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色谱分析概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峰高 h 峰面积 A
上一页
下一页
14
(四)色谱峰和区域宽度
标准差
半峰宽W1/2 峰宽W
h
1 2
h
W 1/2
上一页
下一页
15
(五)分离度 resolution
R 1.5 完全分离
R= tR2 tR1 =2(tR2 tR1 ) (W1 W2 ) / 2 W1 W2
上一页
下一页
16
上一页
下一页
34
影响保留行为的因素
溶质离子的电荷和水合半径 一般而言,价态高的离子选择系数大
同价阳离子在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上: 水合离子半径,选择系数
Li+ Na+ Rb+ Cs+
离子半径
大
水合离子半径
小
K
大
上一页
下一页
35
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RCOOH+Na+
H+交换能力强
RCOONa+H+
R' 1 1 k
R ' tm N m cmVm tm ts N m NS cmVm csVs
上一页
下一页
20
K、k和t之间的关系
R' t0 tR
R' 1 1 k
tR=t0(1+ k) 或
tR=t0(1+K
Vs ) Vm
k
tR
t0
t' R
t0
t0
上一页
下一页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对称峰 fs: 0.95~1.05 前延峰 fs: <0.95 拖尾峰 fs: >1.05
上一页
下一页
10
(二)保留值
保留时间
tR retention time t0 dead time tR'adjust retention time
tR' = tR – t0
保留体积
VR retention volume V0 dead volume VR' adjust retention
分子中取代基的空间排列影响吸附能力,例如羟 基处于能形成分子内氢键的位置时,其吸附能力 降低。
上一页
下一页
29
三、离子交换柱色谱法
离子交换树脂
-CH-CH2-CH-CH2-CH-CH2
SO3H
SO3H
-CH-CH2-CH-CH2-CH-CH2
上一页
SO3H
下一页
SO3H
30
不同交换基团使树脂具不同类型
正庚烷及正辛烷等的保留指数分别为600、700
及800,其它类推。多数同系物每增加一个CH2, 保留指数约增加100。
上一页
下一页
12
例:
测定甲苯的保留指数,实验得到下列色谱图,其 中nc7为________。根据色谱图可求得甲苯的 I=__________。
上一页
下一页
13
(三)色谱峰高和峰面积
固定相和流动相
固定相 多孔性凝胶,故又称凝胶色谱法 (gel chromatography)
流动相 有机溶剂:凝胶渗透色谱法 水溶液: 凝胶过滤色谱法
上一页
下一页
39
保留体积与渗透系数的关系
VR
Vm
(1
K
P
Vs Vm
)
Vs—凝胶孔穴的总体积, Vm —色谱柱内凝胶的粒间体积,近似于死体积V0
VR V0 K pVs
渗透系数小,或分子线团尺寸(相对分子质量) 大的组分,保留体积小,即先被洗脱出柱。
上一页
下一页
40
四种基本类型色谱法
tR
t0
(1
K
Vs Vm
)
VR V0 KVs
K 狭义分配系数 K
Vs 色谱柱内固定液体积
吸附系数 选择性系数 渗透系数
Ka 吸附剂表面积 KA/B 离子交换剂总交换容量 Kp 凝胶孔内总容积
流动相的组成pH 交换能力强的离子组成 的流动相具较强的洗脱能力。弱离子交 换树脂的交换容量与pH有关。
上一页
下一页
37
四、空间排阻色谱法
分离原理
根据被分离组分分子的线团尺寸,或渗 透系数而进行分离
Xm
Xs
Kp =Xs/Xm
Xs=0,则Kp=0 Xs=Xm,Kp =1
0<Kp<1
上一页
下一页
38
上一页
下一页
5
发展趋势
新型固定相和检测器 色谱新方法的研究 色谱联用技术 色谱专家系统
上一页
下一页
6
第二节 色谱过程和原理
色谱过程
流动相
mobile phase
吸附 解吸
固定相
solid phase
上一页
下一页
7
原理
利用物质在两相中(固定相和流动相)的分配 系数差异,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
上一页
下一页
22
(三)色谱分离的前提
若组分A和B通过色谱柱
tRA=t0(1+KA
Vs Vm
)
tRB=t0(1+KB
Vs Vm
)
tR=tRA-tRB=t0(KA-KB)
Vs Vm
K(k)不等是分离的前提
上一页
下一页
23
第三节 基本类型色谱法及其分离机制
一、分配色谱法 二、吸附色谱法 三、离子交换色谱法 四、空间排阻色谱法
yyq
第十七章 色谱分析概论
分类和发展 基本类型及其分离机制
色谱过程和基本原理 色谱法基本理论
1
2
概述
色谱法(chromatorgraphy)是一种物理/物理 化学分离分析方法
高效能的分离能力 两次诺贝尔化学奖与之有关 20世纪初,俄国植物学家Tweet首创并命名
上一页
下一页
3
第一节 色谱法的分类和发展
阴离子在强碱性交换树脂上的交换顺序 有机骨架 + 碱性基团(NR3+、Cl-等) 柠檬酸根> PO43- > SO42- > I- > NO3- > SCN- > NO2- > Cl- > HCO3- >CH3COO- > OH- > F-
上一页
下一页
36
离子交换剂及其流动相的影响
交联度和交换容量 交联度越大,交换容 量越大,离子选择性提高。但交联度不 影响价数相同的离子分离。
GC
填充柱 毛细管柱
-GSC、GLC
色 谱 法
LC
平面色谱 纸色谱 TLC
LLC
LSC
柱色谱 经典液相 LLC
HPLC
LSC
SEC
IEC
BPC
CE
CEC
上一页
下一页
4
发展历史
始创于20世纪初 30与40年代相继出现薄层色谱法 50年代气相色谱法兴起 60年代GC-MS联用技术推出 70年代HPLC崛起 80年代出现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90年代HPCE飞速发展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 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 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 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 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费 力。
上一页
下一页
固定相 solid phase 流动相 mobile phase
上一页
下一页
8
二、色谱流出曲线和有关概念
(一)色谱流出曲线和色谱峰
色谱流出曲线 信号~时间
基线
噪音随时间变化
色谱峰
组分流经检测器所产生
的信号
上一页
下一页
9
色谱峰
对称因子fs (symmetry factor) fs = W0.05 / 2A = (A+B)/ 2A
KA/B大, 交换能力强, 易保留
上一页
下一页
32
固定相和流动相
固定相:离子交换剂 离子交换树脂、硅胶化学键合离子交换剂
流动相:一定pH和离子强度的源自文库冲溶液
上一页
下一页
33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指标
交联度—交联剂的含量(%) 交换容量—每克干树脂参加交换反应的基团数目
(mmol/g mmol/ml) 决定于网状结构内酸或碱性基团的数目,受到交联 度、pH等条件的影响。 粒度—交换树脂颗粒的大小(目) 目数大,粒度细,平衡快,但流速慢。一般采用 100~200目
volume
VR' = VR-V0 = FctR'
相对保留值 relative retention; r
r2,1
t' R2
t' R1
V' R2
V' R1
上一页
下一页
11
保留指数(I)
IX = 100 [ Z+n lg tR(x) - lg tR(z) ]
lg tR(z+n) - lg tR(z)
IX 为待测组分的保留指数,z 为正构烷烃的碳原 子数。可为1、2…,通常为1。人为规定正己烷、
上一页
下一页
26
二、吸附色谱法(GSC, LSC)
分离原理
被分离组分对固定相表面吸附中心吸
附能力的差异
Xm+nYa
Xa+nYm
Ka=
[Xa][Ym]n [Xm][Yn]a
若将[Ym][Yn]看作常数
吸附系数
Ka=
Cs = Xa/Sa
Cm
Xm/Vm
上一页
下一页
27
吸附色谱法
固定相和流动相 固定相多为吸附剂(常用硅胶) 流动相极性强时,洗脱能力(0)强 。
三、分配系数与色谱分离
(一)分配系数和容量因子 分配系数 容量因子 分配系数和容量因子的关系
上一页
下一页
17
分配系数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T、P下,达到分配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 和流动相中浓度的比值
K = cs cm
上一页
下一页
18
容量因子 capacity factor
也称质量分配系数、分配比、保留因子
k = ms = CSVS
mm
CmVm
= K VS Vm
固定 相的 体积
流动 相的 体积
上一页
下一页
19
(二)K、k和t之间的关系
保留比 流动相的线速度u,组分的
速度为v:
在u定=L距/t展0,开如柱色谱中v=L/tR,
R' v u
R' t0 tR
保留比与组分分子在流动相 中的分数有如下关系
阳离子交换树脂 R-SO3H RCOOH
阴离子交换树脂
强酸型 RNR3OH
弱酸型 RNHR
强碱型
弱碱型
树脂单体+交联剂组成网状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
上一页
下一页
31
分离原理
交换
RCOOH+Na+
RCOONa+H+
再生
R-B + A
[R-A][B] KA/B = [R-B][A]
选择性系数
R-A + B
上一页
下一页
24
一、分配色谱法
分离原理 被分离组分在两相中溶解度的差异
K = Cs = Xs/Vs
Cm
Xm/Vm
X代表溶质分子
上一页
下一页
25
分配色谱法
固定相和流动相 正相:流动相极性<固定相极性
作用力 溶质和固定相之间的库仑力和/或氢键
洗脱顺序 正相中:极性较强的组分作用力强而易
被保留,极性弱的组分先出峰。
洗脱顺序 通常极性大的组分Ka值大,易被吸附
剂所吸附,随流动相向前移动的速度小, 后流出色谱柱。
上一页
下一页
28
一般规律是:
饱和碳氢化合物为非极性化合物,一般不被吸附 剂吸附。
不饱和化合物比饱和化合物的吸附力强,双键数 多,吸附力增强。
分子中基团的极性越大、极性基团数越多,整个 分子极性越大。
上一页
下一页
14
(四)色谱峰和区域宽度
标准差
半峰宽W1/2 峰宽W
h
1 2
h
W 1/2
上一页
下一页
15
(五)分离度 resolution
R 1.5 完全分离
R= tR2 tR1 =2(tR2 tR1 ) (W1 W2 ) / 2 W1 W2
上一页
下一页
16
上一页
下一页
34
影响保留行为的因素
溶质离子的电荷和水合半径 一般而言,价态高的离子选择系数大
同价阳离子在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上: 水合离子半径,选择系数
Li+ Na+ Rb+ Cs+
离子半径
大
水合离子半径
小
K
大
上一页
下一页
35
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RCOOH+Na+
H+交换能力强
RCOONa+H+
R' 1 1 k
R ' tm N m cmVm tm ts N m NS cmVm csVs
上一页
下一页
20
K、k和t之间的关系
R' t0 tR
R' 1 1 k
tR=t0(1+ k) 或
tR=t0(1+K
Vs ) Vm
k
tR
t0
t' R
t0
t0
上一页
下一页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对称峰 fs: 0.95~1.05 前延峰 fs: <0.95 拖尾峰 fs: >1.05
上一页
下一页
10
(二)保留值
保留时间
tR retention time t0 dead time tR'adjust retention time
tR' = tR – t0
保留体积
VR retention volume V0 dead volume VR' adjust retention
分子中取代基的空间排列影响吸附能力,例如羟 基处于能形成分子内氢键的位置时,其吸附能力 降低。
上一页
下一页
29
三、离子交换柱色谱法
离子交换树脂
-CH-CH2-CH-CH2-CH-CH2
SO3H
SO3H
-CH-CH2-CH-CH2-CH-CH2
上一页
SO3H
下一页
SO3H
30
不同交换基团使树脂具不同类型
正庚烷及正辛烷等的保留指数分别为600、700
及800,其它类推。多数同系物每增加一个CH2, 保留指数约增加100。
上一页
下一页
12
例:
测定甲苯的保留指数,实验得到下列色谱图,其 中nc7为________。根据色谱图可求得甲苯的 I=__________。
上一页
下一页
13
(三)色谱峰高和峰面积
固定相和流动相
固定相 多孔性凝胶,故又称凝胶色谱法 (gel chromatography)
流动相 有机溶剂:凝胶渗透色谱法 水溶液: 凝胶过滤色谱法
上一页
下一页
39
保留体积与渗透系数的关系
VR
Vm
(1
K
P
Vs Vm
)
Vs—凝胶孔穴的总体积, Vm —色谱柱内凝胶的粒间体积,近似于死体积V0
VR V0 K pVs
渗透系数小,或分子线团尺寸(相对分子质量) 大的组分,保留体积小,即先被洗脱出柱。
上一页
下一页
40
四种基本类型色谱法
tR
t0
(1
K
Vs Vm
)
VR V0 KVs
K 狭义分配系数 K
Vs 色谱柱内固定液体积
吸附系数 选择性系数 渗透系数
Ka 吸附剂表面积 KA/B 离子交换剂总交换容量 Kp 凝胶孔内总容积
流动相的组成pH 交换能力强的离子组成 的流动相具较强的洗脱能力。弱离子交 换树脂的交换容量与pH有关。
上一页
下一页
37
四、空间排阻色谱法
分离原理
根据被分离组分分子的线团尺寸,或渗 透系数而进行分离
Xm
Xs
Kp =Xs/Xm
Xs=0,则Kp=0 Xs=Xm,Kp =1
0<Kp<1
上一页
下一页
38
上一页
下一页
5
发展趋势
新型固定相和检测器 色谱新方法的研究 色谱联用技术 色谱专家系统
上一页
下一页
6
第二节 色谱过程和原理
色谱过程
流动相
mobile phase
吸附 解吸
固定相
solid phase
上一页
下一页
7
原理
利用物质在两相中(固定相和流动相)的分配 系数差异,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
上一页
下一页
22
(三)色谱分离的前提
若组分A和B通过色谱柱
tRA=t0(1+KA
Vs Vm
)
tRB=t0(1+KB
Vs Vm
)
tR=tRA-tRB=t0(KA-KB)
Vs Vm
K(k)不等是分离的前提
上一页
下一页
23
第三节 基本类型色谱法及其分离机制
一、分配色谱法 二、吸附色谱法 三、离子交换色谱法 四、空间排阻色谱法
yyq
第十七章 色谱分析概论
分类和发展 基本类型及其分离机制
色谱过程和基本原理 色谱法基本理论
1
2
概述
色谱法(chromatorgraphy)是一种物理/物理 化学分离分析方法
高效能的分离能力 两次诺贝尔化学奖与之有关 20世纪初,俄国植物学家Tweet首创并命名
上一页
下一页
3
第一节 色谱法的分类和发展
阴离子在强碱性交换树脂上的交换顺序 有机骨架 + 碱性基团(NR3+、Cl-等) 柠檬酸根> PO43- > SO42- > I- > NO3- > SCN- > NO2- > Cl- > HCO3- >CH3COO- > OH- > F-
上一页
下一页
36
离子交换剂及其流动相的影响
交联度和交换容量 交联度越大,交换容 量越大,离子选择性提高。但交联度不 影响价数相同的离子分离。
GC
填充柱 毛细管柱
-GSC、GLC
色 谱 法
LC
平面色谱 纸色谱 TLC
LLC
LSC
柱色谱 经典液相 LLC
HPLC
LSC
SEC
IEC
BPC
CE
CEC
上一页
下一页
4
发展历史
始创于20世纪初 30与40年代相继出现薄层色谱法 50年代气相色谱法兴起 60年代GC-MS联用技术推出 70年代HPLC崛起 80年代出现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90年代HPCE飞速发展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 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 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 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 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费 力。
上一页
下一页
固定相 solid phase 流动相 mobile phase
上一页
下一页
8
二、色谱流出曲线和有关概念
(一)色谱流出曲线和色谱峰
色谱流出曲线 信号~时间
基线
噪音随时间变化
色谱峰
组分流经检测器所产生
的信号
上一页
下一页
9
色谱峰
对称因子fs (symmetry factor) fs = W0.05 / 2A = (A+B)/ 2A
KA/B大, 交换能力强, 易保留
上一页
下一页
32
固定相和流动相
固定相:离子交换剂 离子交换树脂、硅胶化学键合离子交换剂
流动相:一定pH和离子强度的源自文库冲溶液
上一页
下一页
33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指标
交联度—交联剂的含量(%) 交换容量—每克干树脂参加交换反应的基团数目
(mmol/g mmol/ml) 决定于网状结构内酸或碱性基团的数目,受到交联 度、pH等条件的影响。 粒度—交换树脂颗粒的大小(目) 目数大,粒度细,平衡快,但流速慢。一般采用 100~200目
volume
VR' = VR-V0 = FctR'
相对保留值 relative retention; r
r2,1
t' R2
t' R1
V' R2
V' R1
上一页
下一页
11
保留指数(I)
IX = 100 [ Z+n lg tR(x) - lg tR(z) ]
lg tR(z+n) - lg tR(z)
IX 为待测组分的保留指数,z 为正构烷烃的碳原 子数。可为1、2…,通常为1。人为规定正己烷、
上一页
下一页
26
二、吸附色谱法(GSC, LSC)
分离原理
被分离组分对固定相表面吸附中心吸
附能力的差异
Xm+nYa
Xa+nYm
Ka=
[Xa][Ym]n [Xm][Yn]a
若将[Ym][Yn]看作常数
吸附系数
Ka=
Cs = Xa/Sa
Cm
Xm/Vm
上一页
下一页
27
吸附色谱法
固定相和流动相 固定相多为吸附剂(常用硅胶) 流动相极性强时,洗脱能力(0)强 。
三、分配系数与色谱分离
(一)分配系数和容量因子 分配系数 容量因子 分配系数和容量因子的关系
上一页
下一页
17
分配系数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T、P下,达到分配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 和流动相中浓度的比值
K = cs cm
上一页
下一页
18
容量因子 capacity factor
也称质量分配系数、分配比、保留因子
k = ms = CSVS
mm
CmVm
= K VS Vm
固定 相的 体积
流动 相的 体积
上一页
下一页
19
(二)K、k和t之间的关系
保留比 流动相的线速度u,组分的
速度为v:
在u定=L距/t展0,开如柱色谱中v=L/tR,
R' v u
R' t0 tR
保留比与组分分子在流动相 中的分数有如下关系
阳离子交换树脂 R-SO3H RCOOH
阴离子交换树脂
强酸型 RNR3OH
弱酸型 RNHR
强碱型
弱碱型
树脂单体+交联剂组成网状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
上一页
下一页
31
分离原理
交换
RCOOH+Na+
RCOONa+H+
再生
R-B + A
[R-A][B] KA/B = [R-B][A]
选择性系数
R-A + B
上一页
下一页
24
一、分配色谱法
分离原理 被分离组分在两相中溶解度的差异
K = Cs = Xs/Vs
Cm
Xm/Vm
X代表溶质分子
上一页
下一页
25
分配色谱法
固定相和流动相 正相:流动相极性<固定相极性
作用力 溶质和固定相之间的库仑力和/或氢键
洗脱顺序 正相中:极性较强的组分作用力强而易
被保留,极性弱的组分先出峰。
洗脱顺序 通常极性大的组分Ka值大,易被吸附
剂所吸附,随流动相向前移动的速度小, 后流出色谱柱。
上一页
下一页
28
一般规律是:
饱和碳氢化合物为非极性化合物,一般不被吸附 剂吸附。
不饱和化合物比饱和化合物的吸附力强,双键数 多,吸附力增强。
分子中基团的极性越大、极性基团数越多,整个 分子极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