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蔬菜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

合集下载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及菜篮子工程实施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及菜篮子工程实施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及菜篮子工程实施情况、存在的突出问
题及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产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1988年农业部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逐步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从供不应求到供求总量基本平衡,进入到了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流通体系基本形成、蔬菜种类日益丰富、质量和科技含量全面提升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近年来,消费者对蔬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蔬菜、有机蔬菜等高品质蔬菜受市场欢迎程度日益增加。

蔬菜生产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和效益转变,由小农分散经营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转变,由传统种植向现代种植转变。

在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菜价不稳定,经常受到季节、气候、运输以及节假日的影响;蔬菜种植行业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难度大,应对国际市场中越来越严格的卫生检疫难度大等。

对此,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建议:
加大对蔬菜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蔬菜种植的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蔬菜品质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蔬
菜的需求。

优化蔬菜流通环节,降低运输成本,稳定菜价。

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的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蔬菜的质量安全。

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蔬菜产业是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蔬菜的消费量逐渐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当前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生产结构不合理、产销衔接不畅、品质安全难以保障等,严重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深入研究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推动蔬菜产业向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围绕蔬菜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促进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意识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 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蔬菜生产中存在着地域分散、标准统一度低等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2. 加工和销售环节问题:蔬菜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产品附加值不高;蔬菜销售面临着市场波动大、价格波动频繁等问题。

3. 农民收入问题:部分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蔬菜产业无法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4. 产业链协同问题:蔬菜产业链条长,其中各环节之间协同不够紧密,导致资源浪费、效益不高。

5. 技术创新不足:蔬菜产业缺乏技术创新动力,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步伐。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蔬菜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也制约了蔬菜产业为国民经济带来更大贡献的能力。

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寻找有效对策,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推动蔬菜产业化发展取得更大突破。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提升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从而促进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研究,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企业更加全面地了解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蔬菜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本研究也旨在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国民健康等方面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2. 正文2.1 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产值逐年增长,产量也在不断提高。

蔬菜产业发展及菜篮子工程实施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蔬菜产业发展及菜篮子工程实施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蔬菜产业发展及菜篮子工程实施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一、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提高。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蔬菜品质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蔬菜产业也逐渐向绿色、有机、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蔬菜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包括种植、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

二、菜篮子工程实施情况菜篮子工程是我国政府为保障居民菜篮子供应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

通过加强蔬菜基地建设、提高蔬菜生产技术水平、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等措施,我国菜篮子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多个蔬菜生产基地,保障了居民的蔬菜供应。

三、蔬菜产销面临的主要问题1. 产量与品质不匹配:目前,我国蔬菜产量虽然很高,但品质参差不齐,一些地区的蔬菜品种单一,缺乏多样性。

2. 流通环节不畅:我国蔬菜流通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如流通效率低、损耗大、成本高等,制约了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 质量安全问题:部分地区蔬菜生产过程中存在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超标等问题,给消费者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四、提高蔬菜产量的对策建议1. 加强科研投入,提高蔬菜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增加产量。

2. 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

3.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和排水能力,保障蔬菜生长的水分需求。

五、提升蔬菜品质的对策建议1. 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蔬菜品质安全。

2. 推广有机、绿色、无公害等高品质蔬菜生产技术,提高蔬菜品质。

3. 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消费者权益。

六、完善蔬菜流通体系的对策建议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能力,降低流通成本。

2. 推广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提高流通效率,减少损耗。

3. 建立完善的蔬菜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市场透明度。

七、加强蔬菜产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1. 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精选我国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精选我国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3、坚持能力建设和机制创新并重。 注重生产要素集成和资源整合,在改造升级原有生产基地的基础上,重点规划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新基地,稳定提高产量,确保质量。进一步建立风险控制、产销衔接和市场预警机制(信息监测工作),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提高“菜篮子”产品生产、流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促进“菜篮子”长期稳定发展。
4、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不强。 由于投入少、研究资源分散、力量薄弱等原因,蔬菜品种研发、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育种基础研究薄弱,蔬菜种质资源收集、整理、评价及育种方法、技术等基础研究不够;育种目标与生产需求对接不够紧密,在商品品质、复合抗病性、抗逆性等方面的育种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难以适应设施栽培、加工出口、长途贩运蔬菜快速发展的需要;育种成果转化机制不灵活,科研单位与企业衔接合作不够密切,制约了成果的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进口蔬菜种子8000多吨,销售额占全国蔬菜种子销售总额的25%,尤其是春夏大白菜、白萝卜及设施栽培的红果番茄、茄子、彩色甜椒、青花菜、水果型黄瓜等种子主要依赖进口,影响蔬菜产业安全(公司、品种举例)。与此同时,良种良法不配套,栽培技术创新不够、储备不足,基层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人才短缺(比如:我站…;全省据统计县级90%....)、手段落后、经费不足,技术进村入户难,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烟粉虱、根结线虫、番茄黄花曲叶病毒、十字花科根肿病等蔬菜病虫害发生面积越来越大、危害越来越重;过量施用化肥,有机肥施用不足,加上连作引起的土壤盐渍化、酸化不断加重,影响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劳动成本大幅上涨,轻简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也亟待加强。(寿光技术员跑全国说明…)(近几年国家已有所重视,县级区域站建设…)
4、加工业快速发展。 我国蔬菜加工业发展迅速,特色优势明显,促进了出口贸易。据农业部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蔬菜加工规模企业10000多家,年产量4500万吨,消耗鲜菜原料9200万吨,加工率达到14.9%。另据统计,2010年,我国番茄酱产量150多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近40%;脱水食用菌5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5%,均居世界第一位,且占比很高。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咱们说到蔬菜产业,很多人脑海里可能立马就浮现出农田、绿油油的菜地、或者是菜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种蔬菜。

对吧?可是,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吗?蔬菜产业背后也有一堆复杂的故事呢。

说起这产业,咱得承认,近年来虽然这行发展得不小,可是,问题也是一个接一个地摆在我们面前。

你要是觉得蔬菜就是种种就行,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咱们从头说起,蔬菜产业现在可不是咱小时候的那种小规模家里种点菜的简单事了。

现在,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蔬菜的种植方式、流通模式,甚至是它们的销售都变得超级复杂。

你要想从田头到餐桌,再到超市里摆上货架,得经过多少道工序啊,简直比做一道菜还麻烦!这不,很多地方的蔬菜产业正在面临着不少挑战呢。

这个蔬菜生产问题可不是个小事儿。

说实话,虽然大家都知道,现在有了大棚种植,咱们一整年都能吃到新鲜蔬菜,但其实背后藏着的事儿可不少。

比如,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导致了土壤质量逐年下降。

这样一来,种出来的蔬菜可能虽然长得快,但营养成分和口感能好到哪去呢?有时候你买个西红柿,吃起来那味道,简直就是“失落的童年味道”,你说是吧?再有,就是种植面积越来越集中,很多小农户都靠规模化种植生存。

大家都知道,规模化的优势显而易见,可一旦遇到天灾人祸,集中种植反而成了问题。

这不,今年某些地方的蔬菜种植大面积受灾,农民损失惨重,菜价一涨,大家的菜篮子就成了“空篮子”。

可不,就连平时常见的菜,如今都成了奢侈品了。

再说这蔬菜运输的问题,简直让人头大!你想,咱们这些蔬菜一旦从田里采摘出来,就得经过漫长的运输、存储才能到达市场上。

这中间,多少的运输损耗呀!菜还没卖出去呢,它们就已经变质了。

这不,超市里那些看似新鲜的菜,可能其实都已经躺在冰箱里待命了好几天。

最严重的就是,这样一来,蔬菜的价格也越来越高,消费者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你要是觉得这只是价格问题,那就太天真了。

高价格背后隐藏着的是运输成本、存储成本,还有中间商层层加价的情况。

新时期我国蔬菜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新时期我国蔬菜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河南农业 2016年第3期(中)周 彬 包其龙 欧阳雪庆 广西大学 530021摘 要:从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出发,列举新时期蔬菜产业从生产加工到物流运输直至消费出口等整个产业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结合我国国情并参考发达国家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产业;问题;对策一、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蔬菜作为我国农作物种植业中的第二大类作物,其种植面积、年产量、出口量及人均占有量稳居世界第一。

八大蔬菜生产区域(东北沿边出口蔬菜、东南沿海出口蔬菜、西北内陆出口蔬菜、云贵高原夏秋蔬菜、黄土高原夏秋蔬菜、长江中上游冬春蔬菜、华南冬春蔬菜、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逐渐形成,蔬菜生产大格局逐步建立,已基本可以保证新鲜蔬菜的全年供应。

二、新时期我国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一)流通环节多,价格波动大现今我国蔬菜产业仍主要通过“菜农-中间商-批发商-销售商-消费者”的陈旧方式流通。

这种模式使得蔬菜流通过程中无法点对点运输,缺少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信息交流及反馈。

冗长的流通环节导致蔬菜转手次数多,消费者购买蔬菜时价格高。

(二)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低,加工工艺落后我国蔬菜产业现代化水平仍有待提高,标准化体系不完善,高技术含量的生产资料及高效低残留的农药使用较少,新的栽培技术无法大范围普及,蔬菜生产增长主要依靠扩大播种面积,产量提高较少。

(三)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新时期国家各级部门逐渐开始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随之颁布实施,我国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所提高,但较之发达国家,农药残留问题仍很严重,农药超标事件屡有发生,仍需重视。

在蔬菜出口贸易中,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及管控都较我国严格,因农药及其他有害物超标而被退回甚至索赔的情况屡有发生,对我国蔬菜产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四)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菜农是蔬菜产业的主要生产力,小规模、分散劳作的菜农为蔬菜产业提供了大多数的产品。

然而,以家庭或集体作坊为单位生产的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水平、综合素质均有所欠缺,接受新思想和新技术的能力无法达到时代要求。

我国蔬菜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基于SWOT分析法

我国蔬菜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基于SWOT分析法
表 4 区 域 间 产 业 感 应 系数
行 业 北 京 0 . 5 6 3 0 . 8 8 9 0 . 8 6 8 0 . 6 3 0 天津 0 . 5 4 3 1 . 0 1 6 1 . 6 3 1 0 . 7 3 4 河 北 0 . 5 4 5 0 . 8 5 6 1 . 0 6 0 0 . 4 2 4 其 它 0 . 6 8 8 0 . 8 8 2 0 . 9 6 7 0 . 5 1 2
在 的 问题 的 基 础 上 . 对 寿 光 市蔬 菜 产 业 化 化 、 专业化 、 国际 化 的 经 营 格 局 , 在 面 光 市 蔬 菜 产 业 化 发 展 也 遇 到 了 多种 问
用 。可 以说 , “ 全 国蔬 菜 看 山东 , 山东 蔬 势 地 位 . 增加市场经济效益 . 扩 大 市 场 大 的 蔬 菜物 流 配送 、 价格 形 成 、 信 息 交 展具 有 重要 意义 。
o f I n t e r r e g i o n a l Tr a d i n g P a t t e ns r a n d I n -
农 林 牧 渔 业 煤 炭 开 采 和 洗 选 业 石 油 和 天 然 气 开 采 业 金 属 矿 采 选 业
p u t —Ou 中u t An a l y s i s ” , Ame i r c n a E c o n o mi c
究. 2 0 0 7 ( 5 ) . r 7 1 李 晓, 张建 平. 中韩 产业 关联 的 现状 及 其启 示— — 基 于 ( 2 0 0 0 年 亚洲 国际投 入 产
出表》 的分析田 . 世界 经济2 0 0 9 ( 1 1 ) .
『 8 1 彭连清. 我 国 区域 间 产 业 关联 与 经
析『 M1 . 社 会 科 学 文 献 出版 社 , 2 0 0 5 .

县农业局关于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汇报

县农业局关于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汇报

前言本文是县农业局关于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的汇报。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农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而蔬菜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蔬菜产业发展现状;2.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3.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蔬菜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广泛种植和消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19年重点指标完成情况》统计数据,2019年,全国蔬菜总产量为 7.39 亿吨,同比增长1.9%;其中,水产蔬菜产量为0.56亿吨,同比增长6.2%。

在县内,蔬菜种植是该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

县内种植面积广,品种多样。

例如,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等蔬菜类型均有一定规模的种植。

但总体来说,县内蔬菜产业的种植规模相对较小,且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缺乏规模效应。

同时,农业设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而且市场信息不对称,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生产问题1.土地资源的供给问题。

蔬菜种植以土地作为主要生产要素,但土地资源存在缺口。

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土地的供给状况更加紧张。

造成的结果是,很多农民无法及时扩大种植规模,从而导致蔬菜生产难以提高。

2.管理与技术储备问题。

当前,县农业局在管理和技术储备上存在问题。

缺乏基础设施投入和管理协同机制,使得种植效率不高。

此外,随着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随着新兴的综合技术的进步,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农业要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储备来实现生产力的提高。

3.生产原材料市场的不稳定性。

一个成功的蔬菜产业,需要物质基础和大量设备支撑,这些硬件因素几乎都是由底部农民们维护的。

然而生产原材料市场的不稳定性影响了蔬菜生产,如价格不稳定,货源不足等,都会导致生产困难。

4.环保问题。

传统农业模式因为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进而产生了水土污染。

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提高耕作生产效能,是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

市场问题1.价格问题。

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蔬菜产业化发展是指在蔬菜生产、加工、流通、营销和服务等方面的生产组织和经济组织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发展过程。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越来越高,蔬菜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蔬菜产业化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也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行情。

本文将从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实际情况探寻对策。

1. 农业生产方式过于传统蔬菜生产一直以来都是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劳动力集约度高,效率低下,同时也存在着对环境的破坏。

传统的耕作方式使得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的品质也无法得到保障。

2. 信息化水平低许多农民对于市场行情、新品种、新技术等信息了解不够,导致在生产和销售环节中的策略选择不够合理,也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3. 产业链条不健全蔬菜产业化发展中,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这使得蔬菜产品在运营和市场竞争中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

4. 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农产品中残留农药问题、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蔬菜产业化发展,这不仅让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失去信心,也会造成农产品销售的障碍。

5. 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由于生产、销售环节信息不畅和供给预测不足,导致市场需求与供给不平衡,影响了市场价格和产品销售。

二、对策探究1. 加强技术创新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是蔬菜产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可以引进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如设施农业、水培技术等,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 提高信息化水平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将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的信息对接起来。

这有助于农民了解市场动态,更好地进行农产品种植和销售。

3. 健全产业链条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引导农民组织成合作社或者农业龙头企业,形成种植、加工、流通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4. 加强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联合开展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检测,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和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蔬菜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对于我国的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粮食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蔬菜产业在我国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1. 供需矛盾突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需求不断增加,但供应量无法满足需求。

尤其是一些大城市,蔬菜供应紧张,价格居高不下。

2. 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频发,给人们的饮食安全造成了威胁。

一些农民为了增加产量,滥用农药,忽视食品安全问题。

3. 种植结构转型缓慢:我国蔬菜种植主要以传统种植为主,规模小、技术落后、效益低。

而现代化蔬菜种植技术和设备投入较少,种植结构转型缓慢。

4. 市场运作不规范:蔬菜市场中存在着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如价格垄断、操纵价格等,严重影响市场秩序和农民的利益。

5. 农民收入低:蔬菜种植成本高,市场价格波动大,农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

二、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1.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改善蔬菜种植结构,推动种植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加大现代化设施农业的建设力度,提高蔬菜种植的效益和质量。

2. 增加蔬菜种植面积:加大对蔬菜种植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资金投入,鼓励农民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增加供应量,缓解供需矛盾。

3. 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加强对蔬菜生产的监管,严格执行农药使用政策,加大对质量安全问题的检测力度,提升蔬菜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4. 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打击价格垄断、操纵价格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农民的利益。

5.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强对蔬菜种植农户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加强蔬菜产业的龙头企业建设,引导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蔬菜产业机械化水平提升路径及发展建议

蔬菜产业机械化水平提升路径及发展建议

蔬菜产业机械化水平提升路径及发展建议1. 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增加,蔬菜产业逐渐成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传统种植方式的限制,蔬菜产业的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生产效率不高。

为了提升蔬菜产业的机械化水平,本文将探讨蔬菜产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2. 蔬菜产业机械化水平的现状及问题分析2.1 蔬菜产业机械化水平的现状目前,中国的蔬菜产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

大部分农民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种植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

虽然国内已经有一些蔬菜种植机械设备的研发和应用,但在整个蔬菜产业中的普及程度还不高。

2.2 蔬菜产业机械化水平存在的问题•人工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下。

传统的人工种植方式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导致劳动成本高昂,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生产效率低。

人工种植方式受限于人的生理条件和个体能力,无法达到机械化种植的高效率和高产量。

•耕地资源利用率低。

传统的人工种植方式对耕地要求高,而机械化种植可以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

•缺乏相关技术支持。

蔬菜产业的机械化水平受制于技术和设备的瓶颈,缺乏相关技术支持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3. 蔬菜产业机械化水平提升路径3.1 技术研发与创新在蔬菜产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过程中,技术研发与创新是关键。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蔬菜机械化技术的研究力度,在种植、收获、包装等环节开展创新研究,提高机械化设备的智能化程度。

3.2 培育专业化团队为了推进蔬菜产业的机械化水平提升,需要培养和支持一支专业化的团队。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为蔬菜机械化的发展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持。

3.3 推广优秀机械化种植案例政府、农业部门和相关企业可以联合推广一些优秀的机械化种植案例,通过示范和推广,增加农民对机械化种植的了解和认可,提高机械化设备的应用水平。

3.4 完善机械化配套服务体系机械化种植还需要有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

我国发展现代蔬菜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我国发展现代蔬菜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我国发展现代蔬菜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在种植业结构自发性调整、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中异军突起,生产持续发展,数量供应充足,花色品种丰富,市场交易活跃。

据2012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全国蔬菜播种面积3.4亿多亩,产量7.9亿多吨,人均占有量587.7千克。

当年全国36个蔬菜产品的年均批发价为4.22元/千克,按其51%匡算,蔬菜产值为1.78万亿元,产量产值均已超过粮食成为第一大种植业。

另据测算,全国蔬菜种植环节大约吸纳了1亿个农村劳动力,蔬菜产前产后服务贸易约为城乡创造了8000万个就业岗位。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下,2012年全国蔬菜出口量、出口额、出口均价首次出现三下降的情况。

尽管如此,全年的蔬菜出口量仍达934.9万吨,出口额1001亿美元,进出口顺差95.9亿美元,而当年全国农产品进出口逆差为491.9亿美元。

可见,蔬菜产业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就业、农民增收、农产品出口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另据FAO统计,2012年,我国蔬菜的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为3.68亿亩和5.74亿吨,分别占世界的42.9%和51.9%;比世界蔬菜生产第二大国的印度分别高2.27倍和4.26倍。

但是,我国蔬菜产业目前仍属于主要依靠劳动者经验和手工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在“四化同步”推进的今天,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发展现代蔬菜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化蔬菜产业,综观发达国家经历过的蔬菜产业现代化进程,我国发展现代蔬菜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㈠成本剧增效益滑坡据农业部调研,与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相比,我国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平均净利润,由2001年的35:1下降到2011年的10:1,比较效益下滑71.4%。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

农村临时工的日工资,20世纪80年代末为15元左右,90年代末为30~50元,2010年为70~80元,目前已达100~140元;蔬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带动生产成本剧增。

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蔬菜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生活消费和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品质和安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目前我国蔬菜产业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产业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蔬菜产业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应对对策,以期能够促进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蔬菜产业的现状1.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消费升级,居民对高品质和安全的蔬菜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2. 种植结构不合理我国的蔬菜种植结构普遍不合理,部分传统蔬菜品种种植面积过大,而一些新型蔬菜品种种植面积相对较小。

这导致了蔬菜品种单一、供应不足、价格波动大的问题。

3. 蔬菜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由于农药滥用、肥料过量施用以及灌溉水污染等因素,我国蔬菜质量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凸显。

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不容忽视,对蔬菜产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 产供销体系不畅通蔬菜产地与市场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农产品流通环节存在中间环节过多、信息不对称、交易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农民收入低、市场供应不足以及价格波动大等问题。

5. 技术创新不足蔬菜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种植技术、贮藏技术、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创新不足,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发展潜力。

二、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1. 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品质针对种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加大对新品种、优质蔬菜的推广力度,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

加大对绿色有机蔬菜的扶持力度,提高蔬菜的品质和安全性。

2.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针对蔬菜质量安全问题,应建立健全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药残留检测、土壤污染治理、肥料使用管理等工作,维护蔬菜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3. 改善产供销体系加强对蔬菜产地和市场的对接,推动形成以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为主体的生产经营体系,加强农产品流通的供应保障和市场定价管理,规范蔬菜市场交易秩序,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蔬菜产业是我国农业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保障人民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

蔬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探究。

一、产业规模小、分散目前,我国蔬菜产业大部分以家庭农场和小农户组成,农户的种植规模小,生产能力有限,面临着种植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

这种分散式的生产模式使得蔬菜种植缺乏规模效应,也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大对蔬菜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农户逐步进行规模化种植,提高生产资金的支持力度,帮助农户转变生产方式,发展适合当地的农业合作组织,推动种植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品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由于市场需求的多样性,蔬菜品种也应有所变化,但目前市场上往往供过于求,或者因为种植技术不过关导致品种质量不佳。

这导致了蔬菜市场供应与需求不匹配,农产品滞销,生产效益不高。

对此,政府需要加强市场调研,引导农户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品种,鼓励农业企业研发新品种,提高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加强对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适应性。

三、生产环境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田土地资源的不断减少,农田环境的恶化已成为蔬菜产业发展的一大问题。

蔬菜生产中普遍存在土地污染、水资源短缺、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这不仅影响蔬菜品质,也影响农产品的安全性。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对农田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引导农户采取科学种植技术,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率。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整治力度,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加强对农产品安全的监管,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四、农产品销售缺乏渠道当前,蔬菜种植主要以生产销售为主,但由于农户生产规模小、销售渠道少,导致农产品销售存在着中间环节多、价格波动大、成本提高等问题。

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蔬菜产业是农业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结构的变化,蔬菜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产业化程度不高、质量安全难以保障、市场竞争激烈等。

本文将从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进行探究,以期为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问题分析1. 产业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蔬菜生产主要以散户方式为主,规模小、管理难度大。

农户的生产水平和技术素养不高,无法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导致产业化程度偏低。

这不仅给生产带来一定的不便,同时也影响了蔬菜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2. 质量安全难以保障部分地区的蔬菜生产存在着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如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存在重金属超标等问题。

这不仅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了威胁,同时也影响了我国蔬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 市场竞争激烈蔬菜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因此市场需求量大。

由于产地众多、品种繁多,蔬菜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波动大、利润空间小,使得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利益受到损害,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二、问题对策1. 加强产业化建设为了提高蔬菜产业的产业化水平,需要加强产业化建设,推动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的散户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转变。

一方面,政府可以出台政策支持农业合作社的建设,引导农户组织成为合作社,集中开发土地、规模化种植,提高生产效率。

可以引导农民参与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水平。

2. 加强质量监管在保障蔬菜质量安全方面,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对蔬菜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

要加强蔬菜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监控,避免污染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

推行绿色有机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蔬菜的品质和安全性。

为了促进蔬菜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市场监管,打击恶意炒作、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可通过政策引导,支持蔬菜产业在市场方面的创新和升级,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1. 引言1.1 蔬菜产业的重要性蔬菜产业作为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

蔬菜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必备元素。

蔬菜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有利于人体健康,对预防疾病、增强免疫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蔬菜产业在农业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蔬菜的生产过程中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推动了农村就业结构的优化和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蔬菜产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蔬菜种植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减少农药使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

发展蔬菜产业不仅对人类的健康和经济发展有益,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社会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蔬菜产业现状分析蔬菜产业是农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蔬菜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在国内,蔬菜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科技进步和种植技术的改进,蔬菜产量逐年增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 种类丰富多样。

我国气候条件适宜,土地资源丰富,适宜种植各类蔬菜,种类丰富多样,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3. 质量逐渐提升。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蔬菜的质量逐渐得到提升,安全无公害的蔬菜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4. 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蔬菜产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价格波动大,供求关系敏感。

蔬菜产业在我国占据着重要地位,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必须深入分析现状,找准问题所在,制定科学的对策方案,推动蔬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蔬菜产业的研究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当前蔬菜产业的现状,分析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探讨创新技术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以及政策支持与配套措施的完善,从而促进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蔬菜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

我国蔬菜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

我国蔬菜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摘要:以山东省寿光市的蔬菜产业发展为例,在分析寿光市蔬菜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寿光市蔬菜产业化发展进行swot分析,提出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从而达到推进蔬菜产业化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寿光市;蔬菜产业化;swot分析;对策建议一、引言寿光市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经营格局,在面积、产量、效益、加工、出口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起到了很好的典范作用。

可以说,“全国蔬菜看山东,山东蔬菜看寿光”,寿光逐渐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蔬菜物流配送、价格形成、信息交流中心。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各省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寿光市蔬菜产业化发展也遇到了多种问题和挑战。

因此,认真研究寿光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巩固其优势地位,增加市场经济效益,扩大市场份额,促进寿光蔬菜产业化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寿光市蔬菜产业化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各省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寿光市蔬菜产业化发展也遇到了多种问题和挑战。

(一)蔬菜良种竞争力较低国外蔬菜种子企业对种子产品的垄断,严重影响了寿光市甚至我国蔬菜产业的安全和自主发展权,这不仅损害了蔬菜加工、销售等公司的利益,也严重损害了菜农的利益。

而我国的民族种子存在蔬菜育种创新能力低、品种品质差等问题,与国外蔬菜种子企业相比毫无优势可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寿光市蔬菜产业化发展进程。

(二)蔬菜协会、蔬菜合作社未能发挥真正作用自1990年以来,寿光市蔬菜协会发展迅速,在为菜农生产经营提供产前、产中或者产后服务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技术骨干,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但由于蔬菜协会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发挥的水平也有限。

比如:缺乏社会化的、专业化的市场信息引导;管理体制不顺,缺乏相关立法和政策支持,协会发展缺乏后劲等。

(三)蔬菜种植户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缺乏高层次蔬菜研究人才据统计,寿光蔬菜菜农中半文盲占有很大比例,以初中文化为主。

我国设施蔬菜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设施蔬菜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设施蔬菜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我国设施蔬菜发展存在的问题1、规模化发展速度偏缓,集约化经营程度偏低。

从发展规模来看,我国在蔬菜生产上以传统的生产模式为主,基础生产条件简陋,技术水平不高,同时受生产规模、经营理念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制约,限制了蔬菜设施朝高标准的方向发展。

在技术推广服务方面,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同时病虫害和农药的种类较多,技术人员在短时间内不能根治,当前阶段的技术推广服务满足不了实际生产需求,农民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存在较大的难度。

不仅如此,主导产品不明显,品种多样性、季节供给均衡性与市场需求尚存差距。

2、科技投入不足。

我国蔬菜农业基础薄弱,储存、加工设施、龙头企业偏少,产业化经营层次低,缺少竞争力强的产品品牌;产业优势不突出,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在科技投入上存在很大的缺陷。

从当前阶段来看,我国蔬菜设施发展主要靠农户自身投入,政府扶持力度较弱,尚未形成多元化、产业化的发展格局,技术推广资金匮乏,基础设施条件满足不了当前阶段的基本要求,灌溉和排涝保证率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技术推广、科技培训、试验示范不到位,科技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检验检测手段落后,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没有引起普遍关注和足够重视,社会诚信度有待提高,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有待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产业链和服务体系不健全,以上这些因素制约了蔬菜生产的发展。

3、专业人才匮乏。

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设施农业在生产中需要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专业性人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从当前阶段来看,永胜县蔬菜设施生产人才相对不足,技术人员以中老年为主,人员知识结构老龄化,满足不了当前阶段设施蔬菜生产的基本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设施蔬菜技术日新月异,很多技术人员工作模式仍停留在传统的阶段,工作开展时主要侧重于提供新技术、引进新品种、试验、示范和简单常规的技术指导上,而产前的农资提供和种植指导、产中的技术服务和示范推广、产后的贮藏加工和市场销售等工作严重滞后。

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近年来,各地都高位推动发展现代农业,呈现出领域拓宽、水平提高、进程加快、后劲增强的良好发展势头。

但是,作为当地“六大特色产业”之一的蔬菜产业发展势头整体较弱,本文就其现状进行解析,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蔬菜产业;发展;问题;建议;引言蔬菜产业成为重要的农业产业,对当地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蔬菜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影响其对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

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推进当地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对蔬菜产业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1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1.1农户参与热情还需提高在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缺资金、缺技术、产业链不完善等难题,导致蔬菜产业与农户之间机制不健全,利益联结链条易折易断。

蔬菜产业作为带动农户增收的强势产业,与农户的稳定增收有着直接的关系。

部分蔬菜种植地区因距离市场较远、运输不易,其他产业发展尚且薄弱,种植蔬菜甚至成为农民家庭唯一的收入来源,而近两年受到地下水压采任务的影响,限制了蔬菜面积的扩大,甚至出现农户蔬菜种植区域要求返回节水的要求,直接导致了农户收入来源的缩减,甚至存在使已经脱贫的农户再度返贫的危险,造成与蔬菜产业发展不可避免的矛盾,加之蔬菜种植技术要求高,削弱了蔬菜产业发展对于农户的渗透率和吸引力。

除此之外,蔬菜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设施标准相对较低,在应对灾害天气时,极易发生坍塌而增加修复成本,不仅直接造成了蔬菜的减产、质量的损害,还对农户造成经济负担,同样打击了农户参与蔬菜生产的积极性。

1.2成本不断攀升近年来,随着地租、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也不断上涨,且地力也正逐年衰退,种植成本越来越高,导致农户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

调查中发现,很多生锈的大棚薄膜毁损较严重,薄膜正常使用年限为2年,但由于钢管生锈,薄膜在铁锈上摩擦,容易破损,导致1年要换2次薄膜,增加了成本。

1.3产品质次价低由于名优特新品种缺乏、销售渠道不畅、仓储流通受限等因素的不利影响,蔬菜产品只能走低端路线,价格偏低,导致菜农种植蔬菜的收入下降,种菜积极性受到影响。

浅议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议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议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而蔬菜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当前我国蔬菜产业在发展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产供销不平衡、生产技术不足、种植结构不合理等。

有必要进行对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蔬菜产业的发展存在产供销不平衡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蔬菜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由于供应链条中的环节不够畅通,导致了蔬菜市场的供应量无法满足需求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完善蔬菜市场体系,建立农田到餐桌的供应链,健全物流、加工、销售等环节;二是加大蔬菜产业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和种植规模,确保市场供应。

蔬菜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生产技术不足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也在朝着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相比其他行业,农业领域的创新力和技术应用水平相对较低。

在蔬菜产业中,农民仍然依赖传统的种植方法和设备,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也无法得到保障。

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蔬菜产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蔬菜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种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当前我国蔬菜产业普遍存在大棚蔬菜过多、种类单一的情况,导致了资源浪费和农产品的同质化严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蔬菜品种的研发与推广,培育多样化的优质蔬菜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鼓励农民种植传统蔬菜,保持农业多样性,提高农产品的种类和质量。

蔬菜产业在发展中面临着产供销不平衡、生产技术不足和种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蔬菜市场体系的建设,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多样化的优质蔬菜品种,以促进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这将有助于提高蔬菜的供应能力和质量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并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集体经济
23
17
参考文献: [1]Chenery, Hollis B., 1953,“Regional Analysis”, in H. B. Chenery, P. G. Clark
and V. C. Pinna, eds., The Structure and Growth of Italian Economy, Rome: United StatesMutual Security Agency, pp.91-129.
能 缺
发 乏
流园; 4、蔬菜










高层次蔬菜研究人才; 4、 蔬 菜 贮 藏 加 工 环 节 薄 环节有待优化





机 会 (O)
S0 战略
WO 战略
1、 壁 势 2、 财
加入 WTO 组织后, 垒大大减少,出口有 ; 国家实施三农政策, 政支持力度加大
蔬 更

菜 大

贸 的

易 优
北京
天津
农林牧渔业
0.563
0.543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889
1.016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868
1பைடு நூலகம்631
金属矿采选业
0.630
0.734
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
1.158
0.929
纺织业
0.952
0.817
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
0.926
0.971
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0.829
0.900
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0.748
合计
17
17
河北 0.545 0.856 1.060 0.424 0.948 0.717 0.951 1.034 1.008 0.795 1.404 1.599 1.919 1.156 0.938 0.874 0.773
17
其它 0.688 0.882 0.967 0.512 0.940 0.988 1.018 1.167 1.087 1.074 1.069 1.180 1.264 1.248 1.319 0.827 0.771
[9]黄 伟,张 阿 玲,张 晓 华 .我 国 区 域 间 产业经贸流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 经 济社 会 体 制 比 较 ,2005(4).
[10]刘 小 敏.区 域 间 投 入 产 出 表 的 研 制方法 及应用 综述[J].中国 集 体 经济,2012 (12).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经济观察
我国蔬菜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
———基于 SWOT 分析法
■ 张德华 许书婷
摘要:以山东省寿光市的蔬菜产业发 展为例,在分析寿光市蔬菜产业化发展存 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寿光市蔬菜产业化 发展进行 SWOT 分析, 提 出蔬菜产 业化 发展的对策建议,从而达到推进蔬菜产业 化发展的目的。
流中心。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战略 性调整、 各省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寿 光市蔬菜产业化发展也遇到了多种问 题和挑战。 因此,认真研究寿光蔬菜产 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巩固其优 势地位,增加市场经济效益,扩大市场 份额,促进寿光蔬菜产业化持续快速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表 4 区域间产业感应系数
行业
关键词:寿 光市;蔬菜 产业化;SWOT 分析;对策建议
一、引言 寿光市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化、 区域 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经营格局,在面 积、产量、效益、加工、出口等方面取得 了突破性的进展,起到了很好的典范作 用。 可以说,“全国蔬菜看山东,山东蔬 菜看寿光”, 寿光逐渐成为全国规模最 大的蔬菜物流配送、价格形成、信息交
22
2013 年 06 期(2 月)
CHINA COLLECTIVE ECONOMY
二、寿光市蔬菜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各省 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寿光市蔬菜产业化 发展也遇到了多种问题和挑战。 (一)蔬菜良种竞争力较低 国外蔬菜种子企业对种子产品的垄 断, 严重影响了寿光市甚至我国蔬菜产业 的安全和自主发展权, 这不仅损害了蔬菜 加工、销售等公司的利益,也严重损害了菜 农的利益。 而我国的民族种子存在蔬菜育 种创新能力低、品种品质差等问题,与国外 蔬菜种子企业相比毫无优势可言, 很大程 度上影响了寿光市蔬菜产业化发展进程。 (二)蔬菜协会、蔬菜合作社未能发挥 真正作用 自1990 年以来,寿光市蔬菜协会发展 迅速,在为菜农生产经营提供产前、产中或 者产后服务的同时, 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 技术骨干, 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发 展。 但由于蔬菜协会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 一些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 发挥的水平也 有限。比如:缺乏社会化的、专业化的市场 信息引导;管理体制不顺,缺乏相关立法 和政策支持,协会发展缺乏后劲等。 (三)蔬菜种植户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缺乏高层次蔬菜研究人才 据统计,寿光蔬菜菜农中半文盲占有 很大比例,以初中文化为主。 虽然学习新 知识、新技术的途径很多,但由于学习能 力不强,加上不完全的市场信息,蔬菜种 植模式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制约了科学技 术的推广应用和蔬菜产业化发展。 另外, 寿光市在引进蔬菜良种研发、蔬菜技术品 种等专家级人才方面, 进程相对缓慢,这 降低了新成果、 新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 率,拖后了新品种引进示范步伐,影响了 蔬菜产业化纵深发展。 三、 寿光市蔬菜产业化发展的 SWOT 分析 在结合寿光蔬菜产业化发展存在的 问题的基础上, 运用 SWOT 分析法 对寿 光蔬菜产业化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通过 确定内部、外部关键因素,并根据判断结 果将组织的强项和弱项与环境的机会和 威胁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了四种不同的发 展战略组合,如表 1。 四、寿光市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借鉴 意义 前文深入分析了寿光市蔬菜产业化 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寿光市蔬菜产业发 展的影响程度 , 并通过 SWOT 分析法全 面系统地分析了寿光市蔬菜产业化发展。
牌 避 2、 免
战 略 带 动 转 变 (克 服 W-2, T-1); 建立风险预警及应对机制, 与国外企业恶性竞争 (克

避 服
W-1、2、3、4,规避 T-2)
寿光市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其他地区的蔬 菜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立足长远,以品牌效应带动蔬菜 产业化发展
制定明确长远的发展规划有助于提 升寿光蔬菜产业化发展水平,并在一定程 度上提升产业化发展空 间。 经过近 20 年 的发展,寿光逐渐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蔬 菜物流配送、价格形成、信息交流中心,其 影响力辐射范围包括整个北方地区,甚至 国内外。每年一届的寿光(国际)蔬菜博览 会更是有效提高了寿光蔬菜品牌的国际 影响力。
[2]Moses, Leon N.,1955,“The Stability of Interregional Trading Patterns and Input-Output Analysi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45, pp.803-826.
[3]Isard Walter,1951,“Interregional and Regional Input -Output Analysis: AModel of a Space Economy”,Review ofEconomics andStatistics, Vol. 33, pp.318-328.
[4]国家信息 中心.中国 区 域 间 投 入 产 出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5]张 亚 雄 ,赵 坤 . 区 域 间 投 入 产 出 分 析[M].社 会 科 学 文 献 出 版 社 ,2005.
[6]潘 文 卿 ,李 子 奈 . 中 国 沿 海 与 内 陆 间 经 济 影 响 的 反 馈 与 溢 出 效 应[J].经 济 研 究,2007(5).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 01、2,发挥 S-1、2); 2、发挥品牌辐射效应(利用 O1,发挥 S-2); 3、 完善 蔬 菜 标 准 化 体 系 建 设
1、蔬菜流通中心向加工中心转变 (利用 O-1、2,克服 W-4); 2、由引进技术品种到引进人才转 变(利用 O-1、2,克服 W-1、2、4); 3、推进良种开发进程(利用 O-1、
(三)大力促进蔬菜产业企业化发展 以龙头企业带动蔬菜产业发展为指导 原则,在促进龙头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加大对蔬菜产业企业化的投资力度和技术 支持,促进蔬菜产业企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培育一批基础扎实、辐射带动力强的 蔬菜加工、销售企业;其次,健全激励机制, 带动企业的积极性;最后,推进龙头企业集 团化,利用蔬菜协会、蔬菜合作社等中间组 织, 促进企业—农户的模式向企业—合作 社等组织—农户的转变, 引导蔬菜经营方 式由菜农家庭经营逐步向蔬菜综合企业经 营改变, 有效解决蔬菜产地和厂家之间信 息不对称、资源浪费等突出问题。 参考文献: [1]牟 子 平 ,吴 文 良 . 寿 光 蔬 菜 产 业 化 历 程 及 其 支 撑 体 系 研 究[J].科 学 进 步 与 对 策,2004(9). [2]刘 中 会 ,刘 力 臻 . 寿 光 蔬 菜 产 业 集 群 发 展 的 现 状 、问 题 及 对 策 J].东 岳 论 丛, 2008(6). [3]李吕文.云 南省蔬菜 种 子 产 业 发 展 现 状 、存 在 问 题 及 对 策[J].云 南 农 业 科 技, 2008(增 刊 ). [4]周习才.依 靠科技进 步 推 进 蔬 菜 产 业 化 .中 国 农 学 通 报,1998(3).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利用 O-2,发挥 S-4)
2,克服 W-1、4)
威 胁 (T )
ST 战略
WT 战略
l、实 现 由 蔬 菜 行 业 协 会 推 动 向 品
1、环境污染问题; 2、 东南距国家种 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