿子杨百顺,三儿子杨百利。
本来想将大儿子杨百业也送来,只是因为他年龄太大了,十五岁了,又要帮着自己磨豆腐,这才作罢。
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
何况随听的人,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
如杨百顺和李占奇,身在学堂,整天想着哪里死人,好去听罗长礼喊丧。
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
他对《论语》理解之深,与徒儿们对《论语》理解之浅形成对比,使老汪又平添了许多烦恼。
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
“我讲你们也不懂。
”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
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由于双方互不懂,学生们的流失和变换非常频繁。
退学是因为不懂,又来上学的人还是因为不懂。
由于学生变换频繁,十里八乡,各个村庄都有老汪的学生。
或叔侄同窗,或兄弟数人,几年下来,倒显得老汪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