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战争题材电影的表现模式_高红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具有深层性哲理思考的战争电影,第一部应该是 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 《一个和八个》,取材于郭小川的同 名长诗。电影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蒙冤的共产党人的革命气 节的同时,对人物性格深处深沉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情进 行了开掘,注重对心灵的解剖,令人回味与引 人 深 思。 《红 高粱》 是张艺谋的成名之作,一举夺得了柏林金熊奖,该 影片以抗 日 战 争 为 背 景,电 影 里 并 没 有 过 多 的 战 争 场 面, 而主要集中在 “我爷爷” “我奶奶” 的爱情故事的氛围构 造里。血红的夕阳,火红的高粱地,激情的男女,让电影 有一种东方式的奔放热烈之美。电影更多的是对中国民族 的劣根性与中国民族的伟大的生命力的双重思考。北方农 民的古朴、野性与自发抗日的热情,反映出中华民族坚韧 倔强的生存意志和生命力,赞美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具有 丰富的内涵。冯小宁的 《战争子午线》 表现了战争对人们 心灵的震撼和儿童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今 天的人们对战争有了更为深层的思考。姜文的电影 《鬼子 来了》,审委会认为: “影片没有严格按照电影局 《关于合 拍片 〈鬼子来了〉 立项的批复》 ( 电字 [1998] 第 302 号) 中的意见修改剧本,致使影片一方面不仅没有表现出在抗 日战争大背景下,中国百姓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 ( 惟一 一个敢于痛骂和反抗日军的还是个招村民嫌恶的疯子) ,反 而突出展示和集中夸大了其愚昧、麻木、奴性的一面。另 外还有女性的裸露镜头,整体上格调低俗,不符合 《电影 审查规定》 的标准。”④ 其实,客观地说,《鬼子来了》 是一 部非常优秀,具有深刻内涵的电影,一部文化意义非常深 刻,对中国民族劣根性进行批评与反思的电影。一部真实 地再现了一个被侮辱民族在战争状态下的集体沉默的生存 状态反思的电影。
一、“政治———功利” 的电影表层叙事模式
这种模式,是将电影艺术当作政治任务,是为了配合 政治形式 与 政 治 教 育 而 选 择 的 题 材,往 往 是 主 题 先 行 论。 其作用是可以让全国观众感受到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艰难, 感受伟大领袖的英明智慧,感受到无数先烈为了中国的解 放与人类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牺牲精神。这种模 式的电影,占 中 国 所 有 战 争 题 材 电 影 的 百 分 之 八 十 以 上。 如早期的电影 《中华儿女》 《鸦片战争》 《甲午风云》 《四 渡赤水》 《重庆谈判》 《上甘岭》 《难忘的战斗》 《狼牙山 五壮士》 《英雄儿女》 《董存瑞》 《地道战》 《小兵张嘎》 《南征北战》 《红色娘子军》 《闪闪的红星》 等一批经典的 影片,新时期以来这种模式的战争题材电影如 《西安事变》 《大决战》 《开国大典》 《开天辟地》 等。这些影片得到了 国家大笔的投资,在规模上气势恢弘,注重领袖形象的智 慧饱满,注重英雄的完美高大,注重敌人的狡猾愚蠢,内
容结果是每次战役、战斗都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 终取得了战争的伟大胜利,赢得了凯旋而归的大团圆结局。 国家大投资、大拍摄的电影,无疑有一些具有史诗般的宏 大叙事,《孙中山》 《血战台儿庄》 《直奉大战》 《非常大总 统》 《巍巍昆仑》 《百色起义》 《开国大典》 《大决战》 《长 征》 《大转折》 《大进军》 《太行山上》 等无数电影,表现 了特定的历史,是中国革命恢宏的史诗性电影再现。
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的新时期第一部人性战争电影首 推 《小花》,陈冲、刘晓庆及唐国强完美的表演、清新优美 的抒情、温暖曲折的人性让电影中的战争血腥与暴力成了 配色,李谷一的 《妹妹找哥泪花流》 插曲成了电影精曲。 《小花》 是从正面歌颂亲情及对亲情的渴望,从而激起人们 对战争的痛恨与反思。新时期还有非常轰动的战争题材电 影 《高山下的花环》 将人性之箭直刺部队高层的心底,是 国内首次表现中国个别军人在战争面前的恐惧、退缩及部 队里的不 正 之 风。谢 晋 以 非 常 大 胆 的 魄 力 与 敏 锐 的 思 想, 保持了李存葆原著 《高山下的花环》 人性内涵,将正面、 反面人性置于战争环境里,让观众看到了人性里的丑恶肮 脏与普通百姓人性的善良的光辉。20 世纪 80 年代影片 《今 夜星光灿烂》 描写了 4 个 18 岁的战士在胜利前夕的牺牲, 大胆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同时又表现了战士们的生活 情趣和美好向往。影片所传达出的生命与战争、未来与现 实的极度矛盾,今人伤感、深思和难忘。
008 2012 年第 13 期 / 电影文学
MOVIE LITERATURE 学术论坛
争性,电影中除了硝烟与敌人,刻骨铭心的阶级仇恨与勇 于献身的革命激情,是很少可以看到爱情的。即使亲情与 友情这样的基本人性表现,也是被政治渲染化了。如 《洪 湖赤卫队》 的韩英大 队 长,激 情 高 亢,大 义 凛 然,不 需 要 任何爱情的滋润; 《烈火中永生》 的江姐,虽然与老彭是夫 妻,但是夫妻感情也是以政治感情为基础,而电影中直接 表现江姐的爱情几乎没有。新时期前拍摄的最生动的战争 爱情电影 《柳堡的故事》,那首 《九九艳阳天》 至今被无 数人传唱,可是这部战争题材的电影在 “文革” 中被封杀。 所有战争题材表现人性的电影,在那人妖颠倒的岁月里都 是无法得到肯定的。新时期后,电影题材开始解冻, “人 性———抒情” 在电影中得到了广泛的表现。但是,人性中 离开了爱,还有意义吗?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源于爱。爱是 光明的使者,是幸福的路人。”③
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的进程是伴随着战争而发展的, 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及抗 美援朝战争,构成了中国现代历史前行的脉络。作为映画 艺术的电影,用电影语言去全面表现中国辉煌壮丽的历史, 去表现硝烟弥漫的烽火岁月,去表现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 上对西方列强的英勇抵抗,去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 人民在抗日前线浴血奋战,去表现毛泽东伟大的军事策略 与军事路线,直到去表现中国人民取得解放事业的伟大胜 利,这些历史艺术性的表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 么,对于战争题材的电影,到底应该怎样表现呢? 战争的 本质是政治斗争、经济斗争与信仰冲突的延续,战争有正 义的战争,也要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战争,还有彼此为了子 虚乌有的 宗 教 上 帝 的 战 争,电 影 艺 术 在 表 现 战 争 的 时 候, 难道仅仅 是 为 了 政 治 层 面 ( 压 迫 与 被 压 迫) 、经 济 层 面 ( 剥削与被剥削) 、信仰层面 ( 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 的文 化内涵吗? 无论是哪种性质的战争,从事战争的是人,是 不同背景下、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追求 的人的战争。人性在战争中最容易得到考验,战争可以锤 炼人,但也可以异化人; 战争可以摧毁人,但也可以铸造 人。本文对中国战争题材电影进行了分类与分析,总结出 中国战争题材电影的表现模式。
但是,“政治———功利” 的电影模式,占据了中国电影 的大半个 市 场,从 受 众 观 影 心 理 来 说, 已 经 达 到 了 极 限。 这种模式的电影陷入了俗套化、类型化、僵硬化的唯政治 表现中。看完 《开国大典》 后,所有其他表现领袖的战争 电影似乎 都 不 值 得 再 看,因 为 同 样 的 气 质、 同 样 的 故 事、 同样的战争画面,甚至电影没有演出,都知道电影内容表 现的结果。因此,此类 “政治———功利” 模式的影片,主 要靠机关团体、学校及各种单位组织观赏,或者是共产党 员政治学习发票才观赏。 “政治———功利” 模式的战争电 影,将继续在中国电影领域占去大半壁江山,并且国家愿 意花大投 资 去 拍 摄 这 些 电 影,这 是 当 代 中 国 体 制 决 定 的。 虽然,电影已经进入多元化的时代,但是,无论多么多元, 在当代中国领袖与英雄的歌颂是最重要的。
二、“人性———抒情” 的电影道德叙事模式
人性是人类一切艺术普遍的、永恒的主题。“人是宇宙 之精华,万物之灵长”① ,人是理性的、智慧的和善良的, 但人性潜意识深处还存 在 邪 恶 与 凶 险。 “认 识 你 自 己”, “人一半是仙子,一半是魔鬼” 的千百年来的至理名言,则 警示着人作为动物,还存在着兽性的一面。“人性是人生而 固有的本性: 它一方面是人生而固有的自然本性,另一方 面是人生而固有的社会本性。”② 各种人性的主题在电影里 得到了多种表现,越是优秀的电影则越是人性的电影。在 战争题材电影中,人性的表现也是电影永恒的主题,最优 秀的战争题材电影,也是表现人性最丰富、最感人的电影。 爱情、性爱、友谊、善良、 和 平 等 人 性 的 东 西, 是 最 普 通 的人性,既简单而又复杂。战争中电影对人性意义的深刻 挖掘以及人性扭曲、压抑下人性的畸形表现,以唤起对社 会压制的反抗及对人性异化的批判。新时期以前,中国的 战争电影很少涉猎人性的表现,只有政治性、阶级性与斗
90 年代,将战争、人性与民族风情糅合成一组组美丽 动人映象画面的导演是冯小宁,其电影 《红河谷》 《黄河 绝恋》 及 《嘎达梅林》 都是以战争题材作为电影的表现内 容,冯小宁是当代中国表现战争题材最优秀的导演。其作 品主要是对战争中爱情的复杂体验与考验,赢得观众的共 鸣。《嘎达梅林》 描绘了 20 世纪初期科尔沁草原英雄嘎达 梅林为了保护草原与牧民,争取自由与幸福,奋起反抗达 尔汗罕王国与国民党政府勾结出卖土地,进行武装起义的 故事。电影深沉、悲凉、舒缓,在蒙古族特有的长调中展 示了绚丽壮美的草原风光,淳朴豪放的民族风情,浪漫迷 人的爱情图画、气势磅礴的战争拼杀及如泣如诉、悲凉无 边的起义失败。电影中每一个镜头都是人性的音符,犹如 从人心底流出,细 腻, 哀 伤, 神 圣, 动 情, 在 凄 怆 的 旋 律 中,让人对茫茫无边的草原充满了向往及对民族英雄嘎达 梅林充满了敬仰。冯小宁的影片多在血与火的背景下展示 战争的惨烈残酷,人的坚忍顽强的生命本色,婉转凄美又 热烈豪壮的爱情,在不同文化的沟通和撞击下展示了国人 不屈的民族魂。具有深刻人性的中国战争题材电影还有叶 大鹰的 《红色恋人》 《红樱桃》 及 《冲出亚马逊》 等优秀 电影。
三、“哲理———思考” 的电影深层叙Baidu Nhomakorabea模式
哲理性战争电影,要求导演不仅仅是表现战争的正义
与非正义,不仅仅表现战争中的英雄智慧与领袖人物,而 更需要表现战争中人的生存状态,战争中的人,战争中人 与人的关系,战争中人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变化,战争中人 的意识、心理、情感及行为,同时,表现战争这一毁灭性 的灾难给人类带来的悲剧性思考。美国电影 《西线无战事》 《第二十二条军规》 《拯救大兵瑞恩》 都是轰动世界的战争 影片,《拯救大兵瑞恩》 获得了奥斯卡奖,这些电影除了表 现逃兵、战争的残酷、军人的不满,战争后军人心理的恐 怖等真实状态,更多的是从形而上的角度去思考人在战争 语境下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学术论坛 MOVIE LITERATURE
论中国战争题材电影的表现模式
■ 高红雨 王文燕 (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2)
[摘 要] 战争题材是中国电影拍摄最重要的传统题材,中国战争题材电影占据了中国影视半壁江山,在一定程 度上达到了对全国百姓的教化作用。但是,中国战争题材的电影,因为过分追求其政治意义,已经陷入到了一种 世俗化、类型化与僵硬化的程度。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战争题材电影的表现模式进行了总结,认为中国战 争题材电影模式具体表现为三种形态: 表层的政治功利表现模式、道德的人性抒情表现模式及深层的哲学思考表 现模式。三种模式中,唯政治功利模式占主要地位,这是中国目前国情与体制决定的。但是,中国战争题材电影 要发展,必须突破固有的唯政治模式,需要在人性层面与哲学思考方面进行深化。 [关键词] 战争电影; 政治功利; 人性抒情; 哲学反思
注释:
① [英]莎 士 比 亚 :《哈 姆 雷 特》,长 征 出 版 社,2007 年 版,第 20 页。
② 王海明:《人性是什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2003 年第 32 卷第 5 期。
③ 斯摩尔泰:《羊皮卷活学活用》,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年版, 第 48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