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获得工程师的初步训练,能够从事机械及相关领域设计、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好的人文素质;2、较系统地掌握机械学科领域的技术理论与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解决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

7、具有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机械精度与检测、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课内总学时数为2498学时,总学分数为153学分。

其中:必修课程2106学时、131学分;选修课程392学时、22学分。

课程设置情况详见表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安排表》。

五、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学分为36学分。

本专业各类实践环节安排情况详见表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环节安排一览表》。

六、综合素质培养由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训练、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必修的教育环节,以及学科竞赛等专业性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拓展性校外活动选修环节组成,设定为10学分。

详见表二:《综合素质培养与拓展环节》。

七、学时、学分分配比例各类课程(环节)的学时、学分分配比例见表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各类课程(环节)的学时和学分统计表》。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代码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代码:080202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基础理论,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基础知识和系统的陶瓷机械工程专业知识,能在陶瓷行业及其它机械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规格和要求本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1、知识结构要求工具性知识: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学、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工程技术知识:工程图学、机械基础、电工电子学等方面的知识。

经济管理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专业知识: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技术的前沿及发展趋势。

2、能力结构要求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

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

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四、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五、核心课程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控制工程基础、陶瓷机械设备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与电子实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实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习、电工电子课程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制图测绘、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第二课堂。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课程设置是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基础。


校应该在教学计划中合理安排课程,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力学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专业课
程则包括设计原理、结构设计、控制系统等,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此外,还应加强实践环节,设置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让学生能够将理
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其次,实践环节是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提供充足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探索。

例如,可以设置机械设计实验室、自动化控制实验室等,让学生亲自操作
和设计机械设备和自动化系统。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项目,如
机械制造竞赛、学生科研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实习实训是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必要环节。

学校应该积极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领域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

实习实训的内容可以包括生产实习、工艺实习、设备维修实习等,学生可
以在实际工作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总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综合考虑课程
设置、实践环节和实习实训等因素。

通过合理安排课程、加强实践环节和
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可以全面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
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面向工程实际,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适应能力较强、富有创新精神,能将现代制造业的前沿高新技术快速向生产领域转化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u知识要求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等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机电自动化控制、数控技术或模具设计与制造三个专业方向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u能力要求1.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2.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3. 具有初步的应用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4. 具有良好的专业外语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应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鼓励学生参加并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5.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能熟练使用常用CAD/CAM软件,应通过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鼓励学生参加并通过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6.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u职业素能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3.可以取得全国计算机绘图等级证书、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或高级证书、国家劳动部制图员职业资格证书、PRO/E原厂认证证书、国家制造业信息化三维工程师证书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三、基本学制与学位基本学制:四年。

中职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制造技术和应用能力的中级技术人才,能够从事机械产品加工、设计、组装、调试、维护等工作。

二、培养内容:
1.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加工工艺与方法、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知识。

2. 机械加工、机械设计、数控编程、机械维修、机器人操作与编程等方面的技能。

3. 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工艺、机械零件设计、机械系统设计、机械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工程实践。

三、培养要求:
1. 具备较强的机械制造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机械加工、机械设计、数控编程等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

2.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团队协作中完成机械产品的加工、设计、组装、调试和维护等工作。

3. 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独立完成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改进等项目工作。

四、培养方式:
1. 课堂讲授:通过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机械制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 实习实训:通过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综合实践:通过参加机械制造相关的竞赛、科研项目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五、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从事机械产品的加工、设计、组装、调试、维护等工作,在机械制造企业、自动化设备企业、汽车制造企业、电力设备企业等相关行业从事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育方案
一、培育目标
本专业培育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学问与应用力量:,熟识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自动化、机械工程设计和应用开发基本学问和技能,能从事机械装备应用和运行管理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育要求及特色
本专业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重点把握包括力学、机械学、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以及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学问。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创新意识和动手力量的培育。

注意加强采用计算机帮助手段进行设计制造和生产管理的力量培育。

培育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力量,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学问方面具有良好素养和社会适应力量;
2.具有从事机械产品讨论与开发所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3.具有本专业领域所必要的专业学问,了解其科学前沿及进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力量;
4.具有较强的自学力量、创新意识和诚信意识,具有协作精神、拼搏精神和创业精神。

三、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
五、主要课程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流体传动与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等。

六、学时与学分
学时学分构成表
七、教学进程方案表
表一:通识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
注:形势与政策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统一支配,学分计入第六学期。

最低学分要求:48. 5,其中必修43. 5学分,选修5学分
表四:实践教学平台
审核人:卓献荣。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标题: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技术含量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社会需求,我们制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目标1. 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掌握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材料选择、工艺流程制定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3. 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机械设计与制造的能力;4.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5.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计算机基础等;2. 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及自动化等;3. 专业核心课程:机械CAD/CAM、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机械系统动力学、先进制造技术等;4. 实践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四、培养方式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2.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 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4.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考核评价1. 课程考试:以闭卷考试为主,结合平时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2. 实践考核:通过实习报告、设计作品、实操考试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3. 科研评价:通过学术论文、科研报告、专利申请等方式,评价学生的科研能力;4. 综合素质评价:通过社会实践、社团活动、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结语本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我们将不断调整和完善方案,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级大类招生机械制造方向培养方案

级大类招生机械制造方向培养方案

级大类招生机械制造方向培养方案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考核与评价体系01培养目标总体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机械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一定的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知识。

械制造装备、机械制造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

态和发展趋势。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具有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发展趋势。

02课程设置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图学通过学习物理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绘图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阅读和绘制机械工程图纸的能力。

030201公共基础课程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进行简单机械零件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加工工艺和方法,了解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等方面的控制。

机械制造工艺学熟悉常用机床的结构、性能及选用,掌握切削过程中的基本原理。

机床与切削原理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基本加工方法,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金工实习针对专业课程进行综合性设计实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参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了解机械制造现场的生产、管理和技术状况,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加工工艺、自动化控制和相关领域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能力,能够在研发、制造、管理等领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学生应掌握数学、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等基础知识,熟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专业知识。

2.技能要求:学生应具备使用CAD/CAM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的基本能力,熟悉机械制造工艺的操作技能,具备现代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础应用能力。

3.素质要求:学生应具备良好的科研及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等。

2.专业课程: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基础、CAD/CAM基础、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机械振动、精密机械设计、机器人控制与应用等。

3.选修课程: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传动控制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等。

四、实践教学1.实习实训:设置机械制造与加工实训基地,让学生通过实习实训,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了解机械制造过程和流程管理。

2.课程设计:安排机械设计和自动控制方面的课程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研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进行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毕业要求1.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能力,能够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调试与维护。

2.具备机械制造和加工工艺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机械加工任务。

3.具有较强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能够进行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适应跨学科合作的工作环境。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满足机械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我们制定了一项完善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该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机械专业人才,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胜任各种复杂的机械设计和制造任务。

下面将详细介绍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

1. 课程设置我们的课程设置旨在全面覆盖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制图、机械结构设计、机械加工工艺、机械传动与控制、材料力学、热力学等方面的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的核心理论和技能,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我们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参与各种项目,如机械设计竞赛、实习实训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实习实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机械行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流程,我们将安排学生在专业企业进行实习实训。

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学生将亲自参与实际项目,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方式,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4. 专业导师我们将为每位学生配备专业的导师,帮助他们规划学习和职业发展道路。

导师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职业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为优秀的机械专业人才。

5. 综合评估为了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我们将实行综合评估制度。

综合评估将考察学生在学习、实践和实习实训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评选出优秀的学生并为他们提供奖学金和荣誉证书,鼓励他们不断提升自我,为机械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我们相信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机械专业人才,为机械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我们期待着看到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成为机械行业的中流砥柱和领军人才。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打造更加繁荣的机械行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培养具备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领域相关知识和能力的专业人才的专业。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智能化的进一步推进,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

因此,为了培养具备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以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2.培养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3.培养具备国内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相关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4.培养具备工程实践经验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内容1.建立丰富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包括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课程。

2.开设实践环节,包括机械制造实训、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实验、机械设计与仿真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调实习实践环节,与企业合作,提供实际工程项目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4.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组织机器人竞赛、学术讲座、专题研究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培养方法1.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课堂内容紧密结合现实工程实践,通过项目案例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资源,开设国际化课程,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设人文素质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4.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研活动,提供科研机会和平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实施步骤1.制定课程体系和课程大纲,明确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

2.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教师培训和教学资源准备工作。

3.加强教学管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改进和优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机器人产业等领域进行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方面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二、专业培养方案1.基础理论学习在学生入学前,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入学测试,确保其有一定的数学、物理、力学和材料等方面的基础。

在第一学期,学生将学习基础的数学、物理、力学和材料等课程,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课学习从第二学期开始,学生将学习专业方面的课程,包括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工程制造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

此外,还将学习自动化控制、传感技术、机器人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打下基础。

3.实践技能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独立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作的能力,专业课程中将设置一定的实验和实践环节。

学生将参与实验室的实验室实践,学习使用CAD/CAM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参与一定的实际项目,进行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的实践工作。

4.创新能力培养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一定的创新训练课程,让学生接触到前沿的研究方向和实际应用问题,培养其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此外,还要组织学生参与科技竞赛、项目研究等活动,培养其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5.实习与就业指导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技术要求,学校将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习,让学生参与到企业实际的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工作中,并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规划的支持。

6.工程实践项目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学校将开展一些工程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实践工作,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旨在培养掌握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备机械设计、机器人应用开发、自动化装置设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

二、培养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具备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能力。

2.创新能力: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解决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实际问题,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

3.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和现场管理能力,具备机械加工与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技术。

4.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三、学习内容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课程。

2.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机械制图与CAD》、《工程材料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等。

3.自动化控制专业课程《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

四、实践教学1.实验课程:开设有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控制、机器人技术等实验课程,提供实际操作和实验设计的机会。

2.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训,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工程管理能力。

3.工程实践:开展机械设计制造项目和自动化控制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五、专业实训基地建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和自动化控制装置,提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的条件。

六、毕业要求1.具备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够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

2.具备自动化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够设计和开发自动化设备和系统。

3.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复杂问题。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60101一、招生对象与学制、学习形式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标准学制:三年学习形式:全日制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服务面向湖北省及珠江、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于现代机械制造装备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掌握先进的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理论知识,具备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现代先进加工设备的操作、加工工艺的编程制订和实施、机械设备维护及企业管理等能力,适应现代机械制造行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与实施、工装夹具设计与制作和产品质量检验等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职业面向四、培养规格由素质、知识、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组成。

1.素质。

具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生观。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尚的情操。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

具有积极向上,有进取精神的职业素养。

具有较强体魄,适应一定的社会压力。

具有奉献精神,为社会有所回报。

2.知识。

具有获取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各项教学活动安排。

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必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知识积累,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能够熟练掌握机械制图知识;熟悉智能制造方法和特点,能够熟练使用三维机械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够熟练独立操作数控机床和调试数控程序;并能将智能机器人运用到数控制造技术;掌握机械零件测量、检验及分析的基本知识;具备基本的机械制造工艺编制能力及简单的夹具设计知识;具备生产现场管理和机械设备维护基本知识。

3.能力。

有独立学习能力及较强的获取新知识能力。

有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有工作任务规划能力;有处理问题及决策能力;有团队协作及沟通能力;五、专业课程设置(一)专业课程设置结构课程体系开发思路见下图:“两基一体,主辅并进”的课程体系(二)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专业学习领域分析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专业学习领域分析表(三)核心课程简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及夹具设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六、学制、学分和学时2018级普通专业基本学制三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籍有效期为8年。

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0年3月一、专业名称:机械制造技术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2、学制:三年3、办学层次:中职二、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营销、服务、管理等第一线工作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实践人才。

毕业生能熟练地操作各种机械制造设备。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1)具有生产安全、环境保护与节能等意识,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与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科学的生产理念、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2)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的能力与继续学习的能力;(3)识读装配图、绘制机械零件图的能力,初步的利用计算机处理图纸的能力;(4)掌握钳工、车削、铳削加工的基本知识,具有钳工、车工、铳工的基本操作能力;(5)具有典型通用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及售后服务能力;(6)解决本专业的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实施加工工艺和进行质量检验的能力;(7)具有使用检测工具从事产品常规检测的能力,初步处理一般质量事故的能力;(8)初步的数控机床操作和数控编程能力;(9)离校前必须取得1〜2个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三、职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机械制造企业,主要培养以传统和现代的技术手段,从事机械产品制造、加工质量检测和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常规检测和保养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从事机械制造与维修行业、数控加工CNC行业、模具制造、汽车制造与维修行业、电子制造行业等。

四、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1、职业岗位:从事装配钳工、车工、铳工、磨工、镇工、组合机床操作工、制齿工、刨插工、数控机床操作工等工种,从事质量检查、设备安装、调试、保养、维修等工作。

2、工作任务:对零件进行车、铳、磨、钻、钳等加工,对产品的质量检查,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保养、维修等。

4、拟设课程:五、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课时分配比例六、教育资源配置及说明:(一)教学场地、设施的配置及说明:1、校内实验室建设(1)、技术基础一实验室(制图实验室):配备一定量的基本体、组合体、典型零件、简单装配体的模型及实物,在专用教室予以陈列,教学过程在专用教室进行,同时利用好多媒体及相关软件进行教学。

2024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工科类专业中的重点专业之一,培养具有工科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应用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实践中开展机械制造、自动化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工作和研究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以下基本能力和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掌握数学、力学、材料学、电气工程、自动控制等基本理论,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质;2.具备从事机械设计、制造、控制和自动化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3.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能在工程领域中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4.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文化修养,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5.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和自我更新能力,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培养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力学、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电控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等;2.专业课程:机械设计、机械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图、数字控制技术、机械与电气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等;3.选修课程:自动化仪表、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工程经济学等。

四、实践环节安排1.实习实训:在校期间,安排学生进行工程实习,亲身参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实际工作,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2.毕业设计:选题范围涵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各个方面,学生需完成独立的设计项目,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学方法本专业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实例的分析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工程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专业实验室建设为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实验室应配备先进的工程制造设备和自动化系统,包括数控机床、机器人、PLC控制系统等,以满足学生的实验和实践需求。

七、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机会和实习实训的场所,与企业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学制及招生对象
1.学制:三年制中专
2.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二、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技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必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机械制造、加工技术、维修能力,具有相关设备的操作、维护技能,具有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生产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应具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能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认识问题;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具有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开拓创新;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竞争意识。

在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先进的设计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具有分析、解决有关模具及其制品成型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和生产现场管理的能力。

应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和卫生保健知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有关要求,身心健康。

一定的美学知识,对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具有初步的美学欣赏和鉴别能力,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

三、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培养规格及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生产一线,从事机械制造工作。

其主要业务范围是:钳工基本操作;机械制造及装配;焊接技术;车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cad辅助设计;金属材料制造;模具制造安装、调试和维护;解决生产现场制造工艺及装备的技术问题;生产一线的管理工作;生产中技术性操作工作等。

应具有以下基本知识和能力:
(1) 知识结构
①. 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

②. 掌握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绘图(AutoCAD)的方法,具有制图员技能等级证书。

③. 初步掌握机械制造的一般性基础知识和工程材料及其制造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④. 初步掌握电气、电子、PLC、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⑤. 初步掌握金属材料、塑料等成型工艺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⑥. 初步掌握机械加工技术基础知识。

⑦. 初步掌握机械基础知识。

⑧. 初步掌握钳工、焊接、车工、数控等工种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结构
①. 初步具备钳工加工能力。

②. 初步具备编制和实施车工工艺的能力。

③. 初步具备操作普通车床加工中等难度零件的能力。

④. 初步具备数控制造、电制造的编程、操作、调试和维护的应用能力。

⑤. 具备本专业相应钳工、普车、焊接、cad等3-4个工种中级技能操作等级证书。

⑥. 初步具备金属材料热处理的能力。

⑦. 具备国家一级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模具CAD/CAM应用的初步能力。

⑧. 具备从事机械制造技术的质量控制和生产现场管理的初步能力。

⑨. 具备阅读本专业一般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⑩. 具备技术创新的初步能力。

(3)资格证书要求
本专业的毕业生要求都要在毕业时取得技能证和毕业证。

四、机械制造专业职业面向
为深化机械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改革,按照教育部“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研究课题要求,深入研究21世纪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知识和能力结构的需求情况,定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等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教育部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专业的课题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项目机械制造技术专业项目课题组成员对全国各地区行业内的国有、集体、三资、个体等140多家企业自1992年以来聘用的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

共发出问卷调查表1800多份,回收有效调查表846份,回收率47%。

与此同时,项目组成员还分别依靠行业协会,即江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的企业,调研的目的是掌握自2010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的从业情况,了解毕业生对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程设置体系以及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听取各类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以此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改革与建设的依据。

1、江津区机械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重庆是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城市,拥有“汽车摩托车之都”的美称,随着各区县工业园区不断引进技术精、强技能单位,需要大量的数控技术应用人才。

据重庆经信委预测,目前重庆数控技术应用人才每年短缺10万余名。

学校依托园区建校,厂区车间建专业,更有效打造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数控技术应用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断满足重庆各园区及全国经济发展对数控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能力的培养要以技术应用为主线,突出实用性实践技能,要定位于专业所覆盖职业岗位群在新技术新工艺方面
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

为方便学生从事技能性操作岗位,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制定教学方案时可采用双证制(取得某一工种技能操作等级证书)教学。

2、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与就业前景
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形成了许多集成融合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的新兴领域和新型产业,必然需要产品设备装配、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

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越的自然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长沙现阶段的经济建设战略是以建设工业强市作为经济强市的突破口,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量的机械制造技术和自动控制类专门操作人才。

据调查,我县现有作为本地经济发展支柱的机电企业110家,企业员工总数3.56,按每年5%正常减员计算,三年内需补充员工5340人。

为充分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我校领导带领有关科室人员和专业教师,调研了一些大型机械制造类企业,还走访了一些很有发展前景的单位。

这些单位大都是以高新技术为增长点、重点服务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

被调查的单位都涉及到机械制造,大部分岗位需求综合素质高、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在分别与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座谈后,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随着中部的迅速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机械制造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

企、事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调研表明,江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的中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

因此,为了服务县域经济和适应区域经济,满足社会急需,我校对机械制造技术专
业进行了改革调整,建立了一个科学、完善、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体系。

突出应用性、整合性、实践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有一定的专业
理论基础,更具较强的操作技能。

五、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条件
我校的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开办于1992年,当时职业学校毕业生
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而市场对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毕业生又极为需求。

学校多次派人到本地、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进行人才需求调研,
分析市场特别是本地市场对模具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在充分考察、调研,反复论证后,学校开办了机械制造技术专业。

专业开办之初,面临师资和设备两大难题,学校迎难而上,克服
重重困难,坚持队伍建设与硬件建设两手抓。

经过多年的努力,机械
制造技术专业已成为我校的主体和优势专业。

六、机械制造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
机械制造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