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分工论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地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5ea607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0.png)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价值链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
全球价值链将生产过程分解成各个环节,涉及各种不同的活动和行业,每个环节都包括多种价值增加活动。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出口国之一,已经成为世界价值链的重要参与者。
然而,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价值链中的地位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其提升策略。
一、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全球价值链是指产品各个环节中不同主题的贡献,包括研发、设计、生产、流通、销售、服务等各个阶段。
其中,生产环节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主要的参与领域。
然而,中国的参与并不是在价值链的高端,而是在中低端。
这意味着,在整个价值链中,中国的增加值相对较低,主要受益于低成本生产和廉价劳动力。
尽管如此,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加。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报告,中国是德国、美国和日本之后全球最大的增加值出口国之一。
在全球中低端市场,中国的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在一些领域,例如纺织、家电制造等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领先的制造国家之一。
此外,中国的产业链分工也不断发展,由低端、中端市场向高端市场扩张。
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的基本策略之一。
通过技术创新,中国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并优化产业链。
同时,技术创新也可以帮助中国升级到更高端的价值链。
中国的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技术创新,例如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投资、扶持创新企业等。
2. 加强教育培训加强教育培训也是提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的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可以提高中国的人力资本水平,改善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使中国的劳动力更适应复杂的制造环境。
这可以帮助中国提高其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技术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地位的影响因素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地位的影响因素分析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1ff9b7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4.png)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地位的影响因素分
析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中国经济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制造业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
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开始将生产等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分散进行,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也面临新的挑战。
因此,研究中
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及影响因素,对于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现
状以及制定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及影响因素,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及特点。
2、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表现。
3、影响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因素分析。
4、对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提升地位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进行理论
分析,结合实证数据进行分析。
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实证
研究法、案例分析等。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及影响因素,对于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本研究的结
论也对于制定应对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论述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演变
![论述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02e5434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7.png)
我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演变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论述我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演变。
一、我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起步阶段我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起步阶段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政策。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制造业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之一。
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资源、地理位置等方面。
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吸引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在我国建厂生产,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
二、我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阶段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我国制造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一步扩大了对外贸易市场。
我国制造业逐渐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加大对技术、创新、设计和品牌的投入,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制造业的全球布局也逐渐完善,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供应链体系。
这些举措都为我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我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巩固阶段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也逐渐巩固。
我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影响力逐渐扩大,我国制造产品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选择。
我国制造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
这些举措为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巩固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政府也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这些举措为我国制造业继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全球价值链中的中国地位与影响分析
![全球价值链中的中国地位与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17212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f.png)
全球价值链中的中国地位与影响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产业涉足到全球价值链之中。
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分析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影响。
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全球范围内的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一个商品或服务从原材料供应商开始,经过加工制造、分销等各个环节,最终被交付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系列环节。
各个环节的专业化和资源优化使得全球产业链变得高度复杂。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愈发重要。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的巨头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在过去30年左右的时间里,其经济增长速度极为迅速,从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逐步转型为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许多领域里依赖于中国的制造能力和物流支持。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的制造业加工工厂,在世界各地都有生产和加工能力。
据统计,中国制造业的产值占全球制造业的一半左右。
此外,中国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参与者,两个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上海港和深圳港都是中国的港口。
中国的物流水平也十分高,这使得它成为从全球其他地区采购原材料并加工制造成最终产品的基地。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影响随着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针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也逐渐增大。
在制造行业方面,中国的生产量和制造能力对其他国家产业发展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许多国家在中国购买原材料和加工产品,并进口到本国市场销售。
这些国家的加工业可以从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快速交付的物流服务中受益。
在此基础上,许多国家在中国的帮助下加快了自己国内加工业的转型升级。
由于中国的物流水平十分高,它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占据的地位也更大。
中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增强了该国作为商品贸易、金融和科技中心的交易能力,成就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除了制造业和物流方面,中国的消费者市场也成为全球市场中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逐步增强,成为全球主要消费市场之一,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上投资。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制造业成长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制造业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fb9595f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4.png)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制造业成长一、引言全球价值链分工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按照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参与到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一种相互依存、互相补充的关系。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背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二、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高度互联互通的经济关系。
在这种背景下,各个国家开始依据自身资源、技术和市场等条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分工。
这种产业分工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生产环节划分到不同国家或地区,更是一种经济共同体形成过程中不同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的结果。
三、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1. 制造环节向中国转移随着中国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劳动力成本的相对优势,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选择将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在电子、电器、纺织、服装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吸引了大量国际企业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
2. 产业链延伸和升级随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产业链也逐渐向上延伸和升级。
中国从最初的代工加工转向了自主研发和创新生产。
越来越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在中国制造,并且开始向全球市场输出。
3. 服务环节增加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服务环节也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市场之一,在服务领域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在物流、金融、法律等领域,中国提供了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服务,为全球价值链提供了支持。
四、影响因素1. 人力资源优势作为人口大国,中国拥有庞大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这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供了基础。
中国劳动力的相对低成本使得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吸引了大量国际企业前来投资。
2. 技术创新能力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离不开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制造业成长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制造业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3dc9511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d.png)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制造业成长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制造业成长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分工不断深化。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全球价值链的概念、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一、全球价值链概念及演变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国际分工中,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不同环节的生产和加工活动,将商品和服务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过程中产生的附加值进行分配。
随着科技进步和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传统上由一个国家完成整个生产过程逐渐变为各个环节由不同国家完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逐渐将生产环节外包给低成本劳动力集中地区。
这种新型组织方式被称为全球价值链,通过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生产合作,实现了全球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和最低成本的生产。
二、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实施以出口为导向的开放,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引进。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中国制造业逐渐崛起。
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制造业最初主要承担低附加值环节。
通过吸纳外资和技术引进,中国逐渐形成了一批以加工贸易为主导、出口导向型的企业。
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价位、大规模生产获得竞争优势。
随着时间推移和经济发展,在国际分工中逐渐增加高附加值环节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开始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并逐步由“Made in China”向“Created in China”转变。
三、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成长的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于中国制造业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全球价值链分工使中国制造业有了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机会。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引进,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其次,全球价值链分工提供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学习机会。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523e38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f.png)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全球价值链是指全球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材料采集、生产制造、组装加工、物流运输等环节。
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国家间存在不同的分工,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 制造业大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全球许多知名品牌的产品都在中国生产。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和延伸,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主要环节之一。
2. 跨国公司的组装和加工基地:很多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其全球组装和加工基地,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庞大市场规模进行生产和销售。
这一模式对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提升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3. 集约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适合从事集约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
这使得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负责一些劳动密集型环节,如纺织、服装、电子产品和玩具等领域。
4. 高科技领域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电子、电气、通信等行业,成为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不断增加,提升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1. 提升产业升级水平:通过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信誉和竞争力。
3. 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素质,使中国劳动力更具竞争力,能够适应全球价值链中高附加值环节的要求。
4. 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加大对外商投资的开放力度,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5. 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区域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与影响力分析
![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与影响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8f188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7.png)
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与影响力分析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和影响力日益增强。
近年来,众多中国企业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市场拓展,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还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崭露头角。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和影响力,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首先,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主要体现在生产环节。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被誉为“世界工厂”。
中国企业通过成本优势和规模经济效应,大量生产各类商品,为全球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廉价产品。
这一定位使得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往来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强。
近年来,众多中国企业通过不断提升品质和技术创新,成功跻身全球知名品牌之列。
例如华为、阿里巴巴等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较高声誉。
这些企业不仅在产品和服务上具备竞争力,还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影响力。
然而,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和影响力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这使得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相对较低。
其次,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时常面临质量和信誉问题,这对其影响力的扩大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另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和影响力,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
其次,企业应注重质量和信誉的提升,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积极改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合作交流,提高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和话语权。
展望未来,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和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企业有望在技术领域和高附加值产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全球价值链分工论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地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全球价值链分工论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地位的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fc34c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3.png)
全球价值链分工论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地位的影响因素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论文:全球价值链分工分工地位衡量影响因素【中文摘要】随着全球范围内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国际分工模式的巨大变化,跨国公司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了继续生存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跨国公司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将原先完全由自己承担的一体化生产进行分割,将加工组装等低端环节进行外包,将最具竞争力、利润率最高的研发、品牌和售后服务等核心环节保留,全球价值链理论更好的解释了这种分工现象。
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能使中国更好的融入到全球生产体系之中,更快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同时后金融时代发达国家正在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努力发展先进制造,借助世界贸易规则和竞争规则推进全球制造业的洗牌。
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200多种工业产品居于世界首位,工业制成品出口数量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当今“世界工厂”,中国制造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乃至世界经济恢复的动力引擎。
随着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广度的扩展和深度的加深,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实证研究的结果也显示,中国制造业仍旧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低端环节。
但是鲜有学者从中国制造业行业细分角度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进行系统衡量,本文在研究已有文献基础上,把制造业分为十一个行业,从分工参与深度,贸易利得和动态利益获取三个层次对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进行系统衡量,以识别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因素很少有学者运用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我们选取十一个制造业行业十四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计量检验哪些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因素产生了影响。
结果发现研发投入是中国制造业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基础性因素,且表现出滞后性。
行业规模的扩大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表现出双重影响,但从长期看,行业规模扩大对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显著。
全球价值链分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研究
![全球价值链分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a567ab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f.png)
全球价值链分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各国经济体系的不断开放,全球价值链的相互依存日益增强。
尤其是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领域,全球价值链的构造已经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
本文将探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和对中国的影响。
一、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全球价值链是指全球生产过程中,各阶段生产环节的分工安排和贸易关系的形成。
在全球价值链中,每个国家或地区参与的制造或服务环节不同,每个环节均有着不同的专业性和技能需求。
通常来说,全球价值链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设计、研发、生产、装配、交付等。
在全球价值链中,各环节之间存在着分工合作,旨在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和价值最大化。
特别是近年来,全球价值链的变化已经非常明显。
传统全球价值链主要由欧美等发达国家主导,主要是设计研发、高附加值生产和装配等环节的占主导地位。
但是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逐渐崛起,亚洲逐渐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中占据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中国、韩国、印度等国家不断增强其制造业和服务业水平,加速全球价值链的重构进程。
二、全球价值链对中国的影响全球价值链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随着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中国的制造业将面临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制造业的成本效益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许多跨国公司已经将其生产和装配环节转移到中国。
但是,随着全球价值链的更深入的重组,中国的制造业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必须不断提高其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增强其竞争力。
其次,全球价值链的快速发展,对中国的优势与劣势形成了富有挑战性的新格局。
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的制造业主要占据了生产、装配等基础环节,而缺乏研发和设计等高端环节。
那么这一状况对中国的发展态势是否有影响呢?研究表明,随着全球价值链的不断转型,中国正在逐渐向着中高端产业迈进。
不仅如此,还有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可以在全球价值链中拥有主导地位,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三、结论全球价值链的构建和分工已经成为现代全球化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研究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0c112f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5.png)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研究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化浪潮中迅猛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大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价值链的不断演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也在不断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进行研究。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之一,拥有完整、成熟的工业体系和规模庞大的劳动力资源。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与改革开放政策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吸引了海内外企业投资兴业,带动了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制造业已经成为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支柱,贡献了不少于全球总产值20%的经济产出。
从1980年到2018年,中国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10%,制造业在全球GDP中所占的比例也从1980年的5%上升至2018年的27%。
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制造业正在逐步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会形成相对优势和劣势,而其产业价值链也会相应发生改变,这就构成了全球价值链的局面。
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化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制造业产业链逐步向下游延伸,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
由于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制度创新,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逐渐向着下游延伸,形成了以中低端产品生产为主的产业链。
2、培育高科技制造业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中国政府将培育高科技制造业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鼓励企业增加研发和创新投入,推进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3、优化供应链协同管理,提高整体效率。
在全球供应链管理领域,中国的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创新,不断优化供应链协同管理,提高整体效率,提高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的生产基地和供应商。
中国制造业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生产成本上,还表现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上。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e47d28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a.png)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一、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1. 制造业大国地位巩固中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其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制造业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配套的工业基础设施。
中国的制造业不仅为全球市场提供大量的产品,同时也服务于全球价值链的上游和下游行业。
2. 产业链条深度融入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电子产品、汽车、纺织服装等众多产业。
中国的企业在这些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加工装配等环节,为全球市场提供着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3. 逐步向价值链高端迈进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中国的企业正在逐步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迈进。
中国的科技企业在全球智能手机、电子设备等行业中不断崛起,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设计,推动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从简单的制造业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
二、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问题和挑战1. 低附加值产品过多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虽然重要,但大部分产品仍处于低附加值的地位。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虽然可以为中国的产品提供价格优势,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低附加值产品的竞争力逐渐下降,中国企业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2. 制约企业国际化水平的制度和政策障碍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
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在市场准入、人才流动等方面的制度和政策限制,导致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国际化水平受到限制。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也受到企业文化、管理水平、品牌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3. 技术创新短板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虽然中国在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技术进步,但整体而言,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知识产权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
1. 加强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中国需要加强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b52817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6.png)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成为了生产和贸易的主要形式。
在全球价值链中,各个国家或地区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和资源禀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的地位和作用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入手,探讨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提升策略。
一、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1. 低端产业聚集地2. 高端产业的崛起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逐渐开始在一些高端产业中崭露头角。
中国的制造业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企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创新能力逐渐增强,一些高端产业如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也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3. 全球贸易中心中国以其庞大的国内市场和丰富的外汇储备,成为了全球贸易的重要中心。
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成为了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节点。
中国的外贸贸易额居世界前列,成为了全球贸易的重要推动力。
4. 金融服务中心中国的金融服务业也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逐渐打开了国际市场,成为了全球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之一。
中国的金融业逐渐走向国际化,为全球资金流动提供了便利。
二、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提升策略1. 加强技术创新能力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中低端产业的份额虽然较大,但在高端技术产业中的份额仍有待提升。
中国应当加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自主研发的产品比重,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可通过提供税收优惠、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创新等方式,鼓励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2. 发展高端制造业中国应当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高铁、航天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高整体产业层次。
3.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国的传统制造业在面临产能过剩、环保压力等问题,亟需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研究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0586e0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2.png)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研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全球价值链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力量,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和地位出发,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1.中国制造业的地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制造能力。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产品涉及范围广泛,包括电子产品、纺织品、机械设备等各个领域。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2.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贸易出口国,其出口规模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环节。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承担着许多世界知名企业的生产加工任务,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
(2)提高自身附加值水平。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3)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调整。
中国制造业积极响应全球产业链调整,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合作,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3.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难题尽管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较高,但仍存在一些难题和挑战。
例如,受到国际贸易摩擦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同时,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也面临着来自其他竞争国家和地区的挑战。
二、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为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战略举措。
以下是一些建议:1.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推动中国制造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增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
2.加强产业创新能力。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b05da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b.png)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其中,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表现尤为突出。
全球价值链是指全球各国在不同领域进行合作与分工,在整个产业链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产品与服务的制造过程。
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与全球价值链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一、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产业链的中心环节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愿意选择在中国生产,或者是选择中国作为商品的最终市场。
这使得中国逐渐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举个例子,很多国际知名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都需要在中国的工厂中组装完成,并通过全球的销售网络向各国市场销售。
二、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优势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优势是多方面的。
首先,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人口众多,劳动力市场非常活跃,这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资源支持。
其次,政府积极推动开放和对外贸易,降低外商投资门槛,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资。
再次,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为爆发式增长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三、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挑战虽然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表现突出,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近年来中国的工资水平虽然快速上升,但仍然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
这也使得中国的产业链在升级转型时,需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才能逐步跨越高端制造的门槛。
其次,中国在环境修复、安全监管方面还有进一步的改进空间,尤其是在化学品和工业废料的处理上还有一定的欠缺。
四、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其中,中国经济体量的增长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将成为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结构升级与调整,“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升级,并开启向产业价值链上游、中游的挺进,实现“中国品牌”的崛起。
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研究
![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5923f3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0.png)
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研究第一章绪论近年来,全球贸易环境骤然变化,制造业已成为各国争夺经济制高点的主战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和竞争力正在逐步加强,然而,在全球价值链中,我国制造业的地位和角色如何?本篇研究将探讨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及如何有效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第二章全球价值链简析全球价值链,即产品生命周期的全球跨国化协同加工分工体系。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源自于市场环境变化、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成本变化等因素。
全球价值链核心企业通过将高附加值环节外包给低成本地区,实现国际分工、资源整合和收益最大化。
全球价值链可分为四个环节:设计、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环节。
其中,设计和售后服务环节集中在发达国家,生产和流通环节大量集约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
第三章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受到较大争议。
一些人认为,中国制造业只是外资加工基地,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和品牌,低端生产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在中国。
但实际上,中国制造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逐渐向价值链上游移动。
1.生产环节:中国制造业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与其他亚洲国家竞争力较强。
中国是全球流程制造和装配业的中心,部分高端生产环节逐步集中在中国,如手机、电脑、机械零部件等。
2.流通环节: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自身需求对全球价值链形成影响。
中国将“一带一路”作为新的战略机遇,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合作,形成区域产业配套体系和分工协作。
3.设计环节:目前,中国在设计领域依然存在差距,却正在大力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高设计和创新水平,积极支持本土设计师和知识产权保护。
4.售后服务环节:中国提高售后服务水平,进一步拓展服务市场,不仅能够提高服务质量,还能提高客户满意度。
目前,一些国际知名企业正在将业务扩展到中国市场,以满足当地客户的需求。
综上所述,虽然中国制造业中存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的问题,但是随着技术和人力资本的不断提升,中国制造业正在稳步向价值链上游发展,并且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影响因素分析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c5db56cf84b9d528ea7aff.png)
模经济、研发投入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能够有效地提升
国际分工地位。 杨高举 、 黄先海 ( 2 0 1 3 ) 发现技术创新以及物质
2 .主要 解 释 变量及 控 制 变量 的 选 取
本文参考部分学者 的研究 , 将主要解释变 量设 定为部门
变 贸 易发 展 方 式是 十 分 必 要 的 。通 过 改 变 以 往 中间 产 品 的 使
提升。以上成果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和借鉴 。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对 中国
产业 国际分工地位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部 门要素结
用方式. 逐 步 增 加 国外 中间 产 品 的使 用 , 可 以提 升 中 国产 业 国
国的国外增加值的流出 ,而~国在国际分工中获得的增加值
不仅仅是国内增加值 , 还包含着 国外的增加值。 本文 产业 国际分工地位 的测算方法借鉴 K o o p ma n, Wa n g
量, 发现 中国国际分工地位并未随着产品技术含量增加而得 来 了出口上的增长 ,但是中国国际分工MARKE TI NG RES EARCH
1 0 . 1 3 9 9 9  ̄ . c n k i . s c y j . 2 0 1 7 . 0 2 . 0 1 1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 中国产业 国际分工地位影 响因素分析
◇ 阮铁源
摘 要 :本 文 以 1 9 9 5 ~ 2 0 0 9 年 中国 产 业 国 际分 工 地 位 面板 数 据 为 基 础 .对 中 国产 业 国 际 分 工地 位 影 响 因 素进 行 实证 分 析. 发现部 1 " 3 要 素 结构 、 出 口规模 与 该部 门 的 国 际分 . Y - 地 位间 呈 现 出显 著 正 相 关 性 . 而部 门 中 间产 品 国 内供 给 水 平 、 产 出占 比与 该 部 门的 国 际分 工 地 位 间呈 现 出显著 负相 关 性 .其 中 中
国际贸易论文:国际贸易视角下中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及影响因素研究
![国际贸易论文:国际贸易视角下中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及影响因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1bd571a856a561253d36f8b.png)
国际贸易论文:国际贸易视角下中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及影响因素研究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和美国相比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较低。
通过研究可以看到,从整体来说,中国制造业在GVC 的分工地位明显低于美国,而从细分领域来说,美国在高端制造业行业中GVC 地位更高,在绝大部分参与GVC 的行业中,都占据着研发、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的有利地位,处于微笑曲线两端;而中国在传统部门和技术水平要求较低的制造业中具有比较优势,这种优势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基础,也是确立了目前中国世界外汇最多储备国的地位,是中国形成完整产业链的资金基础和技术储备。
但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所面临的环境、资源承载力、人力资本上升的困境,中国必须进行产业升级,提升产业技术实力,走美国等发达国家曾走过的路,以创新为指导,发展高端制造业,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第1 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选题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积极加入世界贸易分工体系中,我国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即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廉价的劳动力、广博的市场、充足的土地及原材料供应等一系列措施来吸引外资,与发达国家进行合作,通过加工贸易模式参与全球分工,以市场换技术,逐步形成了以OEM(代工贴牌生产)、ODM(自主原始设计并制造)为主的生产模式,这为我国经济发展积累了丰厚的贸易顺差收入,也使我国形成了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我国的经济转型发展积累了雄厚的财富基础和技术储备。
但这一机制有着天然的不足,这一模式导致的“低端分工”使得我们的企业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我国企业和产品的整体利润率一直处于全球价值链体系的底部位置;我国的许多工业制成品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但高精尖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缺乏,中国制造业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问题,我国的自主品牌制造(OBM)一直发展不起来,我们极度缺乏定价议价的权利,我国用四十年时间在短期内积累了较丰厚外汇收入,但相对于所付出极大的自然环境破坏和廉价劳动力的来说,收益率其实是微乎其微的。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d8005e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e.png)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全球价值链是指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将生产与分工环节安排在不同国家中进行,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中国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其在全球价值链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本文将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拥有庞大而便宜的劳动力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跨国公司。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主要承担低端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任务,例如大规模生产和加工制造。
中国的制造业产品出口占据了全球很大比重,对全球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
与此中国还在不断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从低端环节逐渐向高端环节迈进,例如在高科技制造业、研发设计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中国虽然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但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国内产业结构也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中国的研发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依赖外部技术和知识的引进。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也给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为了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加强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应该加大对科技研究和发展的投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减少对外部技术和知识的依赖。
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中国应该加快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价值来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提升。
还应积极开展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改革,降低企业的成本和贸易壁垒,创造更加开放和有利的营商环境。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中国应借助“一带一路”等倡议,与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提升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共同开拓新的市场和合作机会。
中国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虽然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仍需面对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改善营商环境以及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中国可以进一步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取得更好的发展。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279ce3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b.png)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国际贸易中,由不同国家和地区参与分工,共同完成产品生产和流通的过程。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参与了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并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价值链中的地位还有提升空间。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是重要的。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中国的制造业产能巨大,以及庞大的人口红利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生产制造业的组装和加工中心。
中国的价格竞争力和规模效应使得许多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
中国还是许多全球价值链关键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如电子产品、汽车制造、纺织品等。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还有改进的空间。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主要是低端制造业和加工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高附加值产业。
中国需要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从低端制造业和加工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移,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还受到一些国际贸易壁垒和逆全球化趋势的影响。
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导致全球价值链分工受到干扰。
中国需要积极应对贸易壁垒,推动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维护自由贸易的开放环境,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
中国还可以通过提高产业链高端环节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中国应加大对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强研发和技术引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增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还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中国可以积极参与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组织和规则制定,提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价值链的优化和升级,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有重要地位,但还有提升空间。
为了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中国应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积极应对贸易壁垒,提高产业链高端环节的技术水平,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价值链分工论文:全球价值链分工分工地位衡量影响因素【中文摘要】随着全球范围内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国际分工模式的巨大变化,跨国公司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了继续生存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跨国公司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将原先完全由自己承担的一体化生产进行分割,将加工组装等低端环节进行外包,将最具竞争力、利润率最高的研发、品牌和售后服务等核心环节保留,全球价值链理论更好的解释了这种分工现象。
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能使中国更好的融入到全球生产体系之中,更快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同时后金融时代发达国家正在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努力发展先进制造,借助世界贸易规则和竞争规则推进全球制造业的洗牌。
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200多种工业产品居于世界首位,工业制成品出口数量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当今“世界工厂”,中国制造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乃至世界经济恢复的动力引擎。
随着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广度的扩展和深度的加深,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实证研究的结果也显示,中国制造业仍旧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低端环节。
但是鲜有学者从中国制造业行业细分角度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进行系统衡量,本文在研究已有文献基础上,把制造业分为十一个行业,从分工参与深度,贸易利得和动态利益获取三个层次对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进行系统衡量,以识别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因素很少有学者运用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我们选取十一个制造业行业十四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计量检验哪些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因素产生了影响。
结果发现研发投入是中国制造业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基础性因素,且表现出滞后性。
行业规模的扩大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表现出双重影响,但从长期看,行业规模扩大对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显著。
技术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正向作用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要素禀赋状况对制造业参与分工程度和附加值的获取影响不大,但行业要素禀赋状况的改善可以为技术升级垫底物质基础,对动态利益的获取影响深远。
最后我们结合实证结果,从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英文摘要】With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and great change of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 th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face more intense competition.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get further development,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adjust their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break up the original integrated production process. While they outsource low-end links, such as producing and assembling process, they reserve highest-margin, most competitive core links including R&D, brand and after-sale service, global value chain theory could better explain this division of labor phenomenon.Participa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 division can make China better integrate into the global production system, upgrade industrial structure. When developed countries implement “industrialization strategy” after financial crisis, they merger and restructure weak companies world-wide with help of trade rules and competition regulation. Contemporary China is in the mid-late period of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tow hundred kinds of industrial output become the largest of the world, gross volume of Chinas export trade ranks the first in the world, China is worthy of the name “factory of the world”, which promote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become recovery power engine of world economy.With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 deeper and wider, Status of China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global value chain causes more scholars’ attention. What’s more, empir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China manufacturing remains located in low-end of the global value chain. But few scholars systematically measured the status of China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global value chain from the angle of industry subdivision. Based on the former literature, we divid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to 11 subdivision industries, and then we systematically measured the status of China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global valuechain from points of participation depth, trade gains and dynamic interest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gets, so we could better identify the statu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Few scholars use panel data to analyze which factors could exert influence on China’s manufacturing, so we try to find these factors and selected data from eleven kinds of industries in fourteen years. Through economic quantitative methods, we find out which factors could influence the statu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We find that R&D investment in China manufacturing play basic role in enhancing the status of division in international value chain, and the forward impacts is obvious. The expansion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v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value chain, but in long run, industry scale expanding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on international product division. Technical factors play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statu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 global value chain,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Factor endowments condition have unobvious impact on the depth of division participation and added value gain, but industry factor endowments improvements can provide material base for technology upgrading and have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interests acquisition. Finally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we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fromthree aspects, including improving enterprise R&D investment, developing low carbon economy and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分工分工地位衡量影响因素【采买全文】1.3.9.9.38.8.4.8 1.3.8.1.13.7.2.1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说明】本文仅为中国学术文献总库合作提供,无涉版权。