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指南--专家共识-2015版
颅脑创伤后脑积水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展l蚴口重的唧者,应该及时给予治疗卜2。“0’13。1 8’舭川。(1)临
时陛治疗方法:①药物疗法:使用抑制脑脊液分泌药物和降低颅内 压的渗透性脱水剂及利尿剂;②手术治疗:通过间歇性腰椎穿刺、 控制性腰池引流术、脑室外引流术和皮下Ommaya囊植入术等方 法,释放—定量的脑脊液,以达到暂时缓解颅内高压、引流血性脑 脊液和控制颅内感染的目的”’4’10’驯。(2)永久性治疗方法:①脑脊 液体腔分流术”‘2’4。1。砘甄孙…:目前仍然是PIH治疗的主要方 式。其中以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占第一位;侧脑室一心房分流术 虽然逐渐减少,但对有腹部手术史、或分流后腹腔感染者,仍然是
理¨’”’18’1…:绝大多数硬脑膜下积液可自行吸收,少数进展f生发展
并引起占位效应,或转化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对有症状和体征 的患者,可选择钻孔引流、硬脑膜下腔一腹腔分流或侧脑室一腹腔 分流(有脑室扩大者)。少量厚包膜形成者,则需要开颅手术。(6) 脑脊液颅内转流术脚刀坷]: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被公认为梗阻 性脑积水的首选治疗方法,对分流失效者和脑室内有新生隔膜存 在者,内镜下治疗也是有效的选择之一。脑脊液颅内转流术的实 施,应遵循相关的规范化原则。 3.疗效评估:术后的短期疗效评估一般选择在术后1—14
作者单位:中华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创伤专业组,中华创伤学会分 会神经创伤专业组 通信作者:江基尧,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 经外科,上海市颅脑创伤研究所,Email:jiyaojiang@126.corn
称扩大;②辅助征象:部分患者扩大的脑室周围,可有低密度(Cr
扫描上)或高信号(MRI的r12加权成像上)的脑脊液渗出表现,为
的临床表现和脑室系统代龇扩大,需要与PIM鉴别。脑萎缩常
见于弥漫|生.轴索损伤和脑缺氧后,影像学上的典型表现为脑室系
(2015)中国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专家共识.
(2015)中国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专家共识中国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神经损伤专业组一、概述去骨瓣减压术是用于治疗重型颅脑创伤难治性颅高压、脱水利尿等降颅压无效病人所采取挽救生命的最后手段和有效步骤,但其疗效存在争议[1-4]。
特别是2011年4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澳大利亚学者Cooper等发表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弥漫性外伤性脑损害》,引起了国内外神经外科医师的极大关注和热议。
他们的RCT研究发现早期采用双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能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和缩短在ICU的治疗时间,但不能改善病人预后[5]。
中国神经外科医师是继续坚持还是放弃采用去骨瓣减压技术抢救危重颅脑创伤病人?我们组织中国颅脑创伤临床专家,参考国内外主要文献,结合中国国情伦理和临床经验,制订中国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专家共识,有助于我国神经外科医师正确认识去骨瓣减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时机和方法及其相关问题的处理。
二、颅脑创伤病人颅内高压的发生机理在颅缝闭合后,颅腔体积已相对固定。
颅腔内容物包括脑组织(1400g)、脑脊液(75ml)和血液(75ml),正常情况下,此三者的总体积与颅脑总容积保持动态平衡,维持颅内压在正常水平。
由于脑组织体积比较恒定,尤其是在急性颅内压增高时不能被压缩,颅内压的调节就在脑血容量与脑脊液量间保持平衡。
在正常情况下,为维持脑组织最低代谢所需的脑血流量为32ml/100g/min(正常为54~65ml/100g/min),全脑血流量为400ml/min(正常约700~1200ml/min),脑血管内容量应保持在45ml以上,脑血容量可被压缩的容积约占颅腔容积的3%左右。
脑脊液是颅内三内容物中最易变动的成分,在脑室、脑池和颅内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量,约在75ml左右,约占颅腔容积的5.5%。
当发生颅内高压时,首先通过脑脊液减少分泌,增加吸收和部分被压缩出颅以缓解颅内压升高,继之再压缩脑血容量。
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规范化应用
精品课件
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1、脑疝 2、脑水肿 3、Cushing反射 4、心律失常 5、神经源性肺水肿 6、胃肠道功能失常
精品课件
颅脑创伤颅内高压的发生机 理
在正常情况下,为维持脑组织最
低代谢所需的脑血流量为32ml/100g/min
(正常为54~65ml/100g/min),全脑血流
精品课件
晚期(衰竭期)
颅内压增高相当平均体动脉压,脑灌注压<20 mmHg , 血管已经接近闭塞,脑血流量仅为18-21ml/100g/min, PaCo2 接近50mmHg,氧分压下降< 50mmHg,SaO2 <60 %。 患者深度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去脑强直等症状, 血压下降,呼吸浅快或不规则。
精品课件
中国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 专家共识(2015)
精品课件
强力推荐
.①重型颅脑创伤瞳孔散大的脑疝病人,CT显示脑挫 裂伤出血、脑水肿、脑肿胀和脑梗死等占位效应明显 (中线移位、基底池受压); ②ICP进行性升高、 >30mmHg持续30分钟的重型颅脑 创伤病人。
精品课件
推荐
进行性意识障碍的急性颅脑创伤病人,CT显示脑挫 裂伤出血、脑水肿、脑肿胀和脑梗死等占位效应明显 (中线移位、基底池受压)、经渗透脱水利尿药物等 一线治疗方案颅高压无法控制的病人;
精品课件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额颞顶去骨瓣减压)
仰卧,头偏对侧位约45°,手术侧肩下垫高20cm。 头皮切口:起自颧弓向上、耳屏前1.0cm →绕过耳 廓→绕顶结节后→至矢状线中点沿中线旁开2cm向前 →至前发际→形成大“?”形皮瓣 骨窗:向前平皮缘,向下平颧弓上缘,向上距离中 线2cm,其余部分紧邻皮缘下开窗,范围约 12cm×15cm。骨窗应暴露蝶骨嵴并将其部分咬除; 术后要进行硬膜扩大减张缝合,逐层缝合颞肌、帽 状腱膜及头皮。有条件的单位在去骨瓣减压术后建议 行颅内压监测技术,指导术后治疗和预后判断。
颅脑创伤急性期凝血功能障碍诊治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整合了多学科的专业意见
该共识汇聚了神经外科、血液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个领域专家的智慧,确保了其内容的 全面性和权威性。
颅脑创伤凝血功能障碍诊治的未来趋势
新型抗凝药物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未来有望出现更多安全、有效的新型抗凝药 物,为颅脑创伤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精准医疗在凝血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基因检测、表型分析等手段,实现对患者凝血功能的精准评估 ,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深化
进一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颅脑创伤凝血功能 障碍这一复杂问题,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提高临床医生对共识的认知和应用水平
加强培训与教育
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 会等形式,向临床医生 普及该共识的核心内容 和精神,提高其理论水 平。
血小板输注
对于因颅脑创伤导致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的患者 ,应及时输注血小板,以预防或治疗出血。
血浆及凝血因子替代治疗
针对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的患者,可给 予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血液制 品,以纠正凝血障碍。
手术治疗时机与方式选择
早期手术干预
对于具备手术指征的颅脑创伤患者,应尽早进行手术,以 减轻颅内高压、控制出血并降低病死率。
平衡抗凝与抗栓力度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平衡抗凝与抗栓治疗的力度,既要防止血栓 形成,又要避免过度抗凝导致的出血。
监测凝血功能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 治疗方案。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监测
严格遵守用药规范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严格遵守用药规范,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颅脑创伤患者脑监测技术中国专家共识ppt课件
提高诊断准确性
多模态监测技术能够实时 监测患者脑功能状态,有 助于早期发现异常情况, 提高诊断准确性。
指导个体化治疗
多模态监测技术能够评估 患者脑功能损伤程度及恢 复情况,为制定个体化治 疗方案提供依据。
目前应用现状与挑战
技术普及程度有限
01
目前多模态监测技术在颅脑创伤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普及程度有限。
存在颅内压增高风险的患者
包括急性脑肿胀、脑水肿、颅内血肿等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的患者 。
需要神经重症监护的患者
如脑干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等需要密切监测神经功能的患者。
监测设备选择和使用建议
多模态监测设备
推荐使用多模态监测设备,包括颅内压监测、脑血流监测、脑电 图监测等,以全面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状态。
设备准确性和可靠性
操作流程
清洁头皮、安装电极、连接仪器、开 始监测。
注意事项
确保电极与头皮紧密接触,避免干扰 ;定期更换电极片,防止感染。
04 颅内压监测技术应用与评 估
颅内压监测技术原理及优势
原理
通过传感器将颅内压转换为电信号,实时监测颅内压变化。
优势
及时发现颅内压异常,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适应证与禁忌证分析
拓展应用领域
多模态监测技术有望拓展至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领 域,为更多患者提供精准诊疗服务。
3
智能化发展
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多模态监测技术有 望实现智能化发展,提高数据解读效率和准确性 。
07 专家共识建议与总结
患者筛标准建议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
GCS评分≤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尤其是需要重症监护的患者 。
脑血流监测技术原理及优势
颅脑外伤指南
➢ 非穿透伤
✓ 头皮软组织伤 ✓ 开放性颅骨骨折
➢ 穿透伤——按伤道形态,可分为
✓ 切线伤 ✓ 盲管伤 ✓ 贯通伤 ✓ 反跳伤
精选2021版课件
20
脑损伤——开放性颅脑损伤(2)
治疗原则
➢ 休克伤员: 必要时现场输液等抗休克治疗 ➢ 寻找病因: 注意胸、腹内脏合并伤 ➢ 伤口包扎: 脑膨出者禁忌直接加压包扎 ➢ 重点记录: 意识状态、瞳孔变化、肢体运动和呼吸、血
精选2021版课件
25
肺部并发症防治
重型颅脑创伤昏迷病人容易发生NPE和肺部感染 尽早行气管切开 及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血气正常 定期行痰培养,按药敏使用适当抗生素 加强呼吸道护理 发生NPE的病人,除使用呼吸机外、建议使用激素
精选2021版课件
26
应激性溃疡的防治
重型颅脑创伤昏迷病人容易发生应激性溃疡 尽早使用制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 胃肠出血的病人应该禁食
1975年Jennett和Bond提出伤后半年至一年病人恢复情 况的分级。
级别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预后
死亡 植物生存,长期昏迷 呈去皮质和去脑强直状态 重残,需他人照顾
中残,生活能自理
良好,成人能工作、学习
精选2021版课件
30
颅脑损伤的后期并发症
外伤后:不需要常规预防用抗癫痫药物 外伤性脑积水:
物和坏死脑组织及止血 彻底的闭合伤。24小时内注射TAT 1500U
颅骨凹陷骨折复位术
➢ 原则:除严重污染和粉碎颅骨骨折外,一次成形复位
颅骨成形术
➢ 原则:伤后3-6个月行颅骨成形术,感染伤口>1年
脑脊液漏修补术
➢ 原则:伤后持续1个月以上可以采用手术修补
颅脑创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ppt课件
– 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 监测:IL-17, IL-22
编辑版ppt
5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 卫灵公篇
编辑版ppt
53
编辑版ppt
54
编辑版ppt
2.99% !
55
65岁男性患者,车祸伤,双侧脑 疝
编辑版ppt
56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后
编辑版ppt
57
术后2周,编辑G版CppSt E4M4Vt
58
编辑版ppt
59
编辑版ppt
60
编辑版ppt
61
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篇
编辑版ppt
62
编辑版ppt
63
国外通用方案
PTS发病因素: 重型伤,穿通伤,颅内出血,高龄,酗酒史,家族癫痫 史
预防: 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痫药物超过一周
药物: 苯妥英钠最常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具有比较优势
编辑版ppt
15
编辑版ppt
16
编辑版ppt
17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编辑版ppt
18
编辑版ppt
19
• 脑实质占位性损害伴有神经功 能障碍加重,颅内高压,或CT 显示挫伤灶需要手术治疗
• GCS 6-8,额颞叶挫裂伤灶 >20毫升导致中线移位 >5mm和/或脑池受压
• 任何挫伤灶大于50毫升
编辑版ppt
35
确定手术指证的参考 因素
去骨瓣减压的指征 多发损伤双侧减压的 参考
变化趋势体现预警价 值
高渗治疗的参考 确定亚低温治疗的时 程
脑灌注压计算的依据 辅助脑脊液引流控制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2020版)》主要内容(全文)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2020版)》主要内容(全文)神经外科重症医学是一门综合了神经外科学、重症医学、神经内科学、急诊医学、重症护理学、重症康复学等的交叉学科。
时隔七年,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组织相关专家对2013版共识的结构与内容进行修订,形成《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2020版)》。
关于神经外科重症并发症的治疗,共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1)留取相关标本进行细菌涂片或培养后,及时开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后期根据病原学及药敏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选择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
(3)建议使用说明书允许的最大药物剂量静脉途径用药以及可能的长疗程治疗。
(4)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72 h无疗效不佳者,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5)脑室内或腰穿鞘内注射抗菌药物为治疗途径之一,建议审慎使用。
(6)明确颅内感染后,要对有关联的病灶进行必要的外科干预控制。
原则上要彻底清除伤口等感染灶以及污染的人工植入物,并采取必要的脑脊液引流措施。
脑损伤继发性癫痫的预防和治疗(1)颅脑创伤后抽搐发作(PTS)的处理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AED)对于晚期癫痫的发生率无任何预防作用,不建议常规采用AED预防晚期癫痫。
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尽早静脉途径预防性AED治疗可减少伤后早期痫性发作(7 d内)的风险。
(2)颅脑创伤后癫痫(PTE)的处理①药物治疗:PTE的患者(包括非惊厥性癫痫),应该采用规范化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巴比妥、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托吡酯等。
根据癫痫发作的次数和性质,选择单一药物治疗、两种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
苯二氮䓬类药物是立即控制任何类型癫痫发作的首选药物,如果二线药物无效,则通常将治疗升级为麻醉药物。
治疗持续时间通常为2年。
应定期监测患者血清AED的浓度,同时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及毒性。
②外科手术:病程2年以上、两种AED正规治疗无效、每月1 次以上发作,诊断为药物难治性PTE。
颅脑创伤诊疗指南课件(1).ppt
三维重建的颅骨凹陷骨折的图像。
可以明显看到骨折信号(三围重建)
凹陷骨折的手术指征
• 骨折凹陷超过1厘米,局部脑组织受压 • 骨折位于重要功能区 • 碎骨片刺入脑内,造成瘫痪、失语等症状,或后
期可能诱发癫痫
• 静脉窦上的凹陷骨折,急诊手术应极慎重。因为
手术过程中如损伤了静脉窦造成大出血,特别是 在急诊或基层医院不具备止血或输血条件,后果 是很严重的。骨折片压迫静脉窦造成回流受阻, 会导致病人后期的脑水肿、颅压增高,应经过充 分的准备后手术。
吸节律不规整,潮湿呼吸或呼吸停止,血 压的搏动等
严重的脑干损伤的基本治疗原则是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呼吸机辅助治疗,即人工呼吸 • 重症监护,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
化
• 药物治疗,止血、抗感染、能量合剂等 • 全身支持疗法,预防各种并发症 • 控制高热、维持酸碱平衡 • 防治肺部、消化道等并发症 • 控制感染;营养支持 • 催醒及康复疗法
成的损伤
两种比较特殊的脑损伤
• 第二种是下丘脑的损伤 • 早期表现出意识障碍,往往合并体温异常、
持续高热甚至尿崩症等,没有其他部位的 明显出血或损伤症状
• 这两种情况在临床上需注意。即病人来后,
有受伤后原发昏迷,但无明确的血肿或者 挫伤。
脑干损伤
• 脑干损伤亦属于比较严重的类型 • 临床表现为伤后持的昏迷,去皮质或去大
脑强直状态
• 生命体征改变,呼吸节律非常快,心率和
血压异常,中枢性高热
• 眼征,瞳孔大小不一,形态多变且不规则,
眼球偏斜或眼球分离
• 需行头颅CT扫描和MR扫描进行诊断
脑干损伤
• 脑干损伤部位不同,症状也不同 • 中脑损伤表现为瞳孔多变,眼球固定,四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40篇指南共识一览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40篇指南共识一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40篇指南共识是神经外科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它由全国范围内的神经外科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共同编写而成。
这些指南涵盖了神经外科领域的各个疾病和治疗方案,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和提高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这些指南共识进行一览,以期为广大医务人员和病患提供参考。
1. 颅脑外伤诊疗指南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领域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于其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从颅脑外伤的基本知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急性期处理、手术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为医务人员提供了一套科学、规范的诊疗指南。
2. 颅内动脉瘤诊疗指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危重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和致命性。
本指南从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权威、可靠的诊疗建议。
3. 脑动脉瘤诊疗指南脑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畸形,具有一定的致残和致命性。
本指南从脑动脉瘤的分类、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为医务人员提供了规范、系统的诊疗指南。
4. 颅内动静脉畸形诊疗指南颅内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少见但危重的疾病,对于其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从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分类、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为医务人员提供了一套科学、规范的诊疗指南。
5. 脑积水诊疗指南脑积水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具有一定的致残和致命性。
本指南从脑积水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权威、可靠的诊疗建议。
6. 颅内感染诊疗指南颅内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疾病,对于其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从颅内感染的病原学、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抗感染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为医务人员提供了规范、系统的诊疗指南。
颅脑创伤急性期凝血功能障碍诊治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手术治疗指征和术式选择
手术指征
颅内血肿量较大、中线结构移位明显 、脑室受压等,需及时行手术治疗以 挽救患者生命。
术式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及影像学表现,选择合 适的手术方式,如开颅血肿清除术、 去骨瓣减压术等。
术中注意事项
手术过程中需轻柔操作,避免造成二 次损伤;同时需严密止血,防止术后 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02 颅脑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 病理生理
凝血系统变化概述
凝血系统激活
颅脑创伤后,组织因子释放和血 管损伤导致凝血系统迅速激活, 形成凝血酶,促使纤维蛋白凝块
生成。
凝血因子消耗
随着凝血过程的进行,凝血因子( 如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等)大量消 耗,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纤溶系统亢进
颅脑创伤后,纤溶酶原激活物释放 ,纤溶系统被激活,纤溶酶作用增 强,可分解纤维蛋白凝块,进一步 影响凝血功能。
炎症反应与凝血功能关联
炎症反应激活
颅脑创伤引发炎症反应,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肿瘤 坏死因子等)释放,与凝血系统相互作用,共同参与止血 与血栓形成过程。
凝血系统对炎症的影响
凝血过程中的某些产物(如凝血酶、纤维蛋白等)可进一 步激活炎症反应,形成恶性循环,加重颅脑损伤。
抗炎与抗凝治疗的重要性
在颅脑创伤治疗中,抗炎与抗凝治疗同样重要,需平衡两 者关系,以减轻炎症反应对凝血功能的不利影响。
03 诊断方法与评估指标
临床表现与初步筛查
意识障碍评估
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工具快速评估患者意识状态, 初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神经系统检查
观察患者瞳孔变化、肢体活动及感觉异常等,以发现潜在的颅脑 损伤迹象。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或家属关于创伤发生的时间、原因、过程等,为后 续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线索。
颅脑外伤手术指南
一、宗旨
规范我国颅脑创伤病人外 科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和手术 方法,提高我国颅脑创伤病人 救治成功率。
二、临床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
目前国内外有关颅脑创伤病人,特别是 急性颅脑创伤病人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时 机和手术存在争议。鉴于外科手术无法进行 双盲临床对照和伦理学问题,至今尚无有关 颅脑创伤病人手术疗效的一级循证医学证据。 2006年,美国神经外科专家在收集国际医学 刊物发表的800多篇(二级或三级证据)有 关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方面论著的基础上,编 写《颅脑创伤外科治疗指南》,在 《Neurosurgery》杂志上全文刊登。对美国 和全世界神经外科医师外科手术治疗颅脑创 伤病人发挥了良好指导作用。
二、临床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
鉴于我国神经外科医师在颅脑创伤外科手 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再结合我国颅 脑创伤病人伤情特点和医疗条件,2008年11月 中国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召集了60多位神经外 科专家,认真分析了我国颅脑创伤病人外科手 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编写出适合中国国 情的颅脑创伤病人外科手术专家共识,以指导 我国从事颅脑创伤诊治医师的临床医疗实践, 提高我国颅脑创伤病人的救治水平。
(三)、急性脑内血肿和脑挫裂伤
1.手术指征: (3)急性脑实质损伤病人,通过脱水等 药物治疗后颅内压≥25mmHg,灌注 压小于或等于65 mmHg,应该行外科 手术治疗; (4)急性脑实质(脑内血肿、脑挫裂伤) 病人无意识改变和神经损害表现,药物 能有效控制高颅压,CT未显示明显占位 效应,可在严密观察意识和瞳孔等病情 变化下,继续药物保守治疗。
(三)、急性脑内血肿和脑挫裂伤
2.手术方法: (3)对于单纯脑内血肿对于无脑内血肿、无明脑挫裂 伤、CT出现明显占位效应的病人,按照血肿部位, 采取相应部位较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彻底止血, 根据术中颅内压情况决定保留或去骨瓣减压,硬模 原位缝合或减张缝合; (4)对于后枕部着地减速性损伤、对冲伤导致的 双侧大脑半球脑实质损伤(脑内血肿、脑挫裂伤) 导致的脑内多发血肿,应该首先对损伤严重侧病灶 进行开颅手术,必要时行双侧开颅大骨瓣减压手术。
中国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指南--专家共识-版-精品.pdf
中国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指南--专家共识-2015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中国神经刨伤专家委员会目前国内外有关颅脑创伤患者,特别是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时机和方法存在争议。
鉴于外科手术无法进行双盲临床对照研究和伦理学问题,至今尚无有关颅脑创伤患者外科手术疗效的一级循证医学证据。
2006年,美国神经外科专家在收集国际医学刊物发表的800多篇(二级或三级证据:)有关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方面论著的基础上,编写了美国《颅脑创伤外科治疗指南》(guidelinesforthesurgicalmanagementoftraumaticbraininjury),在Afe.wcwwge/iv杂志上全文刊登。
对美国和全世界神经外科医生外科手术治疗颅脑创伤患者发挥了良好指导作用。
鉴于我国神经外科医师在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再结合我国颅脑创伤患者伤情特点和医疗条件,2008年11月中国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召集了60多位神经外科专家,认真分析了我国颅脑创伤患者外科手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编写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颅脑创伤患者外科手术专家共识,以指导我国从事颅脑创伤诊治医生的临床医疗实践,提高我国颅脑创伤患者救治水平。
一、急性硬膜外血肿1.手术指征:⑴急性硬膜外血肿>30 ml,颞部血肿>20 ml,需立刻开颅手术清除血肿;(2)急性硬膜外血肿<30 ml,颞部<20ml,最大厚度<15 mm,中线移位<5mm,GCS评分>8分,没有脑局灶损害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可保守治疗。
但必须住院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行头部CT 动态观察血肿变化。
一旦出现临床意识改变、高颅压症状、甚至瞳孔变化或CT血肿増大,都应该立刻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
2.手术方法:按照血肿部位采取相应区域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和彻底止血,骨窗缘悬吊硬脑膜,骨瓣原位复位固定。
但对于巨大硬膜外血肿、中线移位明显、瞳孔散大的患者,可采用去骨瓣减压和硬脑膜减张缝合技术,避免手术后大面积脑梗死造成的继发性高颅压和脑疝,再次行去骨瓣减压手术。
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中国专家共识
他们推荐对于意识减退、ICP进行性增高、 CT扫描占位效应明显的脑挫裂伤患者应该 积极行去骨瓣减压手术。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创伤临床证据
国内采用不同去骨瓣减压术对严重脑挫裂伤恶性颅高压 患者临床对照研究(Ⅱ级证据)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创伤临床证据
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儿童医院去骨瓣减压术 随机对照试验(I级证据)
27例儿童颅脑创伤颅高压患者随机对照试验 研究
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去骨瓣减压术组患者 恢复良好率为53.8%、预后不良率46.1 %;非手术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仅14.3%、 预后不良率85.7%。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创伤临床证据
内压增高的动作而加重 急性颅内压增高时,尚可出现血压升高、脉率变慢、脉压增大、
呼吸节律变慢、幅度加深的Cushing反应。
高峰期
病变已发展到严重阶段 颅内压为平均动脉压正常值的1/2=4.7~6.6
kPa(35~50 mm Hg) 脑灌注压也相当于平均体动脉压值的一半 如颅内压接近动脉舒张压水平,PaC02>6.1 kPa(46
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编写的颅脑创伤外科 手术指南:去骨瓣减压术是用于急性颅脑创 伤、内科治疗无效恶性颅高压患者的救命性 手术。
手术指证:临床意识进行性障碍、CT扫描 显示颅内损伤占位效应明显、ICP持续升高 >30 mm Hg经脱水等内科治疗无效、甚至 瞳孔散大的急性颅脑创伤患者。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创伤临床证据
kPa(20 mm Hg),血管管径已接近完全闭塞 PaCO2,接近6.6 kPa(50 mm Hg),Pa02下降到6
颅脑创伤(详细)
颅脑创伤颅脑创伤在创伤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发病率高、伤情变化快、多需急诊手术等特点。
无论是和平还是战争时期,颅脑创伤均占全身各部位创伤数的20%左右,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创伤,居第二位,而死亡率却居首位。
【病因和分类】(一)病因和机制颅脑创伤多由暴力直接作用头部或通过躯体传递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
平时多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挤压伤、刀刃伤、拳击伤等,战争多为火器伤或爆炸性武器引起的冲击波所致。
颅脑损伤的方式和机制有下列几种。
1.直接损伤①加速性损伤:为运动中的物体撞击于静止的头部,使头部沿外力方向作加速运动发生的脑损伤;②减速性损伤:为运动的头部撞击于静止的物体而突然减速时发生的脑损伤;③挤压性脑损伤:为头部两侧同时受硬物体挤压所发生的脑损伤。
一般加速性损伤常较轻,脑损伤通常仅发生在受力侧;而减速性损伤常较重,受力侧和对侧均可发生脑损伤,往往以对侧损伤较重。
2.间接损伤①传递性损伤:如坠落时臀部或双足着地,外力沿脊柱传递到头部所致;②挥鞭式损伤:外力作用于躯体使之急骤运动时,静止的头部由于惯性被甩动致伤;③胸腹挤压伤时,骤升的胸内压或腹内压沿血流冲击脑部致伤;④爆炸气浪伤。
3.旋转损伤外力使头部沿某一轴心作旋转运动时,除上面提到的一些因素外,高低不平的颅底、具有锐利游离缘的大脑镰和小脑镰,均对脑在颅内作旋转运动时产生障碍,并形成剪力(切应力),从而使脑的相应部位因受摩擦、牵扯、撞击、切割等机械作用而受损伤。
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机制是复杂的。
由于颅骨是一坚硬的圆球形和不规则中空的骨性容器,在外力直接作用于头部的瞬间,除了足以引起凹陷骨折和同时导致脑损伤外,通常还有一个使颅骨局部急速内凹和立即弹回的复位过程,引起颅内压的急骤升高和降低,产生一个负压。
因此,脑除了在撞击受力侧发生损伤外,在继发性的负压吸引下,又被撞击到受力点对侧的骨壁致伤。
发生在受力点的脑损伤称为冲击伤,对侧的脑损伤称为对冲伤。
需要说明的是大多数脑损伤不可能为单一的损伤机制所致,通常是几种机制同时或先后作用的结果。
神经外科镇痛镇静专家共识
• 某些情况下,躁动示颅内压升高的初期表现,若不加排除 地应用镇静药物,将可能掩盖颅内病情变化,延误治疗时 机。对于脑损伤患者,应建立定时和及时的意识评估、瞳 孔监测和神经系统体检常规。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意识评 估手段仍然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影像学检查, 如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也是发现和排除颅内病情 变化的重要手段。有研究显示,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 与以颅内压和脑灌注压未目标的诊治流程相比,由及时进 行意识评估、瞳孔观察和CT检查为主要组成部分的诊治 流程并未导致患者转归恶化,但却使治疗强度降低。虽然 到目前为止,尚未证实任何一种脑功能监测手段能够改善 重症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转归,以颅内压、脑氧和能量代谢 以及脑电监测为核心的脑功能多元化监测理念仍受到广泛
• 本共识将重症脑损伤患者界定为:因颅脑创伤、出血和缺 血性脑卒中、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感染、脑肿瘤或其他 疾病引起的脑损伤患者,需要重症加强医疗监测和治疗者。 共识的制订过程包括:提出关键问题,系统收集相关的文 献,撰写初稿,提交共识编写组专家函审,提出修改意见。 修订后召开专家讨论会,确定终稿,再次提交共识编写组 专家审核。共识意见的证据和推荐级别依照推荐等级的评 估、制定与评价标准(GRADE标准)。证据级别分为高、 中、低和极低4级(表1)。根据对共识推荐意见的证据支 持级别、效益、风险、负担和费用的综合判断,推荐级别 分为强和弱两种。GRADE标准的优点在于,可以在证据 级别低时,可以在证据级别低时,也能够根据综合评价, 提出强的推荐意见。这尤其适合于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 据的临床情况,也常是共识制订时选择的分级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指南--专家共识-2015版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中国神经刨伤专家委员会
目前国内外有关颅脑创伤患者,特别是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时机和方法存在争议。
鉴于外科手术无法进行双盲临床对照研究和伦理学问题,至今尚无有关颅脑创伤患者外科手术疗效的一级循证医学证据。
2006年,美国神经外科专家在收集国际医学刊物发表的800多篇(二级或三级证据:)有关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方面论著的基础上,编写了美国《颅脑创伤外科治疗指南》(guidelinesforthesurgicalmanagementoftraumaticbraininjury),在Afe.wcwwge/iv杂志上全文刊登。
对美国和全世界神经外科医生外科手术治疗颅脑创伤患者发挥了良好指导作用。
鉴于我国神经外科医师在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再结合我国颅脑创伤患者伤情特点和医疗条件,2008年11月中国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召集了60多位神经外科专家,认真分析了我国颅脑创伤患者外科手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编写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颅脑创伤患者外科手术专家共识,以指导我国从事颅脑创伤诊治医生的临床医疗实践,提高我国颅脑创伤患者救治水平。
一、急性硬膜外血肿
1.手术指征:
⑴急性硬膜外血肿>30 ml,颞部血肿>20 ml,需立刻开颅手术清除血肿;(2)急性硬膜外血肿<30 ml,颞部<20ml,最大厚度<15 mm,中线移位<5mm,GCS评分>8分,没有脑局灶损害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可保守治疗。
但必须住院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行头部CT 动态观察血肿变化。
一旦出现临床意识改变、高颅压症状、甚至瞳孔变化或CT血肿増大,都应该立刻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
2.手术方法:
按照血肿部位采取相应区域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和彻底止血,骨窗缘悬吊硬脑膜,骨瓣原位复位固定。
但对于巨大硬膜外血肿、中线移位明显、瞳孔散大的患者,可采用去骨瓣减压和硬脑膜减张缝合技术,避免手术后大面积脑梗死造成的继发性高颅压和脑疝,再次行去骨瓣减压手术。
二、急性硬膜下血肿
1.手术指征:
⑴急性硬膜下血肿>30 ml、颞部血肿>20 ml、血肿厚度>10 mm,或中线移位>5mm的患者,需立刻采用手术清除血肿;
(2)急性硬膜下血肿<30ml、颞部<20ml、血肿最大厚度<10 mm,中线移位<5 mm、GCS评分<9分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可以先行非手术治疗。
如果出现伤后进行性意识障碍,GCS 评分下降>2分,应该立刻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3)对于具有颅内压监测技术的医院,GCS评分<8分的重型颅脑创伤合并颅内出血的患者都应行颅内压监测。
2.手术方法:
对于临床最常见的额颞顶急性硬膜下血肿,特别是合并脑挫裂伤高颅压的患者,提倡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根据术前GCS评分、有无脑疝以及术中颅内压情况决定保留或去骨瓣减压,硬膜原位缝合或减张缝合。
双侧额颞顶急性硬膜下血肿应该行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也可采用前冠状开颅去大骨瓣减压术。
三、急性脑内血肿和脑挫裂伤
1.手术指征:
(1:)对于急性脑实质损伤、脑内血肿、脑挫裂伤的患者,如果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和神经功能损害,药物无法控制高颅压,CT出现明显占位效应,应该立刻行外科手术治疗;
(2)额颞顶叶挫裂伤体积>20 ml,中线移位>5 mm,伴基底池受压,应该立刻行外科手术治疗;
(3)急性脑实质损伤患者,通过脱水等药物治疗后颅内压25≥mmHg,脑灌注压≤65 mmHg,应该行外科手术治疗;
(4)急性脑实质损伤(脑内血肿、脑挫裂伤)患者无意识改变和神经损害表现,药物能有效控制高颅压,CT未显示明显占位效应,可在严密观察意识和瞳孔等病情变化下,继续药物保守治疗。
2.手术方法:
(1)对于额颞顶广泛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CT出现明显占位效应患者,应该提倡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清除脑内血肿和失活脑挫裂伤组织、彻底止血,常规行去骨瓣减压,硬膜减张缝合;
(2)对于无脑内血肿、额颞顶广泛脑挫裂伤脑肿胀合并难以控制高颅压、出现小脑幕切迹疝征象的患者,应常规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硬膜减张缝合,去骨瓣减压;
(3)对于单纯脑内血肿、无明显脑挫裂伤、CT出现明显占位效应的患者,按照血肿部位,采用相应部位较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彻底止血,根据术中颅内压情况决定保留或去骨瓣减压,硬膜原位缝合或减张缝合;
(4)对于后枕部着地减速性损伤、对冲伤导致的双侧大脑半球脑实质损伤(脑内血肿、脑挫裂伤)导致的脑内多发血肿,应该首先对损伤严重侧病灶进行开颅手术,必要时行双侧开颅大骨瓣减压手术。
四、急性后颅窝血肿
1.手术指征:
(1)后颅窝血肿>10 ml、CT扫描有占位效应(第四脑室的变形、移位或闭塞,基底池受压或消失,梗阻性脑积水),应立即行外科手术治疗;
(2)后颅窝血肿<10 ml、无神经功能异常、CT扫描显示不伴有占位征象或有轻微占位征象的患者,可以进行严密的观察治疗,同时进行定期复查CT。
2.手术方法:
采用枕下入路开颅,彻底清除血肿,行硬脑膜原位或减张缝合。
五、慢性硬膜下血肿
1.手术指征:
(1)临床出现高颅压症状和体征,伴有或不伴有意识改变和大脑半球受压体征;
(2)CT或MRI扫描显示单侧或双侧硬膜下血肿> 10 mm、单侧血肿导致中线移位>10 mm;
(3)无临床症状和体征、CT或MRI扫描显示单侧或双侧硬膜下血肿厚度<10mm、中线移位<10 mm患者可采取动态临床观察。
2.手术方法:
(1)低密度硬膜下血肿通常采用单孔钻孔引流术;
(2)混合密度可采用双孔钻孔引流冲洗方法;
(3)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反复发作、包膜厚、血肿机化的患者,则需要行骨瓣开颅手术剥除血肿膜、清除机化血肿。
六、凹陷性颅骨骨折
1.手术指征:
(1)闭合性凹陷性骨折>1.0 cm;
(2)闭合性凹陷性骨折位于脑功能区、压迫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3)开放性凹陷性骨折;
(4)闭合性凹陷性颅骨骨折压迫静脉窦导致血液回流、出现高颅压患者;
(5)凹陷性颅骨骨折位于静脉窦未影响血液回流、无高颅压患者不宜手术。
2.手术方法:
(1)无污染的骨折片取出塑型后原位固定;
(2)严重污染骨折片应该取除,待二期修补;
(3)合并颅内出血和脑挫裂伤按相应外科手术规范处置。
七、颅骨修补术
1. 手术指征:
⑴频骨缺损>2cm;
(2)影响美容;
(3)通常在伤后>3个月进行颅骨修补术,对于较大卢页骨缺损导致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者,临床病情允许条件下,可以适当提前;
(4)由于儿童颅骨发育特点,颅骨修补手术原则> 12岁。
对于较大颅骨缺损、影响儿童正常生活和学习、头皮发育良好,可以不受年龄限制;
(5)颅脑伤后发生颅内外感染的患者,颅骨修补术必须在感染治愈1年以上。
2. 手术方法:
(1)按照颅骨缺损大小和形态选择相应可塑性良好的钛网或其他材料;
(2)在颞肌筋膜下与硬脑膜外仔细分离,尽量不要分破硬脑膜,将修补材料固定在颅骨边缘;
(3)亦可采用自体颅骨保存和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