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整理.doc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普通农民工
希特勒 请根据以上图片设计解 说词?
毛泽东
普通农民工
它们对历史发展起的 希特勒 作用是否相同?
社会历史是有人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 参与了历史的进程,但对社会历史起的作用不同。
推动 性质
阻碍
大 程度
小
判断:
×
(1)毛泽东创造了人类历史
×
(2)希特勒创造了人类历史 (3)一名普通农民工创造了人类历史
(3)对我们的工作的指导意义是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树立 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 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第一,“人民群众”是群体概念,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
第二,“人民群众”有量的规定性,是“人们”中的大多 数。 有质的规定性,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 人们。 第三,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各国 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1978年12月,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秘密签下 一份合同,其主要内容是不再搞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 锅饭,把属于集体的土地承包到农户。
此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中国农村改 革迅速在全国推开,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 化。
说一说,革命战争和改革的成功需要具备哪些因素?
2、人民群众历史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思考:1、我党和政府领导集体为什么坚持以人为本?2、我 党新一届领导集体坚持以人为本的举措和行动说明了什么?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 的人们。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理念根基,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导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先后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等执政理念,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一、群众史观的实质和根据群众史观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所形成,后来经过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发展起来的。
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群众史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人民群众是历史过程的积极主体,一般说对社会发展起着主要决定作用。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写道:“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非常明确地表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思想。
第二,人民群众是英雄人物的创造者。
英雄人物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其作用比普通个人要大得多。
但是,英雄人物是时代和群众的产物,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创造群众,而是群众创造英雄。
对群众史观的发展做出过突出的、独特的贡献的普汉列诺夫证明,决定社会发展的归根到底不是杰出人物的愿望和思想,而是社会存在的物质条件的发展,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更,是各个阶级的斗争和在物质资料生产方面的相互关系的变更。
因此,如果杰出人物的思想和愿望与社会的经济发展背道而驰,与先进阶级的要求背道而驰,那末他们就会变成无用之物;反之,如果杰出人物的思想和愿望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正确反映先进阶级的要求,那他们就能成为真正的杰出人物。
第三,普通个人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普通个人与英雄人物是一种辩证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普通个人的作用越来越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 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 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 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 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 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马克思指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 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 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 的总和。
___《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恩格斯则针锋相对地指出:“历史活动 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 着的群众”。
这两种观点集中反映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 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主要分歧。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历史观
1.民本论,唯意志论,宿命论 2.唯心史观两个主要缺陷
(1)考察人们参加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 有揭示这些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注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 程相一致的。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 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 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
群众
人民群众的作用
人民 群众的 是社会 物质财 富的创 造者
丰收图
人民群众的作用
编钟
人民 群众是 社会精 神财富 的创造 者
人民群众的作用
人民 群众是 实现社 会变革 的决定 力量
秋收起义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一) 党的群众路线及其内容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五、材料分析题
1.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
[材料l]孟轲说:“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 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
知识点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知识点解析】
4、【图片展示】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典型例题】
1、下面对劳动群众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 ②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③是人民群众中的主体部分 ④劳动群众就是指体力劳动者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典型例题】
【解析】:B 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体现了想问 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②符合题意。经济增长的质 量在于要真正实现藏富于民,体现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④符合题意。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对提高经济增长 的质量和效益具有指导作用而不能直接提高质量和效益, ①说法错误;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我们做好工作的 必要条件,不能决定工作成败,③错误。
知识点——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 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知识点解析】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 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 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3、劳动群众生产实践的重要性: (1)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 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 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 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典型例题】
【解析】:C 材料强调了“浙江人共同的价值观” 源自人民群众的实践,②③符合题意;人民群众 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①错误; 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1.社会财富的创造: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通过劳动和创造,人们从自然界中获取资源,通过加工和生产将其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和服务。
这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交换构成了社会经济的基础,推动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2.经济发展和增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关键因素。
人们的劳动和创造为经济提供了劳动力和资源,推动了生产的扩大和增长。
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企业的兴盛、产业的发展、就业率的增加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社会分工和合作: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推动了社会分工和合作的发展。
不同的人才和技能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相互配合,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分工和组织形式。
人们通过相互依赖和合作,实现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加。
4.社会稳定和谐: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对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参与物质生产活动,人们能够获得工作和收入,满足自己和家庭的生活需求。
稳定的就业和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减少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
5.自我实现和社会认同:通过物质生产活动,人们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和才能。
劳动和创造对于个人的自我实现和成就感至关重要。
此外,物质生产活动还带来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了社会团结和凝聚力的建立。
综上所述,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它创造了社会财富、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分工和合作、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认同。
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对整个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具有重要影响。
人民群众的定义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
劳动人民是人民群众中比较多数和稳定的部分。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们群众所从事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
人民群众是一切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精神生产的前提;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科学文化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在中国,不同时期人民群众有不同内涵。
在当代,人民群众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展现了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01
02
03
04
05
民群众是社会物质 财富的创造者,他 们的辛勤劳动和智 慧为社会的繁荣发 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民群众是社会物质 财富的创造者,他 们的辛勤劳动和智 慧为社会的繁荣发 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己的意见和诉求,参与决策和管理国家事务,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进人民群众
3 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就业创业、教育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的发展,
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同时,中国也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为社会发展做出
让我们来看几个具 体的例子,以说明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
富的创造者
首先,工人是生产 中的中坚力量。他 们在工厂车间里辛 勤劳动,通过生产 各种商品和产品, 为经济增长做出了 重要贡献。无论是 制造业还是服务业, 工人们的工作都是 物质财富的重要源
泉
其次,农民是农业 领域的主要创造者。 他们辛勤耕耘土地, 种植各种粮食和农 作物,为人们提供 食物和原材料。农 民的劳动是社会食 品安全和农业发展 的基石,也是社会 物质财富增长的重
要驱动力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此外,创业者是创新和创造的重 要推动者。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 勇气,开拓新市场、开发新产品, 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了新的活 力。创业者的努力和创新精神不 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还为社会带
来了就业机会和经济繁荣
最后,科研人员和技术专家是技 术进步和创新的关键推动者。他 们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开 发出新的技术和产品,提高生产 效率和质量,为社会的进步和物 质财富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事例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事例(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个问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第一点表现.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自然资源是一种天然财富,只有经过劳动群众使用一定工具,进行艰苦的劳动,以自己体力和智力投入到生产中,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才能把天然财富变成社会财富。
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不创造出物质财富,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
第二,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物质财富都是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共同创造的,在现代化大生产中,知识分子的作用越来越大.(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①人民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
劳动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无论任何人,要从事精神活动,都要有物质前提,即物质生活资料和物质手段,而它们都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如果没有物质生活资料,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就无法进行②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
第一,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根源和依赖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
事例一:明代著名的《本草纲目》,就是总结了历代的药物学家、医学家和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经验,特别是药物经验,而由李时珍经过27年艰苦劳动,加以检验、丰富和发展,所完成的药物学巨著。
事例二:西汉后期的《汜胜之书》,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元代的《王祯农书》,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是直接总结劳动群众的农业生产和饲养经验写成的。
第二,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蕴含着文学艺术的丰富矿藏;即使作为精神财富生产重要工具的语言,也是人民群众的创造。
事例一:屈原的《离骚》《九歌》直接取材于远古时代人民群众创造的神话和传说。
事例二:《水浒》《三国演义》《西厢记》《浮士德》等世界名著,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修琢提炼而成。
社会历史主体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 民。”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正确理解“人民群众”概念(教材P93
专家点评)
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 ( 推动作用 )的人们,既包括( 普通个人), 也包括(杰出人物 )。
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 (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 国者)
二、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
谁是历史主体的争论:
群众是一串 “零”,再多也 是零,而杰出人 物则是这串零前 面的非零实数, 一加到前面,就 成了一个天文数 字。
俄国民粹主义者米海洛夫斯基
谁是历史主体的争论: 历史的意义在于 “超人”的诞生,“超 人”具有“决定一切的 力量”,“可以使千万 年的历史生色” ;人 民群众“是一堆任人使 用的无定形的材料,是 一块需要雕刻家加工的 石头”。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 义(两个重要保证)
• 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 利的重要保证, • 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二、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 民 通过 实践 创造 群 众
历史
创造了物质财富 创造了精神财富 是变革社会的决定 力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要 求(方法论)
课堂小结
价 值 与 价 值 观
价值
人的价值
含义
内涵
评价
价值观
含义 导向作用
重点
高考回眸
1、(上海卷)“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楷模——方永刚” 的先进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方永刚”三个字成为 今年4月份的“流行语”排行榜榜首。他说:“人活着就 要尽责,就要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去----”方永刚的事迹 表明( ) A.有价值的人生是不考虑个人利益的 B.衡量个人社会价值的标准是社会舆论 C.社会给予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第一位的 D.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人生价值的主要内容
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百题问答(八)大全
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百题问答(八)大全第一篇: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百题问答(八)大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知识百题问答(八)七十一、党的群众观点是什么?答:1.坚持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3.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4.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七十二、如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答:1.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以人为本、执政为民;2.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做到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4.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要继承和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七十三、做好群众工作有哪些主要途径?答:1.通过发扬民主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2.通过办实事好事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3.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4.通过示范引导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5.通过组织活动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
七十四、什么是党的群众纪律?答:党的群众纪律,是指党组织和党员处理与人民群众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也是党处理与群众关系的准则。
七十五、党的群众纪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必须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随时随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允许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侵占和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七十六、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七十七、判断马克思政党的试金石是什么?答: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七十八、党的群众立场是什么?答:党的群众立场,就是要真心为群众着想,全力为群众造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七十九、衡量党的各项工作的重要尺度是什么?答: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马克思主义原理论述题整理(含目录)
论述题目录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2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3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以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4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及其作用和后果。
5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6 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本质、职能与作用。
7 用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
8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9 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你对以人为本的理解。
10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及主要内容。
11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并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2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13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4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15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6 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17 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18 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19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20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2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统一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的错误。
22 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
23 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24 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5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26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27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28 为什么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29 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篇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群众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群众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物质生产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上,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深刻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及其历史实践活动的意义,明确指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群众路线理论基础就是唯物史观,具体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正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因此,我们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要生存,首先得有衣、食、住、用等物质生活资料。
这是由劳动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还是从事社会其他活动的前提;人们不首先取得生活资料,就不可能从事政治及科学文化活动;人民群众在生产活动中,不断地发展生产力,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话和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
自然科学是从人民群众生产斗争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还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
科学家和艺术家的伟大作品,一般都是依据劳动人民创造的素材、并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和提高而成的。
人民群众不仅是精神生产的源泉,而且直接创造了科学文化成果。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引起的。
劳动群众在日常的生产实践中,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轻劳动强度.不断地改革生产工具,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样,就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以至于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
然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不是自发实现的,必颔靠人民群众通过社会革命来实现。
由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历史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所以,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时期表现了极大的主动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全面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讲,就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吃、喝、穿、用等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而这都是劳动群众创造的。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精神财富的源泉。
科学的产全和发展根源并依赖于劳动群众生产经验。
第三,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不仅以劳动培育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以革命时期的历史主动性推动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飞跃。
由以上可知,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只要正常发挥个人的能力和水平,就能够为社会做贡献,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是对个人的社会作用的积极的肯定。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社会历史的英雄人物,作为普通的个人同样是社会存在的重要条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斤人都在一定裎庋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须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03历史教育学号:2003020002 何春球内容提要:历史发展告诉人们,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学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整理(一二三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整理(一、二、三章)第一章1、哲学的基本问题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问题;其二。
“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社会的物质性表现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3、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第一、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是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中客观的普遍的现象;是指矛盾的共性、绝对性。
第二、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是指矛盾的个性、相对性。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四、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特殊性即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包括的是个性中本质的东西,它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第五、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性寓于(存在于)个性之中,共性只能通过个性而存在;共性统摄着个性,个性总是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割裂了这种联系,就会导致类似“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
第六、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随事物的发展和条件的改变,共性与个性可以相互过渡,相互转化。
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6、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原因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原因
标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一、引言
历史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力量。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1. 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都离不开人民的参与和贡献。
人民通过劳动创造出丰富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 人民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在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这些都是社会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是由人民群众推动和实现的。
人民是社会变革的主体,他们的实践活动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三、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1. 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直接参与者和主力军,他们的实践活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 群众是社会创新的源泉
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新的方法,为社会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3. 群众是社会发展成果的享受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受益者,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四、结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我们的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我们的民族才能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答: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进程。
①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②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
马克思主义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
③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人类的未来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引3、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因答:①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她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就是物资,所以就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②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这也正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关系答:(1)含义: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相互共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连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原因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正文: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已经成为我们社会普遍认同的理念。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这么说呢?原因何在?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都是由人民群众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
无论是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还是文化的繁荣,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
其次,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历史是由人民大众共同书写的,他们的行动和选择决定了历史的方向。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他们有着改变世界的能力。
再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每当社会面临重大变革的时候,总是人民群众站在最前沿,他们以实际行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
他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坚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总结来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这是因为他们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推手,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
因此,我们应该始终尊重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让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地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劳动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最伟大的客观力量 .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必须依赖于解决人类生存的物质资料的生产 ,有了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资料 ,人类社会才能存在和发展 .社会物质财富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 .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生产经验 ,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 生产方式的变化和整个社会历史的进步 .离开了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 ,社会无法存在 , 人类无法生存 ,更谈不上发展 .人类社会的历史 ,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当然也是物质资料生产者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创造物质财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精神财富的生产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为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源泉 ,人类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才能从事政治 ,科学 ,宗教 ,艺术 ,哲学等活动 .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和发展 ,就没有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产生和发展 .生产的历史先于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等的历史 .人类从事的一切社会活动 ,都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前提的 .正如我国古人所说 : 食必常饱然后求其美 ,衣必常暖然后求其丽 ,居必常安然后求其乐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 .从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见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科学家 ,艺术家 ,思想家 ,经济学家 ,,都是把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起来 ,把群众中分散的 ,不完全 ,不系统的知识概括出来的结果.我国古代的《本草纲目》 ,《齐民要术》 ,《天工开物》等是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医学 ,农业和手工业等方面的科技成就 ;《诗经》和文学四大名著《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演义》 ,《西游记》是民间口头文学加工创造而来 .清代中期的著名小说《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的写作过程,就是不断从群众中采集素材的" 凡所见闻,辄为笔记 "的过程 .从社会精神财富产生的根本源泉看 ,离开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就没有精神财富的产生和发展 .其次 ,劳动人民直接参与了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在历史上 ,劳动人民不仅为精神文化的产生提供了源泉和物质基础 ,而且直接参与了丰富多采的精神文化的创造 .涌现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 ,艺术家 .我国古代的万里长城 ,兵马俑 ,敦煌壁画 , 故宫等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我国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的毕升是雕版工 , 元代纺织技术上的革新家黄道婆是农村妇女 ;英国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是造船工人的儿子,纺织机的珍妮 ,爱迪生 ,富兰克林 ,狄慈根等都是劳动人民出身 .尽管劳动人民处于社会的低层 ,艰苦的生活条件剥夺了他们受教育的机会 ,但仍然创造出不少科学文化成果 .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就不可能有丰富多采的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 .因此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在社会变革的紧要关头特别突出.一切社会变革 ,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使劳动人民从旧的生产关系和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和愿望 .因此人民群众能够积极投身到社会变革的革命斗争中去,并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社会变革必须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条件 ,主观条件就是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 ,组织程度 ,或者说对人民群众教育启发和组织程度 .从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 :发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变革的面越广 ,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越高 ,社会变革就越彻底 ,越深刻 , 历史任务就完成得越顺利 .奴隶起义 ,农民运动 ,无产阶级革命都是人民群众参与的社会革命,它的规模 ,程度 ,取得的效果都取决于人民群众的参与和觉悟与组织的情况 .奴隶起义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 (斯巴达克斯率领的奴隶起义 ),为新兴的封建制扫清了障碍 ; 农民运动使封建王朝土崩瓦解 (法国大革命中第三等级所起的作用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为埋葬资本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新纪元 (我国的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 ,都是人民群众起来摧毁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斗争 ,任何社会变革 ,离开人民群众的参与 ,都不可能获得成功 .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处于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和集团虽然也参加了社会变革,有时甚至是社会变革的领导者 , 对社会发展起了进步的推动作用,(地主阶级反对奴隶制的斗争,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的斗争),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 ,他们的革命性总是不彻底的 ,特别是夺取政权之后 ,往往就从革命转向保守和反动 .因此 ,最终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是劳动人民 .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 ,也是一场革命 ,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 .这场伟大的改革运动 ,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参加而展开的 .人民群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主力军 .我国知识分子从事脑力劳动 ,属于劳动人民的范畴 .在现阶段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包括知识分子的作用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 ,知识分子起着重要的作用 ,必须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 ,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树立群众观点 ,坚持群众路线 .当然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并不是主观随意的 .群众活动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是辩证的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和活动 ,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应从以下三点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劳动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最伟大的客观力量.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必须依赖于解决人类生存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有了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资料,人类社会才能存在和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生产经验,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化和整个社会历史的进步.离开了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社会无法存在,人类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当然也是物质资料生产者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创造物质财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精神财富的生产提供了基础和前提.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为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源泉,人类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才能从事政治,科学,宗教,艺术,哲学等活动.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和发展,就没有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产生和发展.生产的历史先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等的历史.人类从事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前提的.正如我国古人所说:食必常饱然后求其美,衣必常暖然后求其丽,居必常安然后求其乐.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从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见,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经济学家……都是把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起来,把群众中分散的,不完全,不系统的知识概括出来的结果.我国古代的《本草纲目》,《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是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医学,农业和手工业等方面的科技成就;《诗经》和文学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是民间口头文学加工创造而来.清代中期的著名小说《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的写作过程,就是不断从群众中采集素材的"凡所见闻,辄为笔记"的过程.从社会精神财富产生的根本源泉看,离开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就没有精神财富的产生和发展.其次,劳动人民直接参与了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在历史上,劳动人民不仅为精神文化的产生提供了源泉和物质基础,而且直接参与了丰富多采的精神文化的创造.涌现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我国古代的万里长城,兵马俑,敦煌壁画,故宫等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国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的毕升是雕版工,元代纺织技术上的革新家黄道婆是农村妇女;英国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是造船工人的儿子,纺织机的珍妮,爱迪生,富兰克林,狄慈根等都是劳动人民出身.尽管劳动人民处于社会的低层,艰苦的生活条件剥夺了他们受教育的机会,但仍然创造出不少科学文化成果.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就不可能有丰富多采的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因此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在社会变革的紧要关头特别突出.一切社会变革,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劳动人民从旧的生产关系和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和愿望.因此人民群众能够积极投身到社会变革的革命斗争中去,并成为革命的主力军.社会变革必须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条件,主观条件就是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或者说对人民群众教育启发和组织程度.从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发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变革的面越广,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越高,社会变革就越彻底,越深刻,历史任务就完成得越顺利.奴隶起义,农民运动,无产阶级革命都是人民群众参与的社会革命,它的规模,程度,取得的效果都取决于人民群众的参与和觉悟与组织的情况.奴隶起义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斯巴达克斯率领的奴隶起义),为新兴的封建制扫清了障碍;农民运动使封建王朝土崩瓦解(法国大革命中第三等级所起的作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为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新纪元(我国的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都是人民群众起来摧毁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斗争,任何社会变革,离开人民群众的参与,都不可能获得成功.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处于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和集团虽然也参加了社会变革,有时甚至是社会变革的领导者,对社会发展起了进步的推动作用,(地主阶级反对奴隶制的斗争,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的斗争),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他们的革命性总是不彻底的,特别是夺取政权之后,往往就从革命转向保守和反动.因此,最终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是劳动人民.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这场伟大的改革运动,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参加而展开的.人民群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主力军.我国知识分子从事脑力劳动,属于劳动人民的范畴.在现阶段,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包括知识分子的作用.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知识分子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当然,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并不是主观随意的.群众活动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是辩证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和活动,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应从以下三点理解。
第一,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要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等生存资料。
因此,人们必须从事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
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若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根本无从进行其他一切活动,也就无所谓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
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正是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这其中劳动群众是社会生产的主体,他们的活动创造物质财富,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劳动,不仅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基础,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而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物质资料生产的直接承担者。
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生产技能和改进生产工具,推动了生产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化及整个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进步。
因此,以不同形式从事和促进生产活动的人民群众,必然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物质财富却是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共同创造的,在现代化大生产中。
知识分子的作用越来越大。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一,人民群众要从事科学、文化、艺术等精神活动,就必须获得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同时还要具备仪器设备等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物质手段。
这些物质生活资料和物质手段,都是劳动人民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提供的。
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活动不仅创造了产生精神财富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成为了形成精神财富的认识动力。
如自然科学,它是在劳动群众的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生产实践为自然科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研究的课题,不断推动自然科学向前发展。
第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
人们在实践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构成了人类精神财富的原料或半成品。
发明创造主要是从事脑力劳动的科学家、工程师等知识分子的创造活动。
他们在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中之所以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不仅在于他们不同程度地参加了劳动群众的社会实践,而且还在于正确集中和总结了劳动人民的实践经验。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
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是一切科学文化创作的宝库,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个人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
第三,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首先,劳动群众创造的物质成果总是凝结着人们的某种智慧。
例如: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是北宋的工匠毕升发明的。
南宋的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就是个平凡的劳动妇女。
可见,劳动群众在创造物质成果的过程中凝结了大量的智慧,因此,这些物质成果本身就是一种精神财富。
其次,劳动群众在实践中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劳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雕刻、绘画作品,它们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至于民间流传的音乐、舞蹈,那更是劳动群众的直接创造。
如“盲人阿炳”那样的民间音乐家和“泥人张”那样的民间艺术家。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一,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必然导致社会形态的更替,导致旧制度的灭亡和新制度的产生。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变革必须通过革命阶级同反动阶级的斗争,通过广大人民群众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革命来实现。
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劳动人民自己起来摧毁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斗争。
在阶级社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在社会变革时期、在革命的暴风骤雨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总是站在斗争的最前列,以社会主人和历史创造者的气概充分显示出自己的创造力量。
第二,在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作用,是通过进行改革、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的。
如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的“大包干”的改革就是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后来在全国实行了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改革,就大大巩固和完善了我国农村的集体主义经济,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所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
当前,我国人民群众正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改革、深化改革、加快改革步伐,这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社会迅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供给全世界以衣食等等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不仅以其实践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且以其千百万创造者的伟大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胜计的精神财富的成品。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经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自觉的革命斗争,劳动人民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军。
总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