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稻生长发育
水稻生长经历了哪些过程呢

水稻生长经历了哪些过程呢
水稻生长经历了幼苗期、分蘖期、抽穗期和结实期。
水稻生长过程具体如下:
1.幼苗期。
农民翻田、施肥、播种、铺膜搭棚,等待稻谷成长为秧苗。
2.分蘖期。
历时一个月左右秧苗已长至人膝盖处,此时是移栽秧苗的最佳时间,从移栽到
不断拔节的这个阶段,被称为分蘖期。
3.抽穗期。
从开始拔节到幼穗长出来,一般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是生长的关键,
之后随着生长,穗子会抽出来,时间大约间隔5至7天。
4.结实期。
穗子抽出来之后,里面还是干瘪的,没有饱满的结实,从开花到谷粒成熟的这
段时间,茎部会生长拔高、开花,然后慢慢地充实谷粒,这个阶段决定了是否能够达到高产量。
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

干旱或洪涝灾害及应对措施
干旱或洪涝灾害
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干旱会导致植株生长受阻、产量下降;而洪涝则会导致植株淹水、倒伏,甚至死亡。
应对措施
在干旱期间,应及时灌溉补充水分;在洪涝期间,应及时排水,防止植株淹水。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补 种、改种等措施减少损失。
营养不足或过剩及管理对策
营养不足或过剩
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的应用案例
总结词
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是针对水资源短缺问题而提出 的一种新型栽培技术,能够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和水 分利用效率。
详细描述
在中国,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水资源短缺 问题一直困扰着水稻的生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 究人员开发出了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通过选用耐 旱性强的品种、优化灌溉方式、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 ,提高了水稻的抗旱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这种技术 的应用对于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
浸种催芽
选择良种,用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或其 他催芽剂浸泡种子,提高发芽率。
苗床准备
选择肥沃的土壤作为苗床,施加适量 基肥,整平土地。
播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水稻品种特性 ,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将催芽后的 种子均匀播撒在苗床上。
苗期管理
保持苗床湿润,及时除草、防治病虫 害,促进幼苗生长。
土壤条件的影响
土壤类型
不同土壤类型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有不同的影响,例如沙土和粘土对水稻的生 长和产量各有优缺点。
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影响水稻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 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品种类型和遗传因素的影响
品种类型
不同品种的水稻对气候、土壤等条件的适应性不同,因此选择适宜的品种对提高 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水稻生长情况汇报材料

水稻生长情况汇报材料近期,我对水稻生长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现将汇报材料如下:一、生长地点及气候条件。
本次观察的水稻生长地点为位于南方地区的稻田,气候条件为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降雨量。
气温适中,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
二、播种情况。
水稻的播种时间为春季,我在观察期内对播种情况进行了记录。
播种后,水稻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迅速发芽,整体出苗率较高。
三、生长发育情况。
在观察期内,我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详细观察。
水稻在生长初期,幼苗生长迅速,叶片颜色鲜绿,生长势强。
随着生长周期的延长,水稻植株茁壮成长,叶片面积逐渐扩大,株高逐渐增加。
同时,水稻的根系也在不断发育壮大,为后期的吸收养分和水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病虫害情况。
在生长观察期间,我对水稻病虫害情况进行了监测。
幸运的是,本次观察期间水稻未出现严重的病虫害情况,叶片整体健康,没有明显的病斑和虫害。
五、生长管理措施。
在水稻生长观察期内,我对生长管理措施进行了记录。
农民朋友们采取了适时的施肥、灌溉和除草等措施,保证了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同时有效地控制了杂草的生长,为水稻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六、预期收成情况。
根据观察期内的生长情况和管理措施,预计本次水稻的收成情况将会较好。
水稻植株生长健康,没有受到严重的病虫害影响,生长势强,预计将会有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以上就是我对水稻生长情况的汇报材料,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稻谷的生长过程

稻谷的生长过程稻谷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种子发芽期、幼苗期、生长期、成熟期和收获期。
一、种子发芽期水稻是以种子繁殖的作物,种子发芽是整个生长过程的起点。
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种子吸收水分后膨胀,种皮裂开,胚芽从其中钻出,伸长形成幼芽。
种子发芽期在播种后约3-7天左右。
二、幼苗期幼苗期在发芽后持续约10天左右。
在这个阶段,幼苗开始萌生出根和叶。
根系逐渐发育壮大,可以吸收土壤养分和水分,叶片逐渐展开。
三、生长期生长期是水稻生长的重要阶段,持续时间长达90天左右。
生长期的初期为拔节期,生长旺盛,植株逐渐向上延伸,形成直立的茎、叶和根。
之后进入分蘖期,主茎节间开始分出侧枝,形成分蘖。
同时,水稻开始形成穗,花粉开始散布、授粉。
然后进入抽穗期,水稻的主茎逐渐延伸并出现稻花,花粉逐渐减少掉落,向下部茎片传导养分,形成稻谷。
四、成熟期水稻成熟期在生长期后,持续40-60天。
进入成熟期后,水稻的分蘖数量和分蘖茎上的稻穗逐渐减少,逐渐进入落花期,水稻的根系和茎体逐渐枯黄,施肥逐渐减少,为水稻提供合适的创优环境。
五、收获期水稻的收获期在成熟期后,一般在秋季。
水稻的收获一般手工收割和机械化收割两种方式。
手工收割相对机械化收割晏主要优点是能减少稻谷破损率,确保稻谷的完好品质。
综上所述,稻谷的生长过程分为种子发芽期、幼苗期、生长期、成熟期和收获期,其中生长期是整个过程的重要阶段,也是稻谷积累养分形成稻谷的过程。
为确保稻谷产量和品质,需适时施肥、薯草防治病虫害,并在收获期选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收割。
水稻生长的七个阶段

水稻生长的七个阶段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下面,我们来一一了解这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芽期。
水稻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吸水和吸氧作用,开始发芽。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生根和萌芽。
第二阶段:幼苗期。
水稻幼苗在这个阶段开始生长,主要任务是生长和发育。
幼苗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以及适宜的温度和土壤肥力。
第三阶段:分蘖期。
水稻在这个阶段开始分蘖,形成多个分蘖,这是水稻生长的一个重要阶段。
分蘖期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养分,以促进分蘖和生长。
第四阶段:拔节期。
水稻在这个阶段开始拔节,形成节间,这是水稻生长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拔节期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养分,以促进拔节和生长。
第五阶段:抽穗期。
水稻在这个阶段开始抽穗,形成花穗,这是水稻生长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抽穗期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养分,以促进抽穗和生长。
第六阶段:灌浆期。
水稻在这个阶段开始灌浆,籽粒开始变大,这
是水稻生长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灌浆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以及适宜的温度和土壤肥力。
第七阶段:成熟期。
水稻在这个阶段开始成熟,籽粒变硬,颜色变黄,这是水稻生长的最后一个阶段。
成熟期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养分,以促进籽粒的成熟和收获。
水稻生长的七个阶段各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下,才能顺利完成生长过程,产生高产、优质的水稻。
水稻生物学特性—水稻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完熟期
完熟期
水稻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目录 CONTENTS
一 水稻生育期 二 水稻苗期 三 水稻分蘖期 四 水稻拔节孕穗期 五 水稻抽穗结实期
水稻生育期
水稻的一生,即是指从种子萌发开始到新种子成熟。而生产上所称的全生育期则是指从播种到新 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日数。
在水稻的生育过程中, 包括两个彼此联系而又性 质互异的生长发育阶段, 即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 长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 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 标志。
拔节孕穗期
50%植株的剑叶全部露出叶鞘(或剑叶叶枕距为零时)的日期为孕穗期。
抽穗结实期
从抽穗开始到谷 粒成熟为抽穗结实 期。抽穗结实期经 历的时间,因不同 的品种特性和气候 条件而有差异,一 般为25~30d。
抽穗结实期可分为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
抽穗结实期
有个别植株的穗顶露出叶鞘时为见穗期,有10%的穗顶露出叶鞘时为始穗期;有 50%时为抽穗期,80%时为齐穗期。
分蘖始期
分蘖盛期
有效分蘖终止期
拔节孕穗期
从幼穗开始分化至抽穗为拔节孕穗期。此期 经历的时间较为稳定,一般为30d左右。幼穗分 化与拔节的关系,因早、中、晚稻而异,有先有 后。
50%植株地上部第1节间长到一定长度,早 稻在1厘米左右,中、晚稻2厘米以上时为拔节期。
根据品种迟早和秧龄长短,在接近幼穗分化 期,逐日剥取10个单株的主茎,当50%的主茎肉 眼可见苞毛(毛丛丛)时即为幼穗分化期。
苗期
当胚芽和胚根长大而突破 谷壳时,生产上称为“破胸” 或“露白”。
当芽长达谷粒长度的 1/2、 根长达谷粒长度时,即为发芽。
从萌发到三叶期是水稻的 苗期。
10%秧苗的第1片真叶突破 芽鞘、叶色转青期的日期为始 苗期,50%为出苗期,80%为 齐苗期。
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

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
核心提示:水稻一生的生育期,按照水稻自身的生育特性,大体上可划分为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两大期。
营养生长期又可分为秧田营养生长期(秧田期),以及本田营养生长期(分蘖期)。
从种子发芽播种到移植前为秧田期;从移植到幼穗分化前为分蘖期。
生殖生长期又可分为幼穗发育期以及结水稻一生的生育期,按照水稻自身的生育特性,大体上可划分为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两大期。
营养生长期又可分为秧田营养生长期(秧田期),以及本田营养生长期(分蘖期)。
从种子发芽播种到移植前为秧田期;从移植到幼穗分化前为分蘖期。
生殖生长期又可分为幼穗发育期以及结实期。
从幼穗分化到抽穗开花为幼穗发育期;从抽穗开花到成熟收割为结实期。
在秧田期、分蘖期、幼穗发育期以及结实期中,还可细分为不同的生育期。
营养生长期主要是发芽、发根、出叶和分蘖。
生殖生长期主要是长穗、开花结实。
如以早稻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20天计,秧田期、分蘖期,幼穗发育期及结实期各为30天左右。
一般来说,幼穗发育期和结实期共约60天左右,这个时间比较稳定。
而营养生长期变动较大,早熟种营养生长期短,中、迟熟种营养生长期较长;迟播种营养生长期短,早播种营养生长期较长。
水稻的介绍和生长过程和解说

水稻的介绍和生长过程和解说水稻的介绍和生长过程一、水稻的介绍1.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人类重要的主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的重要农作物之一。
2. 水稻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籼稻、粳稻和糯稻。
3. 水稻的起源和传播,是人类农业文明的产物之一,多年来,在农业经济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 水稻的营养价值高,不仅可以提供大量淀粉和纤维,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二、水稻的生长过程和解说1. 水稻的播种,主要分为秧苗的育秧、秧苗的移栽和插秧三个阶段。
2. 水稻的生长期主要包括幼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等多个生长阶段。
3. 水稻的需水需肥量很大,需要足够的灌溉和施肥。
4. 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是水稻种植生产的重要环节。
5. 水稻的收割和加工,是水稻生产的最后阶段。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1. 水稻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在现代社会,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水稻的生产模式也在不断改变和完善。
2. 作为一个农业科技专业人士,我对水稻的培育、病虫害防治、收割和加工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见解。
3. 在未来,我愿意继续努力,为水稻的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能够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粮食安全作出更多的贡献。
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和解说,相信读者对水稻的生长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能够意识到水稻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未来,我希望能够通过不懈的努力,继续为水稻的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水稻的生长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耕地、施肥、灌溉、田间管理和收获等一系列工作。
水稻的生长过程主要分为秧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需要合理的管理和关注,以确保水稻能够健康生长,产量丰收。
首先是播种阶段。
水稻的播种分为秧苗的育秧、秧苗的移栽和插秧三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选择优质的种子,进行浸种、孵化、育秧和移栽等工作。
选择适当的育秧期和移栽时间,对水稻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第三节 水稻生长发育

❖2.引种上应用
❖水稻南种北引,由于生育期延长,为能安全 齐穗,以引用早熟品种为宜;北稻南移,营养 生长缩短,提早成熟,为获高产,宜引用较迟 熟品种。
水稻的生育特性
全生育期= 营养生长期 + 生殖生长期 生殖生长期=长穗期(约30天)+ 结实期(约25~50天) 营养生长期= 基本营养生长期 + 可变营养生长期 基本营养生长期:水稻在最适宜生长发育的短日高温条件
下,从播种到抽穗的最少日数。 可变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期中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的
日数。 水稻的两性一期:感光性、感温性、基本营养生长期
❖1.重迭型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有一部分重迭, 长穗先于拔节,幼穗开始分化,分蘖还在继续发 生,凡地上部仅有 3~5个伸长节间的早熟品种 均属于这一类型。
❖2.衔接型 圆杆拔节即开始幼穗分化,营养生长
与生殖生长基本衔接,具有6个伸长节间的中熟
品种属于这一类型。
❖3.分离型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分离,在圆杆拔 节之后,经10~15天时间幼穗才开始分化,具有 7个或7个以上伸长节间的晚熟品种属于这一类型。
出;其叶片伸长基本完成,由叶鞘伸长,将叶片全 部抽出展开。上下相邻两叶的生长,存在着叶片、
叶鞘的同伸关系。各叶从露尖到完全展开(即叶枕 露出)所需日数,营养生长期各叶较快,生殖生长 期各叶较慢。
❖(四)叶的长宽
❖水稻主茎各叶的长宽,在正常栽培条件下,其变
化有一定规律。叶片长度,自第1片完全叶起, 随叶位上升而增长,至倒数第3叶达最长,以 后到剑叶又依次缩短。叶片宽度,自第1片完全 叶开始,向上逐叶增宽,到剑叶达到最宽。一 般茎生叶长于蘖生叶,最上两叶与粒数呈正相 关,叶片直立程度与根系活力有关。
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

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水稻属于禾本科一年生草本,稻属。
它是由普通野生稻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共同作用下演变而来的。
我国是世界栽培稻的发源地之一,并且栽培历史悠久(约有5-6千年的栽培历史)。
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在籼稻和粳稻中按其对光照长短的反映和生育期长短分为晚稻和早、中稻,在晚稻和早、中稻类型中按耐湿性和耐旱性分为水稻和陆稻。
稻米营养价值较高,与其它谷物相较,它含粗纤维最少,各种营养成分容易消化和吸收,适宜人体需要。
水稻的生物学基础如下:(一)水稻的生长发育1、水稻的一生水稻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发根、长叶、分蘖、拔节、长穗、开花、结实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最后形成新的种子,称为水稻的一生。
从播种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日数,叫水稻全生育期。
水稻一生共分为四个时期:(1)秧苗期。
播种——移栽(2)返青分蘖期。
移栽——幼穗分化前(3)拔节孕穗期。
幼穗分化——抽穗前(4)抽穗结实期。
抽穗——成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划分:(1)营养生长期。
根、茎、叶、分蘖(营养器官)(2)生殖生长期。
穗、花、籽粒(生殖器官)2、种子发芽(1)种子构造:谷粒由谷壳和糙米两部分构成。
(2)种子生活力:一是种子成熟度。
开花授粉后7—10天的种子具有发芽能力,20天后发芽力正常。
二是种子休眠期。
籼稻的休眠期很短,特别是早稻种子休眠期更短。
三是种子寿命。
种子贮存的时间越长,寿命越短。
种子在一般条件下贮存,生活力可保持2年,但发芽率只有50%左右。
(3)种子发芽过程:一是吸胀;二是萌发(破胸);三是发芽三个阶段。
露出白色的胚称为破胸,胚芽达到谷粒长度的一半时称为发芽。
3、根的生长水稻的根系:水稻属须根系,分为种子根和不定根,不定根又分为普通根和浮根,浮根除吸收水分和养分外,还能吸收氧气,输送到下部的根系,以提高下部根的活力,这是水稻适应淹水环境的一种特殊表现。
4、叶的生长水稻叶有完全叶和不完全叶两类。
完全叶和不完全叶在胚中已分化形成。
水稻一生叶主茎的叶片数已定。
水稻生长的几个大阶段

水稻生长的几个大阶段
水稻的生长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1.发芽阶段:
这是水稻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开始于种子吸水后。
种子吸水膨胀,胚芽开始生长,最终从种子中突出。
这个阶段的水稻植株不断长高,根系也逐渐扩展。
2.幼苗阶段:
在发芽后,水稻进入幼苗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苗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它们会继续伸长,发展出初级叶和根系。
这个阶段通常需要大约两到三周的时间。
3.分蘖阶段:
一旦水稻幼苗发育成熟,它们就会进入分蘖阶段。
在这个阶段,水稻开始分出侧枝,形成多个蘖。
分蘖有助于增加水稻的生长密度,提高产量。
4.拔节阶段:
拔节是水稻生长的重要标志,通常发生在幼苗期结束后。
拔节是指茎内节间拉长,同时新的叶片开始生长。
在这个阶段,水稻开始形成谷穗的基础。
5.抽穗阶段:
这个阶段是水稻生长周期中的关键时刻,标志着水稻开始产生谷穗。
水稻植株停止生长,能量集中用于谷穗和籽粒的生产。
抽穗阶段通常发生在植株生长的第三个月左右。
6.灌浆阶段:
一旦水稻抽穗,它们进入灌浆阶段。
在这个阶段,谷穗内的籽粒开始迅速膨大,充满水分和养分。
这是产量的重要形成期。
7.成熟阶段:
最后,水稻进入成熟阶段,标志着谷穗内的籽粒已经成熟,可以进行收获。
水稻植株的叶片逐渐变黄,谷穗变得金黄。
这是收割水稻的时候,通常在水稻生长周期的最后阶段。
水稻的生长发育

水稻的生长发育作者: 日期: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0%,产量接近粮食总产量的一半。
水稻的生长发育一、水稻的一生(一)水稻的生育过程水稻一生,可以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
自种子萌发到幼穗分化开始,这一时期生长根、茎、叶,称为营养生长期;幼穗分化到抽穗,这一时期幼穗茎叶同时生长,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以后开花授粉和子粒灌浆、结实,称为生殖生长期;不同生育时期之间有着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是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原则之一。
1.水稻的生育期水稻从出苗到成熟叫生育期。
2.水稻的生育阶段(1)感温性水稻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发育;需要一个最低的总热量,进行生长点发生质变所必须的生化反应和植株的生长。
这种总热量以有效积温、活动积温和总积温来表示。
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对积温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且相当稳定。
不同品种要求积温不同,但生殖生长期要求的积温在品种间并无多大差异,主要是营养生长期要求的积温不同。
晚熟品种,完成营养生长要求的积温多。
水稻各生育时期要求的积温是稳定的,所以当温度升高时,满足所需积温时间变短,生育期缩短;当温度降低,满足所需积温时间变长,生育期延长。
这便是水稻的感温性,也称感温阶段。
⑵感光性水稻是短日照作物,对开花起诱导作用主要是长暗期的作用,必须超过某一临界暗期才能引起生长点的质变,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
光照缩短,暗期加长,完成光周期诱导快,幼穗便提早分化。
光照延长,暗期缩短,完成光周期诱导慢,幼穗分化延迟。
这就是水稻的感光性,也称感光阶段。
不同品种感光性不同,早熟种天数少,晚熟种天数多。
(二)水稻产量的形成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上的穗数、每穗结实粒数和干粒重三个因素所构成。
这三个因素,是分别在不同生育时期形成的。
1.穗数的形成单位面积上的穗数,是由株数、单株分蘖数、分蘖成穗率三者组成的。
株数决定于插秧的密度及移栽成活率,其基础是在秧田期。
水稻的生长发育

第三节水稻的生长发育水稻的一生是指水稻种子萌发到种子成熟。
从器官生长发展的特点看:可分成幼苗期、分蘖期、幼穗形成期和结实期。
从生长发育的特点来看:可分为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以幼穗分化为界,在幼穗分化以前,主要是以根、茎、叶、分蘖等营养器官增殖为主,故称为营养生长期;幼穗分化以后,是以生长幼穗、颖花、种子等生殖器官为主,故称之为生殖生长期。
一、幼苗期的生长发育幼苗是指种子萌发到三叶期这个阶段,习惯把秧苗在秧田生长的时期称为幼苗期。
苗期可分为种子萌发和秧苗成长两个时期。
(二)、幼苗的生长幼苗的生长是指第一真叶抽出至成秧移栽。
芽谷播种后,胚根下扎,胚芽就向上坚起,叫扎根扶针.随后,不完全叶伸出叶鞘,称为出苗,全田有50%的出苗即为出苗期。
不完全叶抽出1-2天后,长了第一片完全叶,秧苗明显显现绿色,此时称为现青。
全田有50%的苗长出第一完全叶时为现青期,以后长出第二、三片完全叶,至第四完全叶出现时,基部茎节就能发生分蘖。
一般把第三片完全叶以前的时期称为幼苗期。
二、分蘖期的生长发育从分蘖开始发生到停止的时期称为分蘖期。
(一)分蘖发生及条件1、分蘖的发生:水稻的分蘖是接近地表基部密集节上的腋芽,在适宜条件下萌发起来的侧茎。
发生分蘖的节称为分蘖节。
分蘖发生所在节位低的叫低位分蘖,发生所在节位高的叫高位分蘖。
一般低位分蘖成穗率高,穗型也大.由主茎长出的分蘖称第一次分蘖,由第一次分蘖长出的分蘖称为二次分蘖,依次类推。
生产上常规稻一般以一次分蘖多,二次分蘖少,三、四次分蘖更少。
而杂交稻二、三、四次分蘖均有发生。
2、分蘖发生的条件:分蘖发生的内在因素:品种不同,分蘖特性差异较大,籼稻品种大于粳稻和糯稻,多穗型品种大于大穗型品种,杂交水稻大于常规稻。
分蘖的外界条件:一是气温、水温:分蘖发生的临界气温为15℃、水温16-17℃,最适宜气温为28—31℃,水温32—34℃。
二是水分:过多或过少对分蘖都有抑制作用。
三是光照强度:植株过繁茂,栽插过密、荫蔽严重会降低有效分蘖率。
水稻的生长与发育机理

水稻的生长与发育机理水稻是广泛种植的主食作物之一,也是人类重要的粮食来源之一。
水稻的生长与发育机理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水稻的生长与发育机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水稻的生长周期水稻的生长周期通常包括三个阶段:生长期、抽穗期和成熟期。
在生长期,水稻会生长出丰富的叶片,然后逐渐形成成熟的收获器官,如稻谷和观赏性的花朵。
在抽穗期,生长点的生长转向了花穗的形成。
在成熟期,水稻的种子充分发育并达到了收获的标准。
二、水稻的生长环境水稻对于生长和发育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主要包括光、温度、湿度和土壤等因素。
充分的阳光和温暖的温度是水稻生长的必要条件。
土壤的酸碱度和肥力状况也会对水稻的生长和发育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水稻的生理生化特性水稻的生理生化特性也是影响其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中,植物激素的运输和代谢调节着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除此之外,水稻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还会产生一系列的代谢物,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这些代谢产物会直接影响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四、水稻的遗传特性水稻的遗传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生长和发育。
近几十年来,大量的研究揭示了水稻基因组和其相关遗传特性,这为水稻的生长和发育机理的掌握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基础。
五、水稻的栽培管理水稻的栽培管理也是影响其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确的栽培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并最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适当的施肥、控制病虫害、合理的灌溉等都是在栽培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综上,水稻的生长和发育机理是涉及多个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其中的每个方面都有其独特的重要性。
由于本文篇幅所限,仅能简要地概述水稻生长和发育机理的主要方面。
针对具体问题,需要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以进一步促进水稻的生产和发展。
水稻生长的七个阶段

水稻生长的七个阶段摘要:水稻作为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过程也十分重要,变更各个阶段的水稻生育时间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关于水稻的生长,根据其周期,可以将其分为七个阶段:发芽、伸长、开花、灌浆、叩穗、膨大和成熟。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稻的这七个生长阶段,以及相应的时间和操作要求。
以下是水稻生长的七个阶段:一、发芽:发芽是水稻生长的第一个阶段,是由种子萌发而产生的,一般是在水稻播种后2~4天内完成。
在发芽阶段,种子发芽后的高温条件不宜过高,一般保持在25℃左右;水稻播种后,土壤宜经常保持湿润,以利于发芽。
二、伸长:伸长是水稻生长的第二个阶段,在伸长期,水稻小苗的管叶和穗叶阶段逐渐形成,此时小苗的根部能够吸收营养,增强植株的靠力,以保证今后的茎叶发育。
一般在10℃~25℃温度下适宜,此时要保持土壤湿润,保证水稻充足的水分,使其伸长正常。
三、开花:开花是水稻生长的第三个阶段,也是水稻最常用的量产指标评价期。
在开花阶段,水稻茎穗抽出的穗芽、花芽,经由不同的温度及光照条件,产生花粉和花柱,从而结实。
在此期间,要提高土壤水分,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以促进花部发育。
四、灌浆:灌浆是水稻生长的第四个阶段,通常在开花后20~25天左右。
灌浆阶段是穗子结实生长的重要时期,水稻穗子在此期间膨大、成熟。
在此期间,要提高土壤含水率,控制温度,适时施用有机肥或化肥,以促进穗子的膨大和成熟。
五、叩穗:叩穗是水稻生长的第五个阶段,一般需要在灌浆20~25天后完成。
在叩穗阶段,水稻的穗子逐渐变硬,植株开始向上伸长,新芽也开始分化,叩穗期是水稻最容易受到病虫害的时期。
要求保持土壤湿润,在此期间应防治水稻病虫害。
六、膨大:膨大是水稻生长的第六个阶段,它是水稻最后的生长阶段,也是水稻量产的关键。
在膨大阶段,水稻的穗子膨大,米粒发育,吸收以及储存营养,以准备米粒成熟。
此期间,要提高土壤含水率,保持适当的温度,有利于水稻米粒的成熟。
七、成熟:成熟是水稻生长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水稻收获的最后关头。
水稻生长过程图解

水稻生长过程图解水稻生长过程图解在种子播种前,通常要浸种24小时并催芽24小时使其预先发芽。
种子发芽后,幼根和幼芽就从稻壳中长出。
种子在苗床上发芽后2~3天,第一片叶就突破XXX长出了。
到时期末期可看到,第一叶(初出叶)仍然卷曲着,但幼根已伸长。
在幼苗期,即从第一叶长出一直持续到第一个分蘖出现前,种根和五片叶子已长成。
幼苗早期叶片继续以每3~4天出一片的速度生长。
次生根迅速地形成永久性的纤维性根部体系,从而取代了临时的胚根和种子根。
这是一棵已有18日龄的幼苗,有5片叶子和一快速生长的根部系统。
分蘖期从第一个分蘖出现一直持续到达最大分蘖数为止。
当秧苗生长发育时,分蘖从节的腋芽处形成并替代了叶子。
分蘖发生后,主要分蘖产生了二次分蘖。
这时的秧苗高度正在增加,分蘖也非常活跃。
在分蘖早期的稻田,为了增加的叶片和分蘖生长,我们用天棚遮住秧苗。
在拔节期,可能开始于幼穗分化前,也可能开始于分蘖期即将结束时。
分蘖的数目越来越多,高度也增加,叶片没有明显的衰老现象。
水稻生育期长短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关系到其株高高矮,长生育期种类拔节期较长。
由此,根据水稻生育期长短,可将其分为两大类:短生育品种,其105~120天内成熟;长生育期品种,其生育期达150天。
在早熟半矮秆品种中,幼穗分化点下方的主茎第四节间,在看见幼穗前只伸长2~4厘米。
在105~120天的短生育期品种中,最大分蘖量、茎伸长和幼穗分化几乎同时出现。
在长生育期品种中,在最大分蘖出现时有一个所谓的落后生长期,它伴随着茎或节间伸长,直至最终幼穗分化。
时期4:穗分化到孕穗(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随着嫩芽尖端不断生长,幼穗分化开始标志着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的开始。
大约10天后,裸眼就可看到长出的幼穗花序。
在幼穗最终显现前,仍有3片叶子要长出。
当幼穗花序变得如一个白色羽毛状圆锥体长达1.0~1.5mm时,肉眼就可见了。
它第一次出现在主茎上,随后,也不平均地出现在分蘖上。
水稻中稻生长时间表

水稻中稻生长时间表英文回答:Rice Plant Growth Stages.The rice plant growth cycle consists of four main stages:1. Germination.Duration: 2-3 days.Characteristics:Imbibition of water and activation of the embryo.Emergence of the radicle (primary root) and coleoptile (protective sheath around the shoot)。
2. Vegetative Growth.Duration: 30-60 days.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 of tillers (above-ground shoots) and leaves.Increase in plant height.Rapid root growth.3. Reproductive Growth.Duration: 30-45 days.Characteristics:Panicle (flower cluster)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Flowering (pollination)。
Grain filling and maturation. 4. Ripening.Duration: 20-30 days.Characteristics:Yellowing of leaves and stalks. Drying down of grains.Harvesting.中文回答:水稻生长发育时期表。
水稻生长发育周期包括四个主要阶段:1. 萌芽期。
持续时间,2-3天。
特征:吸收水分,胚芽激活。
胚根(主根)和鞘叶(保护芽鞘)出现。
2. 营养生长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秧苗生长的条件 水分:出苗前保持最大持水量40%-50%, 即可发芽出苗;三叶期前保持最大持水量的 70%即可;三叶期后不得少于最大持水量的 80%。 温度:水稻出苗及幼苗生长所要求的最低温 度,粳稻12℃、籼稻14℃,15℃以上能顺 利出苗。日平均气温20℃左右芽的分化发育规律 每个分蘖刚长出时,己具有1个分蘖鞘、1 个可见叶及其内包的3个幼叶及叶原基,共 相当6个叶节位。亦即每个分蘖芽从分化到 长出。前后需6个出叶期,主茎第1叶腋的 分蘖芽,在种子萌动鞘叶伸出时即已分化, 历经不完全叶、第1、2、3直到第4叶抽出 时才长出,共经6个出叶期。
从地下部生长看,稻种萌发后由胚根向下伸 长成种子根,扎入土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其 后在鞘叶节上开始发根,一般为5条。这5 条根扎入土中,是稻苗初期生长的主要根系, 鞘叶节上的5条根系,在稻苗立针期开始长 出,到1叶1心期基本出完,所以要抓住这 一时期,使田面无水,促进扎根立苗。从3 叶开始,随叶片伸出,依次从不完全叶节、 第1片完全叶节长出根系,统称为节根或不 定根。不定根较粗壮,有通气组织。因此, 3叶期前秧畦或田面应保持通气。
2. 叶鞘 与叶片比较,叶鞘无茸毛,叶绿体少,无泡状细 胞,气孔也少,但气腔较多,通气组织发达。位 于分蘖节上的叶鞘横切面呈三角形,有明显的鞘 脊。拔节后的茎生叶鞘为圆形,组织紧审,机械 组织发达,硅质化与角质化程度高,叶鞘基部包 围茎节的鼓起部分为叶节,机械强度大而富有弹 性。叶鞘的薄壁组织有暂时积累淀粉的功能,积 累的顺序由下而上,主茎叶鞘比分蘖叶鞘蓄积淀 粉力强。这些淀粉是暂时贮藏的,抽穗后将运送 到穗部。
3. 叶枕、叶舌及叶耳 叶枕位于叶片与叶鞘的交界处,带状,无叶 绿体,无茸毛、乳突、气孔、硅化细胞等, 表面较平滑。 叶舌位于叶枕的内侧,先端分歧呈舌形,白 色,膜状,表面有乳突及茸毛,靠,茎秆一 侧较光滑,可防止雨水流入叶鞘。 叶耳生于叶枕两侧,有许多茸毛,环抱茎秆。
氧气:秧田水中含氧量很低,不足0.3%, 水稻幼苗期被水淹后,易形成有芽无根苗, 苗也不壮,抗性弱;三叶期后,根部通气组 织形成,对缺O2的环境适应性增强。 土壤营养:氮素对秧苗生长的影响最大,应 适时早施(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施用); 磷、钾肥能提高发根力,特别在低温下效果 更好,所以低温季节育秧更应施用P、K肥。
3 水分 水分充足可促进叶片生长,但叶 薄易干枯。如水分不足,叶片生长受抑制, 生长缓慢,组织较硬。晒田的作用就是降低 水分吸收,控制叶片生长。 4 养分 在各种养分中,氮肥对叶的生长 影响最大,可使出叶提早,寿命相对延长, 所以氮肥亦称叶肥。但氮肥施用过多,叶大 而薄组织松软,叶片寿命反而缩短。
一、种子萌动和幼苗生长
(一)稻种发芽 1.水稻种子的结构
图3-3 水稻颖果纵切面
B 发芽的外因 水分: 吸水量达本身重的25%-30%时开始 萌发,吸水至饱和(达本身重的40%)时, 最适于萌发。低温渍种。 温度:高温破胸,适温催根,保湿催芽,摊 晾练芽。 氧气:干长根,湿长芽。
一、种子萌动和幼苗生长
(二)幼苗生长的特点和条件 1. 秧苗生长的特点 从地上都看,鞘叶伸出地面,随后从鞘叶 中抽出不完全叶,开始有叶绿素,伸长达 1cm左右,称为“出苗”或“现青”。出 苗后2~3d长一片完全叶,出叶速度很快, 到第3片完全叶展开时,称为3叶期。此时 胚乳养分已将耗尽,稻苗进入独立生活, 所以又称为“离乳期”。
(三)叶的分化与出生 叶的分化发育可分4个阶段,即叶原基形成突 起;叶组织分化;叶片伸长;叶鞘伸长。主茎 各叶自下而上逐叶发育伸长,当N叶尖由下叶 叶枕抽出;其叶片伸长基本完成,由叶鞘伸长, 将叶片全部抽出展开。上下相邻两叶的生长, 存在着叶片、叶鞘的同伸关系。各叶从露尖到 完全展开(即叶枕露出)所需日数,营养生长期 各叶较快,生殖生长期各叶较慢。
(七)叶的生长条件 1 光照 强光对稻叶伸长有抑制作用,可 破坏稻叶生长素使叶片生长缓慢;黑暗则促 使叶片伸长。高产水稻的叶片,既要有足够 大的叶面积指数,又要使植株基部具有光补 偿点两倍以上(1200~2000LX以上)的光强。 2 温度 稻叶生长以气温32℃、土温 30~32℃为最适宜,温度在7℃以下或40℃ 以上,稻叶停止生长。 叶的光合作用在15℃ 以上正常进行,25~35℃作用最强,25~ 30℃时利于光合生产和叶片寿命的延长。
(2)群体有效分蘖的临界叶龄期 按照叶蘖同伸和叶节间同伸的关系, 在“主茎总叶数N一伸长节间数” 的 叶龄期以前出生的分蘖到拔节时(基部 第一节间伸长时)可具有4个以上叶片, 因此可将N—n叶龄期称为有效分蘖的 临界叶龄期。
(四)合理捉控群体分蘖 在合理确定基本苗数的前提下,通过 栽培管理,使群体的分蘖数在N-n有效 分蘖临界叶龄或其前一个叶龄期,达 到或略超过预期的穗数,而后控制无 效分蘖与控制过渡叶的生长结合起来, 可改善有效分蘖长穗期的光、肥条件, 提高产量形成期的生产水平。
(1)有效分蘖与无效分蘖的生育差异 有效分蘖的生理基础是主茎拔节时分蘖具 有较多的自生根系和独立生活能力。分蘖 茎有3片叶后才有自生根系。因此拔节时有 4叶的分蘖(3叶1心)能成穗,有3叶的分蘖(2 叶1心)处于动摇之中,有1~2叶的分蘖基 本无效。
二、叶的功能与生长
(一)叶的形态结构 水稻的叶可分为三种,即胚芽鞘和分蘖鞘, 是叶的变形,无叶绿素;不完全叶,有叶绿 素,无叶片。完全叶,具叶片、叶鞘、叶枕、 叶耳、叶舌。水稻最上一片叶呈剑形,因此 称剑叶。计算主茎叶龄时,我国多自第1完 全叶算起,日本则从不完全叶算起,因此同 样叶龄的品种,我国比日本少计一片叶。
第四节 稻的生长发育和器官 建成
LOGO
2. 秧苗生长的条件 水分:出苗前保持最大持水量40%-50%, 即可发芽出苗;三叶期前保持最大持水量的 70%即可;三叶期后不得少于最大持水量的 80%。 温度:水稻出苗及幼苗生长所要求的最低温 度,粳稻12℃、籼稻14℃,15℃以上能顺 利出苗。日平均气温20℃左右对培育壮苗 最有利。
2. 种子萌发过程 种子吸水膨胀,胚根突破种皮,胚根突 破谷壳,生产上称为“破胸”或“露 白”;当胚根与种子等长,胚芽长达种 子长度的一半时,称发芽。
3. 种子发芽的条件 A 发芽的内因 芽率:在适宜的发芽条件下发芽种子所占的 百分率。 芽势:发芽势是指种子在最适宜的发芽条件 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发芽种子 。 影响芽率的因素:主要是贮藏时间、贮藏温 度和种子含水量。最怕湿湿干干。
(五)叶的功能 不同时期各叶的功能不同 叶的光合产物在不同生育时期输出方向 不同 最后四片叶中,各叶所司功能不同 水稻一生中主茎叶片可分3组
(六)叶色与叶态 水稻叶色是叶诊断中常用的指标,分“黄 黑”(包括一系列色阶)变化。叶色反映了稻 株的生理状态,色“黑”说明含氮量高,以 氮代谢为主(又称扩大型代谢),光合产物用 于新生器官生长,贮存少。色“黄”表明以 碳代谢为主(又称积累型代谢),叶含氮量少, 光合产物贮存较多,新生器官生长慢。生产 中的正常“黄”指由浓绿转谈中的秀绿或浅 黄,而不是衰亡中的深黄。群体的“黄黑” 变化是中国农民早就应用的诊断技术。
三、分蘖的生长
(一)分蘖发生的位置 水稻主茎一般有十几个节。每节各长1片叶, 叶腋内均有1个腋芽,腋芽在适当条件下生 长而成分蘖。但是鞘叶节、不完全叶节、各 伸长节,一般不发生分蘖,只有靠近地面的 密集节上的腋芽可形成分蘖,所以称为分蘖 节,着生分蘖的叶位称为蘖位。分蘖节位数 一般等于主茎总叶数减去伸长节间数。
(五)影响分蘖发生的条件 1 温度 发生分蘖的最适气温为30~32℃,最 适水温为32~34℃,气温低于20℃、水温低于 22℃,分蘖缓慢;气温低于15~16℃、水温低 于16~17℃,或气温超过38—40℃,水温超过 40~42℃,分蘖停止发生。 2 光照 水稻分蘖期间,如阴雨寡照,则分蘖 迟发,分蘖数减少。光照强度越低,对分蘖的 抑制越严重。光强低至自然光强的5%时,分蘖 停止发生。经推算,发生分蘖的临界日照量约 为837.4J/cm2.d。秧田叶面积指数达3.5、 本田达到4.0时,分蘖停止发生。
(四)叶的长宽 水稻主茎各叶的长宽,在正常栽培条件下, 其变化有一定规律。叶片长度,自第1片完 全叶起,随叶位上升而增长,至倒数第3叶 达最长,以后到剑叶又依次缩短。叶片宽度, 自第1片完全叶开始,向上逐叶增宽,到剑 叶达到最宽。一般茎生叶长于蘖生叶,最上 两叶与粒数呈正相关,叶片直立程度与根系 活力有关。
(三)有效分蘖与无效分蘖
水稻群体中,有10%出生分蘖为分蘖始期。 分蘖增加最快的时期为分蘖盛期。分蘖数达 到最多的时期为最高分蘖期。分蘖期茎数与 收获穗数相同的时期为有效分蘖终止期。在 此期以前出生的分蘖多为有效,以后出生的 分蘖多为无效。分蘖成穗结实期为有效分蘖, 反之为无效分蘖。
二、叶的功能与生长
(二)叶数与生育期 水稻主茎叶数,各品种间有所不同。生育期 95~125d的早熟品种,主茎叶数约为9~13 片;生育期130~155d的中熟品种,约有 14~15片叶;生育期160天以上的晚熟品种; 主茎叶数在16片以上,最多有19片叶品种。 在不同栽培条件下,主茎叶数有增有减。
2 主茎出叶和分蘖发生的同伸规律 水稻 主茎上的分蘖为1次分蘖,1次分蘖上出现 的分蘖为2次分蘖,余类推。当主茎N叶抽 出时,N叶下第3个叶节的分蘖同时伸出, 即第4叶抽出时,其下第3叶即1叶叶腋的分 蘖同时伸出,形成N叶与N一3的分蘖同伸规 律。
1. 叶片 叶片由表皮、薄壁组织、机械组织和大小维管束 组成。电镜扫描叶表面可看到三种细胞列,即硅 化细胞和木栓细胞列,二者相间排列,位于叶脉 表面;气孔细胞列,位于硅化细胞和木栓细胞两 侧;泡状细胞(运动细胞)列,位于两叶脉中间。水 稻的气孔密度明显大于玉米和麦类。在细胞列间 或外壁上着生有钩状针状茸毛,它们均向叶尖方 向弯曲。所有细胞表面均覆盖蜡质层,其下有角 质层与硅质层,但泡状细胞角质层较薄,未木质 或硅质化,水分胁迫时,易失水收缩,致使叶片 内卷以减少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