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区划

合集下载

雅安市地理环境

雅安市地理环境

雅安市地理环境
雅安市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地处大渡河上游,是川西北的一个重要城市。

该地区地势复杂,山地地貌居多,主要包括大熊猫栖息地、峡谷、河流等地质特征。

雅安市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夏季多雨,冬季寒冷。

这种气候条件为雅安市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吸引了众多动植物栖息繁衍。

自然景观
雅安市地理环境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其中,知名的都江堰景区位于雅安市境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之一。

此外,雅安市还拥有众多瀑布、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这些自然景观与雅安市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展现了雅安市独特的风貌。

生态环境
雅安市地理环境的特点之一是其丰富的生态资源。

在这片土地上,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栖息生活,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雅安市还保留着大片原始森林和湿地,为各类植物提供了生长繁衍的乐土。

雅安市注重生态保护,致力于打造生态宜居城市,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总结
雅安市地理环境丰富多样,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其独特的地势、气候和生态环境为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雅安市正努力保护和利用好这一宝贵的地理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川西地区地热资源概况及开发区划探讨

川西地区地热资源概况及开发区划探讨

川西地区地热资源概况及开发区划探讨屈泽伟; 张恒; 胡亚召; 袁伟; 罗运祥【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9(010)005【总页数】10页(P1233-1242)【关键词】川西地区; 对流型; 地热成因; 地热区划; 环境地质问题【作者】屈泽伟; 张恒; 胡亚召; 袁伟; 罗运祥【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成都6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4.20 引言川西地区地热资源极为丰富(傅广海,2009;蔺文静等,2013;杨文亮和金光荣,2017),地热点分布极为广泛,虽具有得天独厚的中高温地热资源,但整体上地热资源开发程度较低,利用方式单一,缺乏统一区划与科学管理,多以温泉洗浴、医疗保健为主,其次为农业温室、洗衣饮用或未利用状态等资源浪费极为严重(李晓琴,2008)。

除康定市二道桥温泉与榆林宫温泉、泸定县海螺沟温泉、甘孜县城南温泉、理塘县毛垭坝温泉、巴塘县巴神温泉、乡城县然乌温泉,在做有一定规模的旅游疗养、医疗保健利用外,其余露头均为未进行有规模的正规开发利用;尽管康定市作为甘孜州第一个利用地热资源集中供暖的区域,在地热供暖方面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但是,因甘孜州特殊的高原气候条件,各行政区对利用地热资源供暖、发电仍有较大、较急迫的需求。

1 地质构造背景川西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松潘—甘孜造山带,属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地带,大地构造上处“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头部向中部转折端的东部。

区内构造活动以隆起为主,现代地形以山地为骨架,三大主控断裂带均已切入地幔,现今构造活动强烈,历经多次构造变动,构造裂隙发育,地震频繁,一系列的构造体系不仅形成区内地质构造的基本格架,而且控制其地层展布、岩浆活动以及地热资源的形成和分布,温泉多沿断裂构造带密集分布。

区内主要发育有近南北走向的金沙江、甘孜—理塘、鲜水河三大断裂带(图1),为地下水进行水热活动的良好通道。

新县旅游气象条件分析与气象服务措施

新县旅游气象条件分析与气象服务措施

新县旅游气象条件分析与气象服务措施摘要:本文选取新县2004~2022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风速资料,选择统计学方法分析新县旅游气候条件,同时结合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对人体舒适的影响,构建起了气候综合舒适度指数模型,得出了新县年内气候舒适度指数,最后给出了几点气象服务措施,仅供同行进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旅游气象条件气候舒适度指数气象服务新县1、研究资料和方法本文选取新县2004~2022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风速资料,选择统计学方法分析新县气候条件,并探讨对旅游发展的影响。

2、新县旅游气象条件2.1气温如表1所示,2004~2022年新县多年平均气温为16.7℃,其中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为3.1℃,7月气温最高,为28.2℃,夏季炎热,冬季寒冷,不太适宜旅游,而春季和秋季气温以舒适、凉爽为主,是较为适宜旅游的季节。

表1 2004~2022年新县年内各月平均气温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气温℃3.16.212.017.622.225.828.227.423.017.711.75.42.2日照2004~2022年新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25.9h(表2),年内日照时数以8月最多,1月最少。

从季节分布来看,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光照分布情况基本同农作物生长季保持一致,可在当地积极开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

表2 2004~2022年新县年内各月平均日照时数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日照h 94.395.5135.5159.9160148160.8161.2131.8132.7127119.32.3降水量2004~2022年新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83.6mm(表3),其中6月降水量最高,为174.5mm,12月降水量最少,只有23.6mm。

四季降水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因该时期的温度较高,降水消减炎热,使天气变得更加舒适,其余三季降水量较少,对旅游活动的影响较小。

九寨沟旅游资源分类、分析及美学评价

九寨沟旅游资源分类、分析及美学评价

九寨沟旅游资源分类、分析及美学评价一、九寨沟旅游资源分类:1、依据资源的形成机制分,九寨沟的山水属于天然的资源,它形成于第四季古冰川时期,现保存着大量第四纪古冰川遗迹。

第四纪中,九寨沟内发育过古冰川,下到海拔2200m,甚至比这更低的位置.九寨沟内一系列海子是第四纪冰期中由冰蚀和冰川终碛阻塞形成的。

瀑布是冰川后期流水在古冰川高大终碛上侵蚀和局部崩塌作用形成,在海子堤埂上从水下长出的灌木和树木是冰后期植物长期适应冷水环境的结果,海子、堤埂,瀑布和雪山林海构成九寨沟奇特风景.2、按照自然资源的属性分,九寨沟既有自然资源又有文化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地貌:九寨沟角峰峥嵘,刃脊巍峨,冰斗、U字谷十分典型,悬谷、槽谷独具风韵。

槽谷伸至海拔2800米的地方。

水体:九寨沟一系列的海子属于冰川湖(五花海、熊猫海、箭竹海、孔雀河、孔雀海、盆景滩、芦苇海、火花海、犀牛海和季节海、五彩池和长海等)五花海的底部景观妙不可言,湖水一边是翠绿色的,一边是湖绿色的,湖底的枯树,由于钙化,变成一丛丛灿烂的珊瑚,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非常迷人。

五花海有着“九寨精华”及“九寨一绝”的美名,站在五花海最高点,即老虎石上俯视,可一览五花海全景。

金秋时节,四周山坡上的彩叶纷纷坠落在池水中,倒影、水波、阳光、落叶的完美结合,将人间最绚烂的颜色糅合在五花海水中。

犀牛海水下的色彩宁静了,好像大自然进入了哲理状态的思考,绵软的水草只需轻轻抖动几下腰身,就让那蓝和绿幻化出无限神秘。

珍珠滩上的激流破冰而出,水流白中泛蓝,银中凝绿,更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味。

夕阳照在海拔较低的芦苇海上,摇曳出满地金黄。

火花海神奇莫测,风吹浪生,显出朵朵“火花”,奇光闪闪,但此景多出现在清晨日出时分。

犀牛海是树正沟内最大的海子,是九寨沟内景色变化最多的海子,其倒影似幻似真,与天地、树林连成一体。

长海南北长7.5公里,宽500米,水深80多米,是九寨沟内最大的海。

它汇集南面雪峰的雪山和四水的流泉,没有出水口,排水靠蒸发和地下渗透。

四川气候可行性评估报告

四川气候可行性评估报告

四川气候可行性评估报告一、气候概况四川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气候多样的省份,其气候受地形和地理条件的影响较为显著。

四川的气候分布大致可以分为东部、西部和北部三个区域,每个区域的气候特点各不相同。

东部主要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西部为高原气候,北部则为温带季风气候。

在四川省内,由于地理环境的多样性,气候变化较为显著,对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均产生着重要影响。

二、气候变化趋势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日益显著,四川省也未能幸免。

根据气象数据显示,四川省整体气温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降水量则呈现出不规律的变化。

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给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三、农业可行性评估四川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农业对当地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东部地区,降水充沛,农作物种植比较丰收,但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西部地区则面临着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农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因此,四川省需要加强农业保险制度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四、生态环境评估四川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但气候变化对其造成了一定影响。

极端天气事件和气温上升导致生态系统失衡,部分植被受到威胁,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

为了保护四川省的生态环境,需要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促进植被生长,保护珍稀物种,构建生态平衡。

五、可行性建议针对四川省面临的气候变化挑战,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预警能力;2.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发展适应气候变化的高效农业生产模式;3.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需求;4.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加强对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管理。

结语四川省作为一个气候多样的省份,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全面评估气候可行性,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四川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攀枝花市地理环境

攀枝花市地理环境

攀枝花市地理环境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南部,地处川西高原东部,三江汇流地带。

攀枝花市地理环
境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特征。

下面将从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
系河流等方面介绍攀枝花市的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攀枝花市地处山地和盆地交汇处,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主要分布着川西北山地、
攀西盆地和攀西丘陵三大地形地貌类型。

市区西北部是大雪山脉余脉,地势陡峭,气
候寒冷;东南部是攀西盆地,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温和。

攀枝花市地形多样,山水相间,风景秀丽。

气候特点
攀枝花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在0℃左右,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

降雨集中在夏季,年
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

气候适宜,四季分明。

水系河流
攀枝花市地处长江上游水系,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主要河流有攀西河、攀蓉河等,水系发达,有利于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

攀枝花市地理环境水资源丰富,为当地经济
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综上所述,攀枝花市地理环境多样丰富,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气候适宜,水资源
丰富,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和条件。

中国旅游地理四川旅游区

中国旅游地理四川旅游区
峨眉山
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以山势雄伟、景色秀丽、佛教文化为主要特色,被誉为 “峨眉天下秀”。
黄龙景区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是世界自然遗产 ,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大景观为主要特色,被誉 为“人间瑶池”。
青城山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是世界文化遗产,以道教文 化、山水风光为主要特色,被誉为“青城天下幽”。
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加强与周边省份的旅游合作,实现资 源共享、市场共拓、品牌共塑,提升
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
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引进 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提升四川旅游
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推动旅游投资与贸易
鼓励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合作,推动 四川旅游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市场。
感谢您的观看
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
生态旅游与绿色发展
推动生态旅游和绿色发展理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确保旅游活动不会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造 成破坏,合理规划和管理旅游资源。
资源循环利用与低碳旅游
推广资源循环利用和低碳旅游方式,减少能 源消耗和碳排放,促进旅游业绿色转型。
文化特色
四川旅游区的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和艺术文化等方面。该地区有独特的民俗活动和节庆,如 川剧、变脸、灯会等。四川菜系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麻辣口味和独特的烹饪技巧著称。此外,四川旅游区还 有丰富的艺术文化,如蜀绣、竹编等传统工艺品。
02
四川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
九寨沟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是世界自然遗 产,以高山湖泊群和瀑布群为主要特色,被誉为“人间仙 境”。

四川省级行政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总结

四川省级行政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总结

四川省级行政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总结
四川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北近秦岭,与黄土高原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

四川位于秦巴山地以南,地处亚热带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部低,西部有成都平原,比较平坦,盆地东部为低山丘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干燥;有大面积的紫色土壤,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

水资源丰富,但洪水与干旱循环发生,植物多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受地形影响大,光照较弱,突然以成都平原冲积扇为例肥沃,目前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矛盾比较大,四川为人口数量大,环境承载力有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