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课件:22 23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合集下载

第三十章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可修改版ppt]

第三十章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可修改版ppt]
由鼠类等传播的自然疫源性急性病毒 性传染病。
一)生物学性状
病毒呈多形态性,主要呈球形、卵圆形。 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核衣壳外有包膜,包膜表
面镶嵌的G1和G2两种糖蛋白,具有血凝活性,能 凝集禽类红细胞。 易感染动物有多种,如黑线姬鼠、长爪少鼠等。 分6个血清型,我国流行的是I(黑线姬鼠型)和Ⅱ 型(家鼠或大鼠型)。 对紫外线或脂溶剂均较敏感。 60℃1小时可灭活病毒。
2、传染源和储存宿主 : 家畜(特别是幼猪)、 家禽是中间宿主和传染源
3传播方式:

动物 蚊
病毒 感染
蚊:唾液腺和肠道细胞内增殖 叮咬
动物:(幼)猪、牛、羊、马、禽, 感染后有病毒血症,但无症状 中间宿主/扩散宿主=传染源
蚊 其他动物或人
乙脑患者、隐性感染者可成为传染源
蚊体可携带病毒过冬及经卵传代-蚊即 是传染源也是长期储存宿主。
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
皮 下 出 血
第二节 出血热病毒
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可由不同科属的多种病毒引起。 疾病的特征以发热、皮肤粘膜及不同
脏器出血为主。 主要病毒有汉坦病毒、新疆出血热病
毒等。
一、汉坦病毒
也称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是肾综合 征出血热的病原体。习惯称流行性出 血热。
二次病毒血症
数日后可自愈
量增殖
突破血脑屏障 少数抵抗力低下
脑组织:脑实质、脑膜病变
临床症状、后遗症
脑实质和脑膜损伤,患者有高热、剧烈 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惊厥或昏 迷等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若不及时治疗可因中枢性呼吸衰竭或 脑疝而死亡,死亡率高达10-40%。部分 病人恢复后可有严重后遗症-瘫痪、痴 呆、失语、耳聋等。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精品PPT课件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精品PPT课件

兽、鸟
叮咬 蜱

鸟 、兽(山羊)
人 胃肠道
乳汁、乳制品(病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致病过程:
病毒
人体 7 – 14天
高热、头痛、昏睡、麻痹
4、免疫性:获牢固免疫力 可有后遗症(神经异常、 肌肉麻痹)
5、预防: - 防蜱叮咬 - 接种灭活疫苗(特殊人群)
二、出血热病毒: 我国流行:汉坦病毒、登革病毒 新疆出血热病毒、
第23章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一、虫媒病毒:以节肢动物为媒介进行传播的病毒。
我国流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登革病毒 森林脑炎病毒
均归类于黄病毒属
▪ 共同特性:
1、球形,D=40-70nm,+ssRNA,有包膜,有刺突 2、宿主范围广,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和长期储存宿主 3、抵抗力:对热、脂溶剂敏感,pH5以下不稳定 4、致病特征: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 5、主要症状发热、脑炎、出血
猴 病毒 人

病毒 机体 病毒增殖 肝、脾、肺、淋巴结:坏死
病毒糖蛋白
血管内皮细胞 出血
血管损伤 休克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介导 沉积
VAg-Ab
免疫病理 肾组织 补体
损伤血管 免疫损伤
临床表现:发热、出血(休克)、肾损伤(少/无尿)
免疫性:病后获持久免疫力 中和抗体:IgM、IgG
防治:灭鼠—新鼠药研制 疫苗:3种单价灭活疫苗,效果良好 双价疫苗在研制中 病毒唑:有一定疗效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第26章虫媒病毒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第26章虫媒病毒
分类
虫媒病毒可分为黄热病毒、登革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等,每种病毒都有 其特定的传播媒介和引起的疾病。
病毒的结构与特性
结构
虫媒病毒的构造包括核心、衣壳和包膜 等部分。核心包含病毒的遗传物质,衣 壳是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包膜则是病毒 在复制过程中从细胞膜获得的膜结构。
VS
特性
虫媒病毒具有较强的耐受力,对环境因素 较为稳定,能够在昆虫体内和人类细胞内 复制和传播。
病毒分离与鉴定
总结词
虫媒病毒的实验室诊断技术之病毒分离与鉴定
详细描述
病毒分离是将病毒从标本中分离出来,通常使用细胞培养或动物模型进行。鉴定则是确定分离得到的病毒的种类 和型别,一般通过电镜观察、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
病毒基因检测与分型
总结词
虫媒病毒的实验室诊断技术之病毒基因检测 与分型
THANKS
感谢观看
医学微生物学课 件 第26章 虫媒 病毒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虫媒病毒概述 • 虫媒病毒的致病性与流行病学 • 虫媒病毒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 虫媒病毒的治疗与预防 • 虫媒病毒研究展望
01
CATALOGUE
虫媒病毒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虫媒病毒是指一类由昆虫传播的病毒,主要通过蚊、蜱、白蛉等昆虫叮咬而感 染人体。
病毒的传播途径
传播媒介
虫媒病毒主要通过蚊、蜱、白 蛉等昆虫叮咬而传播,这些昆 虫在叮咬感染者后,会将病毒
传播给下一个宿主。
地理分布
虫媒病毒的传播与地理环境密切相 关,常呈地域性分布,如登革热主 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季节性
虫媒病毒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通常与昆虫活动的季节相关。例 如,登革热的流行通常与雨季和洪 水相关。

医疗微生物学出血热病毒课件

医疗微生物学出血热病毒课件
感染过程
病毒通过接触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进入细胞内部。在细胞内,病毒利用 宿主细胞的资源进行复制和转录,产生新的病毒粒子。最后,新合成的病毒粒 子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继续感染其他细胞。
03
实验室检测方法与技术应用
标本采集与处理流程
01 标本采集
采集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液、尿液、粪便等 标本,同时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出血热病毒感染后,患者可出现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 等症状,同时伴随有皮肤、粘膜和内脏器官的出血表现。严 重病例可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 合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和病理 检查等。
02 标本处理
将采集的标本进行离心、过滤等处理,去除杂质 和干扰物质,提取病毒核酸或抗原。
03 标本保存
将处理后的标本保存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以备后续实验使用。
核酸检测方法及优缺点比较
01 02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利用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探针,在PCR扩增过程中实时监测荧光信号的变 化,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定量等优点,但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 和专业的操作人员。
医疗微生物学出血热 病毒课件
目录
• 出血热病毒概述 • 出血热病毒生物学特性 • 实验室检测方法与技术应用 • 出血热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 治疗策略与药物研究进展 • 预防措施与公共卫生意义
01
出血热病毒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出血热病毒是一类引起出血热疾病的病毒,主要通过啮 齿类动物传播给人类,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病性。
安全性评估
通过对临床试验数据的分析,评估疫 苗在接种过程中的安全性,包括局部 反应、全身反应和严重不良反应等。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课件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课件

病毒变异和进化的研究
随着全球气候和环境的改变,病毒的变异和进化也日益严 重,未来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跨种传播和新型病毒的发现
随着全球化和生态环境的改变,病毒的跨种传播和新型病 毒的出现也日益增多,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监测和研究。
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发
尽管已经有一些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但效果并不理想,未 来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发工作,提高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 有效性和安全性。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课件

CONTENCT

• 虫媒病毒概述 • 出血热病毒概述 • 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的防治 • 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的案例研究 • 总结与展望
01
虫媒病毒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
虫媒病毒是一类通过昆虫传播的病毒,主要寄生于节肢动物体内 ,如蚊、蝇、虱等。
特性
虫媒病毒具有高度的变异性,容易产生抗药性,且在自然界中分 布广泛,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寨卡病毒主要流行于南美洲、 东南亚地区,以及非洲部分地 区。
寨卡病毒的防治措施
与登革热的防治措施类似,包 括防蚊灭蚊、改善卫生环境等 措施,以及及时诊断和治疗患 者。
案例三:出血热的传播与防治出血热的传播方式出血热主要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主 要通过老鼠等啮齿动物的排泄物污染 环境后,经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感 染。
对社会的警示意义
提高公众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的认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加强防控措施的落实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防控措施的落实,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 身体健康。
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合作与交流对于防控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的传播至关重要,应 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人卫版医学微生物学之出血热病毒教学护理课件

人卫版医学微生物学之出血热病毒教学护理课件
上,持续数天至数周。
出血
皮肤、粘膜、消化道等部位出 现出血点、瘀斑、呕血、便血
等症状。
水肿
由于肾脏受损,患者会出现眼 睑、下肢等部位的水肿,严重
时可能出现全身性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其他症状
头痛、腰痛、恶心、呕吐、乏 力等。
出血热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鉴别
实验室检查
通过检测病毒抗原、抗体等指标,确诊出血热病毒感染。
鉴别诊断
命名
出血热病毒最初被称为汉坦病毒 ,后来又被称为克里米亚-刚果出 血热病毒。
出血热病毒的分类与特征
分类
出血热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是一 种有包膜的RNA病毒。
特征
出血热病毒具有多种不同的病株,其 中一些病株可以引起严重的疾病,如 肾综合征出血热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 热等。
出血热病毒的流行病学
01
出血热病毒感染机制
出血热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通过宿主动物的血液、唾液、尿液等途径传播。
病毒进入人体后,在体内复制,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炎症 反应,从而引发出血、发热等症状。
病毒主要侵犯肾脏、肝脏等器官,导致器官功能受损。
出血热病毒感染的症状
01
02
03
04
发热
出血热病毒感染后,患者会出 现高热,体温可高达39℃以
02
03
传播方式
出血热病毒主要通过接触 感染者的血液、尿液、呼 吸道分泌物等传播。
流行地区
出血热病毒主要流行于非 洲、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地 区,其中亚洲地区最为严 重。
易感人群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 感染出血热病毒,但老年 人、儿童和身体虚弱的人 更容易发病。
CHAPTER
02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课件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课件

控制与消除策略
环境整治
改善和治理环境卫生,减 少媒介昆虫的滋生地,降 低其种群密度。
监测与评估
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定 期评估病毒的传播情况, 以便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研究和应对虫媒病毒 和出血热病毒的威胁。
04
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 的研究进展
研究现状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在全球范围内 分布广泛,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威 胁。
疫苗接种
针对特定的虫媒病毒和出 血热病毒,研发和推广疫 苗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 力。
治疗手段
一般治疗
对于感染者,提供适当的护理和 支持治疗,如补液、缓解症状等。
特殊治疗
针对特定的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可能存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或疗法, 用于抑制病毒复制或减轻症状。
重症监护
对于病情严重或出现并发症的患者, 需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密切 监测和高级治疗。
手段,对病毒的基因结构和功能、病毒 热病毒的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
为防控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
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研究前景与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有望在病毒的起源、 变异和传播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
在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的威胁,推动全球公共 卫生事业的发展。
出血热病毒的传播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还可能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如影响农业生产、旅游业等。
03
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 的防治
预防措施
01
02
03
控制媒介传播
通过减少媒介昆虫的种群 数量,降低病毒传播的风 险。具体措施包括防鼠、 防蚊、防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是世界上 HFRS 疫情最严重的国家
1. 流行范围广:除青海和新疆外,其余各省、市、 自治区均有病例报告。
2. 发病人数多:10 万人左右/年; 占全球总病例数 80% 以上。
3. 病死率较高: 5%~10%。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的分布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 in China
人畜共患病 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季节性
我国流行的虫媒病毒
• 乙型脑炎病毒 登革病毒 俄罗斯春夏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
简称:乙脑病毒,又称日本脑炎病毒, 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
乙脑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 病毒分类: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 球形,有包膜,+ssRNA,20面体
纯化鼠脑灭活疫苗 细胞培养灭活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第23章 虫媒病毒
教学大纲
• 掌握: 乙型脑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致 病性与免疫性,防治原则
• 熟悉: 登革病毒的传播途径,致病性与免疫性,防 治原则
虫媒病毒的重要特性
通过吸血节肢动物叮咬传播 在节肢动物体内增殖,并可经卵传代,节肢动 物---传播媒介、储存宿主 带毒节肢动物叮咬人或动物而传播,并维持病 毒在自然界的循环----自然疫源性疾病,
一、汉坦病毒 生物学性状
• 球形,有包膜及刺突 • -ssRNA(分3个节段) • 螺旋对称核衣壳
培养特性
* 多种细胞敏感,不出现CPE,免疫学方法 检测证实。
• 易感动物有多种(主要为啮齿动物),但除 了小白鼠乳鼠感染后可发病及致死外,其余 均无明显症状。
抵抗力
* 对酸(pH 3)和丙酮、氯仿、乙醚等脂溶剂敏 感;一般消毒剂如新洁尔灭等也能灭活病毒。
少量入血
肝、脾、淋巴 组织内增殖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及淋巴结内增殖
(隐性感染)
第二次病毒血症
0.1% 突破血脑屏障
顿挫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广泛病变
高热----抽搐----脑膜刺激征----呼吸衰竭 死亡率高(10-30%),有后遗症(5-30%)
致病机制(病理性免疫反应)
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 virus诱导Mφ分泌某些CKs,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 加,易于病毒侵入CNS 细胞因子释放增加:引起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 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免疫损伤
• 病毒致宿主细胞直接损伤:
– 靶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肝细胞、单核细胞等 (血管通透性 、水肿等 广泛出血、休克、急性 肾衰)
• 病理性免疫损伤
– 体液免疫介导:III 型和I超敏反应 – 细胞免疫介导:CTL及细胞因子
• 同型免疫力持久
预防与治疗
• 灭鼠、防鼠 • 注意个人防护 • 三类HFRS疫苗,效果良好
* 不耐热,56~60℃ 30 min可灭活病毒。 * 紫外线照射(50 cm、1h)可灭活病毒。
二、流行特征
1. 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 多宿主性,主要为啮齿动物。 * 我国主要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
2. 传播途径
尚未完全确定 * 动物源性传播:呼吸道 消化道 破损皮肤 * 垂直(胎盘)传播 * 虫媒(螨)传播 ?
故病人不是主要的传染源
2. 传播媒介
主要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 感染的蚊子可带毒越冬并可经卵传代,因此蚊 子不仅是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
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
❖ 80~90%的病例都集中在7、8、9三个月内
❖ 流行季节与蚊虫密度曲线相一致,以夏、秋季 流行为主
❖ 乙脑呈高度散发性
乙脑病毒致病过程
带毒蚊虫叮咬
汉坦病毒
汉坦病毒在临床上主要引起两种急性传染病:
• 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
以发热、出血、肾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
•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 HPS)
以高热、弥漫性肺部炎症、呼吸衰竭为主要特征。
E蛋白(包膜蛋白)
№ E蛋白是镶嵌在病毒包膜上的糖蛋白 № 可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决定病毒的细胞嗜性 № 含中和抗原表位和型特异性抗原表位 № 具有血凝素活性,能凝集雏鸡、鹅和绵羊的红
细胞
培养特性
№ 能在白纹伊蚊C6/36细胞、Vero细胞、 BHK21细胞中增殖
№ 引起明显CPE № 易感动物为乳鼠,脑内接种3日发病,痉挛,
第22章 出血热病毒
教学大纲
• 掌握 –汉坦病毒主要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抗原 分型及抵抗力),流行环节及致病性。
• 了解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防治原则
• 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是一组疾病的统称。共 同特征:“3H” 症状 1. 发热(hyperpyrexia) 2. 出血(hemorrhage) 3. 低血压(hypotension)休克及不同脏器 的损害。 * 引起出血热的病毒较多,分属于不同的病毒科, 我国已发现的主要有:汉坦病毒、登革病毒及克里 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麻痹死亡,脑组织分离病毒
抵抗力
符合一般包膜病毒的抵抗力
№ 对脂溶剂敏感
№ 不耐热:56℃ 30 min、100℃ 2 min均可灭活 № 对化学消毒剂敏感,多种消毒剂可灭活
乙脑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1. 传染源
№ 主要是带毒的猪、牛、马、羊等家畜和鸟类 № 幼猪具有高的感染率和高滴度的病毒血症,是
最重要的传染源和中间宿主 № 病人的病毒血症短暂,且血中病毒滴度不高,
免疫性
感染后免疫牢固而持久 体液免疫起主要作用
IgM中和抗体: 感染后1周产生,2周达高峰 IgG中和抗体:维持数年 血凝抑制抗体:感染后第5天出现,2周达高
峰,维持1年以上 特异性细胞免疫可阻止病毒侵入脑组织
Hale Waihona Puke 微生物学检查法汉坦病毒循环——鼠间存在着病毒的自然循环,人作为易感宿主偶然进 入这个循环就会感染。
三、致病性
所致疾病特点:潜伏期短,起病急,发病快 HFRS临床症状为高热、出血和肾脏损害,
伴有三红(面、颈、上胸部潮红)、 三疼(头痛、眼眶痛、腰痛),
分五期: 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恢复期,
病死率高。
发病机理和免疫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