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埃德娜觉醒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毁灭_觉醒_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5期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第131期N o.5.2009Jour nal of Fuyang Teac hers College(Soc i a l Science)Sum No.131

论埃德娜觉醒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毁灭

觉醒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解读

杨义华*

(南京审计学院外语学院,江苏南京!211815)

摘要: 觉醒是19世纪美国女性主义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其主人公埃德娜是一位具有觉醒的自我意识并努力寻求自我的女性。作为一位女性,埃德娜在男权社会中努力寻求主体意识及自由独立的过程中遭遇到三重人格,即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矛盾和冲突,无法摆脱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的束缚,无法真正实现自我解放,只能走向自我毁灭。她的自我毁灭一方面消解了她为追求自我而作的努力,另一方面又象征着自由和新生。

关键词:自我意识;自我毁灭;本我;自我;超我;精神分析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310(2009)05-0083-03

一、引言

凯特∀肖邦(1851-1904)如今被认为是19世纪末期美国著名的女权主义文学创作先驱,其代表作 觉醒被誉为#美国女性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1](52)。 觉醒讲述的是已有两个儿子的已婚妇女埃德娜∀蓬特利尔因不满家庭婚姻生活的压抑以及传统观念束缚,在自我意识觉醒之下,积极寻找并重塑自我,最后投身大海身亡的故事。埃德娜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被认为是一位有着觉醒的自我意识与独立人格的新女性。本文拟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角度来重读 觉醒,探讨主人公从自我意识觉醒、深化,追求自我独立,到最终选择死亡终结自我探求的心路历程,重点揭示女主人公在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重人格压力之下觉醒的自我意识以及自主的人格如何与传统价值观念抗争直至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性道路。

觉醒实际上探讨了三个问题,即对自由、欲望的渴望,对艺术的追求及母性、母亲的责任。笔者认为小说中的三位主人公,赖斯小姐、埃德娜、拉特诺尔夫人其实是肖邦幻想的一种人格的三种结构而已,分别代表本我(i d)、自我(ego)及超我(su perego)。肖邦通过分析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深刻揭示了自我意识如何觉醒、深化并最终走向自我消融的悲惨结局。

二、本我、自我、超我的相互关系

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三重结构∃说(1923):#本我是%一种混沌状态,一锅沸腾的激情&,本我受本能的驱使,遵循%享乐原则&,尽最大努力使原始欲望和冲动获得满足。这些欲望和冲动是本我运作的原动力,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长期积淀在自我之中∃,#自我处于本我和感官意识之间,用理性和审慎来%保护&本我,使其既接受本能的冲动,又因为时时担心而把这种冲动限制在理性所允许的范畴之类,使其遵循%现实原则&∃。#超我则是外部世界在人内心的反映,表现为人人都必须遵循的社会道德准则这样一种意识∋∋依靠的是%求善原则&∃。[2](118)

当然,弗洛伊德也强调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者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可相互渗透甚至转换。自我的处境最为艰难,它既要满足本我的欲望冲动,又要使这种冲动符合超我所要求的行为准则,所以深受本我、超我和外部世界规范这三重力量的压迫和钳制:一方面,要强调本我和现实的冲突,对现实做出一些妥协;另一方面,#自我的举止要受到超我的监视,超我手中握有行为准则,不考虑外部世界和本我有没有任何困难。如果这些准则没有被遵守,超我就会惩罚自我∃。[2](131)

三、埃德娜的自我意识与#本我∃欲望

埃德娜是个与生俱来具有觉醒的自我意识的女性。这种自我意识主要源于埃德娜追求浪漫自由的心理以及她独立自主的思想。她富有激情,热爱自然,内心世界丰富,具有反叛性格。她从小就

83

*收稿日期:2009-08-15

作者简介:杨义华(1980-),男,湖北松滋人,南京审计学院外语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文学批评。

对自然和自由充满向往,不甘于传统道德习俗的束缚。虽然在城里的优越生活压抑了她的本能,但格兰岛明媚的阳光、美丽的沙滩、诱人的大海使她蛰伏在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叛逆又涌动起来。她同时又是对爱充满幻想渴望的女人。埃德娜尤其拥有独立的思想。她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抱有怀疑的态度,#在最初的时期,她就本能地懂得了那种双重生活 那种顺从世俗规范的外在生活,以及在内心质疑的内在生活。∃[3](18)#正如嘲鸫坚持唱自己的歌一样,埃德娜拒绝压抑她的自我∃。[4](16)她喜欢独处,放飞自己的思想,这种爱独立思考的性格使她一步步成为有主见的独立个体。

本我的代表就是赖斯小姐。在她身上则表现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崇尚自由,不受世俗社会的羁绊。她是个特立独行,追求艺术与个人自由的女性。她不合群,但又极具有艺术天赋,是个出色的钢琴家。她没有像传统的女性一样结婚生儿育女,而是过着自由的独居生活,不受世俗道德规范的约束。#赖斯的琴声先是唤醒了埃德娜的感官知觉,继而击破并撕毁了她的伪装,最后引发了她想极力挣脱家庭社会观念的自由的想象和行为∃。[5](46)赖斯小姐美妙的钢琴演奏激发了她内心对艺术创造的渴望。在赖斯小姐的鼓动下,她大胆承认了自己对罗伯特的爱慕之情。赖斯小姐鼓励她进行艺术创作,#要取得成功,艺术家必须具有英勇的灵魂∃ #敢干、反抗的灵魂∃,[3](85-6)同时极力撮合她跟罗伯特见面甚至交往,力劝她不要刻意压抑内心的欲望。很快埃德娜开始了她的艺术追求,开始画画。绘画不仅成了她的一种谋生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它成为她解读世界的视角,借以确立她自己的身份,因为在画画中她发现自己除了一个妻子和一个母亲之外#作为宇宙间一个独立的人∃[6](25)而存在的身份和价值。在赖斯小姐本我力量的诱导下,埃德娜享受着自由与冲动的快乐,开始不由自主响应本我召唤,向本我靠近,遵循#快乐原则∃,以至后来她抑制不住内心对性的渴望与花花公子阿罗宾调情并发生肉体关系,而其内心无法抑制的是对罗伯特爱的渴望。这些行为都是#因为本我只顾盲目地满足自己的本能,完全不顾外部压倒性的力量∃所致。[2](130)然而,此时#自我会推翻在本我的活动中主宰一切的快乐原则,并代之以现实原则∃。[2](130)

四、#超我∃ 埃德娜自我寻求道路的障碍

超我代表了一种督促和惩戒的力量,监督自我要遵循社会道德准则。超我一旦发现这些社会准则没有被遵守,就予以惩罚,#手段是让自我发生紧张感,表现为自卑感和愧疚感∃。[2](131)超我的代表则是拉特诺尔夫人。在她身上表现为恪守作为贤妻良母的道德准则,同时,扮演道德伦理卫道士的角色时刻监督提醒埃德娜做母亲和妻子的责任。可以说拉特诺尔夫人对埃德娜的督导、#训诫∃,甚至于对她生活的干预成了她探求自我之路上的#绊脚石∃,对她的主体意识发展构成了很大的阻碍。她时时处处向埃德娜灌输相夫教子的思想,教诲她女性的职责就是养育后代,奉献自我。同时她对埃德娜在鸽舍的绘画生活横加指责,说她忽略了家庭和孩子。还告诫她不要与阿罗宾交往以免坏了她的名声,叫她恪守妇道。她对埃德娜的干预直接导致了埃德娜与罗伯特的爱情悲剧。正当埃德娜要与罗伯特发生关系时,她像一个预知者一样派人把埃德娜叫去看她临盆,从而让埃德娜错过了与罗伯特见面的最后机会,导致她彻底失去了所爱的人,她对爱情的渴望破灭了。拉特诺尔夫人就如同道德卫道士一样不容许她僭越传统的道德观念也不允许她亵渎母亲的职责。即使在是刚生育完精疲力竭之时还不忘提醒她:#想想孩子吧,埃德娜。哦,想想孩子们吧!记住他们!∃[3](151)孩子一下子成为她走向自由的拦路虎。纵使埃德娜再有独立的人格,再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强大的母性责任面前,她#没能逃脱她想保护孩子的一种自然的母性∃。[7](6)埃德娜无法忽视自己的孩子,不得不考虑自己的言行可能会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她的婚姻妨碍她与罗伯特相结合,对孩子的考虑又使她失去了获得自由的希望。

五、#自我∃遭遇的焦虑与冲突

小说中自我的代表就是女主人公埃德娜,在其身上表现为一方面对自由、艺术的追求和对性爱的渴望,另一方面自我意识和欲望却被传统观念和道德力量限定在理性所允许的范围内。可悲的是埃德娜鲜明的自我意识注定不能得到完全实现,埃德娜也不可能获得完全意义上的自我独立与解放。在她所处的男权至上的社会里,她作为#婚姻的附属品∃,作为男性的#陪衬物∃,始终难以摆脱婚姻家庭、传统道德观念以及社会机制的制约与禁锢。确切地说她的#自我∃,一方面时常受到本我原始冲动、感官刺激以及性本能的驱动,唤醒她作为一个女人爱与欲望的冲动,另一方面内心深处又受到#超我∃对她的欲望与本能的压抑与钳制,良心上受到道德伦理、家庭及母亲职责等的#谴责∃,使她深感愧疚,内心深陷矛盾。#在本我的驱使下,超我的包围中,现实的拒绝里,在这种压力之下∃,[2](131)自我开始寻求妥协,企图缓解身上的压力。在代表#自我∃的埃德娜被迫面临重重压力之时,她就会突然爆发出焦虑:#面临外部世界时表现为现实焦虑,

∀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