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点加氯及其应用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点加氯及其应用

折点加氯及其应用

摘要:近年来由于源水水质的污染日益严重,在自来水的加氯处理中,氨氮对加氯的影响目趋显著,本文旨在讨论源水里的氨氮对加氯的影响,分析源水中不同的氨氮含量时,加氯点的选择和确认,从而达到以最小的加氯量来杀灭水中细菌之目的。

关键字:氨氮余氯化合性余氯游离性余氯加氯点在水的加氯处理中,加氯量和余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加氯量—余氯曲线

当源水不含氨氮时,加氯量和余氯的关系如图中虚线L1所示,为一条直线,此时水中的余氯为游离性余氯,简称游离氯。当源水含有氨氮时,加氯量—余氯曲线如图中实线L2所示,是一条折线。

1. 氨氮对加氯的影响

当源水有氨氮时,如上图实线所示,在AB段氯和氨发生如下反应:

NH3+CL2NH2CL+HCL

水中的余氯主要为氯氨形式的化合性余氯,简称化合氯。此时随着加氯量的增加,化合氯成比例增加,水中氨氮逐渐减少,当加氯量达到B点时,水中的氨氮降至零,化合性余氯升至最高。在曲线的BC段,继续增加加氯量,会发生如下反应:

4NH2CL+ 3CL2+H2O=N2+ N2O +10HCL

水中的氯氨被氧化后逐渐减少,当氯氨被完全氧化时,余氯降至曲线最低点C。随后随着加氯量的增加,水中余氯转为游离氯,并如曲线中CD段所示,随加氯量的增加成比例增加。由此可见水中含有氨氮时,加氯量-余氯曲线是一条折线,此时对应的加氯法称为折线加氯法。如上图所示,折线加氯时,曲线中的AB和BC段的余氯为氯氨形式的化合余氯,CD段为游离余氯。

2. 源水氨氮的含量对加氯量的影响

因源水的PH值通常为0.7左右,此时的化合余氯成分以一氯氨为主,为简化起见,下面的分析计算均将化合余氯视为一氯氨。实践中由于化合氯成分中含有少量的二氯氨和三氯氨,造成实际加氯量等数据与下面计算值略有所出入,但实践证明其出入很小,不会影响下面的分析结果。同时为便于分析,假设水中杂质的耗氯量为a(mg/L),即曲线OA段的耗氯量为a(mg/L),水中余氯控制值为d(mg/L)。

2.1 如上图所示,水中无氨氮,采用游离加氯法,加氯点为Q 时:

HO2+CL2HOCL+HCL

i. 52.5

x d

x=70d/52.5≈1.33d (mg/L)……①

y Q=a+x≈a+1.33d (mg/L)……②

即此时所需加氯量y Q为:a+1.33d (mg/L)

2.2 水中含有b(mg/L)的氨氮,采用折点加氯法时:

2.21 如上图所示,当加氯点被控制在AB段的Q1点时:

NH3+CL2NH2CL+HCL

17 70 51.5

z x1 d

x1=70d/51.5≈1.36d(mg/L)……③

y Q1=a+x1≈a+1.36d(mg/L)……④

z=17d/51.5≈0.33d (mg/L)……⑤

即此时所需加氯量y Q1为:a+1.36d (mg/L)。

由⑤式可知,为保证加氯点能被控制在AB段的Q1点,水中氨氮的含量必须满足条件:

b≧0.33d(mg/L)……⑥

2.22 如上图所示,当加氯点被控制在BC段的Q2点时:

在AB段氨与氯气反应,水中的氨全部被消耗掉:

NH3+CL2NH2CL+HCL

17 70 51.5

b x2 z1

x2=70b/17≈4.12b(mg/L)……⑦

z1=51.5d/17≈3.03b (mg/L)……⑧

即在AB段的耗氯量为x2≈4.12b(mg/L),产生的氯氨为:z1≈3.03b (mg/L)。

在BC段有z1-b (mg/L)的氯氨被氧化:

4NH2CL+ 3CL2+H2O=N2+ N2O +10HCL

206 213

(z1-d) x3

x3=213*(z1-d)/206≈1.034*(3.03b-d) (mg/L)……⑨

y Q2=a+x2+X3≈a+4.12b+1.034*(3.03b-d) (mg/L)……⑩

即加氯点被控制在BC段的Q2点时,加氯量为:

y Q2≈a+4.12b+1.034*(3.03b-d) (mg/L)……⑾

2.23 如上图所示,当加氯点被控制在CD段的Q3点时:

在AB段的耗氯量为:x2=70b/17≈4.12b(mg/L)

在BC段的耗氯量为:x4=213*z1/206≈1.034*3.03b≈3.13b (mg/L)

在CD段的耗氯量为:x=70d/52.5≈1.33d (mg/L)

加氯点被控制在CD段的Q3点的总耗氯量为:

y Q3= a+x2+x4+x≈a+4.12b+3.13b+1.33d≈a+7.25b+1.33d (mg/L)……⑿

比较式②、④、⑾、⑿可知,加氯量的大小与水中的杂质含量、氨氮含量、余氯的控制目标值和所选择的加氯点有关。当水中杂质含量一定,余氯的控制目标值相同时:y Q3>

y Q2> y Q1> y Q,即水中无氨氮时的加氯量比有氨氮时的加氯量低,也就是说氨氮会引起加氯量的上升,上升的幅度主要取决于加氯点的位置。

3. 折点加氯时,加氯点的选择

当水中有氨氮时必定进入折点加氯,此时由余氯--加氯量曲线可知,对应同一个余氯值,可能存在三个不同的加氯点,这三个加氯点对应加氯量有很大差别。例如,由式④、⑾、⑿可知,加氯点分别在余氯--加氯量曲线的AB、BC、CD段的Q1、Q2、Q3点时,加氯量分别为:

y Q1≈a+1.36d (mg/L)

y Q2≈a+4.12b+1.034*(3.03b-d) (mg/L)

y Q3≈a+7.25b+1.33d (mg/L)

当d=1.0 mg/L,b=0.4 mg/L时,y Q1≈a+1.36(mg/L);y Q2≈a+1.87(mg/L);

y Q3≈a+4.23(mg/L)。可见在曲线CD段Q3点进行游离加氯消毒的加氯量,远远高出在AB 和BC段Q1、Q2点进行化合加氯消毒的加氯量。在我们的制水实践中,Q3点的游离加氯量通常可达到Q1点化合加氯量的2—3倍,因此从降低加氯量的角度出发,折点加氯时的加氯点宜定在加氯量-余氯曲线的AB段,此时的余氯是化合氯。

需要指出的是,折点加氯时采取上述化合氯消毒的加氯法是有条件的:

1、氨氮的含量必须满足条件:b≧0.33d(mg/L)。由⑤式可知,为保证加氯点能被控制在AB段的Q1点,水中氨氮的含量必须满足条件:b≧0.33d(mg/L)。例如,当余氯控制值d=1.0 mg/L时,水中氨氮的含量必须满足条件:b≧0.33 mg/L,否则余氯将无法达到控制值1.0 mg/L。

2、要保证化合余氯能够达到消毒的效果,即水的各项细菌指标不超标。为此须保证化合余氯的消毒时间在两小时以上。

4. 折点加氯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水质的污染日益严重,源水中总是或多或少含有一定的氨氮,因此在对自来水的加氯消毒时,我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了折点加氯法,只是因为平常很多时候由于氨氮的含量太小,为达到余氯的控制值,只能采用游离加氯,加氯点在加氯量-余氯曲线CD 段。此时采用目视法检测余氯,游离氯快速的显色反应掩盖了化合氯较慢的显色反应,以至于检测者没有注意到化合氯存在。

当突降暴雨或进入冬季枯水季节时,水中的氨氮急剧增加,此时若继续加游离氯,加氯量会迅速增加,增加的幅度可能达到平时的一倍以上,这样在加氯量的激增的情况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