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博物馆重新规划设计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州博物馆重新规划设计设计
2003-2-19 11:22:55 湖北农学院园艺系覃亮王守富阅读8574次
指导老师:王燕
设计人:覃亮王守富
荆州博物馆的重新规划设计我们主要从荆州的文化特点出发来考虑。荆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就从荆州的历史和文化出发来进行博物馆的设计规划。
楚先民以凤为图腾。所谓的图腾就是原始社会最早的一种宗教信仰。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着亲缘关系,此物(多为动物)即成为该氏族的图腾——保护神和象征,成为本氏族的族徽、旗帜。这样的崇拜民俗,不仅容易撩惹氏族人群的伦理情感,而且还有宗教、经济、技艺等方面的实用价值。人们把这种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最奇特的文化现象叫做图腾文化。我国古代一直视凤为神鸟,且是鸟中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奉为氏族图腾。凤的基本特征:鸟类,高大,五彩色,能歌善舞,吉祥安宁,被奉为氏族先民崇拜的神鸟。这种图腾崇拜,便是一种稳定氏族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历史发展到殷代,楚人先祖祝融部落已进入到周原地区,也是属于崇凤的“凤鸟图腾部落”。楚先民以凤为图腾是置信无疑的,由此便产生一种稳定楚族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他崇拜凤,就是崇拜自己的祖先;他们钟爱凤,就是钟爱自己的氏族。这对于今日龙凤的传人,要热爱中华长城、黄河、泰山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楚人崇火尊凤的影响,已渗透到各个领域,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多学科的价值。如在楚国的文物中,凤的图象、绣像和雕像不胜枚数,且大都是红色的。这正是因为楚人的祖先祝融是火神,火色红,所以楚人尚红。在原有的设计中就没有体现出楚人的这种尚红尊凤的特点。我们在对博物馆的重新设计中充分的考虑到楚国的风俗和图腾。将凤与红色很好的运用在其中。
首先在办公楼前的广场就是一个红色的凤凰的摹纹,这个摹纹就反应出这个博物馆的文化背景——这是凤凰之城的荆州的博物馆。这样就与我们设计的主题:体现荆楚文化很好的结合起来。而且他的位置正好在主展览厅和办公楼之间。这对于我们游客的游览也是一种帮助,在观赏完我们荆楚特色的文物之后就可以欣赏到有着浓厚荆楚文化气息的广场。广场由两只凤凰和凤凰头上的火红太阳组成,象征我们荆州蒸蒸日上凤鸣九天!
另外,在楚文化中还有他的植物崇拜——对蒿的崇拜。主要用于驱邪只用。虽然驱邪之说是封建迷信,但是这也是一种文化。在我们的关公台一周我们作了同样的六个摹纹模仿蒿叶的形象并进行简化和加工,也作成红色,表现我们楚人远古的崇拜和美好的愿望
在三清店之后,我们做了个可供游人休息和了解荆州古代人物的地方,此处我们作了三组荆州有代表性的人物石像,每组四人。共九人:
第一组:
1、楚文王(?~前675年),春秋时楚国国君。熊氏,名赀,楚武王之子。公元前689年继位同年即将都城自丹阳迁至郢(今纪南城),使楚国的到向中原及东南发展的便利。第二年,亲自率军队至南阳盆地,兼并了北接中原的申、吕两国,兵力直达汝水以南,在这一地区设县,并建立地方军队,加强控制。文王六年(前684年),利用蔡、息两国的矛盾进占蔡国,进而又进军淮河流域,灭掉息国。文王十年(前680年),再次伐蔡,攻占蔡都。两年后,进攻郑国。同时还兼并了汉北的邓国,使楚国腹地和南阳新疆域连成一片。文王十三年(前677年)春,在离郢都不远的津地抵御伐楚的巴国军队被击败。回郢时,因主管城门的大阍鬻拳不让进城,只得率军东渡汉水,袭击黄国,大败黄军后班师回楚都,行至#¥(近钟祥西北)发病,夏历六月病逝。
2、孙叔敖(约前630年——约前593年),春秋时楚国的令尹。蒍氏,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蒍贾之子。郢孙家山(今九店孙山村)人。认令#¥前为避祸迁期思,曾在期思(今河南固始北境)一带征发民工排除积水,又在雩娄(固始东南)开挖渠道,利用史灌河兴办灌溉工程。约楚庄王十五年(前599年),被任命为令尹。他对民生经济极为重视,协助楚庄王实施有关政策法令,尽力使商、农、工各得其便。他还在汉西利用沮水兴修水利,扩大灌溉农田面积。在军事上,他制定了适合楚国当时情况的条文,严肃军法,对各军的行动、任务、纪律都作了明确规定,并运用于训练
和作战,取得明显实效。楚庄王十六年(前298年),在沂地(今河南正阳)主持筑城,用人得当,计划周密,仅三十天就完成,深的楚庄王赞赏。十七年(前597年),楚、晋军队大战于邲(今河南郑州市西北),他协助楚庄王指挥了这场战斗。邲之战后,楚庄王欲个孙叔敖一重赏,他坚持不授。令尹期间,家中很少积蓄,被古代称为“循吏良臣”。
3、申包胥(生卒年不详),春秋是楚国大夫。申氏,名包胥,又称王孙包胥,郢(今纪南城)人。原与伍子胥友善。楚平王七年(前522年),伍子胥因父亲冤案逃离楚国。申包胥表示:你能颠覆它,我就一定能恢复它。楚昭王十年(前506年)吴王用伍子胥计破楚。申包胥随昭王撤出郢都,至随国。后自请负秦,求秦哀公出兵救楚。初未获允,乃七日不食,日夜哭于秦廷。哀公为之感动,终于答应发兵车五白乘前往救援。在秦、楚军队的反击下,楚人收复郢都,驱走吴国军队。昭王归郢后,对申包胥进行奖赏。他声称请救兵是为了楚国人民,拒绝赏赐,随即隐居民间。
4、张居正(1525年——1582年)明代杰出政治家,神宗朝宰相。字叔大,号太岳,谥号“文忠”湖广江陵人出身于荆州城东草市,少名白圭。五岁入学,七岁能通六经大义,十二岁为秀才十六岁中举人。万历元年(1573年)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张居正变法”。首先,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针对“纪纲不肃,法度不行,上下勿为姑息,白事悉从委徇”的混乱局面,制定了“考成法”,巩固了明朝统治。他还致力于整饬边防,改善民族关系。万历十年(1582年)病卒,谥号“文忠”归葬荆州城东郊张家台。
5、优孟(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楚国宫廷艺人,以优伶为业,名孟,故得名。善辩,擅长表演常谈笑讽谏时事。优孟在楚国宫廷歌舞的基础上,发展为装扮固定的角色扮演、并有一定的剧情的础宫百戏。昔日县内老郎庙中供有优孟像,省内外伶人前往拜偈。
6、老莱子,春秋晚期思想家,著名道家人物,楚郢(今荆州纪南城)西人。著书立说传授门徒,宣扬道家思想鲁哀公六年(前489年),孔子应楚昭王之邀来楚国,会见老莱子,请教如何辅助国君。老莱子要孔子改变那种经营四海,以贤能自负的态度,表露出戒除骄矜、淡泊名利、忘却善恶、顺呼自然、清净无为的道家思想。其言论在战国时期多为各国策士征引。老莱子不愿“受人官禄,为人所制”,长期隐居山林。楚惠王曾亲自驾车前往蒙山接老莱子出任官职,辅助国政,老莱子婉言谢绝说:“仆野山之人,不足守政”,为避免楚惠王来骋求,他渡过长江,至荆州南部地区栖身。楚惠王末年卒。遗著有《老莱子》十六篇。
7、宋玉(约前285年——前223年),战国晚期杰出文学家,楚国郢(今荆州纪南城)人。出身低微,常年居住乡间,后任宫廷持臣。受屈原爱国思想的影响,忧国忧民。政治上郁郁不得志,后辞官返乡。宋玉擅长楚辞,其骚体诗继承和发展了屈原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采用了许多楚国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经过提炼、加工,塑造了一些具有魅力的艺术形象。作品借景抒情,辞藻奇美,描写细腻,与屈原并称“屈宋”。他还对社会政治作过一定的讽刺和批评,对屈原的遭遇表示了深沉的怜惜。有的作品则抒发了个人怀才不遇的消沉、悲愤之情。《汉书?艺文志》著录其作品十六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宋玉集》三卷,但《文选》、《古文苑》仅收存〈九辩〉、〈招魂〉、高唐赋、神女赋、风赋、邓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等作品。今荆州城西北三公里有宋玉故宅旧址。
8、岑参(约715年——770年),唐代著名诗人,荆州江陵人。先世居南阳棘阳岑参少年孤贫,刻苦读书,遍览经史。20岁至长安,天宝三年(744年)举进士,始任右内帅府兵曹参将。岑参早年写山水诗,意境新奇,杜甫评之曰:“岑参兄弟皆好奇”。后几度出塞,久佐戎幕,诗境大为开阔,着力描绘军旅生活及边塞风光,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陆游称誉其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岑参集》十卷,早散失。传世作品有后人所辑《岑嘉州诗集》八卷。
9、屈原(约前339年——前278年),名平,字原。出生于郢都(今荆州纪南城)自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年轻是被楚怀王召进宫中。初为宫廷侍臣,随楚王游乐,难有作为。他以郢地遍生的橘树为题写下《橘颂》。秦昭王即位后后竭力拉拢楚国,并定下“黄棘之盟”,亲齐疏秦的屈原遭受更大打击,怀王二十五年(前304年)被放逐汉北。此间,他写下了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为我国第一部爱国主义长诗,是文学史上的丰碑。屈原吸取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