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2篇(最新)

合集下载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范本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范本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内部控制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校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学校相关政策和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各个部门、单位、二级单位等,以及所有从事学校经营、财务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是学校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学校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有效手段。

第四条内部控制监督是指学校对各部门、单位等内部控制的合规性、市场运营的有效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与监督。

第五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应坚持公正、公正、合理、透明的原则,保障被评价与监督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责任与职责第一节学校领导责任第六条学校行政领导班子是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内控制度的制定、落实和监督。

第七条学校领导应加强对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的重视,确保内控制度能够科学合理地执行。

第八条学校领导应确保评价与监督工作依法依规进行,真实、准确地反映内部控制情况。

第九条学校领导还应加强对评价与监督工作的考核和奖惩力度,激励各部门积极参与评价与监督工作。

第二节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部门责任第十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部门是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的具体实施单位,负责监督评价工作的组织协调、方案制定、执行和结果分析等。

第十一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部门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价与监督方案,确保评价与监督工作有效进行。

第十二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部门应对各级评价与监督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评价与监督技能。

第十三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部门还应向学校领导报告评价与监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

第三节各部门责任第十四条各部门是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的被监督单位,应按照制度规定的评价与监督要求,做好相应工作。

第十五条各部门应根据评价与监督要求,开展自查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范文(3篇)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范文(3篇)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范文一、引言学校是一座育人的殿堂,对于学校来说,内部控制是确保教育质量和学校管理的有效手段。

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是指学校根据内部控制目标和要求,通过对学校内部控制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来发现问题、改进控制,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绩效。

本文将围绕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范文。

二、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的重要性1.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可以帮助学校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2.提高学校管理水平通过对学校内部控制的评价和监督,可以发现学校管理中的薄弱点和短板,从而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3.降低风险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可以帮助学校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从而降低学校面临的风险。

三、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的构建1.明确内部控制目标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的第一步是明确内部控制目标,包括学校教学质量目标、管理效能目标、风险防控目标等,以确保学校管理的有效性。

2.制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根据学校内部控制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明确评价指标和评价要求,以便后续的评价和监督工作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

3.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学校应在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包括对学校教学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评价,以期发现问题,改进控制,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

4.建立监督机制学校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包括学校内部的监督机构和对外的监督机构等,以确保学校的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工作的有效进行。

5.完善内部控制报告及反馈机制学校应及时制作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将报告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个人,以及时了解评价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范文(二)(一)内部控制目标1.学校教学质量目标: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关于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

关于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

关于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中小学管理与监督方式也逐渐进步和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已成为促进学校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

一、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的内涵和意义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是指根据学校各个部门的工作计划、运作流程、制度规章和有关标准,对学校内部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客观的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进一步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在该评价过程中,需要重点针对学校内部组织架构、管理流程、财务管理、物资管理、教学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确定改进方向与措施,为学校的长足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的意义在于:1、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管理存在着许多漏洞与缺点,这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师生教育与管理工作。

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通过对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科学评价,有针对性地推进学校在管理方面进行科学化、规范化。

2、提升学校管理的效率。

当学校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后,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定期检查,这才能使其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改进措施,提升学校的监管和管理效率。

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学校进行审核和管理的过程,强化学校内部的管理流程和制度,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更强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度分析。

学校管理体系是学校的核心,对校内各项活动的开展起到引领作用,其完善度显然会影响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因此,在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中,需要对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全面评估,发现不足之处和改进点,完善学校现有的管理制度。

2、学校各个环节的财务情况分析。

学校的财务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需要对校内财务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学校财务管理的情况,并发现问题,整改。

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

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

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一、引言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的管理工作已经被重视起来。

而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性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是指通过对中小学内部管理制度、流程、政策等方面的评价,来提高管理效能,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中小学的内部控制评价可以帮助学校发现和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学校运行的顺利和合法性,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1.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通过对学校内部控制评价,可以帮助学校发现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

2.保证学校运行的顺利和合法性。

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可以帮助学校排查内部存在的违规问题,并加强对学校管理的监督,确保学校运行的顺利和合法性。

3.提高学生教育质量。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可以检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情况,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

同时,通过内部控制评价,可以鼓励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1.学校管理制度评价。

评价学校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包括学校管理政策、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等。

2.财务和经济管理评价。

评价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经济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合规性,包括学校财务制度、资金管理制度、采购制度等。

3.教育教学管理评价。

评价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包括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方法和评价制度等。

4.学校运行管理评价。

评价学校运行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包括学校办公自动化程度、学校设施和设备的管理、安全管理等。

四、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的监督制度1.内部审计。

学校可以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或职位,对学校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2.外部监督。

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和行政机构可以对学校进行监督,检查学校的内部控制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

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

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

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日益完善,中小学的管理和内部控制评价也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保障学生的权益、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应运而生。

一、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方面:1.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学校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职能,通过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使学校的管理体系更加合理有序。

2.规章制度:学校应依法制定和公布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设备维护、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学校日常管理行为。

3.人员管理:学校应加强对教职工的管理,制定人员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考核、诚信守法等方面的管理。

4.财务管理: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预算、计划和执行的监督,规范财务收支行为。

5.设备管理:学校应制定设备管理制度,加强对学校教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规范设备管理行为。

二、监督制度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需要监督制度的支持,学校应建立监督体系,对各项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进行有效监督。

1.监督机制建立学校应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对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进行监督,包括工作流程、规章制度、设备维护等方面的监督。

2.监督措施实施监督机构应定期对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善方案,加强学校内部控制管理的水平。

3.监督结果评估监督机构应对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效果进行评估,定期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提高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效果。

三、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的意义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的建立,有以下意义:1.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水平,保障学生的权益。

2.规范学校内部管理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加强学校财务管理,保证教育资源在正确的方向上使用。

4.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总之,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的建立,是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必要手段,也是保障学生权益、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措施。

中学内部控制制度范本(2篇)

中学内部控制制度范本(2篇)

中学内部控制制度范本一、总览本制度旨在确保中学内部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体教职员工应严格遵守并执行本制度,通过规范和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办学效率和水平。

二、组织架构1. 学校领导班子: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等。

2. 学校行政部门:教务处、德育处、招生与就业处、学生工作处等。

3. 教学科室: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

4. 辅助部门:财务部、后勤服务部、人力资源部等。

三、内部控制制度1. 教学管理1.1 安排教职工的工作任务,确保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

1.2 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1.3 规定教师上课时间,提醒教师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

1.4 组织教师定期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2. 学生管理2.1 制定学生行为规范,明确学生的基本要求和校纪校规。

2.2 设立学生会、团支部等组织,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外各类活动。

2.3 定期开展学生综合评价,对学生成绩、品德、思想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指导。

2.4 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记录学生成绩和学习过程,为学生发展提供依据。

3. 行政管理3.1 制定行政管理规定,规范各项行政工作流程。

3.2 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范围。

3.3 建立健全文件管理制度,保证各类文件的有效保存和查询。

3.4 进行定期的行政工作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4. 财务管理4.1 制定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管理的要求和程序。

4.2 设立财务审批岗位,确保财务科目的正确录入和审批。

4.3 定期进行财务核算和报表分析,及时掌握财务状况。

4.4 建立财产管理制度,对学校资产进行登记、管理和维护。

5. 后勤服务管理5.1 制定后勤服务管理规定,明确后勤服务的要求和流程。

5.2 设立后勤服务岗位,确保后勤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5.3 负责学校设施的维修和保养,确保学习环境的良好和安全。

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范文(二篇)

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范文(二篇)

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范文I. 引言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是一个组织机构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确保组织的资产安全、提高运营效率以及防范风险。

本文将介绍一个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的范文,以帮助组织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II. 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的目的1. 确保资产安全: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旨在确保组织的资产不受到盗窃、损失或滥用。

通过建立适当的控制措施,组织可以防止内部和外部的潜在威胁,保护财务和非财务的资产。

2. 提高运营效率: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有助于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

通过建立明确的内部控制流程和规范,组织可以减少错误和重复工作,并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3. 防范风险: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和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对组织的影响。

这有助于组织在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和变动时保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III. 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的要素1. 控制环境:组织应建立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包括明确的控制目标、有效的领导和管理机制、合适的员工素质和培训等。

2. 风险评估:组织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影响组织的风险,并评估其潜在影响。

这有助于组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应对各种风险。

3. 控制活动:组织应制定和执行适当的控制活动,以确保内部控制目标的达成。

这包括建立明确的政策和程序、限制访问权限、执行适当的审计和检查等。

4. 信息和沟通:组织应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建立有效的信息和沟通渠道,以确保信息的流动和共享。

这有助于组织保持对运营和风险的监控。

5. 监督和评价:组织应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和评价机制,包括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和控制自评等。

这有助于组织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持续改进内部控制制度。

IV. 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的实施步骤1. 建立内部控制目标:组织应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和要求,设计适合组织的内部控制流程和控制措施。

2. 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团队:组织应组建一个专业的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团队,负责对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和监督。

最新学校内控评价和监督制度两篇

最新学校内控评价和监督制度两篇

**小学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为了自我完善内控体系,及时发现学校内部控制缺陷,提出和实施改进方案。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的原则:(一)全面性原则。

评价工作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涵盖学校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

评价工作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客观性原则。

评价工作应当准确地揭示教学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四)以风险为导向的原则。

评价工作应当以风险为导向,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学校内部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确定需要评价的重点业务单元、重要业务领域和重要流程环节。

(五)及时性原则。

评价工作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当教学管理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进行重新评价。

2、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的内容内部控制评价应紧紧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要素进行,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3、职责与权限内控审计人员应具备与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相适应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

学校行政负责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以及对校园内部控制的审计,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情况,审议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及其他相关事宜的等。

各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的内控自查、测试和评价工作,对发现的设计和运行缺陷提出整改方案及具体整改计划,积极整改。

配合审计部门及外部审计师开展学校层面的内控评价工作。

4、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一)审计部门按照评价指引及本制度的要求制定评价工作方案、组成评价工作组、实施现场测试、认定控制缺陷并汇总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编报评价报告初稿。

(二)审计部门对评价报告初稿进行复核,并经审计部门负责人复核后形成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上报学校学校行政审阅。

(三)学校学校行政召开会议,审议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形成学校行政决议。

(四)学校行政在年度报告披露的同时,按规定披露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

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

XXXX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
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本本校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府采购法》《茶花谷小学财务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校。

第三条本制度所指内部控制,是指本校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控制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学校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第四条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学校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评价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

2、重要性原则。

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应当特别关注学校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

3、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学校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第五条法人应对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性实。

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范本(2篇)

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范本(2篇)

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范本一、概述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是企业或组织为了保障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益、防范风险而建立的一种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评价和监督内部控制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并达到预期目标。

下面将对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二、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的目的1. 提高资产安全性:通过评价和监督内部控制,有效防范资产的损失、盗窃或滥用。

2. 改善经营效益:通过评价和监督内部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经营效益。

3. 防范风险:通过评价和监督内部控制,提前发现和预防可能存在的风险,减少企业或组织面临的风险。

4. 提高履职能力:通过评价和监督内部控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促进职能部门履职能力的提高。

三、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的原则1. 责任分明原则:明确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的责任主体和具体职责。

2. 风险导向原则:评价和监督的重点应放在风险较高的环节和业务过程上。

3. 综合性原则:评价和监督的方式应综合考虑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运作等各个方面。

4. 及时性原则:评价和监督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5. 有效性原则:评价和监督必须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推动内部控制不断完善和提升。

四、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的内容和方法1. 内部控制评价内容:(1) 内控环境评价:包括组织结构、责任分工、文化氛围、沟通机制等方面的评价。

(2) 风险评估评价: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的评价。

(3) 控制活动评价:包括制度设计、业务流程、内部审计等方面的评价。

(4) 信息与沟通评价: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和沟通等方面的评价。

(5) 监督运作评价:包括监督制度、内部审计、监督报告等方面的评价。

2. 内部控制监督方法:(1) 自查自评:通过企业或组织自身建立内部控制监督机构,对内控制度进行自查自评。

(2) 审计检查:通过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核和检查。

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范文(4篇)

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范文(4篇)

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范文一、概述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是企业或组织为了保障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益、防范风险而建立的一种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评价和监督内部控制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并达到预期目标。

下面将对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二、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的目的1. 提高资产安全性:通过评价和监督内部控制,有效防范资产的损失、盗窃或滥用。

2. 改善经营效益:通过评价和监督内部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经营效益。

3. 防范风险:通过评价和监督内部控制,提前发现和预防可能存在的风险,减少企业或组织面临的风险。

4. 提高履职能力:通过评价和监督内部控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促进职能部门履职能力的提高。

三、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的原则1. 责任分明原则:明确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的责任主体和具体职责。

2. 风险导向原则:评价和监督的重点应放在风险较高的环节和业务过程上。

3. 综合性原则:评价和监督的方式应综合考虑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运作等各个方面。

4. 及时性原则:评价和监督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5. 有效性原则:评价和监督必须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推动内部控制不断完善和提升。

四、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的内容和方法1. 内部控制评价内容:(1) 内控环境评价:包括组织结构、责任分工、文化氛围、沟通机制等方面的评价。

(2) 风险评估评价: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的评价。

(3) 控制活动评价:包括制度设计、业务流程、内部审计等方面的评价。

(4) 信息与沟通评价: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和沟通等方面的评价。

(5) 监督运作评价:包括监督制度、内部审计、监督报告等方面的评价。

2. 内部控制监督方法:(1) 自查自评:通过企业或组织自身建立内部控制监督机构,对内控制度进行自查自评。

(2) 审计检查:通过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核和检查。

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2篇

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2篇

【 - 话题作文】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供大家参考选择。

中小学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会计法》、《预算法》《政府采购法》《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办中小学校,县内其他学校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制度所指内部控制,是指中小学校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控制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学校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第四条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学校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评价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

2、重要性原则。

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应当特别关注学校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

3、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学校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第五条学校法人应对本单位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性实施负责。

第六条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根据本制度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防范体系,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中小学校内部控制的主要方法有:1、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2、内部授权审批控制。

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

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

3、预算控制。

强化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使预算管理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4、财产保护控制。

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资产完整。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四篇)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四篇)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是指一套用于评价和监督学校内部控制体系运行情况的制度。

其目的是确保学校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有效运行,以达到预期目标和提高学校管理效益。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内部控制目标:明确学校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如资产保护、风险管理、财务报告可靠性等。

2. 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制定评价学校内部控制的标准,包括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评价标准。

3. 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确定评价学校内部控制的方法和程序,如通过问卷调查、抽样检查、现场观察等方式评价学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4. 内部控制评价周期:确定评价学校内部控制的时间周期,一般按年度或几年一次进行评价。

5. 监督制度:建立监督学校内部控制的机制,如成立内部控制评价委员会、制定内部控制评价规范、定期检查和评估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

通过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的漏洞和问题,并确保学校的运行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合规性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同时,也可以增加学校的透明度和信任度,提高对学校的监督和评价效果。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二)一、前言学校内部控制是指学校为了达成组织目标,合理实现资源有效利用、风险防控和工作执行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确立与落实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对于学校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

二、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的意义1. 降低风险: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学校运作中的问题,预防和降低风险。

2. 提高效率: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能够规范学校的各项运作,提高工作效率。

3. 保护财产安全: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能够保护学校的财产安全,杜绝财产损失。

4. 提高管理水平: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能够提高学校管理层和员工的管理意识和水平。

三、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的内容1. 评价与监督目标:明确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的目标和任务,为学校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和依据。

2023年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

2023年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

2023年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引言内部控制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中,学校内部控制的评价与监督制度对于确保教育质量的提升、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学校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完善,我们需要建立起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以提升学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一、内部控制评价制度1.建立内部控制评价的框架体系针对学校的特点和需求,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的框架体系。

该体系应综合考虑学校的组织结构、管理层级、职责划分、制度规定等因素,确保各项制度的衔接与顺畅运行。

2.明确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和原则明确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是什么,即评价学校内部各项制度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同时,明确评价的原则,如客观性、公正性、综合性等,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制定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流程和标准制定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流程和标准,包括评价的时间节点、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法和评价的指标等。

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标准化,以便对学校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的评价和监督。

4.建立内部控制评价的跟踪和改进机制建立内部控制评价的跟踪和改进机制,及时收集评价结果和意见建议,分析问题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同时,在教育管理中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引导和支持,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

二、内部控制监督制度1.建立内部控制监督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建立内部控制监督的组织机构和职责,明确职责与权限,确保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加强对监督机构的培训和专业化建设,提高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制定内部控制监督的操作规程制定内部控制监督的操作规程,明确监督的方向和方法,包括监督的内容、监督的频率、监督的深度等。

确保监督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对学校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准的监督和反馈。

3.加强内部控制监督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内部控制监督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监督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学校内控评价和监督制度1500字2篇

学校内控评价和监督制度1500字2篇

学校内控评价和监督制度1500字学校内控评价和监督制度1500字精选2篇(一)学校内控评价和监督制度是指学校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机制,确保学校运行过程中的合规性、规范性和效益性。

具体来说,学校内控评价和监督制度包括内部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评价等五个方面。

下面将分别从这五个方面论述学校内控评价和监督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首先,内部控制环境是学校内控评价和监督制度的基础,它包括学校管理层的价值观、道德风险管理意识、管理结构和组织文化等要素。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责任和权限,推行科学决策,激励员工积极履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此外,学校还应该培养师生的合规意识,提高大家对内控评价和监督制度的认识和尊重,使内控成为学校运行的内在需求。

其次,风险管理是学校内控评价和监督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校应该对内外部风险进行认真分析和评估,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学校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加强对风险的监测和控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风险对学校的不利影响。

此外,学校还应该建立响应机制,提高危机处理能力,确保学校能够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和危机。

再次,控制活动是学校内控评价和监督制度的具体操作,它包括学校对各项经营活动的计划、组织、执行和监督等方面的控制措施。

学校应该建立起治理结构和职责分工,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内控职责。

学校还应该设计完善的制度和流程,规范各项工作的操作流程,确保工作的合理性、规范性和透明性。

此外,学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和运营管理的监督。

信息与沟通是学校内控评价和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确保信息的收集、保存和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学校还应该建立起健全的内部沟通机制,促进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协同解决各种问题和挑战。

学校还应该提高师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对信息安全的保护和管理。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范文(二篇)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范文(二篇)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范文一、引言学校内部控制是指学校为实现自身目标,有效保护学校财产安全、有效进行知识管理以及使学校的各项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学校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评价与监督制度,以及一套合理的评价与监督机制。

本文旨在探讨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的范文。

二、学校内部控制评价制度1.评价目标学校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是确定学校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评估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和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评价目标应包括财务目标、运营目标、合规目标和信息披露目标等。

2.评价内容学校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的顶层设计和运行效果两个方面。

顶层设计包括学校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制度建设等方面;运行效果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性等方面。

3.评价方法学校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个案分析、现场检查、数据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全面了解学校内部控制的情况,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4.评价结果学校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应包括评价发现的问题、问题的原因、问题的影响程度以及改进建议等。

评价结果应以报告的形式提交给学校领导层,并按照评价结果进行改进措施的实施和跟踪。

三、学校内部控制监督制度1.监督机构学校内部控制监督的主要机构是学校的内审部门,其职责是对学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

同时,监督机构还可以委托外部机构进行独立的监督和评估。

2.监督方法学校内部控制监督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委派审核等。

监督方法应结合评价结果,以及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

3.监督结果学校内部控制监督的结果应包括监督发现的问题、问题的原因、问题的影响程度以及整改情况等。

监督结果应及时上报学校领导层,并按照监督结果进行整改措施的落实和跟进。

四、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的重要性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范文(4篇)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范文(4篇)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内部控制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校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学校相关政策和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各个部门、单位、二级单位等,以及所有从事学校经营、财务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是学校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学校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有效手段。

第四条内部控制监督是指学校对各部门、单位等内部控制的合规性、市场运营的有效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与监督。

第五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应坚持公正、公正、合理、透明的原则,保障被评价与监督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责任与职责第一节学校领导责任第六条学校行政领导班子是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内控制度的制定、落实和监督。

第七条学校领导应加强对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的重视,确保内控制度能够科学合理地执行。

第八条学校领导应确保评价与监督工作依法依规进行,真实、准确地反映内部控制情况。

第九条学校领导还应加强对评价与监督工作的考核和奖惩力度,激励各部门积极参与评价与监督工作。

第二节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部门责任第十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部门是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的具体实施单位,负责监督评价工作的组织协调、方案制定、执行和结果分析等。

第十一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部门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价与监督方案,确保评价与监督工作有效进行。

第十二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部门应对各级评价与监督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评价与监督技能。

第十三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部门还应向学校领导报告评价与监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

第三节各部门责任第十四条各部门是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的被监督单位,应按照制度规定的评价与监督要求,做好相应工作。

第十五条各部门应根据评价与监督要求,开展自查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5篇)

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5篇)

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完善学校治理体系,防范和管控经济风险,促进学校各项内部控制不断完善和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学校内部控制设计的完善性、运行的有效性所做出的评价活动。

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为法律法规、内部控制相关政策制度及学校内部控制规定等。

第三条内部控制评价包括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评价。

学校层面主要指学校的整体控制环境,业务层面涵盖了学校各职能部处、院系、直属单位和附属单位的内部控制活动。

开展内部控制评价,既可以对学校整体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也可以对学校内部控制的某个要素、某类业务或者某些业务环节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第二章评价工作机制及原则第四条学校由审计处牵头,监察处、财务处等部门参与,组成内部控制建设监督检查工作小组,在“内部控制规范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第五条内部控制建设监督检查工作小组主要负责对全校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并定期____编制学校风险评估报告,对学校内部控制的完善性、有效性做出评价。

第六条学校各单位,包括各职能部处、院系、直属单位和附属单位应结合日常经济活动开展情况,实施本部门的内控体系建设、内控自查和自我评价工作。

第七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由审计处负责____实施,也可委托具备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实施。

委托中介机构实施时,为学校提供内部控制建设服务的中介机构,不得同时为学校提供内部控制评价服务。

第八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应遵循下列原则:(一)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评价应将学校所有经济活动涉及的内部控制作为评价范围。

(二)重要性原则。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内部控制评价应将重要业务活动和高风险领域作为评价的重点。

(三)客观性原则。

评价工作应真实、准确反映学校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现状。

(四)及时性原则。

与学校管理活动相关的外部环境或学校管理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评价的重点、频次和实施方式等。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模版(二篇)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模版(二篇)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本《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模板》(以下简称“本制度模板”),用于规范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工作。

第二条本制度模板适用于学校的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工作。

第三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工作应遵循科学、公正、独立、全面的原则。

第四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工作应建立相应的机构和团队,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

第五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工作应采用定期、不定期的评价和监督方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六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工作应形成评价报告,并向相关部门和领导汇报。

第七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工作应建立相关档案并保密。

第二章内部控制评价第八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应参考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确定评价标准和方法。

第九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应由专门机构或团队开展,对学校各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评价。

第十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应包括但不限于:基本环境控制、风险评估和控制、信息与沟通管理、活动监督与管理、信息系统控制等方面。

第十一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应采取现场检查、抽样调查、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

第十二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应编制评价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评价结果、问题和改进意见。

第十三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领导汇报,并落实整改措施。

第十四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应建立档案并保密,档案记录包括评价计划、方法、结果、报告等。

第三章内部控制监督第十五条学校应建立内部控制监督机构或团队,负责学校内部控制监督工作。

第十六条学校内部控制监督工作应遵循独立、公正、客观、审慎的原则,保障学校内部控制合规性。

第十七条学校内部控制监督应制定监督计划和监督标准,对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监督。

第十八条学校内部控制监督工作应采用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举报核查等方式进行。

第十九条学校内部控制监督应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跟进整改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会计法》、《预算法》《政府采购法》《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办中小学校,县内其他学校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制度所指内部控制,是指中小学校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控制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学校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第四条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学校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评价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

2、重要性原则。

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应当特别关注学校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

3、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学校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第五条学校法人应对本单位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性实施负责。

第六条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根据本制度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防范体系,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中小学校内部控制的主要方法有:1、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2、内部授权审批控制。

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

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

3、预算控制。

强化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使预算管理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4、财产保护控制。

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资产完整。

5、会计控制。

建立健全本单位财会管理制度,加强会计机构建设,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处理程序。

6、信息内部公开。

建立健全经济活动相关信息内部公开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信息内部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程序。

第二章风险评估的内部控制第八条中小学校应当建立适合本单位的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对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客观评估。

经济活动风险评估要每学期进行一次。

第九条中小学校开展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应当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定期将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报告及时提交单位领导班子,作为内部控制的依据。

第十条中小学校进行单位层面风险评估时,应重点注意以下方面:1、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情况。

中小学校应当确定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工作。

应当建立单位各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沟通协调和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财会、内部审计、纪检监察、政府采购、基建、资产管理等部门或岗位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2、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情况。

中小学校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要实现有效分离,权责对等。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集体研究、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相结合的议事决策机制。

重大经济事项的内部决策,应当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重大经济事项的认定标准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3、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及工作人员的管理。

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主要包括预算业务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以及内部监督等经济活动的关键岗位。

学校要加强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管理,各岗位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加强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要建立定期培训、评价、轮岗等机制,明确轮岗周期,不具备轮岗条件的单位应当采取专项审计等控制措施。

4、会计人员及财务信息编报的管理。

中小学校应当根据《会计法》的规定,配备具有相应资格和能力的会计人员,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第十一条中小学校进行经济活动业务层面风险评估时,应重点注意以下方面:1、预算管理情况。

预算编制过程中单位内部各部门间应当充分沟通协作,预算编制与资产配置应科学合理,与具体工作相对应;应按照批复的额度和开支范围执行预算,进度合理,没有无预算或超预算支出等情况;决算编报应真实、完整、准确、及时。

2、收支管理情况。

收入应实现归口管理,按照规定及时向财会部门提供收入的有关凭据,按照规定保管和使用印章和票据等;发生支出事项时应按照规定审核各类凭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杜绝使用虚假票据套取资金等情形。

3、政府采购管理情况。

应当按照预算和计划组织政府采购业务,按照规定组织政府采购活动和执行验收程序,保存政府采购业务的相关档案。

4、资产管理情况。

实现资产归口管理,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账实不符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按照规定处置资产。

5、建设项目管理情况。

应该按照概算投资;严格履行审核审批程序;建立有效的招投标控制机制;按照规定保存建设项目相关档案并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第三章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第十二条各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与评价等内部管理机制。

应根据《预算法》、《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学校预算编制领导小组,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结合学校特点、发展目标和计划、学校收支及资产状况等因素,合理编制本学校财务收支及政府采购预算。

第十三条中小学校的预算编制应当做到程序规范、方法科学、编制及时、内容完整、项目细化、数据准确。

应根据稳健性原则,合理编制学校收入预算;根据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等活动需要和财力可能,本着量入为出、收支平衡、轻重缓急、统筹兼顾的原则,按照政府支出分类科目,合理编制支出预算。

中小学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第十四条中小学校必须严格执行批准的支出预算项目和科目,不得随意变更或调整。

确需调整的,由学校提出书面申请,逐级上报审批后,按规定程序实施。

没有预算的项目不得支出。

第十五条中小学校应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管理,实行月用款计划制度,合理安排各月支出,落实管理责任,保证预算执行进度。

学校要及时分析收支情况,规范办理收支,保证年度预算的顺利完成。

第十六条中小学校应该按照规定如实编报年度决算,加强决算审核和分析,保证决算数据的真实、准确。

第四章收入支出的内部控制第十七条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收入内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

应当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

出纳不得监管稽核、会计档案管理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面的登记工作。

第十八条涉及政府非税收入收缴职能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和标准征收,按照规定开具财政票据,做到收缴分离、票款一致,并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或者私分。

第十九条中小学校应加强现金收支的管理。

1、现金的收支应有专职出纳负责,不得多人管理,以免责任不清。

现金的收支要及时逐笔登记入账,做到日清月结;不得“坐支”现金,现金收入须当天存入开户银行;存取大量现金要配用专车并有两人以上陪同办理,确保资金的安全;不准以白条或借据抵库,任何人不经单位负责人批准不得借用现金。

2、出纳员收款时,必须凭上级部门、同级业务部门、物价部门或经主要领导签发的批示或文件,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统一票据或统一收据收费并记账。

出纳员付款时,要凭单位领导和分管财务负责人及经办人三人以上签字且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付款;大额支出要有两人以上经办人。

3、严禁一人保管收付款所需的全部印章。

财务专用章应当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应当由本人或者授权人员保管。

负责保管印章的人员要配置单独的保管设备,并做到人走柜锁。

4、按照规定应当由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应该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

5、单位财务部门负责人或会计主管要不定期突击盘点现金;根据银行核准的限额备用金必须用保险柜保管,切忌用木箱、木柜保管现金或放在办公桌抽屉内及随身携带等。

6、分管财务负责人要不定期对收支票据进行复核审查。

第二十条中小学校应加强银行存款的管理。

应根据同级或上级财政部门的规定开设银行存款账户,不非法私设账户,不出租出借账户。

银行预留印鉴由两人分管,出纳保管财务专用章,会计保管法人手章。

空白支票由出纳保管。

分管印鉴或票据的人员外出时,应将所分管的印鉴或票据交由领导指定的第三人代管,严禁将全套印鉴和票据交由同一人保管,分管印鉴的人员不得私自交于他人代管或代盖。

第二十一条中小学校应加强支出管理。

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没有统一规定的,由学校结合本校情况规定,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备案。

第二十二条中小学校各项支出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列支,不得虚列虚报。

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有关规定。

第二十三条中小学校支出严格实行校长负责制下的审批制度,坚持民主理财、阳光理财、科学理财。

第二十四条中小学校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不得混用;公用经费支出不得用于教职工福利等人员支出。

第二十五条中小学校应严格规范各项业务费用支出。

1、公务出差费用支出:中小学校的差旅费、公务用车运行与维护费用及其他交通费用应严格按照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严格按《昌黎县县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报销差旅费。

外出开会办事原则上不得租车,差旅费报销要一事一单注明事由,出差县外的差旅费报销应附相应的通知和相关批准手续等材料。

2、公务接待费用支出:中小学校要认真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建立公务接待的相关制度,切实加大控制力度。

各学校业务接待必须坚持勤俭节约,量力而行的原则,对各类活动或来客确需接待的,原则上安排在学校食堂就餐。

每年(每学期)接待费用支出严格控制在公用经费开支规定标准以内。

3、中小学校严禁变相消化业务交流费及其他业务费用。

对经查实变相消化业务交流费及其他业务费用的,给予通报批评,且对消化部分的费用支出由经办人个人承担。

第二十六条各级财政拨入的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

第二十七条各中小学校从国家或有关部门取得的有指定用途的专项资金,应当按照规定专款专用,不允许挤占挪用。

第二十八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从事经营活动。

非义务教育学校开展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经营支出与经营收入应该配比。

第二十九条中小学校应加强支出绩效管理,各项支出要有明确目标,支出形成的结果要对照目标进行绩效评价,以此促进中小学校增强效益观念,加强支出管理,以合理的支出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第五章政府采购的内部控制第三十条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政府采购业务预算与计划管理。

建立预算编制、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等部门或岗位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根据本单位实际需求和相关标准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