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治理60年(2009-08)
事关洞庭湖未来:5个专家的6套新江湖设想
事关洞庭湖未来:5个专家的6套新江湖设想事关洞庭湖未来:5个专家的6套新江湖设想发表时间: 2009-12-10 信息来源:《潇湘晨报》□采访/张湘辉摄影/马金辉江湖。
长江。
洞庭湖。
自然,一直存在自我调节能力。
譬如江湖关系。
湖,有洪有枯,也是最常见的事情。
然而,洞庭湖近几百年来的命运,全由人类轻易操纵,不由自主。
所以今日之枯水,我们已不能指望全由自然来调节,只能遵循一定的规律,有所思考,以及行动。
71岁的卢承志,70岁的聂芳容,68岁的童潜明,以及更多的人,怀着焦灼赤诚之心,提出方案。
不管这些想法是否“异想天开”,不管是城陵矶筑坝、引江济湖还是蓄洪济枯,我们不妨将各种声音一一呈现,以期看到更多争辩、论证。
惟有如此,方能为决策者寻到有效解决方式。
同时深知,这不仅仅是专家们的事,生态变化,与我们每一个人相关。
2009年11月23日,湖北宜都,洋溪。
童潜明建议,利用洋溪与松滋河之间的3-5米落差,开凿运河从长江引水进入松滋河,从而缓解西洞庭、南洞庭的缺水状况。
有数据表明,三峡大坝蓄水发电后,经由松滋口进入洞庭湖的水量,占到“四口”入湖总水量的60%。
背景一张“过境水”入湖水量图四水:湘水、资水、沅水、澧水四口: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和调弦口洞庭湖的水来源“四水”及“四口”都是过境水,近年的流量都在剧减。
四口如今的入湖水量水量仅是1936年的22.25%。
四水如今的入湖水量也比2003~2007年期间减少了33.1%。
入湖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建坝拦水,以及荆江截弯,河床下切,江水入不了湖。
在入湖水量总体减少的背景下,这些年洞庭湖水位连年创低。
造成的后果是,安乡、南县、华容以及湖北的松滋、公安、石首等县市共26.67万公顷耕地和300多万人口严重缺水,其中华容县城日缺水2万-3万吨,只能定时定量供水。
A 1950年~2000年B 1955年~2000年C 2003年~2007年单位:亿m3/年均方案一我一直坚持引江济湖:从洋溪修运河到新江口,利用松滋河济西南洞庭;疏浚华容河济东洞庭,是目前最好最经济的方法解决洞庭湖缺水的方法,我从2006年以来,一直认为只有引江济湖。
被人类活动改变的洞庭湖
军事建 制 ,县长是总指挥长 ,而大的围
垦组织 属于团级建制 ,生 产队长 则是排 长 ,命令要层层落实 ,下 级见 上级 ,要
说敬礼 ,报告 ,请指示; 男女分成两大阵
营 ,露 宿 在 大 堤 上 , 3 月 内不 允 许 回 个
家 ,他搜 集的资料 中,就有一些所谓 的 “ 落后分 子”回家后被斗争 ,然后终 于 被组织挽救 的记录 。而播种则采取男女
画像。
但是 围垦带来 的洪水 问题 ,显然超 出 了他们 的理解范 围——或者说 ,大多
数 湖区人不愿意承认 围垦和洪水有直接
的关 系 。
垦 ,当时就 耗资 10 多万元 ,结果 17 20 96
年夏天 的汛期都 没有挺过去 , “ 当时外 湖 的水位也 不算 高 ,也就3 米多 ,可是 2 仓促 围起来 的堤垸 占据 了水道—— 也就 是说 他 们 在根 本 不 能 围垦 的地 方 围垦 了 ,尽管弄 了1 万名劳动力上堤 防洪 ,还
代 ,面积也达 到了最大— —6 0 平方公 00 里左 右 。 “ 尽管唐朝末 年开始流行洞庭
八 百里的说法 ,但是那 只是一种好 听的 说 辞。”他和谭其骧先生 早年根据古文
献研究 洞庭湖 的变迁 ,得 出了洞庭湖从
无 到 有 ,从 有 到大 ,再从 大 到 衰落 的 结论 ,但 是衰落到今天 的20 多平方公 60 里 ,还是出乎他 的意料 。
7 年 代 围垦 的多数 垸 田都是 这 样 0
的命 运。 “ 地不让水水争地 。”何 培金
说 ,他 印象 中,这种7 年代 围垦而最终 0
被水夺走 的大垸有1余处。 0
“ 实 围垦 的真正 高 潮还 是 1 5 其 98 年 。”张修桂用 15 年来作为 洞庭 湖面 98
洞庭湖治理的调查与思考人给水让路水给人出路
洞庭湖治理的调查与思考人给水让路水给人出路第一篇:洞庭湖治理的调查与思考人给水让路水给人出路洞庭湖地区是指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湘、资、沅、澧四水控制站以下,跨湘鄂两省的广大平原、湖泊水网区,总面积为18780平方公里。
洞庭湖地区土质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麻、蚕桑、水产基地。
两千年以前,洞庭湖只是岳阳君山附近的一块小水面。
由于长江泥沙的大量涌入,长江以北的云梦泽调蓄能力逐渐消失,洪水南移,致使洞庭湖逐渐扩大,南连青草湖、西吞赤沙湖。
全盛时期,也就是1640年至1825年间,湖面约6000平方公里,号称“八百里洞庭”。
沧海桑田,随着洪水和泥沙的不断淤积,加之人类无节制的开垦,现在的洞庭湖湖面只有2625平方公里了。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永远留在了《岳阳楼记》里。
实现洞庭湖的人水和谐,是千百年来湖区百姓的不懈追求。
洞庭湖安澜,则湖区百姓安。
人给水让路:是尊重自然规律,是实现洞庭湖人水和谐的前提把洞庭湖治理好是祖祖辈辈的心愿,更是当代人的责任。
要实现洞庭湖的人水和谐,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协调的治理方针,坚持山、水、江、湖治理的结合。
治湖与治山相结合。
从洞庭湖的情况来看,多年来我们采取“深挖泥、高筑堤、强排涝”的办法治理洞庭湖,起到了抵御洪水的作用,效益是显著的。
这是对付现有泥沙的有效办法。
但是由于长江上游和湖南省境内“四水”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有近1亿立方米泥沙淤积在洞庭湖,湖洲面积以每年6万亩的速度增加,并生芦苇,致使湖床不断抬高,湖面不断萎缩。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底平均每年淤高0.03米,其中西洞庭湖区每年淤高0.07米,澧水尾闾的七里湖已淤高了13米,变成了七里山。
由此看来,治湖必须与治山紧密结合起来。
近年来,湖南省要求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并且长期实行封山育林、封山植树,使森林覆盖率由51.4%提高到55%。
治湖与治河相结合。
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新墙河对洞庭湖来说,突出的问题是防洪库容不够。
湖南洞庭湖300多年巨变,感受什么叫沧海桑田
湖南洞庭湖300多年巨变,感受什么叫沧海桑田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湖南的母亲湖。
浩浩荡荡,碧波万顷,曾有“八百里洞庭”之说。
洞庭湖曾是上古大泽云梦泽的一部分,1644年(顺治元年)-1825年(道光五年),洞庭湖的面积还是非常大的。
1826年-1915年,洞庭湖的源流和形态有了挺大的变化,分成了东、西、南三大块。
1916年-1949年,整个洞庭湖的面积在缩小,具体表现从东西南三部分来看,变化非常明显。
1950年-1958年,西洞庭湖已经几乎没有了,只有变得很小的东洞庭湖和南洞庭湖了。
1973年的卫星图,除了东洞庭湖还能看出湖泊的样子,南洞庭湖感觉就和河流一样了。
1978年的卫星图,洞庭湖的水量有所恢复,慢慢有了往日的风采。
2005年的卫星图,和30年前的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2014年卫星图,当年全国干旱,洞庭湖几乎快要干涸。
300多年洞庭湖的变化,让人真真地感受沧海桑田。
而这一切除了和气候变化有关外,还和剧增的人口和人类活动有很大关系。
洞庭湖
洞庭湖求助编辑百科名片洞庭湖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面积2,820平方千米。
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由东面的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号称“八百里洞庭”。
洞庭湖据传为“神仙洞府”的意思,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
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
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
古人描述的“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江天暮雪”等,都是现在东洞庭湖的写照。
洞庭湖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2,820平方千米,号称“八百里洞庭”。
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
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并沿延用至今。
历史上洞庭湖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由于近代的围湖造田,以及自然的泥沙淤积,洞庭湖面积由最大时的清顺治年间到清道光年间汛期的湖面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骤减到1998年的2,820平方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鄱阳湖超过而成为第二大淡水湖。
近年来加强了对湖泊区域的保护,实行退耕还湖。
洞庭湖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是长江中游重要吞吐湖泊,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
处于湖南境内,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湖区位于长江中下游下荆江南岸,介于北纬28°30′~30°20′,东经110°40'~113°10′。
湖区面积2、820平方千米,天然湖面4040平方公里,另有内湖1200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湖区简介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由东、西、南洞庭湖和大通湖四个较大的湖泊组成。
在湖北省南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
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4口(1958年堵塞调弦口)引江水来汇,南和西面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注入。
湖南地理测试题集(答案)
湖南地理测试题集1、(2006•邵阳)读湖南省地图,回答:(1)湖南省北面的邻省是.(2)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中有“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由此可知湘江在长沙段的流向是,诗词中“万山”是指长沙的山.(3)五强溪水电站位于干流上.(4)长沙的周敏同窗全家决定乘火车去A地旅行,最合理的线路是走线.(5)湖南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称,B地盛产矿.答案:(1)湖北省;(2)自南向北;岳麓;(3)沅江;(4)京广;(5)锑.2、(2007•岳阳)读湖南省略图,并回答(1)湖南省航运的北大门是A、长沙B.城陵矶C.郴州D.道仁矶(2)湖南省要紧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3)目前我省最大的水电站位于A.湘江B.资水C.沅江D.澧水(4)依照河流流向,判定湖南省的地形特点A.西高东低B.中间高、周围低C.北高南低D.三面高,中部低,北面开口(5)请你写出位于岳阳境内闻名的旅行景点(至少两处).答案:(1)B;(2)C;(3)C;(4)D;(5)岳阳楼、君山.3、(2007•益阳)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城市:①河流:②省:③锑矿产地:④.(2)益阳城区的小明到张家界旅行,走最近线路,依次通过的铁线路:(3)湖南的地形特点是依照图中什么信息能够说明:.答案:(1)①长沙②湘江③湖北④锡矿山(2)石长线和焦柳线(3)东、南、西三面高,中部、北部低,好似一个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流向北部洞庭湖4、(2020•张家界)读湖南省略图(如图),回答:(1)衡山祝融峰和韶峰的相对高度为米.(2)①是(城市)②是(河流)(3)③是(湖泊),它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由于其面积不断缩小,对长江的调剂功能大大减弱,1998年以来,该湖区采取“”等一系列综合整治方法,大大提高了湖区的防洪能力.(4)位于张家界市的风光区,因有世界罕有的石英砂岩峰林和爱惜完好的原始生态环境,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5)依照图中提供的信息,从张家界乘火车到北京看奥运会,任意设计一条线路,依次写出所通过的铁路干线名称.(6)以下美称,不在湖南的是A.世界锑都B.有色金属博物馆C.中国烟花之乡D.天府之国.答案:(1)775;(2)长沙;湘江;(3)洞庭湖;退耕还湖,移民建镇;(4)武陵源;(5)焦柳线一湘黔线-京广线;(6)D.5、(2020•株洲)读湖南省略图回答以下问题:(1)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都在湘江沿岸,这三个城市从上游到下游的排列顺序依次是、和.(2)湖南省的河流要紧有湘江、资水、和澧水,他们都汇入湖。
洞庭湖治理规划
洞庭湖治理历史资料—洞庭湖治理规划/zt/ztdthgh/18414.html洞庭湖治理规划的制定,始于20世纪30年代。
1938年提出《划定洞庭湖湖界报告》,1947年提出《整理洞庭湖工程计划》,都没有付诸实施0 50~60年代,曾多次制定洞庭湖整理计划和水利建设规划,有的已经局部实施,但基于江、湖蓄泄关系的复杂性,对外江外湖基本上没有进行重大工程建设活动。
湖南省水利部门于1971年11月、1973年8月、197 4年10月、1975年10月、1977年6月及1979年6月前后6次拟制了《洞庭湖区水利建设规划》,报送水利电力部和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
关于湖区防洪蓄洪的专门性问题,也曾于1970年2月、1972年8月、1973年9月、1978年6月前后4次报送过《洞庭湖区防洪蓄洪建设规划报告》。
1982年4月,根据1980年长江中下游防洪座谈会议精神,上报了《洞庭湖区防洪蓄洪建设规划》。
水利电力部于1983年12月31日以水电水规字第65号文,对洞庭湖近期治理工程作了批复,同意湖南报送的规划设想。
湖南据此编制了《洞庭湖区近期防洪蓄洪工程初步设计书》,拟从1986年起在8~10年内完成。
几个有代表性的规划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划定洞庭湖湖界报告该报告系1938年6月由扬子江水利委员会制定,但并未付诸实施。
该报告关于湖界之划定是根据各处之寻常洪水位,并以实地状况之有否阻碍泄洪者作为标准。
湖界分为两种:滨湖依傍山岗之地,其地势高度超出该处之寻常洪水位,为天然湖界,设立永久标志,以资识别;滨湖各垸之干堤或堤外滩地经淤填超过寻常洪水位而均无碍泄洪,经勘定为湖界者为湖堤界线,沿界建筑强固之干堤。
洞庭湖区共划定天然湖界8段,湖堤界线7段。
二整理洞庭湖工程计划该计划系扬子江水利委员会于1935年进行编拟,由长江水利工程总局充实,1947年1 0月编制完成。
其内容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湖界内设蓄拱垦区6处(洞庭东湖与大通湖区、洞庭西湖区、鳝鱼湖区、围堤湖区、目平湖区、南湖及洋淘湖区);二是四口与四水入湖洪道各自独立,互不抵触;三是在四口设调节工程,以扩展荆江断面,增大其泄流量;四是改善老垸沟渠系统与灌溉排水方法;五是改善航道;六是择地放淤。
洞庭湖治理60年(2009-08)
洞庭湖治理60年一、洞庭湖区基本情况洞庭湖是我国一颗璀灿的明珠,维系着长江中游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大局;洞庭湖区又是一块险地,频繁发生的洪涝灾害,长期威胁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困扰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可概括为4个方面。
1、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蓄湖泊,防洪作用十分突出。
洞庭湖现有天然湖泊面积2625平方公里,北面纳松滋、太平、藕池三口分泄长江洪水,南面和西面汇湘、资、沅、澧四水,东面有汨罗江和新墙河汇入,洞庭湖水系总集水面积达25.94万平方公里。
1951~2005年年均入湖水量为2916亿立方米,其中汛期占全年径流量的76.8%。
江河来水进入洞庭湖后,经过湖泊调节,由城陵矶北注长江,可大大减轻长江中游荆江河段的防洪压力。
据统计,洞庭湖多年平均可削减入湖洪峰流量30%。
如遇高洪水位,湖区蓄洪堤垸还可破垸分洪,削峰效益更为显著。
2、我省环洞庭湖区是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社会经济地位十分重要。
我省洞庭湖区总面积15200平方公里,范围涉及常德、岳阳、益阳、长沙、株洲、湘潭等6个地级市的37个县(区、市),其中受堤防保护面积11094平方公里,有耕地约1000万亩,固定资产2000多亿元。
湖区总人口1008万,人口密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 2.1倍。
洞庭湖区是全国的粮棉油基地和我省的工业原料基地,已建设一批现代化的石油、化工、电力、纺织、造纸、卷烟等企业。
目前,区内工农业生产总值和粮食产量约占全省的1/3,棉花约占7/8,油料约占1/2,麻类约占9/10,水产品约占2/5,芦苇约占全省造纸原料的1/2,各项税收占2/5,在湖南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洞庭湖区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湿地,其维护长江中游水域生态平衡、保证生态安全的地位不可替代。
洞庭湖已是目前与长江保持水体交换为数不多的天然湖泊之一,极具生态价值。
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水系结构,形成了极其复杂和有代表意义的江河湖泊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调蓄洪水、降解污染物、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湖南省洞庭湖区水利管理条例(2021修正)
湖南省洞庭湖区水利管理条例(2021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3.31•【字号】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9号•【施行日期】2021.03.3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正文湖南省洞庭湖区水利管理条例(2021修正)(2009年11月27日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18年7月19日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十一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1年3月31日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湖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三十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洞庭湖区水利管理,改善生态环境,发挥河湖功能,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洞庭湖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洞庭湖区从事水资源利用、水资源保护、水工程管理及相关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洞庭湖区,是指洞庭湖区综合治理规划确定的本省境内洞庭湖水域及其周围平原区和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干流尾闾地区。
第三条洞庭湖区水利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科学利用、严格保护和协调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洞庭湖区水利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洞庭湖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机制,制定政策措施,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定期听取洞庭湖区水利管理情况的报告,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洞庭湖区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利建设和管理,落实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有关洞庭湖区综合治理的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防止现有河湖面积减少,提高河湖行洪蓄水能力,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
洞庭湖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洞庭湖区水利管理的要求,做好有关具体工作。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洞庭湖区水利管理的主管部门,省洞庭湖水利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洞庭湖区水利管理工作。
洞庭湖治理最新消息[人水和谐与洞庭湖治理(文柏海)]
洞庭湖治理最新消息[人水和谐与洞庭湖治理(文柏海)]三峡水库的正常运行使解开长江中游特别是洞庭湖防洪困顿的症结具备了良好的条件,也为重新审视江湖关系、科学制定洞庭湖综合治理战略提供新的契机。
江湖关系演变中的人水关系历史时期,洞庭湖区与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基本同步,但受洪水的影响,从早期的文化缺失到后来的筑堤挡水,体现了湖区居民对于洪水束手无策到主动防御的文明进程。
自元朝认为宋朝“保民田以入官,筑江堤以防水”的政策是“射小利、害大谋,急近功、遗远患”的争议开始,虽然元朝一度在江南江北各重开3个穴口分流江水,但是,长江北岸最后一个分流口郝穴终于在1542年堵闭,荆江大堤连接成线,导致近代江湖关系以灾变方式剧烈动荡的格局就此延续了约460年。
到19世纪中后期,江湖关系激烈演变达到顶峰时期。
1852年长江大水冲开藕池口,1860年冲成藕池河;1870年淞滋口溃口,1873年冲成淞滋河,加上原来的虎渡河和华容河,长江四口水系分流入湖大局形成,后来经过1931、1935年等多次大洪水的反复作用,洞庭湖作为分泄和调蓄长江洪水的定位进一步确立。
这一期间,民族危难,政府腐败,社会动荡和人民流徙,湖区无序开发进入新一轮高峰时期。
洞庭湖水面一度达到5400平方公里,而长江四口分流分沙入湖,大量泥沙淤积,洲滩不断扩大,洞庭湖迅速衰落,到1949年,湖区水面迅速衰减到4350平方公里,有993个堤垸林立于湖泊之中。
1949年~1980年前后,人类活动影响的力度加快了长江通江湖泊减少的速度。
根据统计,长江城陵矶~汉口河段包括洪湖在内的约8386平方公里的通江湖泊被堵闭,完成了洞庭湖汇入后下游长江干流的河道化转变。
与此同时,洞庭湖湖泊面积由4350平方公里缩小到2691平方公里,减少了1659平方公里。
1949年以来,湖南省洞庭湖区的治理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1985年,进行了堵支并垸、排涝建设、撇洪河配套的初期治理,湖区堤垸数由解放初期的933个减少到226个,一线堤防长度由6400公里缩短到3471公里,即形成了当前的水利工程体系。
萎缩的洞庭湖
BOSHIWENCUI2010·3上51社会广角上海世博会未开先热作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举办的综合性世博会,上海世博会凝聚着全世界的信心和期盼;作为在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举办的世纪盛典,上海世博会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渴望成功、期待难忘。
目前,上海世博会确认参展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达242个,创造了世博会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已有数十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预订”了2010年“世博之旅”,更有一批外国政要借各自展馆开工布展之机先睹为快。
封面图为2010年1月1日,演员和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一起跳起欢快的舞蹈,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年的到来。
曾经号称“天下第一水”的洞庭湖,湖面面积在不断地缩小。
根据明末清初刊行的《广舆图》来判断,当时的洞庭湖面积达到6000平方公里左右,但在2006年10月,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通过卫星遥感观测发现,洞庭湖面积仅存878.30平方公里。
2009年10月下旬,洞庭湖水位跌至1960年以来的最低值———21.62米。
在西洞庭目平湖上,可以看见南县、华容等洞庭湖腹地,大片洲滩已经裸露干枯,星罗棋布在洞庭湖中,大大小小的湖洲水际线明显抬高。
来往于洞庭湖上的船只数量也较以往大为减少。
在一些较浅的洪道上,水深已不足两米,水手们需要站在船头,不断将竹篙插入水中测量水深,船只才能缓慢前行,而吃水稍深的船只随时都有搁浅的可能。
如今,洞庭湖上的湖洲几乎全被开发,上面种植了大量杨树、柳树。
渔民们无法像以前那样捕获丰富的鱼类,只得以此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但是,由于许多湖洲被改造成杨树、柳树的基地,使来到洞庭湖的候鸟失去了大量赖以栖息的滩涂、苔草和浅水沼泽。
作为“鸟类天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洞庭湖,每年都会有几十万到上百万只候鸟来越冬栖息,但2008年却有资料显示,每年来洞庭湖越冬的候鸟数量已经锐减至仅三五万只。
过度开发湖洲,使洞庭湖的生态环境惨遭破坏,但必然的结果是人类也因此遭到了大自然的惩罚。
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演变_问题及保护措施
湖区生态环境及水质量的恶化。据统计, 每年约有 8 亿 t 未经
49.2%。其中在 1930s—1950s, 1950s—1978s, 1978s—1989s 和 处 理 的 废 水 直 接 排 入 湖 中 , 随 着 入 湖 污 染 负 荷 增 加 , 湖 泊 富
1989s—1998s 期间分别减小了 19.1%, 20.7%, 8.0%和 1.4%。平 营养化问题呈发展趋势。根据近 10 年来洞庭湖 水 体 富 营 养
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0275( 2007) 06- 0677- 05
Evolution, Pr oblems and Pr otection Measur es of Ecological Envir onments in Dongting Lake Ar ea XIE Yong- hong1, WANG Ke- lin1, REN Bo1, 2, YANG Gang1, 2, LI Feng1
洞 庭 湖 位 于 湖 南 省 东 北 部 、长 江 中 游 荆 江 段 南 岸 , 东 经 111°40′~113°10′、北 纬 28°30′~29°31′, 总 面 积 18780km2, 其 中 湖 南 省 境 内 15200km2, 占 80.9%, 是 目 前 长 江 出 三 峡 进 入 中下游平原后, 唯一与长江干流并连的吞吐型大湖, 不但维 系着湖区及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的防洪安全, 也是广大湖区 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包括国 际 湿 地 公 约 局 、世 界 自 然 基 金 会 ( WWF) 、联 合 国 开 发 计 划 署 ( UNDP) 、全球 环 境 基 金 ( GEF) 等 , 以 及 挪 威 、德 国 、澳 大 利 亚 等国使馆及相关援助机构, 都积极参与洞庭湖洪水治理和湿 地保护工作。WWF 和 GEF 还相继把东洞庭湖湿地作为项目 点。然而, 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人类重大工程干扰等, 使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 如水域面积不断缩 减 、洪 涝 灾 害 加 重 、渔 业 等 生 产 资 源 下 降 、水 体 污 染 、自 然 生 境破坏和生物灾害频频暴发及生物多样性显著减少等。因 此, 研究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和趋势, 深度剖析当前 面临的主要问题, 对于洞庭湖湿地保护及其经济、社会、环境 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湖南省中小河流治理综述
湖南省中小河流治理综述石晶晶【摘要】针对湖南省中小河流现状,对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中小河流治理的规划目标.同时指出:中小河流治理应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着重突出生态治理的理念,尽量保持河流的自然形态;在工程设计上,堤线、河岸线要尽量沿现状河岸线布置,避免人为裁弯取直、缩短河道,尽量保护河道原有宽度,仅对河道宽度不够的个别河段进行拓宽,避免“渠化”行为.其治理理念可供其他中小河流参考.【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2(043)018【总页数】4页(P32-35)【关键词】综合治理;防洪能力;中小河流治理;湖南省【作者】石晶晶【作者单位】湖南省水利厅重点办,湖南长沙4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82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江南地区。
地处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8'~30°08'。
东邻江西,南接广东、广西,西连贵州、重庆,北交湖北。
省境面积21.18万km2,人口7 119.34万。
全省辖13个市、1个自治州、122个县(市、区),省会长沙市。
湖南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较快,201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 635.19亿元,全国排名第9位,设有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武陵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综合开发区。
湖南为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省以山地、丘陵为主;全省河网密布,流长5 km以上的河流有5 341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 km2以上的河流有1 229条、200~3 000 km2的403条、3 000 km2以上的有22条。
河流总长度约9万km。
省内除少数属珠江水系和赣江水系外,主要为湘、资、沅、澧四水及其支流,顺地势由南向北汇入洞庭湖,经城陵矶入长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洞庭湖水系。
全省天然水资源总量为中国南方9省之冠。
近50年洞庭湖水位总体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近50年洞庭湖水位总体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作者:史璇等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年第05期摘要: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吞吐型湖泊,由于地理位置和来水条件的特殊性,湖泊水位变动不仅受气候因素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同时受到长江和四水来水等的重要影响,特别是近50年来水利工程等人类活动影响加剧,洞庭湖水位变化呈现出新的变化特征和趋势。
对近50年(1961年-2008年)洞庭湖水位的整体变化特征及年际和年内变化成因进行了分析。
针对年际变化,重点分析了三峡等水利工程的影响,而年内变化,则主要对水位与各补给水源相关性进行了定量研究,得到丰枯水季各月水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洞庭湖;季节性;水位变化;成因分析中图分类号:P3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2)05-0018-洞庭湖是长江出三峡进入中下游平原后的第一个通江湖泊[1],其入湖水系主要由湘江、资江、沅江和澧水四水与荆江南岸的松滋口、大平口、藕池口和调弦口(已于1959 年建坝堵口封闭)四口入湖河流组成,城陵矶为洞庭湖通往长江的唯一出口。
图1 概略地反映了该湖水系的基本状况。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来水条件使其水位变化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之前研究主要关注洪水位的变化情况,针对长江中游洪水位变化,很多学者对洞庭湖洪水位受下荆江出口河段河势变化、洞庭湖出口河段淤积等进行了研究,数学模型和水动力数值模拟等方面得到了较快发展[2]。
但是对洞庭湖各季节水位变化总体特征及其成因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近50年来水利工程等人类活动强度加剧,洞庭湖水位变化呈现出新的变化特征[3],其中三峡工程对湖泊水位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4-5]。
总体上,2003年前人们主要进行预测研究[6-7],而2003年后对三峡工程蓄水产生的影响还只是初步的理论分析,系统的数据研究还有待完善。
本文对洞庭湖多年(1961年-2008年)水位变化总体特征及其年内季节性变化进行分析,并对各补给水源对水位变化的贡献进行了多元相关分析,得到各月水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研究洞庭湖水位变化的总体特征及成因,对分析洞庭湖的演变趋势、工程的水位控制方案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洞庭湖演变的历史过程
洞庭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张修桂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中游下荆江的南岸,面积2,740平方公里,容积178亿立方米,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
它接纳湖南的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分流(调弦口已于1958年冬堵塞八由岳阳城陵矶泄入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1661.5亿立方米,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集水、蓄洪湖盆。
整个洞庭湖区,以赤山一南山一线为界,可分为东西两大部分。
东部湖区由东洞庭湖(包括大通湖、漉湖)和南洞庭湖组成$西部湖区目前已为星罗棋布的小湖群所取代,目平湖是西部残存的最大湖泊。
全新世,特别是有史以来,由于内外营力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果,洞庭湖经历着一个由小到大,由大到小的演变过程,即由河网交错的平原地貌景观,沉沦为“周极八百里,凝眸望则劳”①的浩渺无涯的湖沼景观,最后又淤塞为目前的陆上三角洲占主体的平原一湖沼地貌景观」在不久的将来,洞庭湖将因自然務淤而走向消亡。
研究洞庭湖演变的历史过程,一方面可以从中掌握它形成、发展以至最后消亡的客观规律,为正确使用、合理整治湖区提供理论根据;另一方面,研究此类大型湖沼的演变模式,认识现代陆上三角洲和湖沼沉积相的建造过程,还可以加深人们对地质时期陆相地层建造过程的感性知识,从而为寻找陆相地层的矿物资源提供有益的依据.所以积极开展大型湖沼的历史研究.无论在理论上或生产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卩本文根据历史文献资料,结合湖区地质、地貌■水文.考古调査和卫星遥感象片,对洞庭湖演变的全过程,特别是历史过程和今后发展趋势进行论证,供有关方面参考,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灯亠、河网交错的洞庭平原「全新世初一公元三世纪洞庭湖是燕山运动时期所形成的地堑型盆地,后经老第三纪末的褶皱抬升,新第三纪的剥烛夷平,湖盆形态基本消失。
随着新构造运动的来临,夷平面在第四纪之初的继承性断块差异运动中迅速解体:湖区外围东、南、西三部分沿复活断裂带崛起成高山专北部自第三纪即已存在的华容隆起发生比较普遍的微弱沉降;湖区中部则因强烈拗陷成湖,重■新开始接受沉积。
新中国60年江河治理:兴修水利、防治水害
新中国60年江河治理:兴修水利、防治水害
佚名
【期刊名称】《治黄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时值汛期,湖南省华容县东山镇101岁的老人朱期照,坐在自家院子里,抽着旱烟,悠然自得。
谈起过去,老人却连连摇头。
华容县北倚长江,南滨洞庭。
“江湖两害,十年九灾”曾是这个地方的真实写照。
肆虐的长江洪水曾使湖区人一到汛期便惴惴不安。
一个多世纪的生活经历中,有3次特大洪水让朱期照老人终
生难忘:
【总页数】2页(P24-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9
【相关文献】
1.汛期煤矿水害事故致因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对策研究 [J], 王海峰
2.新中国60年江河治理:科学发展、人水和谐 [J],
3.新中国60年江河治理:江河安澜、水润民生 [J],
4.复合水害条件下矿井水害综合防治成功实践 [J], 刘涛
5.山西某煤矿首采工作面水害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对策 [J], 严神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公司治理】洞庭湖治理回顾
第40卷第14期2009年7月人 民 长 江Yangtze RiverVol.40,No.14July,2009收稿日期:2009-05-12作者简介:卢承志,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原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文章编号:1001-4179(2009)14-0000-00洞庭湖治理回顾卢承志(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湖南长沙410007)摘要: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省水利部门对洞庭湖防洪除涝治理的回顾,总结了洞庭湖区在筑堤防洪、蓄洪安全、洪道整治、长江护岸、傍山撇洪、机电排灌、城市防洪、通讯预警等方面的建设情况。
经过几十年的治理,湖区的经济社会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解放前,湖区仅有几家小型企业和一些手工作坊,今日湖区已建成具有现代化的石油、化工、电力、纺织、造纸、卷烟生产基地,纺织、食品、造纸工业的产值分别占全省的45%、50%和55%,湖区工农业总产值在建国初期仅6.37亿元,1985年超过百亿元,1999年建国50周年之际是1108亿元,2007年达到4177亿元,占全省工农业生产总值的45.4%。
关 键 词:经济社会;防洪除涝;回顾;洞庭湖治理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1 治理概况千古洞庭,名扬天下。
洞庭湖的绮丽风光,自古许多名人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
宋代文人范仲淹在名作《岳阳楼记》中描绘了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壮丽景象。
洞庭湖不仅风光迷人,而且气侯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万业农为本,民以食为天”,洞庭湖素有的“湖广熟,天下足”,“渔米之乡”美誉,更是经久不衰。
今日洞庭,日新月异。
洞庭湖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和工业基地,在湖南省乃至全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49年洞庭湖区粮食总产量仅165万t,现今,2007年湖区粮食产量达1102万t,增加了6.7倍,平均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200万t。
洞庭湖资料简介旅游胜地基本内容
洞庭湖资料简介旅游胜地基本内容推荐文章关于列宁的个人资料简介介绍热度:冯玉祥简介资料介绍热度:优秀陈晓资料简介热度:邓丽君个人资料简介热度:邓颖超个人资料简介热度: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湖区名胜繁多,洞庭湖是以岳阳楼为代表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洞庭湖资料简介,供大家参阅!洞庭湖简介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
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
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
20世纪90年代末,据水利部门测算,有面积2579.2平方公里(一说2740平方公里 );但它还有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积(一说1.878万平方公里)。
两者合计,仍有3879.2平方公里。
湖盆周长为803.2公里,总容积22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积178亿立方米,河道容积42亿立方米。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
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湖区名胜繁多,以岳阳楼为代表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
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发祥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水产和养殖基地。
洞庭湖名称由来洞庭湖,历史上有云梦、云梦泽、九江、五渚、五湖、三湖、重湖、太湖之称。
洞庭湖的名称的历来,有许多的说法。
在《史记》、《周礼》、《尔雅》等古书上都有"云梦"的记载。
梦,是当时楚国方言"湖泽"的意思,与"漭"字相通。
"春秋昭元年,楚子与郑伯田于江南之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洞庭湖治理60年一、洞庭湖区基本情况洞庭湖是我国一颗璀灿的明珠,维系着长江中游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大局;洞庭湖区又是一块险地,频繁发生的洪涝灾害,长期威胁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困扰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可概括为4个方面。
1、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蓄湖泊,防洪作用十分突出。
洞庭湖现有天然湖泊面积2625平方公里,北面纳松滋、太平、藕池三口分泄长江洪水,南面和西面汇湘、资、沅、澧四水,东面有汨罗江和新墙河汇入,洞庭湖水系总集水面积达25.94万平方公里。
1951~2005年年均入湖水量为2916亿立方米,其中汛期占全年径流量的76.8%。
江河来水进入洞庭湖后,经过湖泊调节,由城陵矶北注长江,可大大减轻长江中游荆江河段的防洪压力。
据统计,洞庭湖多年平均可削减入湖洪峰流量30%。
如遇高洪水位,湖区蓄洪堤垸还可破垸分洪,削峰效益更为显著。
2、我省环洞庭湖区是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社会经济地位十分重要。
我省洞庭湖区总面积15200平方公里,范围涉及常德、岳阳、益阳、长沙、株洲、湘潭等6个地级市的37个县(区、市),其中受堤防保护面积11094平方公里,有耕地约1000万亩,固定资产2000多亿元。
湖区总人口1008万,人口密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 2.1倍。
洞庭湖区是全国的粮棉油基地和我省的工业原料基地,已建设一批现代化的石油、化工、电力、纺织、造纸、卷烟等企业。
目前,区内工农业生产总值和粮食产量约占全省的1/3,棉花约占7/8,油料约占1/2,麻类约占9/10,水产品约占2/5,芦苇约占全省造纸原料的1/2,各项税收占2/5,在湖南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洞庭湖区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湿地,其维护长江中游水域生态平衡、保证生态安全的地位不可替代。
洞庭湖已是目前与长江保持水体交换为数不多的天然湖泊之一,极具生态价值。
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水系结构,形成了极其复杂和有代表意义的江河湖泊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调蓄洪水、降解污染物、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洞庭湖水域又是我国乃至世界一块重要的候鸟越冬地和迁徙鸟类停息地,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据调查统计,洞庭湖区的野生维管束植物和已归化用于农林业生产的栽培植物种类有873种,拥有野生动物531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一级动物有8种,二级32种。
4、洞庭湖区是全国的治水重点和难点,防灾减灾任务十分繁重。
洞庭湖区水网密布,江湖关系复杂,防洪堤线漫长,是闻名全国的治水难点。
正如钱正英同志曾指出的,“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难在洞庭”。
建国以来洞庭湖区有40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平均1.5年发生一次,而且发生频率明显呈上升恶化的趋势。
据多年情况分析,上世纪50~70年代平均每5年发生一次大水灾,80年代3~4年发生一次大水,90年代以来洪水发生更为频繁,尤其是1995~1999年5年中有4年发生特大洪水,目前洞庭湖区重点垸的防洪标准仅10~20年一遇,蓄洪垸、一般垸堤防防洪标准仅3~5年一遇,治涝标准6~8年一遇,防洪减灾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二、洞庭湖治理的简要回顾共和国成立60年来,在洞庭湖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湖区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广大人民励精图治,洞庭湖治理实现了以开发为主,到开发与保护并重,再到保护优先的转变,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已基本构筑以堤防为基础,防洪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相配套,电排建设和其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谱写了一曲光彩夺目的篇章。
1、从1949年到1985年,主要是进行堵支并垸、排涝建设、撇洪河配套等建设,湖区堤垸数由解放初期的933个减少到226个,基本形成目前的防洪治涝格局。
(1)上世纪50年代,在连续遭遇了1949、1952、1954年三年特大洪水后,湖南省委、省政府带领湖区人民着重堵口复堤,恢复生产的同时结合长江流域防洪整体规划,开展了堵支并流,整治洪道,修建防洪圈,堤线长度由1949年的6406公里的缩减到3471公里,险堤堤段由3211公里减少到1291公里。
(2)上世纪60—70年代排涝工程建设。
上世纪50年代,在湖区开始建蒸汽机和内燃机排水站,上世纪60年代又开始建设电力排灌站,在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垸内排灌系统,采取高水高排、低水低排、控湖排田和空湖待蓄等措施,减少渍水危害。
到1984年止,湖区电排装机总容量达48.82万千瓦。
装机1000千瓦以的大中型泵站共计为47处。
(3)上世纪70~80年代初园田化建设和撇洪渠工程建设。
从1969年冬开始,新修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5万多公里,植树造林5亿株,10年中累计投工29亿个,完成垸内土方16.4亿立方米,基本实现沟渠、道路、树林相结的直线网格式方块田园景观;修建撇洪河213条,撇洪面积690平方公里,总长度1368公里,撇洪流量14967立方米/秒;通过围垦、洪道扫障,挖泥船填凼固基,引洪放淤,改散石护坡为砼块护坡等水利工程紧密结合血防灭螺,消灭钉螺面积327万亩,使垸内钉螺和70余万亩湖汊型钉螺基本消灭,垸外洲滩钉螺面积下降到227万亩。
2、从1986年到1996年,实施洞庭湖一期治理,11个重点堤垸按设计标准完成加固达标堤防912.22公里,完成土方6120.9万立方米,完成堤身灌浆9.11万孔,64.29万米进尺,填塘固基178.9公里,土方3214.5万立方米,块石护坡92.49万立米,完成混凝土预制块护坡13.566万立方米,块石护脚75.4万立米,安全涵闸整修按长469处;蓄洪垸安全建设完成顺堤安全台394个,台长506公里,安全面积17.39万平米,共完成土方3005.17万立米,新建安全楼房试点楼598栋,安全面积3.83万平米,加固安全楼1770栋,安全面积5.3万平米,完成安全转移桥梁2处;疏通澧水、南洞庭洪道和清除阻水横堤、芦苇等,完成土方249.33万立米,扫除芦苇面积61.02万亩次,拆除阻水、违章建筑物562处,移动土石方71.75万立米。
实际完成工程总投资11.6亿元,其中国家投资4.61亿元。
一期治理工程1997年通过水利部、国家计委的竣工验收,为抗御1988年秋汛、1991年、1995年、1996年、1998年几次大洪水发挥了重要作用。
3、从1996年至今,重点实施综合治理工程。
经过近10年的建设,一是按设计已基本完成二期治理三个单项工程,松澧垸等11个重点垸的防洪能力和标准基本达到10年一遇,险工险段明显减少,理顺了南洞庭湖草尾河、黄土包河、东南湖——万子湖——横岭湖洪道,对藕池河系注滋口河进行了疏挖、扫障和扩卡,在支流沱江建闸控制;二是对142公里长江干堤,按二级堤防标准全面加高加固,抗洪能力基本达到10~20年一遇;三是基本完成澧南、围堤湖、西官等蓄洪垸蓄洪安全建设;四是结合堤防加固,对部分河湖进行了清淤疏浚;五是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搬迁55.8万人,高水位时,还湖面积可达到779平方公里;六是利用外资全面启动长沙、岳阳等21个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七是对明山等29处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八是实施株洲白石港、沱江华容河河道整治等水利血防工程;九是在湖区已建立总面积达43.86万公顷的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重点加强对洞庭湖多种野生动植物和种质资源的保护;十是积极开展洞庭湖水质保护,今年我省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关停了环洞庭湖区234家环保不达标的造纸企业,部分区域水质已由五类、劣五类变为三类。
共完成投资近200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15.4亿元三、洞庭湖治理的巨大效益1、防洪能力有显著提高。
洞庭湖经过60年治理,防洪能力显著提高,长江干堤、重点垸堤防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蓄洪垸堤防防洪标准达到5—10年一遇,沿湖重要城市防洪大堤如长沙、常德、湘潭、岳阳等城市达到100—200年一遇,高洪水位下,堤防险情数量大幅减少,防汛抢险消耗减少。
1996年,城陵矶水位达35.31米,超1954年最高洪水位0.76米,溃万亩以上堤垸26个;1998年城陵矶水位达到35.94米,超1954年最高水位1.39米,洞庭湖区溃万亩以上堤垸7个;1999年城陵矶水位达35.68米,洞庭湖仅溃民主垸。
2、排涝标准和效率提高。
以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为核心,以提高泵站除涝减灾能力、降低能耗、提高效率为重点的泵站更新改造建设,将泵站工程完好率和设备完好率从现有不足70%提高到90%以上,安全运行率从现有不足80%提高到98%以上,排涝标准将从现有的3~5年一遇提高到6~7年一遇的标准,改善防洪面积104万亩,新增排涝面积4.6万亩、改善排涝面积997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8913万公斤,年新增效益46458万元。
3、扩大了行蓄洪能力。
通过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扩大行蓄洪面积778.7平方公里,增加行蓄洪容积34.8亿立方米。
2002年汛期,洞庭湖区共运用了168个平退堤垸,其中单退垸26个,增加蓄洪面积51.07平方公里,蓄洪量2.87亿立方米;双退垸142个,增加蓄洪面积112.57平方公里,蓄洪量2.16亿立方米。
4、改善湖区生态环境。
通过水利血防专项工程和其它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我省血吸虫病流行疫区疫情得到了控制,降低了人畜感染率;通过泵站更新改造、移民建镇,噪音减少、环境绿化,提高了周围居民生存环境质量。
5、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提高湖区防洪排涝,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了湖区投资环境;通过平垸行洪、移民建镇,结合农村城镇化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避洪农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6、促进社会和谐。
防洪排涝能力提高,提高湖区群众抗灾能力,减少灾民数量,在利用社会稳定的同时,也密切了党群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和谐洞庭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