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复习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定义:肺、胸廓和肺血

管的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

高压,引起右心室肥大及右心衰竭,表现

为呼吸及心脏功能衰竭和其他受累脏器

的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

病因:a支气管、肺疾病b严重的胸廓畸

形c肺血管疾病d神经肌肉疾病

临床表现:1.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

缓解期) a肺部原发疾病表现(COPD

表现,干、湿罗音,肺气肿体征)b肺动

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体征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a呼吸衰竭(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

b心力衰竭(右心衰竭为主)

易出现症状和体征:紫绀、脑水肿、二氧

化碳麻醉、上腹胀痛、食欲不振、少尿

治疗: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控制感染

1.急性加重期:a控制呼吸道感染

b改善呼吸功能,抢救呼吸衰竭

c(利尿剂、强心剂、血管扩张

剂应用)d控制心律失常e糖皮

质激素的应用f降低血粘度g并

发症的处理(肺性脑病的处理,

其他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

乱等)

2.缓解期:a呼吸锻炼b增强机体

免疫力c家庭长期吸氧d中西医

结合

3.支气管哮喘:由多种细胞和细胞

组分参与导致气道慢性炎症,引

起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

或咳嗽等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治疗:包括哪里方面 1.消除病因2.控制

急性发作:尽快缓解气道阻塞,纠正低氧

血症,恢复肺功能,预防恶化或再次发作,防止并发症3.危重哮喘的处理:a氧疗和

辅助通气b解痉平喘c纠正水、电解质及

酸碱平衡紊乱d抗生素f糖皮质激素g

其他对症处理4.缓解期治疗

诊断:典型发作特征:“三性”反复发作性、肺部哮鸣音的弥漫性、气道阻塞的可

逆性“两期”急性发作期、临床缓解期

慢性呼吸衰竭: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静息状态下不能维

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

改变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肺部原因: 1 呼吸道阻塞性病变

2 肺组织病变

3 肺血管疾病

非肺部病因:1 胸廓及胸膜疾病2 神经

变临床表现:1 呼吸困难(最早出现的症状):频率、节律和幅度的改变2 发绀(缺

氧的典型症状):SaO2低于90%,可出现

紫绀。与HHb有关。3 精神神经症状:精

神错乱、躁狂、昏迷、抽搐等。4 循环系

统表现:心动过速、心肌损害、周围循环

衰竭等5 消化和泌尿系统表现:

治疗:1建立通畅的气道2氧疗3增加通

气量、减少CO2潴留4控制感染5 纠正

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调6糖皮质激素的

应用7防止消化道出血8防治休克9其他:禁用有呼吸中枢抑制作用的吗啡等药物,及营养支持疗法等。

肺炎: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等导致终末气道、肺泡和

肺间质的炎症,表现为寒战、高热、咳嗽

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的一类肺部疾病。

分类:解剖分类:1、大叶性(肺泡性)

肺炎 2、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 3、间

质性肺炎

病因分类:1、细菌性肺炎2、非典型病

原体所致肺炎3、病毒性肺炎4、真菌性

肺炎

5、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如立克次体、

弓形虫、寄生虫等)6、理化因素所致的

肺炎

临床表现:(症状)a可有感冒等前趋症

状----发热:多伴寒战,稽留热b咳嗽/

咯痰(典型主要症状):干咳、铁锈色痰(粘液性或脓性)c胸膜性胸痛d呼吸困

难e腹痛:累及膈胸膜f消化道症状及神

智障碍

病理变化:(4期)a早期充血期,b中

期红色肝变期c后期灰色肝变期d最后吸

收消散期

治疗:对症及支持治疗:1)休息2)饮食:水电平衡、营养3)降温:体温超过38.5℃,物理或药物4)镇咳:复方甘草片、苯丙哌林、美沙芬、可待因5)化痰:雾化吸入及化痰6)胸膜痛:止痛 7)低氧:吸氧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3. 并发症的处理:(1)胸膜炎:胸水量

多时可胸穿(2)脓胸:引流、局部用

药(3)心包炎:抽液,可局部用药

4. 感染中毒性休克治疗原则:(并发症中

最危险的是感染性休克)积极抗感染治疗

心力衰竭:各种原因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

改变,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静脉回流

充足的情况下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

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流灌注不足,出现肺

循环或/和体循环淤血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分类:按发展速度分: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居多;

按发生部位分: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按有无舒缩功能的障碍分: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

基本病因:1.原发性心肌损害 2.心室负荷过重

诱因:1.感染:最主要的诱因,呼吸道感染最常见;2.心律失常:房颤 3.水、电解质紊乱(钠盐过多,输液过多过快);

4.劳累,情绪激动;

5.心脏负荷过重(妊娠,分娩);

6.治疗不当(如洋地黄中毒);

7.合并甲亢,贫血,肺栓塞等。

临床表现:左心衰竭症状: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咳痰和咯血(白色泡沫痰,粉红色泡沫痰)心排血量减少症状:疲乏、无力、头昏、失眠、尿少等、苍白、紫绀、心动过缓或血压下降

体征:心率快、奔马律、P2亢进肺部啰音、哮鸣音、紫绀心脏增大;原有心脏病体征;血压正常,脉压减少

右心衰竭: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增加,腹胀,尿少等。水肿、体重增加尿少、夜尿增多消化道症状体征:a肝大和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黄疸,由于淤血性肝硬变所致;b对称性,可凹性水肿;胸水,腹水c胸骨左缘第3~4肋间舒张期奔马律 d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颈静脉充盈、怒张、肝颈静脉逆流征(+)肝肿大、压痛胸腔积液等

治疗:1.治疗原则: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去除诱因、治疗病因和调节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

2.治疗目标:a 缓解症状;b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c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

d降低死亡率。

3.一般治疗:(1)去除或缓解基本病因(2)去除诱发因素(3)改善生活方式,降低新的心

脏损害的危险性(4)密切观察病情演变及定期随访

4.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a利尿剂b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c环磷酸腺苷(cAMP)依赖性正性肌力药物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ACEI)e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f醛固酮拮抗剂gβ受体阻滞剂

5.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治疗有病因治疗和应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尽量维持窦性心律,保持房室顺序传导,以保证心室舒张期充分的容量。

6“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a积极寻找并纠正潜在的原因b调整心力衰竭用药c可血液超滤,减少血容量d心脏起搏治疗f对不可逆性心力衰竭者可考虑心脏移植。

心脏骤停与复苏心脏骤停病因:1.心源性猝死:80%(最常见原因)2.非心源性心脏骤停:a电解质紊乱b酸中毒c药物中毒d麻醉意外e手术f介入性操作g电击心脏骤停的诊断:a突发意识丧失(一喊)b大动脉搏动消失(二模)c听心搏、呼吸(三听)d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消失(四看)

高血压:各种危险因素引起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特点导致心、肾、脑、血管及其他器官损伤的临床综合征。

发病危险因素: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1-3级)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总胆固醇> 5.7mmol/L(220mg/dl)或LDL >3.6 mmol/L 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发病年龄男<55岁,女<65岁)肥胖

发病机制:1、应激与交感神经亢进2、RAAS的激活3、钠潴留4、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5、胰岛素抵抗

常见容易损伤的靶器官及并发症:BP≥140/90

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依据:a血压水平b 危险因素c合并的器官受损情况

分层:低、中、高和极高危险组

高血压危象的治疗:1、迅速降压,首选硝普钠,一般静脉给药最为适宜。2、降低颅内压3、制止抽搐

抗血压六大药物及适应症和并发症:1、利尿剂2、B-受体阻滞剂3、钙离子拮抗剂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6、a受体阻滞剂7、其他:(可乐定,利血平等)。因不良反应多,无心脏、代谢保护,已少用。降压药物治疗原则 1.最小有效剂量减少不良反应,酌情逐步增量 2.有效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一天24小时内平稳降压,宜选用长效制剂,其T / P比值>50% 3.联合用药增加疗效,减少每种药物剂量

WHO分型)

无症状型;②心绞痛型;③心肌

梗死型;④缺血性心肌病型;⑤

猝死型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供血

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部分的心肌因严

重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

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

胞计数和心肌酶增高及进行性ECG变化,

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甚至

猝死。

临表:疼痛:为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

状,部位性质与心绞痛相似,程度更剧烈,

持续时间更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多

无诱因,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

解2.心律失常3.低血压和休克4.心力衰

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5.胃肠道症状6.

其他症状

【体征】1.心脏体征:心脏浊音界可轻至

中度增大;心率可增快或减慢;心尖区第

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及第三心音

奔马律;10%-20%患者第2-3天出现心包

摩擦音,为反应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所

致;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伴

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

失调或断裂所致;可有各种心律失常。

2.血压:早期可增高,以后几乎均降低。

3其他:有与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有关的其他体征。

【心电图】 1.急性Q波性心肌梗

死:

①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或QS波,

反映心肌坏死。

②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反映心肌损

伤。

③T波倒置,往往宽而深,两支对称,反

映心肌缺血。在背向心肌梗死区的导联则

出现相反的改变,即R波增高、ST段压

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2.急性非Q波性心肌梗死:无病理性Q

波,有普遍性ST段压低≥0.1mV,但aVR

导联(有时还有V1导联)ST段抬高或有

对称性T波倒置。也仅有T波倒置改变的

心梗。

【心电图动态性改变】1.急性Q波性心肌

梗死;2.急性非Q波性心肌梗死。

并发症及后果: A、心力衰竭及休克:

心肌梗死达40%可发生心源性休克。B、

心律紊乱:梗死累及传导系统。 C、心脏

破裂:常见于透壁梗死,多位于左室前壁

下1/3。 D、心室壁瘤形成:梗死区壁薄,

在心室内压增高时局部膨出似瘤。E、血

栓形成和栓塞:梗死内膜粗糙及室壁瘤

处旋涡附壁血栓脱

落栓塞F、乳头肌功能失调或

1、心电监护和一般防治饮

戒烟戒酒;吸氧

等。2、药物治疗调脂药物,扩张血管

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溶栓和抗凝药物 3、

手术治疗(手术时机及术前用药;12小

时内急诊;7~10天后择期)

心绞痛:指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

急剧、短暂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

症。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胸骨后或心前区疼

痛、压榨感,常放射致左肩臂,持续数分

钟,休息或用血管扩张药可缓解。劳累、

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心动过速等可诱

发。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外,其他多种主

动脉疾病、心肌病亦能引起。

【心绞痛体征】发作时常有心率增快、

血压升高、皮肤湿冷、出汗等。有时可出

现第四心音或第三心音奔马律;暂时性心

尖部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分裂及交替

脉。

心绞痛特点1.诱因:体力劳动、情绪激

动、饱食、寒冷、心动过速等可诱发。(①

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冠状 A + 心负荷

加重耗氧量增加;②寒冷、饱餐、吸烟:

冠A痉挛,供氧减少。) 2.部位:在

胸骨体上段或或中段后方,可放射至左

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咽、

颈及下颌部。 3.性质:常为压迫、

憋闷、紧缩感。4.持续时间:历时短暂,

一般为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

5.缓解方式:去除诱因和(或)舌下含服

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治疗】:消除诱因,提高冠状动脉的供

血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时治疗动脉粥

样硬化。

一、发作时的治疗:目的为迅速终止发

作。1.休息:立即停止活动,去除诱因。

2.药物治疗:主要使用硝酸酯制剂。

二、缓解期的治疗:目的为防止复发,改

善冠脉循环。

1. 硝酸酯制剂:

2. β受体阻滞剂:

3.

钙拮抗剂:

4. 其他:高压氧、体外反搏、抗血小板

聚集药、抗凝药等。

三、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四、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防治】

不稳定型必须住院。大部分病患应住院,

并立即开始抗心肌缺血治疗。

(1)一般治疗:(2)缓解疼痛(3)抗

血栓药物(4)抗血小板凝集药物

(5)其他:有条件的可选择恰当的介入

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胃炎:是指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胃黏膜炎

急性胃炎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

临床上急性发病,常

表现为上腹部症状。若主要病损是糜烂和

出血,则称之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因

这类炎症多由药物、急性应激造成,故亦

称急性胃黏膜损害。

病因:a药物b急性应激c乙醇d缺血e

感染f十二指肠液反流等

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所引起

的胃黏膜性炎症性病变,本病为常见病。

分为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CSG),萎缩

性和特殊性。非萎缩性占主要,是指不伴

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见以淋巴

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的慢性胃炎。

病因:a幽门螺杆菌(HP) 感染b饮食和

环境因素c自身免疫d其他因素:如幽门

括约肌功能不全时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

等。

消化性溃疡: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

溃疡,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

作用有关亦称为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

溃疡(DU)球后溃疡。

常见病因:a幽门螺杆菌感染b胃酸和胃

蛋白酶c非甾体抗炎药d遗传因素e胃、

十二指肠运动异常f应激和心理因素g

其他因素:吸烟、饮食、病毒感染

临床表现:特点:a慢性过程b周期性

发作c节律性疼痛

症状: 1. 上腹疼痛2.消化不良症状

体征:活动期:剑突下局限固定压痛点

缓解期:无明显体征

并发症:1、出血: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

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2、穿孔:最常见穿透的器官为胰腺

3、幽门梗阻:呕吐

4.癌变:罕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癌变

者。癌变易发生于溃疡边缘。

治疗目的:消除病因、解除症状、愈合溃

疡、防止复发和避免并发症。

治疗措施:包括:1.一般治疗;2.药物治

疗;3.并发症治疗;4.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劳逸结合,若

无并发症一般无须卧床休息。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1.控酸;

2.根除HP;

3.保护胃黏膜)十二重点在2

和1;GU治疗侧重3 。

A、抑制胃酸分泌

B、根除HP的治疗:三联疗法:一种PPI

或一种胶体铋剂加上克拉霉素、阿莫西林

(或四环素)、甲硝唑(或替硝唑)3种

抗菌药物中的2中。C、保护胃粘膜药物:

硫糖铝、枸椽酸铋钾、前列腺素E、麦滋

林-S-颗粒。

外科治疗适用于:1.大量或反复出血,内

科治疗无效者;2.急性穿孔;3.瘢痕性幽

门梗阻;4.GU癌变或癌变不能除外者;

5.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

炎症性溃疡:专指病因未明的炎症性肠

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 (UC)和克罗恩病

CD)。

:a环境因素b遗传因

c感染因素d免疫因素

UC):一种病因尚不十分

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

疾病。病变主要局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

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病

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

临床表现:a消化系统表现(腹泻、粘液

脓血便、腹痛,腹胀,体征—腹肌紧张、

反跳痛、肠鸣音减弱应注意肠穿孔等并发

症)b全身表现(低度至中度发热,衰弱、

消瘦、贫血等)c肠外表现d临床分型(1

临床类型:a初发型b慢性复发型:最常

见c慢性持续型d急性暴发型2严重程

度:轻度腹泻每日4次以下无便血等;重

度腹泻每日6次明显黏液脓便;中度介于

其中3病变范围:病变程度:a 直肠炎b

直肠乙状结肠炎c左半结肠炎d全结肠炎

4病情分期:活动期和缓解期)

并发症:中毒性巨结肠,直肠结肠癌变,

其他并发症如肠出血、肠穿孔、肠梗阻等。

治疗目的:控制急性发作,维持缓解,减

少复发,防治并发症。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胃

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多见于

末段回肠和邻近结肠,但从口腔至肛门各

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

布。临床上以腹痛、腹泻、体重下降、腹

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全身

症状和肠外表现(关节、皮肤、口腔、眼、

口腔黏膜等)。有终生复发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