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思维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经思维体系
什么是《易经》
《易经》是研究宇宙间事物发展规律的学问,是宇宙的本质法则,其核心“八卦”则是宇宙万物运化的最高标志,是具有阴阳属性的表现符号。
《易经》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史上享有极高地位,并且被统治阶层称为“正统文化之经学”的群经之首。而作为基础科学,则对中国和世界的哲学、史学、文学、艺术、伦理、宗教以及科技、天文、历史、数学、医学、气功等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易经》中太极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为辅,采用归纳和推演的多重手段,对事物进行描述和本质分析的辩证思维方法,正是对现代科学发展的有益补充。因而我们发现在西方现代科技成果中,有相当一部分都与中国文化的来源《易经》相关,例如:混沌原理、量子力学互补性、正反粒子发现、遗传密码发现、地震周期律、二进制计算机发明等等,这些创新都蕴含着以《易经》为指导的太极思维影响力。
《易经》曾一度作为科举取士中的必修课,是作官之人必读之书。然而,五四运动以后,《易经》被误解为封建迷信的算命书、统治阶级对人们思想进行管理控制的工具,从此在正统教育中消失。
易经思维
易经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为辅,采用归纳和推演的多重手段对事物进行描述和本质分析的辩证思维方法。
易经思维,既包含了“归纳法”与“推演法”为主体的思维方法,又包含了“类推思维、类象思维”与“交合思维、互变思维”为核心的思维模型,这是一套非常完备的思维体系。
归纳法
归纳法的现代定义是:从个别前提得出一般结论的方法。这是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概念和结论的思维方法,与推演法相对。
归纳法,核心就是“观物取像,取像类比”,即“通过观察事物的表面来抽取主要的形象,再将抽取的形象进行分类归纳”。
中国的归纳法最早来源于《易经》,远在8000年前,伏羲就是运用归纳法创制的先天八卦,即《系辞》所写:“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也就是说伏羲用八卦的属性与万物进行类比归纳。可以说,不论先天八卦、后天八卦,还是六十四卦,《易经》的卦象及其爻象体系都在全方位上体现着归纳法的精髓。
西方的归纳思想,大多是一种简单的逻辑思维,比如把白糖、红糖、奶油糖、巧克力糖等都具有相同成分的物品归纳在一起,再比如把山羊、羚羊、绵羊等都具有类似特征的动物归纳在一起。中国的归纳法则完全不同,它是一种起始于伏羲、依据于“卦”模型的、复杂、形象、发散的太极归纳,比如竹子、电线、鸡、云彩、贸易、长廊是归在一类的,即符合“巽卦”模型的性质特征。
推演法
推演法的现代定义是:从题设条件出发,按惯常逻辑思维运用有关的概念、性质、定理等,经过推理、演算,得出正确结论。简单地说,就是由三个点组成,
即题设条件、逻辑推理、正确结论,其中的逻辑推理最为重要。
在《易经》理论体系的自身形成过程中运用的就是推演法,比如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制作后天八卦和六十四卦,使用的正是推演法。如司马迁说:“文王拘而演周易”,这个“演”,正是推演之义。又如《易经》的“系辞”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个阐述的过程即是推演法的思维。
在《易经》直接影响的哲学应用中继承着推演法,比如以“河图、洛书”为基准的《九章算术》中的“勾股定理”和“圆周率计算”等就是将推演法用在数理方面的发展,又如《本草纲目》、《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则是将推演法用在医学研究上的阐述;又如《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规律,也是由《易经》的推演法参照对应而得出的;再如,预测作为《易经》最早的应用活动,都是通过从“本卦”到“变卦”再到“旁通卦”等严谨的逻辑推演过程来完成的。
聚合的类推思维
聚合的类推思维,是指以概念逻辑判断和结论逻辑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逻辑过程,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这是一种人类所具有的高级思维形式。
从《易经》的卦形符号讲,卦是对事物根本性的表达及其变化的揭示,使用的是一种符号逻辑,并将这些符号按照类推进行复杂的衍化,比如将“乾卦”和“坤卦”作为自然万物的起始,而后产生其他的卦,并不断持续变化,正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里的“卦”及其变化,就是符号聚合类推的表现形式。
中国的古人正是通过不断地横向类推和竖向类推的思维训练,形成了系统的聚合思维,并由此在各个领域创造了先进的文明成果。比如农业生产的播种技术,其播撒顺序为“直线”方式,层层推进,一行到底;再如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其考试等级为“乡试、会试、殿试”,其选取等级为“状元、榜眼、探花、进士”,这更是级级递推、阶阶晋升的方式。
发散的类象思维
发散的类象思维,是指从事物的具体形象中把握其抽象的意义,理解并阐述事物所象征含义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的实质是非理性、非逻辑性的感性认识与总结。
《易经》中的主要概念,如太极、两仪、四象、五行、八卦、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等,这些都是极其富有象征性、寓意性的符号系统,并且在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出现了各种图像,如太极图、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等,从而使得整个《易经》系统越来越庞大繁杂,也越来越丰富完整。
这些《易经》的核心概念和图形体系都是宇宙自然万物的高度抽象,也正是用这样一种类象思维的形式来表征、模拟、再现、对应我们的真实世界、物体、事件和现象,从而达到“由象得意”的目的。
正如《系辞》中写道:“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而舞之以尽神’。”
这段话的解释就是:“孔子说‘文字不能把话都写全,话也不能把心中的意思都说全’。那么圣人的意思就不能完全懂得了吗?孔子说‘圣人设立象,用以全面阐述难以表达的意思;设立卦,用以全面揭示难以说清的真伪性情;附上卦爻辞,全面讲述自己所要说的话。通过变化流通全面表现它的利益,鼓舞它行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