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与成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与成都
中国是诗国。
诗圣是杜甫(712,770)。
人们谈到杜甫的时候,完全可以不提他的生地(河南巩县)与死所(湖南耒阳),却不能不提到成都。
到成都旅游,有两个不可忽略的去处,一个是武侯祠,一个便是草堂。
邓小平一生五到草堂,他对家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到杜甫草堂,就等于没
有到过成都。”朱德赠草堂的楹联是:“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一、杜甫为何到成都
公元759年在杜甫一生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年是杜甫的本命年(48岁),也是杜甫一生中最为颠沛流离的一年。“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发同谷》)就在这一年。写“三吏”“三别”也在这一年。如果要为杜甫拍一部传记片,只须拍《杜甫在公元759年》就行了。正如为列宁拍传记片,只须拍《列宁在1918》、《列宁在十月》就行了一样。
公元759年是安史之乱第五个年头,杜甫经历了太多的劳累、痛苦、恐惧、意外和失落。他曾经与关辅的难民一起逃难;曾经被安史叛军虏获押解至长安;曾经虎口脱险,投奔肃宗皇帝的行在,为官左拾遗(从八品上);曾经因触怒唐肃宗,贬官华州;曾经目睹战时征兵,充当战地记者,写下了前无古人的“三吏”“三别”;曾经遭遇关辅的饥荒,终至弃官不作。这个期间,杜甫的生活一直是颠沛流离的,动荡不安的。
弃官对于杜甫是一个痛苦的选择,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弃官之后,杜甫想找一个适宜居住之地,修建一个草堂。十年前他还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幻想,现在竟然要想做寓公——命运和他开的这个玩笑实在是太大了。
华州地处两京之间的交通要冲,又有战乱,又有饥荒。弃官之后,杜甫自然不能再呆在华州了。他必须迁徙,必须投亲靠友。“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
游。”(《秦州杂诗》什么是“因人”呢,“因人”就是依靠别人、依靠社会关系。
杜甫最先想到的是秦州(甘肃天水)——这里离长安近,又有侄儿杜佐和故人赞公和尚,是杜甫最初想“因”之“人”。“何当一茅屋,送老白云边。”(《秦州杂诗》)——杜甫当时就打算把草堂建在秦州。“茅屋”就是草堂,“送老白云边”就是归隐。然而,他在秦州的靠山力量太薄弱了。杜甫这时是一大家人,包括妻子、儿女和仆人,最保守的统计是七口人。夫人杨氏,加上二男二女——男孩是宗文、宗武,女儿不知名字——就是《北征》中提到的“床前两小女”,此外应有一个仆人,加上杜甫,一共是七个。
杜甫一家在秦州的生计艰难。虽然打算把草堂建在秦州,却没有这个缘份。
正在为难时,杜甫又接到来自同谷(甘肃成县,秦州南)县宰(县令)的一封信,这就像一根救命草,杜甫一家赓即就去了同谷。“食蕨不愿余,茅茨眼中见。” (《积草岭》)——杜甫有了一个新的打算,把草堂建在同谷。吃差一点也没关系,只想有一个安居的草房。“蕨”是蕨菜,“茅茨”就是茅屋、草堂。虽然打算把草堂建在同谷,也没有这个缘份。杜甫在同谷的境遇甚至比在秦州还惨。《乾元中寓居同谷作歌七首》,形象地、淋漓尽致地倾
诉了杜甫一家人在同谷的悲苦境遇: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精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此时与子空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