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_人类染色体与性别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第二知识模块的导入
播放多媒体视频资料:小品《超生游击队》的片段。借用其中的一句台词进行导入:科学上说了,生男生女老爷们是关键。
二.人类的性别决定
(一)自主学习2
教师展示本部分的学习任务,明确学习要求、自学时间(3分钟)并进行倒计时。
自学104-105页,找出下列问题:
1.什么叫性染色体?体细胞中有多少对?
2008年在我国北京举行的奥运会就很精准解决了运动员的性别鉴定,维护了比赛的公平性。这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就能解决这一疑问。
学生依据幻灯片中的内容进行复习回顾,并回答。
学生回顾“第一性征”的知识,并结合性别识别和遗传的知识进行“准确性别识别”的猜想。
展示目标
明确任务
教师展示并板书课题:
(四)合作探究1
探究活动: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1、提出问题: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吗?
2、作出假设:。
参考步骤:
(1)两个袋子,分别注明“母亲”和“父亲”。
(2)“母亲”袋装1个白球;“父亲”袋装黄球、白球各10个。
(3)分别从“母亲”袋和“父亲”袋中各取一个球放在一起,如果两个球都为白色,表示所生孩子为女孩;如果两个球为黄、白两色,表示所生孩子为男孩。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教师展示学习目标:
1.描述人类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
2.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3.通过探究活动,认同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学生阅读“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一.人类染色体的传递
(一)自主学习1
教师展示本部分的学习任务,明确学习要求、自学时间(3分钟)并进行倒计时。
(4)按步骤(3)重复取10次,记录后代性别。
3.得出结论:(1).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2).生男生女取决于:父亲的哪种类型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回扣小品的台词:生男生女老爷们是关键。
4.表达交流:对比探究结果与理论结果是否一致?怎样做才能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五)科学态度教育:
1.重男轻女的思想要不得,更不能去做选择性生育;
结合教师的点拨理解三个结论,并及时完成课堂笔记。
学生结合展示的探究活动方案,动手开始探究活动。理解性别是如何决定的,决定于什么时候,理论上男女比例是多少。
根据探究活动得到的数据解决生男生女的概率是多少,并思考本探究活动的不足、如何改进。
学生形成:科学地理解和正确的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确定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女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有什么特点?如何表示?
3.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有什么特点?如何表示?
4.人的体细胞、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怎样表示?
(二)引导点拨
利用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逐一解决展示的四个问题,规范学生的答题和书写规范。重点突出“人的体细胞、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怎样表示”。
(三)新知拓展
幻灯片展示拓展的内容:人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一.温故知新
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并引导复习以下内容:
1.性状的概念与基因的关系
2.相对性状与显性、隐性基因的关系
3.绘制豌豆紫花与百花的遗传学图解
二.创设情境
什么是第一性征?我们一般如何识别一个人的性别?现代医学水平很高,会导致利用第一性征识别性别不准。有没有更准确的方法来鉴别一个人的性别?
思考后交流讨论,生成正确答案。
再次加深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梳理新知
归纳小结
1.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与困惑。
2.教师引导归纳总结并解惑,学生生成知识网络。
练习检测
达成目标
学生自主完成下列练习题,教师重点点拨“两种性状遗传的计算”:
1.新生儿的性别主要取决于·····················( )
自学课本103页至104页第一自然段。找出下列问题:
1、人的体细胞、精子、卵细胞各有多少条染色体?
2、人类的染色体是如何传递的?
3、人类遗传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二)引导点拨
利用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逐一解决展示的三个问题,重点突出“人类遗传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三)新知巩固
引导学生完成《生物助学》中“自主学习”目标一的内容。
2.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孩也是传家人。
(六)合作探究2
1.若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女孩,请问这个女孩的性别何时确定的?
2.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一定是男孩吗?为什么?
3.性别也是由基因控制的:
科研人员在人类Y染色体上发现了:男性性别决定基因。
学生阅读教材103页至104页第一自然段,并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标注,找出并交流所展示问题的答案。
A 精子的类型 B 精子和卵细胞
C 母亲的体细胞 D 父亲的体细胞
2.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双亲通过生殖细胞分别向子代传
递了 ········································( )
A 全部的性状 条
3.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他们很想再要一个男
孩。那么,第二胎生男孩的几率是··············( )
A.100% B.50% C.25% D.0
4.科学家将男人女人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描述人类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
2.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3.通过探究活动,认同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教学重点】
重点:人类染色体的传递规律。
【教学准备】
1.查找图片、视频资源并设计多媒体课件;
2.探究活动用到的材料器具:黑色塑料袋、纸盒、黄色乒乓球、白色乒乓球(或使用黑白围棋子)。
学生认真观看课件展示、认真听讲并及时做好笔记。
学生自主完成助学中的内容并校对。
学生观看视频,
思考这句台词。
学生阅读教材104页至105页的内容,并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标注,找出并交流幻灯片所展示问题的答案。
学生依据教师的引导和课件的展示,对自主学习的结果进行修正、完善并做好记录。
学生思考,然后相互讨论交流生成自己的认知答案。
借助幻灯片展示引导学生理解:1.子代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2.性别决定于受精卵形成的时候;3.性别决定取决于是哪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引导学生绘制人类性别决定的遗传图解来加深理解。绘制完成后引导学生理解理论上男女比例应该是:1:1。引发学生思考:一定是1:1吗?顺势转入探究活动。
播放多媒体视频资料:小品《超生游击队》的片段。借用其中的一句台词进行导入:科学上说了,生男生女老爷们是关键。
二.人类的性别决定
(一)自主学习2
教师展示本部分的学习任务,明确学习要求、自学时间(3分钟)并进行倒计时。
自学104-105页,找出下列问题:
1.什么叫性染色体?体细胞中有多少对?
2008年在我国北京举行的奥运会就很精准解决了运动员的性别鉴定,维护了比赛的公平性。这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就能解决这一疑问。
学生依据幻灯片中的内容进行复习回顾,并回答。
学生回顾“第一性征”的知识,并结合性别识别和遗传的知识进行“准确性别识别”的猜想。
展示目标
明确任务
教师展示并板书课题:
(四)合作探究1
探究活动: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1、提出问题: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吗?
2、作出假设:。
参考步骤:
(1)两个袋子,分别注明“母亲”和“父亲”。
(2)“母亲”袋装1个白球;“父亲”袋装黄球、白球各10个。
(3)分别从“母亲”袋和“父亲”袋中各取一个球放在一起,如果两个球都为白色,表示所生孩子为女孩;如果两个球为黄、白两色,表示所生孩子为男孩。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教师展示学习目标:
1.描述人类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
2.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3.通过探究活动,认同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学生阅读“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一.人类染色体的传递
(一)自主学习1
教师展示本部分的学习任务,明确学习要求、自学时间(3分钟)并进行倒计时。
(4)按步骤(3)重复取10次,记录后代性别。
3.得出结论:(1).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2).生男生女取决于:父亲的哪种类型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回扣小品的台词:生男生女老爷们是关键。
4.表达交流:对比探究结果与理论结果是否一致?怎样做才能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五)科学态度教育:
1.重男轻女的思想要不得,更不能去做选择性生育;
结合教师的点拨理解三个结论,并及时完成课堂笔记。
学生结合展示的探究活动方案,动手开始探究活动。理解性别是如何决定的,决定于什么时候,理论上男女比例是多少。
根据探究活动得到的数据解决生男生女的概率是多少,并思考本探究活动的不足、如何改进。
学生形成:科学地理解和正确的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确定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女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有什么特点?如何表示?
3.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有什么特点?如何表示?
4.人的体细胞、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怎样表示?
(二)引导点拨
利用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逐一解决展示的四个问题,规范学生的答题和书写规范。重点突出“人的体细胞、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怎样表示”。
(三)新知拓展
幻灯片展示拓展的内容:人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一.温故知新
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并引导复习以下内容:
1.性状的概念与基因的关系
2.相对性状与显性、隐性基因的关系
3.绘制豌豆紫花与百花的遗传学图解
二.创设情境
什么是第一性征?我们一般如何识别一个人的性别?现代医学水平很高,会导致利用第一性征识别性别不准。有没有更准确的方法来鉴别一个人的性别?
思考后交流讨论,生成正确答案。
再次加深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梳理新知
归纳小结
1.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与困惑。
2.教师引导归纳总结并解惑,学生生成知识网络。
练习检测
达成目标
学生自主完成下列练习题,教师重点点拨“两种性状遗传的计算”:
1.新生儿的性别主要取决于·····················( )
自学课本103页至104页第一自然段。找出下列问题:
1、人的体细胞、精子、卵细胞各有多少条染色体?
2、人类的染色体是如何传递的?
3、人类遗传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二)引导点拨
利用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逐一解决展示的三个问题,重点突出“人类遗传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三)新知巩固
引导学生完成《生物助学》中“自主学习”目标一的内容。
2.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孩也是传家人。
(六)合作探究2
1.若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女孩,请问这个女孩的性别何时确定的?
2.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一定是男孩吗?为什么?
3.性别也是由基因控制的:
科研人员在人类Y染色体上发现了:男性性别决定基因。
学生阅读教材103页至104页第一自然段,并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标注,找出并交流所展示问题的答案。
A 精子的类型 B 精子和卵细胞
C 母亲的体细胞 D 父亲的体细胞
2.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双亲通过生殖细胞分别向子代传
递了 ········································( )
A 全部的性状 条
3.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他们很想再要一个男
孩。那么,第二胎生男孩的几率是··············( )
A.100% B.50% C.25% D.0
4.科学家将男人女人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描述人类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
2.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3.通过探究活动,认同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教学重点】
重点:人类染色体的传递规律。
【教学准备】
1.查找图片、视频资源并设计多媒体课件;
2.探究活动用到的材料器具:黑色塑料袋、纸盒、黄色乒乓球、白色乒乓球(或使用黑白围棋子)。
学生认真观看课件展示、认真听讲并及时做好笔记。
学生自主完成助学中的内容并校对。
学生观看视频,
思考这句台词。
学生阅读教材104页至105页的内容,并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标注,找出并交流幻灯片所展示问题的答案。
学生依据教师的引导和课件的展示,对自主学习的结果进行修正、完善并做好记录。
学生思考,然后相互讨论交流生成自己的认知答案。
借助幻灯片展示引导学生理解:1.子代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2.性别决定于受精卵形成的时候;3.性别决定取决于是哪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引导学生绘制人类性别决定的遗传图解来加深理解。绘制完成后引导学生理解理论上男女比例应该是:1:1。引发学生思考:一定是1:1吗?顺势转入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