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为讨伐有扈氏而发布战争动员令《甘誓》的是( )
A.黄帝
B.启
C.汤
D.周武王
2.赎刑作为一个制度始于( )
A.夏
B.商
C.西周
D.春秋
3.西周在王位继承上实行( )
A.兄弟相宗制
B.嫡庶继承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父死子继制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并为以后历代法典滥觞的封建法典是( )
A.《大府之宪》
B.《宪令》
C.《法经》
D.竹刑
5.依秦律,发布反对或推翻秦朝统治的言论则构成
A.以古非今罪
B.妄言罪
C.非所宜言罪
D.怨望诽谤政治罪
6.增设加役流作为死罪的减刑的是( )
A.《开皇律》
B.《贞观律》
C.《武德律》
D.《永徽律》
7.北宋末年查检无主田收归国有的法律,称为
A.屯田制
B.限田制
C.均田法
D.公田法
8.现存关于遗嘱继承的最早的法规是唐代制定,宋代沿用的( )
A.《户令·应分条
B.《户绝法
C.《丧葬令》
D.《户绝条贯》
9.在元朝建立前后的立法活动中,被《新元史·刑法志》称为元朝“一代法制之始”的是( )
A.《大札撒》
B.《条画五章
C.《至元新格
D.《大元通制》
10.元代死刑定制为( )
A.绞、斩二等
B.斩、陵迟二等
C.绞、斩、陵迟三等
D.绞、斩、枭首、陵迟四等
11.元代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
A.《元典章》
B.《至元新格》
C.《大元通制》
D.《经世大典》
12.《大明律》最后完成于( )
A.洪武元年
B.洪武七年
C.洪武二十二年
D.洪武三十年
13.明朝统治者为加重对官吏贪赃受贿罪的处刑,在明律中特设“受赃”一卷于( )
A.《吏律》
B.《刑律》
C.《礼律》
D.《名例律》
14.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死于( )
A.科场案
B.哭庙案
C.明史案
D.字贯案
15.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性文件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太平刑律》
C.《资政新篇》
D.《太平条规》
16.将死罪按是否秋后处决分为斩立决、斩监候、绞立决、绞监候始于(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7.以下哪项不是《大清新刑律》中规定的刑种( )
A.罚金
B.遣刑
C.拘役
D.无期徒刑18.清末设立的咨议局,依其章程规定,其性质是( )
A.地方议会
B.各省采取舆论之所
C.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D.中央咨询机构
19.以根本法的形式彻底否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民主共和制度,而代之以袁世凯的个人独裁制度的是( )
A.《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训政时期约法》
20.南京国民政府的普通法院实行( )
A.三级三审终审制
B.三级二审终审制
C.四级三审终审制
D.四级四审终审制
21.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
A.夏
B.商
C.周
D.秦
22.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
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
B.断手、刖、劓、宫、大辟
C.墨、劓、刖、宫、大辟
D.醢、脯、劓、墨、大辟
23.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 )
A.质剂
B.傅别
C.合同
D.券书
24.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重大改革就是各诸侯国公布了成文法,这些成文法的中心内容是( )
A.保护私有财产
B.保护公有财产
C.保护工商业
D.保护周王的土地所有权
25.商鞅变法时期,为改变秦国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旧习俗,颁布了( )
A.《垦草令》
B.《为田开阡陌令》
C.《分户令》
D.连坐法
26.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
A.律、令、比、式
B.律、令、科、比
C.律、令、式、课、程
D.律、令、格、式
27.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和( )
A.《具律》
B.《盗律》
C.《杂律》
D.《厩律》
28.曹丕称帝时,以书中监、令为长官,始设(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尚书台
29.《晋律》颁行后,张斐、杜预两大律学家为之作注,经朝廷批准颁行天下,称为( )
A.《法律答问》
B.《大杜律》
C.《小杜律》
D.《张杜律》
30.将《新律》之《刑名》篇分为《刑名》与《法例》两篇的律典是( )
A.《九章律》
B.《晋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
31.南朝规模最大的一次立法活动是( )
A.宋对律、令、科的修撰
B.齐对律、令、科的修撰
C.梁对律、令、科的修撰
D.陈对律、令、科的修撰
32.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而着称的律典是( )
A.《新律》
B.《泰始律》
C.《北齐律》
D.《大律》
33.首创流刑五等之制,并为后世所沿用的律典是
A.《新律》
B.《泰始律》
C.《大律》
D.《北魏律》
34.隋朝的律有《开皇律》和( )
A.《大律》
B.《泰始律》
C.《武德律》
D.《大业律》
35.唐律中大致相当于现今刑法总则篇的是( )
A.《名例》
B.《刑名》
C.《法例》
D.《具律》
36.宋代颁行的条法事类流传至今的是( )
A.《淳熙条法事类》残本
B.《淳礻右条法事类》残本
C.《庆元条法事类》残本
D.《淳化条法事类》残本
37.元代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 )
A.《至元新格》
B.《大元通制》
C.《经世大典》
D.《元典章》
38.为防止臣下结党营私,明律专门设立( )
A.“谋叛”罪名
B.“奸党”罪名
C.“盗贼窝主”罪名
D.“谋反”罪名
39.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令”为名的法典为( )
A.《武德令》
B.《开皇令》
C.《大明令》
D.《大清令》
40.清朝绝大多数文字狱判刑且都是比照( )
A.谋反
B.谋叛
C.谋大逆
D.内乱
41.在清朝,地位进一步上升种类繁多、实用性强,成为主要法律形式的是( )
A.律
B.例
C.会典
D.诰
42.太平天国的刑罚简单而残酷,包括( )
A.笞、杖、死刑
B.廷杖、死刑
C.发遣、充军、死刑
D.枷、杖、死刑
43.《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公布于( )
A.1908年
B.1909年
C.1910年
D.1911年
44.《大清民律草案》仿照的是( )
A.法国式民法
B.德国式民法
C.英国式民法
D.美国式民法
45.南京临时政府在总统之下设法制局,负责起草重要法令,其主持人是( )
A.宋教仁
B.孙润宇 D.雷奋 D.马君武
46.北洋政府的刑法典是( )
A.《暂行新刑律》
B.《暂行刑律》
C.《中华民国刑法》
D.《暂行现行刑律》
47.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中,所占比重很大、地位极隆的是( )
A.民法
B.刑法
C.诉讼法
D.行政法
4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颁布于( )
A.1927年
B.1929年
C.1930年
D.1931年
49.抗日民主政权边区、县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A.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
B.参议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参议会
50.《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专门审理违抗、破坏土地改革案件的机构是( )
A.人民法院
B.人民法庭
C.农民法庭
D.农民代表大会
二、多项选择题
1.西周礼的最高原则是( )
A.亲亲
B.尊尊
C.长长
D.男女有别
E.礼不下庶人
2.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
A.律
B.令
C.式
D.廷行事
E.课
3.北宋不动产买卖契约的成立要件有( )
A.经官给据
B.先问亲邻
C.输钱印契
D.过割赋税
E.原主离业
4.《大清现行刑律》与《大清律例》不同之处有
A.取消了吏、户、礼、兵、刑、工六律总目
B.改变了律例合编体例
C.删改了若干“因时事推移”已不适施用的条款
D.确认了近代刑罚制度
E.规定了诉讼时效及执行时效
5.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社会改革方面的法令有
A.禁烟法令
B.禁止买卖人口令
C.剪辫法令
D.改革称呼旧制法令
E.禁赌法令
6.古人经常兵刑并提,兵即是战争,刑起于兵说的是
A.刑与战争分不开
B.兵刑同制
C.刑与战争无关
D.司法与兵政的掌管者一身二任
E.兵起于刑
7.春秋时期,晋国制定法律的活动有
A.赵盾制定《常法》
B.范宣子制定刑书
C.晋文公称霰时作“被庐之法”
D.邓析作“竹刑”
E.赵鞅、荀寅“铸刑鼎
8.汉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有( )
A.按年龄确定刑事责任
B.亲亲得相首匿
C.贵族官员有罪先请
D.先自告除其罪
E.准五服以制罪
9.太平天国实行行政、司法合一制度,在中央除天王为最高裁判者外,还有( )
A.各王
B.侯
C.丞相
D.检点
E.推官
10.抗日战争时期为保护承租人的利益,法律规定出租人必须在下列情况下才能收回土地( )
A.契约期满
B.承租人非因不可抗力而一年不耕种、不交租
C.承租人转佃土地给他人,从中取利
D.承租人在减租后,有能力交租而故意不交
E.承租人死亡而无继承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6分)
1. 亲亲得相首匿
2. 折杖法
3.“秋审”制
4.“礼法之争”
5. 六礼
6. 封守(秦律)
7. 大宗正府8.“天坛宪草”
四、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简述汉朝的抑商政策。
2.简述“八议”入律。
3.简述外国对华领事裁判权的主要内容。
4.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
五、论述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试论唐律的历史地位。
2.试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的发展。
3.试述唐朝《贞观律》的主要变化。
4.试述南京国民政府民事诉讼法的主要内容特点。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B 2 C 3 C 4 C 5 B 6 B 7 D 8 C9 B10 B
11A 12 D 13A 14 B 15C 16C17B18B 19B 20A
21.A 22.C 23.A 24.A 25.C 26.C 27.D 28.B 29.D 30.B 31.C 32.C 33.C 34.D35.A 36.C 37.D38.B 39.C40.C
41.B 42.D43.D44.B45.A 46.A 47.D 48.D49.D 50.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B
2.ABCDE
3.BCDE
4.AC
5.ACDE
6.ABD
7.ABCE
8.ABCD
9.ABCD 10.ABCD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6分)
1. (1)汉津中定罪量刑的一项原则。
(2)指在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外,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而且减免刑罚。
2.(1)为宋太祖建隆四年(963年)所创。
(2)是把笞、杖、徒、流四种刑罚减轻刑量或折抵为杖刑的制度。
(3)是宋代统治者慎刑思想在刑罚制度上的体现。
3.(1)清朝的会审制度之一。
(2)由中央各部院长官会同复审各省上报斩、绞监候案件的审判制度。
规定由各省先对斩、绞监候案件提出“情实”、“缓决”、“可矜、可疑”、“留养承祀” 等处理意见,然后上报刑部,由中央各部院长官会同复审,再报皇帝批准。
4.(1)指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和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之间两种不同立法思想的交锋。
(2)虽以“法理派”的失败而告终,但这场争论客观上对传播近代法律思想和理论上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5.(1)西周婚姻成立的条件。
(2)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6.(1)封,指查封财产。
(2)守,指看守家属。
3)封守要详细记录财产的情况,并轮流看守家属。
7.(1)元朝类似前代大理寺的中央审判机关。
(2)元世祖二年设置。
(3)审理上都、大都所属蒙古人、色目人与汉人相犯的案件。
8.(1)1913年10月31日(仅答“北洋政府时期”亦可)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体现了国民党以法律制袁的要求。
(2)因委员会的地点设在北京天坛祈年殿,故这部宪法草案又称“天坛宪草”。
(3)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故“天坛宪草”并未颁布。
四、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1)不许商人穿丝绸衣服,不许乘车或骑马
(2)不许商人”名田”,即购买土地,凡土地和奴婢超越法定数额则没入官府
(3)不许商人及其子孙到官府去做官
(4)商人所纳算赋要比一般老百姓要增加一倍
(5)迁徙商人到边远地区戍守
(6)颁布”告缗令”,即鼓励人们告发商人对其财产税隐瞒不报或报而不实,告发者可获被告财产的一半
2. (1)魏《新律》将《周礼》中的“八辟”,改为“八议”,首次入律。
(2)“八议”指作八类人犯罪,依法可以享有免刑或减刑的规定。
(3)指“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
3. (1)华人与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国民之间的民事、刑事诉讼案件,均依被告主义原则适用法律和实行司法管辖(2)同一享有领事裁判权之不同国家的国民之间的诉讼案件,由所属国领事法庭审理,中国官员一律不得过问(3)享有领事裁判权的不同国家的国民之间的诉讼案件,一般均适用被告主义原则,由被告一方所属国的领事法庭审理(4)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与不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的国民间的诉讼案件,如前者是被告,适用被告主义原则,如后者是被告,由中国法院管辖
4.(1)包括成文法和例两大部分(2)成文法通常概括为六法,其汇编称为《六法全书》,包括宪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及相关法规(3)例包括判例和解释例,是成文法的重要补充
五、论述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唐律集历代封建法典之大成,对于保障和促进唐初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封建统治,起了重要作用(2)对后世封建法典有极大影响,宋朝唯一的律《宋刑统》几乎是唐律的翻版;元朝在司法实践中,也“每引唐律为据”;明清律虽然与唐律不同,但内容及原则基本因袭唐律(3)对东亚邻国的法律也有深远影响,如日本761年制定的《大宝律令》其十一篇的名目与次序一如唐律,内容也多相似,而且明治六年以前,唐律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内容始终鲜明地反映在日本法律中,此外,朝鲜、越南、琉球和西域的古代法典无不或多或少受唐律影响(4)唐律中的规定与唐朝法制的实际状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回事,不能混同
2.(1)完善人民法院体制。
各行政大区一般都建立了大区、省(行署)、县三级审判体制,审判机构一律改称人民法院,推事改称审判员,各级人民法院一般设有院长及审判委员会。
(2)确定各级公安机构职责。
规定对于汉奸、特务、内乱、反革命案件,必须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
并根据情节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或不起诉。
对于普通刑事案件,公安机关有权采取紧急必要措施,然后将案犯、材料移交人民法院处理。
(3)设立土地改革人民法庭,专门审理违抗、破坏土地改革的案件。
(4)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确定解放区司法原则。
3.(1)增设加役流作为死罪的减刑。
贞观初,确定用加役流作为宽恕死刑的刑罚。
为封建立法提供了死罪减刑较现实的办法。
(2)区分两类反逆罪,缩小缘坐处死的范围。
唐太宗认为反逆有两类:一是“兴师动众”;一是“恶言犯法”,两者情节轻重不同,处理应有区别。
确定“反逆者,祖孙与兄弟缘坐;恶言犯法者,兄弟配流而已。
” (3)确定了五刑、十恶、八议、请、减、赎,以及类推、断罪失出入、死刑三复奏、五复奏等断罪量刑的主要原则。
4.(1)实行“不干涉原则”,又称“不干涉审理主义”或“当事人进行主义”也可称为“绝对的处分原则”。
(2)特定案件的法院调解制度。
①调解事件。
一是强制调解事件;二是任意调解案件。
②调解日期。
调解应于起诉前进行。
③调解组织。
由调解法官和调解人组成。
④调解方式。
不用开庭形式,得不公开。
⑤调解结果。
不能成立调解,转入诉讼程序;调解成立。
(3)规定琐细,文字晦涩。
一、单项选择题
1.夏朝的法制观是
A.奉"天"罚罪
B.威侮五行
C.禹刑
D."昏、墨、贼、杀" 2.商朝思想政治范畴的罪名是
A.腹非罪
B."乱政"、"疑众"
C."好党"
D.妄言罪3.赎刑作为一个制度始于
A.夏
B.商
C.西周
D.春秋
4.春秋时期,首次公布成文法典的国家是
A.郑
B.晋
C.齐
D.楚
5.战国时期,提出"刑无等级"法治主张的是
A.韩非
B.商秧
C.李俚
D.吴起
6.秦时主张在全国实行郡县制的是
A.李斯
B.韩非
C.商鞅
D.李俚
7.《盐铁论》称之为"论心定罪"的司法审判方式指
A.文字狱
B.春秋决狱
C.秋审
D.三司推事8.中国古代社会中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是
A.《九章律》
B.《傍章》
C.《泰始律》
D.《唐律疏议》9.科举制首创于
A.隋
B.唐
C.元
D.清
10.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官史选任采取
A.任子
B.察举
C.九品中正制
D.征召
11.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活跃的时期是
A.秦
B.唐
C.宋
D.元
12.封建五刑和"十恶"最早规定于
A.《北齐律》
B.《晋律》
C.《唐律疏议》
D.《开皇律》13.汉朝提出一套唯心主义"君权神授"理论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班固
C.蔡邕
D.叔孙通
14.唐律规定,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构成
A.不孝
B.恶逆
C.大不敬
D.不义
15.首创以程朱理学为程式的经义取士制度的朝代是
A.唐
B.宋
C.元
D.清
16.元朝地方官吏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
A.《元典章
B.《大元通制
C.《经世大典》
D.《至元新格》17.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
A.理藩院
B.宣政院
C.大宗正府
D.中书省18.充军作为正式刑名,始自
A.宋朝
B.明朝
C.清朝
D.元朝
19.明代中央的审判机关是
A.大理寺
B.都察院
C.刑部
D.御史台
20.首创市舶制度的朝代是
A.唐
B.宋
C.明
D.清
21.清朝特别创立的刑罚有
A.发遣
B.充军
C.枷号
D.刺字
22.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法典是
A.《大清律集解附例》
B.《大清律例》
C.《大清新刑律》
D.《大清会典》
23.清朝在广州设立的对外垄断代理商行称
A.申明亭
B.十三行
C.官本船
D.市舶司
24.清末立法中带有商法总则性质的是
A.《商人通例》
B.《公司律》
C.《奖励华商公司章程》
D.《大清商律草案》
25.首次规定废除帝制、确立共和制的立法是
A.《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C."天坛宪草"
D."贿选宪法"
26.《临时约法》规定的立法机关是
A.立法院
B.参议院
C.参政院
D.国会
27.南京国民政府普通法院的审级制度为
A.二级二审制
B.三级三审级制
C.四级三审制
D.四级四审制
28.南京国民政府实施时间最长的宪法性文件是
A.《中华民国宪法》
B."五·五宪草"
C.《训政纲领》
D.《训政时期约法》
29.抗日民主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党中央
B.参议会
C.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
D.人民代表会议
30.新民主主义时期,规定少数民族自治权的立法是
A.《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B.《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C.《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抗战施政纲领
二、多项选择题
1.《九章律》在《法经》六篇基础上增加了
A.《傍章》
B.《户律》
C.《兴律》
D.《厩律》
E.《张杜律》
2.唐律规定的赃罪有
A.受财枉法
B.受所监临
C.强盗
D.窃盗
E.坐赃3.元代科举包括的级别是
A.乡试
B.差遣
C.会试
D.殿试
E.致仕
4.明初"刑乱国用重典"的内容包括
A."重典治史"
B.镇压"犯上作乱"
C.德主刑辅
D.治乱世用重典
E.推行法治
5.南京国民政府的民法篇目包括
A.总则
B.债
C.物权
D.亲属
E.继承
三、名词解释
1.宗法制
2.编敕
3.朝贡贸易
4.地丁合一
5.三三制
四、简答题
1."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是什么?
2.简述清末修律的指导思想。
3.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
1.试论唐初法制的指导思想。
2.试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及意义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A 5.B 6.A 7.B 8.C 9.A 10.C 11.C 12.D 13.A 14.B 15.C 16.A 17.D 13.B 19.C 20.A 21.A22.B 23.B 24.A 25.B 26.B 27.B 28.D29.B 30.C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DE 3.ACD 4.ABD 5.ABCDE 三、名词解释
1.宗法制--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
周初系统地确立了宗法制。
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而受封的诸侯对天于是为小宗,但在本诸侯国则为大宗,以下的卿大夫同理。
对于异姓贵族,通过联姻也纳入宗法关系。
全国上下以周天子为核心,由血缘亲疏不同形成了竞相拱卫的等级体制。
2.编敕--是宋代编纂历年所颁敕文的立法活动,由此所产生的敕文集也称编敕。
编敕属于一般法,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
4.地丁合一--雍正年间,在全国推行"摊丁入地"的赋役改革,即以省为单位,将已固定的丁银数额平摊至田赋银之上,使丁银成为田赋银的附加税。
丁银的征收与田赋银的征收完全合一,总称"地丁银",也被称作为"地下合一"。
地丁合一制完成了唐两税法以来赋役合并的演变,是中国赋役制度的重大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意义。
5.三三制--为团结各阶层人民参加抗战,抗日根据地的施政纲领规定,在政权建设中贯彻"三三制"的原则,即在抗日政权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代表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占三分之一,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四、简答题
1.《晋律》第一次将之列入律典,作为定罪量刑的原则。
封建礼制以丧服为标志表示亲属间的远近关系,共有五等,即"五服"制。
按五眼制的标准,愈亲近者,卑犯尊,处罚越重;尊犯卑,处罚越轻。
愈疏远者,卑犯尊,处罚较亲近者为轻;尊犯卑,处罚较近者为重。
这一原则使法律成为"峻礼教之防"的工具,从而确立了后世法定亲等制度。
2.1902年,清廷命沉家本等为修律大臣,并下达下谕,规定修律的指导思想是:"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
"此后又陆续发布上谕,反复强调其指导思想,表示绝不能动摇"三纲五常"这一"数千年相传之国粹,立国之大本。
"
3.宣布废除封建性、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确定以乡村为单位、按人口平分一切土地的土地分配方法;确认农民对所分得土地的所有权;确定土地改革的合法执行机关为乡村农民大会、贫民团大会、区县省级农民代表大会;确定保护工商业原则。
五、论述题
1.(1)唐大宗继位前夕,确定了"安人理国"的总方针,初唐法制的指导思想,便是这一总方针在立法、执法上的体现。
(2)唐初的法制指导思想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德主要是指君主要以"宽仁治天下";礼,主要是指以封建纲常对臣民进行教化。
强调治国必须兼有德礼和刑罚,二者的关系是"本"和"用"的关系,德是根本的、主导的,刑是辅助的、派生的。
其二,立法要宽简、划一、稳定。
宽,是宽大,主要指立法内容方面,其基本点是轻刑,尽可能使人不致陷于犯罪,或犯罪后得到较轻的处理;简,是简约,主要指立法形式方面,其基本点是简明,使百姓通俗易懂,使官吏便于掌握。
立法划一是保证断罪量刑准确的必要前提,不但要将律文统一,还要将律条的解释统一,还要求保持法律的稳定性。
其三,执法要求审慎。
强调办案必须严肃、慎重,审断应有证据;对于死刑的执行尤其慎重。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是,试图从各个方面限制和防范袁世凯的复辟,巩固
辛亥革命的成果。
其中包括:第一,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以"防总统之独裁";其二,进一步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加强国会对总统的监督;其三,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以防袁世凯随意撕毁约法。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文献,其主流是好的,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也有局限性,其旨在约束反革命力量,却又拱手交出政权,没有涉及土地问题,没有充分地发动群众,因而最终被袁世凯所背弃。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夏朝法律的是( )
A.《禹刑》B.《汤刑》C.《九刑》D.《吕刑》2.《官刑》制定于( )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3.制定于西周穆王时期的刑书,史称( )
A.《汤刑》B.《禹刑》C.《吕刑》D.《九刑》4.西周时期,全面负责中央司法事务的官吏是( ) A.小司寇B.士师C.大司寇D.太卜
5.《法经》的制定者是( )
A.李悝B.萧何C.叔孙通D.张汤
6.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竹简的主要内容是( )
A.秦律B.汉律C.魏律D.唐律
7.汉代的买卖契约称为( )
A.质剂B.傅别C.券书D.合同
8.汉代在财产继承方面所实行的是( )
A.嫡长子继承制B.诸子均分制
C.幼子继承制D.官府处理
9.汉武帝时期开始推行的立法原则是( )
A.约法省刑B.重刑轻罪
C.以刑去刑D.“德主刑辅”,礼法并用
10.作为篇名,“名例”律最早出现于( )
A.《张杜律》B.《北齐律C.《九章律》D.《新律》11.设立死刑复奏制,并将判决死刑的最终决定权收归中央的是( )
A.汉朝B.晋朝C.北魏D.北齐
12.中国古代的“官当”制度形成于( )
A.夏商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
13.在唐朝,遇有大案、疑案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的长官共同审理。
这一制度称为( )
A.三司会审B.三司推事C.秋审D.朝审14.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法典是( )
A.《法经》B.《九章律》
C.《开皇律》D.《唐律疏议》
15.宋朝法律规定,一般案件的理雪期限是判决生效的( ) A.三天之内B.三个月之内
C.六个月之内D.三年之内
16.凌迟正式成为法定刑是在( )
A.唐朝B.宋朝C.五代十国D.元朝
17.收继婚盛行于( )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18.充军刑创设于( )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9.“厂”、“卫”是明代的( )
A.特殊审判机关B.宗教管理机关
C.立法机关D.行政机关
20.在中国历史上,法律对“奸生子”的继承权明确加以确定的时期是( )
A.秦朝B.隋朝C.宋朝D.明朝
21.清朝创设的将罪犯发配到边疆地区并给军人做奴隶的刑罚,称为( ) A.充军B.发遣C.刺配D.凌迟
2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公布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贿选宪法” D.《钦定宪法大纲》
23.清末变法修律的宗旨是( )
A.实行法治B.收回领事裁判权
C.恢复中国传统法律D.务期中外通行
24.清末变法修律的主持人是( )
A.沈家本B.张之洞C.袁世凯D.劳乃宣25.在革命根据地时期,较为成熟的土地立法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C.《井冈山土地法》D.《兴国县土地法》
2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保险法公布于( )
A.清末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2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破产法公布于( )
A.清末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28.按照《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规定,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的最高审判机关是( )
A.法院B.大理院
C.临时中央审判所D.兼理司法法院
29.北洋政府时期,负责行政监察和审判行政案件的机关是( )
A.大理院B.兼理司法法院C.大理寺D.平政院30.在新民主主义宪政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司法独立的是( )
A.《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D.《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
二、多项选择题
31.西周时期的审讯方法包括( )
A.辞听B.色听C.气听D.耳听E.目听32.中国古代男子休妻的法定条件是( )
A.恶疾B.妒忌C.盗窃D.口舌E.不事舅姑33.宋朝的禁榷法包括( )
A.盐法B.茶法C.市舶条法D.酒法E.市易法34.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民事特别法有( )
A.《公司法》B.《票据法》C.《海商法》D.《保险法》E.《森林法》
35.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司法机关包括( )
A.人民法院B.人民法庭(土地改革中的)
C.边区高等法院D.特种刑事法庭E.肃反委员会三、名词解释题(
36.城旦舂37.御史台(唐朝)38.兼理司法法院(北洋政四、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