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如何提升医生的职业素养?
如何提升医生的职业素养??一、注重人文关怀在医学领域,医生就像一个救助者一样,其职责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该做到耐心倾听患者的病情,尽量化解患者的不安和恐惧,并且以平和、友善的语气与患者沟通交流。
另外,医生在工作中应该注意患者的人权和尊严,尽量为患者避免较大的痛苦和伤害。
这种人文关怀对于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医患关系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不断完善自己的医疗技能和知识医学科学不断发展,医生应该时刻关注医学最新进展,尽量不断完善自己的医学技能和知识。
医生可以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读书学习、跟进专业论文等方法来保持自己对于医疗知识的更新。
同时,对于医药新品种的使用和医疗器械的使用,医生也应该熟知其使用规则和剂量,以免给患者的身体带来额外的伤害。
三、始终保持谦虚和沟通医生在治疗患者时,要保持着一种相对自信的状态,但也一定要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
在面对患者的质疑时,医生应该以平和的态度与患者沟通,解答患者的疑惑。
尤其在网络时代,患者可能会通过互联网对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比对和评判。
这个时候,医生应该以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去回答患者的问题,并且以友善的态度取得患者的信任。
四、从自身的行为入手提升职业素养一个医生的职业素养并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和知识上,在医生的行为举止中,也会影响到患者对于医生的评价。
在日常工作中,医生应该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医疗改革和科技创新,保持对于行业规则的遵守,杜绝不正当的收费和利益纷争。
此外,医生还应该具备很强的沟通技巧和情感维护能力,对于不同层次的患者有着主动的照顾和关爱,为了患者付出更多的关心和关注。
医生职业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医生本身的不断努力与追求。
目前,医疗行业的发展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各种新型技术和医药进展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医生在自身提升的同时,也要保持眼界的开放和思想的更新,朝着更为专业、更为关心患者的方向不断进步。
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生
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生在当今的医疗体系中,全科医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能够为患者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的医疗服务。
然而,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全科医生并非易事,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
首先,优质的教育体系是培养高素质全科医生的基础。
在本科阶段,医学院校应注重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
同时,也要开设全科医学相关的课程,让学生尽早了解全科医疗的理念、模式和方法。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社区医学、家庭医学、预防医学等,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健康教育。
在研究生阶段,应当设立专门的全科医学专业,进一步深化学生在全科医学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这一阶段的培养重点可以放在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上,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社区医疗服务,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此外,还应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针对全科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开展研究,为全科医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实践教学对于全科医生的培养至关重要。
医学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实习和轮转。
在实践中,他们能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病例,学会如何处理常见疾病和多发病,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和健康需求,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习期间还应安排经验丰富的全科医生作为带教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高全科医生的培养质量,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内容不仅要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实践能力、沟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评价。
例如,可以通过模拟诊疗、病例分析、社区实践报告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此外,还可以引入患者满意度调查、同行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全科医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
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路径选择-文档资料
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路径选择进一步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是教育卫生部所提出的对于提高医学工作的最新要求。
医学生作为医疗行业后备军,除了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还应该具有一定职业素养。
作为从事基本职业活动的基础,职业素养能不断促进提高职业能力与职业水平[1]。
然而,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比较广泛,我们应该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着手,在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中逐步培育,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业务素养和团队合作等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
信息时代下对于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注重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才能为医院和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
1注重医学生职业意识培养从医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就能重视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能使每个人在大学期间就对自己未来进行合理规划。
在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道路上,除了学校给予学生相关知识、理论的教导外,学生自身意识也至关重要。
每个医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与未来发展方向,提前做好准备。
在学生确定奋斗目标,树立职业意识的基础上,还要再加上学校的教育和指导。
学校应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职业意识教育,开设关于职业指导课程,对职业指导进行持续性教育,从学生大一开始,先让学生认识了解医学专业所具备特点,督促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根据自身特点确定职业发展方向。
大二年级则以开设职业导向类的基础课程为主,学习医学伦理、礼仪以及执业法律知识等,让学生把知识与职业挂钩,增强职业意识。
三四年级学生的主要教育方法则以设置特色课为主,从针对性课程入手,将社会需求与自身实际结合,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择业观。
最后一学年学校需要让学生真正进入职场,到医院实行为期一年的实习,让医学生走入职场,亲身感受今后自己所要面对的职场环境,了解单位及社会需求。
2注重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作为救死扶伤的行业,社会和公众对于医生的职业道德有更为严格的要求。
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对病人有同情心,能对病人隐私进行保密,注重病人利益,体现医生良好医德。
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培养其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
临床实践教学
1 2
临床实习中的伦理指导
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强调医德医风的重要性,指 导学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遵守医疗行为规范。
伦理查房与病例讨论
定期开展伦理查房和病例讨论,让学生参与实际 医疗决策过程,培养其临床伦理决策能力。
3
角色扮演与模拟训练
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训练等方式,让学生在模拟 的医疗场景中体验和实践职业道德行为。
医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自我 提升和追求,包括自我反思、
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等。
评价体系
医德评价量表
通过量表评分的方式,对医学生的医 德情感、认知、行为和修养进行量化 评价。
360度反馈评价
通过患者、同事、上级等多方面的反 馈,全面评价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
医德档案
建立医学生医德档案,记录其在学医 过程中的医德表现,作为评价其职业 道德素养的重要依据。
社会实践活动
志愿服务与公益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 神。
基层医疗实践
组织学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实践,了解基层医疗的伦理问题和挑战 ,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国际医疗援助与合作
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国际医疗援助与合作项目,拓宽其国际视野 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校园文化熏陶
医学教育不仅是传授医学知识, 更是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
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关系 到未来医生的职业行为,影响医
疗质量。
现代社会对医生的职业道德要求 越来越高,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 德素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医学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医学职业道德是医生在医疗实 践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 准则。
医学生实习如何提高专业素养与个人修养
医学生实习如何提高专业素养与个人修养2023年,医学生实习是提高专业素养和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何在实习中提高自我素养,成为一名更优秀的医学生,这是每个想要从事医学工作的学生必须重视的问题。
对于医学生来说,实习是一条必经之路。
在实习中,医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些基础的医疗知识、技能和经验,同时也可以提高自我素质,如心理素质、道德修养等。
因此,医学生应该怎样在实习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个人修养呢?首先,医学生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是医学生的基础。
在实习前,医学生应该对相关的医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了解相关的医学常识和专业知识,为实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实习过程中,要认真听讲、认真阅读课本和相关资料,理解医学知识的内涵和真谛,不断加深对医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在实习中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
其次,在实习中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
医生的实践能力,是医学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项素质。
通过实习,医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病例,了解和体验医学的实际操作流程,锻炼手部技能和操作技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医学生还可以向导师和医生员工请教问题,学习他们成功处理病例的经验和技巧。
这些经验在之后的非常必要。
再次,医学生要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
医学生作为医疗行业的从业者,必须时刻保持职业道德水准,坚持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标准。
医生要在医学实践过程中保持患者利益至上的原则,尽力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不过度治疗,尽量减少风险。
同时要遵守患者隐私、保护患者权益,以社会责任心和医学精神支持患者健康的发展。
最后,医学生在实习中也要注重个人素质的积累。
医学生应该将自身的知识、经验、技能和观念进行系统的整合、创新,不断提升个人整体素质,从而成为更具备竞争力的医学人才。
同时医学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拓宽自己的思路和知识面,以适应并领先医学的发展。
总之,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通过以上的一系列措施,可以最大限度提高自我素养和个人修养,成为更专业、更综合、更具竞争力的医学人才,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医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与培育 如何提高自身职业能力
医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与培育如何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摘要:职业素养是满足职业生涯需要的一种特定素养,具有职业性、稳定性、内在性、综合性和可塑性等基本特征。
文章依据日前印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内容,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提供方法学参考。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素养;构成;基本特征职业与人的一生紧密相联,是人安身立命之所在。
而一个人职业素养的高低,关系到他一生的成就。
医学服务的对象是病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因此,医学生要想幸免0.1%的缺陷,就要从学生时期做起,全面加强职业素养培育与训练,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医学生,将来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才能够以自己的聪慧才智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成就自己的职业幻想。
一、职业素养的含义与基本特征职业素养是指满足职业生涯需要的一种特定素养。
严格地说,职业素养是指从业者在肯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进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确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
由于职业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根本之所在,职业生涯既是人生历程中的主体部分,又是最具价值的部分,因此,职业素养是素养的主体和核心。
职业素养的第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职业性。
职业素养是一个人从事职业活动的基础,并且总是同职业联系在一起。
不同的职业对素养的要求是不同的。
职业素养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稳定性。
职业素养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教育培训,并在长期从业实践锻炼中渐渐形成和进展起来的,它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
在个体职业活动的全部时间与空间中,职业素养的表如今时间上虽然间或间断,但总体却是持续的;职业素养的表如今空间上虽然有时相异,但总体上却是一致的。
职业素养表现的这种持续性与一致性,就总括为职业素养的稳定性。
职业素养的第三个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内在性。
职业素养虽然是任何“职业人〞身上的一种客观存在,但却是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的东西,具有隐XX性与抽象性。
医学职业素养:定义、途径与评价
二、培养途径
7. 榜样作用
• Role models are faculty members who demonstrate clinical skills and articulate expert thought processes and manifest positiv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Step 3: Can you teach professionalism? Models of learning (Experiential learning, Reflection and reflective practice, Situated learning) Step 4: Building experience into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curricula Step 5: Addressing unexpected consequences: the hidden curriculum Step 6: Assess the learning outcomes Step 7: Evaluating programme: case studies
2. 职业素养教育
设定期望
提供体验
评估结果
二、培养途径
3. 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课程
A framework
Steps
Defining professionalism
Step 1: Agree on a definition for your own institution
Developing a curriculum framework Models of learning
二、培养途径
5. 正式、非正式和隐性课程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提高检验类医学生职业素养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提高检验类医学生职业素养作者:黄超傅饶吕红春来源:《成才之路》2021年第32期摘要:医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体,医学院校不但需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有职业素养的医生。
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教学全过程,需要每位教师发挥育人作用,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结合,为学生提供有实际价值的思政教育,实现思政教育和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
文章分析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探索基于课程思政的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检验类医学生;职业素养;提高;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2-0024-03作者简介:黄超(1991-),男,河南光山人,初级教师,从事寄生虫检验教学与研究;傅饶(1990-),女,河南固始人,助教,从事语言学与汉语教学研究;吕红春(1994-),女,河南光山人,从事预防医学教学与研究。
医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体,医学院校不但需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有职业素养的医学专业人才。
因此,医学院校要重视课程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贯穿到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每位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中都要充分发挥育人作用,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结合,为学生提供有实际价值的思政教育,实现思政教育和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
一、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职业素养是一个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工作作风等。
以下就一些医学院校教育进行分析,得出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缺乏对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视医学院校除了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
但是,目前一些医学院校缺乏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视。
学校设置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少、课时少,教师不够重视,课程教学单调乏味,很多医学生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职业素养教育。
医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发展途径
医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发展途径医生是一个职业,其不只是一个纯粹的工作,还涉及到对人类健康的维护和保护。
因此,医生职业素养在医学行业中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职业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知识和技能、人际关系及道德伦理等各个方面。
如何培养和发展医生职业素养,是今天医学界和医生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1.医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和意义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医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和意义。
医生职业素养是指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技能、医德医风、职业操守、人文素养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医生职业素养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知识与技能: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2)人际交往:对于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类人群,包括患者、家属、同事等的交流及相处能力。
3)道德伦理:对职业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的认识和遵守,尤其体现在医患关系中。
4)人文素养:对生命、人性和文化等方面的关注与热爱。
5)自我管理:对自我情绪的控制和职业规划的具体实施。
以上各方面都是医生具备和发展职业素养所需具备的能力和素养。
而这些层面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的诊断、治疗和患者关系等。
2.培养医生职业素养的方法和途径在了解到医生职业素养意义后,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培养和发展医生职业素养呢?以下介绍一些方法和途径:1)对医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
很多医学院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加强对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
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因为面对未来的医生,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可以影响他们在医学道路上的发展。
2)医生定期参加职业培训和学术研讨。
这是城市化趋势下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也是培养医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方法。
这些培训和研讨会覆盖了医疗知识和约束性医学规范等多方面内容,可以促进医生继续学习和完善专业知识和技能。
3)促进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由于现在社会的快节奏和医疗工作的忙碌,很多医生面对患者时不能很好的与他们交流,而这正是医疗工作中避免的。
培养医学生的良好医德与职业道德素养
培养医学生的良好医德与职业道德素养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应该具备良好的医德与职业道德素养。
医德是指医生在从事医疗工作中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而职业道德素养则是指医务人员在专业职业中所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职业道德规范。
培养医学生的良好医德与职业道德素养对于提升医疗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德的培养培养医学生的良好医德是医学教育的首要任务。
医德是医生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体现了医生的职业操守和责任心。
医学院校应当通过教育引导,强化医学生的医德观念,如生命尊严、患者第一、助人为乐等。
首先,医学生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使命,时刻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他们应该秉持医生的伦理道德标准,承担起照顾患者生命健康的责任。
其次,医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同理心。
只有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医生才能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为其提供更加恰当的医疗服务。
同时,医学生需要学会审视自身,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对患者给予足够的关怀与尊重。
最后,医学生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
医学院校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推动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加强对医疗伦理的研究与讨论,引导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准则,防止出现医疗纠纷与职业失误。
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不仅仅是医学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更是一种职业道德准则的体现。
医学生应该从学习阶段就开始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首先,医学生应该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
医生需要在医疗过程中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能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与安全,为患者提供可靠的医疗保障。
其次,医学生需要具备持续学习与提升的意识。
医学领域的知识与技术在不断发展变化,医生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确保为患者提供先进、有效的医疗服务。
此外,医学生需要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不断提升自己在医患关系中的沟通技巧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生需要保持谦虚、真诚与耐心的态度,尊重患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与患者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强化医德教育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强化医德教育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医学教育在培养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应注重强化医德教育,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医德教育不仅涉及医生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还包括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对患者权益的尊重等方面。
强化医德教育对于医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的医疗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医学院校应该加强对医学生医德意识的培养。
医学生进入医学院校后,应该接受专门的医德教育课程,学习医学伦理学和医疗法律等相关知识,拓宽他们的医德思维。
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引导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进行深入思考,培养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和道德信念。
其次,医学生应该接受完善的职业道德培训。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医生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矛盾,因此,他们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
医学院校可以组织临床实践课程,让医学生亲身参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感受到临床实践的真实性和复杂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病例讨论、模拟演练等方式,培养医学生正确的判断能力和医疗决策能力。
此外,医学院校可以搭建医学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平台。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医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
医学院校可以建立模拟病房或者模拟临床场景,让医学生扮演医生的角色,与模拟患者进行沟通。
通过模拟训练,医学生可以提高与患者有效沟通的能力,学会倾听和尊重患者的需求。
此外,医学院校也应加强对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医疗中,医生需要与其他医务人员共同合作,形成一个高效的医疗团队。
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团队讨论等方式,激发医学生的团队合作潜能,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技巧。
最后,医学院校还可以组织医学生参与社区义诊活动等公益活动,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医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的医疗需求,提高他们对患者的关怀和付出的意识。
总之,强化医德教育是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所在。
通过加强医德教育的培养和引导,医学院校可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为未来的医疗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医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培养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医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培养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医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已经成为医学教育中的紧迫问题。
本文将从当前医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现状出发,探讨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一、医学生职业素养现状1.缺乏职业自觉性和责任感一些医学生存在着职业自觉性不强和责任感不强的问题,很多人对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缺乏对医疗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这种现象也反映出这些医学生在学习中缺少对人性、医学伦理和职业精神的教育。
2.缺乏实践能力医学生在医学院校学习的课程集中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缺乏实践能力的锻炼。
因此,许多医学生在面对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时,往往缺乏实际应对的经验和技能。
3.不善于沟通和协作在医疗领域,医生与患者、家属、其他医生以及医院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和协作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很多医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缺陷,他们不懂得与病人有效沟通,缺乏与其他医生同事协作的经验和技巧。
医学生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不仅要与病人、家属等交流,还要与其他医生同事、医院管理人员合作。
因此,医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
1.就业竞争压力大由于近年来医学生的数量与医疗工作的需求不平衡,毕业医学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由此导致大量医学生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
2.缺乏就业技巧和经验毕业后,很多医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应对就业面试,也不知道如何择业。
由于对职业市场缺乏了解,意外或被动地就业不得不接受低收入、无发展的工作。
3.缺乏个人品牌缺乏个人品牌意味着缺少能够在职场上取得成功的抱负和目标,以及成功达成目标的动力和能力。
1.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自觉性和责任感是提高职业素养的根本。
实际操作中,可以加强对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伦理和职业精神的教育,让医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服务社会和人类的事业。
医学教育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医学教育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医学教育作为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不仅要专注于传授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还应注重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职业责任感和沟通协作能力等。
本文将探讨医学教育在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作用。
首先,医学教育应重视医学伦理教育。
在医学伦理教育中,主要强调医学道德和职业道德规范。
医学生在接受伦理教育时,应该明确医学伦理的基本准则,如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和自主权等。
此外,医学教育还要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使他们明白医学是一项高尚而充满挑战的职业,需要对患者负责并尽最大努力提供最佳医疗服务。
其次,医学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在医疗实践中,医生需要与患者、家属、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
因此,医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协作能力,能够与不同背景、不同需求的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医学教育可以通过模拟实践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医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学习和提升沟通协作能力。
此外,医学教育也应该鼓励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医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他们对科学伦理和研究道德的认识。
科研项目还可以培养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为其职业发展和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医学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医学生的文化素养。
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医学生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背景和文化视野。
文化素养包括人文教育、艺术修养等方面,通过学习文学、音乐、艺术等,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生命和疾病,提高对患者和社会的洞察力。
总之,医学教育在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医学伦理教育、沟通协作能力的培养、科学研究的参与以及文化素养的提升,医学生可以成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医生。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医疗水平,也有利于构建医患和谐的关系,增强医生的社会声誉。
因此,医学教育要持续加强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为医学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医学生职业素养建设-职业素养论文-教育论文
医学生职业素养建设-职业素养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如何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建设1.开展医德医风教育。
医德医风是衡量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准,是缓解医患矛盾的重要手段,是医学院校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必备条件。
医学院校要对医学生应该进行一系列的医疗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如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救死扶伤等。
为了让医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就树立起“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应该组织他们学习医院规章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
此外,还应该在医学生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就应该通过自己的案例分析、角色体验、言传身教来让学生树立起“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理念,进行一系列潜移默化的职业道德教育,促进他们将维护民众健康、献身医学内化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和道德责任,不断地进行自我领悟和自我反省。
我们以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为使实习学生能融入教学医院整体医德医风教育体系中,培养实习学生高尚的医德医风,为同学们临床学习、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安医专在全校各临床实习专业中开展医德医风系列教育活动,从三个方面强化医学生对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一是阐明医德医风建设的内涵和相互关系;二是强调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意义;三是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医院医德医风的现状。
2.建立医学生的职业素质评估体系。
我们根据医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评价因子应包括多个一级指标,如医德修养、人文素质、临床技能、专业知识等。
每一级指标都应该下设多个二级指标,其中医德修养包括诚信意识、责任感、纪律法规意识、职业价值观等二级指标;人文素质包括同情心、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人文知识水平等二级指标;临床技能指标包括临床思维能力、体格检查技能、书写病历和采集病样的能力等二级指标;专业知识指标包括科研能力、自学能力、业务成绩等二级指标。
浅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引言:医护人员所具有的职业素养其实也是医德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选择了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仅仅具备常规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并不能保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护人员。
因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护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不仅只包括专业方面的素质,还包括非常重要的职业素养。
尤其随着我国医疗市场的不断开放,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如此环境中,如何才能确保每一位医护人员坚持自己的职业素养底线,其实也是当前专业教师教学的重要工作。
1.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1.1满足当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当下,我国正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而医疗行业作为特殊行业,也成为了需要进行改革的重要内容。
而医护人员职业素养的好坏,不仅是对整个医疗卫生单位道德建设成效的反映,同时也直接反映出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甚至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窗口。
因此,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也是为了促使他们今后更好的工作,并且这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1.2利于当前复杂医疗环境的净化医护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这其实也是由医疗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尤其是在当下复杂的医疗环境下,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水平都存在有明显的下滑趋势,主要表现为:缺乏良好的职业精神,医术水平不高等方面。
而且通过调查还发现,曲靖高等医学专科学校的学生之所以和选择医学专业,很大程度上是想要获得一个理想中的体面工作,以及相对较高的经济地位,所以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也并没有把救死扶伤等良好的职业素养,医疗精神放在首位。
可见,这些现象的存在,也进一步说明了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有待加强的,因为这不仅能够更好的净化当前复杂的医疗环境,同时也能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医学人才。
1.3确保我国医疗质量的有效提升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其实也是有效提高我国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而医疗质量也直接反应出了整个医疗服务的效果。
三个角度探讨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三个角度探讨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发表时间:2015-09-08T09:08:29.59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6期供稿作者:陈晓奕赵邦[导读] 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当前,对于“医学职业素养”的概念解读和定义仍存在不确定性,国内外有关学者都对此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陈晓奕赵邦(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南宁 530021)【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需求的增长,对于我国医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作为医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精湛的临床技能,更要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高尚的医德修养,才能有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本文主要从医学院校、医疗机构和社会环境这三个角度,探讨建立一体化的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职业素养;培养途径【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6-0112-03 Discussing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CHEN Xiao-Yi et alDepartment of Humanistic and Social Science,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530021 Abstract With the health system reform in our country and people's needs on health care growth, for our medical students' occupation quality requirements are constantly raising. As medical students, not only need strong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clinical skills superb but also need to have extensive knowled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noble medical ethics, so tha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edical services and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of medical colleges,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im to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educ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cultivate and heighten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ism.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medical professionalism; cultivation.一、医学职业素养定义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教育评价体系完善与激励机制构建
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医学人文素 质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的评价指标和 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 性。
加强教育督导和评估工作,定期对医 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培 养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推动教育质 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医德医风
医学知识与技能
医学生应树立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 服务的医德观念,遵守医德规范,尊重患 者权益,保守医疗秘密。
医学生应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 技能,能够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保障患 者安全。
沟通能力
团队协作精神
医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患 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解释病情和治 疗方案,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
参与实践活动
通过参与医疗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等,使医学生 在实践中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集 体荣誉感。
提升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规意识
学习法律知识
通过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使医学生了解与医疗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 和政策规定,如《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
强化法律意识
通过学习案例分析、法律讲座等形式,强化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 其认识到依法行医的重要性。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医学生具备全面的职业素养,包括医德医风、人文 关怀、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卫生事 业的发展需求。
弥补医学教育不足
传统医学教育往往注重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 培养。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弥补这一不足,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04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对医学 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作用
从医德看医学专业素养的培养
从医德看医学专业素养的培养医学专业素养的培养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医德是医学专业素养的核心。
医生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守护者,其医德和职业操守对患者和整个社会都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医德的角度探讨医学专业素养的培养。
一、医学专业素养的内涵医学专业素养是指医生在专业领域内具备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品行,包括医学知识和技能、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方面。
作为医学专业人员,除了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和临床技能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德,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医德的重要性医德是医学专业素养的核心,对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都至关重要。
首先,医德是医生行为的基石,代表了医生对职业的敬重和责任心。
医生在执业过程中,需要尊重患者的人权和自主权,注重保护患者的隐私,并且秉持诚实守信的原则。
其次,医德对医学教育起着指导作用。
只有具备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和职业道德,医学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医学生的专业素养。
同时,医德在医疗实践中也能增强医生与患者的信任和沟通,提高医疗效果。
三、医学专业素养的培养途径为了培养医学专业素养,医学教育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养:1. 强化医德教育。
医学院校应将医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提高职业操守。
2. 加强临床实践教学。
通过临床实践教学,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医疗工作的现实情况,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痛苦,从而增强同情心和爱心。
3. 增强人文关怀。
医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教导学生在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尊重患者的选择和隐私。
4. 推崇榜样的力量。
医学院校应该推选医德高尚的医生作为榜样,让学生学习他们的职业精神和道德品质,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医学专业素养。
四、医学专业素养的影响医生的医学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具备良好的医德和职业素养的医生,能够更加专业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安慰。
同时,医学专业素养的培养还能增进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论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论增强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之五兆芳芳创作摘要:医生的职业素养素养是医生的灵魂.随着时代的进步,对医生的职业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但是对患者对自己的担任,也对提高医疗质量有例,并且可以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医学生职业培养的途径主要包含:公道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教育人、优秀的医学人物和事迹传染人、“学生为本”的“隐性课程”熏陶人、临床能力的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英语能力培养、心理调节及抗压能力的培养、协作与组织能力的培养.关头字: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我国长期以来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形式单一,内容与时代脱节,成形而上的“坐而论道”,不克不及够取得学生内心的认同.这些都成为了中国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困境.近二十年来我国初等教育领域备受存眷的话题.在传统专才育模式的影响下,医学院校培养的人才逐渐表示出知识面窄,能力结构不公道,社会适应性差,创新素质欠缺等一系列不适应社会进一步成长的缺乏,对于一个医学生来说,除了精湛的身手以外,一个稳重、宽和、冷静的医生形象会给患者以值得信赖的感到,而这对减缓医患矛盾、增强医患沟通、提高医疗办事质量很是重要,这也是医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随着人群对医疗卫生办事需求的增加,其对医务人员职业素养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领域研究的新标的目的.一、职业素养的内含及现状“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勾当中需要遵守的行动标准,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团体在职业进程中表示出来的综合品质,是人的各类特性品质的荟萃,是通过专业知识技巧的培训、职场情况的熏陶、任务任务的完成而逐渐达到合适职业尺度的进程,具有养成性、情景性和统整性.医学生职业素养是指为了完成医疗办事任务,在医学专业知识、临川实践技巧、医德修养、人文素养及思想品德等长期学习和实践中所达到的技巧水平以及在职业认知、人文关切、行动标准等方面逐渐达到的正确态度.然而就现状我国情况而言,有部分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存在着部分问题.(一)医学专业知识根本单薄由于大学教育比较宽松,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都是被宠坏了的孩子,比较散漫、懒惰,自制能力不敷.并且部分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比较守旧,未能实时跟进当代科学技巧及有医学科学的成长状况;也有天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不敷,教学硬件过于陈旧,使得落后于当下成长趋势;从而导致医学生的的专业知识不敷牢固.(二)临床实践技巧不扎实随着医疗情况的好转,临床带教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患者对实习期间的实习医生也其实不是很安心,从而导致实习机遇很是匮乏.同时,在此期间,学生面临着结业找任务或考研的重大问题,而放在实习上的心思也就不敷,主动性不敷,最终使得良多根本的临床技巧都没学会.(三)医德素养单薄崇高的医德是作为一名医生的根本,是阐扬良好医术的前提,是医生职业的灵魂.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多元价值体系冲击下,并且在当下卑劣的医疗情况下,部分学生认为医生面临的巨大的风险,压力巨大,并且医生的支出与收入完全不成比例.在收到功利心和现实主义的驱使下,他们不太愿意选医;而在部分选择医学的学生,也是觉得卫生事业的前景不错.为了酬报,而轻忽了爱岗敬业、医者的仁心、无私贡献等职业素养.这不但是对自己的不担任,更是对患者的不担任.二、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对医学生而言,拥有良好的医学职业素养.才干办事好社会.才干够收获自己医疗生涯的成功.实现团体社会角色的正确定位.医学生最终将成为医务任务者.因此在学习中更要注重培养职业素养.医学生相关职业素养的培养内容有:文化科学、思想道德、心理以及技巧等.通过在校期间进行的实践以及学习.进而培养出一定的职业技巧水平和职业素养,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疗任务者.初等医学职业教育.承担着对初级医学人才培养的重任.要培养出适合未来成长需求的初级医学人才,不但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医疗技巧.还要有更加崇高的医风医德.医学院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要注重促进学生对于职业素养认识方面的提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不雅念.在医疗事故、医疗错误、医疗事件、医疗纠纷当中,有些医生的技巧不错,并且手术也完成得很好,但是由于他们在思想品德以及职业的素养方面有所欠缺,因而出现了开宝贵药、开大药方、办事态度生硬,以及弄一些重复的查抄等.导致良多医疗纠纷产生.因此有需要对医学院校的医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三、医学生职业培养的途径(一)公道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教育人开设医学伦理学、临床医学导论、医疗法令律例相关课程,借助案例阐发讨论和情景教学设计,围绕医德基来源根底则、知情同意原则、人体实验和医学科研原则等根本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经常涉及的根本标准进行讨论.课程设置保持贯串八年,结合各阶段的教学特点逐步展开.有些医学院校对思想政治要求更高,如军队医学院,则选择军事化布景高校作为自己的协作办学单位.(二)优秀的医学人物、事迹传染人医学生导师、教导员老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增强师德、师风,医德、医风扶植,形成示范效应,阐扬模范作用;在教育进程中,加大对医生职业道德的宣传和建议,营造良好积极、正向的人文空气,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医生职业的神圣和责任,以实践医生职业道德为荣;在校园文化扶植进程中,开展关于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讲座和课外勾当,如关于职业道德、价值不雅的讨论会,聘请医学大家讲述自身成长成才的经历,展示医学大家的职业道德修养.(三)“学生为本”的“隐性课程”熏陶人“隐性课程”针对“显性课程”而言,尽管看不到,摸不到,却对学生的人生不雅、价值不雅乃至职业不雅产生影响,“隐性课程”一是“物质.空间扶植”,包含自然情况、修建设施、景不雅安插等;二:是“组织一制度扶植”,包含院校的组织方法、办理制度等;三是“文化.心理扶植”,包含历史传统、学术风气(包含教风与学风)、群体气氛、社团生活等文化和心理情况.(四)临床能力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是从病床边、患者处、实践中取得,以临床高水平带教老师和实践时间作为包管,强调了医学生临床执业技巧及其实践性.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主要方法1)病例见习;2)病房实习;3)临床技巧模拟训练;4)社会医疗实践;5)客不雅结构化临床考核.(五)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是以宽厚、扎实的根本知识、思辨能力、国际视野、下层实践、创新能力配合组成的.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通常有如下途径:1)重视通识教育;2)设置根本医学、临床医学创新课程;3)安插科研训练;4)设置辩证思维课程,并在早期科研训练、临床见习与实习中锻炼批判性思维;5)下层卫生医疗机构实习;6)积极开展学生的国际交换项日,提供出国深造机遇或学习机遇;7)开展各类科研科技勾当,使大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实践办法,培养崇高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六)英语能力有些院校对医学生英语能力要达到“四会”有明确要求,其培养途径主要有:1)开设双语教学;2)作为取得学位的达标要求;3)作为出国深造,介入国际互换协作项目的根本要求.(七)心理调节及抗压能力这部分能力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刚强的心理素质是良好的职业行动、职业作风的根本.医学生的在校期问将面临来自学业、豪情、家庭、就业、任务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也涉及到作为临床医生所需要的情绪控制和办理能力,逐渐被医学院校所重视,培养这部分的途径和办法有:1)设置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教导和咨询;2)开设心理安康相关课程,尤其注重挫折教育;3)增强思想政治教导员任务,积极掌握学生思想动态;4)注重朋辈教育,树立良好典范;5)开展多样社团勾当,陶冶情操,减缓压力.(八)沟通、协作与组织能力这部分能力与学生团体性格有一定关系,其培育办法主要是: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社团勾当、社会实践、科学讨论勾当中锻炼;2)开设医患沟通课程,搭建平台,增强实践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在沟通技巧方面开设有交换技巧学;3)提供医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的交换机遇,增强医学生的社会性.在自我修养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在职业勾当中强化职业道德素养.修养中的“修”是指陶醉、锻炼、学习和提高;“养”是指培育、滋养和熏陶.“提高”意为使水平、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医学生的自我修养,指医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各类实践中,依照医疗卫生职业道德的基来源根底则和标准,在职业道德品质和专业职业能力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革”和“自我提高” .自我修养的目的在于,通过自我对职业勾当的认识和实践,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品质,把医疗卫生职业道德的基来源根底则与标准,自觉地转化为团体内心的要求和果断的信念,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行动习惯,成为具有崇高医疗卫生职业道德的人.职业勾当是查验每一个医务任务者职业道德品质和医疗职业能力凹凸的试金石.“在职业勾当的实践中,应当强化职业道德根本知识的运用,强化医疗职业行动的标准,强化医疗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和行动标准的掌握与遵守.总之,良好职业道德行动的养成对于每个医务任务者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医学生必须增强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在医疗实践中表示出良好的职业道德行动,努力使自己成为及格的医务任务者.参考文献:周硕、贾国保《关于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的探讨》第23卷1期中国医学伦理学陈伟、姜嘉《试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路径选择》中国医学教育杂志2014年2月第34卷第1期王玉、赵雁、唐菲《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任务进展及思考》医学信息2014年5月第27卷第5期(下)陈玮《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成立》职教论坛2014年第18卷辛哲梅、赵祎琪、孔祥怡、万学红《中美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的比较》医学与哲学2015年3月第36卷第3A期总第520期王玉、唐菲、王云峰、李立明《中国八年制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内容、办法与途径》2014年4月第34卷第4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摘要:医生的职业素养素养是医生的灵魂。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医生的职业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仅是对患者对自己的负责,也对提高医疗质量有例,并且可以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学生职业培养的途径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教育人、优秀的医学人物和事迹感染人、“学生为本”的“隐性课程”熏陶人、临床能力的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英语能力培养、心理调节及抗压能力的培养、协作与组织能力的培养。
关键字: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我国长期以来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形式单一,内容与时代脱节,成形而上的“坐而论道”,不能够获得学生内心的认同。
这些都成为了中国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困境。
近二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传统专才育模式的影响下,医学院校培养的人才逐渐表现出知识面窄,能力结构不合理,社会适应性差,创新素质欠缺等一系列不适应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不足,对于一个医学生来说,除了精湛的技艺以外,一个稳重、宽和、冷静的医生形象会给患者以值得信赖的感觉,而这对缓解医患矛盾、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非常重要,这也是医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
随着人群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加,其对医务人员职业素养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领域研究的新方向。
一、职业素养的内含及现状“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人的各种个性品质的集合,是通过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职场环境的熏陶、工作任务的完成而逐渐达到符合职业标准的过程,具有养成性、情景性和统整性。
医学生职业素养是指为了完成医疗服务工作,在医学专业知识、临川实践技能、医德修养、人文素养及思想品德等长期学习和实践中所达到的技术水平以及在职业认知、人文关怀、行为规范等方面逐渐达到的正确态度。
然而就现状我国情况而言,有部分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存在着部分问题。
(一)医学专业知识基础薄弱由于大学教育比较宽松,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都是被宠坏了的孩子,比较散漫、懒惰,自制能力不够。
并且部分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比较保守,未能及时跟进当代科学技术及有医学科学的发展状况;也有本分院校的师资力量不够,教学硬件过于陈旧,使得落后于当下发展趋势;从而导致医学生的的专业知识不够牢固。
(二)临床实践技能不扎实随着医疗环境的恶化,临床带教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患者对实习期间的实习医生也并不是很放心,从而导致实习机会很是匮乏。
同时,在此期间,学生面临着毕业找工作或者考研的重大问题,而放在实习上的心思也就不够,主动性不够,最终使得很多基本的临床技能都没学会。
(三)医德素养单薄高尚的医德是作为一名医生的基础,是发挥良好医术的前提,是医生职业的灵魂。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多元价值体系冲击下,并且在当下恶劣的医疗环境下,部分学生认为医生面临的巨大的风险,压力巨大,而且医生的付出与收入完全不成比例。
在收到功利心和现实主义的驱使下,他们不太愿意选医;而在部分选择医学的学生,也是觉得卫生事业的前景不错。
为了报酬,而忽视了爱岗敬业、医者的仁心、无私奉献等职业素养。
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患者的不负责。
二、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对医学生而言,拥有良好的医学职业素养.才能服务好社会.才能够收获自己医疗生涯的成功.实现个人社会角色的正确定位。
医学生最终将成为医务工作者.因此在学习中更要注重培养职业素养。
医学生相关职业素养的培养内容有:文化科学、思想道德、心理以及技能等。
通过在校期间进行的实践以及学习.进而培养出一定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疗工作者。
高等医学职业教育.承担着对高级医学人才培养的重任.要培养出适合未来发展需求的高级医学人才,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医疗技能。
还要有更为高尚的医风医德。
医学院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要注重促进学生对于职业素养认识方面的提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在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事件、医疗纠纷当中,有些医生的技术不错,并且手术也完成得很好,但是由于他们在思想品德以及职业的素养方面有所欠缺,因而出现了开贵重药、开大药方、服务态度生硬,以及搞一些重复的检查等.导致很多医疗纠纷发生。
因此有必要对医学院校的医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
三、医学生职业培养的途径(一)合理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教育人开设医学伦理学、临床医学导论、医疗法律法规相关课程,借助案例分析讨论和情景教学设计,围绕医德基本原则、知情同意原则、人体实验和医学科研原则等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经常涉及的基本规范进行讨论。
课程设置坚持贯穿八年,结合各阶段的教学特点逐步展开。
有些医学院校对思想政治要求更高,如部队医学院,则选择军事化背景高校作为自己的合作办学单位。
(二)优秀的医学人物、事迹感染人医学生导师、辅导员老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加强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建设,形成示范效应,发挥模范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加大对医生职业道德的宣传和倡导,营造良好积极、正向的人文氛围,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医生职业的神圣和责任,以实践医生职业道德为荣;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开展关于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讲座和课外活动,如关于职业道德、价值观的讨论会,聘请医学大家讲述自身成长成才的经历,展示医学大家的职业道德修养。
(三)“学生为本”的“隐性课程”熏陶人“隐性课程”针对“显性课程”而言,尽管看不到,摸不到,却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职业观产生影响,“隐性课程”一是“物质.空间建设”,包括自然环境、建筑设施、景观布置等;二:是“组织一制度建设”,包括院校的组织方式、管理制度等;三是“文化.心理建设”,包括历史传统、学术风尚(包括教风与学风)、群体气氛、社团生活等文化和心理环境。
(四)临床能力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是从病床边、患者处、实践中获得,以临床高水平带教老师和实践时间作为保障,强调了医学生临床执业技能及其实践性。
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主要方式1)病例见习;2)病房实习;3)临床技能模拟训练;4)社会医疗实践;5)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
(五)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是以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思辨能力、国际视野、基层实践、创新能力共同构成的。
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通常有如下途径:1)重视通识教育;2)设置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创新课程;3)安排科研训练;4)设置辩证思维课程,并在早期科研训练、临床见习与实习中锻炼批判性思维;5)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实习;6)积极开展学生的国际交流项日,提供出国深造机会或学习机会;7)开展各种科研科技活动,使大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实践方法,培养崇高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六)英语能力有些院校对医学生英语能力要达到“四会”有明确要求,其培养途径主要有:1)开设双语教学;2)作为获得学位的达标要求;3)作为出国深造,参与国际交换合作项目的基本要求。
(七)心理调节及抗压能力这部分能力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坚强的心理素质是良好的职业行为、职业作风的基础。
医学生的在校期问将面临来自学业、感情、家庭、就业、工作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也涉及到作为临床医生所需要的情绪控制和管理能力,逐渐被医学院校所重视,培养这部分的途径和方法有:1)设置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2)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尤其注重挫折教育;3)加强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积极掌握学生思想动态;4)注重朋辈教育,树立良好榜样;5)开展多样社团活动,陶冶情操,缓解压力。
(八)沟通、协作与组织能力这部分能力与学生个人性格有一定关系,其培育方法主要是: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科学讨论活动中锻炼;2)开设医患沟通课程,搭建平台,加强实践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在沟通技能方面开设有交流技能学;3)提供医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的交流机会,加强医学生的社会性。
在自我修养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在职业活动中强化职业道德素养。
修养中的“修”是指陶醉、锻炼、学习和提高;“养”是指培育、滋养和熏陶。
“提高”意为使水平、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
医学生的自我修养,指医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各种实践中,按照医疗卫生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道德品质和专业职业能力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
自我修养的目的在于,通过自我对职业活动的认识和实践,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把医疗卫生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自觉地转化为个人内心的要求和坚定的信念,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成为具有高尚医疗卫生职业道德的人。
职业活动是检验每一个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品质和医疗职业能力高低的试金石。
“在职业活动的实践中,应当强化职业道德基础知识的运用,强化医疗职业行为的规范,强化医疗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掌握与遵守。
总之,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对于每个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
医学生必须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在医疗实践中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努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参考文献:周硕、贾国保《关于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的探讨》第23卷1期中国医学伦理学陈伟、姜嘉《试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路径选择》中国医学教育杂志2014年2月第34卷第1期王玉、赵雁、唐菲《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进展及思考》医学信息2014年5月第27卷第5期(下)陈玮《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建立》职教论坛2014年第18卷辛哲梅、赵祎琪、孔祥怡、万学红《中美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的比较》医学与哲学2015年3月第36卷第3A期总第520期王玉、唐菲、王云峰、李立明《中国八年制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内容、方法与途径》2014年4月第34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