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说课稿精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数》说课稿
市三小朱相臻
亲爱的各位老师们,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第一课时《平均数》,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与学法指导、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在“平均数”之后编排了“条形统计图”这一课,可以看出平均数与统计知识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平均数是统计知识中的一个信息数,让学生通过实验、猜测、探究等活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这对学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复杂的统计知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估算能力、统计概率的思想和方法已成为未来公民必备的常识。”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认知能力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
1、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2)、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平均数在统计意义上的理解和认识。
二、学情分析
1、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2、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大多9-10岁,心理发展仍然处于行为把握阶段,他们认识事物的特点是需要亲自参与活动或游戏,亲自动手操作,才能明白事物,把握事理。故本节通过情景导入,观察思考来促进学生的感知,进而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法分析与学法指导
教法分析:由于平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我尽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法,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
学法指导:我重视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通过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途径。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在教学时,主要经历了以下五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二)进行质疑,探索新知;(三)解决问题;(四)实践运用,体验生活;(五)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5分钟)
上课一开始采用的是我们三小的阳光123教学模式的引入,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训练,有定点凝视训练、快速移动训练、闪视训练。这三种都是对学生的眼睛和大脑进行的实战训练,它的目的都是把学生的心从喧闹的课间拉回到课堂上来,让他们更好的全身心的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然后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有3排小球,个数分别为6、7、2,由此提问:怎样移动才能使每排小球个数同样多?
(设计意图:移动小球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并渗透“移多补少”法。让学生明白把多的分给少的,这样的方法叫“移多补少”.)这样自然地引出课题,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课数学的兴趣。
(二)进行质疑,探索新知(10分钟)
1. 导入新课
大屏展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到的废瓶子的统计图。
(1)出示统计图。
(2)观察:从统计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3)问:他们收集到的废瓶子是一样多吗?在统计图上怎样才能使 4 个人收集的废瓶子一样多呢?大家来想想办法。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然后小组汇报。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出方法。
一种:“移多补少”,在统计图上引导学生把多的移到少的地方去。
二种:列算式,假如没有统计图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先求出他们的总数,平均分给了 4 个人,再除以 4 )
设计意图:教师运用电教化手段直观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使学生对平均数的含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此环节的设计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的同时提高了能力。
(三)解决问题。(5分钟)
本环节设计一个题目:是教科书91页的例2让学生动手算一算第4小组男生对和女生对踢毽比赛哪一组的成绩好。
设计意图:学生在理解了平均数、会求平均数以后,抓住时机转向悬而未解的1分钟跳绳,从而巩固了对平均数的计算,并体现了课堂的完整性和真正意义上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思想。
(四)实践运用,体验生活(10分钟)
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45厘米,小明身高135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练习学生意识到平均数在生活的广泛运用,并从第3题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安全教育,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德育渗透于教学之中。
(五)、评价总结,拓展延伸(10分钟)
让同学们调查小组同学的身高及体重,算出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
设计意图:这个作业的设计,既可以巩固新学知识,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再次感悟平均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清晰、开放,我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带者浓厚的兴趣,学得积极主动,变知识的接受过程为科学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培养,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本节课虽然有许多亮点的地方,但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说学生回答问题有时候逻辑性不是很强,回答不到位。在小组合作时,我也没有完全照顾到个体差异,这也让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教学如何面向全体,面向每一名学生,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完善的课题。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