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创新教育初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数学创新教育初探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教育成为我们21世纪发展的必须。我们根据中学生好奇心理、求胜欲强、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以及结合数学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着重从数学阅读及数学作文、敢于质疑的批判性思维、数学家庭作业分层及创新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前提这些方面初步探讨中学数学创新教育实践过程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学数学;创新;教育

1背景及相关概念

1.121世纪数学的作用

著名哲学家加里宁曾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21世纪,数学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科学技术之中,在社会发展中也大显身手,成为构筑当代文明的基石。数学的严谨性和抽象性特征,使数学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1.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世纪之交的2000年定为”世界数学年”(WMY)。在历史上这是第一次用学科来命名一个年代,其宗旨是”使数学及其对世界的意义被社会所了解,特别是被普通大众所了解。”王梓坤院士在《今日数学及其应用》中指出:数学与人类文明同样古老,有文明就必须有数学,缺乏数学不可能有科学的文明,数学与文

明同生并存以至千古。数学将是社会变化的有力工具。数学的确定性,使它成为一种国际规范语言,保证人们准确进行信息交流,数学正从单纯的学科发展成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普通技术。

1.2教育与数学教育

什么是教育?”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剩下的是什么呢?就是教育的积淀、精华、永远不会忘记和长期起作用的东西。数学教育的最深沉的积淀是什么呢?是数学的思想、方法、思维策略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这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深度地亲身经历、体验和感悟方可获得的东西,这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数学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直至生存方式,以此来体现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

1.3创新与创新教育

社会、经济、及科技的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是变化和发展的,所以在青少年阶段接受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用的。而过去教师单纯以教为中心,以传授书本知识为最终目标,这就极大地束缚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发展和创新的形成。国家领导人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在课堂上通过对学

生施以创新教育,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原有的基础上去发现、认识有用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维、新方法,掌握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基础。

2教育现状

“创新”一词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屡见不鲜,但有着特殊的内涵和时代特征的”创新教育”却是近些年才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政府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提出后,”创新教育”变得时髦起来,各种花样翻新的关于创新教育的模式、课程、教学方法以及网络、杂志等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一些”特色”冠以”创新”为招牌吸引家长和学生以谋得经济利益,一时间眼花缭乱、鱼龙混杂。

旨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创新教育不应是学生繁重课业后再附加的一种教育,而是应先减轻学生课业压力和精神负担。创新素质只有在一个自由、闲暇、没有太多外在评价的环境中才能充分发展。

一些学校为了增添办学特色,也会安排老师搜肠刮肚地搜集教学中的”创新”素材。另外选拔一些优异的学生课外”开小灶”。学生不但没有在这种刻意设计的创新教育中得到创造的乐趣,而是增加了又一项不得不完成的课业。以至于会有这样一种声音——”别让创新变成折腾”。我们知道,在工业生产中,对产品制定的标准越严格,生产出来的零件就越规范。如果对零件只有一个要求,如重量,那么这个零件就可以是各种规格、款式、质地等等。如果再增加诸如材料、尺

寸、密度等限制材料,那么这些产品就越来越相似,越来越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难道这是我们教育想要的结果吗?我们的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很多规范化、标准化的相同模式的”学校”和”学生”吗?

3”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方法

创新意识是指学习者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的一种心理趋向。因此,数学课的教学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建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观,并以此为指导,从不同方向组织教学。

3.1激发数学兴趣与数学阅读及数学作文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和探求知识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感情和意志上去探索各种事物的底蕴,直接影响一个人工作效力和智力的发挥。数学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它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使学生在集中精力获得知识的同时,努力地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成为创新的最大最有效的动力因素。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做好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能力发挥20%,由此可见浓厚兴趣的重要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就成了数学创新教育的必要条件。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习惯,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认

识到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也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既是发展的需要,又是现实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数学越是兴趣浓厚,就越想钻研数学,越是钻研,就越有积极思考的动力,同时又需要主动、独立的大量阅读、查找资料,在此过程中,日积月累,沉淀下来的就是良好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从中产生数学创新。阅读习惯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更多的创新做好了准备。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得恰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讲一些有关数学方面的榜样人物,如用华罗庚的故事、陈景润的故事等,来激起学生对数学的热情。注意教师讲的这个故事一定要具有一定教育意义、较为经典的,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使学生对这位数学家有个初步认识,并产生崇敬之感。然后组织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课外资源(如: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图书、社区、自制图片、风俗习惯、文史典故、名胜古迹等),收集关于这位数学家的资料。根据中学生好奇心理,为了迎合求胜欲强、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可以进行分组,组与组之间进行竞赛。在各组收集资料期间,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发现自己的兴趣、挖掘潜能、各尽所能。这也达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式、合作式、自主式的现代型学习方式,充分把握”学生是主体”。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形式指引、帮助学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