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照顾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中的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黄高伟,南京大学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系,研究方向:社会福利 *注:此文为 2008 曾宪梓助残研究基金科研项目(2008cdiB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09年第 4 期下 43
s社会工作 实 务 研 究 oci al work
面的研究,国内已在养老、艾滋病、居家住房等领域有一些 理论成果。社区照顾在我国被广泛应用的实践给我国残疾 人社会保障事业以很多有益的借鉴。这对于改善我国残疾 人保障机制不健全、体系不完善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为 广大残疾人提供范围更广、层次更高、质量更优的福利服 务。
[关键词] 社区照顾 残疾人 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4828(2009)04- 0043- 03
一、引言
(一)来自残疾人的呼唤 2006 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数 目达 8296 万,为世界第一大残疾人国。数据同时也显示, 我国五分之一的家庭有残疾人成员。我国残疾人数量众 多、分布范围广泛,给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带来前所未有 的压力。残疾人群体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对社会的发 展同样有着重要的贡献,社会理应给予残疾人更多的关怀 与照顾。然而,长期以来,残疾人被排除在各种福利服务范 围之外的事实不容忽视,侵犯广大残疾人权益的事件屡屡 发生。残疾人因身体、精神上的非常人化而导致的生活贫 困、人格缺陷、自信心不足等问题时有发生。我国残疾人社 会保障体制尚不健全,缺乏专业化的照顾机构与服务人 员。如何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及为其提供更多关怀,使 残疾人完全融入当今社会,过正常人的生活,已成为国家 和社会的极力追求,并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残疾问题处 理的妥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家庭及社会的稳定,对此必须慎 而处之。如何在生活、教育、文化、就业、康复等领域探讨符 合我国国情的残疾人社区照顾模式,切实维护残疾人的权 益,并赋予其平等的发展机会,已引起广大专家和学者的
二、在残疾人社会保障领域实施社区照顾的模式安排
一 般 来 说 ,社 区 照 顾 可 以 分 为 两 类 ,一 种 是 在 社 区 内 照顾,即让被照顾者在社区内接受服务;另一种是由社区 照顾,即由社区内成员通过协调社区内外的资源为被照顾 者实施的照顾。笔者认为,将社区照顾的两种模式应用于 残疾人事业,可以促进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和 完善。
以上结合我国社区实际,从社区照顾的内容角度分别 探析了社区照顾在我国残疾人领域应用的两种可行模式。 总之,在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领域实施社区照顾必须以政 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动员社区内外资源,深入贯 彻“平等、参与、共享”的新残疾人观,为残疾人提供适宜 的福利和服务,不断满足残疾人的需求,推动我国残疾人 社会保障事业向人性化、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施残疾人社区照顾,既是为了达到提升残疾人福利水平这 一目的,同时也是提升残疾人的福利水平的有效手段。鉴 于社区照顾在养老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此基础上探 讨出适合我国的残疾人社区照顾模式,必将有力地促进我 国残疾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4)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以残疾人为中心,以社区 为依托,积极调动各方资源,有效地保障残疾人的需求,对 于安抚残疾人的心灵、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广大 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更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和道义性,是 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不仅有利于残疾人事业的发 展和完善,还有利于形成积极的社会风尚,使残疾人通过社 区照顾在一种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中生活。
44 2009年第 4 期下
s 社会工作 oci al work


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的照顾工作。 3.物质帮助与精神支持 残疾人由于身体或精神上的缺陷,相当一部分人不能
正常就业,收入来源也相当有限。因此,由社区内外以及残 疾人的亲戚朋友为残疾人提供一些物质帮助,以保障残疾 人的基本生活就显得十分必要。可以在过节时采取送温暖 的形式,给以某些物质帮助,如端午节送粽子,中秋节送月 饼等。要发挥广大社区具名、社区内各种慈善组织、非盈利 组织以及各种基金会的作用。此外,社区还应千方百计为 残疾人着想,努力创造残疾人与外交流的机会,社区成员 应主动并鼓励社区成员与残疾人沟通,与残疾人交流对 话,倾听残疾人的感受。并定期举办各种各样形式多彩的 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的精神生活,让残疾人 快乐地生活。
三、在残疾人群体中实施社区照顾的重要意义
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和谐与否,残疾人保障水平是一个很 重要的指标。我国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这迫切需要改 善和提升八千多万残疾人的保障水平。社区照顾作为一种 有效的养老照顾模式,将其应用于我国残疾人保障体系 中,必能促进残疾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残疾人群体中 实施社区照顾不仅有利于残疾人自身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而且能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具体来说,在以下 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适应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 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人人平等参与、各种资源得 到充分调动、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社会,这必然要求提 升广大残疾人的保障水平。因此,在在残疾人领域实施社 区照顾,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 客观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完善我国残疾 人社会保障的必要补充。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残疾人 事业近年来虽有一定发展,但无论是从残疾人设施的数量 上还是质量上说,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与现 实需要相比也有很大差距。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任重 而道远。加上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区职能的多样化发展, 社区必须承担更多的残疾人保障的责任。因此,实行残疾 人社区照顾对于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来说,是一种必 不可少的补充。(3)提升残疾人福利水平的有力措施。实
(二)由社区照顾 由 社 区 照 顾 就 是 指 由 家 人 、朋 友 、邻 居 及 社 区 志 愿 者 为残疾人提供的照顾。例如,为有各种需要的残疾人提供 家庭服务, 这样残疾人便不用脱离他们所熟悉的社区就可 以过正常人的生活。这种照顾模式既可以增强残疾人对家 庭和社区的归属感,又可以激发其生活热情和自信心,提 高自助能力。该模式可以通过居家服务、家庭照顾和精神 支持等形式来实施。 1.居家服务。是指对居住在自己家中, 有部分生活能 力, 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残疾人提供的一种服务。在做法 上可以参照养老居家服务,具体包括上门送饭、做饭、打扫 居室、清洗衣物、洗澡、理发、购物、陪同上医院等项目。从 事居家服务的工作人员有社区工作人员,志愿服务者, 也 有政府雇员。这些服务或免费或收费低廉。此外,还可以安 排社区保健医生上门为残疾人看病、传授养生之道。这种 形式的社区照顾可以让残疾人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一些 基本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残疾人。关于这种照顾模式, 国内不少地区已开始试点实施,如:北京北京将于 2009 年 试 点 补 贴 残 疾 人 购 买 居 家 服 务 ( 北 京 日 报 ,2008 - 11- 19)、辽宁也将建立部分残疾人居家供养服务补贴制 (大连日报,2009- 2- 27)。另据报道,黑龙江农垦残联所实 施的对边远农业地区精神残疾人的居家服务,还取得了显 著效果。①以上具体事例皆是对在残疾人群体中实施居家 服务的最好印证。 2.家庭照顾 家庭照顾原意是指在病人家里为其提供医疗服务和 生活帮助,是对病人的某些基本的生理、生活需求做出适 当的反应, 并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本文所提及的残疾人 家庭照顾是指对生活不能自理、卧病在床的残疾人, 在家 接受亲属或专业人士全方位照顾的形式。对残疾人实施家 庭照顾,重点有:(1)人员安排,指专业人士和亲属之间既 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照顾好残疾人 的饮食起居。(2)物力安排,包括进行各种医疗处置所必 须的药品、设备以及残疾人日常生活中的特需物品。(3) 与残疾人家庭的合作,专业人士必须与残疾人家庭有效合 作, 并对家庭成员进行必要的教育与培训,共同做好残疾
重视。 (二)社区照顾的成功实践 社区照顾于 20 世纪 50 年代起源于英国,首先被应用
于精神病患者、老年人和残疾人,通过对其实行机构式集 中照顾模式,由政府部门担当服务主体,为其提供各种照 顾和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较好地满足了被照顾者的生活需 要。工业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导致大量特殊群体的出现,英 国政府逐步将社区照顾的服务对象扩展到失业、儿童、疾 病等其他弱势社会群体。英国通过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福 利供给模式,采纳正式机构与非正式机构共存并共同发挥 作用,使社区照顾成为为各类弱势群体提供行之有效的福 利服务的照顾模式,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因工业社会的发展 而导致的传统家庭保障功能被削弱的各类群体的需要。鉴 于这一巨大的成绩,欧美各国学者和政府纷纷仿效,并结 合各自实际,探索出了与各国国情相适应的社区照顾模 式,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特色。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社区照 顾已成为欧美国家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制 度安排为他国所瞩目。我国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接受社区 照顾的模式与理念,并积极吸纳国外先进成果,结合我国 实际,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照顾模式。关于这方
(一)在社区内接受照顾 社区内的残疾人照顾就是指运用社区资源, 在社区内 由专业工作人员进行照顾。例如,可以利用社区内的各种 服务设施对残疾人的生活、康复、治疗等进行照顾,让其随 时走出自己居住的院舍,进入众人生活的社区。这不仅有 利于残疾人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参与社区,而且能有效 地给残疾人以生活帮助和精神关怀,有利于融入社区,尽 快康复。可以通过残疾人服务站、残疾人公寓、托残所等方 式为残疾人服务。 1.残疾人服务站。各社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立残 疾人服务站,主要接待残疾人来信来访、医疗救助、特困救 助;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咨询登记和职业介绍;办理残疾证; 提供残疾人子女入学救助、生活救助、法律援助和康复服 务。残疾人服务站有专业工作人员,并配备办公设备和地 点。残疾人服务站提供的服务具体可包括:(1)法律援助 及咨询站,为残疾人提供咨询、登记、办证和法律援助等服 务。(2)康复服务,如:脑瘫儿童康复培训、聋儿语训、听力 检查等,并帮助残疾人了解、使用康复器具;(3)文化娱乐 服务,如:盲人有声读物、书刊及电子阅览室、象棋等;(4) 各种就业培训服务,如:残疾人电器培训操作、盲人按摩培 训、残疾人缝纫培训、残疾人美容美发培训等。 2.残疾人公寓。是指对社区内有生活自理能力但身边 无人照顾的残疾人提供的一种照顾方式。这种方式将残疾 人集中在一起进行照顾,不仅方便统一管理,而且有利于 提高残疾人设施的利用效率。残疾人公寓可以由各种形式 的 居 室( 如 两 居 室 、三 居 室)组 成 , 生 活 设 施 齐 全 ,方 便 残 疾人生活。公寓内还设有“生命线”,一旦残疾人感到不适, 只要拉动生命线就可获得救助。残疾人公寓可以由政府出 资兴建,不以营利为目的,收费低廉, 满足收入水平较低残 疾人的需求。也可以由私人办理,为有条件的残疾人提供 更多选择。
3.托残所。因家人临时外出或度假,无人照料的残疾人 便可送到暂托所, 由工作人员代为照顾, 时间可长可短, 最 长时间以不超过两周为宜。残疾人应分散在各个社区中, 这样残疾人可以不必离开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对于该 照顾方式,各社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设立残疾人 暂托所。据 2006 年 05 月 24 日《南京晨报》报道,南京市 残联决定成立托残院,以日托、全托的方式,照料残疾人生 活,帮助残疾人进行集中教育、培训、康复以及简单劳动, 解决他们家庭的后顾之忧(朱宏俊,2006)。
s 社会工作 oci al work




社区照顾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中的运用 *
黄高伟
(南京大学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系,江苏南京 210093)
[摘 要] 社区照顾最早产生于英国,自诞生以来,便以其新型的理念与模式日益受到各 国学者和政府的重视。社区照顾作为一种专业化的照顾模式,在残疾人社会保障方面具有广 阔的发展空间。本文试图将社区照顾的制度安排应用于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并探析我 国 残 疾 人 社 区 照 顾 的 模 式 ,以 推 动 我 国 残 疾 人 社 会 保 障 事 业 向 人 性 化 、社 会 化 、专 业 化 方 向 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