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人格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的人格魅力
真善美的隐士
许多人都不理解陶渊明为何要选择辞官归田,不理解他的诗作为何如此的平淡,似乎没有一丝的盐味。
当我读完陶渊明的诗作后,慢慢的我懂了,真正的美丽在于生活本身,因为生活是真实的,真实的才是最美的。
俗语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田。
这并非说隐于田者为小隐,隐于市者便为大隐。
而是说的是人的心境。
如若心隐则即使闹市也如归隐田园,而若心喧即使归隐田园也如在闹市般不得宁静。
而陶渊明正是那种心隐,人也隐的人,是位隐于田的大隐。
他的诗自成一格,宁静且志远,诗如其人也。
我们就来具体解读陶渊明的人格魅力。
陶渊明的诗词清新自然,像春雨后泥土的芬芳,不带一丝的娇柔之情,感情真挚质朴,且让人回味无穷。
这里举他的
《杂诗.其一》品读。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
及时当勉力,岁月不待人。
”此首小诗直率,坦白,且经得起人咀嚼。
前四句是由一个具体物象所引起的对人生深深的思考。
“尘”,眼前之景,信手拈来。
把人生比喻成浮尘,随风飘散,又飘落,而这粒埃尘经过风霜雨雪,早已不是刚腾起的那粒尘埃了。
此四句言人生之可贵,需珍视之。
后面的“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体现了陶渊明的一个重要的人生观,即众生平等。
这也和他生长在一个玄学佛学氛围有一定关系。
即使他看不上这样一班谈玄人物,即使他一生得力处和用力处在儒学。
这句诗文表达的意思和“四海之内皆兄弟”,“人无贵贱之分”的意思相仿。
换而言之,既然都是兄弟,既然人无贵贱,当然也就没有了等级制度,更无压迫和被压迫,统治,被统治之念,完全的“共产主义”境界。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这让我想起了他的后辈,以“斗酒千金”的豪言闻诸于世的李太白先生。
“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高兴,愉悦的时候,就要尽情的欢乐,尽情的放纵。
尽情的让心跳荡,让心激动。
人生毕竟短暂,可贵。
但是这种激动,这种欢乐是否是该任意为之,是否是成天沉醉于温柔富贵之
乡呢?答曰:“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
这为我们敲响了深刻的警钟。
年轻力壮的青年人正是风华正茂的读书的年龄,可是本该用功念书的他们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沉醉于灯红酒绿之中,沉醉于霓虹闪烁的华光之中。
究竟谁之过?“岁月不待人”,的确,待到酒醒时分,早已是“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就是陶渊明的质朴的本性,使得他的诗词浑人天成,丝毫没有造作之感。
再来说说陶渊明的豪放。
大家不要认为田园派的诗词只能说说“采菊东篱下”的田园风光。
在陶渊明的笔下也多豪情之作。
他的豪言,他的壮志绝不输于他的小辈李白。
这里举几个例子。
在陶渊明的《杂诗.其四》中说到“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大丈夫生来就该志在四方,就该去建功立业的。
而即使自己真的已经苍老了,可自己的心依然年轻,依然像年轻人一样渴望能够报效祖国,报晓朝廷,建立功业。
“不知老”不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已经苍老了,而是心里的暗示。
一种情绪,如曹操的名句“老骥伏栃,志在千里”。
又如《三国演义》中的蜀国老将黄忠,以白发之年勇冠三军。
此夫尚能逞廉颇之勇,何况常人。
《杂诗.其五》“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赏。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这四句是回忆,回忆少年时的志向,可见这样的一个志向深深的烙于心中,虽“此已非常身”,可心中的一簇火焰已被点
燃,无奈何岁月流逝,白发不饶人,可依旧“不知老”。
回忆,借以前的自己抒发现在自己的熊熊烈火般的感情。
那么以前的自己又是怎么样的呢?是豪气万丈的,是气吞四海的。
就像展翅飞翔的鹏鸟。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再举一例,《咏古.其八》“少时壮且历,抚剑独行游”。
根据题目非自身的写照,但却传情,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于少年刚猛者之气概为之向往,因为自己年少时也曾拥有。
“少时”表达此刻诗人已经年老,坐在凳上回忆。
“抚剑”这个词很有深意。
抚剑是此刻的一个动作,宝剑依旧寒光耀眼,可是物是人非,抚摸宝剑的人还是同一个人,可是一个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一个是两鬓霜白的老年。
而宝剑象征着的则是大丈夫的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老人抚剑也不完全是触景生情,而是心中有所思,寄情于物。
陶渊明除了仗剑披发的豪情外,且是一位多情的公子。
对家人的感情,对朋友的关切,对情爱的渴求。
这三点可归纳为亲情、友情、爱情,情情连一心。
这
是一个人生命中感情的全部精华,而渊独占之。
先说说他的一篇祭文《祭从弟敬远之》。
其中有这么几句“曰仁者寿,窃独信之;如何斯言,徒能见欺”,“曰”,这里指的是“孔曰”即孔子所说的。
孔子,在古代具有神一般的象征意义,就好像曾经某个时代所流行的“我向毛主席保证”,“我向党保证”一样。
孔子所说的,就是真理,就是治世名言。
孔子说,仁慈的人会长寿。
“我”指自己。
陶渊明本是非常相信孔子的真理的,可是事实却证明孔子说的不对。
那这个事实是什么样的事实呢?“仁者”的结果是“寿”,可是,自己的从弟却并没有长寿。
可从弟得言行符合一个仁者得要求。
换而言之,自己的从弟是个仁慈的人。
这一句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仁慈的人,不得长寿,陶渊明借骂孔子这样一个圣人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无限的伤感,不愿从弟的离去。
对朋友的情意同样可以从他的一些诗中看出,例如他的《移居.其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物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想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记,力耕吾不欺。
”这哪里是写诗,完全是在说话一般。
平淡之极,绝妙之极。
把对朋友真挚的情感隐藏在一切平常的生活,活动之中。
再如《答庞参军六首并序.其三》“一日不见,如何不思”,仿诗经《王风.采葛》中
的“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对庞参军的思念之情,感情之真挚。
哪像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总显得略微的有些虚假。
我依稀仿佛记得太白写诗送汪伦时,仅与伦相见此一面。
难道真的是知音如此的好求呢?还记得当代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谈到知音难觅,自己苦无知音。
“几十年的生命都在寻找友情,难道一个也找不到?找到了,而且很多,但一个个到头来都对不上口径,全部都错位了的友情。
”(余秋雨《高山流水》)。
可见,李太白的一面“知音”,最多也是个错了位的友情。
又如《答庞参军并序》诗中云:“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对朋友的关切之情怎能说的清楚,道的明白。
而此次还没有分别,已经盼望下一次的聚会。
但是,这里却用了一个疑问“来会在何年?”,的确,来会在何年?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再次的相见。
言期限的不确定。
或许几年,或许永远也见不到面了。
比之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殷切、乐观多了一层的悲凉之情。
《答庞参军并序》,写于陶渊明的晚年,也就不难理解他的这种愁绪了。
陶渊明一生集中的爱情的诗作一首也没有。
但他也有一些极零碎的作品。
如在《闲情赋》中有“十愿”:“愿在衣而为领,承划首之馀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
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飚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握而辍音。
”这是一种无法被抑制住的爱意,但却又是一种爱而不能的愁绪。
人类有一种很奇怪的思维:越得不到的事物,越想得到。
越得不到的事物,越是魅力四射。
但是当真正得到的时候,也就是厌烦的开始。
这“十愿”中还有许多有哲理性的语句,与本文所述无关,因此不再展开解读。
此赋的主旨或许真的如陶渊明在其序言中所言:“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
”此文与陶渊明其它的作品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此赋多用比兴手法,以及对《诗经》、楚辞的继承和发展。
如“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
又如“尤《蔓草》之为会,诵《邵南》之馀歌”。
陶渊明同样也是一位责任心极强的,对自己也是极严正的文人。
如他的《荣木.序》:“荣木,念其老也。
日月推迁,已复九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最后四个字“白首无成”读来更是让人心心里一寒。
而当时他也就只有40岁。
或许,是所谓的“四十知天命”吧。
句中“日月推迁,已复九夏”。
说自己度过了许多的年月,都还没有建功立业。
而建立功业则是当时文人们的一大志向。
他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岁,还未曾忘记建功立业,可见他对国家的兴衰,负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又如:《杂诗.其五》“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也有寸金难买寸光阴之感。
不仅是自勉,也是励人。
而他的《咏贫士七首》中表达了他借咏古贤来表达自己的情怀。
其中《其四》“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借咏黔娄的守贫贱,点明自己也愿“安贫守贱”。
以上这些,大约也就是陶渊明的主体人格。
归结为一句,那就是真、善、美。
陶潜正因为人格的真实与当时不真实的社会格格不入。
因此,他选择了归隐田园。
但是他高洁的品格依然继续的保持。
正如他著名的《饮酒.其五》中所述“采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那高洁的菊花与悠远的南山,合而为一,那种高贵、圣洁、庄重的境地,是无法用文字来加以叙述的。
因为他真,因此他善。
因为他善,更显得美。
或许,这就是历朝历代的文人、学士推崇陶渊明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