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计价相关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启浒小组4月案例分析:(张莹主写)
存货计价测试及销售截止性测试的应用案例分析
工业企业以及商品流通企业的所得税审计,需要进行存货计价测试和销售截止性测试。进行这个程序是为了测试企业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是否正常,以及销售存货是否及时结转主营业务收入。下面我为大家举一个相关的案例,阐述一下我对存货计价测试及销售截止性测审计过程的理解。
一、存货截止性测试的应用
案例:
A公司为一家制造企业,主要经营业务是生产和销售单向器。存货以加权平均法计价。
提问:
关注结转成本应重点审核哪些科目?关注哪些问题?如何合理实施审计程序?使用哪些测试及审计程序进行涉税鉴证?
解释:
我们在入场前应与客户提前进行沟通,了解客户的具体经营情况。如:了解了客户是使用加权平均法来计算存货结转成本的金额时,我们入场后就首先关注客户是否实际使用的就是加权平均法。而采用的测试程序可以是存货的计价测试。在实际案例中,A公司制作单向器使用的原材料会因市场价格的波动导致材料涨价或跌价。比如1月份进的原材料价格1000元每吨,在生成加工环节中,最后结转产成品的成本时候,就应以1000元每吨为基数进行加权平均。但是市场的价格也许会在3月份有很大的波动。3月份的进价调整为5000元每吨,这时候如果企业没有将之前按照低价进货的原材料用于生产,反而为了加大成本减少利润,而囤积低价原材料的话。就会使用后进先出法,这样一来3月至4月的原材料的计价就会以5000元每吨来结转成本,无疑之中产生品最后的成本就会被加大,导致销售利润的减少,从而减少所得税。
而我们在审计的过程中,如果不能重点进行对存货及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审计,就会忽略类似这种企业的故意多结转成本的问题。我们可以针对存货包括的原材料、包装物、半成品、产成品等科目进行计价测试。我们可以挑选全年入库出库频率高的一两种,或者全年入库出库金额大的一两种原材料、产成品进行测试。将全年的入库数量金额、出库的数量金额、计算出每个月剩余的数量金额,按照加权平均的计价方法进行正确的计算,然后每个月与客户的存货的数量金额式的帐进行对比。检查出哪个月有差额。将我们计算的金额比客户实际结转成本金额少的部分,与会计人员进行询问:是否变更了计价方式,变更的计价方式是哪
种,是否在税务机关进行了备案?如果会计人员回答含糊不清,或者回答没有备案的,我们应加大测试范围。并且针对12月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金额和单价重点关注,看看是否所有产生差异的金额都出现的12月份。如果是这种情况,基本上能得出的结论是,会计人员为了加大成本减少所得税支出,进行了人为的调节。我们应按照正确的计价方法计算出全年实际应结转的成本。并将多结转的部分进行所得税纳税调增。还应取得库存商品全年借方增加数,对应应交税金-进行税科目的金额,测算是否有差额。如果有差额的情况,要及时询问会计。是否有账务处理与所得税申报表的进项税额累计差数的情况,原因是什么?是否有验票未记账等情况等。将取得的库存商品贷方累计金额与主营业务成本全年累计金额进行对比,是否存在差异?原因是什么?是否涉及到出口退税的问题还是有相应的调账。这样进行了相关的计价测试后就可以减少针对存货、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鉴证风险。
二、销售节制性测试的应用
案例:
B公司为一家商品流通企业,主要经营业务是钢材的销售。存货以加权平均法计价。
提问:
关注销售收入是否合规?关注哪些问题?如何合理实施审计程序?使用哪些测试及审计程序进行涉税鉴证?
解释:
我们在进行审核的过程中,针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审核,可以采取销售截止性测试。我们应取得该企业12月15日后所开出的增值税发票及所在凭证。1月15日前所开出的增值税发票及所在凭证。如果此一个月当中没有重新买票及废票的情况。所开具的增值税发票应是连号的。针对12月份的增值税发票我们应该关注其入账日期是否在12月份,相应的出库单是否也是12月份的。已经记在12月收入中的发票有没有是次年1月份的情况。如果有,则说明企业没有按照权责发生制,将转年的收入计入了本年度,导致利润加大。企业如果是上市公司则会误导相关股东对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判断。相反,如果次年1月份记账的时候有上一年度12月的增值税发票,则意味着该公司当年少计收入,导致减少了利润,少交了所得税。我们应将这部分涉及到的金额进行纳税调增。还应核对主营业务收入产生的销项税是否与应交税金-销项税金额一致。如有不一致的情况,应及时询问会计人员,导致不一致的原因。这样进行了相关的截止性测试后就可以减少针对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鉴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