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地形和地形图练习
统编鲁教版地理高中必修第一册《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课时练习题

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学会分析等高线地形图。
2.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不同的地貌特征。
3.应用分层设色图分析不同地貌特征。
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1.缓坡与陡坡图中,EF等高线稀疏,是缓坡;E′F′等高线稠密,是陡坡。
2.山脊与山谷图a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说明A处海拔较两侧的B、C、D、E高,是山脊部位。
b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说明A′处海拔较两侧的B′、C′、D′、E′低,是山谷部位。
3.鞍部与陡崖c图M处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是鞍部;d图N处若干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是陡崖。
思考d图中,崖顶P地、崖底Q地的海拔范围分别是多少?答案400<P<500; 0<Q<100。
二、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貌1.沙丘地貌:下图中各地点之间高差很小,表明沙丘区域比较平坦;M侧等值线比N处稀疏,坡度比N处缓,是迎风坡,N处是背风坡。
2.冲积扇地貌:图中河流的出山口位于甲地,冲积扇顶部就在此地;图中乙地是冲积扇的边缘。
冲积扇的等高线明显与周边不同,分布稀疏,说明与周围山地相比,扇体地表起伏和缓,地势比较平坦,有利于人类活动。
3.峡谷地貌:两侧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谷地海拔最低,向两侧急剧升高,并对称分布。
思考如何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计算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差?答案可以利用公式法。
(n-1)× d<h<(n+1)× d ,公式中的n代表两点之间有效等高线的条数,d是等高距,h表示相对高度。
三、应用分层设色图分析地貌1.判读地面喀斯特地貌类型对照下面桂林市阳朔周边的分层设色图和该地3D景观图,指出图中的孤峰(上图中A_和下图中乙地)、峰林(上图中B和下图中丙地)和峰丛(上图中C_和下图中甲地)。
2.判别山岭与谷地在下面的分层设色图中,根据高程表颜色判别图中海拔高低,颜色较深的表示海拔高,颜色浅的表示海拔低;对照分层设色图和该地区立体图,可以看出该地有三条大的谷地,相邻的两个谷地之间是平行分布的山岭。
2.2.1 地形图的判读(第1课时)(导学案)-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h]
![2.2.1 地形图的判读(第1课时)(导学案)-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h]](https://img.taocdn.com/s3/m/b7349e2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6.png)
2.2.1地形图的判读(第1课时)【课标要求】结合地形观察,说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图上识别一些基本地形。
【学习目标】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坡的陡缓。
【学习重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
【自学导航】地形图的判读(阅读课本P32-34)【自主探究任务】阅读课本P32-34,独立完成以下问题并在课本中画出主要知识点。
1、海拔与相对高度(1)海拔高度(绝对高度):指地面某点高出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指地面某点高出的垂直距离。
(3)观察下图,把海拔和相对高度填在相应位置并回答问题:甲山的海拔是()米,甲山和乙山的相对高度()米。
(4)海平面的海拔为米,海拔一般用作单位。
高出海平面的海拔为(正数、负数),低于海平面的海拔为(正数、负数)。
2、等高线与等深线(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陆地上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2)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深线。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线特点:同一条等高线上相同。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
(2)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3)把下图的等高线图与表示其形态的地形素描图用直线连起来。
【拓展提高】4.等高线的应用(1)爬山线路的选择:选择等高线的地方,因为坡度,上、下山更容易。
(2)判断河流流向:河流发育于,由高处向低处流,结合地图中方向的辨别方法,即可确定河流流向。
图中所绘甲乙丙三条支流中,哪条不存在?(3)水库(大坝)选址:水库大坝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处,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洼地、小盆地。
(4)公路、铁路的选址:一般选在,线路与等高线平行,尽量避开陡崖、陡坡。
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建成“”字形。
【课堂检测】1.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300米B.500米C.800米D.1300米2.下列等高线图中①②③④部位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A.山峰、盆地、山脊、山谷B.山峰、盆地、山谷、山脊C.盆地、山峰、山脊、山谷D.盆地、山峰、山谷、山脊如图示意我国东南部某山区地形分布。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地形图的阅读》课堂达标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地形图的阅读》课堂达标训练(含答案)1 / 7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四节《地形图的阅读》课堂达标训练(含答案)一、单选题:下图为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1.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黑点所在地形区,按其平均海拔高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 )A. ①④③②B. ④①③②C. ①④②③D. ④③①② 2.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宜建窑洞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3. 如图四幅图中,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 )A.B.C.D.读图,完成下列题。
4. 下列剖面图能反映出MN 线地形起伏状况的是:A.B.C.D.5. 图中甲处气温为20℃,则乙处气温最可能是:A. 18.8℃B. 19.4℃C. 20.6℃D. 21.2℃6.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果园小木屋的海拔是()A. 100~200米B. 100~150米C. 150~200米D. 200~250米大千世界奇妙无穷,各地自然、人文环境差异显着.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题。
7.导致图中公路线向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A. 避开河谷B. 避开山脊C. 多连接居民点D. 避开居民点8.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①沿河分布②沿公路分布③沿山脊分布④沿铁路分布.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9.沿海某校老师带领学生爬山,让地理科代表给大家讲大致路线,有同学说他说错了一处,你能看出来吗?()A. 我们开始经过CD处的山脊,先去甲山B. 一直沿着山脊到达山峰甲处,这里最高1150米C. 翻过甲山经乙山到G处,可以去看那里的瀑布D. 返回时要经过E到F处的山谷,可能看到有小溪流淌地形剖面图可直观的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沿某一方向的高低起伏状况。
读某国沿36°N所绘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地形图的阅读》课堂达标训练(含答案)3 / 710. 根据如图所示信息可判断该国是( )A. 印度B. 澳大利亚C. 美国D. 巴西 11. 下列关于该国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以温带气候为主,降水主要来自于大西洋B. 平原广,耕地面积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C.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D. 该国的大河发源于西部山区,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在我们学习地理时,还有很多地理问题需要借助数学学科的知识来解决。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练习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一、地形的类型1、地球的陆地表面并不是完全平坦的,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不同地形共同构成的。
2、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等不同地形类型各有什么特点?(1)海拔:地面上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地形类型海拔(m)相对高度(m)起伏程度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二、地形的变化1、地球的内部力量(内力)⑴内力: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褶皱、断层)火山、地震⑵促使地形变化的结果:高山、高原、盆地或低地,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2、地球的外部力量(外力)思考:什么叫外力?⑴、降水丰富的地区,‗‗‗‗‗‗‗‗对地形影响最大。
流水对高山高原地形具有‗‗‗‗‗‗‗‗作用,对平原地区具有‗‗‗‗‗‗‗‗作用。
⑵、降水较少的地区,‗‗‗‗‗‗‗‗和‗‗‗‗‗‗‗‗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漠。
⑶、高寒地区,‗‗‗‗‗‗‗‗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
小结: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力作用是使地表起伏,形成高山、高原、深谷;外力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而持久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就全球而言,‗‗‗‗‗‗‗‗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居主导地位,而局部地区,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导地位。
三、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1、等高线是指将的各点连成的线。
2、在同一幅地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3、不同的地形部位等高线的特点A、山顶:B、山脊:C、山谷:D、鞍部:E、峭壁(陡崖):F、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
等高线地形图就是指用等高线表示地面的地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下列两幅图,说说地形的特点课后练习:1、以下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风沙B、流水C、火山D、冰川2、下列对五种陆地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B 、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C 、高原和丘陵相对高度都比较大D 、盆地是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形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B、内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C、外力作用总是在地形形成后起作用D、任何地形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4、石灰岩地区形成溶洞的原因是()A、火的作用B、流水的作用C、风力的作用D、地震5、黄山顶部的飞来石,主要受()的作用A、风力B、流水C、火山D、冰川6、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破坏的主要外力是()A、风B、流水C、冰川D、海浪7、下列地形变化由于生物作用直接引起的是()A、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B、大堡礁(珊瑚礁)的形成C、风蚀蘑菇的形成D、长江三角洲的形成8、等高线从低处往高处凸出的地方是()A.鞍部B.峭壁C.山脊D.山谷9、把地表高低起伏的特征反映在地图上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绘制平面图B.绘制等高线图C.绘制政区图D.绘制旅游图10、右图是某地形等高线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判断常见的地形部位
不同的地形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常见的地形部位如下表所示:
示意图
等高线图
表示方法
山峰
闭合等高线,内高外低
山脊
等高线凸向低处
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处
陡崖
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方法技巧 用拳头识别山体地形部位 握起自己的拳头代表一座山。观察这座山的最高部位,我们就会找到四个突出的 小疙瘩,它们应该叫作“山峰”。山峰与山峰之间有三个凹陷的部位,就是“鞍 部”。手指与手指之间的缝隙叫作“山谷”,每一根手指的中间叫作“山脊”,拳 头的两侧叫作“陡崖”。
解析 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 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地表示地面和海底起 伏的形态。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通常代表海洋,蓝色越深表示海洋越深;绿色 通常代表平原,绿色越深表示地势越低;黄色表示低山、丘陵;红褐色表示高原、山 地;白色或浅紫色表示高山山顶上的积雪和冰川。 答案 C
答案 C 点拨 山脊与山谷是山地的基本地形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它们的形状非 常相似,都是用凸出或凹陷的等高线表示,山脊线或山谷线与等高线垂直。等高线 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
易错易混全解
1.实际爬山时,利用地形图选择坡度最缓的坡爬山。 指点迷津 不是。实际爬山时,不一定选择坡度最缓的坡爬山。因为还要考虑线 路长短,还要看是山谷还是山脊。一般选择山谷爬山,因为那里一般有河流,爬山较 为安全,还要考虑是否有路等条件。另外,还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路线,若开展攀 岩活动,就要寻找陡崖进行,而不能选择缓坡。
1.3地形图(精选练习)(原卷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3 地形图班级姓名一、选择题读下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甲点海拔为()A.1600米B.2400米C.800米D.3200米2.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如果乙点的气温为15.8℃,那么甲点的气温应该是()A.11℃B.25.4℃C.20.6℃D.6.2℃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34题。
3.图中乙地海拔是()A.200米B.300米C.400米D.500米4.丙部位的地形是()A.山谷B.山峰C.洼地D.陡崖下图为某学校开展定向越野比赛时使用的地图,选手从比赛起点出发,依次经过七个点标进行打卡,到达最终点时用时最短者获胜。
读图,完成下面57小题。
5.该比赛区域的地形类型是()A.高原B.丘陵C.盆地D.平原6.图中点标4所在的地形部位是()A.山谷B.陡崖C.山脊D.山峰7.比赛中()A.起点位于终点的西北方向B.点标2到点标3一路上坡C.点标5是图中最高点D.点标7到终点最省体力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89小题。
8.图示区域内主要的地形类型是()A.高原B.山地C.平原D.丘陵9.关于图示区域内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公路的延伸方向为东西方向B.村落所处的地形部位是山脊C.公路的最大高差不超过40米D.适宜大面积种植柑橘下图示意某地等高线地形,读图完成下面1012小题。
10.图中甲、乙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正确的是()A.山谷、陡崖B.山脊、陡崖C.山谷、鞍部D.山脊、盆地11.为满足当地的粮食需求,据因地制宜原则,C处适宜发展的产业是()A.林业B.渔业C.种植业D.畜牧业12.A地和B地之间的距离是()A.500米B.1000米C.750米D.1500米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新高程为8848.46米。
下图为珠峰测量队测量线路周边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面1315小题。
13.新高程8848.46米是()A.珠穆朗玛峰的海拔B.珠穆朗玛峰的相对高度C.珠穆朗玛峰与海平面的距离D.珠穆朗玛峰到珠峰大本营的长度14.珠穆朗玛峰()A.南坡位于中国境内B.位于南纬28度附近C.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处D.位于北温带和中纬度地区15.从珠峰大本营前往珠穆朗玛峰()A.一直沿山谷前进B.一直向东方前进C.一号营地至珠穆朗玛峰坡度最陡D.珠峰大本营至一号营地海拔无变化二、解答题16.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某中学在家乡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练习题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我国的地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多山地高原,四周低、中间高 D.西高东低,山脉呈网络状分布 2. 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大高原是: ( ) A.内蒙古高原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 3. 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西边的一列是:( )A.祁连山—横断山脉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天山—阴山—燕山C.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4. 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是: ( ) A.长江 B.淮河 C.黄河 D.海河5. 下列山脉与地形区相邻的一组是: ( ) A.昆仑山—内蒙古高原 B.秦岭—黄土高原C.横断山—塔里木盆地 D.巫山—东北平原6. 下列地区与所在省份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 A.安徽——庐山 B.江西——桂林山水 C.山东——黄山 D.四川——成都平原7. 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 )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 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9. 位于地势第三阶梯,海拔在50米以下,临黄海和东海的地形区是 ( )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江南丘陵1我国地势呈阶级状分布,总趋势是:A、西高东低;B、南高北低;C西低东高;D北高南低2世界第一高峰耸立在: A、中尼边境;B、中俄边境;C、中朝边境;D、中印边境3喜玛拉雅山脲的走向是: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南——西北走向;D、弧形山脉4有“沟壑纵横”特点的高原是: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5地势平坦开阔的高原是: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6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的高原是: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7()下列不属于三大丘陵的是:A、淮阳丘陵;B、辽东丘陵;C山东丘陵;D东南丘陵8我国陆地最低点艾丁湖在以下哪一个盆地中:A塔里木盆地;B吐鲁番盆地;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9()我国最高气温出现的地方在以下哪一个盆地中:A、塔里木盆地;B、吐鲁番盆地;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10()素有“聚宝盆”之称的盆地是A、塔里木盆地;B、四川盆地;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11()我国第二大盆地,地处高纬且受西风湿润气流的影响的盆地是A、塔里木盆地;B、四川盆地;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12()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平原和高原 B、山地和高原 C、盆地和高原 D、平原和丘陵13( ) 我国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占国土面积比例最大的是( ) 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14.我国四大盆地中,位置最北的是( )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二)1. 读“中国地形图”,回答: (1) 填出下列代号所表示的主要地形区名称: A B CE G J K (2) 它们分别位于我国地势的哪一级阶梯上(填代号):①第一级阶梯上的是②第二级阶梯上的是③第三级阶梯上的是1. 我国东部地区丘陵分布广泛,有①山东丘陵;②江南丘陵;③辽东丘陵;④两广丘陵,自北向南依次为: (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2. 横亘于高原和盆地之间的界山是: ( ) A.大兴安岭B.昆仑山C.太行山D.天山3. 如下图所示,甲地形区是: ( )甲A.青藏高原B.柴达木盆地C.四川盆地D.塔里木盆地(二)综合题 1. 读“沿北纬32°纬线我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数字号①②③④⑤地理事物名称2.(1)从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高低,呈状分布。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第1课时)课件 中图版

2019/8/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7
thank
you!
2019/8/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8
等。此外还有园林工艺故意造成的丘陵地区,如高尔夫球场等。
新课学习
高原
外围较陡、 内部起伏 较为和缓
海拔500米以上 范围宽广、面积较大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拓展延伸
世界上主要高原
名称
青藏高原(亚洲,中国) 帕米尔高原(亚洲,中国) 玻利维亚高原(南美洲) 巴西高原(最大高原,南美洲,巴西) 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埃塞俄比亚) 墨西哥高原(北美洲,墨西哥) 云贵高原(亚洲,中国) 亚美尼亚高原(亚洲,横跨多个国家) 格陵兰冰雪高原
课堂练习
3.地形图中,“海拔一般不超过500米,相对高度较小,
坡度和缓”的地形是( D )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
4.四周高、中间相对低平的地形为( C ) A.平原 B.山地 C.盆地 D.高原
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 海拔和相对高度
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
作业布置
1.举例说明海拔和相对高度。 2.陆地地形有哪五种?各有什么特点?
地形图(第1课时)
情景导入
这代表什么含义? 玉山的海拔是3952米
基本类型有几种呢? 五种基本地形
千奇百怪的陆地地形
什么是海拔?陆地上有哪五种基本地形呢?
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新课学习
海拔: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概念
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 做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板书设计
地形图(第1课时)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概念 计算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形图(第1课时)一课一练中图版(new)

《地形图》(第1课时)一课一练一、基础达标1.某盆地底部比海拔768米的山峰低900米,两者的相对高度为()A.—132米 B.1668米C.132米 D.900米2.四周高,中间低的地表形态是( )A.平原 B.丘陵C.山谷 D.盆地3.甲地的海拔1500米,乙地的海拔500米,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A.1500米 B.500米C.100米 D.1000米4。
地面起伏、海拔不大、坡度比较和缓的地形,称为()A.山地 B.平原C.丘陵 D.高原5.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这种地形是()A.平原 B.丘陵C.山地 D.高原6。
我们学了五种地形,除了平原还有下列四种,你能依次说出它们的名称么( )A.盆地、丘陵、高原、山地B.山地、丘陵、高原、盆地C.丘陵、盆地、高原、山地D.山地、高原、丘陵、盆地二、综合提升1.读下图,甲地海拔高度为_____,乙地海拔为______,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2.将下列地形特征与相应的地形类型用线连接起来参考答案一、基础达标1.解析: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盆地的海拔是768米—900米=—132米;计算两地相对高度是:768-(132)=900米.答案:D.2。
解析:地形是指地表的形态类型,世界的地形主要有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类型,四周高,中间低的地表形态是盆地;平原地形地形起伏小;丘陵地形有起伏,海拔一般低于500米;山谷不属于地形。
答案:D.3。
解析:根据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为:1500—500=1000米.答案:D.4。
解析:地面起伏、海拔不大、坡度比较和缓的地形,称为丘陵。
山地 ,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 平原是海拔较低的平坦的广大地区,海拔多在0—500米,一般都在沿海地区;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带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图是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乙地的海拔为A.500米B.1000米C.1500米D.2000米2.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7年5月25日22时27分在菲律宾北部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60km。
关于此次地震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内部B.地震发生在欧亚板块内部C.地震发生在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地震发生在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3.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A.在古代建筑上刻写“某某于某时到此一游”B.庐山风景区提倡登山游客自捡垃圾C.桂林市区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D.商贩在开福寺附近设置饮食、烧烤摊点4.下列四幅图中箭头所示的海峡,不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A.B.C.D.5.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反映内容最详细的是A.世界政区图B.中国政区图C.黑龙江省政区图D.哈尔滨市政区图6.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A.B.C.D.7.下列四幅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A.甲B.乙C.丙D.丁8.两座山峰的连线大致为山脉的走向。
下图为过甲地沿经线和纬线作的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图。
图中山峰为同一山脉,则该山脉的走向大体为A.南北走向B.东西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9.济南七星台被评为最美夜空拍摄地,下图是七星台风景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判断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A.丘陵B.平原C.山地D.高原10.一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到:我到达过世界上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面向北半球,背靠南半球;右手位于东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
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下图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1.读图,四幅图为同一山地的等高线图,比例尺最大的是12.下图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B.C.D.13.如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小清河的流向是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北向西南C.自东南向西北D.自西南向东北14.关于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图表示盆地地形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C.甲—乙的实际距离小于丙—丁的实际距离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15.读“我国 1960—2045 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含预测)”,根据目前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继续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孩政策B.放开二孩政策C.鼓励劳动人口到国外就业D.大量引进国外劳动力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16.读图“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地形图的判读(第1课时)》同步测试练习题【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形图的判读》测试习题第1课时一、选择题1.下面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山脊的是()A. B. C. D.2.读“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为鞍部B.②处为山谷C.③处可能有河流形成D.④处海拔低于③处3. 根据如图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地形类型为山地、高原B.P、M两地相比,M地更易形成村落C.乙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D.丁处有可能欣赏到瀑布景观下图为小莉家乡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图中A山峰的海拔可能是()A.1450米B.1550米C.1350米D.1250米5.小莉家乡甲村连年干旱,致使饮用水紧缺。
小莉和同学准备从该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线路进山寻找水源,最有可能找到水源的是()A.①B.②C.③D.④6.下列四幅等高线(米)地形图中,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A. B. C. D.7.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题。
N观景台的主要作用是()A.仰望飞瀑B.俯瞰奇峰C.近观云雾D.远眺群山二、综合题8.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2)简要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河谷低地是该地区耕地的主要分布区。
为解决农业灌溉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①处修建一座水库。
请说明选址的合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把图中四个村落中的某一个建设成为小城镇,那么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______,理由是什么?9. 佛山某旅游开发公司要在西樵山开发新景点,某中学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参与设计,读西樵山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2022届第1课 地图三要素【解析版】

第三讲地图知识第1课时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班级姓名学号【课堂练习】1. 在一幅6月22日光照图上,有甲、乙两地都位于北半球。
太阳在同一时刻位于甲、乙上中天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0°,乙地太阳高度角为36°,甲乙两地在图上的球面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则该图的比例尺为A.1:2400000 B.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C.六十万分之一 D.60 0 60 120 180 240千米2. 下图为一方格状经纬网示意图,图中A、B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差4小时。
有关该图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上比例尺到处都一样B. AC段的比例尺大于AB段C. AB段的比例尺为1∶10 000 000D. CD段的比例尺比AB段大2倍3. 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A4. 读经纬网示意图,关于图中甲、乙、丙三个阴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面积相同,比例尺不同B. 比例尺相同,面积不同C. 面积:甲>乙>丙D. 比例尺:甲>乙>丙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5、6题。
5.若将该图的比例尺增大1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Z两地的图上距离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际范围是原来的4倍C.居民点的布局在图中更详细D.等高距不变,则等高线更加密集6.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A. 西北向东南流 B.东南向西北流C.东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7.下图所示的四幅比例尺相同的等压线分布图中,按风力大小正确排序③>①>②>④8. 读下面两幅“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①甲图反映的实际范围较乙图大②乙图反映的实际范围较甲图大③EF处的坡度比E′F′处大④E′F′处的坡度比EF处大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课后巩固】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1、2题。
【地理】地形图的判读第1课时同步练-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2024)人教版

同步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地理年级七年级学期秋季
课题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第1课时)
同步练习题目
一、单选题
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常见的表达地表起伏的地图。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题。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1.山峰①的海拔最有可能在( )
A.500米以下
B.500—600米之间
C.600—700米之间
D.700米以上
2.图中坡度最陡的地点在( )
A.②处B.③处C.④处D.⑤处
3.图中位于等深线上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二、综合题
4.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1)图中甲地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______米。
(2)在图中识别①—④表示的地形部位。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3)图中③部位有条河流,其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
同步练习答案
一、单选题
1.C
2.D
3.B
二、综合题
4.(1)450500
(2)山峰山脊山谷陡崖
(3)自北向南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图32-K-7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回答问题。 图32-K-7
(1)判断地形部位:①是___山_谷____,④是_____鞍_部______。 (2)甲山在乙村的___东_北____方向,甲山与乙村的相对高度约为 ___7_5_0 ___m。 (3)沿着②河或③河漂流,速度较快的是____②____河。说出判断 理由: ___等__高_线__越_密__,__地_势__越_陡__峭__,_河__流_落__差__越_大__,_水__流__速_度__越_快_________。
二、填空题
12.2017·贺州 图32-K-6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32-K-6
(1)F河流的流向大致是__自_西__北__流_向__东_南_____。 (2)A、B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6_0____m。 (3)A、B、C、D、E、F六处是山地不同地形部位,表示峭壁的 是__C______,表示鞍部的是____E ____。 (4)用数字式表示图中的比例尺是_1_∶__5_00_0_0_。
14.2017·黑龙江 读“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回答下列 问题。
图32-K-8
(1)A点的海拔高度是___3_5_0 ___m。 (2)当D点气温为20 ℃时,A点为___18_._8___℃。(海拔每上升100 m, 气温约下降0.6 ℃) (3)写出B点山体的部位名称是___山_脊____。 (4)从B和C哪侧到山顶更容易?____B____。
第7节 第1课时 地形和地形图
基础巩固 探究创新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列地形类型中,海拔低、相对高度小的是( A ) A.平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 m,我国吐鲁番盆 地最低处海拔-155 m,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A ) A.8999.43 m B.8693.13 m C.8844.43 m D.9158.13 m
8.如图32-K-4所示是一位同学外出旅游时拍摄的照片,你认为
图示地貌所属的类型是 ( C )
A.海蚀地貌
B.冰蚀地貌
C.风蚀地貌
D.水蚀地貌
图32-K-4
9.下列地形类型的形成与流水的冲刷有关的是( C ) ①珠江三角洲 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③冰斗谷 ④流动沙丘 ⑤黄土高原破碎的地表 ⑥三峡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①③⑤
探究创新
读某地等高线图和瀑布景观图(图32-K-9),回答下列问题域是一个村庄,该村庄所处的地形类型是___盆__地_____。 (2)乙地相对于B山顶的高度是__4_9_0__m。 (3)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出现瀑布景观的是____甲_______。 (4)若图中AB两点的距离是4 cm,根据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出AB 两地的实际距离为___8___km。 (5)如果在丁处建一大坝,形成水库,图中村庄需不需要搬迁? ____需_要____。
10.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B.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风力、流水、固结成岩等 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跌宕起伏 D.外力对地形的影响缓慢而持久,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11.2017·连云港 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如图32-K-5,海
拔:m)上( D )
4.下面四图地形与名称顺序相符的是( D )
A.①鞍部、②峭壁、③盆地、④山顶
B.①山顶、②鞍部、③峭壁、④盆地
C.①盆地、②峭壁、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顶、②盆地、③鞍部、④峭壁
图32-K-2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完成5~7题。 图32-K-3
5.甲山峰位于乙山峰的( C )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正北方向 6.图中③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B ) A.山谷 B.山脊 C.峭壁 D.鞍部
[解析]根据相对高度概念,两地相对高度为:8844.43米-(-155米)= 8999.43米。
3.2017·甘肃 下列四幅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可能发育河 流的是( C )
图32-K-1
[解析]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分析可得,甲是山顶 ,乙是陡崖,丙是山谷,丁是山脊;其中,山谷为集水线,有可能发育 河流。
[解析] (1)据图可以判断图中等高距为50米,A点所在的等高线数值为 350,故A点的海拔为350米。(2)根据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0.6 ℃,D点的海拔为150米,故A点的气温为18.8 ℃。(3)根据所学知识, 一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B处等高 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4)B处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更缓,故爬 到山顶更为容易。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③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山谷地形 的等高线是向高处凸出,峭壁的等高线由多条重合在一起,鞍部位于两 座山峰的低洼处。
7.站在甲山顶,理论上能看到的点是( B ) A.①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解析]读图可知,站在甲山顶,理论上能看到的点是①②处,因为①② 处比甲处海拔低,且在视线内;③处被乙山遮挡了视线,④处位于峭壁 下面,不在视线范围内。
A.王庄坐落在山谷
B.李村坐落在山脊
C.王庄在李村的正北方向 D.王庄与李村的相对高度超过150米
图32-K-5
[解析]读图可知,王庄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李村处等高线 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判断,王庄在李村的西北方 向;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王庄海拔高度在350米~400米之间,李村海 拔高度在150米~200米之间,两村的相对高度在150米~250米之间,超 过1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