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_南京国民党政府之经济政策..

合集下载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

外国人曾经这样描述过
“中国的币制是在任何一个重要国家里所 见仅有的最坏的制度,它是乱七八糟一大 堆铸币、重量单位不同一和纸币凑成的大 杂烩”
2 加强对全国的经济掌控和解决政府财政困难是 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现实动因 1930年中原大战后,国民政府虽然在政治上军 事上取得了完全较大的优势,但是,国民政府仍 然无法掌控或者说完全掌控两广、云贵、青海、 宁夏、山西、新疆和西藏等偏远地区,地方派仍 有较强的实力,他们不但拥有自己的势力,而且 在经济上自行其是 同时,南京国民政府也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增 加财政收入,然后消灭异己,强化国家机器,扩 充军事实力
湖南湘潭钢铁厂,年产量10万吨; 湖南茶陵及湖北灵乡铁 矿; 湖北大冶阳新及四川彭县铜矿厂,年产江西天河煤矿,年产量10万吨; 河南禹县煤矿,年产量40万吨; 以及四川巴县达县石油矿、湖南湘潭飞 机发动机厂、永利煤气厂和天利氮气制 造公司等
参考资料
• 《略论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兼谈对抗日战争的作
• • • • • • • •
用》 陈雷 《谈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 陈晋文 《略论抗日战争前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抗战》 陈柯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举措述评》周绍英 《1927_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经济政策述评》吴玉文 《1935年币制改革的作用和影响》 颜翠芳 《浅论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庄梦兰 《试论1930年代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国内动因》申成玉 《试析影响民国时期币制改革的外部因素》江姗
名词解释: 废两改元
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废除银两改用银 元的币制改革。1933年3月1日,财政部颁发 《废两改元令》。4月6日,国民政府实行 “废两改元”,规定即日起,所有公私款收 付等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元,不得使用银 两。持有银两者。可以由中央银行代铸银元, 或者在中央、中国、交通三行兑换银元。废 两改元是法币改革的前提

1927_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经济政策述评

1927_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经济政策述评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经济政策述评吴玉文1927~1937年南京政府的经济政策,如关税自主、废两改元、法币政策等,除了它在政治上的反共内战目的外,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具有一定作用的。

作者:吴玉文,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开封475001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了一些新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以复苏经济,稳固政权。

这些新经济政策,包括关税自主、废两改元、法币政策等。

为了保障新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而又召开了一系列会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928年6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经济会议,7月的全国财政会议,10月改组成立中央造币厂。

1929年1月成立国家建设委员会。

1930年9月成立全国经济委员会,以保证上述新经济政策的落实。

一般的经济史及历史著作也提到上述事件,但都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的腐败联系在一起。

下面就十年内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谈点看法。

一、关于关税自主关税自主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制定本国关税税率、管理本国的海关和处理海关收支的权力。

关税自主是一个国家主权独立的标志。

在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5南京条约6规定/秉公议定则例0即规定协定税率开始,中国的关税就被外国侵略者控制。

1912年帝国主义国家又以中国不能如期偿还外债为借口,以清理积欠为名,草拟办法/八条0,将中国所有关税完全移交外国银行。

这样就使中国的海关行政、海关税率、关税收支与保管等业务,完全掌握在外国人手中。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国民党/一大0会议宣言中明确提出: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权。

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对外宣言之际,要求各国/遵正当之手续,实行重订新约0。

7月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宣言指出:中华民国与各国间的条约,已届满者,废除旧约,另订新约;尚未期满者,以正当之手续解除另定;旧约已满期新约未定者,另订临时办法处理一切。

1928年7月,美国首先与国民政府签订5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6,承认中国/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0。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PPT优秀课件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PPT优秀课件
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共产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 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 龙、叶挺、朱德等25人组成的中国共产党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 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 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和政纲。
2、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1)南昌起义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武汉·汪精卫
1、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2)“济南惨案”
○国民政府继续“北伐”(1928.4) ○国民革命军克复济南(5.1)
○日方的恶意进入和肆意屠杀(5.3)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中国军民惨遭杀害 ○国际舆论大为震动 ○英美对日施加压力
○1929年2月,日本最终撤出山东, “济南事件”即告结束
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会议成立了周恩 来、毛泽东、王稼 祥三人小组负责全 军军事行动。
实际上确立了以 毛泽东为代表的马 克思主义路线在党 中央的领导地位。
1936.10,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顺利结束。
2、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5)星火燎原
曾经的革命星星之火, 而今已成燎原之势
2、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6)创建人民政权
第三部分
红军长征
(1934.10——1936.10)
3、红军长征 (1)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3、红军长征 (2)长征
3、红军长征 (3)遵义会议(1935.1)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 民党反动派(2)八七会议
2、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3)秋收起义
2、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建设的强有力 保证;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 的依托。

国家力量为主导的早期现代化建设——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

国家力量为主导的早期现代化建设——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

国家力量为主导的早期现代化建设——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9年多时间中,随着政府权力的强化,中国经济发展的主体状态开始由北洋政府时期的自由经济转向统制经济,并成为这一时期经济的主体特征,这是许多研究者的一个基本共识。

但是对这一转变的评价,则多有分歧;对其事实状况及其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的关系,也不尽清楚。

本文试图从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力量结构的角度,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这一经济发展态势及其基本状况作一些具体考察和分析。

一、经济统制政策来源与走向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与广州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有着一定的传承关系。

广州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因存在时间短暂,基本上没有制定具体的经济法规,但是也提出了一些比较完整的具有新发展方向的经济政策,大多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前后的国民党中央会议决议的形式表现出来。

其中公布的有:《工会条例》、《农民协会章程》①、《佃农保护法》、《处理逆产条例》②;拟定而未公布的有: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张国福:《中华民国法制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02页。

② 商务印书馆编:《国民政府现行法规》,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11类、第4类第22页。

财政决议案》、《关于农民运动决议案》、《解决土地问题之意义决议案》、《解决土地问题决议案》、《革命军人土地保障条例》、《解决土地问题之纲领》。

此外,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关于本党最近政纲决议案》(以下简称政纲)中,也有关于经济问题的条文。

①这些法规、决议、宣言和政纲,总的来说体现了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奉行孙中山的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和扶助工农的方针。

具体而言:一是开始确立土地国有和国家资本的主导地位。

二是保护工人的利益。

三是保护农民的利益,实行耕者有其田。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既想投降,又不敢放弃抗日 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破裂 民党 对中国共产党 对中间派、民主人士
1、蒋介石集团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 抗日转向反共的标志是 A.国民党确定“溶共、限共、防共、反共”方针 B.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 C.皖南事变 D.豫湘桂战役消极抗日
2、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造成蒋介石政治态度两 面性的主要原因是 A.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B.日本改变侵华政策 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接连失败 D.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相互作用
3、面对国民党顽固派在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发动 的军事进攻,中共采取的措施是 A.尽力忍让,申明大义 B.坚决回击 C.给予揭露,但不回击 D.部分回击 4、豫湘桂战役大溃败的主要原因是 A.日军强大,无坚不摧 B.国民党政治腐败 C.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D.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研究性学习
有关皖南事变待解的难解之谜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一、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
国民政府政策的转变 标 志
重心转移
对 外
对 内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 原 因 (1)日本侵华的战略方针发生改变 (2)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力量不断壮大 (3)蒋介石的政权本质决定 (4)英美帝国主义国家的劝降活动
二、国民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
对内政策
军事上
政治上 经济上 对外政策 对英美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反动独裁统治 垄断、掠夺
对日本
国民党
积极反共,制造磨擦 第一次反共高潮
中国共产党
坚持合作抗战 坚决回击
第二次反共高潮 最高潮:皖南事变 消极抗日,战场恶化 枣宜会战
以斗争求团结
豫湘桂战役
三、内外政策的特点
政治态度的两
面 性

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课件

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课件

• 详细描述: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军在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 争。整个战争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江西、福建和浙江三个省份 的争夺战,国民革命军在北伐军的攻击下,迅速溃败。第二个阶段是武 汉和南京的争夺战,国民革命军在攻占武汉后,继续向南推进,最终成 功夺取南京。第三个阶段是山东和河北的争夺战,国民革命军在北伐军 的协助下,成功夺取了这两个省份。最后一个阶段是收官之战,国民革 命军在各地展开扫荡战,最终成功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详细描述
黄埔军校于1924年在中国广州成立,由孙中山先生创立。军校采用现代化的军 事教育方式,为国民革命军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军官。这些军官在北伐战争中发 挥了关键作用,为国民革命军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伐战争的四个阶段
• 总结词:北伐战争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江西、福建和浙江三个省份的 争夺战、武汉和南京的争夺战、山东和河北的争夺战以及最后的收官之 战。
05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的现实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弘扬民族精神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可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 爱国情感。
传承革命精神
北伐战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通过传承革命精 神,可以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03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政治 制度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927年,蒋介石在 南京另立国民政府, 与武汉国民政府对峙 。
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军 事整编和财政统一, 逐渐削弱地方军阀的 实力。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 民政府后,对地方军 阀进行“招安”。
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制度
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包括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

第九章 南京国民党政府之经济政策

第九章 南京国民党政府之经济政策

2.法币改革


白银风潮--30年代危机,美国《银购入法》和 《白银法案》,四年购入白银2442万盎司。- -白银外流1934年1.8亿两,1935年1.86亿两。 李滋.罗斯,1935年11月3日公布《法币实施办 法》,自次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行发行货 币为法币,1元等于英镑1先令2便士半。集中了 3亿多元的白银。1936年5月签订《白银协定》, 1元=0.2975美元。
思考:税制改革的绩效分析。
(2)清理盐税: 盐税之弊:一在包商制度,二在分区和引 岸制度;三在地方截留。 统一盐政和盐税,改进缉私、加强盐场管 理,实行就场征税,改进食盐运销制度、 实行自由制等。 1919年-6872万元,1930年-13929万 元,1931年-17665万元。

(3)裁厘改统。
二建立国家金融体制实行币制改革?一四行两局的成立?四行两局是国民党政府于19281935年间为垄断全国金融和经济而建立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和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信托局组成的官僚资本金融体系的简称
第九章 南京国民政府之经济政策
(1927—1937)
“南京的十年”:



“行政久不统一,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之分配素 不确定,国家耗费过滥,而军事尤为膨胀;本国 币制紊乱,而外币充斥市场,内外积债过巨,而 信用日益低落;全国税制杂乱,而系统破坏无 余。”--国民党三大《对于政治报告之决议》 “中国之革命,今方由理论宣传与武力征服期, 逐渐进于此两种工作与政治的建设经济的建设并 行之时期。”--1928年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 --军政、训政、宪政 南京国民政府的作为、作用与影响--吉尔伯特. 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3)中国农民银行
前身-1933年的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 总行在汉口,资本额1000万元。 1935年4月制定《中国农民银行条例》 “供给农民资金、复兴农村经济”的专业 银行。 “军队开到哪里,机构设到哪里”,开始 的16处增加到87处。

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政策

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政策

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政策摘要: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制定了一系类经济政策。

今天我们研究和探讨这些经济政策,是为了更客观全面公正的评价这一时期的经济政策所发挥的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同时对当代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财政政策、建立金融体制和货币政策、产业规划。

评价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政策,就必须要理解和弄清楚这一时期颁布了哪些经济政策,然后才能做出准确的评价。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时间大约在1928-1937年间,这一时期的经济政策可归纳为财政政策、建立金融体制和货币政策、产业规划三大类。

一、财政政策。

(1)整顿税务。

主要表现在关税、盐税、统税三个方面。

关税方面,实行关税自主运动。

国民党政府采取各个击破方法,分别同各国谈判从新修约,收回了关税自主权。

关税自主以后,国民党政府对关税税进行了对此改革,特别在1930年将原来以银价计征的进口税改为以金价计税,关税收入大为增加。

全国海关税征收进口税总数1931年比1927年增加了约4.8倍。

1 盐税方面,颁布新《盐法》,规定,“盐就场征税,任人民自由买卖,无论何人不得垄断”,100公斤征税五元。

2 这是中央政府能够得到盐税收入,使得这一时期,盐税在税收收入中列举第二,并且同关税一样逐年增长。

统税方面,“裁厘改统”即废除延续了70多年的厘金制度,对日用工业品开征统税,即一物一税。

“裁厘改统”后,税目简化,税收渐趋合理,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工商业发展。

同时,税收收入逐年增加,1927年统税收入仅为600万元,到了1928年为2970万元,1931年为8870万元,到1935年,统税收入为15240万元,成为第三大税源。

3三大税在具体征收的过程中出现了重复征税、税率仍旧很高等问题。

但总的来说,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对三税的整顿,对三税的征收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

1927年的三税收入有4650万元,合计占税项的84.6%,1928年就增长到25930万元,占税项的91.9%,到了1936年,达10146万元,占税项的95.5%。

第三讲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第三讲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政府合并。后武汉方面谭延闿、孙科、汪精卫、陈 公博等先后到达南京。9月11日至13日,宁、汉、沪 三个中央党部举行谈话会,决定由三方人员组成中
央特别委员会,作为临时中央机构。同时,汪精卫 受沪方逼迫,承认“防共过迟”,“自劾下野”。9 月16日,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在南京成立,并议 决组织国民党中央党部,组成新的国民政府。国民 党和国民政府得以重新统一。
• 孙中山的权能分开、五权宪法与革命三程序
人民拥有四种政权(权): 选举、罢免、创制、复决
政府拥有五种治权(能): 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考试
革命三程序: 军法之治(军政)
施行军法,实行军事统治。即以兵力统一全国,又训 练人民接受三民主义。待一省之内秩序完全安定后,就可 停止军政。
约法之治(训政)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政策 与经济发展
• “关税自主”
• 提倡国货与整理苛捐杂税
• 政府加强对金融的控制与币制改革
• “关税自主”
1928年 6月﹐国民政府完成北伐后,发表“改订新约” 的对外宣言﹐关税自主为其两项主要内容之一。同年7月 ﹐国民政府与美国首先签订了《中美关税条约》。随后﹐ 又先后同挪威﹑比利时﹑意大利﹑丹麦﹑葡萄牙﹑荷兰﹑ 英国﹑瑞典﹑法国﹑西班牙等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 或新的“关税条约”。国民政府把关税会议时各国承认的 由5%至27.5%的七级税则公布为国定税则﹐并声明自 1929年2月1日起实行。到1930年﹐日本也终于同意了 《中日关税协议》。关税只是帝国主义所作的某些让步﹐ 海关行政管理权仍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中国政府仍不能完 全自主地制定税率。尽管这样﹐国民政府的关税自主措施 ﹐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并有利于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整理苛捐杂税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地方杂税更为泛滥,可谓是 种类繁多,名目纷杂,横征暴敛,负担沉重。

第20课 国民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第20课 国民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教案首页教师授课设计方案第九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20 课国民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导入新课: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历史沿着怎样的轨迹发展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第 20 课国民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讲授新课:第一目:国共合作1.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与统一1926 年12 月5 日,汪精卫在武汉成立武汉国民政府。

1927 年4 月18 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1927 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这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一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1928 年,张学良通电南京政府,宣布改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设问:阅读下面材料,思考为什么说南京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完成了统一?材料 1930 年5 月至11 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集团在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发生了一场新军阀混战,史称中原大战。

……中原大战是中华民国建立后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

根据以上形势发展,孙中山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只新兴的生机勃勃的力量,于是愿意与共产党合作。

中国共产党 1922 年 6 月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了建立各民主阶级联合战线的主张。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讨论了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正式确立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

1922 年 8 月,中共中央召开西湖特别会议,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经过充分讨论决定,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使国民党成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条件下,共产党员可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实现两党的合作。

孙中山接受了中共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欢迎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决定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对国民党进行改组。

(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

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财政和金融改革

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财政和金融改革

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财政和金融改革摘要南京国民政府自1927年成立,是中华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由以蒋介石为核心的中国国民党建立。

192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召开全国财政会议,统一全国财政,从而奠定了国民政府财政管理的格局。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金融政策改革正文一、财政改革1、关税自主:“关税自主”是南京国民政府初期一项重大的外交与财税政策改革。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即于该年5月、8月两次发表取消不平等条约宣言,制定了《国定进口关税条例》,决定于当年9月1日起实行关税自主。

随后,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等开始与英美等诸列强驻华公使展开了以“关税自主”、“废除领事裁判权”为主要内容的外交谈判。

从1928—1929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先后与美、英、西、荷、德、意、法等11国签订了新的《关税条约》或者《友好通商条约》。

在新条约中,欧美列强在保留其“最惠国待遇”和继续把持对中国海关行政权的前提下,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同意取消各列强在华关税特权,实行1925年关税特别会议所议定的七级附加税税率标准(其中,最高一级进口商品税率至1932年增到50%,1933年增至80%)。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曾基本上实现了中国国家的“关税自主”这一客观事实是不能否认的,它在一定程度上的积极作用也是不可否认的。

这种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1)、通过实行“关税自主”,中国政府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进口税和减免出口税,这对于鼓励和提高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保护和支持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无疑是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

(2)、通过“关税自主”和独立自主地制定关税税则,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当时中国进口商品的结构。

在这其中,最明显的改变是各类棉布进口数量的大大减少。

(3)、关税自主政策的实行,大大地增加了南京国民政府的财税收入。

据有关统计资料记载:通过关税自主,中国关税收入从1913年的1697万元,至1928年增长到17914万元和1929年的27554万元。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含答案解析)-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含答案解析)-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2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结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基本政策,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和红军长征的意义,重点考查唯物史观、历史理解和历史价值观。

结合辛亥革命以来历届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创设学习情境和简单情境,认识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及特点,突出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理解。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一)政治1.“宁汉合流”: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

它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2.国民政府北伐: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

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

同年底,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至此,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二)经济1.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表现: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化学、橡胶、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官僚资本崛起: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1.南昌起义(1)爆发: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两万多起义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2)意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1)召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

(2)内容①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②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③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3.秋收起义:八七会议后,毛泽东赴湖南组织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9月,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改向山区进军。

4.开辟井冈山道路(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①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南京国民政府前10年 张岂之版

南京国民政府前10年 张岂之版

第九章南京国民政府前10年第三节财政变革与经济发展这节是重点哟,飘飘一、财经政策重大变革为了巩固政治统治,发展经济,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一系列的财政、经济变革政策,收到良好效果。

在整顿财政上,发起关税自主运动,提高进口税率、裁撤厘金;严格税收制度,着重整顿金融,实行货币统一。

1、名词解释:关税自主运动。

1927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宣称:自9月1日起,在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实行关税自主,并裁撤厘金(清朝在太平天国时期征收的一种税种,有名词解释哟)。

2、“改订新约”运动3、改过去的专卖食盐为“就场征税,自由买卖”4、开征统税。

从1928年起,南京国民政府对卷烟、棉纱、火柴、水泥、麦粉五大类商品进行统一征税。

1932年,河南、山东、安徽的熏烟和啤酒也纳入统税。

1935年,酒精并入统税。

5、改革田赋征收办法。

1928年,财政部颁发《限制田亩加赋办法令》,尽管财政部三令五申,不准随意加税,但田赋仍然居高不下。

6、统一币制1、1933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实施“废两改元”以统一国币的政策。

确立银本位,废除银两,改行银元,银元成为统一流通的本位币。

2、推行法币政策。

飘飘好好看第282页哟2015/5/297、积极筹建国家资本工业除钢铁、机器、水电、纺织、化工等工业列入政府投资兴办范围外,还确定未开发的煤、铁、油、铜矿,均为国家经营。

1931年,改工商部为实业部,成立国营基本工厂设计委员会。

制定1933—1936年的“实业四年计划”。

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调查与国防有关的经济资源。

到抗战前,国民政府建立了一批国营工厂,初步形成了国营重工业规模。

8、制定一系列扶持民间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

鼓励民间投资创办新式工业,提倡使用国货,保护民族工业。

9、解决劳资纠纷。

为稳定工业发展秩序,缓和雇佣双方矛盾,颁布《工厂法》等,从法律上对工人的地位和待遇作了一些改善。

10、农业方面,国民政府决定实行“二五减租”政策,但流于形式而无实效。

高一历史必修_中外历史纲要(上)(部编版)《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课时训练A

高一历史必修_中外历史纲要(上)(部编版)《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课时训练A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课时训练A知识点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1.(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30)图4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2.(2015·四川文综·7)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

该政策( )①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3.(2013·四川文综·5)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

……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

”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实行“币制改革”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4.(2013·江苏单科·8)右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轮船统计年份船只吨位其中千吨以上轮船船只吨位1928 1352 290791 117 213482 1930 2792 415447 138 247969 1932 3456 577257 178 342211 1935 3895 675173 208 461812(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5.(2012·全国大纲卷·1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

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6.(2012·江苏单科·8)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初期的政治与经济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初期的政治与经济
1、新“北伐”与南京政府宣告“统一告成” 、 北伐”与南京政府宣告“统一告成” 2、东北“改旗易帜” 、东北“改旗易帜”
第五讲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初期的政治与经济
主讲:徐成发
三、南京政府初期的内政与外交
1、南京国民政府实行“训政” 2、南京政府初期的外交 3、新军阀混战
第五讲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初期的政治与经济
第三党坚决反蒋,开展过一系列的反蒋活动,愿意把中共作为友党与之 联合,并主动找中共谈判共同反蒋问题,被党内“左”倾关门主义者一口回 绝。
第五讲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初期的政治与经济
主讲:徐成发
四、中间派别及其政治主张
5、生产人民党 1933年11月20日,驻守在福建的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联合国民 党内李济深等一部分势力,公开反蒋,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开 展抗日反蒋运动。这就是福建事变。 发动事变的主要力量第十九路军是北伐战争中的劲旅第四军第十师,它曾一度参 加过南昌起义。1930年十九路军组建后,连年参加军阀混战,广大官兵深感蒋力图在 内战中消灭异己,对军阀战争普遍表现厌烦情绪。“九•一八”后,他们认为“连年内 战,枪口不能对外,是造成日寇想灭亡我国的主要原因”(蔡廷锴:《回忆十九路军在 闽反蒋失败经过》,)文史资料选辑,第59辑),最终与蒋决裂。 事变领导人认为,“整个国民党为蒋中正所把持操纵”,所以宣布脱离国民党, 组织“生产人民党”,由陈铭枢任总书记。当时在福建地区,脱离国民党的分子,已 解散的第三党人、少数共产党的脱党分子,以及十九路军中级以上军官,还有不少华 侨,参加了生产人民党。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后,它转移到香港存在一个时期即自行解 体。 政纲:(1)政治:反对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要求民主自由,打倒军阀,打 倒蒋介石和南京政府,号召“把枪口对准蒋”。(2)经济:对外贸易统制,关税自主; 发展民族工业;土地问题,“计口授田”。 蒋对福建事变大为光火,收买、分化、瓦解十九路军,重兵压境。1934.1,失败。 曾经请求红军援助,红军认为是“狗咬狗”的斗争,不予理睬。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举措述评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举措述评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举措述评2014-04-15 15:54:40 《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周绍英南京国民政府从它建立时起,就是代表乡村豪绅地主阶级和城市买办阶级利益的反动政权。

在其统治下,总的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落后,发展缓慢。

但在“九·一八”事变,尤其是华北事变以后,随着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南京国民政府加快了经济建设步伐,并进行了一些调整,开始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联系起来,有重点地进行财政金融、交通运输和工业等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拟就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举措作一评述。

一1935年4月1日,蒋介石在贵阳的记者招待会上宣称要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8月8日,蒋介石又在成都通电全国,列举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八条纲要,即“振兴实业”、“鼓励垦牧”、“开发矿产”、“提倡征工”、“促进工业”、“调节消费”、“流畅货运”、“调查金融”。

11月,在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提出了“建设国家挽救国难”的十项措施,目的是为了“尽人力、辟地利、均供求、畅流通,以谋国民经济之健全发展”。

〔1〕同时,南京国民政府还决定发展重工业以充实国防、加强西北国防经济建设、修筑滇省通江通海通缅铁路等。

1936年7月3日,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成立了国民经济建设总会,蒋介石自任会长,督导建设。

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通过了《中国经济建设方案》。

一系列的经济建设措施纷纷出台,加快了经济建设步伐。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视财政金融、交通运输、工业建设为重点,投入的财力较重,成效较为显著。

在财政金融建设方面,南京国民政府改革税制,统一货币,健全金融机构。

为了统一财政,南京国民政府废除了地方“苛捐杂税”,推行“统税”,同时改进关税,整理盐税。

1934年3月颁布新盐法,以自由贸易为原则,采取就场征税制。

“关盐统”三税是当时南京国民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但是这三税“收入呆定,很少弹性,不能适应战争爆发大量筹措战费的要求”,“一旦战争爆发,由于战争的破坏和国土被敌人占领的可能,关盐统三税在战时不但不易增加,而且会因而锐减”。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1927-1937)经济社会发展评述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1927-1937)经济社会发展评述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1927-1937)经济社会发展评述作者:王远芳来源:《学习导刊》2014年第06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1927-1937)是充满矛盾的过渡时期。

在经济上,一方面,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一些恢复经济的措施,使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成为国民党政府统治中国大陆的22 年中经济最好的时期;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又经受着各种无法根除的阻碍。

农业方面,在世界经济和气候的影响下,经济时好时坏,但仍然是沉重的社会问题,因为传统的小农经济没有改变,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并未改变。

社会习俗来看,呈现出过渡时期的特点,新旧交替,变化不一。

笔者将对这一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简要阐述。

一、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经济政策及成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伊始,全国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经济状况严重不景气。

为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政权,1928 年6 月国民政府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经济会议,7 月的全国财政会议,确定了國民政府初期的财政经济总方针。

1927~1937 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基本方针可概括为:财政上,统一财政,整顿和改革金融,整理和改革税收;经济建设上,以发展交通和开发煤矿为重点,并发展其他各项经济事业,逐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一系列的政策促进了十年间经济的恢复和增长,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关税自主及改革税制1927年,国民政府首次宣布实行关税自主,遭到外国列强的反对。

1928年随着全国的基本统一,外交部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并开始正式与外国交涉收回海关主权。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美国、法国、挪威、比利时、意大利、丹麦、葡萄牙、荷兰、瑞典、英国、西班牙、日本十二个国家陆续与南京国民政府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或“新关税条约”,承认了中国关税自主。

随后,国民政府对关税内容进行了逐步的改革,以银价征税改为以金价征税,并从1930年到1935年三次提高税率。

上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外货进口过多的局面,对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加政府的关税收入。

第七讲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与胜利-2022-2023学年高考历史二

第七讲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与胜利-2022-2023学年高考历史二

微点1
微点2
微点3
命题角度
角度一国民政府统治的政治特点 【典例】 (2016全国Ⅰ卷,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 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国共产党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微点1
微点2
微点3
(2)(2022 东济宁一模)据统计,1937年,我国重工业资本在整个工业资本中仅 占9.2%;到1942年,国统区的重工业在其工业资本中已占78.86%。造成这 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判断将工业建设纳入战争轨道。( √ ) (3)(2022 东济南检测)据统计,1948年8月,国统区的纸币发行量已经是1937 年发行量的47万倍。这说明国统区的经济出现了什么问题? 判断国民政府财政经济陷于崩溃边缘。( √ )
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 ,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开
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3)政权建设: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 成立,是中
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微点1
微点2
微点3
2.红军长征 (1)背景: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2)转折: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 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 国革命。 (3)胜利: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铸 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三讲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第三讲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宁汉合流后,1927年1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 全会预备会决议蒋介石复职,由蒋负责筹备国民 党二届四中全会。
1928年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召开选举蒋 介石、谭延闿等九人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 谭延闿任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任军事委员会主 席。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是国共分裂后国民党 召开的第一次中央全会,初步形成了以南京国民 党中央党部为中心的国民党统一局面。蒋介石成
立法院设立于1928年12月,负责议决法律、预算、 大赦、宣战媾和及其他重大国际事项。第一任院长为胡汉 民。立法院直接对国民党中执会负责,所议事项得事先由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出原则或加以认可。
司法院设立于1928年11月,执掌司法审判、司法行 政、官吏惩戒及行政审判等职权,负责解释法律、变更判 例。第一任院长为王宠惠。司法院直接对国民党中执会负 责,下设最高法院、行政法院、公务员惩戒委员会等。
会议通过《国民党编遣委员会进行程序大纲》,规定: 全国军队一切权力收归中央;取消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各 集团军和海军司令部;各军静候原地改编;各集团军无权调 动和任免军事长官。
1929年8月l日,国民党编遣实施会议在南京召 开。蒋系军事要员和冯玉祥、阎锡山及东北军等 派代表300余人出席会议。该会通过了《国军编 遣各部队裁留标准》、《国军编遣委员会点验实
政府合并。后武汉方面谭延闿、孙科、汪精卫、陈 公博等先后到达南京。9月11日至13日,宁、汉、沪 三个中央党部举行谈话会,决定由三方人员组成中
央特别委员会,作为临时中央机构。同时,汪精卫 受沪方逼迫,承认“防共过迟”,“自劾下野”。9 月16日,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在南京成立,并议 决组织国民党中央党部,组成新的国民政府。国民 党和国民政府得以重新统一。
• 南京政府的党政关系与五院制政体

1927—1937南京国民政府限制外资经济政策研究

1927—1937南京国民政府限制外资经济政策研究

作者: 黄明强[1]
作者机构: [1]赣南师范大学,江西赣州341000
出版物刊名: 理论观察
页码: 101-105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11期
主题词: 南京国民政府;外资经济;限制政策;民族经济;经济民族主义
摘要:近代以来,外资经济进入中国,在中国大肆进行经济侵略和经济扩张。

中国民族经济实力孱弱,无力与外资经济竞争,为保护国内经济发展,国内出现了限制外资经济的主张。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在各界的呼应与支持下,南京国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外资经济的政策。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限制外资经济的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但历史作用却是短暂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

1935 年 11 月国民党政府实行的纸币改革政策, 包括统一货币发行、废除银本位制、确定法币对 外汇率等内容。法币改革首先实现了自清末以来, 历届政府为克服币制混乱,虽屡经拟议而未能实 现的币制改革,缓和了当时的金融危机,推动了 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其次,它使英 美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了中国的货币政策,加强了 对中国财政金融的控制。最后,它也使国民党政 府加强了对商业银行的控制,为国家资本实现其 对金融的垄断和控制提供了条件。
第九章 南京国民政府之经济政策
(1927—1937)
“南京的十年”:



“行政久不统一,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之分配素 不确定,国家耗费过滥,而军事尤为膨胀;本国 币制紊乱,而外币充斥市场,内外积债过巨,而 信用日益低落;全国税制杂乱,而系统破坏无 余。”--国民党三大《对于政治报告之决议》 “中国之革命,今方由理论宣传与武力征服期, 逐渐进于此两种工作与政治的建设经济的建设并 行之时期。”--1928年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 --军政、训政、宪政 南京国民政府的作为、作用与影响--吉尔伯特. 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二)兼并和控制私人商业银行


1.采取所谓的“官商合办”的形式进行控制。--中国 国货银行和农商银行 2.利用所谓“经济援助”加以控制。--中国通商银行、 中国实业银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 3.利用金融恐慌,对个别银行进行收买。-广东银行 4.利用人事改组对银行进行间接控制。 南三行:浙江兴业、浙江实业、上海商业储蓄 北四行:盐业、金城、大陆、中南 对钱庄业的控制-2500万援助,成立上海钱业监理委员 会。
(3)中国农民银行
前身-1933年的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 总行在汉口,资本额1000万元。 1935年4月制定《中国农民银行条例》 “供给农民资金、复兴农村经济”的专业 银行。 “军队开到哪里,机构设到哪里”,开始 的16处增加到87处。





(4)邮政储金汇业局 1896年邮政业务,1919年邮政储蓄业务,到 1929年有2374处通汇局、所,票汇总额1.3亿 元。 1930年,在上海设邮政储金汇业总局,直属交 通部-1935年有9500处局、所。1935年3月改 为邮政储金汇业局。 (5)中央信托局--1935年10月上海设立, 出资1000万,分信托、储蓄、保险、购料四处。 -代理军火--资产达8358.1万,存款5100万。
三、对经济资源、基础设施和重要产业部门实行国家控制。



《矿业法》:“中华民国领域内的矿藏均为国有, 非取得矿业权,不得探采。”适用该法的矿种达 50种之多。 据统计,1930年-1936年由实业部划区设定国 营矿业权的有铁矿14处、铜矿2处、石油矿3处、 天然气矿2处、炼焦煤矿6处、钨矿6处、锑矿1 处。 置办国家资本工业方案,将钢铁、机械、水电、 纺织、化工、制盐、造纸等工业列为政府创办的 范围。
(一)“四行两局”的成立
“四行两局”是国民党政府于1928-
1935年间为垄断全国金融和经济而建 立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 中国农民银行和邮政储金汇业局、中 央信托局组成的官僚资本金融体系的 简称。
1.中央银行



1927年10月颁布《中央银行条例》 “一为统一国家之币制,二为统一全国之金库,三为调 剂国内之金融。”--宋子文 1928年10月5日设立并于11月1日开业,开办资本为 2000万元(全部以金融公债抵冲,无一元现金),开始 总部在上海,宋子文为首任总裁。后迁往南京,增资1亿 元。 特权:A.遵照兑换券条例发行兑换券;B.铸造及发行国 币;C.经理国库D.募集和经理国内公债业务。 机构:立法、监察、行政三权分立,9人理事会、7人监 事会和总裁、副总裁。 八年间,资产增加25倍,存款增加48倍,纸币发行额增 加28倍,纯利增加70倍。
2.法币改革


白银风潮--30年代危机,美国《银购入法》和 《白银法案》,四年购入白银2442万盎司。- -白银外流1934年1.8亿两,1935年1.86亿两。 李滋.罗斯,1935年11月3日公布《法币实施办 法》,自次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行发行货 币为法币,1元等于英镑1先令2便士半。集中了 3亿多元的白银。1936年5月签订《白银协定》, 1元=0.2975美元。
3.整理债务及再借新债




内债:1927-1936年,内债总额43.42亿元,国库券和公债。 1932年2月和1936年2月,两次宣布债信破产,整理内债。 外债: 决不承认“贿选僭越之北京政府”的巨额外债。 1929年,成立“整理内外债委员会”,自1929年起,由关税项下 每年拨500万元基金存储,以备偿还债务之用。 1931年的“美麦借款”(中国财政部与美国农商部):中国政府向 美国粮食平价委员会购买美麦或面粉45万吨,美麦自同年9月至 1932年3月分批起运。麦价共计9,212,826美元,作为借款,年 息4厘,每年6月底和年底付息两次,麦款自1934年至1936年分三 次还清,每次付三分之一。(围剿红军)


1933年的“美棉麦借款”(中国财政部与美国金融复兴公司):该 公司贷给中国政府5000万美元,规定其中4000万用于购买美国棉 花,1000万用于购买美国小麦,所购棉麦只能在中国市场销售以免 冲击世界棉麦市场。分五次五年还清,年息五厘,每半年付息一次。 实际债额为1708多万美元,美棉159536包(998万)、麦323080 吨(600万)、面粉338000桶(110.5万),实际利率8.63%。用 于金融统制的40%,用于反共军事36%。 1936年的“中德易货信用借款”,德国政府给予中国政府以货物信 用借款1亿马克,用于购买德国工业品,并以农矿产品(钨矿、锑矿 等特种矿产)随时低偿,年息5厘,随时延长,随时结束。实际 4000万美元。

1927年的重新统一尝试对中国的现代化具有极大的重要 性;它是在现代基础上再造国家统一局面的首次认真尝 试。……军阀时代结束后的国民党政府,尽管在内部需 与各军阀山头达成妥协,在外部也得与未归顺的军阀山 头妥协,但果若遇上不太好战的国际局势,本来是可能 顺利过渡到一个民族统一的新局面的。然而,由于日本 的侵略,国民党政府未能做到这一点。但它对继续之中 的国家政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中央政府 这一级。在蒙受数十年的屈辱之后,国家终于又很有希 望地在重新统一的道路上迈开了第一步。
(三)币制改革
1.“废两改元” 1932年明确“废两改元”原则;1933年3 月1日,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3月 10日起,以上海规元7钱1分5厘合银元1 元为换算率,同时铸造发行新银币,“孙 头”,4月6日,全国废两改元。

评价:

“废两改元”是国民党政府于 1933 年实行的废 除银两制度,实行银元制度的币制改革措施。 “废两改元”客观上起了统一货币、发展经济和 便利人民的作用,并扩大了中央银行活动的规模 和机能,有利于中央银行纸币的推行,为之后实 行法币制度奠定了基础。但这一制度仍是银本位 制,中国不是产银国,而是用银国,因此,中国 的货币权仍为帝国主义所控制,只要世界银价一 有波动,就会影响中国的金融和经济。
2.从争取关税自主、清理盐税、“裁厘改统”等方面整顿税 务,实行税制改革。




(1)争取关税自主:5%-2.5% 1928年7月25日,中美《关税条约》--1930年5月6日,中日 《关税条约》,收回“关税主权”和领事裁判权,关税保管转移回 中国银行。 变化:A.改统一税率为差别税率。1928年12月7日通过《海关进口 税则》,将进口货物分为7类,其税率为7.5-27.5%;1931年,又 分为12类,最高税率提高到50%;1933年,更把最高税率提高到 80%。B.改变海、陆关税不统一的状况。C.1930年起改以银价计征 为金价征税。 效果:1913-1696万元(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的21%),1929- 27555万元(51%),1931年-36913万元(51%);一定程度上抵制 了外国商品的倾销,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统税是国民党政府在1931年裁撤厘金后仿照欧 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例推广的一个税种,它是对卷 烟、麦粉、棉纱、火柴、水泥等工业产品征收的 一种货物出场税。根据一物一税的原则,一次性 征税后,即可通行全国。实行统税使税目简化, 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工商业发展,但在具体征税过 程中,存在重复征税现象且税率仍然较高。 1928-1937年统税收入:4000万、4485万、 5500万、7500万、8900万、9200万、11600 万、11300万、13200万、17500万。



1935年3月,发行金融公债1亿元,增加官股。 --“不与中央合作” 中国银行:增加官股2000万,实际接受1500万。 交通银行:增加官股1000万。 “三行增加官股,即统制经济之开始”--蒋介 石 “政府举措之最重要者,莫如组中、交二行,增 加政府资本,俾于救济改革币制之设施上得与中 央政府通力合作,借收事半功倍之效。”--孔 祥熙
(2)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



中央银行成立前的中央银行-1928年3月改为特种国际 汇兑银行。 张嘉璈 1928年10月26日《中国银行条例》,资本2500万元, 官股500万,董事15人,官股代表3人。 交通银行-交通部轮、路、邮、电四政的收支款项。 1928年11月《交通银行条例》,改组为“发展全国实业 之银行”,资本总额1000万元,官股200万,董事15人, 财政部指派董事3人。 到1934年底,分别拥有资产97570万元和42500万元, 全国银行资本的2/3,中央银行资产的3倍。两行拥有现 银数量超过2亿元。
一、建立统一的财政制度



1.整顿财政体制,统一财政行政。建立和加强财 政管理机构,建立中央、省、县市三级财政体系, 同时划分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 “举税务、币制各要政完全统辖于财政部”; 地方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央派出处 理国家收支的机构,如财政特派员、关监督、盐 运使等;另一类是处理地方财政收支的机构,如 财政厅和财政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