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要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要则
相当长时期以来,由于受到苏联“文学分析法”及国内极左思潮的影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把阅读教学课大多上成了故事内容或人物性格分析课。其基本流程是:划分段落一讲解内容一概括段意一归纳中心一总结写作特点。基本教法是:从内容到内容的烦琐分析,把理解课文内容当作终极目标,把“阅读教学”等同于简单的阅读,学生被动地抄背段落大意、如此教学自然是高耗低效的。针对这样的状况,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小语界提出了“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口号,并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关注日渐形成了共识,即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课的本质属性所决定,语文课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智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等都应该“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但在这期间,一些教师片面理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教材的例子功能,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往往出现急功近利的偏向,简单孤立、刻板机械、枯燥乏味地进行纯技术性的训练,忽视了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舍弃了学生阅读过程中品味和领悟课文的人文内涵的过程。
针对这样的状况,2001年,在新课程改革实验区实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更是凸显和强化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调要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提出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强化了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长期以来,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之争几乎从未间断过;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样的提法避免了“性”别主属之争。《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一时间,“人文性”“主体性”“自主性”“合作探究”“体验感悟”等新理念、新名词扑面而来,一时或令人茫然、迷惑,或令人感悟、兴奋。就在这新旧观探讨着、尝试着,但极端化的思维往往容易作弄人。
如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凸显鲜明的个性特点呢?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就这一主体内容来说,应着重凸显三个“三”——三品三层次、三境界。
一、三品——品词、品句、品读
词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词和句组成篇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因此,抓好词句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的根本,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区别。对词或句的比较、省词比较等。在品词品句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品读,即口味性地读,读出意境,读出情味。品词品句有多深,品读的情感就有多深,正所谓“以读悟情=以读代讲”。
二、三层次——感悟、积累、运用
“感悟、积累、运用”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语文教学流程,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烦琐多余的内容分析,就必须在“感悟、积累、运用”上下功夫,因而,它构成了阅读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
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换言之,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一般来说,要达到“感”并且“悟”的境界,必须通过整体的感知、感受、把握、体会、体味、揣摩、领会。在阅读教学中,“感悟”无论是悟情、悟理或悟其语言艺术之精妙,运用“三品”——品词、品句和品读,应当是其主要的方法。
积累——以往的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学生能力不强,原因是多方面的,阅读量太少,语文积累不多,这是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张志先生曾为此感叹:“贫乏,语文教学的致命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丰富语言积累”,这的确是对症下药之举!据此,我们必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课堂上加强背诵的训练。“积累”主要是就语言积累而言,但其外延还应扩而展之,还要加强文化积累和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才能解决说写什么的问题;有了厚实的语言积累,才能解决怎样说写的问题。
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从以上的论述可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必须加强“运用”的训练,只有加强“运用”的训练,才能切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据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结合文本,有机地进行句段及篇章结构方面的说写训练。
三、境界——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语文是具有多元要素及多元目标的学科,不能一味地单一地就语文学语文,因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强调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具体的语文学科因素的有机融合,如当前很多语文课就较好地体现了学科个性与其综合性有机结合的特点,语文课堂上有机地融入计算、画图、音乐和歌舞等方式,这些多因素的有机融合是为语文学习服务的,又同时在语文学习中张杨了学生的个性和灵性。但是,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出现了相当程度的为综合而综合的现象。让学生画画、歌唱或舞蹈时,目的性不明,指向性含糊,只是刻意凸显“综合性”而硬加入的一些综合因素而已,在这样的“综合”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或负效的。在这里,我们可以借用隐喻的形式来说这一关系,那就是“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意即语文课就是语文课,故要扎扎实实、实实在在地学习语文知识和进行语文能力训练,语文姓“语”名“文”,正如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一样,个性非常鲜明;而我们又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状况,要体现各学科整合的综合性,于是让学生唱之、蹈之、画之……此时,似乎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如果就此打住,当然就不是语文课了,然而,我们运用这些方式的指向是清楚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品味语言。如学习《荷花》一课,让学生边读“一阵风吹来,荷花就翩翩起舞”,一边自由地舞蹈,舞毕再提出问题,文中写荷花被风吹动时用的词语是“翩翩起舞”,你们刚才的舞蹈是“翩翩起舞”吗?如果换上另一个词语“蹁跹起舞”可以吗?这样尽管山环水绕,但是,山还是山,水还是水,语文课的味道依然十分浓郁,这就把学科的鲜明个性与其多元因素的综合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语文教学的基本要则就是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上述的“三品”“三层次”“三境界”主要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为了凸显“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我们必须注意让所有的学生切实地经历互动、交流、对话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从中发现知识规律,掌握学习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它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真情和激情引发学生的情感,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其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当然,这一切都应当是有机渗透的。
在这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是奠基性的,是核心,是最重要的维度;“过程与方法”是“知识与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的手段和途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