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古典诗歌意象浅析 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 古典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课件 人教版
马”“夕阳”这些意象又无 一不指向萧条寂寞悲凉的情 思,它们相互映照,相互加
强,把愁苦思乡的情致推到 精选课了件高潮。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公
[唐]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菊 隐逸,高洁,东篱之下,既表现出闲适
脱俗
宁静的心境,又表现出诗
精人选课高件 洁脱俗的情志。
意境:
纵酒放歌,欣喜欲狂, 笑逐颜开,喜气洋洋。
精选课件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意象:
意境:国都沦陷,城池残破,
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
草 荒凉、偏僻、 林木苍苍,荒凉破败,诗人抒
离恨
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感叹 自己漂流在外及对家人的思念。
雨 希望、活力; 合污的品格。
愁苦、凄凉 精选课件
饮酒
晋 陶渊明
结 庐 在 人 境 ,而 无 车 马 喧。 问 君 何 能 尔 ?心 远 地 自 偏。 采 菊 东 篱 下 ,悠 然 见 南 山。 山 气 日 夕 佳 ,飞 鸟 相 与 还。 此 中 有 真 意 ,欲 辩 已 忘 言。
意象:
意境:
在夕阳的余辉中采菊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雁 信使 思念 意境:内心的苦闷无法排
酒 失意 愁苦
遣,无穷的烦恼力
水 绵绵愁思 精选课件 图摆脱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送陈正言①家铉翁②南来数骑,问征尘,正是江头风恶。
耿耿孤忠磨不尽,惟有老天知得。
短棹浮淮,轻毡渡汉,回首觚棱③泣。
缄书欲上,惊传天外清跸。
路人指示荒台,昔汉家使者,曾留行迹。
我节君袍雪样明,俯仰都无愧色。
送子先归,慈颜未老,三径有余乐。
逢人问我,为说肝肠如昨。
【注释】①陈正言是南宋朝廷派来的使者。
②恭宗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军从水陆大举入侵,南宋朝廷投降,并派出三千余人官兵赴元祈请有关事宜,家铉翁即是其中一位祈请使,他从此被迫羁留北方,直到1294年以八十二岁的高龄被放归。
此词即是作于羁留期间。
③觚棱:本指殿堂屋角上的瓦脊形状,这里代指宫阙。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作者对南方形势的关心。
遇南来者即询问消息,但询问的结果却是“江头风恶”,即形势不好。
B.“磨不尽”三字,指耿耿孤忠坚如磐石,也包含了他在北方所受的各种磨难,更加突显了他的品质。
C.“短棹浮淮”写诗人眺望京城时所见的淮水之上船来船往的景象;“泣”表达了思归不得的痛苦。
D.此词上片虽从眼前落笔,但主要还是叙写对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的回忆;下片重在抒写自己的心迹节概。
(2)作者身羁异域,送归而自己却不能归,下片并未见伤悲沉沦之情。
请分析词作的下片是如何抒发这种情感的。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一)①欧阳修春风二月三月时,农夫在田居者稀。
新阳晴暖动膏脉,野水泛滟生光辉。
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
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
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
吾已买田清颍②上,更欲临流作钓矶。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回京,任翰林院修撰期间。
②颍:指颍州。
作者于皇祐元年由扬州移知颍州,第二年七月改知应天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开篇交代了春天农夫们的生活情状:忙于农耕者多,闲居者少。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古诗鉴赏三技之二鉴赏意象课件 新
[演练体悟] 2.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莲”等, 它们在诗歌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 (1)从上面5个意象中任取3个,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 答案 (示例)雁:乡思(信使) 柳:别情(送别) 菊:淡泊(清高、纯洁等) 竹:虚心(高风亮节、正直等) 莲:怜爱(洁身自好、清纯、君子等)(任 选其三)
解析 答案
答案
(2)从上面5个意象中任取1个,结合古代诗歌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 和作用。 答案 (示例)柳。《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 雪霏霏”之句。“柳”谐音“留”,因此总以柳表达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柳的特点是缠绵飘动,它垂下的枝条如离人挥别的手。作用:《诗经》 中,借对昔日别离之时杨柳依依的情景描绘,抒发作者的不舍与依恋; 借柳写离情,不仅使表达更为含蓄,而且使离情因景物的衬托更显含蓄, 更显哀婉真挚。
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答案 “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 洁的品格和节操。 解析 本题考查品味意象的含义,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该题考查的 是意象的特定内涵。“兰”“蕙”“菊”都是美好的花草,自古以来美 好的花草便寄寓了古人对美好品德、节操的追求。如《爱莲说》中周敦 颐就以莲出淤泥而不染象征自己纯洁高尚的节操。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古诗鉴赏三技之二 鉴赏意象
什么是意象?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象即诗中的形象,它不 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含诗中所写的景和物。意即作者的情思。诗歌意 象因物象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 一的,有的是多个的。古诗词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 “梅”一般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的代名词, “蝉”则是“惜时光”“伤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
诗歌3-11(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剖析
预习作业
1.字音识记 ①燎.香( ) ②溽.暑( ) ③窥.伺( ) ④李煜.( ) ⑤罗衾.( ) ⑥阑珊.( )
答案 ①liáo ②rù ③kuī ④yù ⑤ qīn ⑥shān
2.辨形组词
①燎 潦
②楫 辑
③浦 圃
恨。因为是一位亡国之君,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李煜早 期的作品反映的主要是帝王的荒淫、颓废的生活;亡国以后的 词则转为感伤、沉痛之音,后期作品在思想内容上有一个共同
点,就是集中写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可以说是字字流淌着血 泪,句句饱含着愁恨,扩大了词的表现内容和对象,“变伶工 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虞美人》这首词就是 李煜亡国被俘入宋以后的作品。
作品有千古杰作《虞美人》、《浪 淘沙》、《乌夜啼》等。
周邦彦(1056—1121),北宋末期著名的词 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 杭州)人。少年落魄不羁,后在太学读书, 宋神宗时因献《汴京赋》为太学正。 哲宗时任庐州教授、知溧水县、国子
主簿、秘书省正字。徽宗时仕途较坦荡,先后为校书郎、 议礼避谕讨、大晟府提举,为朝廷制礼作乐。晚年知顺昌府和 处州、南京鸿庆宫提举。卒,赠宣奉大夫。他精通音律,创制 不少新词调,现存词二百余篇,多写男女之情和离愁别恨,内 容较为单薄,调子很低沉。其词承柳永而多有变化,市井气少 而宫廷气多,词风也比柳永更典雅含蓄,且长于铺叙,善于熔 铸古人诗句,辞藻华美,音律和谐,具有浑厚、典丽、缜密的 特色。他是大晟词人的代表,是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 开南宋姜夔、张炎一派词风,对后世影响很大。
从“红锦帝衣”的南唐后主,到“故国不堪回首”的 宋室囚徒,词人李煜呵,谁能体味你天上地下的身世沦落? 谁能明了你内心“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巨大 沉痛?世人说,亡国的代价铸就了你可追唐诗的非凡成就, 你认可么?你愿意后人称呼你南唐李后主还是词人李煜? 可惜你不能回答,也许你不屑回答。或许你在乎的,只是 无法与自己的家国再进行交谈,不管是用脚步还是视线。 一江春水向东流。江河卷走了一切,却卷不走你的离愁别 恨;匆匆的流水,因你的惨痛变故和心事婉约而多情地歌 唱着,歌唱着你的屈辱、黯然以及落寞。
高考语文 古典诗歌常见意象鉴赏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第十四页,共20页。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xiùcai)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⑴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⑵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日时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了作者的乡“念”,继而夕阳下山回光返 照的情景唤起了作者的迟暮之“惊”,正是这客中久滞、思乡情切 与年华渐老、感时伤逝让作者惆怅不已。
第七页,共20页。
四、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 抒发(shūfā)感慨)
1、菊花(jú—h—uā素) 雅淡泊的形象,坚强的品格,清高(qīnggāo)的气
作者在诗中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答:理由有(1)行程顺畅,交通便利;(2)相距不远, 一座青山之隔;(3)明月相照,两心相牵。本诗表达了 与友人的惜别之情,但感情基调(jīdiào)比较豁达、乐观。
第十九页,共20页。
谢谢(xiè xie)指导
再见
第二十页,共20页。
2、鸿雁 ——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
3、捣衣 ——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子夜吴歌》之三
第四页,共20页。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 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 噪自纷纷。 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的形象。作者要通 过这一意象表达(biǎodá)何种情感?试作简 要答分案析:作。者其实是以孤雁来自喻,表达了自己对漂泊
2024届高考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古诗阅读与鉴赏-赏析意象(景象)与意境
学案53赏析意象(景象)与意境——分析内涵,品象悟境复习任务 1.积累古代诗歌常见意象的内涵,重点分析诗中所用意象的内涵和作用。
2.能够体会诗歌意境,初步分析意境特点。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0 新高考Ⅰ卷《赠别郑炼赴襄阳》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意象作用①意象、意境为常考点,以意象为重点,多考查对其内涵及作用的理解。
②意境内容复杂,很少直接命题考查,以考查景象、画面、氛围特点为主。
2018 全国Ⅱ卷《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意象作用2016 全国乙卷《金陵望汉江》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概括画面(意境)知识图要活动一分析意象内涵和作用(一)积累古诗常见意象的内涵意象(景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像湖光山色、田园桑植、大漠孤烟之类,只要灌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均可叫意象。
意象有单个的,也有群组的。
下列诗句中的意象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内涵。
请根据自己的积累与理解,填写常见意象的固定内涵。
类别意象内涵植物柳送别、留恋落花①动物鸿雁②子规(杜鹃) ③器物舟④笛声⑤地理三径⑥长亭(短亭) ⑦气象月亮⑧流水⑨露⑩春风⑪答案①失意、伤感②孤独、漂泊、思归③悲惨、乡愁乡思④漂泊、自由⑤思乡、思归⑥隐士之所⑦送别之所⑧思乡思亲、圆满⑨无情无奈、时光流逝⑩人生短促、生命易逝⑪美好、舒畅古诗常见意象内涵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二)分析意象内涵与作用Ⅰ.(2022·北京)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任务。
病柏①杜甫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
偃蹇龙虎姿,主当风云会。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
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②。
高三语文古诗词常见形象(意象)分析
高三语文古诗词常见形象(意象)分析高三语文古诗词常见形象(意象)分析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它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
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
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一、送别类意象〔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 杨柳。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
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
高三语文总复习古典诗词鉴赏(意象、意境)人教实验版 (2)
高三语文总复习古典诗词鉴赏(意象、意境)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高三总复习古典诗词鉴赏(意象、意境)二. 教学步骤:A. 考纲解读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概念态度。
B. 命题特点C. 知识梳理鉴赏诗歌的形象和意境:鉴赏诗歌一般思路:意象——意境——感情诗歌的基础诗的画面诗的内涵诗歌形象:(一)诗歌形象主要包孕:1.人物形象:(1)诗中的“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本身,如《雨霖铃》中的“我”。
鉴赏诗人自身形象,要准确地抓住其人格内涵,指出其社会意义。
(2)作者所描写的客观形象,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
2.自然景象或意象:意象: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融注了本身思想感情的景和物。
(二)意象的特殊内涵:1. 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2. 菊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风致,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古来许多诗人都借菊花来寄寓本身的精神品质,菊花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3.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芬芳,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4.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范例,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5. 莲借以表达爱情。
6. 梧桐梧桐是凄凉悲痛的象征。
7. 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8. 鹧鸪鸟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9. 寒蝉悲惨的同义词。
10. 鸿雁(1)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2)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11. 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报答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12. 尺素作书信的代称。
13. 青鸾《山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
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
14. 双鲤书信的代称。
15. 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
”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分析诗歌的意象新人教版必修1
分析诗歌的意象“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思的组合。
“象”即诗中的形象,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景象、物象和事件;“意”就是作者的情思。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
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
课文范例:《雨巷》一诗中意象的特征及含义:一是雨巷。
细雨迷蒙的江南小巷,经历雨水侵袭的青石地板路,颓圮的篱墙,青色的屋瓦,“我”撑着油纸伞带着惆怅与彷徨追寻“我”渴盼的丁香一样的姑娘。
雨巷是潮湿的,是狭窄的,是悠长的。
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二是丁香。
丁香是古典诗词里的常见意象。
因其叶子形状呈卵圆形或肾脏形,开在暮春时节,花极容易谢,花色为紫色或白色,颜色高洁、冷艳,文人墨客往往把它作为哀怨惆怅的象征反复吟咏。
分析意象的3角度角度一:借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
事物的形象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通过相关诗句来表现,有时通过关键词语来突出。
因此在分析时一定要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角度二:由表及里把物的含义挖掘出来。
任何一首诗作,其目的不是咏物本身,而是为了表达某种感情。
因此,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赏析的重点和难点。
角度三: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或作者阅历作答。
很多作品有关时代背景的,其情感的抒发与作者的阅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在分析物象后,还要结合相关背景做深入分析。
解答意象题的3步骤步骤一: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的特点。
步骤二: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
步骤三: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寄托的情感、理想。
(第二、三步经常合在一起来组织答案)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析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壬辰寒食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①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②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冶城:今南京市朝天宫附近。
安石父王益首为江宁(南京)通判,死后葬于江宁牛首山。
此诗是作者寒食节在为父亲扫墓时所写。
②轩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车服,代指官位爵禄。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诗人的情思就如同被春风吹拂的杨柳千条万缕。
B.颔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诗人流下的眼泪很多,以致于使冶城潮水上涨。
C.颈联“雪争出”与“朱早凋”相对,写出诗人头发斑白、容颜早衰的状况。
D.尾联表达了诗人不甘心过打渔砍柴的生活,而要在政治上大展宏图的愿望。
(2)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阁夜①杜甫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击柝②可怜子,无衣③何处村。
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注】①766年,诗人移居夔州,初寓山中客堂,秋后,离西阁。
该诗写于移居西阁时。
②击柝,敲梆子巡夜。
《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是说设置多道屋门,击柝巡夜,以防强盗。
③《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描绘日暮景色,山雾缭绕;颔联描绘山上夜中见闻,动静结合,景色相映成趣。
B.前两联,“暮”“昏”着眼时间,“雾”“风”“月”着眼景物,内容富有层次感。
C.诗歌善用修辞,比如“白雾昏”“月侵门”采用了比拟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
D.诗歌尾联直抒胸臆,安史之乱虽已结束,诗人却依然关注纷乱时局,担心百姓疾苦。
(2)颔联和颈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州陆游局促常悲类楚囚①,迁流还叹学齐优②。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高考语文解意象,品诗歌简案 人教版
高考语文解意象,品诗歌简案人教版黄梅一中教学目标1.认识意象,了解意象对于诗歌的重要性。
2.通过鉴赏意象,把握诗歌的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通过意象感悟作者的感情,感受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以意象为钥匙,打开欣赏诗歌的智慧之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认识意象什么是意象?明确:“意”即诗人主观情感,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或文化内涵。
“象”即客观物象。
成为意象的,是富有深意又形象生动的事物。
意象是作者感情的载体,是包孕着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或事物。
它们可以是自然景象,也可以是人文景象。
三、意象对于诗歌欣赏的作用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2.借助意象,体味情感。
四、重点探究(一)以月为例,分析意象第一,从外在形态上来联想。
A.月圆团圆无法团圆思乡怀人B.残月人缺分离孤单寂寞、内心凄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教材中学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第二,从颜色上去联想。
月光清澈静谧安宁内心平和,高尚情操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教材中学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第三,从时间意识去联想。
明月之永恒时光的流逝个体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对历史的慨叹和追思教材中学过: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第四,从空间意识去联想。
月的藐远宏阔环境的空旷苍茫情感的苍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分析古代诗歌中的意象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意象作用分析类题目。解答此类题目,要具备下面几种意识,即结构意 识(结构上的作用)、内容意识(意象内涵,全诗内容表达上的作用)、情感意识(对 于诗人情感表达的作用)、表达意识(运用了什么表达手法,有何作用),然后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要想准确把握诗歌意象,离不开长期积累。许多意象 在传统中已有了相对稳定的内涵,只有了解了这些意象的内涵,我们才能对其 有更准确的理解。如“月”,可以象征高洁,可以寄托相思;“水”可以表达别 离愁绪,可以感叹时光流逝等。这方面的知识应作为专题加以整理,在此不再 罗列。有了这些积累,再加上对诗歌具体内容的理解,把握诗歌意象就不再是 什么难题了。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 分)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及其作用。第一问考查描写了什 么景象,要指出写到了哪些景物,具体描绘画面内容,并指出画面的特点。第 二问是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考查,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诗歌前四句 写诗人在金陵看到长江远去的浩大气势:长江绵延曲折长达万里,分出的多条 支流就如同巨龙盘踞;江水四溢,在中华大地上泛滥,波涛汹涌,迅疾奔流, 水势浩瀚,气势宏大。这样写,既渲染了长江下游的雄壮气象,也为下文歌颂 大唐盛世蓄势。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二
页
单元考点链接 分析古代诗歌中的意象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诗三首》中的三首诗都借助鲜明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如《涉江采芙蓉》 借助“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 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短歌行》借助“朝露”“明月”“乌鹊”等意象, 渲染了诗歌的格调,表达了作者的愁思和惆怅;《归园田居(其一)》借助“方 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等意象,表明 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静和谐的心境。“鉴赏诗歌意象的作用”这一考点,在 高考诗歌阅读题中经常涉及。
2021-2022年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专题 新人教版
2021-2022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新人教版质朴淡雅自然苍凉低沉苍劲生动形象沉郁顿挫淡笔勾勒舒缓悲凉雄健雄浑准确浓墨重彩艳丽多彩含蓄蕴藉富有哲理清新明快,平淡有趣简洁巧妙,入木三分语言凝练,生动传神属对工切,声韵和谐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娓娓而谈,庄谐杂出自然宏丽,饶有风骨音节和谐流畅,语极工整朴实无华,淡雅含蓄炼字精巧,悠扬轻快,行云流水含蓄隽永,精巧蕴藉清而不淡,秀而不媚,柔和隽永,色调和谐通俗生动,平易炙热惟妙惟肖、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诗歌的个人风格类杜甫的沉郁顿挫(所谓“沉郁”是指杜甫的诗歌反映现实广阔深厚、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是指与沉郁相适应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指表达感情是曲折跌宕,音调起伏变化。
)三曹的苍凉雄健王昌龄的雄健高昂范仲淹的苍凉悲壮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贺的奇诡变幻、忧郁激愤张九龄的委婉蕴藉李煜的细腻感人李清照、柳永的缠绵悱恻贾岛的萧瑟悲愁元稹的艳丽浅近王维的恬淡含蓄,气韵生动陆游的悲壮爱国辛弃疾的气势雄壮苏轼的雄健豪放,旷达高远陶渊明的朴素自然白居易的通俗易懂韩愈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杜牧的清健俊爽刘禹锡的清峻明朗李白的豪迈飘逸,清新雄奇晏殊的明朗疏淡杨万里的新鲜活泼陆游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韦应物的清新典雅欧阳修的清丽明媚姜夔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高岑的雄浑悲壮孟浩然的恬静浑健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忆友怀旧、别恨离愁、相知相思、儿女情长、坚贞爱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等。
情感分类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人教版高考 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解析
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宋)张先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
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
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
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
彩绦朱索新整。
宿绣屏、画船风定。
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
玉盘大小乱珠迸。
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
重听。
尽汉妃一曲【注】,江空月静。
【注释】汉妃一曲:汉妃指汉代王昭君,传说她出塞时弹着琵琶;“一曲”指以昭君出塞故事谱写的琴曲《昭君怨》。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前三句是环境描写,作者通过仰观俯视多角度多层次地描绘了一幅江上美景。
B.词人直接写岸边柳荫路上“无人”也“无影”,只有柳絮飘舞,暗写自己的孤寂。
C.作者在船上望去,见远处有人归之影,与落日斜晖相映衬,描绘出飘飘欲仙之姿。
D.优美的乐声饱含着今古幽思,又用“谁省”一词,用以突出此时自己才是其知音。
(2)词中“彩绦朱索”是指五颜六色的彩带,是女子的装饰物,这里是借代手法。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B.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C.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这首词在写法上受白居易《琵琶行》的影响甚大,如本词结尾句“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就与白诗“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异曲同工,请从描写对象、表达技巧和所寓情感三方面赏析二者的“同工”之妙。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辋川别业①王维不到东山②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柒,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注释】①辋川别业:王维在辋川山谷中园林旧址上营建的山庄,既富有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以供其母参禅礼佛及诗人自身隐居。
别业:别墅。
②东山:指辋川别业所在的蓝田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离开辋川已近一年,归时正遇春耕农忙,细数时间点明时节,流露出归来的急切与喜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歌意象浅析什么是意象?诗歌的创作讲究含蓄、凝练。
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具体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
“象”与“意”的相关结合,就是“意象”。
意象具有含蓄性,在诗歌鉴赏时,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才能整体感知诗歌的内涵,把握诗人的情感。
知识点提示:1、诗歌意象虽从外表看呈现直观形象性,但它本质上是为负载诗人思想情感而存在的。
因此,“象”是其“标”,“意”乃其本。
而意象的表意又不是简单地直译,往往含有一定的比喻意义。
比如写“雨”,不是光说天气阴霾,而常是表达某种愁绪,如“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清明》);写“夕阳”不是仅为说明天色将晚,而是暗示一种伤感,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2、理解典型意象解读诗歌在庞大的诗歌意象家族中,有些意象可以称之为典型意象,即该意象具有独特的代表性或典型的象喻性,历朝历代诗人递相沿袭,使得一些意象在古典诗歌中的象喻意义比较接近、比较固定。
因此,在解读诗歌时要熟悉常见意象的一般象征意义,尤其是一些约定成俗的固定意象。
像杨柳多表现送别或思念,如李白的“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酒肆送别》)借杨花营造送别的氛围;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则借杨柳表示别后的寂寞凄清的情怀。
芭蕉与丁香则多与愁结缘,如“芭蕉不解丁香结,备向春风独自愁”、“青鸟不传云外信,芭蕉空结雨中愁”。
这些固定的意象是理解鉴赏诗歌的捷径。
知识点辨析人物形象与意象的区分1.诗歌中的文学形象指的是诗歌艺术形象,一般而言,偏重叙事的诗歌主要指人物形象,偏重写景的诗歌偏向于意象,而偏重抒情的诗歌则多指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例如杜牧的《山行》诗中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景物,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
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人物形象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直接或隐喻的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晤,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有些时候,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原因,或者是作者为了使诗意含蓄些,其诗中的形象不以“人”的形式出现,而代之以“物”。
如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明写“蜜蜂”,实为写“人”、喻“人”,所以,鉴赏蜜蜂的形象,不能从我们熟悉的概念出发去生搬硬套,而要从诗里的“不论”、“无限”、“尽”等词语去解读其采花的“辛苦”。
至于诗人的态度、观点,还得通过琢磨诗中反诘句以领悟其对蜜蜂的同情、怜惜之意。
因此蜜蜂的形象定位在“辛苦”劳作,积累多而享受少这个基点上。
由此归结出来的“寓意”似乎有几种理解:讽刺坐享其成的剥削者或赞颂辛勤耕耘者的劳动者。
有时诗人为了表达某种较强烈的感情,往往让自己进入到诗中,直接表达自己的爱憎、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如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幻无常,“流水”表示岁月如流,年华易逝。
既用意象,又直接表达主人公一别十年的感伤,附录1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莲由于“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
绿叶代表着生命力、希望竹象征气节和独立柳意味着送别、留恋和伤感松柏象征傲岸、坚强和顽强的生命力梧桐是凄凉、凄苦和悲伤的象征兰代表高洁牡丹象征富贵小草生生不息、或荒凉、偏僻禾黍是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红豆寄相思菊是隐逸者,兼有坚强的品格和清高的气质梅傲雪开放,坚强不屈,以冰清玉洁表达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丁香,指愁思或情结,黄叶表示凋零岁寒三友(松、竹、梅)象征高洁的品格马的奔腾代表追求乌鸦是“小人”雁孤飞是思乡思亲,表达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鸿雁传书是对亲人的思念。
鹧鸪极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因眷恋旧巢的习性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杜鹃是思乡的同义语鸳鸯,指恩爱的夫妇猿猴表示哀伤和凄厉月亮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东风表示春天,美好西风表示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狂风表示作乱,或摧毁旧世界的力量霜表示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雪表示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露表示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玉表示高洁,脱俗附录2中国历代诗词中意象与意境选讲一.诗歌意象与意境的概念和形成过程:1.解释:意象与意境是诗歌欣赏与评论中常遇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词汇,作为美学术语,意象与意境没有权威的标准解释。
常见的解释: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和。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意象一般是对文字所描写的物象的感受和体会,意境是在意象所烘托的氛围中达到的一种境界,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意象与意境的创造不是由作者一个人来完成的,意象与意境需要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作者营造出艺术氛围,读者感受这种艺术氛围,当二者融合在一起,就创造出了意象与意境,这比较符合中国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意象与意境是中国所特有的理解和概念。
2.意象与意境的形成:一、诗人以文字将物象跃于纸上,对于物象的感受由读者来完成,二、形成意象,不同的读者所感受的意象可能不完全一样。
三、对于意境,可能要求更高一些,感受一首诗,有些读者可能达不到理想的境界,或者仅限于意象的感受上。
四、凡是诗,一般都存在意象,否则就没有诗味,但不是所有的诗都能创造意境美。
五、意象美比较容易感受,而对于意境则不容易体悟,感受意境美对欣赏者的修养、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二.历代诗词中常见意象选讲:(一)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1《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他,像玉那样透亮。
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2.“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宋代词人张孝祥《念奴娇》,意为: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二)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望月怀远》)诗人将思念远人的相思之情寓托于月光,月光脉脉无语却善解人意,牵人相思又给人抚慰。
它把自己的光辉温柔而均匀地洒向天涯海角的每一处,让人在心中祈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释:露无夜不白,但感在今夜,又适逢白露节,故曰,露从今夜白。
月无处不明,但心在故乡,故曰,月是故乡明。
两句诗情景交融,读来历历在目。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何处春江无月明”以设问的形式,透露出了不知亲人今夜飘零何处的相思之情,同时也使我们联想到客人面对潮信明月,倍受思亲之苦袭扰的情景。
(三)柳枝——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1.《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这是一首隋代民歌。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2.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3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4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5.“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王实甫《西厢记》)(四)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2.“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
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1.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
”3.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五)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1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2.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3.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高楼——登高怀远,思念远方之人1.李白《菩萨蛮》“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2.温庭筠《忆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3.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4.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5.欧阳修《踏莎行》“楼高莫近危栏倚,凭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6.欧阳修《蝶恋花》“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六)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1.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
2.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3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4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