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古典诗歌意象浅析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歌意象浅析

什么是意象?

诗歌的创作讲究含蓄、凝练。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具体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相关结合,就是“意象”。意象具有含蓄性,在诗歌鉴赏时,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才能整体感知诗歌的内涵,把握诗人的情感。

知识点提示:

1、诗歌意象虽从外表看呈现直观形象性,但它本质上是为负载诗人思想情感而存在的。因此,“象”是其“标”,“意”乃其本。而意象的表意又不是简单地直译,往往含有一定的比喻意义。比如写“雨”,不是光说天气阴霾,而常是表达某种愁绪,如“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清明》);写“夕阳”不是仅为说明天色将晚,而是暗示一种伤感,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2、理解典型意象解读诗歌

在庞大的诗歌意象家族中,有些意象可以称之为典型意象,即该意象具有独特的代表性或典型的象喻性,历朝历代诗人递相沿袭,使得一些意象在古典诗歌中的象喻意义比较接近、比较固定。因此,在解读诗歌时要熟悉常见意象的一般象征意义,尤其是一些约定成俗的固定意象。

像杨柳多表现送别或思念,如李白的“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

尝”(《金陵酒肆送别》)借杨花营造送别的氛围;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则借杨柳表示别后的寂寞凄清的情怀。芭蕉与丁香则多与愁结缘,如“芭蕉不解丁香结,备向春风独自愁”、“青鸟不传云外信,芭蕉空结雨中愁”。这些固定的意象是理解鉴赏诗歌的捷径。

知识点辨析

人物形象与意象的区分

1.诗歌中的文学形象指的是诗歌艺术形象,一般而言,偏重叙事的诗歌主要指人物形象,偏重写景的诗歌偏向于意象,而偏重抒情的诗歌则多指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例如杜牧的《山行》诗中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景物,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人物形象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直接或隐喻的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晤,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有些时候,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原因,或者是作者为了使诗意含蓄些,其诗中的形象不以“人”的形式出现,而代之以“物”。如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明写“蜜蜂”,实为写“人”、喻“人”,所以,鉴赏蜜蜂的形象,不能从我们熟悉的概念出发去生搬硬套,而要从诗里的“不论”、“无限”、“尽”等词语去解读其采花的“辛苦”。至于诗人的态度、观点,还得通过琢磨诗中反诘句以领悟其对蜜蜂的同情、怜惜之意。因此蜜蜂的形象定位在“辛苦”劳作,积累多而享受少这个基点上。由此归结出来的“寓意”似乎有几种理解:讽刺坐享其成的剥削者或赞颂辛勤耕耘者的劳动者。有时诗人为了表达某种较强烈的感情,往往让自己进入到诗中,直接表达自己的爱憎、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如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幻无常,“流水”表示岁月如流,年华易逝。既用意象,又直接表达主人公一别十年的感伤,

附录1

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

绿叶代表着生命力、希望竹象征气节和独立

柳意味着送别、留恋和伤感松柏象征傲岸、坚强和顽强的生命力梧桐是凄凉、凄苦和悲伤的象征兰代表高洁

牡丹象征富贵小草生生不息、或荒凉、偏僻

禾黍是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红豆寄相思

菊是隐逸者,兼有坚强的品格和清高的气质

梅傲雪开放,坚强不屈,以冰清玉洁表达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黄叶表示凋零

岁寒三友(松、竹、梅)象征高洁的品格

马的奔腾代表追求乌鸦是“小人”

雁孤飞是思乡思亲,表达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鸿雁传书是对亲人的思念。

鹧鸪极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

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因眷恋旧巢的习性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杜鹃是思乡的同义语鸳鸯,指恩爱的夫妇

猿猴表示哀伤和凄厉月亮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东风表示春天,美好

西风表示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狂风表示作乱,或摧毁旧世界的力量霜表示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雪表示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露表示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玉表示高洁,脱俗

附录2

中国历代诗词中意象与意境选讲

一.诗歌意象与意境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1.解释:意象与意境是诗歌欣赏与评论中常遇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词汇,作为美学术语,意象与意境没有权威的标准解释。常见的解释: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和。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一般是对文字所描写的物象的感受和体会,意境是在意象所烘托的氛围中达到的一种境界,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意象与意境的创造不是由作者一个人来完成的,意象与意境需要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作者营造出艺术氛围,读者感受这种艺术氛围,当二者融合在一起,就创造出了意象与意境,这比较符合中国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意象与意境是中国所特有的理解和概念。

2.意象与意境的形成:一、诗人以文字将物象跃于纸上,对于物象的感受由读者来完成,二、形成意象,不同的读者所感受的意象可能不完全一样。三、对于意境,可能要求更高一些,感受一首诗,有些读者可能达不到理想的境界,

或者仅限于意象的感受上。四、凡是诗,一般都存在意象,否则就没有诗味,但不是所有的诗都能创造意境美。五、意象美比较容易感受,而对于意境则不容易体悟,感受意境美对欣赏者的修养、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二.历代诗词中常见意象选讲:

(一)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1《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作者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他,像玉那样透亮。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2.“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宋代词人张孝祥《念奴娇》,意为: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二)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望月怀远》)诗人将思念远人的相思之情寓托于月光,月光脉脉无语却善解人意,牵人相思又给人抚慰。它把自己的光辉温柔而均匀地洒向天涯海角的每一处,让人在心中祈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释:露无夜不白,但感在今夜,又适逢白露节,故曰,露从今夜白。月无处不明,但心在故乡,故曰,月是故乡明。两句诗情景交融,读来历历在目。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何处春江无月明”以设问的形式,透露出了不知亲人今夜飘零何处的相思之情,同时也使我们联想到客人面对潮信明月,倍受思亲之苦袭扰的情景。

(三)柳枝——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1.《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这是一首隋代民歌。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2.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3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4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5.“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王实甫《西厢记》)

(四)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