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关系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南蛮:南蛮的称谓最早记载来自于周代,周人自称“华夏”,便把华夏周围四方的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先秦时期居于我国南部的少数民族统称为“南蛮”。中国古代华夏民族把生活在长江以南的一些少数民族称为“南蛮”。

百濮:是对在先秦时期广泛地分布在长江中游一直延伸到云贵高原的古代民族的称呼。

百越:是先秦时期广泛地分布在中国长江下游以南的东南沿海一直延伸到越南北部,相当于今天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越南北部的越人的总称。中国古代南方越人的总称。分布在今浙、闽、粤、桂等地,因部落众多,故总称百越。亦指百越居住的地方。也叫“百粤”、“诸越”。

氐羌: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氐族与羌族的并称。都居住在今西北一带。氐羌两字亦可连用泛指中国古代分布在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部的民族。(百度百科)

氐羌是我国古代早期分布在黄河上游、青海甘肃一带的游牧民族。(笔记)

鬼方:首先,“鬼方”是华夏族的先民对于与自己不同的民族的称呼。

王国维《鬼方昆吾考》认定:鬼方是中国商周时期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民族,区域大致在今天的甘肃青海一带,是从古代的“戎”中分化出来的民族。(笔记)鬼方是商周时居于我国西北方的少数民族(百度百科)

西南夷:是秦汉以前对于生活在云贵高原上的各民族的统称。分为西夷和南夷两部分。

西夷是对生活在云贵高原以西的民族统称,主要分布在今四川西北部和甘肃

南部。

南夷是对生活在云贵高原以南的民族统称,主要包含今天贵州、云南以及四

川西南部。

夜郎:西南夷的一支,从《史记》记载上看,夜郎是当时西南地区势力最为强大的一个地方政权。其统治区域从今天的黄平、福泉以西,和“滇”相接,向南一直延伸到越南北部,包括今天贵州省的大部分地区,云南省的东北部,广西自治区的西北部地区。

滇:西南夷的一支,中心区域在今天云南省昆明市,王城在今昆明市靖明县,统治区域北到今天曲靖,南到红河,西到楚雄,东到贵州盘县。

昆明:西南夷的一支,分布地应在今云南保山东北和大理洱海地区。

且兰:“夜郎旁小邑”之一,夜郎民族集团组成部分之一。

句町:“夜郎旁小邑”之一,夜郎民族集团组成部分之一。所在区域从今天贵州省西南兴义、安龙、册亨一直往南到广西凌云、百色。

五尺道:是连接云南与内地的最古老的官道,公元前246年,秦始皇从修筑道路入手开发和治理云南。蜀郡太守李冰在川滇交界的僰道(今四川宜宾)地区开山凿崖,修筑通往滇东北地区的道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派遣常安继续修筑这条道路。五尺道从蜀南下经僰道(今四川宜宾)、朱提(今云南昭通)到滇池,由于道路宽仅五尺,故史称“五尺道”。这条道路尽管狭窄,却和秦始皇在全国其他地区兴修的宽达五十步的“驰道”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是云南与蜀的重要商道。(百度百科)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常安开通了一条从僰道通向西南夷腹地的官道,称“五尺道”。顾名思义,因道宽五尺被称为“五尺道”

南夷道”和“西夷道:汉朝为有效地控制西南夷地区,又令唐蒙和司马相如分别修筑“南夷道”和“西夷道。”“南夷道”是在秦五尺道的基础上使其延伸至牂牁江流域和滇中地区(即石门道),具体线路,当自今四川宜宾溯南广河,经高县、筠连,走云南威信、镇雄,入贵州赫章、威宁,而达于六枝、普安;“西夷道”是自蜀(成都)经临邛以达邛、笮地区(即清溪道)。“唐蒙、司马相如开路西南夷,凿山通道千余里”。

僰道: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国在今天四川省宜宾市设置了“僰道”。道是秦国行政单位之一。

大姓:又称著姓、左姓。从东汉中期以来,土地兼并日益剧烈,使一些地区形成了少数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家族,再加上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察举制”,使得那些在地方上有经济实力的大地主逐渐垄断了做官的途径,形成了豪门大族或世家大族。

夷帅:三国魏晋南北朝对逐渐接受了汉族文化的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他们既占有大量土地,又占有大量人口,也是大姓。

南中:三国魏晋南北朝对秦汉时期南夷的称呼,包括了今天贵州、云南、四川省西南部。

僚人: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北迁到贵州境内的骆越的称呼。(笔记,侗族、水族一节)

爨区与爨蛮:南北朝时期,史书将南中大姓爨氏所统治区域称为“爨区”,其统治境内人民称为“爨蛮”。爨氏通知区域分为东西两个部分。

东爨:爨氏统治区域东部的名称。或对南北朝时期生活在爨氏统治区域东部境内的人民的称呼,以乌蛮为主。唐·樊淖《云南志》:“东爨,乌蛮也;西爨,白蛮也。”乌蛮,以彝族先民为主体的少数民族。

西爨:爨氏统治区域西部,滇池以西为西爨区。或对南北朝时期,生活在爨氏统治区域西部境内的人民的称呼,以白蛮为主。

南诏:唐朝时在当时吐蕃东北部由乌蛮、白蛮、么些蛮所建立的地方政权称为诏,分别是蒙舍诏、蒙巂诏、浪穹诏、邓赕诏、施浪诏、越忻诏。蒙舍诏因在其他几诏南部,被称为南诏。

播洲杨氏:唐代至明万历年间贵州境内大姓之一。唐乾符年间,由于国家兵源枯竭,只好招募一些地方上的势力去边疆戍守,太原人氏杨端响应号召,率领家族和亲戚进入播州,后来杨氏发展成为贵州北部最为重要的地方势力,其统治在贵州北部延续了700多年,一直到明万历年间杨应龙的叛乱被平定后结束。

水东宋氏:宋代贵州境内大姓之一。宋开宝年间,宋氏进入水东平定叛乱后留在了水东,后来发展成为地方大姓,统治了贵阳、清镇、平坝、开阳、习丰、修文、龙里、贵定一带。

广马:北宋时期通过设立在四川的买马机构——大提举马司所买的马匹被称为广马。

川马:南宋时期通过设立在今广西南宁的买马机构所购买的马匹被称为广马。

溪峒:宋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所设立的羁縻统治的地方机构。溪——山中小涧,峒——山中小溪间的平坝,从地理上讲,溪峒为山间有河流经过的一些平坝。

仡伶:侗族历史上的自称。

五溪蛮:亦称“武陵蛮”。东汉至宋时对分布于今湘西及黔、川、鄂三省交界地沅水上游若干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其地有五条溪流而得名。(百度百科)

汉代时对生活在武陵郡内的少数民族的称呼。(笔记)

盘瓠蛮:五溪蛮中的苗蛮又被称为盘瓠蛮

莫瑶:瑶族先民,《隋书·地理志》:“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曰‘莫瑶’,自云先祖有功,常免徭役,历政不宾服。”

西南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