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合集下载

第十九章 虫 媒 病 毒

第十九章 虫 媒 病 毒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 致病性 传染源:啮齿类动物----黑线姬鼠、褐家鼠、田鼠、 野兔、猫、犬等。 传染方式:经唾液、尿、粪污染食物、水、土壤、空 气等,多途径感染----呼吸道、消化道 或创伤接触等。 临床表现:潜伏期1~2 w,起病急,有高热、急性 肾组织出血和损害,出现头痛、腰痛、眼 眶痛,面色潮红,眼结膜等全身多处出血 点。 典型病程分: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 期、恢复期。 2.免疫性 病后免疫力持久。
虫媒病毒的共同特征:
①病毒呈小球形,直径40~70nm,核酸为单 股正链RNA。 ②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型蛋白衣壳,外层为 脂质包膜,上有刺突,对脂溶剂、去氧胆酸 钠敏感。 ③致病力强,致病潜伏期短,起病急、病情重。 ④宿主范围广,节肢动物既是传播媒介,又是 储存宿主。 ⑤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方性,主要导致 机体发热、脑炎、出血热等。
汉坦病毒----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HFRSV); 可致肾综合征出血热,我国称流行 性出血热。 流行特点----与鼠类分布和活动有关,有 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以10~12 月份多见。
பைடு நூலகம்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结构:球形、卵圆形或多形态,平均直径约为 122nm,核心为单负链RNA,外层有包 膜,上有刺突,为血凝抗原。 培养:可在人肺传代细胞、地鼠肾等细胞中增殖,有独 特的包涵体。 抗原性:至少有10多种血清型,如Ⅰ型~Ⅵ型。 我国主要是Ⅰ型、Ⅱ型。 抵抗力:弱;对酸、热、紫外线、脂溶剂、一般消毒剂 敏感,60℃1 h被灭活。 但在4~20℃相对稳定。
(二)免疫性
乙脑病后或隐性感染后可获得牢固持久免疫力。
三、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 病程初期----血液、脑脊液,但阳性率低。 先接种到幼鼠脑内,再分离阳性 率可提高。 血清学诊断:查特异性乙脑病毒抗体,检测急性期和恢复 期双份血清。 常用方法: 血凝抑制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IgM抗体捕获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等。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X型题1.下列关于森林脑炎描述正确的是A.所致疾病为自然源性疾病B.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C.不同来源的毒株,毒力与抗原性相差较大D.一般感染不能获得持久免疫力E.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小鼠正确答案:A,B,E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2.下列有关HFRSV的描述正确的是A.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B.隐性感染率高C.鼠为传染源D.常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病毒抗原E.病毒核酸为多片段单负链RNA 正确答案:A,C,D,E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3.目前可特异性预防的疾病有A.丙型肝炎B.流行性乙型脑炎C.乙型肝炎D.森林脑炎E.登革热.正确答案:B,C,D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4.关于登革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性正确的选项是A.登革出血热通常发生于再次感染者B.与乙脑病毒相同C.变态反应是登革病毒致病机制之一D.初次感染形成的抗体对机体有保护作用,可减轻再次感染的症状E.初次感染诱生的抗体对再次感染的病毒,可发生免疫促进作用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5.下列关于出血热病原体叙述不正确的是A.出血热病毒感染后均可获得牢固的免疫B.在我国发现的只有汉坦病毒和新疆出血热病毒C.汉坦病毒主要流行于韩国D.HPS是以肺部组织的急性出血、坏死为主E.不同出血热病毒有不同的传播媒介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6.下面哪个选项属于乙脑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性特点A.体液和细胞免疫可阻止疾病的发展B.病后免疫力持久C.病毒经感觉神经进入大脑D.全身症状明显E.大多数为隐性传染正确答案:A,B,D,E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7.乙脑病毒与森林脑炎病毒的相似之处是A.形态结构B.流行范围C.抵抗力D.疾病类型E.培养特性正确答案:A,C,D,E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8.下列对黄病毒属和甲病毒属主要特性叙述正确的是A.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性B.有较广的宿主范围C.上述叙述均不正确D.基因组为正链RNAE.病毒呈球状、衣壳蛋白构成20面体对称正确答案:A,B,D,E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9.下列描述是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症状的是A.高血压B.低血压C.蛋白尿D.高血糖E.发热正确答案:B,C,E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0.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有A.登革病毒B.新疆出血热C.单纯疱疹病毒D.日本脑炎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正确答案:C,D,E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病毒性出血热是怎么回事?

病毒性出血热是怎么回事?

病毒性出血热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病毒性出血热的病理病因,病毒性出血热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病毒性出血热病因*一、发病原因病毒性出血热是一组虫媒病毒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和休克为主要临床特征。

(1)流行性出血热:本病由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病毒所致。

其传播媒介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一些家畜也可偶然性携带。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北部和中部地区。

(2)登革出血热:本病由披膜病毒科的黄病毒属病毒所致,其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其次是白纹伊蚊。

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特别是东南亚地区,(3)新疆出血热:本病由布尼亚病毒科的内罗病毒属病毒所致,其传播媒介为亚洲璃眼蜱。

我国,俄国以及非洲等地均有本病流行。

(4)阿根廷出血热:本病由虫媒病毒的Junin病毒所致,其传播媒介为螨。

病毒在东南欧引起较重型HFRS。

(5)玻利维亚出血热:本病系由虫媒病毒的Machup病毒所致,其传播媒介是啮齿动物。

(6)远东出血热:本病由虫媒病毒所致,其传播媒介为啮齿动物,主要流行于美洲及朝鲜。

*二、发病机制目前认为病毒的直接损害作用是主要的。

病毒进入人体后,经复制增生产生病毒血症,引起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使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引起出血、水肿和休克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病毒血症亦可引起各个脏器实质细胞的变性与坏死,并导致功能障碍。

病理变化本病的主要病变为全身血管损害引起的血管扩张、充血,导致出血和血浆外渗.消化道、心内膜下、皮下、肝包膜下、肺及软组织出血.内脏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周围出血、水肿及淋巴细胞浸润,肝脾及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增生,吞噬现象活跃。

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和充血,肺泡内有蛋白渗出液,肺毛细血管可有纤维蛋白血栓。

肝实质脂肪变并有灶性坏死, 肝小叶中心坏死,亦可见灶状或点状坏死。

肾上腺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及灶性出血,球状带脂肪消失, 肾小管上皮有节段性变性坏死。

此外,心肌、肾上腺、胰腺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名词解释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名词解释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名词解释免疫:是指机体接触“抗原性异物”或“异己成分”的一种特异性生理反应,由机体内免疫系统执行的,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藉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包括:(1)免疫防御:病原体(2)免疫监视:突变细胞(3)免疫自稳抗原: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交叉反应:某些抗原不仅可与其诱生的抗体发生反应,还可与其它抗原诱生的抗体发生反应抗体:B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糖蛋白;能与相应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

特性:①糖蛋白②B细胞产生③与表位特异性结合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类型:分泌型:存在于血液等体液中(抗体)膜型:BCR(B Cell Receptor)单克隆抗体:单个B细胞克隆在一种表位刺激下所生的抗体补体: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与免疫功能有关,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的球蛋白,可辅助特异性抗体介导的溶菌、溶血作用CD抗原:免疫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常与分化发育有关,即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和不同的功能分化状态有不同的表面抗原表达。

这些与细胞分化发育有关的抗原称为分化抗原免疫细胞: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细胞NK细胞:即自然杀伤细胞,是第三类淋巴细胞,其形态学特点为胞浆内有许多嗜苯胺颗粒,故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T细胞或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Thymus-dependent lymphocyte):来源于骨髓中淋巴样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在哺乳动物的骨髓(Bone marrow)或鸟类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中发育成熟;能产生免疫球蛋白(Ig),其特征性细胞表面标记: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可作为抗原受体(BCR).抗原提呈细胞:具有抗原提呈功能的细胞。

虫媒病毒资料

虫媒病毒资料

03
虫媒病毒的传播与生态环境关系
虫媒病毒与宿主昆虫的关系
虫媒病毒依赖宿主昆虫进行传播
• 昆虫媒介叮咬感染的人或动物后,携带病毒传播给其他 人或动物 • 不同病毒依赖不同的昆虫媒介,如登革热病毒依赖蚊子 传播
昆虫媒介的生物学特性影响病毒传播
• 如昆虫媒介的活动规律、繁殖方式、宿主范围等 • 昆虫媒介密度高、活动范围广的地区,病毒传播风险较 高
04
虫媒病毒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个人和家庭层面的预防措施
提高虫媒病毒预防意识
• 了解虫媒病毒的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方法 •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蚊虫叮咬
采取个人和家庭预防措施
• 使用蚊帐、防蚊液、长袖衣物等防蚊措施 • 清除室内外蚊虫孳生地,如积水、杂草等
社区和公共场所的预防措施
加强社区和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
• 黄病毒科:包括黄热病病毒、登革热病毒、寨卡病毒等 • 披膜病毒科:包括乙脑病毒、西尼罗病毒等 • 布尼亚病毒科:包括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等
虫媒病毒的传播途径与特点
虫媒病毒主要通过叮咬传播
• 昆虫媒介叮咬感染的人或动物后,携带病毒传播给其他人或动物 • 人与人间传播较少见,主要通过媒介昆虫传播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实施
• 宣传虫媒病毒防控法律法规,提高公众法治意识 • 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查处,确保防控措施落实
05
虫媒病毒疫苗的研究与开发
虫媒病毒疫苗的研究现状
虫媒病毒疫苗研究取得一定进展
• 如黄热病病毒、登革热病毒、寨卡病毒等疫苗研究 • 部分疫苗已获批上市,如黄热病病毒疫苗和乙脑病毒疫 苗
虫媒病毒疫苗研发仍面临挑战
• 如疫苗保护效果不理想、安全性问题等 • 新型病毒变种的出现可能导致疫苗研发滞后

虫媒病毒名词解释

虫媒病毒名词解释

虫媒病毒名词解释
虫媒病毒(arthropod-borne virus, ABV)是指由昆虫传播的病毒。

这些病毒在感染昆虫时可以在其体内进行复制和传播,然后通过昆虫对人或其他动物进行传播。

虫媒病毒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
●叮咬传播:蚊子、蝎子、蜜蜂等昆虫在叮咬人或动物时,可能将病毒传播到人或动物体
内。

●进食传播:昆虫在食用感染了病毒的植物或动物时,可能将病毒传播到人或动物体内。

虫媒病毒可以导致各种疾病,如寨卡病毒、东亚埃及蚊病毒、柯莫病毒、伊波拉病毒等。

为了预防虫媒病毒感染,人们应该避免让昆虫叮咬或食用,并使用防蚊药、驱蚊剂或网状防护用品等措施。

虫媒病毒食品伙伴网(原食品伴侣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

虫媒病毒食品伙伴网(原食品伴侣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

第16页
微生物学检验
• 病毒分离 • 血清学诊疗
检测特异性lgM 抗体 检测特异性lgG抗体 • 注意防护
虫媒病毒食品伙伴网(原食品伴侣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
第17页
疱疹病毒
• 双股DNA,有包膜 • 在细胞内形成包函体 • 感染类型
增殖性感染 潜伏感染 整合感染 先天性感染
虫媒病毒食品伙伴网(原食品伴侣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
-红细胞吸附试验 • 抗原抗体检测: • 采取免疫标识技术检测标本中抗原 • 采取双份血清检测特异性抗体
虫媒病毒食品伙伴网(原食品伴侣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
第6页
防治标准
• 接种乙脑疫苗 • 防蚊灭蚊
虫媒病毒食品伙伴网(原食品伴侣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
第7页
登革病毒
• 是引发登革热病原体
虫媒病毒食品伙伴网(原食品伴侣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
第8页
生物学特征
• 球形 • 单股正链RNA, • 有包膜
虫媒病毒食品伙伴网(原食品伴侣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
第9页
流行病学特征
• 储存宿主:人和猴 •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 传输媒介: 伊蚊
• 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域,尤其是东 南亚、西太平洋及中南美洲
• 引发登革热 • 表现:普通登革热、登革休克综合症
动物分泌物被感染
虫媒病毒食品伙伴网(原食品伴侣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
第15页
致病性与免疫性
• 潜伏期普通为两周左右,起病急,发展快 • 经典病例含有三大主症,即发烧、出血和
肾脏损害 • 病程分为发烧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
、多尿期和恢复期 • 病后免疫力牢靠
虫媒病毒食品伙伴网(原食品伴侣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是A.新疆出血热病毒B.汉坦病毒C.登革热病毒D.埃博拉病毒E.黄热病病毒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2.关于HFRSV的免疫性,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机体主要依赖于IgM的保护作用B.机体主要依赖于IgM、IgG的保护作用C.隐性感染形成的免疫力持久D.病后免疫力不牢固E.机体主要依赖于SIgA的保护作用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3.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媒介是A.蚊子B.鼠C.蜱D.螨E.跳蚤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4.HFRSV感染后,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方法是A.组化法检测抗原B.中和抗体的检测C.特异性的IgA的检测D.特异性IgM的检测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5.HFRSV的流行与哪种动物有关A.猫B.狗C.鼠D.以上都对E.猪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6.控制HFRSV的流行最常用的措施是A.使用特异性疫苗B.灭鼠C.使用基因疫苗D.防治蝉叮咬E.灭蚊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7.乙脑早期诊断的检测方法应首选A.血液标本中直接分离病毒B.中和试验C.补体结合试验D.以上任何都可以E.IgM抗体捕获的ELISA试验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8.下列哪类病毒目前还没有在我国发现引起出血热A.登革病毒B.新疆出血热病毒C.黄热病毒D.森林脑炎病毒E.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9.森林脑炎疾病的传播途径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道B.胃肠道C.性接触D.消化道E.蚊虫叮咬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0.乙脑病毒与森林脑炎病毒的不同处是A.疾病类型B.流行范围C.基因组类型D.抵抗力E.形态结构和培养特性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1.可从下列那个标本中分离到乙脑病毒A.粪便B.死者脑组织C.尿液D.唾液E.汗液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2.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叙述正确的是A.是非计划免疫对象B.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C.潜伏期一般为两周,一般有典型临床经过D.是计划免疫对象E.致病与免疫病理有关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3.汉坦病毒在细胞培养中增殖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A.CFE观察法B.ELISA法C.PCR技术D.红细胞吸附试验E.免疫荧光法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4.登革热在哪方面与黄热病类似A.致病性和免疫性B.都是由蜱传播C.都感染肺部D.都是由RNA病毒引起E.都发生在北极地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5.登革病毒的传播媒介是A.伊蚊B.螨C.库蚊D.鼠E.蜱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6.汉坦病毒的核酸类型是A.多片段单负链RNAB.单片段单负链DNAC.单片段单正链DNAD.多片段单正链RNAE.单片段单正链RNA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7.新疆出血热与汉坦病毒的相同点是A.结构与培养特性B.生物学特性C.致病性D.抗原性E.传播媒介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8.森林脑炎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是A.螨B.蜱C.野生动物D.鼠E.猪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9.新疆出血热的传播媒介是A.鼠B.蚊C.硬蜱D.狗E.猫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20.蜱是森林脑炎病毒的A.传染源B.扩散宿主C.储存宿主和传播媒介D.中间宿主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出血热表现症状【健康必备常识】

出血热表现症状【健康必备常识】

出血热表现症状文章导读\n 相信大家对于出血热表现症状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这种情况,提前了解一下相关的内容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快的更好的选择治疗方法,也可以帮助我们第一时间就发现自己出现疾病的症状,尽快的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出血热表现症状吧。

1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主要经密切接触传播,即接触病死动物(鼠类)和病人的尸体,以及感染动物和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经粘膜和破损的皮肤传播。

通过密切接触也可以造成医院感染和实验室感染。

出血热早期症状:起病急、发热、肌肉酸痛、头痛、咳嗽、胸痛、呕吐、腹痛、腹泻,皮下和结膜有出血点及其他部位出血表现,在躯干和肩部出现紫红色的斑丘疹,少尿、无尿,谵妄、昏迷等2.出血热是一种由虫媒病毒引起的一组疾病的统称。

顾名思义,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出血。

我国有两种出血热,一种是蜱传的新疆出血热,一种是鼠传的流行性出血热。

美国的鹿鼠、欧洲的棕背平等也传播不同的出血热。

在我国多见的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类型又分为主要由野鼠(黑线姬鼠等)传播的姬鼠型、主要由家鼠传播的家鼠型,前者相对症状重者多,病死率高。

日本人在侵华战争中因本病死亡人数大概是3000人以上(发病1万余人,病死率相当高),其称孙吴热、虎林热等。

流行性出血热症状早期不典型,与感冒很象,不易诊断,应结合季节及是否疫区、接触史等判断。

典型症状是三红、三痛,酗酒状貌,是“出血”的表现,详细就不说了。

至于肾损伤的指标,什么少尿、多尿的,让临床医生诊断去。

虫媒病毒及出血热病毒

虫媒病毒及出血热病毒

第15章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学习要点一、虫媒病毒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1)生物学性状为单正链RNA病毒,有包膜。

基因组为单正链RNA,编码3种结构蛋白(E 蛋白、M蛋白、C蛋白)和至少7种非结构蛋白(NS)。

E蛋白具有血凝素活性,并可诱生中和抗体。

小鼠和乳鼠是易感动物,病毒培养常用C6/36细胞。

(2)流行病学特点传染源:带毒的蚊子和猪、牛、马、驴、羊等家畜。

幼猪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和中间宿主。

人感染病毒后仅发生短暂的病毒血症,且血中病毒滴度不高,所以病人不是主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通过带毒的蚊子叮咬传播,主要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蚊。

流行特征:主要流行区为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

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夏、秋季流行为主,与蚊子密度的高峰期相一致。

易感者主要是10岁以下的儿童。

(3)致病性与免疫性:感染后出现两次病毒血症。

多为隐性感染和顿挫感染。

少数免疫力不强的感染者,病毒可穿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内增殖,损伤脑实质和脑膜,出现高热、剧烈头痛、惊厥或昏迷等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病死率高。

部分患者恢复后可有痴呆、失语、瘫痪等后遗症。

病后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以体液免疫为主。

(4)防治原则:防蚊和灭蚊是关键。

在易感儿童接种灭活疫苗。

在流行地区可给幼猪接种疫苗。

2.登革病毒形态和结构与乙脑病毒相似。

有四个血清型,各型病毒间有交叉抗原性。

病毒易在C6/36、Vero等细胞中增殖,亦可在蚊体内和乳鼠脑内增殖。

人和灵长类动物是登革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主要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引起登革热(DF)和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DHF/DSS),前者病情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和关节酸痛、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后者病情较重,可出现皮肤大片紫癜及瘀斑、消化道出血等,并可发展为出血性休克,死亡率高。

“抗体依赖的增强作用”(ADE)是DHF/DSS的重要的发病机制。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

三、致病性与免疫性
1. 致病机制
病毒直接作用: 病毒在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内增殖 → 小血管 受损、通透性增高 → 出血、血浆渗出 → 组
织水肿、血压下降、微循环障碍
免疫病理作用:Ⅲ、Ⅰ型
2. 所致疾病
HFRS: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 普马拉病毒(Puumala virus) 汉城病毒(Seoul virus) 多布拉伐病毒(Dobrava virus)
128种
中国发现的虫媒病毒
9种
其中引起流行的虫媒病毒 4种
分离到的虫媒病毒
5种
我国流行的虫媒病毒
• Encephalitis B virus 乙型脑炎病毒
• Dengue virus 登革病毒
• Forest encephalitis virus 森林脑炎病毒
• 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virus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virus
1935年,日本学者首先从脑炎死亡者脑组织中 分离到该病毒,国际上称为日本脑炎病毒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我国学者于1940年分离到此病毒,我国将其定 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简称乙脑病毒。
Secondary aerosols, mucous membrane contact, and skin breaches
are also sources of infection
4.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多为隐性感染,发病对 象主要为野外、田间劳动者,青壮年男 性为主。

病毒学:虫媒病毒

病毒学:虫媒病毒

乙脑病毒的电镜照片
二、流行病学
1、传播媒介
三带喙库蚊、致乏库蚊、白纹伊蚊及蠛蠓
2、传染源及储存宿主
主要传染源是家畜、家禽 传播环节:猪→蚊→猪 储存宿主:病毒在蚊体内增殖,可终身带毒,并可经卵传递
3、易感人群
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 通常流行区以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多 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罕有二次发病者
特异性IgM测定 血凝抑制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中和试验
3、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M测定:早期诊断 感染4d出现,2~3周达高峰 血凝抑制试验 双份血清效价增长4倍以上可确诊,单份血清抗体效 价1:100为可疑,1:320可作诊断、1:640可确诊 补体结合试验:近期感染 双份血清效价增长4倍以上可确诊,单份血清抗体效价 1:2为可疑,1:4为阳性、1:16有诊断价值 中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 效价增长4倍以上可确诊。早期为IgM,后期为IgG

五、乙脑的预防
灭蚊防蚊 稻田养鱼或洒药等措施控制稻田蚊虫孽生;在畜圈内喷洒杀虫 剂 人群免疫 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对象主要为流行区6个月以上10岁以下的儿童 在流行前1~2个月开始,间隔7~10天复种1次,以后2、3、7、 13年加强注射一次 幼猪疫苗接种
第二节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3、免疫性
感染后5~7天出现IgM,2周达高峰 IgG血凝抑制抗体 中和抗体(有保护作用) 补体结合抗体(无保护作用) 免疫力稳定持久,隐性感染也可获免疫力

四、微生物学检查
1、病毒分离
尸检或以延髓穿刺取脑组织制成悬液,离心后取上清液接种乳 鼠脑内或做细胞培养,可作回顾性诊断
2、抗原检测:早期诊断 3、血清学检查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感染引起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症 由伊蚊传播 该病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特别是 东南亚、西太平洋及中南美洲 我国于1978年在广东佛山首次发现本病, 以后在海南岛及广西等地均有发现

虫媒病毒 病毒性出血热 -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虫媒病毒 病毒性出血热 -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fevers; some may cause severe encephalitis, and life-threatening hemorrhagic fever.
The influence of the Vectors
Vectors and viruses tend to be clustered in the
up" in reference to the stooped posture developed as a result
of the arthritic symptoms of the
disease.

Chikungunya is a relatively rare form of viral fever (non-fatal viral illness) caused by alphavirus through mosquitoes.
Aedes aegypti mosquito
Epidemiology of Chikungunya
Chikungunya was first described in Tanzania, Africa
in 1952.
An outbreak of chikungunya was discovered in 1999
Bunyaviridae Reoviridae
Uukuvirus Coltivirus
tick tick Ceratopogonidae (Culicoides spp.)
viral encephalitis, viral hemorrhagic fever viral hemorrhagic fever
Reoviridae
Orbivirus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虫媒病毒
共同特征
病毒呈球状,直径40-70nm。 +SS RNA,20面体对称。有包膜,包 膜镶嵌糖蛋白。病毒在细胞质内增殖。 对脂溶剂、热、酸等敏感。 能在节肢动物体内增殖,节肢动物可长 期储存和传播病毒。 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性,主cephalitis B virus)
又称日本脑炎病毒 传播媒介:蚊子(库蚊、伊蚊等) 传播方式:动物(猪等)←→蚊→人 灭活疫苗。
出血热病毒
汉坦病毒
具有发热、出血和肾损伤为特征的病毒 性感染通称为汉坦病毒肾综合症出血热 (HFRS)。 肺组织的急性出血、坏死为主的疾病称 为汉坦病毒肺综合症(HPS)。
-SS RNA,基因组分为3个节段:L、M、S。 至少有十多种血清型。 由啮齿类动物传播(黑线姬鼠、田鼠、家鼠 等),通过唾液、尿、粪便等污染环境。 经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等途径传播。 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免疫细胞有亲嗜性和 侵袭力。 灭活疫苗

什么是病毒性出血热?

什么是病毒性出血热?

什么是病毒性出血热?
病毒性出血热是一组虫媒病毒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和休克为主要临床特征,此类疾病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临床表现多较严重,病死率很高,目前世界上已发现十多种。

它们的病原、寄生宿主和传播途径各不相同,临床表现也有一些差异,并常在一定地区流行。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02%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虫媒传播
并发症:便血休克脑膜炎
治疗常识就诊科室:传染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8周
治愈率:60%
常用药品:藻酸双酯钠片转移因子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温馨提示饮食以清淡,易消化流食半流食为主。

微生物初级考试病毒部分

微生物初级考试病毒部分

病毒学各论:(一)、虫媒病毒:虫媒病毒是由媒介昆虫作为病毒的传递者的一类病毒,由虫媒病毒引起的疾病即为虫媒病毒,如乙型脑炎、新疆出血热、登革热、黑热病等。

(二)、亚病毒:(类病毒和阮病毒等总称)类病毒没有外壳蛋白,对各种有机溶剂有抵抗力,说明也没有脂质外膜,只是一个裸luo露的RNA分子,类病毒只出现于植物。

在人和动物中存在着一类被称为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疯牛病。

疯牛病能够通过食物链传染给人。

研究证明,这种奇特疾病的病原,即不是病毒,也不是类病毒,大体上是由蛋白质组成,目前称之为阮病毒。

(总结:病毒-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疯牛病)(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属于虫媒病毒)病原学: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科。

黄病毒科能够致人疾病的病毒有登革热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脑炎病毒。

由于1924年乙型脑炎病毒首先证实于日本,故也称其为日本乙型脑炎。

C6/36细胞适合于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和培养。

流行病学:(1)宿主动物与传染原:由蚊为媒介而传播,引起人畜感染的主要媒介可能是三带啄库蚊,其他库蚊也有可能。

(2)传染途径: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猪是传播乙型脑炎病毒(乙脑病毒)的主要动物宿主。

乙型脑炎病毒通过蚊-猪-蚊的循环维持自身的存在。

(3)人群易感性:除人、马和猪外,通常不呈现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以高热和狂暴或沉郁等神经症状为特征。

预防:疫苗预防注射。

(四)、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病毒:(登革热—DH、登革出血热病毒—DHF)DH/DHF(属于虫媒病毒)病原学: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含单股正链RNA。

登革热(DH)和登革出血热(DHF)是由4个血清型病毒引起的两种不同临床类型的急性传染病。

C6/36细胞可用于登革病毒分离和培养。

流行病学:(1)宿主动物与传染原:中国DH/DHF的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wen伊蚊,这些蚊种主要生活在家庭储水容器中。

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名词解释

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名词解释

1.虫媒病毒:是指一大类以节肢动物为媒介在人、家畜及野生动物间传播疾病的病毒。

2.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流行性乙性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

3.汉坦病毒:即肾综合征山血热病毒,为—ssRNA病毒。

汉坦病毒主要有汉滩型和汉城型4.逆转录病毒:它是一组含逆转录酶,具有包膜的RNA病毒。

可引起人和动物白血病和AIDS等疾病5.内基小体:它是狂犬病病毒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的胞浆内增殖而成的—种圆形或卵圆形的嗜酸性包涵体,称内基小体。

6.Dane颗粒:大球形颗粒,具有感染性的HBV完整颗粒,直径42nm,具有双层衣壳。

含HBV的表面抗原、核心抗原和e抗原,以及病毒的DNA和DNA多聚酶。

7.无症状HBsAg携带者:特指血液中携带HBsAg半年以上,无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亦正常的慢性携带HBsAg的人,由亚临床型或临床型的患者发展而来。

由于其人数多,作为传染源的意义重大。

8.缺陷病毒:带有不完整基因组的病毒体,称为缺陷病毒。

丁型肝炎病毒即为缺陷病毒,本身不能复制,必须在HBV或其它嗜肝DNA病毒辅助下才能复制。

9.微生物:微生物是指自然界存在的一大群种类繁多的微小生物,它们结构简单、体积微小,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或数千倍以上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10.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和动物、植物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病原微生物。

11.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的最小的一类微生物。

1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核质,无核膜和核仁,细胞器不发达的微生物。

1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的微生物。

14.正常菌群:是指正常人体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多种微生物,正常情况下它们与宿主间以及它们之间保持相对平衡,通常对人体有益无害,称为正常菌群。

15.菌群失调:是指在原微生境或其他有菌微生境内正常微生物群发生的定量和定性的异常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章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学习要点一、虫媒病毒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1)生物学性状为单正链RNA病毒,有包膜。

基因组为单正链RNA,编码3种结构蛋白(E 蛋白、M蛋白、C蛋白)和至少7种非结构蛋白(NS)。

E蛋白具有血凝素活性,并可诱生中和抗体。

小鼠和乳鼠是易感动物,病毒培养常用C6/36细胞。

(2)流行病学特点传染源:带毒的蚊子和猪、牛、马、驴、羊等家畜。

幼猪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和中间宿主。

人感染病毒后仅发生短暂的病毒血症,且血中病毒滴度不高,所以病人不是主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通过带毒的蚊子叮咬传播,主要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蚊。

流行特征:主要流行区为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

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夏、秋季流行为主,与蚊子密度的高峰期相一致。

易感者主要是10岁以下的儿童。

(3)致病性与免疫性:感染后出现两次病毒血症。

多为隐性感染和顿挫感染。

少数免疫力不强的感染者,病毒可穿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内增殖,损伤脑实质和脑膜,出现高热、剧烈头痛、惊厥或昏迷等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病死率高。

部分患者恢复后可有痴呆、失语、瘫痪等后遗症。

病后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以体液免疫为主。

(4)防治原则:防蚊和灭蚊是关键。

在易感儿童接种灭活疫苗。

在流行地区可给幼猪接种疫苗。

2.登革病毒形态和结构与乙脑病毒相似。

有四个血清型,各型病毒间有交叉抗原性。

病毒易在C6/36、Vero等细胞中增殖,亦可在蚊体内和乳鼠脑内增殖。

人和灵长类动物是登革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主要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引起登革热(DF)和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DHF/DSS),前者病情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和关节酸痛、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后者病情较重,可出现皮肤大片紫癜及瘀斑、消化道出血等,并可发展为出血性休克,死亡率高。

“抗体依赖的增强作用”(ADE)是DHF/DSS的重要的发病机制。

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无免疫力,可再次感染。

可用白纹伊蚊C6/36株细胞分离培养病毒;血清IgM抗体检测、RT-PCR技术检测病毒核酸可用于疾病的早期快速诊断。

防蚊和灭蚊是主要措施。

目前尚无特异性的防治方法。

3.森林脑炎病毒蜱是森林脑炎病毒的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

多种野生动物是其传染源,人进入林区被蜱叮咬而感染。

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脑脊髓炎和脊髓炎。

特异性预防方法是对有关人员接种灭活疫苗。

二、出血热病毒1.汉坦病毒(1)生物学性状:为单负链RNA病毒,有包膜,包膜上有血凝素刺突。

基因组分为L、M、S三个片段。

分为十多个型别。

(2)致病性与免疫性:引起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

传染源为鼠类,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性。

病毒在鼠唾液、尿、呼吸道分泌物及粪便等污染环境,人和动物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直接接触等方式被感染。

HFRS是以肾组织的急性出血、坏死为主,典型的临床经过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我国是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最严重的国家。

HPS是以肺组织的急性出血、坏死为主,临床特征为高热、肌痛、头痛等,并迅速出现咳嗽、气促和呼吸窘迫而出现呼吸衰竭,病死率高。

目前主要在美洲及欧洲的一些国家流行。

汉坦病毒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3)防治原则:可用灭活疫苗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

2.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又称为新疆出血热病毒。

硬蜱为主要传播媒介。

野生啮齿类动物以及羊、牛、马、骆驼等家畜是主要的储存宿主。

通过带毒硬蜱叮咬或与带毒动物直接接触而传播,亦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而侵入人体。

以高热和出血为主要临床特征。

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虫媒病毒2.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3.汉坦病毒肾综合征(HPS)二、选择题A1型题1.在我国,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是:A.蚊B.鼠类C.蚤D.虱E.蜱2.为预防哪种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与流行,应给流行区的幼猪接种疫苗:A.乙型脑炎病毒B.汉坦病毒C.登革病毒D.脊髓灰质炎病毒E.流感病毒3.主要通过伊蚊传播的病毒是:A.日本脑炎病毒B.登革病毒C.汉坦病毒D.乙型肝炎病毒E.森林脑炎病毒4.下列哪种病毒感染以隐性感染居多:A.乙型脑炎病毒B.麻疹病毒C.流行性感冒病毒D.天花病毒E.狂犬病病毒5.蚊是乙型脑炎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原因主要是:A.乙型脑炎病毒在蚊体可形成病毒血症B.蚊可叮咬多种家畜或禽类C.蚊体可携带乙脑病毒越冬以及经卵传代D.蚊可在动物与人体间传播乙型脑炎病毒E.乙型脑炎病毒不会使蚊致病6.乙型脑炎早期诊断的方法应首选:A.病毒分离B.中和试验C.血凝抑制试验D.补体结合试验E.特异性IgM抗体测定7.汉坦病毒的自然宿主是:A.蚊B.蚤C.鼠类D.虱E.蜱8.汉坦病毒引起的疾病是:A.肾综合征出血热B.肝炎C.脑炎D.腹泻E.肺炎9.下列哪项不.是汉坦病毒的特征:A.有包膜的DNA病毒B.可直接损伤全身毛细血管和小血管C.感染流行状况与鼠类的分布活动有关D.可引起免疫复合物性疾病E.特异性IgM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10.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的病原体是:A.汉坦病毒B.登革病毒C.新疆出血热病毒D.埃博拉病毒E.大肠埃希菌O157∶H7B1型题(供1~3题备选答案)A.乙型脑炎病毒B.登革病毒C.汉坦病毒D.森林脑炎病毒E. 西尼罗病毒1.以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病毒是2.以蜱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病毒是3.以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病毒是(供4~6题备选答案)A. 人和灵长类动物A.幼猪C. 硬蜱D.鹿鼠E.黑线姬鼠4.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储存宿主是5.辛诺柏病毒病毒的储存宿主是6.登革病毒的储存宿主是三、填空题1.虫媒病毒通过叮咬易感的脊椎动物而传播疾病。

2.预防乙型脑炎的主要措施有、和。

3.森林脑炎的特异性预防方法是。

4.汉坦病毒可引起和两类急性传染病。

四、问答题1.何谓抗体依赖的感染增强作用?试述其产生机制。

2.试述汉坦病毒的致病机制。

3.试述比较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在病原学、致病性与免疫性方面的异同。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是一类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叮咬易感的脊椎动物而传播疾病的病毒。

我国主要流行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和森林脑炎病毒。

2.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以高热、皮肤出血和休克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可能与依赖抗体的感染增强作用有关,病死率高。

3.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以肾组织的急性出血、坏死为主。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出血和肾功能损害,严重者可表现为多脏器出血及肾功能衰竭。

4.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以肺组织的急性出血、坏死为主。

临床特征为高热、肌痛、头痛等,并迅速出现咳嗽、气促和呼吸窘迫,病死率高。

二、选择题A型题1.A 2.A 3.B 4.A 5.C 6.E 7.C 8.A 9.A 10.A B1型题1.B2.D3.A4.C5.D6.A三、填空题1.吸血的节肢动物;2.防蚊灭蚊;疫苗接种;动物宿主的管理;3.接种灭活疫苗;4.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四、问答题1.依赖抗体的感染增强作用(ADE)是指某些病毒感染后产生的非中和抗体在病毒的再次感染中起到增强病毒感染的作用。

其可能的机制: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在体内有两种不同的作用:(1)血清型特异中和抗体能预防病毒感染(2)血清交叉性非中和抗体具有增强病毒感染的作用。

非中和抗体IgG的Fab段与病毒颗粒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Fc段与单核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

免疫复合物对单核细胞的亲嗜性比单独的病毒大得多。

病毒一旦进入单核细胞后即可在其中大量繁殖,并将病毒带到全身的网状内皮系统及其他易感细胞,导致病毒在机体内大量增殖而加重病情。

2.汉坦病毒有独特的组织嗜性和致病性,表现为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免疫系统细胞有较强嗜性和侵袭力。

病毒侵入人体后,可能在血管内皮细胞等处增殖,一方面可直接导致受染细胞和脏器的结构与功能损害,另一方面可激发免疫应答,进而导致免疫病理损伤(涉及Ⅰ~Ⅳ型超敏反应),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高,导致皮肤和黏膜出血与水肿、低血压、休克和肾脏功能障碍。

患者一般于感染后2w发病,引起以高热和肾组织的急性出血、坏死为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或以肺组织的急性出血、坏死为主的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3.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与鼠类的分布及活动有关,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性。

病后可获得对同型病毒的持久免疫力。

但二者有很多不同之处。

(1)病原学方面:汉坦病毒有10余种型别,其中汉滩病毒、汉城病毒、普马拉病毒、多布拉伐病毒等型别是HFRS的病原。

辛诺柏病毒、莫尔拉峡谷病毒等型别则为HPS的病原。

(2)致病性方面:HFRS的传染源主要有黑线姬鼠、褐家鼠和林区的大林姬鼠,病毒在鼠体内增殖,随唾液、尿、呼吸道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而污染环境,人和动物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直接接触等方式被感染。

此病隐性感染率低。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出血和肾功能损害。

我国是HFRS流行最严重的国家。

HPS主要流行于北美地区,鹿鼠是主要的储存宿主和传染源,主要通过带毒鼠类的排泄物如尿、粪和呼吸道分泌物等,以气溶胶的方式传播,并有发生人-人传播的可能。

临床特征为高热、肌痛、头痛等,并迅速出现咳嗽、气促和呼吸窘迫而出现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达6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