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典礼文化育人功效探析及其实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典礼文化育人功效探析及其实现

摘要:高校典礼不仅是一套仪程,更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针对90后大学生,传统的典礼活动已明显滞后于学生成长的现实环境。通过探析典礼文化育人功效和湖南农业大学的工作实践,探索提炼出高校典礼改革工作的理念、方法并提出高校典礼改革的思路:高校典礼应注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贴近现实与崇尚精神相结合;高校典礼需与大学育人体系无缝对接;高校典礼文化应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典礼文化;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

典礼(ceremony),出自《易·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即隆重举行的庆典仪式和礼仪制度,集中而直观地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发展和主流文化的价值导向[1]。高校典礼作为大学文化内涵的典型宣教媒介,承载了大学的文化传统和精神气质,不仅是一项活动、一套仪程,更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具有促共鸣、受启发、传价值、导言行等重要作用。然而,针对90后大学生,目前典礼形式、内容已明显滞后于学生成长的现实环境,其单一化、形式化、固定化的内容仪程滞后于时代发展和育人要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探析高校典礼育人功效和湖南农业大学的工作实践,探索提炼出高校典礼改革的理念、方法并提出改革高校典礼改革的思路:高校典礼应注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贴近现实与崇

尚精神相结合;高校典礼需与大学育人体系无缝对接;高校典礼文化应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

一、高校典礼的育人功效探析

目前高校典礼活动存在以下一些误区:偏重保持传统缺乏创新意识;典礼实施重视发言者而忽视倾听者;典礼的参与者、仪程架构、表现手段滞后于“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工作理念的客观要求。90后大学生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他们自然地拒绝和排斥单一的显性教育,更偏好贴近实际、充满时代气息和青春色彩的隐性教育形式。

1.高校典礼对于大学生礼教德育价值观的导向功效

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文化传承的世界文明发源地,我们对“礼”的概念有过详细论述:《易·系辞上》记载“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论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不知礼,无以立也”。《后汉书·延笃传》:“朝则诵羲文之《易》,虞夏之《书》,历公旦之典礼,览仲尼之《春秋》。”宋·司马光《稷下赋》:“修先王之典礼,践大圣之规模,德被品物,威加海隅。”《铺元典章·兵部三·马》:“为治之道必先信其赏罚之道,尤宜重其典礼。”[2]这些论述表明典礼贯穿于教育全过程,费孝通认为:“礼不是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一方面指导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凝聚社会生活的整体性;另一方面又通过历史性的延续和文化性的教化,形成中华民族的传统和习惯。西方文

明的发展也有类似特点,成为沟通意识形态与现实社会的纽带[3]。典礼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立标准、领思想、导行为的重要功效。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仪式通常被界定为“由传统习俗发展而来被人们所普遍接受并按某种既定程序所进行的活动与行为。”仪式中的活动和行为通常只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通过这些象征符号,特定的文化理念和丰富的文化意蕴得以展现[4]。正如人类学家特纳所言,象征是“仪式”的基本构成单位,一个仪式就是一个意义的象征符号体系。在仪式的象征符号体系中,又存在着支配性象征符号和工具性象征符号[5]。奥运冠军邓亚萍说让自己下定决心攻读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的动力来自于她观摩的一次剑桥大学毕业典礼。在高校典礼中,校徽、校歌、校服、学位服等就是符号。校园典礼作为一类特殊的“仪式”,其意义就在于促共鸣、受启发、传价值、导言行,能够为学生提供一套行为标准,让其树立我们崇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通过典礼的导向作用传播推广。

2.高校典礼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为此,我们必须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手段,通过高校典礼将显性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其独特的育人功效。潜在学习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杜威提出的“同时学习”(Colaterallearning)。他

认为,学生的学习除正式学习外,还有情意方面的“同时学习”。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菲利普·W·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中提出“隐性课程”的概念,隐性教育即脱胎于此概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倡通过特定的载体与活动,以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受教育者得到心智的改变、情感的陶冶,从而实现特定的教育目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目的隐蔽、教育内容广泛、教育方法愉悦、教育过程互动、教育结果持久等特征。校园文化、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优质的教育环境、高校典礼都是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1]。高校典礼活动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能在情景教育中有效构建“学校—学生”、“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家长—学生”、“校友—学生”的多重互动场景;能在全过程贯穿各类符号象征,如校徽、校歌、校服、学位服等构建符号互动;能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念转化为身边的榜样,身边的感动,产生共鸣,构建情感互动[6]。

3.高校典礼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

张俊伟认为:文化的本质属性就是非强制性的影响力。对一种文化要从思想、行为、表象三个层面切入,抓住真、善、美三个主题内容,使用选择排序、表现方式、区别特征三个关键来进行认识。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指出:“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文化具有整合、协调群体成员行动的功能,也可以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