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教在福建的传播、汉化与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尼教在福建的传播、汉化及其衍变

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徐心希福州 350007

[论文提要]

唐宋时期摩尼教以海路为主渠道从海上传入泉州之后,遂以秘密宗教“明教”的组织形式流传于闽浙一带。宋元时蔚为大观,并渐趋汉化。活动区域向北扩展至闽浙交界处。明代末年官方视明教为邪教,遂遭封禁。清代在闽继续衍生。经由漳、泉、粤人传入台湾后,被称为“嘛呢教”。

[关键词] 摩尼教传播兴盛明教食菜事魔宗教史

摩尼教是我国外来宗教之一,又称明教、明尊教、牟尼教、末尼教。其创始人为古波斯人摩尼(Mani,216-

277年);该教在琐罗亚斯德教二元论的基础上,吸收基督教和佛教的思想因素,形成自己独特的信仰。摩尼教教义称为“二宗三际”,概括其要点可归纳为:光明战胜黑暗,正直战胜邪恶。故该教之神称“明使”或“大明使”,实为其创始人摩尼之尊称。因“佛”这个名词已为中国人家喻户晓,摩尼教为了有利于传教,在汉文经典中,遂随俗写成摩尼光佛、光明佛、先意佛等佛号。本文仅就摩尼教从海上传入泉州之后,在福建各地的传播、汉化与衍变,历代封建政府对该教的看法与对策,以及该教于明清时期向台湾的流传等有关问题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有关学术问题的回顾。

关于摩尼教传入中国的途径问题,首先研究的是陈垣先生。他提出,摩尼教入华“盖由陆道而非海道”,且“先由北而南,复由南而北”。[1]其次,庄为玑先生根据泉州的史迹、文物以及有关史料,提出泉州摩尼教可能从海路传入,并详细考证该教在泉州的活动。[2]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如林悟殊、吴幼雄、李玉昆等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以为,摩尼教作为中亚地区的重要宗教,除了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之外,更主要的是通过海上交通传入,其登陆的地点恰在泉州。但是,对于摩尼教在华南的衍变问题,基本上未有人涉及。

二、唐代摩尼教从海路传入泉州。

唐代以降,海上交通兴盛,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与东亚及西方各国的联系日趋紧密。尤其是中国与西亚的航路开通之后,泉州成为中国对外四大贸易港口之一,另外三个港口分别是交州、广州、扬州。《新唐书》“地理志”篇与阿拉伯人伊本、考大贝所著《道程及郡国志》对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均有记载。唐文宗大和年间上谕说:“南海蕃舶,本以慕化而来。……其岭南、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节度观察使常加存问。”[3]此处所说“福建”当指泉州。泉州于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迁治建城,元和六年(811年)升为上州,从此日益繁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外来文化与外来宗教纷至沓来。除了佛教、古基督教、伊斯兰教之外,还有“古摩尼教”。吴文良先生著《泉州宗教石刻》中就罗列了包括摩尼教在内的各种外来宗教遗迹。

有关后人追记泉州摩尼教的文字史料,就目前所见,较早亦较全面记载的文献是何乔远的《闽书》。该书卷七“方域志”泉州府晋江县“山川”条载:“泉州府晋江县华表山,与灵源相连,两峰角立如华表。山背之麓有草庵,元时物也,祀摩尼佛。……其教曰明,衣尚白,朝拜日,夕拜月”;“会昌中汰僧,明教在汰中。有呼禄法师者,来入福唐,授侣三山,游方泉郡,卒葬郡北山下。至道中,怀安士人李廷裕得佛像于京城卜肆,鬻以五十千钱,而瑞相遂传闽中。真宗朝,闽士人林世长取其经以进,授守福州文学。”[4]据此,至迟唐会昌年间,泉州已有摩尼教存在,当无疑义。唐会昌三年(843年)武宗在灭佛

教的同时,“四月中命杀天下摩尼师,剃发令着架裟作沙门形而杀之”。[5]朝廷与教派之间的矛盾备趋激化,“天下摩尼寺并废入宫,京城女摩尼七十二人死,及在此国回纥诸摩尼等配流诸道,死者大半。”[6]中原摩尼教徒遭此惨重打击之后,绝无立锥之地,只得四散奔逃。这些教徒有否自陆路入闽至泉南,文献无徵。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认为泉州最早的摩尼教遗迹为南门外晋江市罗山乡苏内村的华表山草庵和北门外的清源山。关于草庵的最早记载,为上述何乔远《闽书》,该书卷七“方域志”还说:“摩尼佛,名末摩尼光佛,苏邻国人。又一佛也,号具智大明使。……了见法性,究竟广明,云‘即汝之性,是我之身。即我之身,是汝之性。’盖合释老而一之,行于大食、拂林、火罗、波斯诸国。晋武帝太始丙戌,灭度于波斯,以其法属上首慕阇。慕阇,当唐高宗朝,行教中国。至武则天时,慕阇高弟密乌没斯拂多诞复入见。……庵后有万石峰,有玉泉,有云梯百级及诸题刻。”据庄为玑先生1965年实地考察,见草庵建于山下,庵前有一台地,中厅有摩尼教浮雕像一,衣冠有别于汉人,下颏长须二缕,背有弘光十余条。左右上角各有铭刻,右云“谢店市信士陈真泽立寺,喜舍本师圣像。祈荐考妣早生佛地者。至元五年戊月四日记”;左云“兴化路罗山境姚兴祖奉舍石室一完。祈荐先君正卿姚汝坚三十三宴,妣郭氏五九太孺,继母黄十三娘,先兄姚月洞,四学世生界者”。[7]从铭文看,现存遗迹当系泉、兴信徒陈、姚二人所建。抑或有早于至元者,可惜已湮没无存。谢店市、罗山境今均在晋江境内。另草庵之南有废寺遗址一处,前有古桧二株。据曾炳辉于1980年的调查材料说:“草庵附近有地名前港,是古时避风坞,民国初年该地挖井,在五丈深处发现船索,系竹皮草麻同织而成。1956年开井,也有类似情况。”这些情况足以证明唐宋元时期华表山下前港一带,确为通向外海的古港。此外,建国之后尚在泉州北门外清源山下发现有摩尼教墓碑二方,也是该处设有摩尼教徒墓地的有力旁证。唐会昌年间行教于泉的呼禄法师很可能葬于此地。涂门街还发现有“管领江南秦教明教”的墓碑石刻。这一地区即古代的安海港,亦称南港;今之后渚港古代称为北港。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蔡秋蒹钞本《西山杂志》记载南安大盈辟于西周,可与前出大盈青铜器相印证。该书又记安海至泉州店市林立,有新店、池店、五店市等。可见摩尼教的东渐与泉州的古代海港的兴盛之间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正是日渐兴盛的海外贸易与络绎不绝的波斯商人将摩尼教引入泉州。

三、摩尼教在福建各地的活动、与其他教派的融合及其汉化进程

据前引何乔远《闽书》所载,泉州摩尼教始见于唐会昌灭佛之后,此前情况不明。就古代文献而言,未见北方摩尼教入闽的记录。由于泉州摩尼教与北方摩尼教并无直接联系,后者在会昌灭佛之后即演绎成秘密宗教,更难以交往。加之闽南距离京都长安千山万水,政令施行难免有所保留,所以僻处东南一隅的泉州摩尼教侥幸得以保存,并且还能公开活动。毕竟是“山高皇帝远”之处,唐末至五代时,摩尼教在泉州反而有所发展。唐乾符、中和、光启年间,泉州政局较为稳定,经济有所发展,民间较少农民起义之类的激烈冲突,加之泉州地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沿海人民的开放意识等,这些均为摩尼教在泉州民间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摩尼教遂以泉州为中心不断地向闽南、闽中和闽东扩散。

1.五代、两宋时期摩尼教公开与秘密的活动与该教的初步汉化。

五代时泉州当地已有“四明教”一说。南唐士人徐锴《稽神录》卷三“清源郡将”记有泉州摩尼教徒所谓“后有善作魔法者,名四明教”,为本郡防遏营副将作法驱邪、排忧解难之事。可见摩尼教已采用了中国化的名称,旨在易于为中国人所接受。时至宋元,海船蜂至,泉州港一跃而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第一大港。北宋初期,政治清明,统治者也表现出少有的宽松姿态,对明教等外来宗教并不排斥,而是兼容并蓄。北宋封建政府礼遇摩尼教徒,并与佛教、伊斯兰教同等对待。前引《闽书》所说的“士人林世长”因研习摩尼教经典而“授受福州文学”,足以证明摩尼教徒未受歧视。不仅如此,摩尼教与官方政府还有正式交往。如赵汝适《诸蕃志》卷上“大食国”记“咸平六年又遣麻尼等贡真珠,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