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外交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封建中国一直以世界中心自居,自称为“华”,把外国人则统称为“夷”,讲求“华夷之辨”,同时强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夷”的蔑视和防范是“闭关锁国”的思想基础。

②为防止复明势力与外勾结、防止西方势力的渗透,清政府担心国家和政权安全而下令施行“闭关政策

朝贡体制

公元前3世纪到19世纪末

中国对外关系体系—朝贡体系:以中国为中心的呈放射状的、以朝贡关系为纽带的区域性国际体系。(朝贡圈)

朝贡体制的理念—天下观

朝贡体制包括朝贡,册封赏赐,朝贡贸易,礼仪秩序

朝贡体制特征

•中国王朝多强调政治权威、朝贡国则注重经济利益;

•中国王朝对朝贡国“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松散性;

•中国王朝与朝贡国以同心圆方式关系逐渐弱化的扩展性。

朝贡体系的实际

(1)经济上,形成了以朝贡贸易为主要形式的经济交流圈。

(2)政治上,以成熟的朝贡制度规范着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关系。

(3)文化上,形成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文化圈,强调文化上的华夷之辨。

朝贡体制形成和维系的原因

(1)宗主国国力强大、藩邦弱小,双方国力对比悬殊。

(2)儒家的王道思想。

实质:通过礼仪达到中国和朝贡国之间在政治上形成君臣、主从这样的不平等关系。

*清末,西方侵略者破坏了该体制:朝贡国逐渐沦为殖民地,丧失政治独立性;中国自身经济堪忧,且被卷入西方资本主义国际市场中,丧失对朝贡国商品吸纳能力;中国本身也沦为列强半殖民地,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不复有昔日大国的尊严实力,已经从国际秩序的中心沦为边缘地带国家,无力维持朝贡体制。朝贡制度是小农经济下违背商品经济规律的限制正常贸易流通的制度,无法在资本主义国际市场的竞争中生存。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朝贡制度彻底破产。

以夷制夷

清末的主要外交政策策略,利用国际矛盾,联合、利用或依附某国来对抗他国,以谋取本国利益。三方面:

一,利益均沾,日本入侵台湾,李鸿章主张将和,制日之策即为台湾向列强开放通商,使其相互牵制,达到借机控制他们的目的,借以保存对台湾名义上的主权;应对1876年日朝《江华条约》李鸿章主张让朝鲜同各国通商订约,若日本或俄国想独占朝鲜,其他各国必加干预,这样可以避免朝鲜为一国所灭,从而可保中国宗主国地位

二,“联合”,为了遏制日本在东北的扩张势头,清政府试图与俄国结盟,但其结果却给俄国在东北进行扩张创造了条件。中日秘密结盟最终以失败告终,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试图借助“以夷制夷”政策来制止日本的侵略,但列强出于利益的考虑都不支持中国的主张。

这是传统“合纵连横”理论与西方均势思想的结合,是19世纪70年代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对列强从疑忌转向依赖的产物,它本质是弱国的防御性外交策略。虽然它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侵略,但国家贫弱和列强共同侵略野心决定了其局限性被动性,常常造成“制夷不成反被制”和“前门驱狼,后门进虎”。因此,“以夷制夷”不是维护中国利益的根本之策,反加速了中国的殖民地化。

三,北洋军阀及国民政府时期,如袁世凯政府面对“二十一条”时曾利用英美抗议使日本让步,并逐步形成“联合欧美、抵御日本”的外交方针。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制定

“南联英美,北结苏联”总方针,组成国际反日统一战线。

耆英新外交

1842~1848年间耆英主持鸦片战争后清廷外交,几乎参与战后奠基中西关系的全部条约谈判。第一次钦差大臣任内,耆英负责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任内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第三次则与美国和法国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他主张在维护清朝大体前提下,调和中外关系,免生干戈。其外交原则一是从朝廷利益出发,不理会事情“是非曲直”;二是“略小节而就大谋",“不争虚名”;三是坚守成约,示以信义。最大特点即实用性。

首先,耆英擅长以私人关系影响外交活动,如他在与璞鼎查交往过程中曾交换夫人画像;第二,笼络政策是其外交核心,以换取与洋人相安无事;第三,"以夷驭夷",利用列强间矛盾使其互相牵制,削弱其力量以利于清;第四,主张"攘外必先安内"。一方面,耆英使中英出现了一段相对和谐期;另一方面,他沿袭了清消极对外的传统观念,没有"师夷长技",没有赢得英国尊重。大批高官受其影响在不同地区实践着此外交理论,对整个近代中国外交影响深远。

边疆危机

十九世纪后三十年边疆危机严重的时代,也是朝贡体制崩溃的时代。

边疆危机背景

一经济上

不独英国和法国,德国、意大利和美国也都成功地实现了工业化,这引起了对原料产地和市场的需求。

二文化上。

社会达尔文主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既适用于物种、也适用于国家,这种思想认同了国家向海外扩张。

三宗教上。

各教派的信徒受到神圣使命所激励,积极向异教徒传播福音。

四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1870年意大利和德国的统一,以及同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兴起在英、法、俄等老牌侵略国之外,后起国家日本和德国也加入了帝国主义行列。

1、东南沿海:日本借琉球船民事件侵犯台湾,后退兵并签订《北京专条》。

日本兼并琉球,侵略锋芒直指台湾。

2、西南:英国借“马嘉理事件”强与清签订《烟台条约》,势力深入西南地区;

之后后挑起对西藏战事,中英签订《会议藏印条约》等,开放亚东,英国势力开始侵入西藏。

中法战争,法试图从越南侵入云南、广西等,与清在西南边境激战;后清迫于国内财政紧张和列强压力,与法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3、西北:英、俄先后勾结阿古柏,支持其入侵新疆,俄趁机占领伊犁;后左宗棠打败阿古柏,收回新疆失地。经谈判中俄签订《伊犁条约》,收回伊犁,但西北一些领土丧失。

4、1894年,日本借镇压“东学党起义”,为争夺“宗主权”出兵朝鲜,挑起中日甲午之战。日本战胜,迫使清签订《马关条约》,获得台湾,由此掀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2)原因:内因是中国国力进一步下滑,且封建经济逐步解体,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外因是19世纪70年代后,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加紧了殖民地掠夺,彼此展开了分割殖民地争斗。在此国际背景下,中国邻邦和边疆遭到列强更严重的侵蚀。

(3)评价:数次边疆危机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商贸、司法等权益受到严重侵害,且清政府处理危机的主要靠外交上妥协谈判,使列强更加肆无忌惮的侵略中国;但客观上,清政府的领土意识有所加强,使其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防卫,也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

日本侵台与《北京专条》

1874年,在美国怂恿下日本以“琉球船民事件”和“小田县漂民事件”为借口,进兵台湾。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南进”政策的一部分,是近代日本侵略中国的既定方案。清政府在军事和外交上与日本展开斗争;开战后列强为自身在台利益,以英国为代表集体谴责日本侵台行为;在舆论下美国也转向中立。面对列强压力和清坚决抵抗,日本从台撤兵。在英调解下中日签订《北京专条》,规定日本撤军及中国赔款,同样认定了中国对台湾主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