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素质是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持人:刘薇白红平
白:国民的素质能体现一个国的兴盛
刘:人民的高素质能创造美好的世界
白:虽然我国日益兴盛
刘:但我们身边还是有很多低素质的行为
白: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低俗之行为呢?请大家举手回答。
同学们开始说
刘:大家说了这么多的例子,想必大家对素质一词,有了笼统的了解,那么请朱佳杰和郝天宇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下“素质”
朱:文化素质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身体素质是人口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基础。人口群体是素质和数量的统一,二者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控制人口数量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而提高人口素质反过来又会促进控制人口数量。
郝:中国对人口素质内涵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较早的是北京大学的张纯元教授,在《人口理论教程》一书中,把人
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
质以及思想素质,它反映了人口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是一致的。而梁中堂教授在《人口素质论》一书中认为“人口质量是人口所具有的各种构成的总和”;穆光宗则定义:“所谓的人口素质或者说人口质量,就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的结构和组合状态所展现的各种社会功能和影响力”;还有吴忠观在《人口科学辞典》中指出:“人口质量,亦称人口素质。人口总体的质的规定性,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人口在质的规定性方面的发展水平,总是体现为人口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人口具有多方面的质的规定性,一般认为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三方面的内容”。
人口素质内涵的不同观点,每一种观点都是局限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提出的,因而没有全面的、准确的概括出人口素质的真正涵义。
刘:素质包括很多种,大家知道哪些素质呢?
同学回答
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人口素质。外延认识
关于人口素质的外延,一直以来都有“三要素”和“二要素”两种观点之争。传统的“三要素论”认为,人口素质包括了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三个方面;并认为身体素质是人口素质的自然条件和基础,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口素质的中心。
而“二要素”论则认为:“人口素质”只能由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组成。理由是因为:如果把思想道德素质包括进去,就会因为缺乏统一的衡量尺度,难以进行人口素质的比较;即便是把人类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进行指标分类和量化,这也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无论是“三要素”观点,还是“二要素”的观点,都反映了人是由生理和心理等组成的复杂的统一体。但是在综合评价人口素质时,道德问题的分析是很困难的,因此,国内外的许多人口研究学者也都回避这一问题.
本文在对人口素质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时,也仅选取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相关指标,不再考虑思想道德素质对人口素质的影响。
大家觉得什么是思想素质那?请举例说明
思想素质包括世界观、社会观、道德观、法纪观、社会公德、个人私德、思想品行、修养操守……等等。人口的思想素质有明显的社会性,思想素质的高低是客观存在的。例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尊老爱幼这些可比的指标,以及青少年犯罪率和刑事犯罪率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一个人口群体的思想素质水平。中国倡导的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着眼于提高全国人民的思想素质。
一个国家的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于经济发展的状况
文化素质
指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积累的劳动生产经验,以及在教育培训中学到的文化科技知识。单个人的文化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个人的努力。一个国家的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则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文化素质的指标,主要是受各种教育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科技研究人员的比重,劳动者的文化构成,职工技术等级构成等。人口的文化素质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科技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当代,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促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
清末,境内识字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左右。民国时期,识字人口有所增加。至1941年建县时,识字人口比例上升到8%。建县后,抗日民主政府
重点发展小学教育,并在群众中广泛开展扫除文盲活动。1949年统计,全县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21%,但接受中学以上教育的人数不足
0.01%。建国后,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50年代,全县普及了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也有很大发展。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每万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4人,高中文化程度42人,初中文化程度229人,小学文化程度3518人。全县有文盲、半文盲167976人,占总人口的33.65%。
70年代,全县基本普及了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也有较大发展,人口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每万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13人,比1964年增加9人;高中文化程度684人,比1964年增加642人;初中文化程度2435人,比1964年增加2206人;小学文化程度3780人,比1964年增加262人。全县有文盲、半文盲109975人,占总人口的18.08%,比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减少58001人,减少15.57个百分点。
进入80年代,人口文化素质又有很大提高,大、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迅速增加。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每万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42人,比1982年增加29人,比全国少100人,比全省少55人;高中文化程度780人,比1982年增加96人,比全国少24人,比全省多66人;初中文化程度3421人,比1982年增加986人,比全国多1087人,比全省多903人;小学文化程度3439人,比1982年减少341人,比全国少266人,比全省少187人。全县有文盲、半文盲93397人,占总人口的 14.83%,比1982
年减少16578人,减少0.74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05个百分点,比全省低2.17个百分点。
人民身体素质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基础
是人口素质发展的自然基础,指人口群体的身体器官和生理系统的发育、成长和机
人口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