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合教育融合教育的理念融合教育﹝Inclusion﹞,则承继「回归主流」的基本理论,但是,她的教育方式却是以经过特别设计的环境和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特质小孩的学习,所以我们可以看见融合班的教室和一般小学教室的摆设不一样,不是排排坐的对着黑板、看着老师,而是分小组上课,很少写黑板却有许多辅助教具,针对孩子不同的特质设定每个孩子不同的学习目标,以合作学习、合作小组及同辈间的学习、合作以达到完全包含的策略和目的,最终目的是将特殊孩子包含在教育、物理环境及社会生活的主流内。
所以不管普通孩子还是特殊小孩都因其不同特质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分数不是惟一的指针,而是适才适所的快乐学习,当然家长的协助是非常重要的,了解自己孩子的特质,配合老师们的教导,给与自己孩子适当的帮助和很多的鼓励,我们的孩子就是最棒的。
融合的定义 1.融合指的是一种让大多数残障儿童进入普通班,并增进在普通班学习的一种方式。
2.完全融合指的是特殊儿童不分类别及轻重皆可全时融入普通班。
3.融合希望能合并普通及特教系统,建立一统整独一的系统以管理教育资源,并希望将不同种类班级的学生融合在一起。
融合的好处 1.特殊学生成本降低。
2.代表教育系统正向的改变。
3.和同侪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4.让所有人主动关心,对普通及特殊生的学业及社会性有益。
5.有机会接触到较有天赋的教师。
6.能接受高质量的普通教育。
融合的原因 1.特教缺乏严谨的课程。
2.特教缺乏高质量的个别化教学。
3.对轻度残障者的教学与普通班教学混为一谈。
4.教学决定缺乏参考点,过份主观。
5.特教师资训练不足以应付学生需求。
融合的要素 1.普通班及特殊班教师合作计划及教学。
2.同侪合作学习。
3.有效教学。
4.态度以利互动。
5.充分的资源及支持系统。
6.政策。
融合的要件 1.课程与教学必须符合所有学生的需要。
2.融合的理念须引导教学,须整个学校都能接受融合的理念。
3.融合不是只要安置就好,每个学生的需求都应被顾及。
4.不断的在职训练。
5.设立融合班前应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及支持系统,以提供学生所须的服务。
6.融合只是一种选择,除了融合应有其它安置的选择,例如特殊班。
7.普通班级的调整必须合理及符合经济效益。
8.老师应有参与的意愿而不是强迫参加。
融合模式的设立及发展应由学校开始,而不是由上级订出遵守的原则。
融合教育的要件在融合的理念下,只要班级中有特殊学生,老师就必须提供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融合的理念很容易了解,可是在执行上仍需要很多相关要件的配合,例如:(一)普通教师与特殊教师要彼此合作,共同教育学生。
(二)老师应专注在学生的能力,而非学生的障碍。
(三)校长在融合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领导者和支持者。
(四)融合教育是需要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时常开会沟通和协调。
(五)鼓励家长参与,亲师合作无间,创造出全面皆赢的成果。
(六)要注重合作学习、主题教学、同侪支持;善用计算机科技教学推展有效的融合模式融合教育推行至今,不论国外或国内,赞成者勇往直前,反对者无心参与。
虽然融合趋势招致许多反对的声浪,但从融合的教育哲学观来看,如所有学生有权利在最少限制的环境中接受教育,特殊孩子也是班上的一员,学生良好的学习应以单一教育系统替代普通、特殊二分的教育系统,以及家长、教师、学生交互影响的力量可以促使融合模式比分离模式更易成功。
如果秉持这种理念则融合模式的确是未来教育发展过程中值得耕耘的方向。
但是,实现融合教育的确需要整体的考虑及完善的配套措施才能在实施过程中真正对所有儿童有利。
最近,国外文献提出实施融合教育中四种可行模式,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四种融合模式并与台湾的现象作一比较说明,也作为未来实施融合教育的参考:普通教师与特殊教育教师常会在心中出现两个问题: 1.怎样作才能使孩子的学习达到最好的效果? 2.特殊化的教学希望达到什么程度?事实上,融合教育的目的不是在使老师受惠,而是能真正满足学生长期的需求,也正因为如此,隔离的方案虽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但却未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
换言之,要真正落实融合教育必须有两个要件: 1.必须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
2.建立成员间共同的信念。
融合教育是建立在以下六个原则上 1.零拒绝 2.在住家附近的学校受教育
3.按自然比例安排特殊学生在普通班级中
4.在于自己年龄相近的班级受教育
5.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教师共同合作
6.教育服务是建立在了解学生能力的长处并且从长处来进行教学
阅读提示
为期三天的“海峡两岸融合教育研讨会”于国际残疾人日(12月3日)在郑州落下帷幕,来自美国及
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200多位专家共同就如何推广和发展融合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会议的主办
方河南助残济困总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海内外同行在融合教育上做出的成绩,给河南特殊教育事业提供了
很好的借鉴,也给河南特殊教育工作者打开了一扇窗口。
□首席记者王曦辉实习生靳颖姝文首席记者张鸿飞图
牛牛的变化
融合教育研讨会召开的这几天,牛牛的爸爸王刚一直为会务跑前跑后。
今年10岁的牛牛患有“唐氏综
合征”,已在郑州七色花幼儿园度过了7年的快乐时光。
从刚到幼儿园时的生活不能自理到如今喜欢和其
他孩子玩、帮助老师发碗、擦桌子,还能表演儿歌、画画、写简单的数字。
王刚欣慰地说,这都是幼儿园
“融合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改变。
王刚非常希望通过研讨会,能使“融合教育”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也很想呼吁政府或者社会,
成立一个特殊的机构,给这些孩子进行职业化的培训,让他们可以自食其力,融入社会。
港台专家的经验
融合教育的概念起源于1994年,指的是让特殊儿童进入普通班和普通儿童在相同的环
境中,接受特殊
教育服务,并和普通儿童共同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
据了解,香港和台湾的融合教育都经历了酝酿期、萌芽期、发展期、壮大期,从此次与会专家的介绍
中,可以看出融合教育的发展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是同步的。
香港的融合教育起步较早,1968年就
有一所正规学校为部分听觉受损的儿童设立特殊班。
1995年和1996年,当地政府相继出台法律法规,落实
推行融合教育。
2000年后,香港开始系统地全面推行。
香港协康会梁淑贞女士说,协康会下设立有10间由
政府资助的特殊幼儿中心,资金来源为:香港政府负担77.5%、收费占6.8%、各类捐款占2.9%、奖
励基金占1.6%、公益基金占0.9%、慈善信托占2.5%。
台湾地区的情况稍有不同,政府负担50%,家
长负担20%,还有30%依靠各种慈善基金、募捐。
据台湾的吴淑美博士介绍,台湾的融合教育发展也经过
一番波折。
台湾第一福利基金会的陈寿麟认为,目前大陆融合教育存在的困难和台湾前些年的经历是一样
的,主要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还有一些教师和家长对于智障、自闭儿童的排斥心态。
陈寿麟说:“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先更新观念,我们不奢望能够把融合教育一下普及
至竞争激烈的高中、大学,从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开始做融合干预,应该还是比较容易的,也是非常当紧的。
”
郑州的现实样本
智障孩子如果从小就开始接受康复教育,即便长大不能和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总能学点东西,为家
庭减轻些负担。
这是七色花幼儿园园长蔡蕾在十年前做融合教育尝试时的初衷。
七色花幼儿园现有200多名孩子,其中有特殊需要的儿童20名。
这十年来,七色花先后训练了100多名
特殊需要儿童,其中共有6名孩子进入普通小学学习。
蔡蕾说,河南目前进行融合教育试验的幼儿园只有
几家,很多幼儿园都在规划,但施行起来实际困难很多。
七色花现在接受了中国之友基金会的援助,每年
有1.5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特殊孩子的康复器材和师资培训上。
七色花的老师也有很多困惑,比如目前河南没有一家专业的家长培训中心,很多特殊孩子的家长面对
孩子时没有良好的心态。
与会专家的期盼
尽管有很多困难,与会专家对融合教育的未来还是充满信心。
北大幼儿园园长马庭惠说,北大幼儿园
中自闭症、智力障碍的孩子目前有20多个,他们正在融入普通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
“只要进了这一行,
就再也离不开了。
孩子们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会有感动。
”让她兴奋的是,9月21日,北京市教委为18
所试点幼儿园挂牌,北京每个区县都有了一所特殊学前儿童随班就读试点幼儿园。
蔡蕾说,从省里到区里,从海内到海外,人们对智障孩子正投来更多的关怀。
像省助残济困总会主席
张世军专门为孩子们写诗,美国专家自掏机票前来参会,港台专家为会议的召开在海外积极募捐善款,管
城区主管领导多次过问大会筹备情况……相信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融合教育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让蔡蕾更激动的是,从教育部门传来消息,“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地方政府将共同投入,在包括我
省在内的中西部地区建设1150所左右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实现在中西部地区的地级和30万人口以上或残疾
儿童较多的县设立1所独立设置的综合性(盲、聋哑、弱智三类校中两类及以上组合建制学校)或单一性
特殊教育学校。
除此之外,现有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也将得到明显改善。
所有项目学校达到或基本达到
国家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设施配备要求,基本满足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需求。
自主融合的德育是全人教育之本
“做合格的康桥人”,即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理、成长自强。
这是对国际文化的理解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相融合的自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多彩的健全的品格。
“做有社会责任感的小公民”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对亲人、家庭负责的情感,使学生们学会感恩,培养学生对社会负责的情感,使学生们关心国家大事,高三学生致信市委市人大要求立法保护传统节日。
市精神文明办复信赞扬高三学生对国际文化的理解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爱国热情。
建设多元互动的校园文化“相约康桥,超越梦想”和“中英韩文化艺术节”、“优秀影视文化展播”、“多语种歌曲大赛”、“书画展”、“康桥美少年模特大赛”、“英文诗歌短剧大赛”、“卡拉OK歌手大奖赛”与“中南乐团的同台演出”、“少年韵律操”、“广播操比赛”等等,不但使学生接受国际文化的熏陶,而且培养学生知美、爱美、创美的素质。
l 科研兴校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
2004年学校承担教育部十五教科研课题《基于信息资源的中不学国际文化理解与课程整合开发研究》在国家级重点课题的辐射下,启动市级2个课题,区级3个课题,共6个项目的研究,取得的成果构建三大课程体系:开放式的基础性课程、选修性的拓展性课程、多元化的国际性课程。
全校共有八个班级是课改实验班,2004年我校定为国家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信息资源的中小学生国际文化理解与课程整合开发研究》的实验基地。
在我校举办的“国际文化理解课程”展示课中,共有七节课受到中外专家的好评。
我国著名教育专家陶西平、卢元凯教授参加我们学校组织的“国际文化理解课程”研讨会,观摩了中学部的《品格与人生》、《漫步古诗词》、《戏曲大舞台》,小学部的《九围的昨天、今天、明天》、《秋天在哪里》等国际文化理解课程,他们高度评价和肯定我们学校在国际教育特色探索方面课的成果。
执行董事吕佩橙女士代表学校在全国小语研讨会上,做了题为《打造国际教育品牌,实施CS管理文化》的经验介绍,得到了与会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在对国际文化理解中,开发了一系列校本课程,编写了《财商的培养》、《思考方法的培养》、《识字小伙伴》等十二本校本教材。
例如在一年级新课改中,用课后生字编成“儿童诗”、“童谣”,帮助学生识字,《识字小伙伴》使学生学一篇带多篇,提高了识字量;增加学生质疑问
难的环节,增加学生自主实践情感体验的环节,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智能投入学习的环节。
选修式的拓展性课程。
为学生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创设空间,我们开设了60多门拓展性的课程,人人选修了自己感兴趣的拓展课。
近二年我们学生在科技、艺术、作文、英语等领域获国家级奖励的有18人,获省市及奖励的有60多人。
引进国外EIP国际英证证书课程,提升了学生英语水平,第一届毕业生愉快出国留学。
学习HSK汉语语言课程的韩国留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报考清华和复旦大学。
“多渠道识字,早期读写”的实验使一部分学生超常发挥。
一年级学生识字超过2,000个,熟背古诗300首,能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并动手写诗。
二年级完成全部小学识字任务,已有三名小学生“跳级”。
中学部余蕾“自动驱蚊的床”“吸尘粉笔擦” 获中国发明协会奖;余蕾与王伟兰的科技作品获第四届宋庆龄少年儿童“优秀创意”奖,方伟权获深圳市科技竞赛三等奖。
中小小学共有5名学生获全国美术双龙杯“繁星杯”一、二、三等奖。
在2005年深圳市童话节获一、二、三等奖共13人,中学部有3名学生先后在宝安区作文竞赛中获奖。
中学有2名学生分别获宝安区“希望杯”数学竞赛二、三等奖;小学部有1名学生在西乡街道“开放题”数学竞赛中获奖。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承载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教育机构只有特殊教育学校,包括盲人学校、聋入学校、盲聋学校和培智学校。
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后,国家明确将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纳入了国民义务教育体系。
当时全国只有大约6万名残疾儿童少年在特殊教育学校学习。
为了寻找一条投入少、见效快、方便就近入学、适合我国国情的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办学之路,随班就读应运而生,特殊教育也随之进入了普通学校,尽管当的很多普通教育工作者还不曾认识它。
近10年来。
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仅从学生数量增长角度看,截至2003年,全国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在校人数已达36.47万人,比1990年的7.2万人增加了4倍多。
残疾儿童少年入学人数之所以增加如此之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了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
随班就读的学生从1993年的6.88万人增加到目前的25万人,这使得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有了较快提高。
这么多随班就读学生在普通学校学习,而且是以分散的形式被安置在普通班级中,加大了班内的个体差异,势必出现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不少教师反映,课堂上经常是顾了随班就读学生而影响了其他学生,顾了其他学生又放弃了随班就读学生。
在随班就渎初期,出现这些问题是很自然的。
普通学校接纳了随班就读学生,这只是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形式上的融合,还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从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着眼,从促进随班就读学生有效参与学习过程着手,才能逐渐实现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实质上的融合。
融合教育需要正确教育观念的指导和支持。
基于近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我们
认为,有必要提出树立满足特殊需要的教育观,作为指导促进随班就读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学习的理论支撑。
所谓满足特殊需要的教育,是指在我国现实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与实施全民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融合的,促进随班就读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教育。
所谓满足特殊需要的教育观,就是用此种观念促进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改革朝着融合的方向一步步深化。
满足特殊需要的教育观有其鲜明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特征。
满足特殊需要的教育观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人人享有受教育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中指出,“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机会”。
198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四部委《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二条中指出,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办学形式要灵活多样,除设特殊教育学校外,还可以在普通小学或普通初中附设特殊教学班。
应该把那些虽有残疾,但不妨碍正常学习的儿童吸收到普通中小学上学”。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由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可见,满足特殊需要的教育观有国家法理的支持。
第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树人”与“兴国”离不开教育,“树人”才能“兴国”。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培养人才要靠教育。
我国是人口大国,残疾人的数量在世界上也是最多的,如何开发这部分人才资源与提倡满足特殊需要的教育观有着直接关系。
我们应该正视残疾儿童少年中的大多数正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现实,正视至今我们还没有找到为他们提供教育良策的现实。
我们应该尊重差异,提倡“有教无类”,关注学校中这部分弱势群体,研究他们、培养好他们,把满足特殊需要看作是教育以人为本的起点,看作是在中国高质量地普及义务教育的一项伟大实践。
第三,全纳教育的理念。
早在1948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中就提出了“人人受教育(eduction for all)的口号。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兴起·了“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的思潮,尽管直到目前对全纳教育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尽管各国的国情不同,但从对全纳教育的各种描述中,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实质性的观点,这就是全纳教育主张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每一所学校必须接收服务区内的所有儿童入学,为这些儿童都能受到适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提供条件,并通过合适的课程、学校管理、资源利用及与所在社区的合作来确保教育质量。
我们认为,如果局限在纯理论层面上对全纳教育做思辩式的研究没有多大意义,但是如果我们注意认真汲取全纳教育的营养,抓住满足特殊需要这个“牛鼻子”,立足国情,在全纳教育本土化上创新,则有助于把我国的全民素质教育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