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农技培训备课稿: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原产南美洲的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地,在17世纪初由欧、美传教士把马铃薯带进我国,所以我国有的地方称马铃薯为洋芋、荷兰薯等。
马铃薯在世界各地种植的历史虽只有400年左右,与谷类粮食作物相比,是一种年轻的作物。但是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高,块茎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又是抗旱、救灾作物,所以很快就成了世界上仅次于稻、麦、玉米的四大粮食作物之一。
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约4500万亩,仅次于原苏联,居世界第二位。马铃薯为粮、菜兼用作物,有的地区农村以马铃薯作主食,城市居民主要作菜用。马铃薯除一般食用外,还可作饲料、食品加工和轻工业原料,所以,马铃薯既是粮食作物又是经济作物,大有发展前途。
八十四团七连1998年开始试种马铃薯,当时种植面积仅仅只有23亩,单产也只有1300公斤/亩。到目前,七连因得天独厚的环境、地理优势,在马铃薯种植上有较高的发展潜力,每年种植1000亩左右,单产也提高到2000公斤/亩,产品可供应博乐市及其周遍乡镇、团场近65%的市场,仅此一项可为连队职工户均增加收入2100元,马铃薯的种植逐步成为连队发展自营经济的支柱产业。
马铃薯是茄科植物,通常用块茎繁殖,关于马铃薯的生物学上的理论性知识在这里不作阐述,而主要从马铃薯的栽培技术上做重点讲解。
一、块茎的形成与产量关系
马铃薯植株在地上茎开始出现分枝时,地下茎也相应地长出匍匐茎。多数品种在现蕾期
块茎开始膨大。块茎不断膨大和增重,是表示植株的生产能力和
品种的重要特征。通常马铃薯到了开花盛期,叶面积最大,制造
养分的能力最强,所以开花后20天左右块茎增长的速度最快。
二、马铃薯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株植对温度的反应:
播种的马铃薯块茎在地面下10厘米深的温度达7~8℃时,
幼芽即可生长,10~12℃时幼芽可茁壮成长并很快出土。
在生产实践中常遇到两种块茎
生长反常现象:
第一种现象是播种后块茎上的
幼芽变成子块茎,也称闷生薯,这是
由于播种前块茎贮藏条件不好,窖温偏高。窖温在4℃以上,块
茎休眠过后即开始发芽。有的窖温在10℃以上,块茎上芽子长
得很长。把块茎长芽去掉后播种,块茎内养分向幼芽转移时遇
到低温,幼芽没有生长条件,所以又把养分贮藏起来形成了新
的小块茎。如果播种时土壤温度低,这时块茎还没有发芽,薯
液还未活动,在没有生长条件时,块茎不发芽或只是开始萌芽
而不生长,待温度升高后才正常生长,这样就不会产生子块茎。
第二种现象是在块茎遇到长时间高温时即停止生长。待浇水或降雨后土壤温度下降,块茎又开始生长,即二次生长。在这样条件下有的块茎像哑铃,有的像念珠状,出现各种畸形。当然,这种现象与品种是否耐高温有很大关系。对高温敏感的品种遇到干旱缺水、土壤温度
升高时,二次生长块茎特别多,而耐高温品种可不出现或很少
出现二次生长。还有的品种在土壤温度高时,块茎发芽后长出
地面变成枝条,这就会严重影响产量或降低块茎品质。对这类
品种要及时灌溉降低土温。
2、植株对水分的需求:
一般每亩生产2000千克块茎,按地上部和地下部重量1:1
和干物重20%计算,每亩需水量为280吨左右。马铃薯生长过
程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是孕蕾至花期。盛花期茎叶的生长量达到
了最高峰。这一段时间水分不足,会影响植株发育及块茎产量。
从开花到茎叶停止生长,这一段时间内块茎增长量最大,植株
对水分需要量也很大,如果水分不足会妨碍养分向块茎中输送。另一方面,马铃薯生长所需要的无机元素都必需溶解于水后,才能被根部吸收。
3、植株对土壤的要求:
马铃薯最适合轻质壤土,粘重的土壤种植最好作高垄栽培,沙性大的土壤种植马铃薯就特别注意增施肥料。马铃薯是较喜酸性土壤的作物,PH在4.8~7.0之间生长都比较正常。
4、植株对肥料的需求:
(1)、氮肥:氮肥对马铃薯植株茎的生长叶面积的增大有很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氮肥施用过多比氮肥使用不足更难控制,在没有把握时,宁可苗期追施时,不可基肥过量。
(2)、磷肥:磷肥虽然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需要量较少,但却是植株健康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肥料。特别是磷肥能促进马铃薯根系发育,同时磷肥充足时,幼苗发育健壮,还有促进早熟、增进块茎品质和提高耐贮性的作用。
(3)、钾肥:钾元素是马铃薯苗期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钾肥充足植株生长健壮,茎杆坚实,叶片增厚,组织致密,抗病力强。钾元素还对促进光合作用和淀粉形成有重要作用。钾肥往往使成熟期有所延长,但块茎产量高。
5、植株对光照的需求:
马铃薯是喜光作物,在生长期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有利于光和作用。
三、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理论依据
1、深耕:深耕可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并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为马铃薯的根系充分发育和薯块膨大创造良好的条件。
2、产量与肥料的关系:一般每生产1000千克块茎,需要氮素5千克,磷素2千克,钾素11千克。如果在不施肥的情况下种植马铃薯,每亩可收500千克,也就是土壤本身可提供氮2.5克、磷1千克、钾5.5千克。在这样的基础上产量指标定为2500千克时即应施入氮10千克、磷素4千克、钾素22千克。
3、选用良种:良种是增产的内因,是高产的关键。
4、播前催芽:春薯催大芽播种比不催芽可增产10%以上。催大芽要求播种的整薯或切块放置在15~18℃散光环境下催芽2~3厘米。催芽的块茎能增产是因为:⑴幼芽发根快,出苗早而齐,早发棵,早结薯,有利于高产;⑵经过长期贮藏和催芽,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等病在块茎均可暴露,便于播前淘汰;看不出病症的感染卷呈病毒和类菌质体的块茎,在催芽时出现细线状幼芽,可于播前剔除。
5、适时播种:适时播种是取得高产的重要环节。
6、加强管理:马铃薯生长期间管理的重点是,前期中耕除草,追肥,培土;后期注意排、灌,防治病虫害。
四、当地的栽培技术
1、当地的自然栽培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