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演示课件.ppt

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2、学习过程是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对象 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vjghkjh
7
教育技术的共同特征
1、教育技术支持和优化教学,最终促进学 习者的学习
2、教育技术围绕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展开 理论研究和实践
3、教育技术的基本要素包括方法、工具、 技能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
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此定义的特点: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 “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教育技术的研究要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RM)等。
vjghkjh
14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是知觉的重新组织,而不是刺激与反 应的联结。
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而 是突然顿悟的。
实验基础:基于苛勒在黑猩猩身上所做 的实验(让关在笼里的黑猩猩取笼外的香蕉)。
vjghkjh
15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认知主义学习
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现代
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学说,其基本观点是:
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层次上,利用学习 环境和学习条件,发挥自身的经验、能力和 信念,接收和感受信息,构建更新、更高的 知识层次。
提倡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教师应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
好的学习资源和媒体教学条件,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vjghkjh
vjghkjh
7
教育技术的共同特征
1、教育技术支持和优化教学,最终促进学 习者的学习
2、教育技术围绕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展开 理论研究和实践
3、教育技术的基本要素包括方法、工具、 技能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
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此定义的特点: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 “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教育技术的研究要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RM)等。
vjghkjh
14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是知觉的重新组织,而不是刺激与反 应的联结。
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而 是突然顿悟的。
实验基础:基于苛勒在黑猩猩身上所做 的实验(让关在笼里的黑猩猩取笼外的香蕉)。
vjghkjh
15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认知主义学习
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现代
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学说,其基本观点是:
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层次上,利用学习 环境和学习条件,发挥自身的经验、能力和 信念,接收和感受信息,构建更新、更高的 知识层次。
提倡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教师应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
好的学习资源和媒体教学条件,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vjghkjh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课件

用于设计多媒体课件和在线视频课程。
02
情境教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强调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在
教育技术中,情境教学理论可以应用于设计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教学
环境,提供真实的学习体验。
03
合作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社交技能的发展。在教
育技术中,合作学习理论可以应用于设计协作式学习平台和在线讨论社
提供海量数字化文献资 源,方便用户检索和获
取信息。
在线题库
提供各类考试题库,支 持在线练习和模拟考试
。
教学视频
录制教师授课过程或制 作专门的教学视频,方
便学生自主学习。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
虚拟实验室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实验环境,提供安 全、经济的实验条件。
虚拟教室
创造沉浸式学习环境,支持远程互动教学和 在线研讨。
CHAPTER
03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通过强化和惩罚来促进学习。在教育技术中,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应用于设计教学软件和游戏,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来激励学生学习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获取和信息处理的过程,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选 择性。在教育技术中,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可以应用于设计智能化教学系统,提供个性化的 学习资源和指导。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 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应用 • 现代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现代教育技术的影响与评价
教育技术概述PPT课件

.2010
6
概述(1)
▪ 关于教育技术起源的观点分歧:
1、教育技术作为进行教育活动的手段、方法和技 巧,与教育的产生同步。“从教育产生的第一天起 就有了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作为一个过程,最 早表现为:部落牧师对知识主体进行系统分类;通 过书写象形文字和符号来记录并传播信息的早期文 化;其哲学基础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智者们的学术思 想,其范畴涵盖了语言技术和直观技术。
▪ (二)视听教学
▪
视觉教学发展为视听教学:有声电影及广播录音技术的发
展和在教育中的应用。无线大教育规模、发展社会教育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初期阶段开始尝试将视听技术应用于教学,在理论方面也有了初步 的发展,但对整个教育领域并未产生重大影响。
.2010
11
2、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开端于美 国20世纪20 年代的视觉运动。从一个教学改革实 践中的运动到形成为一个专门的实践领域,进而发 展为一门专业与学科,大约经历了70-80多年的历 史
.2010
7
概述(2)
▪ 教育技术的形成与三种教学方法实践的发展
1、视听教学的发展,推动了各种视听设备在教学 中的应用,进而形成了依靠教学资源来解决教学问 题的思想和方法;
教育技术概述
周勇 yzhou@
.2010
1
课程教学目标
▪ 理解教育技术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 了解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情况。 ▪ 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教育技术学的定义及其特
点。
▪ 了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其基本原理。
▪ 了解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
▪ 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 祝智庭等,实用教育技术-面向信息化教 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现代教育技术》PPT课件

它的特征是以理论知识为中心,包括技术应用原则、原理、策 略和方法等。这些技术是无形的,是通过有形的技术形态即教育媒 体表现出来的。
现代教育技术
课程简介
一、学习内容 二、学习方法
学习内容
教育技术概述 教学媒体基本理论 教学媒体的应用 摄影基础知识 计算机辅助教学 远程教学 教学设计 实验:powerpoint、录像机、
• 学习方法
– 听讲、复习本课程的教学纲要和教材 – 实验操作(学习媒体的使用技能) – 实际应用(完成课件作业)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
第一阶段,现代教育技术的初创时期(20世纪60年代) 第二阶段,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奠基时期(20世纪70年代) 第三阶段,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时期(20世纪80年代之后)
▪ 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一、电化教育的出现 20世纪20年代,在国外视听教育的幻灯、电影、无线电等教
▪ 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三、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与迅速发展 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
“要制定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 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
三、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教育技术的广义涵义 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指”人在在
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物质手段和指导有效使用这 些物质手段的理论、方法和经验的总和“。 分为有形的教育技术和无形的教育技术两个层面。
1998年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提出“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 改革的制高点”
一、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观
创造观 全球观 全人观 合作观
集中表现在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机会
未来的人才不需要在国际的大环境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 自觉地站在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掌握必要的科技信息与手 段
现代教育技术
课程简介
一、学习内容 二、学习方法
学习内容
教育技术概述 教学媒体基本理论 教学媒体的应用 摄影基础知识 计算机辅助教学 远程教学 教学设计 实验:powerpoint、录像机、
• 学习方法
– 听讲、复习本课程的教学纲要和教材 – 实验操作(学习媒体的使用技能) – 实际应用(完成课件作业)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
第一阶段,现代教育技术的初创时期(20世纪60年代) 第二阶段,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奠基时期(20世纪70年代) 第三阶段,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时期(20世纪80年代之后)
▪ 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一、电化教育的出现 20世纪20年代,在国外视听教育的幻灯、电影、无线电等教
▪ 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三、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与迅速发展 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
“要制定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 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
三、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教育技术的广义涵义 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指”人在在
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物质手段和指导有效使用这 些物质手段的理论、方法和经验的总和“。 分为有形的教育技术和无形的教育技术两个层面。
1998年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提出“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 改革的制高点”
一、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观
创造观 全球观 全人观 合作观
集中表现在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机会
未来的人才不需要在国际的大环境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 自觉地站在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掌握必要的科技信息与手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