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的临床分析优秀课件
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

内隐斜
视近 内隐斜
融像性散开
L
R
融像性散开
L
R
图表分析法
概述
Z用图表反映眼的调节与聚散的关系 Z通过图表可显示:
视远/视近隐斜度 视远/视近的融像性聚散 AC/A 调节幅度 双眼单视区域/清晰的双眼单视区域
5
图表分析法
BI exo 35 25 15
12
11
10
调9
节 需
8
求7
( 6
分类
Z外隐斜 集合不足 Convergence insufficiency (CI) 单纯性外隐斜 Basic exophoria (BX) 散开过度 Divergence excess (DE)
Z内隐斜 散开不足 Divergence insufficiency (DI) 单纯性内隐斜 Basic esophoria (BE) 集合过度 Convergence excess (CE)
1
调节不足
概念
Z顾名思义,调节幅度低于相应年龄的正常期望值 Z是最常见的调节功能异常
调节不足
症状
Z眼部症状 视疲劳:视近不能持久 视物模糊:尤以视近明显 其他:复视、眼干、畏光、流泪等
Z非特异性全身症状 头痛、颈部僵硬、全身乏力等
调节不足
体征
Z调节幅度下降 通常比Hofstetter最小调节幅度公式的期望值低2D或以上
不能松弛
症状
Z模糊 Z视疲劳 Z眼痛 Z头痛
调节过度
调节过度
体征
调节幅度 相对调节 调节准确度 调节灵活度
推近法 负镜法 NRA PRA FCC MEM 反转拍
↓ -
调节超前 正镜面↓
4
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高级技师7课件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个性化的治疗和 保健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
进行适当的视觉训练
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视觉训练,有 助于改善双眼视功能。
长时间连续用眼会导致眼睛疲劳,应适当 休息,缓解眼部不适。
日常注意事项与护理
注意眼部卫生
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眼。
保持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眼睛的恢复和健康。
治疗方法与技术
01
02
03
04
光学矫正
通过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矫 正屈光不正,改善视觉质量。
视觉训练
针对不同的双眼视异常类型, 进行针对性的视觉训练,如调 节训练、眼球运动训练等。
药物治疗
在特定情况下,可使用药物治 疗,如抗痉挛药物、抗炎药物
等。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非斜视性双眼视异 常,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案例总结与启示
总结
通过对以上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发 现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的病因复杂多 样,临床表现各异,需要综合考虑患 者的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进行治疗。
启示
在临床实践中,应加强对非斜视性双 眼视异常的认知和诊断能力,提高对 该疾病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强基础研 究,为治疗提供更多理论支持和实践 经验。
限制儿童和青少年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以 减少对眼睛的伤害。
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
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适当休息,保持正 确的阅读和写字姿势。
均衡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C的食 物,如胡萝卜、菠菜、柑橘类水果等。
保健知识与方法
了解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的症状
遵循医生的建议
如果出现视力模糊、眼睛疲劳、复视等症 状,应及时就医。
临床表现与诊断
《非共同性斜视》幻灯片

眼球运动检查
❖单眼运动检查
LOGO
nordridesign
❖双眼共同运动检查
LOGO
nordridesign
代偿头位检查 检查目的:发现头位倾斜的类型,协助麻痹性斜视的诊断。 检查方法:嘱患者保持正常的视物习惯,由检查者直观望诊。 结果判断:通常为头转向麻痹肌的作用方向,眼睛转向麻痹肌作用反 方向。 ①面向左右转:为代偿水平肌功能缺乏。 ②下颏内收或上抬:为代偿垂直斜度的某垂直肌功能缺乏。 ③头向某肩倾:为代偿旋转斜视而出现头位向某肩倾斜。 ④视线指向某侧
LOGO
nordridesign
2.上斜视何时最大,向右注视时还是向左注视时?
右上直、左上斜
LOGO
nordridesign
3. 垂直斜视何时最大,头向右肩还是左肩倾斜时?
左上斜
LOGO
nordridesign
右眼上斜视 ↓
向左注视,垂直别离大 ↓
头向右肩倾斜垂直别离大 ↓
右眼上斜肌麻痹
LOGO
LOGO
nordridesign
其他检查
遮闭试验:遮盖单眼1-24小时 检查目的:区分眼性斜颈还是其他性斜颈 暴露隐斜视; 预测代偿头位术后能否消除 对肌性视疲劳的辅助诊断 对婴儿真性、假性外展神经麻痹的鉴别诊断 结果判断:遮盖后头位变正,为眼性斜颈 遮盖一眼后视物反而清楚 遮盖后眼位变正并可外转
表示肌肉功能 不足,向
外扩张,功能亢进 整个图形
面积缩小表示麻痹眼
LOGO
nordridesign
旋转斜度的检查 双马氏杆检查 检查目的:主要用于旋转斜度的定量检查 检查方法:将2个马氏杆同方向放在试镜架上并置于二眼 前,注视灯光目标。 结果判断:假设垂直放置双马氏杆,二眼显示水平光线条 如一眼鼻侧线高、颞侧线低时为内旋,反之为外旋。
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中集合不足17例临床分析及治疗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诊 断标 准
参照《 双 眼视 觉 学》 …非斜 视性 视 觉功 能 异 常 中 集 合 不 足 的诊 断 标 准进 行 。症 状 : 阅读 和 其 他探 路 工 作 时 眼部 不 适 、 头疼 , 视 物模 糊 、 疲 劳 及 时有 复 像 或文 字 跳 行 重 叠 等 ; 体征 : 远 距 隐斜 正 常 而 近 距 高
上 的 隐斜 方 向 、 幅度 , A C / A 比率 、 正负融像聚散 、 集 合 幅度 及 感 觉状 态 。对 确 诊 为 非 斜 视 性 双 眼 视 觉异 常 中 的集 合 不
足患者 , 给 予 相 应 的视 觉 训 练 ( 推 进 训 练法 、 3点 卡 、 孔径训练仪及 B r o c k线 等 训 练 ) 。结 果 1 7例 患 者 集 合 不 足 的特
患 者 的 特 点 给 予 相 应 的视 觉 训 练 , 可 获 得 良好 的 临 床 效 果 。
关键 词 : 视觉异常; 集合不足; 调节; 聚散
中 图分类 号 : R 7 7 7 . 4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号 :1 0 0 9 — 8 1 9 4 ( 2 0 1 4 ) 0 1 — 0 0 9 1 — 0 2
度外 隐斜 , 且近距正相对 聚散 ( P R C ) 低, 集 合 近 点 ( N P C) 后退 , A C / A低 ( 各 项 数 据 参 考 Mo r g a n分 析 法I J ] ) 。
1 . 2 病 例资 料
作用 支 配 的 , 当平 衡功 能受 到某 种 因 素破坏 时 , 双 眼 单视 的完整性 发生障碍 , 也 就是发生双眼视觉异 常口 ] 。 斜 视 显 而易 见 地破 坏 了双 眼 单视 , 而 非 斜 视性
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3

近距减弱,BO明显
远距减弱,BI明显
近距减弱,BI明显
远距减弱,BO明显
远距、近距都减弱,BO明显
远距、近距都减弱,BI明显
BO、BI都减弱
NRA
↓
——
——
↓
↓
——
↓
PRA
——
↓
↓
——
——
↓
↓
调节灵活度+/-2.00D
+2.00D困难
-2.00D困难
-2.00D困难
+2.00D困难
+2.00D困难
-2.00
外隐斜近>远4棱镜度
内隐斜远>近8-10棱镜度
内隐斜近>远3棱镜度
外隐斜远>近10-15棱镜度
远近隐斜基本相同
远近隐斜基本相同
无明显隐斜视
集合近点(NPC)
>6CM
——
很近,接近鼻尖
——
变远
——
——
正融像性集合PRV
↓
——
——
——
↓
——
↓
负融像性集合NRV
——
↓
↓
——
——
↓
↓
聚散灵敏度
__
下降
下降
下降
下降
调节反应:BCC
<+0.75
<+0.25
>+0.25
>+0.75
__
__
调节灵敏度:Flipper
正镜困难
正镜困难
负镜困难
负镜困难
负镜困难
正镜负镜都困难
集合功能障碍体征诊断参考:
(完整word版)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的诊断

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的诊断很多验光师问,查了很多的功能方面的检查,但不知道怎么通过这些检查结果判断是什么样的视功能问题,发现了又怎么处理?我们平时通过调节、集合等的视觉功能检查,如调节反应、正负相对性调节、调节灵活度、ACA、集合近点、正负融像性集合等,检查出的双眼双眼视觉功能异常都属于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
注意:如果是通过遮盖试验检查时发现属于显性斜视的,常常需要到眼科医生处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甚至需要手术常见的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集合不足集合过度散开不足散开过度单纯外隐斜单纯内隐斜融像性运动障碍其中:集合过度、散开过度属于高AC/A值型双眼视异常;集合不足、散开不足属于低AC/A值型双眼视异常;单纯外隐斜、单纯内隐斜、融像性运动障碍属于正常AC/A值型双眼视异常。
我们就是通过上述调节、集合等的视觉功能检查结果来判断患者是属于哪种类型的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类型。
不同的异常常常有一些典型的临床表现如下表:在诊断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相关的视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判断是否正常。
视功能检查(如调节反应、正负相对性调节、调节灵活度、ACA、集合近点、正负融像性集合等)使用的都是视觉心理物理学的方法进行的,没有完全统一的正常值标准。
以下是我总结的主流正常值标准。
大家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参考。
功能测量的正常值参考立体视(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检查图或立体视测量板;要注明是使用什么工具测量的)正常值:成人≤60’(不同的检查设备标准不同)色觉检查正常值:全部能读出.如发现有不能读出的,查阅色觉检查图谱中的答案,给出相应诊断.(写明检查用的工具:如俞自萍色盲检查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推进法测量调节幅度正常参考值:18—年龄/3负镜片法测量调节幅度正常参考值:比推进法测量结果小2D可以和推进法的检查结果比较。
一般测量调节幅度首选推进法。
负/正相对调节NRA/PRA正常值:NRA +1。
75至+2.25 ;PRA —1.75至—3.00调节滞后/调节超前(BCC)正常值:+0.25~+0。
双眼视觉的检查分析与处理—双眼视觉异常的训练(眼屈光检查课件)

视觉训练方案设计
基本原则和指南
• 确定患者的开始点---患者能较为容易的实现目标。 • 确定对患者具有挑战性,但能维持视觉训练的有效水平 • 进行积极的正强化训练
Percentage of the Cure or Improvement
in Different Therapies
90%
80%
80% 70% 60% 50% 40% 30%
SILO 反应
SILO 是SMALL IN LARGE OUT 的字头缩写
• Base Out – 目标看上去变小Smaller同 时近移(In)的感觉
• Base In – 目标看上去变大 Larger 同 时 远移 (Out)的感觉
Base Out
感知的视标 Small and In
Base In
行此活动的水平。 • 此时当你在每天的生活中,要执行某项活动时,能够想都不想的直接从口袋中
掏出来,直接应用。 • 这样可以巩固视觉技能,无需在进行视觉训练。
• 视觉训练中,我们所做的改变实际上是在大脑中所做的改变。 • 例如: 大脑控制眼睛的运动的正确性和精准度。 • 就像我们的眼睛聚焦一样:眼内的肌肉收缩,晶体形状改变;眼睛聚焦在近处; • 当肌肉收缩,就会将晶体拉平,眼睛聚焦在远处。是际上,这种远近聚焦的不同
集合融像需求
集合平面
调节平面
-1.50DS
最初的集合需求(无镜片)
新的集合需求
-1.50DS
负球镜减少融像需求
最初 集合平面
新的 调节平面
最初 调节平面
+1.50DS
新的集合需求
最初集合需求
正球镜增加融像需求
最初 集合平面
最初 调节平面
双眼视异常临床分析图形分析法

一、概念的复习
调节(Accommodation):为了看清近
距离目标,眼通过增加晶体曲率,从而增 加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的物体在视网膜 上形成清晰的像。这种为看清近距离目标 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称为调节。
调节的分类
1 反射性调节:由于模糊像引起的调节。 2 辐辏性调节:由于眼球汇聚引起的调节。 3 张力性调节:在无任何视觉刺激情况下由于 睫状肌张力引起的调节。 4 近感知性调节:由于心理感知观察视标或器 械在眼近处引起的调节。
图形分析法缺点:
对双眼视数据标记不全 不能分析大部分与调节有关的双眼视异常 过于依赖一些准则 繁琐,费时
谢谢!
聚散(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调整两眼视线夹角对准外物,以达双眼单 视,获得最佳立体视。 分类:1 张力性聚散 2 调节性聚散 3 近感知性聚散 4 融像性聚散
AC/A:
调节与集合一起出现,当出现一定的集合 量时,不同个体会出现不同量的调节,用 调节性集合(单位:△)和每单位调节 (单位:D)比率表示,即AC/A 。
6、Percival准则:
评价水平位均衡标准之一 不考虑隐斜量 要求需求线经过双眼单视清晰区中间1/3与 调节刺激在0到3D间所组成的舒适区 Percival准则的图形表达
公式:P=1/3G-2/3L:
P:所需棱镜 G:水平量侧界限宽度中较大的一侧 L:水平量侧界限宽度中较小的一侧 当其<=0时,表示符合P法则,不需处理 当其>0时,表示需要该棱镜值以符合P法则, 棱镜底朝向双眼单视清晰区水平界限宽度 较宽的一方
《非共同性斜视》课件

弱视
复视
复视干扰性强,将影响工作和日常生 活。
由于斜视患者长期一只眼注视,另一 只眼将逐渐变弱甚至停止发育,从而 导致废用性弱视。
斜视的症状
代偿头位
常常采用歪头、侧脸等一些特殊 的头位来克服斜视对视觉的干扰
。
颈部倾斜
对于麻痹性斜视的患者,由于眼 肌麻痹,常采用歪头、侧脸等一 些特殊的头位来克服斜视对视觉 的干扰。时间久了就会出现颈部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斜视症状,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康 复方法。通过手术矫正眼位,恢复双眼正位。
3
心理康复
斜视患者可能因为外观上的差异而产生自卑心理 ,心理康复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 活。
患者教育
了解疾病
01
让患者了解非共同性斜视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信息,有
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自我管理
CHAPTER
03
非共同性斜视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的眼部疾病史、 家族史以及全身疾病史,有助 于判断是否存在非共同性斜视
的风险。
视力检查
通过检查患者的远近视力以及 矫正视力,可以初步判断是否 存在视力问题。
眼位检查
通过观察患者眼球的运动和眼 位变化,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斜 视。
眼球运动检查
直肌减弱术
通过减弱眼球运动的某条肌肉的力量,使眼球正 位。
直肌加强术
通过加强眼球运动的某条肌肉的力量,使眼球正 位。
直肌移位术
通过将眼球运动的某条肌肉移位,使眼球正位。
CHAPTER
通过定期的眼科检查,可以及早发现 斜视的迹象,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 施。
病理描述
非共同性斜视的病理机制主要是眼外肌的不平衡和眼位偏斜,导致双眼无法同 时注视目标。
异常双眼视的分析与处理课件

03
04
视力评估
根据视力检查结果,判断视力 是否达到正常标准。
眼位评估
根据眼位检查结果,判断是否 存在斜视或眼球震颤等问题。
屈光评估
根据屈光检查结果,判断是否 需要配镜或进行其他矫正措施
。
立体视觉评估
根据立体视觉检查结果,判断 双眼视功能是否正常。
检测与评估的重要性
01
02
03
早期发现异常
通过定期的眼部检查,可 以早期发现异常双眼视问 题,避免视力进一步恶化 。
详细描述
斜视的常见类型包括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斜视。斜视的原因可能包括眼部肌肉发育不全 、眼部外伤、神经病变等。斜视可能导致立体视觉丧失、视力下降等问题,影响日常生活 和工作。
处理建议
对于斜视的治疗,一般采取手术和配镜矫正的方法。手术方法包括眼外肌后徙术、眼外肌 缩短术等,以调整眼部肌肉力量,矫正斜视。配镜矫正主要适用于屈光不正引起的斜视, 通过配戴合适的眼镜来矫正视力,改善斜视状况。
训练矫正
视觉训练
通过特定的训练方法,提高双眼 的视觉功能和协调能力。
电脑视觉训练
使用电脑软件进行视觉训练,针对 不同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
手术联合训练
在手术矫正的基础上,进行视觉训 练以进一步改善双眼视功能。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斜视的双眼视异常
总结词
斜视是一种常见的双眼视异常,表现为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导致视觉功能受损。
对于屈光参差的处理,一般采取配镜 或手术的方法。配镜矫正主要适用于 轻中度屈光参差,通过配戴合适的眼 镜或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提高视觉 质量。对于重度屈光参差,可能需要 采取手术方法,如角膜移植术、晶状 体置换术等,以改善视力状况。
学龄儿童屈光矫正前后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分析

学龄儿童屈光矫正前后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分析目的:分析学龄儿童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经屈光矫正后与矫正前对比,探讨学龄儿童非斜视性双眼异常的处理办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收治的25例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儿童的治疗过程及临床疗效。
结果:经屈光矫正后与矫正前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屈光矫正,可显著降低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的检出率,改善儿童视力状况。
但应注意避免屈光矫对双眼视功能的不良影响,这就要求在配镜前全面了解患儿视功能状况,做到精准配镜。
标签:屈光矫正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视异常包括斜视性的和非斜视性的,斜视性视异常因眼球偏离正常位置,往往易被发现和诊断。
而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的存是一种隐蔽性的视觉丢失,间歇性出现复视、跳行等情况,不易被发现和重视,临床上也常与其他视异常混淆,而处理不当,延误矫正时机[1]。
有文献表明,经屈光矫正,可显著改善非斜视性视异常,现结合我院2013年收治的25例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儿童,对其屈光矫正前后视异常情况进行检测与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收治的25例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儿童,年龄6-12岁,平均年龄8.3岁。
所有患儿均经眼部检查确诊为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并排除其他弱视及器质性眼病。
1.2 诊断标准以Sheard、Percival准则评价双眼视觉是否均衡,Sheard准则显著性为80%,Percival准则特异性达77%[2]。
视觉偏离与Morgan正常值比较再检测与Sheard 准则和Percival准则的符合性。
1.3 方法1.3.1 矫正前:矫正前记录患儿眼部检查及测试结果,包括调节灵敏度、远隐斜、近隐斜、辐辏近点、正相对辐辏、负相对辐辏。
1.3.2 屈光度矫正:采用注视差异定量视标,定量不同棱镜度所诱发的双眼注视差异,并绘制双眼注视差异曲线图形;根据注视差异曲线类型,判断眼的隐斜视性质,制定矫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合近点:6cm(调节) OD 7D
遮盖试法:D 正视
N 2ET’
客观验光 OD:
+0.50D, 1.0
OS 7D 调节敏捷度:
OD 0cmp 负镜不能 通过
OS: +0.50D,
1.0
隐斜:D Orth N2ET’
OS 0cmp 负镜不能 通过
OU 0cmp 负镜不能 通过
MEM +1.50D OD和OS
调节麻痹
定义 调节麻痹或不全麻痹是一种伴有临近器
质性病原的调节机能失常
病因
调节麻痹
(1) 感染性疾病
(2) 分娩和哺乳
(3) 癔病
(4) 药物
(6) 过度的近距工作
(5) 损伤
(7) 照明调节差
(8) 各种毒素或食物中毒
(9) 先天性因素
症状
调节麻痹
(1) 视近模糊,主要特点是近点远移,向远点靠 拢。
一 调节功能的测量
一、调节幅度(Accommodative Amplitude) 二、调节灵活度(Accommodative Facility) 三、调节反应(Accommodative Response) 四、相对调节(Relative Accommodative)
调节异常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一、根据病因分类
器质性调节过度病因
(1) 局部和全身应用拟胆碱类药物 (2) 眼内炎症 (3) 眼球及其附近的挫伤 (4) 脑干、动眼神经干或神经核受病罩刺
激 (5) 反射性刺激 (6)黄疸和流行性感冒
症状
调节痉挛
(1) 视物模糊 (2) 复视,视疲劳 (3) 眼部疼痛 (4) 头疼、眉弓部发痒、头晕怕光
体征
(2) 瞳孔散大、畏光 (3) 复视 (4) 视物变小 (5) 头疼 (6)对视力影响:正视眼只影响近视力,近视
眼除眩目外远近视力均影响不大,远视眼对任 何距离物体都看不清
体征
调节麻痹
(1) 单眼调节辐度下降 (2) 同侧瞳孔散大,可能无反射 (3) 非共同性斜视
治疗
调节麻痹
(1) 病因的处理 (2) 缓解症状:视近时附加正透镜 (3) 康复阶段使用正视疗法
调节不足
病因 (1) 不清 (2) 疲劳 (3) 发育异常或迟缓 (4) 心理因素 (5) 未矫正的屈光不正 (6) 任何引起全身衰弱的情况
症状
调节不足
(1) 视疲劳 (2)视物模糊,近距明显 (3) 眼部烧烁感、刺激感、畏光和恶心 (4) 头痛、脖子僵硬,全身乏力
体征
调节不足
(1) 调节幅度下降
பைடு நூலகம்
瞳孔正常,眼部检查正
病例1分析
症状与用眼有关 既往史和用药史阴性——功能性 阳性体征:
集散融和:负镜不能通过 低调节幅度,PRA下降 单眼和双眼调节敏捷度差
诊断
调节不足
处理
近附加 NPA/PRA关系:应附加+0.75D MEM比正常高1.00D 近隐斜2ET’,AC/A 1/6 处方:近附加:+1.25D OU
调节痉挛
(1) 调节幅度正常 (2) 调节灵活度下降,正镜片速度慢 (3) 调节超前 (4) NRA正常或偏低 (5) 高度外斜
处理:
功能性: (1) 改善视觉环境,出去全身因素 (2) 矫正屈光不正和肌力不平衡,处方最
大正镜片(或最小负镜片)矫正 (3) 出现高度外隐斜进行视觉训练
器质性: 去除治病因素 局部应用阿托品
处理:视觉训练 正镜附加
调节过度
是一种非自主的肌强直,多由过度使用 调节所引起。此者属功能性调节痉挛。 如是神经受刺激引起则为器质性。
是对一定的刺激或调节要求所产生的比 正常大的调节反应
功能性调节过度病因
(1) 环境因素 (2) 眼的本身方面,如屈光不正或眼肌力
不平衡 (3) 全身健康状况降低或精神受打击
第二节 聚散系统异常
聚散功能检测内容
集合幅度 隐斜测量 聚散力测量 AC/A测量
聚散障碍病理类型
根据临床表现: 会聚不足 会聚过度 散开不足 散开过度 单纯外隐斜 单纯内隐斜 融像性聚散减低 假性会聚不足
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 常的临床分析优秀课 件
第一节 非老视性调节障碍
病例: 王某某,女,17岁,高二学生 主诉:阅读大约15分钟后视物模糊、眼睛疲劳 自高中以来一直有相似的症状,但开学后明显加重 既往医疗史阴性,未服用任何药物 两年前眼部检查一切正常
问题: 该病人应作哪些检查,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可能的诊断和处理?
调节不等
定义 一种双眼调节能力不相等的状况 生理情况下,调节能力偶尔也会不相等,
一般在0.25D以内
病因
(1) 不明 (2) 神经性原因 (3) 单眼白内障 (4) 单眼周边受累
调节不等
症状
调节不等
视物模糊(远和、或近) 不适和视疲劳,尤其是近距工作时 畏光 深度觉低下 头痛
体征
调节不等
调节灵活度不良
临床表现:视近物后出现短暂视远视近 均不清楚
检查发现:调节幅度和调节反应正常
调节灵活度下降
NRA/PRA均低
处理:视觉训练
调节疲劳
临床表现 阅读初期视力正常,随时间延长,视力下降, 阅读模糊
检查发现 1.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度开始测量正常,反复 测量逐步降低 2.调节滞后开始正常,持续近距离工作后测量 增高 3.PRA正常或偏低
1、功能性 2、器质性
器质性调节异常的特点
1. 很少见 2. 单眼性 3. 调节突然丧失和调节幅度严重的下降 4. 常伴有其它神经异常
功能性调节异常的特点
1. 更常见 2. 双眼性 3. 没有准确的发生时间 4. 没有其它神经异常
二、根据临床表现
调节不足 调节灵活度不良 调节疲劳 调节过度 调节麻痹 调节不等
双眼调节幅度不等 可能伴随第三颅神经功能异常的体征
调节不等
诊断
很少涉及其它调节异常,易于诊断
治疗
可治疗病因的处理 不等的近附加. 康复阶段进行正视疗法
病例1检查结果
AC/A(梯度法):6/1
VA OD 裸 1.0 近 1.0
NRA: +2.50 PRA: -1.00
OS 裸 1.0 近 1.0 调节幅度(上推法):
(2) 调节灵活度度检查,轻度下降,负片 速度慢
(3) 负相对调节正常,正相对调节降
(4) 可能发生假性聚合不足,与外(隐) 斜相联系
诊断
调节不足
症状+体征 排除其他器质性眼部疾病
治疗
调节不足
处理目的:消除疲劳症状,改进调节能 力
处理方法
(1)推进法测量值小于公式法期望值, 正镜附加
(2) 视觉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