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时期经济政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撒切尔夫人经济政策

提到英国的女人,会有三个人一下子进入我的脑海。伊利莎白女王二世,戴安娜王妃和撒切尔夫人。作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国家元首,伊丽莎白二世用她的识大局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戴安娜王妃用她传奇的经历及罕见的美貌与气质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喜爱;撒切尔夫人则用她的智慧和强劲的政治手腕使英国逐渐恢复元气,并且她本人也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敬佩,并被尊称为铁娘子。

撒切尔夫人出生于1925年10月13日,并于1950年开始了她的政治生涯。在1950年和1951年的选举中,撒切尔出选一项为工党所占有的达特福德选区,在当时成为最年轻的保守党女性候选人。在她随后的政治生涯中,她经历了辉煌也经历了失败。最终在1987年保守党赢得大选后,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同时她也成为了英国在20世纪连任3届的首相,在她辞职时成为1827年以后英国任期最长的首相。这就是撒切尔夫人传奇的政治生涯。

在工党的影响下,二战后的英国自1945年起,大规模在多个行业实行国有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英国经济迅速从二战的阴霾中恢复,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种国有化却使英国经济走向衰退,此时英国的通货膨胀率到达了极高的程度。根据英国央行的数据显示1980年5月,英国的通货膨胀率已高达21.9%,而同期的日本和联邦德国还不到10%。人民生活水平大大下降,经济增长也开始缓慢,因此人民强烈要求改变工党领导下的这种现状。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发展非常缓慢,人们通常称它作“英国病”。“英国病”的症状表现为两个矛盾的层面:一是整个70年代英国通货膨胀率极度严重;另一个是经济增长停滞甚至倒退,失业率高达两位数。这种“英国病”被称为绝症,从现在来看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两个层面是高度矛盾的。按照当时流行的凯恩斯理论,如果压低通货膨胀,采取紧缩措施,一个后果便是经济增长更加倒退,失业率更高;而如果为了挽救失业率和经济增长,那么通货膨胀率就会更高。这种矛盾造就了绝症,当时的英国人甚至都对经济状况绝望了。以现在的经济学理论来看,当时的这种“英国病”其实就是一种“滞涨”,只是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经济情况。特殊的历史时期造就了特殊的经济主义。当时的这种“滞涨”起源于70年代的油价大涨,上游大宗商品的上涨传导到下游的生活用品,通胀马上就起来了。而工厂等则因为油价原材料价格大涨而缩减开工,造成经济增长停滞,失业率升高。这种独特的经济状况,如果采取传统发源于英国的凯恩斯主义——以政府干预为主的财政紧缩或者扩张措施,根本起不到作用,甚至是反作用。

那么撒切尔在其中具体做了些什么呢?

撒切尔政府做的最重要的一个改变就是尝试运用货币手段,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抑制通货膨胀,而不是传统的凯恩斯财政手段。

围绕着这个中心,撒切尔做了其它三条最重要的压制通货膨胀和刺激经济的辅助措施。

第一个辅助措施是撒切尔夫人掀起了私有化的浪潮。在撒切尔夫人看来, 英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在于战后英国“福利国家”政策搞得太过份, 分配方面有平均主义倾向, 再加上容许好斗的工会运动的发展, 从而腐蚀了资

本主义的基本原则。撒切尔夫人认为, 在她执政之前, 英国已经丧失了经济活力, 因为那些对社会作出真正贡献的人不再能

够获得相应的报酬, 他们受到工会与劳动立法的阻挠, 国家通过税收把国民收人中大部分精华拿走。撒切尔夫人坚信, 只有私人经济部门才能创造财富和就业, 政府应该提供一种她全的经济环境和气候, 使私营工业得以繁荣。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她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逐步放宽对工资、价格、利润以及资本流出流人等方面的控制, 鼓励各经济部门特别是金融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竟争, 取消以前的若干限制性规定。在私有化改革中,包括钢铁、电信、汽油、航天等领域,许多国有企业都转变为私有制。走向私有化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企业不再受国家控制,有了自主的经营权和管理权,这极大地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同时在市场竞争和利润的驱动下,私有化促进了生产机器的革新换代,使英国的工业科技水平获得提高。更重要的是实行私有化之后,企业自负盈亏,政府不再需要替企业还债或是给工人付工资,政府财政支出紧张的局面得到了极大缓解。这条措施的作用是刺激了经济活力,同时也没有增加通货膨胀负担。海外投资开拓了英国的出口市场, 并通过利润、红利的形式获得了收益。外国在英国的投资有助于英国就业的增加。外资项目已为英国直接创造或维持了万个以上就业岗位,对衰落的制造业发挥着支柱作用。此外,引进外资还能够促进英国经济和就业基础的现代化, 扩大进口替代与出口。实行国有化工业的私有化,即把国有化工业股份出售给私人, 以提高这些企业的效率, 增加国家为财政收人。在出售给私人的国有化企业中,包括英国电信公司的股份。出售英国煤气公司股份, 筹资英镑。部分原由国家所有的公司与企业已经转移到私人手中。英国政府还允诺把供水、供电部门以及英国国家石油公司中的政府股份出售给私人。英国政府认为私人企业比国营企业更有效率, 服务质量更好。因为私人企业竟争激烈, 受市场经济法则制约, 优胜劣汰, 企业领导人必须改善经营泞理, 谋求生存的发展, 而且私营企业里都有利润等项经营指标, 可以更好地推行成本核算。调整税制, 改变税收重点, 即从所得税个人与公司所得税逐步转向消费税, 同时减少高收人者的税收和对资本的课税率。作为消费税之一的增值税税率视商品种类而异。税制调整后, 所得税在中央政府收人中所占比重下降, 而消费税所占比重上升, 这种税收调整符合企业家和其他资本家以及高收人阶层的利益, 因而有利于调动他们经营企业和追加投资的积极性第二, 运用货币财政手段, 控制货币供应量, 抑制通货膨胀。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政府始终坚持把控制货币供应量以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经济政策的首要地位。即使在英国面临严重衰退、失业人数激增, 其经济政策措施遭到工党、工会甚至保守党和政府内部某些人士的强烈攻击和指责时, 撒切尔夫人也不同意改弦易辙。她确信只有坚持货币主义政策, 抑制通货膨胀才是恢复经济和减少失业的最佳途径。在她看来, 要振兴英国经济, 医治“英国病”,必须服一剂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猛药”, 而暂时的制造业生产萎缩和失业人数增加则是击败通货膨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她强调, 不能改变基本经济战略, 否则英国永远不可能复兴。撒切尔夫人开始其第三届任期后立刻宣布经济政策重点照旧不变, 仍然以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作为优先追求的目标。撒切尔夫人及其内阁成员的逻辑是这样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与工资的螺旋形上升, 从而增加工业部门的生产成本, 削弱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 最终导致企业减产裁员, 使生产下降, 失业增加。英国前财政大臣、现任外交大臣杰弗里·豪为了在电视节目上阐述这个观点, 他手拿两张图表, 一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