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疾病中医辨证论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皮肤疾病

皮肤疾病是指发生于人体皮肤、黏膜等部位的疾病。常见病因有内因和外因。外因包括风、湿、热、虫、毒;内因包括七情内伤、饮食劳倦伤及脏腑。主要病机是气血失和,脏腑失调,而致生风、生湿、化燥、致虚、致瘀等。常见的疾病有疣、疮、牛皮癣、湿疮、皮炎、白疕等。本节主要介绍湿疮。

湿疮

湿疮是由禀赋不耐,风湿热邪客于肌肤而成,皮疹呈多种形式,发无定位,易于湿烂流津的瘙痒性渗出性皮肤病。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湿疮又有不同的病名,如浸淫遍体,滋水较多者,称浸淫疮;以丘疹为主者,称血风疮或粟疮;发于耳部者,称旋耳疮;发于乳头者,称乳头风;发于脐部者,称脐疮;发于阴囊者,称肾囊风或绣球风;发于四肢弯曲部者,称四弯风。本病男女老幼皆可罹患,但以先天禀赋不耐者为多,无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常复发。根据病程和皮损特点,一般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

西医学中的湿疹可参考本病证进行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于禀赋不足,又外感风、湿、热毒,或饮食不节,过食腥发、刺激之物而伤脾生湿,致内外风湿热邪阻滞、浸淫肌肤所致,或情志不遂,肝胆郁火而湿热内阻,发于皮肤而成。急性者以湿热为主;亚急性者多与脾虚不运,湿邪留恋有关;慢性者因久病伤血,血

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去濡养而成。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湿疹主要应辨虚实。急性湿疮多为实证,发病急,皮损多为丘疱疹,灼热瘙痒,伴有心烦口渴,身热不扬,舌红苔黄,脉滑数;虚实夹杂证多见于亚急性和慢性湿疮。亚急性湿疮皮损多为丘疹,瘙痒,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纳少、腹胀、便溏,易疲劳,舌淡胖苔白腻,脉弦缓;慢性湿疮皮损多粗糙肥厚,剧痒难忍,伴口干不欲饮,纳差,舌淡苔白,脉弦细。

(二)辨证分型

1.湿热浸淫

证候表现:起病较急,可发于身体任何部位,常对称发生,皮肤表现为潮红、肿胀、糜烂、流滋、浸淫成片、结痂,瘙痒不堪,或伴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

护治法则: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治疗代表方:龙胆泻肝汤、萆薢渗湿汤合二妙丸)

2.血虚风燥

证候表现:常是慢性湿疮,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皮损颜色黯淡,浸润肥厚,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血痂,脱屑,或伴有头昏乏力,腰酸肢软,苔薄白,舌淡红。

护治法则:养血祛风,清热利湿。(治疗代表方:四物汤合萆薢渗湿汤)

3.脾虚湿蕴

证候表现:发病较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有纳呆,神疲,腹胀,面色萎黄,便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缓。

护治法则:清热化湿,健脾止痒。(治疗代表方:消风导赤散)湿疮外治法:

1.急性湿疮糜烂流滋较多者,用10%黄柏溶液或蒲公英、野菊花煎汤待冷后湿敷。若有红斑、丘疹、水疱者,用三黄洗剂外搽,或用青黛散干扑。如有糜烂、脓包、结痂者,用黄连油或青黛散麻油调搽。

2.亚急性湿疮皮损多以红斑、丘疹、脱屑为主,选用青黛膏、黄柏霜外搽;少量流滋者,用三黄洗剂外搽。

3.慢性湿疮可用青黛膏、硫黄软膏加热烘疗法。皮损肥厚者,加用封包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