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浅析老子小国寡民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一、小国寡民思想内涵: (2)
(一)背景:广土众民,诸侯争霸 (3)
(二)新解“小国寡民” (3)
(三)小国寡民下的社会效应 (4)
二、“小国寡民”作为治国思想的内容 (5)
(一)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5)
(二)小国寡民,君主有为 (6)
(三)小国寡民,德治天下 (7)
三、小国寡民作为治国思想的历史验证 (10)
(一)以柔克刚,无为而治 (10)
(二)克勤克俭,德治天下 (10)
(三)加强皇权,励精图治 (10)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3)
浅析老子小国寡民思想
摘要:小国寡民作为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历来备受争议,本文将“小国寡民”思想放置到整个老子思想体系中来浅析它作为“道法自然”的具体实践的治国之道。

通过剖析“小国寡民”思想的内涵,从“无为而治”、“君主有为”、“德治天下”三个方面来详细论证小国寡民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手段的可行之处。

关键词:老子;小国寡民;治国方略;至德之世
According to the XiaoGuoGuaMin Lao tze thought
Abstract:The small size of the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Laozi as a core, and has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 and this will be the small size and the people," Lao Tzu thought put in to the light to analyze it as a "natural" law, the practice of good governance. Through analyzing the small size of the people," thinking, meaning "from nothing as a rule, the "monarch" and "world" by virtue of 3 detailed argumentation isolated citizens of a small State as a viable means of social management.
Keywords: Lao zi; Small country with few people; governing strategy;to Germany in the world
前言
“小国寡民”见于《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治之至极。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目前主要研究观点有:就社会状态方面,陈鼓应在《老子注释及评价》中认为,“小国寡民是老子在农村社会基础上所理想化的民间社会场景,是构幻出来的桃花源式的乌托邦;胡寄窗认为小国寡民思想与当时要求建立统一的地主政权的历史任务是背道而驰的,不可能解决历史所提出的问题,反对科学
技术,否定文化知识的反动作用,还被认为是反映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层知识分子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洪流之前的消极入世的心态,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是依据当时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即回到早已崩溃的氏族公社时期的小农生活。

”[2]就社会管理方面,武汉大学赵玉玲的“重析小国寡民思想”一文认为它实际上是老子对文明发展变化的超前思索,是理想社会管理方式的一种描绘,“小国寡民指行政区域应有一定范围的控制,不宜过大,人口也不要过多,以保证人均资源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从而达到“百谷王”的目的。

四川师范大学李凤鸣“小国寡民新释”认为它是“道法自然”的具体实践,是和谐、朴素、安定、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是一种静中有动的田园诗,并非指形式上的大小,数量上的多少,治国徐辩证施治。

但我想说的是老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不可能简单的提出这么浅薄的空想社会的设想,我们看待小国寡民更应该回归到《老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去,放置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去考虑,而不是简单地站在现代或者仅仅从八十章这一段话中去分析。

下面我就自己已知的社会条件去简单阐述下我对小国寡民思想的主观臆断,并无无视和鄙薄其他解释之意,纯属班门弄斧,还望能抛砖引玉。

一、小国寡民思想内涵:
(一)背景:广土众民,诸侯争霸
其实老子所谓的治国之道就是老子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生活经验的投影,许多学者对他生存的年代颇有争议,自郭店楚简出土后,经考古家推定,入葬年代约为战国中期偏晚,约在公元前三百年上下,当时礼崩乐坏,社会混乱,诸侯争霸,民生凋敝,“公聚朽蠡,而三老冻馁,国之诸市,履贱踊贵”(《左传》),而“政在家门,民无所依”,奴隶主“蓄聚集实,如饿豺狼”,“民之羸弱,日益甚矣,四境盈垒,道馑相望,盗贼司目,民无所放”(《国语.楚语》)[4]。

当时就是这样一个君主鱼肉百姓,以百姓为刍狗的时代,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除了上层统治者和下层人民的矛盾外,还有诸如“陈氏代齐,季氏专鲁”的新兴地主和奴隶主在奴隶制瓦解,宗法制分裂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斗争,其实最主要的矛盾便是
各国执政者彼此忙于奔利,而使国家政治陷入瘫痪的状态,从而又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

正如冯友兰所说的“老子亲见那种时势,又受到了那些思潮的的影响,故他的思想完全是那个时代的产儿,完全是那时代的反动”。

【4】面对诸侯相伐,宗室相戮,老子力图挽救逝去的辉煌,渴求一个“圣君”的出现,实行无为而治。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就是“道”在治国方略上的具体演绎,是一种对淳朴无求的精神境界的一种向往,而不是要回到婴儿时代的荒唐论调。

而在其思想中也揭露了那个时代的病态:“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他呼吁有道者“有余以奉天下”,修天下之德,普天下之众。

其实社会秩序维护者的政治统治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统治者只有在他执行了它的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4]矛盾是无处不在的,所以说执政者的社会职能就是要有能力有效地平衡维护各方的关系,使社会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

而“小国寡民”下有序的社会状态正是这种社会职能发挥到极致的状态,执政者的社会职能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既包括执行由一切社会的性质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又包括政府同人民群众相容而产生的某种特殊职能”。

它的双面性职能就要求执行者要有足够的政治敏感性,高度的政治洞察力和胜任力,否则当其特殊职能过度压制了积极性这一方面,社会必不能长治久安,因为“暴力永远掌握在占社会多数的劳动人民手中”。

所以这种职能发挥的有效程度就依靠君主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基础和后盾便是其修养,即怎样以德取人民,以情取人民。

(二)新释“小国寡民”
《老子》第八十章中一些容易让人起疑和误解的句子无外乎这几句:“小国寡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在帛书甲本作“小邦寡民”,后为避汉高祖刘邦名讳改为“小国寡民”,《周礼.天官.大宰》曰“大曰邦,小曰国”;《尚书.尧典》有云:“百姓昭明,协和万邦”,[5]由此可见“国”应为周天子统一下的诸侯国,而不是像秦汉以后的一个至大的大一统状态,也不是象《凡尔赛条约》签订后登上世界政治舞台的主权国家。

因为“国”上还有“天下”,而‘天下”的领导者为“天子”,“圣人”并非“国王”,例“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在江海”(二十二章),可得知“天下”也不是一个实际性质的地理范围,而是承载“道”的场所。

在百家争鸣,诸邦林立时期,各种名士纷纷外出游说,
并不会因为自己出生在某个诸侯国而心存“爱国主义”,可见“天下”才是其心中真正的归宿,故小国寡民不能简单理解为使国小,使民少,而且《老子》认为万物都是可相互转化的,大也可小,小亦可大,没有永恒的大,亦没有永恒的小。

河上公对此注释最有代表性,“圣人虽治大国,犹以为小,俭约不奢泰。

民虽众,犹若寡小,不敢劳之”。

老子和统治者都不至于愚蠢到自解其国,自遗其民,所以这是老子的平天下之策:即在即将出现的封建关系下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上的诸侯国,延续到现在的大政府下的小自治社会管理状态,这也是现代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的趋势。

(三)小国寡民下的社会效应
“有什伯之器……治之至极”,则是指君主应该怎么做,即治国之道,“什伯之器”指军队的武器装备,古代行伍编制以十人为“什”,百人为“伯”。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是君主治国之后出现的效应。

“结绳而用之”是一种比喻,因为它是一种最真实可靠的信息传播方式,有着语言文字无法比拟的优势,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来沟通,而不是现实社会的尔虞我诈,故弄玄虚;更大方面也就是说国家在君主的治理下出现的一种百姓安居乐业,自然纯真的社会场景,而不是杜绝科学技术,回归原始社会。

“不相往来”并不是国与国不交往的一种“世外桃源”,见于“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三十五章),可见并不是绝交,因此我认为综合老子整体思想应该理解为两层意思,即老百姓不因生活贫困而东迁西徙,不因国家你侵我掠而背井离乡,国家间应谦逊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应互相需要,互相合作,但又互不干涉,即“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大国不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1]并不是一种愚民政策。

而其中的“不乘舟舆,不陈甲兵”反而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美,倘若抑制百姓的思想,何来和谐之美,岂不是专制统治与《老子》的至德之世相矛盾?而治之至极的社会我认为是老子在阐述其治国之道即君主之道,“道大,天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老子思想中是有大一统思想的,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并且强调国君在社会地位中的不可动摇性,“立天子,置三公”,有社会秩序和社会结构,明确了社会成员的尽责任行义务之道。

[5]在这个社会中,主导者为君主,他既要为人民营造和谐稳定的生存环
境,又要“无为而治”,因此君主的主观能动作用和自身素质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老子》八十章应如此翻译:古之圣人治天下,分设众多小的诸侯国,使之拥有的人口也不多,致使其行伍的武器装备都无可用之处,使民众安土重迁,珍视生命,拥有的战车战船,坚甲利兵,都没有地方可以施展。

这样人们就可以摆脱战乱,真诚相待,安居乐业,国与国之间和睦相处,不以厮杀往来。

因此我认为小国寡民是一种治国思想,而这种治国思想便是君主“无为而无不为”的“有为”而治的民本思想。

所谓“民本”,“民者,万世之本”,即人民是社会管理的根本,在老子看来最高境界便是“太上,不知有之”的管理者,其高明之处就在于要为下属创造一个可以尽情发挥才能的空间,而不是事必躬亲,善于用人,方可事半功倍!
二、“小国寡民”作为治国思想的内容
(一)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谈到治国思想,就要从老子整体思想来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便是“无为而治”,那么“无为而治”中的“为”到底该作何解释?“取天下常以无事”中的“事”该作何解释?
“为”,先秦中常用的一种用法为“求取,谋求”,如《左传》文公十三年“命可长也,君何弗为?”,《庄子.养生主》中“指穷与为薪者,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而俞樾《诸子评议.庄子》中说:“《广雅.释诂》:取,为也,然则为亦犹取也”,[4]那么老子“无为”应如此理解君主不应该为了谋取私利而执政,也不因执政而去谋取私利,而现今人们常理解为“作为,治理”。

“无为而无不为”意思为顺应自然而不妄为,就能够无所不为。

人们习惯把《老子》中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无”看成宇宙初始的“无”,恰恰忽视了它最为突出的性质和作用,它在《老子》中也有很多处体现:“善利万物”(六章)、“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二十七章)、“善贷且成”(四十一章)、“生之”,“长之”,“为之”(五十一章),圣人作为“有道者”应“有余以奉天下”(七十七章)[1]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君主应“事”’,应“为”,当然这些“为”
都是“为”民,即“使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为民众提供一个治之至极的安稳社会,绝弃“甲兵,舟舆”的战争环境,那么与“为”有相似含义的“事”到底又该作何解释?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对“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这样注:治理天下经常凭借无所事事,等到有所事事,实行苛政,就不能治理了。

[1]针对“事”的解释,《墨子.七患》:“民无事,则不可事”,这里的主语肯定是君主,那么“事”当译作“役使”。

《汉书.沟洫志》:“亦可以事诸浮食无产业民”,颜师古注释《汉书》中:“事,谓役使也”。

[5]那么“无事”便指执政者不为一己之利而役使民众,即不要实行苛政,要对百姓行“善”,施“慈”,方能得天下,可以说“事”、“为”都为不要从百姓身上谋取私利,而谋取私利与善利万物恰恰是对立的,刚好符合了老子的思想,即老子三宝之一的“慈”,即只有君主施“善”行“慈”才可治天下于安然,那么君主应该怎么做呢?
(二)小国寡民,君主有为
君主真正的标准是谓“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五十八章),“《韩非子.解老》释其曰:所谓方者,内外相应也,言行相称也,所谓廉者,必生死之名也,轻恬资财也,所谓直者,义必公正,必不偏党也,所谓光者,官爵尊贵,衣袭壮丽也。

”[7]只有守道,方能造至德之世,百姓才可自化,自正,自朴,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人民高度理性自觉的境界,实现“天下有道”,故《老子》曰:“小国寡民,天下大治”!
《老子》中有很多体现,即有所为,有所不为,总的“为”即三宝:“我有三宝,持之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1],我认为在《老子》中“为”最主要的核心即不“欲”,“为”民。

欲是一切祸害的根源,那么《老子》中所提到的“欲”究竟是什么呢?有以下几处:“名与身孰亲?亲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三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不得之货令人行妨”(十二章),“金玉满
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九章)[1]等等还可以看出《老子》中的“欲”的出现都是有一定的前提环境的,比如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四十六章)指奴隶主贵族发动战争,攻城略地从而导致坏的结果,这样不仅危及自身性命,还断送了国家的命运,是损人不利己不利民的“欲”。

所以老子要求“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这些私欲,不利己不利民,理应除之,也由此可得老子“小国寡民”不是要禁欲的“愚民”政策,而是要教化民众行徳善的“育民”政策,“为民”是核心。

作为一个理想层面的小国寡民被老子割裂出了两个对立的世界:一个是充满了饥馑与动乱的人为世界,一个是保有纯良古风的自然世界,小国寡民作为理想性的自然社会是“道”本身的衍生,而在“道”的实现方式上我认为其是一种治理模式,而欲在这里不是减去正常的欲望和情感,而是减少人为污染的脱离本人的被动情欲。

圣人治理国家“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不是要摒弃一切欲望,而是强调圣人不仅要身强力壮,而且要为民众丰富精神追求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正是为了激发被掩盖的纯真欲望的潜能,提升人生境界的活力,所以这种社会为“治之至极”,并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状态,更多的是一种使得精神自我深化的精神境界。

[8]
《老子》六十六章:“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以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1]这里强调君主要“不敢为天下先”,即老子三宝之一,君主对待百姓要眼下身后,谦卑恭弱方能使“天下乐推而不厌”,而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更是要求君主要爱民治国,要以百姓心为己心,真正做到小心谨慎,情为民所系,心为民所属,权为民所谋,百姓才可以信服,要“治大国若烹小鲜”,施行以心服人,以德服人的柔道治国方略,而不是“以智取民”的“霸道”取民,只有这样百姓才可专心于农事稼穑,才可能呈现出治之至极的和谐状态。

所以说小国寡民治国思想对君主的素质和修养要求极高,它认为执政者应代表公众利益,而不可与民争利。

(三)小国寡民,德治天下
综合《老子》,小国寡民重在治国,治国大任在于圣君,圣君至圣在于修德,我认为德治在书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贵身贵言,取信于民:“轻诺则寡信”(十七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之”(四十三章),“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十三章)2.慎言慎行,善人善己:“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二十七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三十三章)我认为“慎”字可以说是,《老子》中君主修养的核心,而且圣人之“善”,不仅要善人,还要善己,方可为人之师。

3.韬光养晦,隐其锋芒:“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示人”(三十六章),所谓的“藏心术”国家的赏罚权谋只可君主自己操作,让对手不明就里,琢磨不透,自然不敢轻举妄动,“藏而不露,俭啬内敛”(四十章),道隐无名,却能善贷且成,成就一切。

4.不求满盈,吐故纳新:“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四十五章),“以空我纳百川,既要虚怀若谷,也要有所作为,但“无”起更为关键的作用,“无”为“有”之前提,只有“有”“无”配合有道,才能以为利,以为用。

5.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困难于其易,为天与其细”(六十三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可见无为并不是真正的无为而是要图事于未有,要“巧”为,要“慎”为,要“善”为,待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静观其变,伺机而动。

6.谦下包容,虚怀若谷:“良质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十六章),“治人事天,莫若啬”,何为“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治之道”(五十九章)。

《老子》认为啬在重积德,所谓“深根固柢”之德,要谦下包容,虚怀若谷,勤事俭啬,此亦为老子三宝之一也,即“俭”。

7.慧眼识珠,知人善任:“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三十三章),“古之所谓隐士者,三伏其身而非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质而不发也,时命之大谬也”(《庄子.缮性》),“众人且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心之也哉”(二十章),这都是老子对君主发出的呼吁,要识才,识人,这里很重视君主的品质,如“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君主也应向周公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8.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六十六章),要求君主要“若为天下先”则先“不敢为天下先”,以退为进,以德撼之,真正做到“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乐
为人,乐利人,但却不争,故为不争以胜天下。

老子是主张以德治国的,即“君子圣德,容貌若愚”的“上德”,而不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智邪”的“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下德”。

他之所以发出“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是基于以上事实即存在于社会等级制度上的不公平,是对以权谋私的诸侯以政令的形式来为社会设定所谓的“仁义道德”的标准的强烈讽刺和不满。

他认为人为制定的“礼”造成亲疏、利害、贵贱、差别,成了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

统治者这样彰显尊贵“礼”,反倒侮辱了至德社会之“玄德”,真正的“上德”,君主应不与民争利,以“智”对智是行不通的,所以并不是真正的反礼。

郭店楚简《老子》中也证明了此意:“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甲组22号),“以政治邦”(甲组30号),“治人事天”(乙组1号)[4]等等,说明了他并不抵制“仁义礼孝”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统治工具,但却极力反对政府明码标榜的“礼”制。

所谓“上德”应该是君主的一种基本内在修养,影响一个人,感动一群人,真正靠的是一个丰富而真实的内涵,而不是几加文饰的“美德”。

老子十九章“此三者,以为文,不足”,老子几千年前的呼吁,现在的政府却仍津津乐道,乐此不彼,一幕幕在政府主导下的“什么道德模范,中国骄傲”等等文饰美德的政令粉墨登场,这是为什么?这是政府对自己诚信制度缺失的一种不安全感和自救心理,其实也是对人民群众的一种不信任,与此对应为什么会出现小悦悦事件,校车事件等“社会冷漠现象”真的是人们“感情冷漠”吗?不是,这既是君民互不信任危机的表现,更主要的是政府现行制度的缺陷所致。

其实这也是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在所难免的。

中国现代社会注重“法治”,从而忽视了人治,其实也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人们不适应的表现,其实“人治”也有长处,“至德之世“的缔造就必须靠一位至德之君。

民国杜亚泉认为“政治制度的基础是人,共和体制在中国的成败取决于国人能否与国体同化。

”[9]只有人国一体,方能“治之至极”,所以“社会冷漠”,责任不仅仅在人民,政府也不应推卸,更重要的是社会制度的完善。

因为制度文明是检验一个社会公正程度最为直接的标志,而制度与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的高下不无关系,故这便是政治家是否要付出行动的问题了。

[3]总之,真正的上德是谓玄德,即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五十一章)的“情商”治国。

三、小国寡民作为治国思想的历史验证
《荀子.王霸篇》言:“国者,巨用之则大,小用之则小”,“得王道者,虽小必大,有亡形者,虽成必败”,由此可看出判定一个国家真正的大小,决定一个国家的强弱存亡,是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整体力,是一个统治者的玄德有为。

以老子的治国之道来看,即在于统治者是否顺应民心,无为而治。

纵观历史上,以德治治天下的皇帝莫过于汉光武帝刘秀,《后汉书.光武帝纪》:“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10]
(一)以柔克刚,无为而治
的确,纵刘秀一生,以柔为人,以柔治国,故有“光武中兴”。

其治国方略的确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无为而治:退功臣进文吏;下令释放奴婢;精兵简政;轻徭薄赋,这是四条社会经济政策,陆贾称之“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民之心,则天下大治”(《新语.无为篇》),班固亦称“因民之欲而扰乱,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汉书.循吏传序》)。

[11]
(二)克勤克俭,德治天下
“为人道,谨信宽厚,克勤克俭”。

刘秀在起义过程中以谨厚品格赢得众人信任,刘玄杀其兄,他却顾全大局“饮食言笑如常”,在其攻下邯郸时,刘秀将诽谤自己的信件文书全部烧掉,结果“令反侧子自安”,其宽厚待下的品格令人大为感动,对其推心置腹。

(三)加强皇权,励精图治
为了吸取西汉灭亡的教训,汉光武帝竭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设尚书台分三公权力,削弱相权;加强州刺史的监察制度;集中军权于中央;施行察举,征辟制度,大量选拔人才,选贤任能。

汉光武帝的至德使其取国,固国,从打天下、坐天下、理天下到实现光武中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