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并发症

皮下注射并发症
皮下注射并发症

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一出血

㈠发生原因

1.注射时针头刺破血管。

2.病人本身有凝血机制障碍,拔针后局部按压时间过短,按压部位欠准确。

㈡临床表现

拔针后少量血液自针口流出。对于迟发性出血者可形成皮下血肿,注射部位肿胀、疼痛,局部皮肤淤血。

㈢预防及处理

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免刺伤血管。

2.注射完毕后,重视做好局部按压工作。按压部位要准确、时间要充分,尤其对凝血机制

障碍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3.如针头刺破血管,立即拔针,按压注射部位。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4.拔针后针口少量出血者,予以重新按压注射部位。形成皮下血肿者,可根据血肿的大小

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皮下小血肿早期采用冷敷促进血液凝固,48小时后应用热敷促进瘀血的吸收和消散。皮下较大血肿者早期可采取消毒后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出血液,再加压包扎;血液凝固后,可行手术切开取出血凝块。

二硬结形成

㈠发生原因

1.同一部位反复长期注射,注射药量过多,药物浓度过高,注射部位过浅。密集的针眼和

药物对局部组织产生物理、化学刺激,局部血循环不良导致药物吸收速度慢,药物不能充分吸收,在皮下组织停留时间延长,蓄积而形成硬结。

2.不正确抽吸药液可吸入玻璃屑、橡皮粒等微粒,在进行注射时,微粒随药液进入组织中

无法吸收,作为异物刺激机体防御系统,引起巨噬细胞增殖,结果导致硬结形成。

3.注射部位感染后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㈡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瘙痒、可扪及硬结。严重者可导致皮下纤维组织变性、增生形成肿块或出现脂肪萎缩、甚至坏死。

㈢预防及处理

1.熟练掌握注射深度,注射时,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角快速刺入皮下,深度为

针梗的1/2~2/3。

2.操作前,选用锐利针头,选择注射点要尽量分散,轮流使用,避免在同一处多次反复注

射,避免在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部位注射。

3.注射药量不宜过多,少于2ml为宜。推药时,速度要缓慢,用力要均匀,以减少对局部

的刺激。

4.注射后及时给予局部热敷或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药物吸收,防止硬结形成

(但胰岛素注射后勿热敷、按摩,以免加速药物吸收,胰岛素药效提早产生)。

5.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微粒污染。先用砂轮割锯,再用酒精消毒后掰

开安瓿,禁用长镊敲打安瓿。鉴于玻璃粒、棉花纤维主要在安瓿颈口和瓶口沉积,注意抽吸药液时不宜将针头直接插瓶底吸药,禁用注射器针头直接在颈口处吸药。为避免化

学药物微粒出现,注射一种药物用一副注射器。

6.做好皮肤消毒,防止注射部位感染。如皮肤较脏者,先用清水清洗干净,再消毒。若皮

脂污垢推积,可先用70%乙醇擦净后再消毒。

7.已形成硬结者,可选用以下方法外敷:①用伤湿止痛膏外贴硬结处(孕妇忌用)。②用

50%硫酸镁湿热敷。③将云南白药用食醋调成糊状涂于局部。④取新鲜马铃薯切片浸入654-2注射液后外敷硬结处。

三低血糖反应

㈠发生原因

皮下注射所致低血糖反应多发生在胰岛素注射期间。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过大,注射部位过深,在运动状态下注射,注射后局部热敷、按摩引起温度改变,导致血流加快而胰岛素的吸收加快。

㈡临床表现

突然出现饥饿感、头晕、心悸、出冷汗、软弱无力、心率加快,重者虚脱、昏迷、甚至死亡。

㈢预防及处理

1.严格遵守给药剂量、时间、方法,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对使用

胰岛素的病人多次反复进行有关糖尿病知识、胰岛素注射有关知识的宣教,直到病人掌握为止。

2.准确抽吸药液剂量。

3.根据病人的营养状况,把握进针深度,避免误入肌肉组织。如对体质消瘦、皮下脂肪少

的病人,应捏起注射部位皮肤并减少进针角度注射。

4.避免注入皮下小静脉血管中。推药前要回抽,无回血方可注射。

5.注射后勿剧烈运动、按摩、热敷、日光浴、洗热水澡等。

6.注射胰岛素后,密切病人情况。如发生低血糖症状,立即监测血糖,同时口服糖水、馒

头等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严重者可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

四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

㈠发生原因

1.针头质量差,如针头过细、过软;针头钝,欠锐利;针头有钩;针头弯曲等。或针头消

毒后重复使用。

2.进针部位有硬结或瘢痕。

3.操作人员注射时用力不当。

㈡临床表现

病人感觉注射部位疼痛。若针体折断,则折断的针体停留在注射部位上,病人情绪惊慌、恐惧。

㈢预防及处理

1.选择粗细适合、质量过关的针头。针头不宜反复消毒,重复使用。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不可在局部皮肤有硬结或瘢痕处进针。

3.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操作人员注意进针手法、力度及方向。

4.注射时勿将针梗全部插入皮肤内,以防发生断针时增加处理难度。

5.若出现针头弯曲,要寻找引起针头弯曲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更换针头后重新注射。

6.一旦发生针体断裂,医护人员要保持镇静,立即用一手捏紧局部肌肉,瞩病人放松,保

持原体位,勿移动肢体或做肌肉收缩动作(避免残留的针体随肌肉收缩而游动),迅速用止血钳将折断的针体拔出。若针体已完全没入体内,需在X线定位后通过手术将残留针体取出。

皮下注射法操作流程

皮下注射法操作流程 评估: (1)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 (2)患者的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对药物治疗的认知及合作程度; (3)注射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情况。根据注射目的选择部位:常选用上臂三角肌下缘,也可选上臂外侧(中1/3)、腹部、后背、臀部、大腿前侧及外侧。 (4)环境是否清洁,光线是否充足。 准备: (1)护士准备:着装(衣、帽、鞋)整洁、修剪指甲,戴口罩,洗净双手。熟悉药物的用法及药理作用。 (2)患者准备:了解皮下注射的目的、方法、药物作用、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取舒适体位并暴露注射部位。 (3)用物准备:基础注射盘、1ml、2ml注射器、5号、6号针头、按医嘱备药,注射卡。(4)环境准备:清洁、安静,温度适宜,光线充足。 实施: (1)备药:核对医嘱及注射卡,检查药液质量并吸取药液。 (2)核对解释: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核对无误后,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3)选择部位: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选择并暴露注射部位。 (4)消毒: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待干。 (5)再次核对:再次进行核对,无误后排尽空气。 (6)进针: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的皮肤,夹一干棉签于环指与小指之间,右手持锥法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40°角,快速将针梗的1/2—2/3刺入皮下。(7)抽回血:右手保持原姿势,松开左手抽动活塞。 (8)推针:如无回血,缓慢、均匀注入药液。 (9)拔针:注药毕,用棉签轻压穿刺点,快速拔针后按压片刻,再次核对床号、姓名。 整理:清理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致谢。 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洗手,记录。 操作后评价:(1)护士操作技术熟练,进针深度、选择部位及注入药物剂量准确,注射部位未出现硬结、感染。 (2)患者理解皮下注射的目的及药物作用相关知识,能积极配合,无不适,护患沟通有效。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现与财务部签订如下安全生产目标:

皮下注射法操作流程

个人收集整理-ZQ 根据医嘱准备用物:.基础治疗盘:无菌治疗巾、无菌持物钳、无菌纱布、碘酒、酒精、砂轮、弯盘、棉签 注射盘:碘酒、酒精、棉签、弯盘、止血钳 一次性注射器、注射单、药液. 操作流程: .准备好用物,口述:衣帽整洁,规范洗手,遵医嘱准备药液,三查八对. .推治疗车至床旁,核对巡视卡和医嘱.再推至病人床旁. .口述:环境清洁,光线充足.老师您好,请告诉我你地姓名床好,好吗?床,王,王老师,你好,我是你责任护士,小,我核对一下你地腕带好吗?王老师,这两天看你气色不错,是不是感觉好多了,你得地是糖尿病,这个病地治疗需要一个过程,你不要心急,一会遵医嘱我要为你注射胰岛素,他地作用呢可以降低血糖,所以在用药分钟后你要马上用餐,不然会引起低血糖地反应,因为你要长期应用胰岛素,所以呢我们应该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今天该注射右上臂了,请让我检查一下你地注射部位.(把病历放到治疗车上,打开被盖、挽起袖子看.)嗯,挺好地,注射部位没有瘢痕、硬结、红肿.(放下袖子,盖好被子.)口述:病人全身无异常,穿刺部位符合要求.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请问您需要去卫生间吗?(置病人半卧位)您这样躺着舒服吗? .洗手(部洗手法洗手),带口罩. 核对患者和药液,(打开被盖、挽起袖子.)口述:请您做手掐腰地动作,这样有利于三角肌地暴露.常规消毒注射部位地皮肤,消毒范围*.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取出药液,调整针头,排液一滴,一手在消毒区外绷紧局部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针尖斜面向上,针头与皮肤呈°快速刺入皮下,深度为针梗地.固定针头,抽动活塞,查看有无回血,无回血,以均匀地速度缓慢推注药液.(口述:推药时可能有些疼,如果有不舒服地感觉请告诉我)注药毕,用无菌干棉签轻按进针处快速拔针,并继续按压局部片刻.将针头放锐器盒,注射器及棉签放于医用垃圾桶内.(口述:我帮你把袖子放下来,盖好被.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规范洗手(部洗手法洗手),脱口罩,再次查对患者和药液,在治疗卡上记录. 口述:时间,整理床单位.口述:王老师,我已经为您注射完胰岛素了,您一定要记住了分钟后要马上用餐,如果你有心慌、出冷汗等不适请立即按铃叫我,我也会经常来看你地,谢谢你地配合).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整理用物及终末处理.口述:垃圾处理:一次性垃圾按垃圾分类处理,需反复使用物品,放入含氯制剂消毒液中消毒处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操作目地: 需在一定时间内产生药效,而不能或不宜口服给药时. 预防接种 局部麻醉用药. 皮下注射法地注意事项: 、尽量避免应用刺激性较强地药物做皮下注射. 、选择注射部位时应当避开炎症、破溃或者有肿块地部位. 、经常注射者应每次更换注射部位. 1 / 1

皮内注射并发症

第一章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第一节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一疼痛 ㈠发生原因 1.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 2.传统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 而产生撕裂样疼痛。 3.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过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 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觉。 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 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㈡临床表现 注射部位疼痛感尖锐,推注药物时加重。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㈢预防及处理 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 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①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瞩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 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儿童病人让其家属按上述方法配合),同时按皮内注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直至局部直径约0.5cm的皮丘形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的发生。②采用横刺进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 更具有敏感性。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通常是0.1ml) 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7.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8.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 二局部组织反应 ㈠发生原因 1.药物本身对机体的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的炎症反应(如疫苗注射) 2.药液浓度过高、推注药量过多。 3.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使用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 4.皮内注射后,病人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 5.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高,局部发生变态反应。 ㈡临床表现 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瘙痒、水疱、溃烂、破损及色素沉着。 ㈢预防及处理

皮下注射操作流程28695

.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流程(操作时间6分钟) 用物准备: 治疗车上放置:治疗盘、1毫升注射器、棉签、碘伏、药液、注射卡、弯盘、污物缸、速干手消毒剂。 治疗车下放置:感染性污物桶、生活性污物桶、损伤性污物桶。 操作流程: 1口诉:操作开始 2核对并打印医嘱:*床,**,胰岛素4单位皮下注射。 3携注射卡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4评估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床,**。阿姨,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是吗?我核对一下您的腕带,*床,**,住院号12345。**,您现在感觉怎样?有什么不舒服吗? 家里送饭来了,您要注射餐前胰岛素,您一直都是餐前注射胰岛素吗?注射后都按时吃饭吗?有没有发生过低血糖?那一会儿我们在右侧胳膊上注射好吗? 5评估患者注射部位皮肤。局部皮肤完好,无炎症、疤痕、硬结。那您在床上休息,不要离开,我去准备用物,一会过来给您注射,好吗? 6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检查物品有效期。 7根据医嘱取所需药物,检查药物:胰岛素在有效期内,瓶口无松动,瓶身无裂缝,液体无混浊、沉淀、絮状物。 8用物准备齐全,均在有效期内,备齐用物,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床,**,您准备好了吗?我们可以开始操作了吗? 9拉隔帘,协助患者取侧卧位,脱去一侧衣袖,嘱患者手掌撑于腰部。 10再次查对药物,开启并消毒瓶塞。 11取注射器,抽吸所需药液,排气(针尖部1滴液体,勿滴落)。 12取棉签2根,一根夹于小指,一根小沾取碘伏。消毒注射部位皮肤,面积大于5厘米。**,我给您消毒皮肤,有点凉。 13**,我现在开始注射了,您不要紧张,放松手臂肌肉。 14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角刺入皮下,抽无回血,注药,拔针,按压针孔。按压片刻,无出血。 15分离针头,针头弃于锐器盒内,注射器毁形弃于感染性污物桶内。 16再次核对药液,注明开瓶日期、时间。 17协助患者穿衣,整理床单位,消毒双手。**,胰岛素给您注射完了,有什么不舒服吗? 15分钟后您一定要按时吃饭,否则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呼叫器放在您的枕边,您有需要或感到不舒服及时叫我,我也会经常过来看您的。谢谢您的配合,再见! 18回治疗室整理用物,医用、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洗手,记录。 19口诉:操作完毕。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诺雷德-正确注射方法,腹部皮下,打针

正确注射诺雷德 1.打开包装,取出注射器 2.取下针管末端的保护套~向下拉掉 3.消毒腹部待注射区域 4.移除针头套 5.提拉起腹部肉肉(据说半躺,屈膝位比较利用腹部放松),以小于45度角进针(15-30度为宜,瘦人角度再小些),进针头长度的2/3,留1/3,推入药品 6. **如果药品已全部被推入,针头会自动弹回到针管中 【问题一】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的主要区别? - 皮下注射是将药物经皮下注入人体, 肌内注射是经肌肉;由于肌肉内血管丰富,所以肌肉注射吸收比皮下更迅速 - 皮下注射一般只适用于小量药物(2毫升以内),最好是无刺激性药物的水溶液。药效发挥慢或持久。比如象疫苗、激素等 肌肉注射可用油剂、乳剂及水剂药物,一般限5毫升以内。肌内神经末梢分布较皮下少,因此,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性较差 【问题二】如果皮下注射的打成肌肉注射有什么影响? 肌肉注射除了药效吸收速度比皮下快一些,药效及药副作用是基本相同的,没什么大的影响。但标明皮下注射的药物最好不要肌肉注射。 个人觉得,这样的话就要注意到第28天时,赶紧下一针咯,不要多耽误一天,以免所需的药物浓度在体内不够啦 【问题三】诺雷德的使用支数? - 说明书有讲子宫内膜异位不宜超过6支,看网上MM们交流的最少也有用3支。所以目前临床上~3-6支 - 我想具体支数,是医生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比如我的手术中除了剥离双侧卵巢囊肿,还清除了盆腔里的一些异位的子宫内膜等异物,还分离了所见的一些肠壁粘连之类。囊肿移除后,卵巢有被缝合,需要时间恢复才能更好工作;而新一轮的子宫内膜增厚和脱落,可能引发内异的复发。所以用诺雷德来抑制普通生理周期,模拟更年期激素水平,是给术后这些刚受过"折磨"的部分一些休息时间啦,不然它们会带伤继续工作的。所以,应该术中损伤/处理的问题越多,需要停工休息的时间就越长,使用的支数就越多 皮下注射法 皮下注射:hypodermic injection将药液注入皮肤下层。

1.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皮内注射法是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疼痛 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避免药液浓度过高。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采用横次进针法,进针时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 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 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7.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8.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 局部组织反应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5.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发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6.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注射失败1.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取得病人配合。 2.对不合作者,肢体要充分约束和固定。 3.充分暴露注射部位。 4.提高注射操作技能,掌握注射的角度与力度。 5.对无皮丘或皮丘过小等注射失败者,可重新选择部位进行注射。 虚脱 1.注射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并且态度热情,有耐心,使患者消除紧张心理,从而配合治疗;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硬结疤痕等部位注射,并且根据注射药物的浓 度、剂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做到二快一慢。 3.对以往有晕针史及体质衰弱、饥饿、情绪紧张的病人,注射时宜采用卧位。

皮内注射 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 静脉注射的区别

皮内注射是指将药液注入皮肤的表皮之间与真皮之间。主要用于三种目的: ①为了预防过敏而进行的药物试验,如青霉素皮试; ②手术局部麻醉之前的准备工作,如普鲁卡因皮试; ③疫苗接种,如卡介苗。如果你注意观察,进行皮内注射时有三小:针头小,注射器小,进针角度小。另外,注射的药液一般也是少量的。由于皮肤神经末梢丰富,皮内注射时你会感觉到比较痛,实际上,它确实比其他几种注射方式感觉要痛一些。皮内注射常打在前臂内侧,因为那里皮肤薄,注射后的局部反应容易辨认。皮内注射后,在皮肤表面会形成隆起,这是正常现象,多数会在半个小时内消失。 皮下注射是将少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它与皮内注射的区别在于:皮内注射是打在皮肤组织内;皮下注射是穿过皮肤,打在皮肤与肌肉之间。因而,皮下注射进针比皮内注射深,角度稍大,与皮肤表面约为45度角,针头也稍大一些。哪些情况需要皮下注射呢? ① 需要迅速达到药效或药物不能口服时使用,如胰岛素、肾上腺素等; ② 为手术进行局部麻醉; ③ 疫苗接种,例如麻疹疫苗、水痘减毒疫苗、流脑多糖体菌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等。皮下注射通常打在上臂,必要时也打大腿外侧或腹部,例如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仅打在上臂是不够用的,因而增加大腿外侧或腹部的部位,轮流注射。 皮下注射 目的 1.需迅速达到药效、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如胰岛素口服在胃肠道内易被消化酶破坏,失去作用,而皮下注射迅速被吸收。 2.局部麻醉用药或术前供药。 3.预防接种。 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及大腿外侧方。

用物 注射盘内无菌1-2m注射器和5.5~6号针头,按医嘱备药液。 操作方法 1.将用物备齐携至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选择注射部位''用2%碘酊和70%酒精进行皮肤消毒,待干。 2.将药液吸入注射器,排尽空气,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和皮肤呈30度到40度角,过瘦者可捏起注射部位,迅速刺入针头的三分之二,放开左手固定针栓,抽吸无回血,即可推注药液。 3.注射完毕,用消毒棉签轻按针刺处,快速拔针,清理用物。 注意事项 1.针头刺入角度不宜大于45度,以免刺入肌层。 2.尽量避免应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作皮下注射。 3.经常注射者,应更换部位,轮流注射。 4.注射少于1ml的药液,必须用1ml注射器,以保证注入药液剂量准确 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不是什么情况下都能进行肌肉注射的,如在注射部位有硬结、感染时就不宜做肌肉注射治疗。肌肉注射主要适用于:不宜或不能做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以及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时。 注射部位: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注射臀大肌时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体位:可取坐位或卧位。 (1)卧位: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局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可彩以下姿势:

皮下注射操作流程

皮下注射操作流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是将无菌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皮下注射用于需迅速达到药效和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局部供药,如局部麻醉用药,预防接种如各种菌苗,疫苗的预防接种,均常用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背部、大腿外侧方。 1.核对医嘱 : 转抄医嘱 2.患者评估: (1)身体状况:肢体活动能力、病情、治疗情况、意识状态、注射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情况。 (2)心理、社会方面: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3)健康知识:了解认识用药知识的程度。 3.用物准备:治疗车,医疗,生活垃圾桶,免洗消毒液,注射盘内放置碘伏,棉枝,弯盘,转抄医嘱卡,2.5ml注射器,皮试针头,砂轮。 用物评估:评估药物的质量、用物是否符合无菌要求。 环境评估:评估环境是否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的具体要求。 患者准备:理解注射的目的,缓解紧张情绪,主动配合治疗。 【操作】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铺一无菌盘,再次核对药物,抽吸好药液置于无菌盘内。 2.将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 3.帮助患者取正确姿势,选择注射部位,用消毒液消毒皮肤,待干。 4.排尽空气,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和皮肤呈30-40度。过瘦者可捏起注射部位,皮肤角度可减小。迅速刺入针头的1/2-2/3,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后即可推注药液。 5.注射完毕,用干棉枝轻压针刺处,快速拔针,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及安瓿药名。 6.将患者安置于舒适的卧位。 7.整理用物。 8.护士洗手,记录,签名。 【注意事项】 1.持针时,右手食指固定针栓,但不可接触针梗,以面污染。 2.针头刺入角度不宜超过45度,以免刺入肌层。 3.尽量避免应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做皮下注射。 4.经常注射者应更换注射部位,建议轮流交替注射部位的计划,以达到有限的注射部位吸收最大药量的效果 5.注射少于1ml药液时,必须用1ml注射器抽吸药液,以保证注入药液的剂量准确无误。

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的区别

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 注射静脉注射的区别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皮内注射是指将药液注入皮肤的表皮之间与真皮之间。主要用于三种目的: ①为了预防过敏而进行的药物试验,如青霉素皮试; ②手术局部麻醉之前的准备工作,如普鲁卡因皮试; ③疫苗接种,如卡介苗。如果你注意观察,进行皮内注射时有三小:针头小,注射器小,进针角度小。另外,注射的药液一般也是少量的。由于皮肤神经末梢丰富,皮内注射时你会感觉到比较痛,实际上,它确实比其他几种注射方式感觉要痛一些。皮内注射常打在前臂内侧,因为那里皮肤薄,注射后的局部反应容易辨认。皮内注射后,在皮肤表面会形成隆起,这是正常现象,多数会在半个小时内消失。 皮下注射是将少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它与皮内注射的区别在于:皮内注射是打在皮肤组织内;皮下注射是穿过皮肤,打在皮肤与肌肉之间。因而,皮下注射进针比皮内注射深,角度稍大,与皮肤表面约为45度角,针头也稍大一些。哪些情况需要皮下注射呢? ① 需要迅速达到药效或药物不能口服时使用,如胰岛素、肾上腺素等; ② 为手术进行局部麻醉; ③ 疫苗接种,例如麻疹疫苗、水痘减毒疫苗、流脑多糖体菌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等。皮下注射通常打在上臂,必要时也打大腿外侧或腹部,例如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仅打在上臂是不够用的,因而增加大腿外侧或腹部的部位,轮流注射。 皮下注射 目的 1.需迅速达到药效、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如胰岛素口服在胃肠道内易被消化酶破坏,失去作用,而皮下注射迅速被吸收。 2.局部麻醉用药或术前供药。 3.预防接种。 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及大腿外侧方。

操作并发症试题

海河医院常见护理技术操作相关试题 科室:姓名:成绩: 一、填空 1.皮内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 2.肌肉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静脉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 4.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输血法操作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口腔护理操作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吸痰法操作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导尿管留置法操作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0.鼻饲操作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减轻皮内注射引起疼痛的方法() A.心理护理 B.选生理盐水作为溶酶 C.改进注射方法 D.针头选择 2.肌内注射预防神经损伤的方法() A.正确掌握注射技术 B.掌握注射部位解剖关系 C.选择刺激性小,等渗,PH值接近中性的药物 D.理疗,热敷 3.化疗药或对局部有刺激的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A.局部封闭 B.热敷,理疗.外科处理C D. 冷敷 4.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操作技术不熟练A. B.进针角度不当 C.针头刺入深度不适

皮下注射法评分标准

皮下注射法评分标准 科室: 姓名: 得分: 日期: 项 目 操作规程 分 值 评分标准 扣分 核对医嘱 护士接到医嘱后,双人核对 1 未核对扣1分 行为举止 1.仪表端庄、语言通俗、态度和蔼 2.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剪指甲),戴口罩帽子 9 一项未做到扣1分,未洗手扣3分 评估患者 用物准 备 1.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病情,询问用药史、过敏史,观察注射部位局部皮肤状况。 2.物品准备:注射盘(内有碘伏、棉签),1ml 注射器,药液(按医嘱备),弯盘,注射单或医嘱单。 3.环境准备:清洁、安静、光线适宜、必要时屏风遮挡。 10 未评估病人扣2分,评估少一项扣1分 用物缺一扣1分 环境不清洁扣2分 操 作方 法 与 程序 1.核对 2.医嘱,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抽取药液。 3.携物品至病床旁,核对、解释取得合作 4.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腹部、后背、大腿前及外侧),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5.再次核对,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6.一手绷紧局部皮肤(过瘦者提起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以示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 与皮肤呈30~40o角,快速刺入皮下,进针深度为针梗的1/2~2/3。 7.松开绷紧皮肤的手,抽吸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同时观察患者反应。 8.注射毕,干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针后按压片刻。 9.再次核对,交待注意事项。 10.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11.清理用物,洗手,记录。 50 未核对医嘱/剂量不准确扣5分,药液抽取方法不正确扣3分,药污染扣10分 未核对/未洗手扣3分,未解释扣2分 注射部位不正确扣5分, 消毒不严格扣3分 未核对扣3分,未排气扣2分 注射手法错误扣3分,针头刺入角度不正确/深度过深或过浅扣5分 未抽动活塞扣3分,未观察患者反应扣3分 未按压扣3分 未再次核对/未交待注意事项扣3分 患者卧位不舒适扣2分 用物处理不当/未记录扣2分 操作质量 1.严格三查八对 2.操作熟练,动作轻稳。 3.注射部位选择合适。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0 查对不严格扣5分 操作不熟练酌情扣2-5分 部位选择不当扣5分 无菌观念不强扣5分 提问 皮下注射注意事项和健康教育 10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流程

二十三、皮下注射技术操作流程 护理目标:遵医嘱对患者皮下注射。确保注射安全,操作规范,并将操作不适感降低到最低限度。 操作流程要点说明护患沟通

操作流程要点说明护患沟通

皮下注射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类别:给药法护理对象:□成人□老人□儿童 资料来源:□3年内护士□3~5年护士□5~10年护士□10年以上护士科室操作者姓名

主考教师考核日期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及查对制度 2、针头刺入角度不宜大于45度,以免刺入肌层。 3、注射少于1ml的药液,必须用1ml注射器,以保证注入药液剂量准确。 4、注射胰岛素要使用酒精消毒皮肤。 5、要确定患者吃饭时间,一般饭前30分钟注射;胰岛素注射前30分钟由冰箱取出复温,以减轻疼痛,防止皮下局部产生硬结。 6、需长期反复皮下注射者,应有计划地更换部位,轮流注射,这样达到最大的药量吸收效果。每个针眼间距2.5cm。 7、中长效胰岛素要混匀后使用,应在使用前将笔芯上下摇动,使笔芯内的玻璃珠由一端移动到另一端,至少重复10次,胰岛素呈白色均匀混悬液时立即注射。 8、未使用的胰岛素笔芯应储存于摄氏2至8度的冰箱内,避免结冰(不要太接近冰格),避免阳光直射或剧冷剧热。正在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可在室温未超过30度的情况下放置于室内干燥阴凉处存放6周。 9.使用诺和灵胰岛素笔,注射时掐起皮肤后,可直接垂直进针,完全按下注射推键。在注射后,针头应留在皮下六至十秒钟以上直至针头完全拔出,这样可以确保正确的剂量注入,以免药液未吸收。 10、拔出针头后,用棉球轻压局部,注意不要按摩、不要揉,防止皮下出血。 11、捏起皮肤注射:使用短细针头,尽可能保证正确皮下注射的有效方法.注射应保证在皮下注射。避免误入肌肉层,否则,胰岛素的吸收曲线将不能与血糖吸收峰值相吻合,血糖波动大。注射至表皮层的危害可能导致注射部位胰岛素渗出、疼痛、无菌脓肿及增强胰岛素免疫反应。

皮下注射操作流程

皮下注射操作流程 【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 两侧腹壁、后背、大腿外侧上臂三角肌下缘 1.敬礼,自我介绍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01号参赛选手,我今天参赛的项目是皮下注射法。 2.预期目标 1,操作规范,患者满意。 2,患者紧张情绪缓解,安全感增加,理解注射目的,主动配合。 3,达到预期药效,无不良反应。 3.洗手,抄写医嘱,核对注射单与医嘱 床头卡、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 4.患者床前自我介绍、解释目的、评估注射部位皮肤 阿姨,您好,请问叫什么名字?----张三。 请让我看一下您的腕带,好吗?-----好的。 张阿姨,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晏春丽,今天您的护理都由我负责,请问您今天感觉怎么样? ----我的病老不好,很烦。 您是糖尿病,治疗有一定的过程,您一定要有信心,只要您坚持治疗,会好起来的。您今天解了几次小便,还要喝那么多水吗?---我现在比以前小便少些,也没那么口渴了。 那您的治疗效果还是有效果的。今天您的空腹血糖是15.0mmol/l,要给您注射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注射后半小时内要吃饭,防止低血糖,您的中餐准备好了吗?----好了。

您一前有药物过敏吗?-----没有。 您昨天打的左边,今天更换一下部位,打右边好吗?-----好的。 让我看一下您的皮肤。你的皮肤无红肿、硬结、溃疡,适合注射。 让我摸一下您的脉搏。 请问您要大小便吗? 好,请您好好休息,我准备好之后给您注射。 5.环境评估 环境宽敞安静,明亮,温度适宜,保护患者隐私,适合操作。 6.病例汇报 01床,张三,女,55岁,糖尿病的二级护理??患者,患者神志清楚,T36.7,R 20次/分,HR80次/分,BP110/76mmHg,患者空腹血糖15.0mmol/l,遵医嘱予以普通胰岛素8U皮下注射,患者本科学历,经解释后患者了解药物作用,能配合操作,患者有完全自理能力,心理情绪轻度焦虑。 7.洗手、戴口罩 口述:我已自身穿戴整齐,指甲已剪(有动作),快速手消毒液在有效期内,七步洗手法。戴口罩。 8.治疗室三擦 口述:治疗室每天紫外线消毒1小时,操作前半小时有效含氯消毒液湿抹治疗桌,治疗盘、治疗台,减少不必要的打扫及人员走动,避免尘土飞扬。 9.用物评估,备齐用物 治疗盘内:无菌巾。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操 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

相关知识:

1.青霉素皮试阳性如何判断 答: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2.皮内注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皮试前仔细询问病人的过敏史,如病人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禁止皮试。 ②皮试不可使用碘酊消毒,拔出针头后勿按揉,以免影响观察。 ③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准确,备有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及物品。 ④皮试结果阳性时,应告知医师、病人及家属,并予以注明。 3.皮下注射的部位有哪些 答:皮下注射部位有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大腿外侧方。 4.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能否皮下注射 答: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尽量避免应用皮下注射,以免刺激损伤皮肤。5.肌肉注射部位有哪些臀大肌定位的方法有几种 答:肌肉注射的部位一般选择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及血管较远的部位,其中以臀大肌为最常用,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臀大肌的定位方法有两种:①“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棘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从髂后上棘至大转子连线)即为注射区;②连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6.肌肉注射常用的体位有哪些 答:①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②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③仰卧位:常用于危重及不能翻身的病人;④坐位:为便于操作座位要稍高。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考核评分标准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 【目的】 将小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 1、用于各种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局部反应。 2、预防接种。 3、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部位】 1、皮肤试验:取前臂内侧下段。 因该处皮肤较薄,皮色较淡,易于注射和辨认(前臂屈侧中、下或腕横纹上6cm ±均可)。 2、预防接种:常选用三角肌下缘部位注射,如卡介苗、百日咳疫苗等。 3、局部麻醉:需要麻醉的局部皮下注一皮丘,然后进行局麻。 【核对】 核对医嘱 【评估】 一、评估患者的病历:姓名、性别、年龄、病因、病情(诊断、主诉、近 期病情变化);近期生命体征情况;各项化验有无明显异常;心电图是否正常。有无药物过敏史、既往史。 二、到病房评估患者 1、评估病房环境:光线充足,病房安静、舒适、整洁 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3、自我介绍,反核对患者。

4、如果做药物过敏试验,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如对需要注射的药 液有过敏史,则不能作皮试,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更换其他药物后 再作试验。如没有该药物过敏史,向患者告知操作的目的、擦作方法, 取得患者的信任及同意。 5、询问患者有无酒精过敏。 6、检查被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 【准备】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治疗车、快速手消、棉签、酒精(患者对酒精过敏应准备盐水)、治疗巾、无菌1ml注射器、2ml注射器、垃圾桶、锐器盒; 皮试药液、肾上腺素(核对药品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检查瓶身有无破损、裂痕;药液有无沉淀、浑浊、絮状物),铺无菌盘。 3、药液准备:皮试药液应现用现配药液;抽取0.2ml药液,取药应准确(抽药时标签应面向自己,自查核对);第一次排气至乳头,放入无菌巾内。 4、输液贴敷盖皮试药物瓶口;注明开瓶日期、时间,有效期,放入冰箱保存,24小时过期,及时丢弃。 【操作】 一、再次核对患者,告知患者操作的方法、注射药物及作用;拉围帘,保护患 者隐私;协助患者平卧位,充分暴露注射部位。皮试选择掌侧,用75%酒精消毒皮肤待干,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使针头斜面向上,和皮肤呈5~ 15度刺入皮内。

皮下注射操作流程

皮下注射操作流程自我介绍 按医院要求着装 【目的】 皮下注射法是将小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1、需要迅速达到药物疗效,不能活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的注射法。如胰岛素口服在胃肠道内易被消化酶破坏,失去作用,而皮下注射迅速被吸收。 2、局部供药:局部麻醉用药或术前供药。 3、预防接种 【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 两侧腹壁、后背、大腿外侧上臂三角肌下缘 【核对】 二人与电脑核对医嘱,核对无误后在治疗单左侧画蓝勾(本操作以皮下注射胰岛素为例) 【评估】 一、评估患者的病历:姓名、性别、年龄、病因、病情(诊断、主诉、 近期病情变化);近期生命体征情况;各项化验有无明显异常;心电图是否正常。有无药物过敏史、既往史。 二、到病房评估患者 1、评估病房环境:光线充足,病房安静、舒适、整洁。

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3、自我介绍,反核对患者 4、向患者告知操作的目的、擦作方法,取得患者的信任及同意。 5、检查被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 6、如果注射胰岛素,应询问患者是否准备食物。 【准备】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治疗车、快速手消、棉签、酒精(必要时准备安尔碘)、治疗巾、药液(核对药品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检查瓶身有无破损、裂痕;药液有无沉淀浑浊絮状物)、无菌1ml注射器。(如果患者使用诺和灵注射笔,应准备无菌胰岛素注射用针头)并逐一检查。车下放利器盒。 3、铺无菌盘,抽取药液(抽药时瓶签面向自己,以便再次核对药品),抽完再次核对,将注射器放于无菌盘内。 4、胰岛素抽取后,写清起止日期、时间,用输液贴封口放入冰箱,开瓶后有效期为1个月。 【操作】 一、核对患者,告知患者操作的方法、注射药物及作用;拉围帘,保护患 者隐私;协助患者舒适卧位,松解衣裤,充分暴露注射部位。 二、选择注射部位后皮肤消毒两次,酒精螺旋式由内向外消毒,直径5CM 以上,第二次消毒范围应大于第一次。 三、再次核对患者核对药液,排尽空气,检查核对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 定针拴,左手掐起皮肤,准备注射。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念 皮下注射是将少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二、目的 药物治疗、预防接种、局麻药的注射等。 三、注射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大腿前侧、外侧。 四、适应症 1、需迅速达到药效、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如:胰岛素口服在胃肠道内易被消化酶破坏,失去作用,而皮下注射迅速被吸收。 2、局部麻醉用药或术前给药。 3、预防接种。 五、禁忌证 1、注射部位有炎症、肿瘤、外伤。 2、血友病患者,有严重出、凝血倾向,血小板或凝血因子明显减少或用肝素、双香豆素等进行抗凝治疗者。 3、破伤风发作期、狂犬病痉挛期注射可诱发阵发性痉挛。 4、癫痫抽搐、不能合作的病人也相对禁忌,必要时可予以镇静。 六、护理评估 患者的病情、用药史与过敏史、注射部位皮肤情况、所用药物可能产生的疗

效与不良反应、肢体的活动能力、患者对用药计划的了解及合作程度。 七、操作方法 (一)操作前准备 1、护士准备:服装整洁,仪表大方,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注射盘(内有2%碘酒、75%酒精、无菌棉签)、无菌治疗盘、1ml注射器、5号~6号针头、药液、砂轮、弯盘、治疗单。 3、病人准备: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按需要询问药物过敏史;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4、环境准备:清洁,安静,光线适宜。 (二)操作程序 1、携物品至病床旁,核对、解释,并取得合作。手消、打开无菌治疗盘。 2、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 3、再次核对,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4、一手绷紧局部皮肤(过瘦者捏起皮肤),另一手以平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角,快速刺入皮下,进针的深度为针柄的1/2~2/3。 5、松开绷紧皮肤的手,抽吸无回血,固定针头,缓慢推入药液,同时观察患者反应。 6、注射完毕,无菌干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针后按压片刻。 7、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8、再次核对:核对所用药物及病人的床号、姓名。 9、清理用物,擦盘、台、车,洗手,记录。 (三)效果评价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2、操作熟练,动作轻稳。 3、注射部位选择合适。

皮下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皮下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并发症:1、出血:拔针后少量血液自针口流出。对于迟发性出血者可形成皮下血肿,注射部位肿胀、疼痛,局部皮肤淤血。 预防及处理 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免刺伤血管。 2、注射要充分,尤其对凝血机制障碍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3、如针头刺破血管,立即拔针,按压注射部位。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4、拔针后针口少量出血者,予以重新按压注射部位。形成皮下 血肿者,可根据血肿的大小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皮下血肿早期采用冷敷促进血液凝固,48小时后应用热敷促进凝血的吸收和消散。皮下较大血肿早期可采取消毒后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出血液,再加压包扎;血液凝固后,可行手术切口取出血凝块。 并发症:2、硬接形成:局部肿胀、疼痛,可触及硬结。 预防及处理 1、熟练掌握注射深度,注射时,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 度角快速刺入皮下,深度为针梗的1/2—2/3。 2、操作前,选用锐利针头,选择注射点要尽量分散,轮流使用,避免在同一处多次反复注射,避免在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注射。 3、注射药量不宜过多,少于2ml为宜。速度要缓慢,用力要均匀,以减少对局部的刺激。 4、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微粒污染。

5、做好皮肤消毒,防止注射部位感染。 6、已形成硬结者,可选用以下方法外敷:1)用50%硫酸镁热敷。 2)取新鲜马铃薯切片外敷硬结处。 并发症:3、低血糖反应:多发生在胰岛素注射期间。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过大,注射部位过深,在运动状态下注射,注射后局部热敷、按摩引起温度改变,导致血流加快而胰岛素的吸收加快。 预防及处理 1、严格遵守给药剂量、时间、方法,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对使用胰岛素的病人多次反复进行有关糖尿病知识、胰岛素注射有关知识宣教,直到病人掌握为止。 2、准确抽吸药液剂量。 3、根据病人的营养状况,把握进针深度,避免深入肌肉组织。如对消瘦、皮下脂肪减少的病人,应捏起注射部位皮肤,并减少进针角度注射。 4、避免注入皮下小静脉血管中。推药前要回抽,无回血方可注射。 5、注射后无剧烈运动、按摩、热敷、日光浴、洗热水澡。 6、注射胰岛素后,密切病人情况。如发生低血糖症状,立即监测血糖,同时口服糖水等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严重者可静脉推注50% 的葡萄糖40—60ml。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 一、疼痛 (一)发生原因 1.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 2.传统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撕裂样疼痛。 3.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过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觉。 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 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二)临床表现 注射部位疼痛感尖锐,推注药物时加重。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三)预防及处理

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准备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1)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儿童病人让其家属按上述方法配合),同时按皮内注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直至局部直径约0.5cm 的皮丘形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的发生。(2)采用横刺进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通常是0.1ml) 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7.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8.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由于皮内注射为侵入性操作, 可引起疼痛、 局部组织反应、 注射失败及过敏性休克等一 系列并发 症。 二、并发症(原因、表现、预防及处理) (一) 疼痛 1、发生原因: ( 1) (2) 注意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 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准确配制药液, 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改进 皮内注射的方法: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 住另一前臂,离针 刺的上方约 2cm 处用拇指加力按压,同时按皮内注 射法持针刺入皮内, 待药液 注入, 直至局部直径约 0.5cm 的皮丘形成, 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 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的发生。 或采用横刺进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 减轻疼痛; 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 试,不仅疼痛轻微,且更具有敏感性; 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 选用 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疼痛剧 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 脱处理。 (二)、局部组织发生反应: 1、发生原因: ( 1)药物本身对机体的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的炎症反应(如疫苗注射) (2)药物浓 度过高、推注药量过多。 (3)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使用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 1、 2、 3、前言: 概念:皮内注射法( intredermic injection ) :是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量小,约 0.1ml 。) 目的:(1)药物过敏试验; 注射部位: ( 1) (2) (3) (4) 2)预防接种; (3)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药敏试验:取毛发、色素较少,且皮肤较薄的部位; 配合镇痛治疗,在相关的穴位上进行; 预防接种:常用三角肌下缘。 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相应的皮肤上进 行。 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 传统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 高,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 纹产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撕裂样疼痛; 配制的药 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 神经末梢感受 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觉; 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 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 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 引起疼痛。 4) 5) 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感尖锐,推注药物时加重。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 呼吸加 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 后逐渐减轻。 3、预防及处理: (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