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合集下载

最新教育心理学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精品课件

最新教育心理学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精品课件

第二节 认知发展(fāzhǎn)与教育
一、皮亚杰认知(rèn zhī)发展的阶段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
(rèn zhī)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七页,共75页。
(一)感知(gǎnzhī)运动阶段(0-2岁)
依靠直接的感知(gǎnzhī)和具体的动作认识世界。 如请一个2岁的小朋友把放在桌子中央的玩具拿下来?
第十七页,共75页。
第三节 人格(réngé)的发展
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personality),又称个性,源于拉丁语persona,意
指古希腊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所戴的面具。 有关人格的定义多达几十种。一般认为,人格是个人独特而
稳定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人格的结构包括气质与性格以及自我(zìwǒ)调控系统(自我
5
青少年期 (12-18岁)
形成自我同一性, 克服角色混乱
6
成年早期 (18-25岁)
获得亲密感,避免 孤立感
7
成年中期 (25-50岁)
8
老年期 (50 岁以后 )
获得繁衍感,避免 停滞感
获得完善感,避免 失望 感
希望,对人信赖,有安全感 自我控制,意志力,行动有信心 有目标,能独立进取 能力,具有求学、做人、待人的基本 能力 诚实,自我观念明确,追寻方向肯定
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约束(yuēshù),能针对问题提 出假设,凭借演绎推理等形式解决抽象问题,其认 知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
第十一页,共75页。
二、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fāzhǎn)理 论
(一)维果茨基将人的心理机能区分为低级心理 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前者受生物成熟制约, 后者的发展则受文化-历史的制约。认为,人 的心理的实质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 的中介(zhōngjiè)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考试大纲及重点知识点归纳汇总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考试大纲及重点知识点归纳汇总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识记心理发展、自我同一性、学习准备、最近发展区和关键期等基本概念(1)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四个基本特征:A.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2)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一致性形象。

(3)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多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5)关键期【劳伦兹】在某一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来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2、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心理学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自我意识及其发展(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A.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B.前运算阶段【2~7岁】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

主要有一下特征:a.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b.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c.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d.思维不具可逆性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标志: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D.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a.命题之间的关系b.假设-演绎推理c.抽象逻辑思维d.可逆与补偿e.思维的灵活性(2)心理学发展与教学的关系A.认知发展制约着教学内容和方法B.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自我意识及其发展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自我意识的发展:A.生理自我3岁左右基本成熟B.社会自我少年期基本成熟C.心理自我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3、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方式的差异,智商的含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1)认知方式差异又称认知风格,指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为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知识要点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知识要点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在教育心理学的考试中,本章作为重点章节进行考查,以往的试题中涉及本章内容的题型较全,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都有。

重点是:1、心理发展的概念及四个基本特征、自我同一性、学习准备、最近发展区、关键期等基本概念。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心理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自我意识及其发展。

3、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方式的差异,智商含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4、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一)心理发展的含义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二)学生心理的发展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

个体出生后,心理发展就持续不断、贯穿其一生;但在持续一生的心理发展中,具体的心理功能会表现出处于具有质的差异的不同阶段特征。

2.方向性与顺序性。

尽管心理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

体现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千差万别。

(三)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1.划分依据: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

2•个体心理发展阶段: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相当于先学前期;幼儿期(3〜6、7岁)相当于学龄前期;童年期(6、7岁〜11、12岁)相当于学龄初期;少年期(11、12岁〜14、15岁)相当于学龄中期;青年期(14、15岁〜25岁)相当于学龄晚期;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一)少年期1.定义: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学是学生通往成人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发展和教育过程与
学生群体及个体的成长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章就中学生的心理发展
及教育主要涉及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心理特点及中学教育应重视的特点、如何促进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方法等进行综述。

一、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
2、外部动力:外部动力指的是人与社会环境及其习俗、社会价值观
念以及时代变迁等因素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它们共同形成了学生心理发展
的动力。

其中包括家庭教育、学校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这些因素不仅
决定着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影响学生的理想、信念、学习方式等。

二、中学生心理特点
1、自我意识期:中学生处于自我意识期,他们往往比小学生更加关
注自我,他们对自己的情感、思想、身体状况等有了更强烈的认识,并可
以独立判断和决定自己行为的方向。

2、重视他人观点:中学生开始重视。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第二章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3、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身体或心理某一方面机能或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

★4、图式:是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图式的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最初的图式来源遗传。

5、同化: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自己的动作。

6、顺应: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7、平衡: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较高的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8、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9、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0、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1、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2、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第三章学习理论★1、学习: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

02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02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 一、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
? 1.代表人物: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 2.内容:
? 儿童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 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 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
? 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这同时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 机能
? 一方面,由于环境的影响,生物有机体的行为会产生适应性的变化 ? 另一方面,这种适应性变化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种内部结
? 2.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 纵向和横向 两个维度
? 3.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 的效率。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 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动态)
? (二)关键期(敏感期 )
? 1. 提出者:奥地利生态学家 劳伦兹(动物身上存在 “印 刻”)
? 2.定义: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 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 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开始萌芽
第一分阶段(出生 ~1个月)
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外界 环境,并且通过反射练习使先天的反射结构更 加巩固(如使吮吸奶头的动作变得更有把握), 还扩展了原先的反射(如从本能的吸吮扩展到 吸吮拇指、玩具,在东西未接触到嘴时就作吸 吮动作等)。这一阶段称为反射练习期。
定向性与顺序性
定向性与顺序性
? 如个体动作的发展,就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 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到细动作的发展规律, 这些规律可概括为动作发展的头尾律、近远律 和大小律,体现在每个儿童身上,都是如此。
? 个体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
? 依据: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 和主导活动
? 乳儿期:1岁以前 ? 婴儿期:1~3岁 ? 幼儿期:3 ~ 6、7岁 ? 童年期:6、7岁~ 11、12岁 ? 少年期:11、12岁~ 14、15岁 ? 青年期:14、15岁~ 25岁

教育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ppt课件

7
二、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一)高中生智力的发展 研究表明:智力发展在18岁之前是直线上升 的,以后缓慢发展,到25岁 时达到高峰,此 后很长一段时间维持在一个高原水平,直到 老年期到来才出现明显的下降。

8
(二)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2、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 3、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4、自我评价已基本成熟 5、有较强的自尊心 6、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
பைடு நூலகம்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什么是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经衰老 至死亡的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2
一、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一)青春期带来的心理变化 1、身体外形的变化,使其产生了成人感; 2、性的成熟,使其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
复习思考题
1、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及 教育对策 2、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3、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25
22
(二)中学生良好性格特点的培养途径
1、榜样的作用 2、民主的教育方式 3、运用集体的力量

23
(三)塑造中学生的优良的性格品质




1、道德品质: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行为时所 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倾向和特征,在性格结构中属于 高层次部分。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2、自尊心:是个人要求社会、集体和他人尊重自己, 尊重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荣誉的心理倾向。 3、自信心:肯定自身存在的价值,相信自己的能力。 4、责任心:是指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社会有 关,积极主动地对自己、他人和社会负责和承担义 务的性格品质。 5、自制力:是指一个人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行动 24 的品质。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分章复习题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分章复习题

《中学教育心理学》最新分章复习题(2章)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_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心理发展的几个特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具有方向性与顺序性。

B.各种心理机能中感知觉发展最早,然后是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C.具有平衡性和个体差异性。

D.心理发展的根本过程是连续的、不间断的。

2.从性格类型来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属于(B)。

A.理智型B.情绪型C.意志型D.情感型3.少年期是指年龄在(B)阶段的儿童。

A.6~11、12岁 B.1l、12~14、15岁C.14、15~17、18岁 D.3-6、7岁4.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是(D)。

A.获得守恒概念,具有明显的逻辑性B.象征思维和直觉思维C.思维的不可逆性D.以命题形式进行,具有命题组合能力5.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辨证思维。

这些特征出现在(B)。

A.青年期B.青年初期C.青少年期D.少年期6.个体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B)。

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连续性和阶段性7.在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中,(A)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

A.自我控制B.自我评价C.自我体验D.自我认识8.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A)。

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9.青年初期是指年龄在(C)阶段的儿童。

A.6~11、12岁 B.11、12~14、15岁C.14、15~17、18岁 D.3-6、7岁10.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B)。

A.男优于女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C.女优于男D.男女总体水平,有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11.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D)。

中学教育学心理学各章习题答案与解析

中学教育学心理学各章习题答案与解析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选择题1、在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中,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及校风等属于()A、学生B、教学内容C、教学媒体D、教学环境2、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3、桑代克建立教育心理体系的基本出发点是把人作为一个()A、动物的存在B、生物的存在C、物的存在D、意识的存在4、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A、弗洛依德B、冯特C、华生D、桑代克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情境中________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____、教学内容、____和____五个方面。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4、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____,并据此创设有效的____,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5、在学与教的要素中,学习的主体因素是____,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的要素是____。

6、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是____,一是____。

7、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____。

8、师生关系、课堂气氛等也是构成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他们属于____.9、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等三个过程。

其中,____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10、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三卷本主要包括人的本性、____和____。

11、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是____,而完善时期是____以后。

12、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起重大影响的理论有40年代____的精神分析,50年代斯金纳的____和教学机器的兴起,以及60年代____发起的课程改革运动。

13、布鲁纳在1994年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总结为____、____以及____和____四个方面。

1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1924年____编写的。

三、问答题简答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选择题1、关键期的存在说明学生心理发展具有()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2、儿童一般伦理原则开始形成,但自控差,常出现前后自我矛盾,这时期是()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青年期3、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A、信任感B、自主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4、少年期儿童的思维类型是()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经验型的抽象思维D、理论型的抽象思维5、根据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少年期学生年龄在()A、6、7岁一11、12岁B、8、9岁一12、13岁C、11、12—14、15岁D、14、15—18岁6、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称为()A、定势B、最近发展区C、学习迁移D、学习准备7、在个体早期生命中,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较短暂的时期,称为()A、成熟期B、关键期C、学习期D、高原期8、最近发展区是指()A、最新获得的能力B、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C、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D、需要在下一阶段发展掌握的水平9、“发展危机”的提出者是()A、皮亚杰B、维果茨基C、埃里克森D、布鲁纳10、思维可以逆转,并获得了长度、面积等守恒的儿童,其认知发展阶段是()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1、下面不属于认知方式差异的是()A、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B、沉思型与冲动型C、内倾型与外倾型D、辐合型与发散型12、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称为()A、定势B、最近发展区C、学习迁移D、学习准备13、根据皮亚杰的观点,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其认知发展主要是()A、感觉和知觉分化B、感觉与动作分化C、动作与语言分化D、形象与表象分化14、最近发展区是指()A、最新获得的能力B、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C、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D、需要在下一阶段发展掌握的水平15、根据反应时间与精确性,儿童的认知方式可以分为()A、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B、沉思型与冲动型C、内倾型与外倾型D、辐合型与发散型16、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量表是()A、比奈一西蒙量表B、斯坦福-比奈量表C、瑞文量表D、韦克斯勒量表17、人格的核心是()A、能力B、气质C、性格D、世界观18、掌握学习的提出者是()A、布鲁纳B、维果茨基C、奥苏伯尔D、布卢姆19、韦氏量表主要包括两个分量表,即()A、智力量表与情绪智力量表B、言语量表与操作量表C、言语量表与空间知觉量表D、数理逻辑量表与操作量表20、心理发展上主要表现为半成熟、半幼稚的儿童,处于()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青年期21、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是()A、人格B、性格C、认知风格D、态度22、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A、性格B、认知风格C、学习策略D、定势23、下列智商最高的人是()A、CA=4,MA=5B、CA=5,MA=6C、CA=6,MA=7D、CA=7,MA=8二、填空题1、皮亚杰把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____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____阶段。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什么是心理发展?举例说明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基本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①不同系统的发展的速度②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4、差异性2)简述中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一)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1、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3、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二)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目的更明确,2、持久性明显发展,3、精确性提高,4、概括性更强。

(三)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

2、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

3、抽象记忆占优势。

(四)情感发展特点:△初中生:(1)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

(2)自相矛盾的情感(3)少年的热情与冲动(4)选择性友谊的建立(5)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

△高中生:(1)个性化的情感(2)浪漫主义的热情(五)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特点:1、中学生的心理带有更大的社会性,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环境以及伙伴关系的影响。

2、中学阶段是理想、动机和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品德发展和行为选择的重要阶段。

3、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敏感,品德不良行为容易出现在中学阶段,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在违法犯罪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最高。

4、中学阶段是一个过渡时期,希望受人重视,把他们看成大人,当成社会的一员。

3)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价值?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

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内部心理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量的变化,而是涉及到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

中学教育心理学识记与理解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中学教育心理学识记与理解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中学教育心理学识记与理解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棋辰学校陈慧兰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评价目标】1.识记心理发展、自我同一性、学习准备、最近发展区和关键期等基本概念。

2.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心理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自我意识及其发展。

3.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方式的差异,智商的含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4.评价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主要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识记部分1、心理发展: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2、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3、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5、关键期:这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二、理解部分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因而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他把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思维也开始萌芽。

(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精选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2)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精选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2)

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A 4.A 5.B 6.C 7.D 8.B 9.B 10.A 11.A 12.B 13.D 14.A 1 5.D 1 6.C 1 7.B 1 8.A l9.A20.D 21.D 22.C 23.B 24.B 25.C 26.C 27.A 28.B 29.B 30.D 31.B 32.B 33.C 34.B 35.B1.( )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 B.初高中 C.大学 D.成年2.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①感知运算阶段(0-2):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②前运算阶段(2-7):儿童的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他们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而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③具体运算阶段(7-12):这一阶段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儿童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④形式运算阶段(12-15):这一阶段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与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

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觉运动智力阶段(出生至2岁左右)在这一时期,智力是一种纯实践性的智力。

“这种纯实践性智力是以知觉和运动为其唯一的工具,它既不能进行再现,也不能从事思维”,但是“它已构成了行为的图式,用作以后建立运算结构与概念的基础”。

简言之,这一阶段语言尚未出现,儿童主要是通过感觉运动图式来与外界相互作用并与之取得平衡。

2.前运算智力阶段(2~7岁左右)在这一时期,符号和语言的机能开始形成,儿童“能够通过符号或分化了记号的媒介来引起当时感知不到的对象或事物,从而使它们再现出来”,“符号的机能使得感知运动智力有可能借助于思维而扩展它自己。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名词释义(2021年)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讨论影响个性发展的社会因素。

【要点解析】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

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以下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三个方面:(1)家庭教养模式。

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研究发现,专制型教养模式下,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依赖、服从、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放纵型教养模式下,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出现失控的状态,这样的儿童最不成熟,他们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情就会退缩。

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自尊、蛮横胡闹等。

民主型教养模式下,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当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指导。

这种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活泼、快乐、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自立、彬彬有礼、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富于合作、自我肯定。

(2)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青少年学生施加影响,因而直接制约着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和基本质量。

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

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经验,教育和教学技巧,对学生的态度等,对学生社会化与人格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可以说,教师以其全部行为和整个人格影响学生的社会化人格的发展。

(3)同辈群体。

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沟通,培养人际敏感度,为孩子未来的社会交往打下基础,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个性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_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对心理发展变化的顺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反映活动从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

B.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

c.从认识客体的内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外部本质演变。

D.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2.从气质类型角度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属于典型的( 。

A.抑郁质B.黏液质C.多血质D.胆汁质3.少年期是指年龄在( 阶段的儿童。

A.6~11、12岁B.1l、12~14、15岁C.14、15~17、18岁D.3-6、7岁4.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是( 。

A.单维思维B.多维思维c.思维的不可逆性 D.以命题形式进行5.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辨证思维。

这些特征出现在( 。

A.少年期B.青年初期C.青年晚期D.成年期6.个体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

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连续性和阶段性7.在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中,( 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

A.自我控制B.自我评价 c.自我体验 D.自我认识8.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 。

A.冲动型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9.青年初期是指年龄在( 阶段的儿童。

‘A.6~11、12岁B.11、12~14、15岁C.14、15~17、18岁D.3-6、7岁10.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12A.男优于女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11.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

A.抽象思维B.概括思维 c.形象思维 D.逻辑思维12.根据人格发展阶段论,4-5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

A.信任感B.自主感 c.主动性 D.勤奋感13.初中阶段学生记忆力的发展( 。

A.是稳定时期B.是最佳时期C.是较慢时期D.已开始有所下降14.下列对关键期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B.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C.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能证实关键期的存在D.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如果能在一定时间内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就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15.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

A.皮亚杰B.柯尔伯特 c.埃里克森 D.华生16.最近发展区是指( 。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儿童在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D.需要在不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17.“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出现在(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8.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

A.自主感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19.研究材料表明,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在( 。

A.初中一年级B.初中二年级C.初中三年级D.高中一、二年级20.世界上最早的智力量表是( ,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

A.比一西蒙量表B.斯坦福一比量表C.比推孟量表D.韦克斯勒量表.21.埃里克森是( 国( 学派的心理学家。

A.美行为主义B.法精神分析c.美精神分析D.德行为主义22.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

A.主动性B.自主性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箜23.( 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专制型B.放纵型 c.民主型 D.集体型24.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

A.客体永久性B.自我中心性 c.守恒性 D.可验证性25.某学生的智商为100表示( 。

A.较低智力B.中等智力 c.较高智力 D.非凡智力26.对于智力的性别差异,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男性较之女性在视觉和辨别方位能力方面比较强B.女性的抽象思维比男性更优秀一些c.男性的智力普遍比女性高D.男性的嗅觉普遍比女性灵敏27.具有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情就会退缩等品质,是( 教养方式导致的结果。

A.专制型B.放纵型C.民主型D.集体型28.把人的认知风格分为场独立和场依存的心理学家时( 。

A.威特金B.斯金纳C.卡根D.弗洛伊德29.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关键期一般在( 。

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30.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A.0-2岁B.2~7岁C.7-11岁D.11-15岁31.( 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32.智商是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称IQ,其公式表述为( 。

A.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B.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C.IQ=实际年龄/智力年龄×100%D.IQ=实际年龄/智力年龄×10033.当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时,如果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这种人属于( 。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幅合型34.对于认知风格属场依存型的学生,一般隋况下,适合的教学方法是(A.为其提供无结构的材料,让他自己探索B.鼓励学生自学c.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总结出结构性知识D.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明确的指导和讲解35.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36.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

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7.如果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那么他的年龄是( 。

A.0-2岁B.2-7岁C.7~11岁D.11-16~38.按照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不属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能力是( 。

A.记忆能力B.语言能力C.思维能力D.行走能力39.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 。

A.阶段发展理论B.最近发展区理论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D.人格发展理论40.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 。

A.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B.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社会环境c.父母性格、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D.家庭教养模式、校风校纪、同辈群体41.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2.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43.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 。

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44.少年期的年龄一般在( 。

A.6、7岁~11、12岁B.1l、12岁~14、15岁C.8、9岁-16、17岁D.6、7岁~14、15岁45.狼孩现象主要是由( 因素造成的。

A.先天B.后天C.遗传D.狼奶46.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维果斯基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47.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 。

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 c.冲动 D.沉思型48.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

A.场依存性B.发散型C.冲动性D.沉思型49.( 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专制型B.放纵型 c.民主 D.集体型50.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小学生一般达到了( 。

A.前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1.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年龄是( 。

A.7岁B.3岁C.12岁D.18岁52.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一般在( 。

A.2~3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5 3.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自我意识54.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55.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

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56.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看,青春期个体面对的最大冲突是(A.角色统一与角色混乱B.自主与羞怯C.勤奋感与自卑感D.友爱亲密与孤独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1~12岁到14-15岁这个年龄阶段,按心理学家的划分是期。

2.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3.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

4.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0~1.5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5.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6.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的分化。

7.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不仅能够运用经验一归纳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且能够运用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8.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与主动感相对应的是。

9.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是。

10.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以及自暴自弃等。

11.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观念。

12.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

13.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14.区别冲动与沉思认知方式的标准是反应时间与。

15.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差异。

16.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两个纬度。

17.心理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

18.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形式进行的。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的过程。

20.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和交流的探索,并发展人际敏感性。

21.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状态,生理自我在左右基本成熟。

22.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其心理成分包括:认知成分、成分和意志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